杨梅疔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杨梅疔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杨梅疔的方剂 2 治疗杨梅疔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杨梅疔 1 拼音

yáng méi dīng

2 注解

杨梅疔 病名。疔肿之形若杨梅状者。出《外科启玄》卷二。证见其疔肿色暗黑紫,如熏梅状。若因梅毒而起者,证治参见梅毒疮条。

治疗杨梅疔的方剂 换肌消毒散

风、黄耆、川芎、生地、芍药各等分(一方用至木瓜止)。主治:一切恶毒疔肿,杨梅疮。用法用量:水煎服。

莹珠膏

洗净,贴膏。杖疮用荆川纸摊极薄贴之,热则易之,其疔瘀即散,疼痛立止。加减:杨梅疮,加红粉3钱;顽疮

韩氏驱毒散

痛消肿,生肌长肉。主痈疽恶疮,下疳阴蚀,杨梅疮,痔疥疮,疔毒红伤,烫伤破伤,以及小儿胎毒风火毒,其

老君丹

青蛇末、苍龙末各5钱更妙)。主治:杨梅结毒,一切无名肿毒,痈疽,疔毒,对口,痰核瘰疬,湿痰流注。用法

化生丸

,无名肿毒,诸般恶毒疔疮,及破伤风,阴证伤寒,并杨梅疮毒,筋骨疼痛。用法用量:令病人嚼葱2根,令烂吐

更多治疗杨梅疔的方剂

治疗杨梅疔的中成药 红玉膏

》方之红玉膏功在祛腐生肌,定痛化虫,止痒消肿,化疔解毒。主治鼻内干燥而痛,涕中带黑丝,及杨梅顽疮,

化毒散

:上药为末。主治:《医学入门》卷八方之化毒散主治杨梅结毒,遍体破烂臭秽,筋骨疼痛,气实毒盛者。用法用

紫金锭

瘴气,死牛马等毒,用凉水磨服一钱;痈疽发背,疔毒杨梅疮等,用凉水或酒磨涂患处;阴阳二毒,伤寒瘟疫,喉

败毒散

脾胃壅热,睑生风粟外障。胞睑风粟,如麻如米,甚如杨梅之状,摩擦瞳仁,黑睛有翳,久久渐昏,流泪不止。用

生肌散

去毒化腐生肌。主治疔角,疮疡,核瘤,鼻痔,鼠疮。杨梅结毒成癞点、猴子。用法用量:用水煎,洗患处。《良

更多治疗杨梅疔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杨梅疔 《疡医大全》:[卷三十四诸疮部(上)]疔疮门主论

兼紫如水晶,故名之。白黑血毒水宜去之,宜托毒。杨梅疔形黑紫如熏梅,状若遍身杨梅疮,内杂疔疮一二个,

《外科十三方考》:[中编处方篇]第七方·千捶纸

轻捶得千余下,贴疮贴毒有良能,休将此方轻相视,杨梅疔毒大有灵。(处方)白砒(五分)明雄(一钱)(制

《外科启玄》:[卷之二]明疔疮三十四种形症禁忌论

去之。入追毒丹。服夺命丹。托毒药治之。三十一曰杨梅疔。其形黑紫如熏梅状。如遍一有梅疮。内有一二个疔

《疡医大全》:[卷三十四诸疮部(上)]杨梅疮门主论

色紫黑如熏梅,疼痛特甚,多令通身疮不起发,此乃杨梅疔也。即如痘疔阻遏,不能起发行浆无异。须用针刺出

《本草从新》:[卷十三金石部]雄黄

古人度夏不但充分体现了智慧,还十分低碳环保且有情趣。

住——“清凉殿”堪比空调房

“天气这么热我哪里通通不想去,只想躲在家看着我的电视吹冷气。”张学友的一曲《天气这么热》唱出了现代人对空调房的依赖。可是,在没有空调的古代,人们怎么办呢?和现代人一样,古人避暑首先想到的就是改造居住环境。

看过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观众或许仍记得这样的情节———炎炎盛夏,仆人在一个大瓷缸中放入冰块,再将瓷缸放到小主、娘娘的房中,用以降低房间的温度。

这种用冰块降温的方法其实早在先秦就已经有了。那时存放冰块的地方被称为“窟室”。窟室是一间考究的地下室,每到酷热的夏夜,贵族们在窟室中通宵达旦饮酒作乐,和今天人们下班后到冷气十足的夜店喝上两杯十分类似。

到了汉代,皇宫里设有冬夏两用的“空调房”,冬季用房叫“温调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清凉殿内有多重降温装置———以石头为床,用玉晶盘装冰块,还有仆人站在一旁对着扇扇子。据古籍记载,清凉殿内盛夏时仍清凉无比,如同含霜一般。而汉武帝刘彻身边的红人,可以得到“常卧延清之室”的特权。

唐代,长安城地位较高的大臣家里也都纷纷建起“空调房”———“含凉殿”。含凉殿内有“扇车”,相当于今天的空调扇,只不过依靠的不是电能而是水能,用水转动扇叶,风扇再对着凉水吹就能形成冷气。据学者考证称,这种含有机械原理的“空调房”是从拂菻国(东罗马帝国)传来的舶来品,如果考证属实,这种装置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进口空调”了。

宋朝的“空调房”已经开始考虑对空气的净化手段,厅堂里摆几百盆鲜花,“鼓以风轮”对着吹,不但凉快,还能起到“清芬满殿”的效果。

再到明清时期,皇家宫殿房间内出现了可移动的冷源,即贮放冰块的柜子,上面镂空,作为冷气出孔,中部空间还可储存食物,如西瓜、冷饮等。这种“冷柜”后来民间也用上了,还有进口货,时称“洋桶”,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高档家电”。

住凉屋也是古人消暑度夏的方式之一。凉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机械原理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水流沿着屋檐往下淌,大有人工“水帘洞”的味道。凉水从屋顶流过,降温效果自然极佳。到了明代,有人巧用地理之势掘井纳凉,文人高濂就在《遵生八笺》中记载,“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食——南宋冷饮店卖到三更才打烊

夏日饮冰,也并非是现代人才特有的消夏福利,酷爱冷饮的古人,早就发明了名目繁多的冷饮冷食。

可是,没有冰箱的古代人,怎么制作冷饮呢?

原来早在周代,人们就开始用冰窖储藏冬天的冰块以备夏用。《诗经》与《左传》中都有冬月藏冰的记载,朝廷中有专门的官吏负责每年寒冬时凿取冰块存放在“冰室”或“冰井”里,等到盛夏时节再取出。负责掌管冰块藏取的专职人士被唤作“凌人”。由于冰块在储藏时会融化,因此古人往往要窖存三倍以上的冰块供夏季使用。

春秋末期,冰的用途更加宽泛,达官贵人们喜欢在宴席上喝冰镇米酒助兴。到了唐代,人们就已经会制作公开出售的“冰棍”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就冻成了冰棍。

宋朝的冷饮非常丰富。到了夏天,除了能喝到冷酒,还能吃上各式各样的冷饮,并且已有了刨冰。

宋代都城汴京,一到农历六月,街道两旁就摆满了冷饮摊。当时都卖些什么冷饮呢?北宋开封的冰店里有红极一时的“冰雪冷元子”出售,“冰雪冷元子”由黄豆和砂糖制成,把黄豆炒熟,去壳,用砂糖或蜂蜜拌匀,加水团成小团子,最后浸到冰水里,就成了香甜可口的冰凉甜品。

南宋时,市集上的冷饮更加琳琅满目,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时分才打烊。当时的杭州城里受欢迎的冷饮有“冰雪甘草汤”“雪泡豆儿水”“凉水荔枝膏”等,光听名字就够嘴馋的了。

到了元代,冷饮又有了新突破。据说,元世祖忽必烈最爱喝牛奶,可是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于是,忽必烈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在牛奶中加入冰块,这样牛奶的保存时间就延长了。忽必烈很快发现,这样的“奶冰”口感很好,于是又加入了蜜饯和果酱,这就成了最早的冰激凌原型。

据说为了保护冰激凌制作的流程和配方,忽必烈还颁布了一道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凌的敕令,直到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受到忽必烈的接见,尝到了当时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奶冰”,这才把制作方法带回西方,经过加工改造,慢慢就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冰激凌。

到了明清时期,冰镇饮食已经充斥寻常巷陌,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有的还加入了杨梅、桃子,俗称“冰杨梅”“冰桃子”。在民间,还盛行伏日吃莲子汤,据说能养神益脾。

看来,善于发明创新的古人,在酷热难当的夏季,口福也是不浅的。

穿——唐代的“半臂装”既潮又凉快

短袖短裤似乎已成了现代人万变不离其宗的夏季着装标配,可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古代人,夏季怎么受得了呢?有学者研究发现,古人在夏季其实也并不都裹得严严实实。

据考证,魏晋前,男人也和现代人一样爱打赤膊,女人们则喜欢穿“开裆裤”。这种“开裆裤”并不是单穿的,原来,古人外穿深衣(即上衣下裳连体的一种服装),里面则多穿胫衣,胫衣可看作是裤子的雏形,但它只有裤管,没有裤裆,由于这样的着装很容易走光,所以,除非过河否则古人不会轻易提起下裳。

到了唐朝,薄、透、露的“半臂装”和“袒胸装”深受女性青睐。半臂装可以看做是古代的短袖衫,在当时相当前卫。而比半臂装更大胆的,则是袒胸装。张艺谋执导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里所谓的“爆乳装”,虽然被很多网友诟病过于暴露大胆,但其实其设计灵感就是源于唐朝的袒胸装。

其实,在“富人批丝绸、穷人穿麻布”的古代,衣物的材质比现代人常穿的棉和化纤制品都要凉爽。有研究称,当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会不自觉地吸热。这样看来,古人穿的纱袍、长裤,不仅能覆盖皮肤,宽宽大大的造型还非常通风,形成“小对流”,与今天的阿拉伯人用长袍蔽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用——手摇扇子头枕风

扇子可能是最能体现古人度夏之精巧、有情趣的物品。素有“摇友”“凉友”雅称的扇子,在古代不仅是一种用以生风取凉的工具,还成了一种艺术品———扇面的面积虽然有限,但却给书画家们开辟了一块题诗作画的小天地。

据《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成的,故称之为“翟扇”。但此时的扇子并不是用来拂凉驱暑的,而是用来遮阳挡风的,插在车上也是一种仪仗。据考古发现,扇子当仪仗使用时左右开合,像门,这也是为什么“扇”字从“羽”和“户”旁。

到汉代,出现了用绢制成的团扇,又称罗扇、纨扇。团扇多为“圆如满月”的样式,但也有梅花形、方圆形等样式。

至唐代,绘画作书的团扇已经相当流行。男女都用团扇,在酷热的夏季,几乎人手一扇,富贵人家的扇子则更多,扇面往往装饰精美,有名家山水书法作品。

11世纪,折扇经日本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男人们在正式场合改为使用折扇,团扇成为女性的专用物。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说,当时都城临安城里已设有专门卖扇子的“周家折叠扇铺”,说明宋代已能够自制自销折扇了。

折扇的盛行却是在明清。其种类繁多,有折扇、竹扇、绢扇、羽扇、葵扇等不一而足。后来,折扇还流传到欧洲,成为西方贵妇们喜爱的把玩之物。

除了扇子,形态各异的瓷枕也是古人度夏的必备神器。瓷枕的枕面长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风,四周能透气,由于瓷器表面有一层冰凉的釉面,很快成为古人夏季首选的寝具。

据称,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一开始并不是消夏纳凉的,发展到后来却以纳凉之用居多。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词句,其中的“玉枕”即是青白釉枕,这也印证了瓷枕是夏季纳凉的极佳寝具。一直到明清时期,有了其他材料的出现,瓷枕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看来,“苦夏”之于古人,也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难熬。聪明的古人不但懂得消暑,还深知“修身养性、以静制热”的心态调整。白居易诗云“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这份“烦夏莫如赏夏”的超然心境,或许才真是我们该好好学习的。

草部

甘草 黄芪 人参

沙参 荠苠 桔梗

长松 黄精 萎蕤

知母 肉苁蓉 列当

赤箭(天麻) 术(白术) 狗脊

苍术 贯众 巴戟天

远志 *羊霍 玄参

地榆 丹参 紫参

紫草 白头翁 白及

三七 黄连 胡黄连

黄芩 秦艽 茈胡(柴胡)

前胡 防风 独活

升麻 苦参 白鲜

延胡索 贝母 山慈姑

石蒜 白茅 龙胆

细辛 徐长卿 白薇

白前 锦地罗 檀香

锁阳 铁线草 当归

芎穷 蘼芜 蛇床

蛇床 藁本 白芷

芍药 牡丹 木香

甘松香 杜若 高良姜

郁金 姜黄 补骨脂

荜茏 益智子 缩砂密

白豆蔻 豆蔻 蓬莪茂

荆三棱 莎草香附子 藿香

薰草(零陵 兰草 马兰

香薷 假苏 薄荷

水苏 菊 野菊

淹闾 艾 茵陈蒿

青蒿 白蒿 茺蔚(益母

夏枯草 刘寄奴草 旋夏花

青葙 鸡冠 红蓝花

番红花 燕脂 大蓟、小蓟

续断 漏卢 苎麻

苘麻 大青 小青

胡芦巴 蠡实 恶实

呆耳 无名精 希莶

箬 芦 甘蕉

蓑荷 灯心草 木贼

麻黄 地黄 牛膝

紫菀 麦门冬 萱草

淡竹叶 鸭跖草 葵

蜀葵 龙葵 酸浆

蜀羊泉 败酱 款冬花

鼠曲草 款冬花 决明

地肤 瞿麦 王不留行

葶苈 车前 马鞭草

蛇含 鳢肠 连翘

蒴翟 蓝 蓝淀

青黛 甘蓝 蓼

水蓼 马蓼 荭草

虎杖 匾蓄 蒺藜

谷精草 海金沙 半边莲

紫花地丁 见肿消 大黄

商陆 狼毒 防葵

狼牙 闾茹 大戟

甘遂 续随子 莨菪

蓖麻 蜀漆 藜芦

附子 天雄 侧子

酸模 菖蒲 菰

水萍 苹 萍蓬草

水藻 海藻 昆布

石斛 骨碎补 石韦

景天 虎耳草 石胡荽

螺旋草 酢浆草 地锦

陟厘 昨叶何草 土马

卷柏 石松 马勃

及己 漏篮子 乌头

白附子 虎掌 局箬

半夏 蚤休 鬼臼

射干 玉簪 凤仙

坐拿草 曼陀罗花 羊踯躅

芫花 莽草 茵芋

石龙芮 钩吻 菟丝子

覆盆子 使君子 木鳖子

番木鳖 马兜铃 盍藤子

预知子 牵牛子 旋花

紫葳 营实墙蘼 月季花

栝楼 王瓜 葛

天门冬 百部 何首乌

萆解 菝葜 土茯苓

白蔹 山豆根 黄药子

白药子 威灵仙 茜草

防己 通草 通脱木

钩藤 白英 乌蔹莓

律草 络石 木莲

忍冬 藤类概述 泽泻

羊蹄

木部

竹黄 竹 桑上寄生

雷丸 猪苓 琥珀

茯苓 接骨木 木芙蓉

木槿 紫荆 牡荆

石南 枸杞、地骨皮 五加

南烛 卫矛 枸骨

冬青 女贞 鼠李

郁李 金樱子 胡颓子

山茱萸 蕤核 白棘

酸枣 栀子 枸橘

楮 柘 桑

相思子 阿魏 大风子

巴豆 乌臼木 棕榈

桦木 蘖木 檀

小蘖 厚朴 杜仲

椿樗 漆 楸

桐 梧桐 罂子桐

海桐 楝 槐

秦皮 合欢 皂荚

肥皂荚 无患子 诃黎勒

榉 柳 树柳

水杨 白杨 榆

芜荑 苏方木 乌木

芦荟 檀香 樟脑

龙脑香 安息香 骐竭

没药 薰陆香 枫香脂

乌药 钓樟 樟

楠 降真香 辛夷

木兰 筒桂 桂

杉 松 丁香

柏 竹黄 竹

桑上寄生 雷丸 猪苓

琥珀 茯苓 接骨木

木芙蓉 木槿 紫荆

牡荆 石南 枸杞、地骨皮

五加 南烛 卫矛

枸骨 冬青 女贞

鼠李 郁李 金樱子

胡颓子 山茱萸 蕤核

白棘 酸枣 栀子

枸橘 楮 柘

桑 相思子 阿魏

大风子 巴豆 乌臼木

棕榈 桦木 蘖木

檀 小蘖 厚朴

杜仲 椿樗 漆

楸 桐 梧桐

罂子桐 海桐 楝

槐 秦皮 合欢

皂荚 肥皂荚 无患子

诃黎勒 榉 柳

树柳 水杨 白杨

榆 芜荑 苏方木

乌木 芦荟 檀香

樟脑 龙脑香 安息香

骐竭 没药 薰陆香

枫香脂 乌药 钓樟

樟 楠 降真香

辛夷 木兰 筒桂

桂 杉 松

丁香 柏

火部

糟 烧酒 醋

酱 饴糖 蘖米

红曲 神曲 曲

蒸饼 豆腐 大豆豉

刀豆 扁豆 豇豆

蚕豆 豌豆 绿豆

赤小豆 黄大豆 大豆黄卷

大豆 阿芙蓉 罂子粟

薏苡仁 稗 参子

粟 粱 玉蜀黍

蜀黍 黍 稷

籼 粳 稻

荞麦 雀麦 大麦

小麦 大麻 胡麻

果部

慈姑 乌芋 芡实

芰实- 莲藕- 石蜜-

沙糖- 甘蔗- 猕猴桃-

婴奥- 葡萄- 西瓜-

甜瓜 茗- 盐麸子-

吴茱萸 毕澄茄- 胡椒-

蜀椒- 秦椒- 枳-

马槟榔- 无花果- 波罗蜜-

椰子- 槟榔- 海松子-

榧实- 橄槛- 龙眼-

荔枝- 槲实- 橡实-

阿月浑子- 榛子- 胡桃-

银杏- 樱桃- 杨梅-

枇杷- 枸橼- 柚-

橙- 柑- 橘-

安石榴- 柿- 林檎-

山楂- 榲柏- 楂子-

木瓜- 梨- 枣-

栗- 桃- 榔梅-

梅- 巴旦杏- 杏-

李-

鳞部

青鱼 鲤鱼 鱼子

鳔 海马 虾

乌贼鱼 黄颡鱼 鳅鱼

鳝鱼 鳗鲡鱼 鳢鱼

金鱼 鳜鱼 鲫鱼

鲥鱼 石首鱼 水蛇

乌蛇 白花蛇 蚺蛇

蛇蜕 蛤蚧 守宫

石龙子 鲮鲤 鳄鱼

吊 龙

兽部

猕猴 猬 鼠

水獭 兔 湍

猫 灵猫 麝

麋 鹿 羚羊

熊 野猪 犀

象 豹 虎

狗宝 鮓答 牛黄

黄明胶 阿胶 驼

驴 马 牛

羊 狗 豕

禽部

鹗 鹰 鹊

乌鸦 斑鸠 寒号虫

伏翼 雀 鸽

雉 鸡 凫

鹜 鹅 鹈鹕

虫部

蛔虫 蛞蝓 蜗牛

蚯蚓 蜈蚣 蝌蚪

蛙 蛤蟆 蟾蜍

蜚虻 蜚蠊 蔗虫

鼠妇 衣鱼 萤火

蝼蛄 天牛 蜣螂

蝉蜕 蚱蝉 蛴螬

蛆 水蛭 蝎

壁钱 蜘蛛 地胆

葛上亭长 芫青 斑蝥

樗鸡 九香虫 原蚕

蚕 螳螂桑螵蛸 虫白蜡

艺翁 露蜂房 土蜂

蜜蜂 蜜蜡 蜂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