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出现茶具的朝代
最早出现茶具的朝代为西汉。
西汉辞赋家王褒《僮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译文:烧水煮茶,分杯陈列。),这是中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初处可见。中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
扩展资料:
“美食不如美器”历来是中国人的器用之道,从粗放式羹饮发展到细啜慢品式饮用,人类的饮茶经历了一定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品饮方式,自然产生了相应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最重要的载体,为我们解读古人的饮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茶树发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一带,汉代四川一带的经济已相当繁荣,饮茶在当时的士人生活日益凸现。王褒《僮约》中记载“烹荼尽具,酺已盖藏”,明确提到烹茶用的茶具。
紫砂茶具仍是清代茶具的重要分支,经过明代的初步繁荣,清代紫砂茶具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创作高峰。如果说明代紫砂壶尚嫌粗朴的话,清代紫砂制作工艺则大大提高,其泥料细腻,制作规整,出现了像陈鸣远这样的大名家。
嘉、道以后,文人雅士相继加入制壶工艺,使紫砂茶具的人文内涵大大提高。“西冷八家”之一的陈鸿寿与一代名手杨彭年合作的曼生壶成为文人壶的典范。
-茶具
-僮约
1、中南民族大学好不好2、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的基本简介3、中南民族大学怎么样4、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注册网上图书馆读者证密码是什么5、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学位论文库怎么进6、中南民族大学读者证密码错误中南民族大学好不好
我闺蜜是一名汉族的管院大三学生,在我看来民大是一所特别的高校,无论是学术氛围还是生活环境,民大都是很好的。那么在这里我想把不一样的民大介绍给即将来到这儿里的你们。
饮食条件
食堂很不错,南区五个普通食堂,两个清真食堂,北区一共三个,中心食堂两个。,一食堂冬天的萝卜排骨汤、二食堂的自助、三食堂的各种暗黑料理、四食堂的螺蛳粉和麻辣香锅、清真食堂的大盘鸡拌面都是很受民大的特色美食,当然奶茶店也有特别多喔。学校附近还有有很多超市啊小吃街啊或者商业街。像是北苑有条特色小吃街,学校老师俗称为“腐败街,晚上各种烧烤各种小吃各种热闹,关键是近近近!!!小龙虾,热干面,周黑鸭以及其他省市特色小吃等等应有尽有。
宿舍环境
学校有二人间,四人间,伪四人间,六人间,八人间。不管任何一种宿舍都有空调。基本都是上床下桌,有的宿舍还要独卫。宿舍条件还不错,宿舍和教学楼比较远,有校车可以接送学生过去,高峰期需要排队,学校里很多猫猫狗狗,特别可爱,有很多学生买吃的喂它们。北区全是标四,独卫+小阳台。伪四人间,其实就是六人间改造的,没有独卫,空间相对还行。八人间,这个也很豪华,虽然没有独卫,但是立式大空调,也是上床下桌,空间贼大,补充一点,民大的宿舍都是刷卡喔,门禁十一点 只能进不能出,所以再晚都能进。
校内建筑
既然讲到了建筑,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双子塔图书馆了,其实对很多中南民族大学的学生来说,对民大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南湖边矗立的双子塔图书馆。它是是全国高校最高的图书馆,无论在学校哪个角落都能看到它。整个图书馆内书香浓郁,13层还有咖啡厅,可以在里面看书、赏景,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书店内有餐饮小食、校园周边等等,在图书馆里会有很多同学在这里自习,可以说学习氛围很浓厚。
最后讲一下民大的社团吧
民大除了考试周学校不允许办活动以外,每天都会有各种活动,也会有各种音乐会,只要你有精力你就可以每天都参加活动,每个活动都很有特色。不同的社团里面会收获不一样的友情,也会学到不一样的知识。当然,作为一个民族大学,除去社团活动还会有一些民族的活动。社团工作也是大学生活里重要的一部分,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祝愿学弟学妹们在高考中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欢迎学弟学妹们报考民大哦
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的基本简介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是一座融悠久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的历史、雄伟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的建筑、高素质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的职工队伍、丰富的馆藏、先进的设备、科学的管理与人性化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现已成为全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文献资源基地,成为全校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理想场所。
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1年 ,60年代初已具有一定的规模。1980年重建新馆,面积达6800平方米。继2002年扩建2万多平方米新馆后,2006年伊始,学校又将9千多平方米的6号楼改造为图书馆南书院。图书馆馆舍总面积达到44573平方米,生均面积已达233平方米。新馆为南北双塔楼,共17层,高85米,屹立于秀丽的南湖之滨,是一座高大宏伟的仿古式建筑。图书馆设有党总支、馆办公室、采访部、编目部、流通部、阅览部、技术管理部、信息开发咨询部共8个工作部门,设有专业图书借阅室、民族古籍文献借阅室、电子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文理科现刊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等32个专业阅览室。全馆可向全校师生提供阅览座位5311个,其中专供学生自习座位3218个,提供电子阅览的计算机534台。优越的馆舍条件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师生到图书馆阅览学习的需求。图书馆职工共计13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23人,这批高素质的业务技术人员较好的承担起了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从2005年1月起,图书馆在全校率先实现全员竞聘上岗制度,将竞争机制引入图书馆,打破了人事制度管理的大锅饭,图书馆进入到一条高效、快速的发展轨道。
从1997开始,学校加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前期投资30万元建起了图书馆局域网,图书馆自动化和数字化建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图书馆使用的是深图开发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II系统,全馆实现了图书、期刊从采访、验收、编目、典藏、流通、阅览到文献检索和数字咨询服务的全面自动化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和检索方式,使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全面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为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步伐,学校先后加大图书馆的软件、硬件建设的投入,图书馆已初步形成了网络及软、硬件支撑体系。同时,图书馆还加强了与全国CALIS文献中心和湖北省其它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初步形成了电子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体系。
图书馆设有党总支、馆办公室、采访部、编目部、流通部、阅览部、技术管理部、信息开发咨询部。
中南民族大学怎么样我闺蜜是一名汉族的管院大三学生,在我看来民大是一所特别的高校,那么在这里我想把不一样的民大介绍给即将来到这儿里的你们。
先讲一下中南民族大学的校内环境吧
民大的风景是公认的美,在民大校园的四季是不一样的色彩。 每次走在南湖,都不会错过绝美的日出和日落。 湖边经常有人钓鱼,下过雨的南湖就像海。 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像双子塔,落日余晖等都是民大独有的小美丽。 当然这也少不了我们的校园内还有很多现代建筑,它们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其中我认为最美的民大的“御花园”南湖园了,安静的南湖园往往是社团排演的好地方,凉亭里时常有人在朗声排练,镌刻着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形象的民族墙前也常常有同学在排舞, 充满朝气的民大人也是南湖园里最生动的一道风景。 独特的景象汇聚独具一格的民大。
既然讲到了建筑,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双子塔图书馆了,其实对很多中南民族大学的学生来说,对民大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南湖边矗立的双子塔图书馆。它是是全国高校最高的图书馆,无论在学校哪个角落都能看到它。 整个图书馆内书香浓郁,13层还有咖啡厅,可以在里面看书、赏景,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书店内有餐饮小食、校园周边等等。 这可以说是我所见过的比较好的图书馆了。
文体方面,学校南区有两个大操场,并设有排球场网球场篮球场游泳馆等等,具体我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再带你看一下民大的宿舍条件
学校有二人间,四人间,伪四人间,六人间,八人间,个别宿舍有独卫,不管任何一种宿舍都有空调。 大部分是上床下桌。 宿舍条件还不错,四人间独卫空调,也有的不是四人间,但是空间很大,宿舍和教学楼比较远,有校车可以接送学生过去,高峰期需要排队,学校里很多猫猫狗狗,特别可爱,有很多学生买吃的喂它们。 北区全是标四,独卫+小阳台。 伪四人间,其实就是六人间改造的,没有独卫,空间相对还行。 八人间,这个也很豪华,虽然没有独卫,但是立式大空调,也是上床下桌,空间贼大,补充一点,民大的宿舍都是刷卡喔,门禁十一点 只能进不能出,所以再晚都能进。
最后看一下我们学校的餐厅饮食条件
食堂很不错,南区五个普通食堂,两个清真食堂,北区一共三个,中心食堂两个。一食堂冬天的萝卜排骨汤,一食堂比较适合北方人吃,因为味道很重,有很多辣椒,比较干,汤汤水水的不多。 所以南方的同学就很少在那儿吃。二食堂的豆浆好喝,面食也不错,有外卖,有包间,饮料直供,就是空间小了些,但地理位置优越。三食堂的各种暗黑料理、四食堂的螺蛳粉和麻辣香锅、清真食堂的大盘鸡拌面,奶茶店也有特别多喔。 学校附近还有有很多超市啊小吃街啊或者商业街。像是北苑有条特色小吃街,学校老师俗称为“腐败街,晚上各种烧烤各种小吃各种热闹,关键是近近近!!!小龙虾,热干面,周黑鸭以及其他省市特色小吃等等应有尽有。
最后,我想要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 在刚升入大一的时候就应该为整个大学生活做个规划,其次,要尽量丰富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比如在学生会里锻炼自己、参加社团活动等。 祝愿你们可以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欢迎学弟学妹们的到来。
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注册网上图书馆读者证密码是什么读者证号就是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你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的学号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密码也是你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的学号,输入就可以进去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了
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学位论文库怎么进进入网址,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学位论文库地址:http://59682566:8000/spms30/indexhtm开馆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2:00。
论文数据库是由学术出版商、研究机构和,或大学图书馆。博士论文是一篇由博士学位候选人撰写的多章学术论文。论文通常代表学术领域某一专业领域多年的研究成果,各层次的大学生都可以利用这些论文集进行研究。许多论文也是如此由学术出版社出版,有些甚至被编辑出版为面向普通读者的书籍。一篇论文可能长达数百页,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完成。有些论文数据库是在线的,但有些也是已发表论文和论文的实物收藏。许多大学图书馆都有藏书在大学里写的博士论文和研究生论文,但是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论文数据库。博士生写论文之后,他们经常被发布到网上。学术出版商可能有一个发表作品的论文数据库。一些学术写作数据库只包含摘要或论文的执行摘要,有些包含完整的论文。有许多特定于学术领域的数据库,例如医学论文集或文学论文集。许多向大学提供学术论文的学术搜索引擎也包括论文和论文。这些类型的数据库对大学生和出版商都非常有用。博士论文是一篇多章的学术论文由一个博士学位的候选人写的。当你在写论文的时候,一个论文数据库是一个很好的搜索工具,需要查看你所在领域的其他人做了什么工作事实上,在你开始写毕业论文之前,搜索学术论文(如论文或论文)是一个好主意,看看是否有人涉及了你的特定主题。论文数据库也可以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寻找论文来源。即使教授不同意将论文作为来源,你可以在参考书目中找到其他学术资源,以便在本科水平的论文中使用。如果你已经完成了你的研究生论文或论文,你可能会考虑让一个学术出版商发表论文。许多出版商都有一个论文数据库,在那里他们可以在线发布学术论文,当一些学术出版商在数据库中搜索新的出版作品时,通过把你的论文放到网上数据库中,你可以对你的工作产生兴趣,与你所在领域的其他学者见面,如果你的论文发表了,还可能获得版税。教授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在撰写大学水平论文时使用论文数据库的最佳方式。
中南民族大学学位论文库旨在收藏并保存我校历年的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博硕士学位论文,提高学位论文的利用率,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与共享,为我校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信息支撑。主要收录了2003年以来我校本科毕业论文、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全文数据,涉及各个学科专业。
中南民族大学读者证密码错误密码记错了。
除了可能密码记错。也要注意大小写有没有区分。或是第三方软件的干扰。导致的密码错误。
解决方法;一、 直接到图书馆设置(修改)密码,地点:图书馆北书院4楼电梯口(1台)和信息搜索中心(1台),读者在这两台图书馆自助密码系统终端上刷一卡通,就可以直接设置(修改)密码;二、 利用手机或电脑设置(修改)密码,第一步,登录学校统一认证平台,输入学号(工号)和密码(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6位)。第二步,成功登录后,读者进入“我的图书馆”界面,点击证件信息中的“修改密码”,两次输入你想设定(修改)的密码号,点击“确定”,即完成密码设置(修改)。
中南民族大学的图书馆,读者须持本人校园卡(或校外读者证)通过门禁验证后,方可进入图书馆;无卡校外读者须持身份证登记相关信息后,方可入馆。中南民族大学地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182号。
相关文章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怎么预约)2023-03-24由于乾隆时期国泰民安,才为茶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闽南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艺术为一体,是东方艺术宝库中的奇葩。闽南茶文化的精华是茶艺,它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
饮茶是闽南人生活中的一大享受。过去,在闽南有一种说法:“抽啦叭烟,听南音乐,泡功夫茶,其乐无穷。”
那么如何泡好一壶茶,如何享受一盏茶呢?这是需要技艺和艺术的,这就是茶艺。
闽南人把饮茶叫作泡茶,泡茶最讲究茶叶、水和茶具了。
茶以新为贵,而且要优质茶叶。闽南人喜欢喝乌龙茶,因为乌龙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它外形色泽青褐,所以称“青菜”。乌龙茶经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口味醇厚。而乌龙茶茶中最负盛名的是安溪铁观音,铁观音如青橄榄,入口略有苦涩,入喉后渐渐回甘,韵味无穷。
泡茶对水有严格的要求,因为水有软硬之分,凡每公升水中钙、镁含量不到8毫克的称为软水,反之则称硬水。泡茶要用软水,用硬水泡茶,茶味变涩,茶香变浊,茶汤变色。
闽南人泡茶爱选用有加盖的陶器茶具,因为它会“保香”和“保味”。最喜欢“孟公壶”和“若深杯”。“孟公壶”又称 “孟臣罐”,容量只有50一100毫升,小的如早桔,大的似香瓜。小的茶杯就叫“若深杯”或“若深瓯”,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只能容4毫升茶水,通常1个“孟公壶”与4个“若深杯”一起放在圆形茶盘中,显得很有艺术欣赏价值。
闽南人对饮茶情有独钟。在闽南地区就有这么一种说法:“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动”。在福建安溪县,还流传着“早上喝碗铁观音,不用医生开药方;晚上喝碗铁观音,一天劳累全扫光;三天连喝铁观音,鸡鸭鱼肉也不香”。人们在说到闽南人的热情好客时,总也离不开一个“茶” 字,因为“闽南人真好客,入门就泡茶。”
泡茶可是要有技艺的。不久前,我有幸拜访了“茶仙”洪清源老先生,目睹了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盏茶的艺术。
洪老先生从小在厦门的“茶桌仔”(饮茶摊)边长大,年过古稀的他泡茶技艺炉火纯青。只见他拿出了一套小巧玲珑的紫沙壶茶具,边摆放边说,泡茶的程序非常讲究,所费的时间可比喝茶的时间多哦,要不怎么叫“功夫茶”呢。
“首先是茶具,一般用红色的宜兴陶壶,只有掌心大小,叫'小掌',配套的茶杯自然就更小了。用这样的茶具泡出的茶叫‘小掌茶’。”
我看茶几上除了茶壶、茶杯外,还有搁茶杯的茶盘和一个碗状的放置茶壶的茶洗。。洪老先生指着茶洗说,每一次喝完茶和泡茶之前,都要将茶杯放入茶洗中,用煮沸的开水冲烫,这就是茶洗的功能之一。
洪老先生拿起开水对我说:“第一道程序就是烫壶、烫杯。随后,倒掉茶洗中的水,将茶壶放在茶洗中,放上茶叶,茶叶要放满壶,这样冲出来的茶才够味。”
只见他在茶壶里塞满了茶叶,接着就把开水冲入茶壶中,这时浮起一些泡沫,老先生就用壶盖轻轻拨动,把泡沫拨出,然后盖上壶盖,再从壶盖上淋下开水,把壶外的泡沫冲走,这样,茶壶内外温度相差不会太多。了,热气才不会跑掉。他把茶壶提起,将这第一遍茶全部倒入茶洗中。第二道水立刻冲进去,冲到壶盖盖下去后有少许茶水溢出为止,盖上盖子,再淋一些开水。
洪老先生说,泡茶最忌讳浸茶,一浸就出茶碱,茶就苦了。他拿起茶壶边斟边说:“斟茶是很讲究功夫的,必须用一个手指按住茶壶盖,将茶壶翻转九十度,壶嘴直冲下,迅速绕着已经排成一圈的茶杯斟下去。开始叫'关公巡城',每一个杯子都要巡到,最后叫‘韩信点兵’,那后边的几滴是最甘美的,所以每一个杯子都必须点到。”
洪老先生说,这样斟出的茶,每一杯色泽浓淡均匀,味道不相上下。一泡茶,一般冲五六次,讲究一点的,冲泡三四次就要将茶叶渣倒出,重新烫壶、烫杯。
接过洪老先生递过来的茶,果然清香扑鼻。按照老先生先闻后品的指点,我深深吸了口气,顿觉有一缕淡淡的清香直透丹田,滋润身心。然后我浅浅地抿一口,在口中稍留,再缓缓咽下,慢慢品味,舌有余甘,那真是一种享受啊!
听众朋友,听了我上面的介绍,你一定会感受到饮茶确实是一门艺术。是的,这是一种茶艺,它是茶文化的精髓。而茶道是茶文化的另一境界,闽南的茶道精髓,体现在一个“和”字上。例如,当地村民有什么纠纷或隔阂,只要长辈出面开一个“茶话会”调解,便可轻松把事情“摆平”。这种茶文化中的“和”,意蕴着风调雨顺的天和、青山绿水的地和以及友好相融的人和。
如果上升到茶德的高度,“和”的内涵会更丰富,具有一种社会功能,使饮茶者追求一种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自我整合、人伦和谐、其乐融融的精神境界。闽南人在这片土地上长期和睦相处,亲如兄弟,根植、流传其间的茶文化,无疑具有深厚的旺盛生命力,是中国灿烂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
“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中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
“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1佛茶的唯美句子
佛茶的来唯美句子
佛与茶的结缘,像源是与生俱来的。只因bai上天注定的本性契du合,故前zhi人有“禅茶一味”的说法。dao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距今大约2000多年历史。两千年的风云际会,佛教精神已深刻影响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世道轮回中,佛家以慈悲心怀关照现世疾苦、超脱过去苦难、照见美好未来,一切善恶、美丑都在“吃茶去”的淡定中,找到内心的真正平衡。
佛能洗心,茶能涤性。苦中有甜,甜中是苦,先苦后甘,人生亦如是,如饮黑茶。生活禅,幸福茶,禅洱茯茶,一生幸福。
茶是草,客是宝,得罪茶商不得了。
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领悟到生活的本质和哲理。
此地千古茶国,满城都是君子。寻味君子知味来,伴香雅士携香去。
吾年向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
佛茶一般分为十道程序,如:莲花入场、普施甘露等,取“功德圆满”之意,让人感受到庄严肃穆的佛家格局。
2关于茶的古诗20首1、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译文:越人送给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叶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一饮后洗涤去昏寐,神清气爽情思满天地。再饮清洁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飞雨落洒于轻尘中。三饮便得道全真,何须苦心费力的去破烦恼。
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愁看毕卓贪图饮酒夜宿在酒瓮边,笑看陶渊明在东篱下所做的饮酒诗。崔使君饮酒过多之时,还会发出惊人的狂歌。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词
宋代: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译文: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4、满庭芳·茶
宋代: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译文: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
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司马相如虽有渴疾,一觞一咏,引来群贤宾客。相如起做灯前,酒兴文采,风姿挺秀。竭尽胸中万卷诗篇,文辞充沛,犹如三峡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归家,文君并没入寝,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代: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译文:芳香的茶树丛掩隐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叶上那滴滴神露凝聚着纯洁的光华。更有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这珍奇的细嫩茶芽。晨雾紧贴着石涧奔湍的山泉蒸腾而上,采茶之处离山崖之顶也不过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圆有方,色泽绝非一般,茶叶品质如圭如璧,真是美玉无瑕。我吩咐家人用华贵的茶具去煎这难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弥漫到远处的人家。这纯和的茶香让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荡去内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来那甘露一般的斋饭,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个天下。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谁不惊叹,恐怕更珍贵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3关于茶禅的诗句1、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钱起·唐《与赵莒茶宴》译文:翠竹下之下举行茶宴,一道饮紫笋茶,并一致认为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还好。俗念虽全消,茶兴却更浓,直到夕阳西下才尽兴而散。
2、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宋《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译文: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3、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唐《山泉煎茶有怀》译文: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4、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张继·唐《山家》译文:全家正忙着趁晴焙茶、晒谷。
屋子里因为焙茶烧柴充满烟雾,屋外晒场上的谷子又时时需要翻晒。5、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辛弃疾·宋《定风波·暮春漫兴》译文: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而今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4描写禅茶的诗词禅茶诗
燕拽春光度柳池,
云邀竹影赋闲诗
清风有意传书信,
又恐相思袅娜迟
禅茶诗:
独守空庵醉品禅茶
千年的寂寞风干成一陀古茶
谁能分辨哪是芽哪是花
或许心有灵犀的您
能参透他
可是心有灵犀的您在哪
千年的寂寞风干成一陀古茶
泡开她需要多少春秋冬夏
或许万种柔情能泡开她
这万种柔情出自谁家
不泡也罢不泡也罢
泡得开唐诗宋词
泡不开秦砖汉瓦
泡得开晨钟瞢鼓
泡不开驿路风沙
心有灵犀的您在哪
这万种柔情出自谁家
不泡也罢不泡也罢
独在天涯醉品禅茶
禅茶一味
1
乞火烧兰葸,临流煮梅香。
好茶烹一盏,先供我佛尝。
2
香溪醍醐嫩,莲峰蕴真香。
一入灵山路,便觉眼生光。
3
初尝冷香烈,再啜火生凉。
飘若对倾城,醉比沐天香。
4
雪霁春泉碧,雨润百草芳。
月下煮松风,甘露其君尝。
清烟久消歇,紫云时飞扬。
至今潭中水,犹作笑语香。
5
名山蕴紫气,瑶草凝清辉。
寒泉不混世,积雪入精微。
采采需及时,莫待嫩绿肥。
5求几首关于茶,莲和寺的带有佛教韵味的五律诗,要平仄帮你找过啦,五律,有平仄,佛韵嘛。
顺便找了点五言的,因为寺的诗句有点少。希望没有多此一举、本人才学肤浅恐怕你要筛选一下了:茶:1、茶 [宋]梅尧臣 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
夜火竹声乾,春瓯茗花乱。 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
2、茶 [宋]秦观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盝。 玉鼎注漫流,金碾响丈竹。
侵寻发美鬯,猗狔生乳粟。 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
幸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 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
3、茶磨二首 [宋]梅尧臣 之一 楚匠斲山骨,折檀为转脐。 乾坤人力内,日月蚁行迷。
吐雪夸春茗,堆云忆旧溪。 北归唯此急,药臼不须挤。
4、茶爽添诗句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 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
5、茶灶 杨万里 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 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6、山寺喜道者至 佚名 闰年春过后,山寺始花开。 还有无心者,闲寻此境来。
鸟幽声忽断,茶好味重回。 知住南岩久,冥心坐绿苔。
7、夏日闲居 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莲:1、青阳渡 晋·乐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2、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3、采莲 南朝·梁·吴均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4、采莲曲 隋·殷英童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5、古风(其二十六) 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6、采莲曲 南朝梁·刘孝威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7、折荷有赠 唐·李白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寺:1、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2、遗爱寺 白居易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3、云居寺孤桐 白居易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4、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5、游天竺寺 崔颢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涧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
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
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
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自己整理的。
如果还想要我继续找。
6关于佛祖的诗句赠琴僧
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
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雪窦重显
送僧之金陵
胜游生末迹,杳自狎时群。卷衲消寒木,扬帆寄断云。
曙瓶花外汲,午磬浪边闻。别后石城月,依依远共分。 --雪窦重显
·送宝月禅者之天台
春风吹断海山云,别夜寥寥绝四邻,
月在石桥更无月,不知谁是月边人。 --雪窦重显
忘惶
方春不觉来朱夏,秋色蝉鸣翠影斜。
夜来风急柴扉破,满地霜铺落叶花。 --投子义青
颂投子答月圆未圆
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
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 --投子义青
白云与我最相知
白云与我最相知,我住山时它亦随,
侵早和风辞嶂外,晚来依旧护柴扉。 --湛然圆成
雪里梅花初放
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飞来,
正对寒灯独坐,忽将鼻孔冲开。 --憨山德清
半窗松影半窗月
半窗松影半窗月,一个蒲团一个僧,
盘膝坐来中夜后,飞蛾扑灭佛前灯。 --石屋清珙
憨山德清
底事分明在已弓,不须向外问穷通。
但能角处回光照,莫被尘劳困主公。
颂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
寒 山
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野情多放旷,常伴白云闲。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好鸟关关知我意
午窗定起书沉沉,触目虚拟一片心,
好鸟关关知我意,尽情啼破绿杨阴。 --大歇仲谦
行看流水坐看云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了庵清欲
山 居
林麓结茅屋,澹然称所居。松风惊破梦,涧水静涵虚。
春老花犹媚,秋残叶未疏。良宵无限意,东岭月初生。 --丹霞子淳
统一
聂鲁达(智利)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朵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
五祖的佛谒
身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
时时勤扫佛,何处惹尘埃
六祖的佛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过崆峒山
凿破云根一径通。禅栖远在碧霞中。岩穿雪窍千峰冷。月到禅心五蕴空。
顽石封烟还太古。斜阳入雨洒崆峒。山僧不记人间事。闻说广成有道风。
五台山
名山胜概自天开。一万菩萨住五台。积雪千年僧入定。祥云一朵□初回。
奇哉金色清凉界。乐也曼殊智慧才。前后三三是多少。喜师行脚不徒来。
夜泊洱海
数年不作海天游。今夕乘风一泛舟。似箭灵槎穿巨浪。如霜皓月映高秋。
钟鸣断续隋唐寺。渔唱沧浪芦荻洲。欲问前朝争战事。恐惊波底老龙愁。
寄妙岩同参
岁使人归说大名。始知驻锡在杭城。廿年契阔音书杳。两地想思感概增。
禅友同参皆老大。离群索处费经营。何时再集东林寺。重把诗文仔细评。
梅开在冬至后一日
天道循环岂数哉。一阳初复透三才。梅花早布人间信。葭管时飞琴上灰。
按候应知阴已往。占云可决泰将来。这般默露天心处。独有禅翁预解怀
厦门虎溪与会泉上人夜话
溪连海气逼虚空。一道悬崖小路通。山色重重图画里。人家隐隐雾烟中。
鹭江水静月铺白。雪岭枫高霜染红。更感会公多雅意。烹茶相对话无穷。
7从唐诗看唐代茶与佛教的关系唐代以前的诗中,谈茶的非常少。
从《茶经》例举的左思的《娇女诗》以及张孟阳(张载)的《登成都楼诗》以及查阅《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等辑佚书来看,晋代以来咏茶的诗实际上只有上述的两个例子。如从《洛阳伽兰记》看到的,在南北朝时期,茶(茗饮)是南朝人代表性的饮料,而南朝的诗人们对茶竟然无所表示,不能不令人感到意外。
其原因只好推测,或许唐以前的茶仅仅只是作为饮食物的作料或作为药用,无法引起诗人们的兴趣吧!左思的《娇女诗》有“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金+历]”之句,描写茶沸腾的样子。接下来如果看“脂腻漫自袖,烟薰染阿锡”之句,出“茶荈”不过是做饭的一部分,何况主人公是作者的女儿。
这与唐代的茶诗带着隐逸的风格完全不同。另一首是张载的诗,因为是在成都白菟楼这种场合,因而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上句“鼎食随时进,为和妙且殊”,不过是描述成都食物丰富的文句。在繁华之都饮茶的情形,唐诗中就极少见。
总之,《茶经》引述的这二例诗句,其氛围与唐代的茶没有联系,以后咏茶的诗作几乎没有,只是到了唐代,才诞生了面目一新的茶。唐诗所咏之茶,如下面看到的那样,基本上是《茶经》一类的煎茶。
而晋代如何饮茶就不大清楚了,或许一般象“羹饮”的情形也未可知。如果那样,晋诗的茶和唐诗的茶就更看不出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了。
从南北朝到隋朝以及唐朝初期,没有咏茶的诗。我想茶诗的首次出现是在进入八世纪王维所处的时代。
如前所述,开元年间饮茶之风由于泰山降魔师的影响而在中国全土迅速、广泛地开展起来。因此在诗的领域里同时出现茶就不是偶然的了。
而且唐诗中所咏之茶一开始即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开元初活动的葵希寂的诗《登福先寺上方然公禅室》有“晚来恣偃俯,茶果仍留欢”诗句,记述了作者访福先寺僧然公的禅室受款待之际,以茶果作为夜食招待的情形。
这是唐代咏茶最早的一例。这里的“茶果”与古代有所不同,是作为当然的夜食来描述的,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它和《封氏闻见记》的“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的记载完全一致,由此可以窥知当时禅院的日常情形。无论如何,在这个阶段,茶还不至于成为禅院代表性的招待品。
作为初期茶的用例,尚有储光仪的《吃茗粥作》:“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之句。这大概是访茅山的隐者时作的,主人可能是道士。
“茶粥”一词很早就有了,而“蕨薇”同样叙述的是隐者的粮食。如后面论及的那样,在关系道教、道士的诗中,咏茶的极少。
不过象这里以隐逸生活为重点的场合言及茶的诗也是有的,只是这个例子说的毕竟是“茶粥”,与唐代流行的煎茶应该划上一道界线吧!八世纪初活跃的诗人留下几首咏茶诗的唯一例子就是王维了。而稍后岑参、李嘉祐、韦应物、杜甫等的茶诗就多了。
但若对《全唐诗》留传下来的诗作粗略的统计,一些作家咏茶的次数多半只有几次,连留下茶诗最多的白居易也不过三十几次,这与他的全部诗作相比就微不足道了。本论特以茶作为主题进行研究,而令人注意的是把饮茶作为极重要的生活追求的诗人一个也没有。
王维有三首涉及茶的诗传世。《赠吴官》有“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靡难御暑”之咏,《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有“君但倾茶椀,无妨骑马归”,赞扬茶有御暑之功,无醉人之弊。
王维另一诗《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中有“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丝”,这也是以茶款待友人以应付醥(清酒)的诗句。从以上三个例子可知,当时作为常用饮料的茶已经较普遍了。
大家都知道,王维与佛教有着深厚的关系,而他的茶诗竟然没有佛教色彩,令人感到意外,或许茶与佛教形象上的结合还不够充分吧。在盛唐时期最能表示茶刚刚开始普及的是李白,他在《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中介绍了他从亲戚(僧人)那里得到的荆州玉泉寺的“仙人掌茶”,是研究茶制造史的有名的资料。
序中谓其茶“拳然重叠,其状如手”,描述了偏平且有一定重量的块体茶的情形。诗中有“曝成仙人掌”,可知它是通过日晒来干燥的。
李白总结作序“后之高僧大隐,知仙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由中孚禅子和自己担当起发明此茶的名誉。在山中,特别是与仙人有关的名山中修行的禅僧自己制造的名茶最能说明茶与佛教、禅关系密切的原因。
李白唯在这首诗中对茶进行了赞美。李华的《云母泉寺》也体现了这一点:“泽药滋畦茂,气染茶瓯馨,饮液尽眉寿,餐和皆体平。”
描述在岳阳的山寺中,经名水云母泉滋润过的药或茶有长生之效。在这里,茶已不单单是茶,而是某种土地上的特殊产物。
李白和李华的诗都暗示了茶与仙药的关系。若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给予仙人掌茶活力的,从序中明显可看出是“玉泉”,云母泉寺的茶则是“云母泉”,玉和云母都是不老长生的药品,茶受其“仙气”之后而有了功效,因此认为一般的茶没有那样的活力。
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茶如已看到的那样最初是与佛教(禅僧)和隐遁(隐者)联系在一起的,表现为脱俗性的饮料。
如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有“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
8和茶叶有关的诗在我国数以千计的茶诗、茶词中,各种诗词体裁一应俱全,有五古、七古;有五律、七律、排律;有五绝、六绝、七绝,还有不少在诗海中所见甚少的体裁,在茶诗中同样可以找到。
数千年来,茶成为中华民族的国饮,且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茶为诗人所品,被剪裁融铸于诗,古谓咏茶诗、茶诗。茶有诗更高雅,诗有茶更清新。下面撷取一些咏茶诗妙品,与读者共赏析。
咏茶诗浩如烟海,历朝历代而不衰。唐朝,诗歌创作空前繁荣,杰出诗人辈出,咏茶诗亦妙品迭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有咏茶诗传世。
李白的《赠玉泉仙人掌茶》一诗,写得浪漫飘逸,别有韵味。诗曰:“尝闻玉泉山,山涧多乳窟。仙气白如鹤,倒悬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下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描写品茶题诗的乐趣,非同凡响。诗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白居易的咏茶诗多达70多首,最为后人推崇的当是《茶山境会亭欢宴》诗,把文人墨客品茶斗胜的盛况描写得淋漓尽致。诗曰:“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香娥递舞应争妙,紫笋(茶名)齐尝各斗新。”
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吟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青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轻,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就是著名的七碗茶诗,道出了飘飘欲仙的感受,生动又传神。
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诗》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咏茶诗,又称七级浮屠诗,俗称宝塔诗,诗曰:
茶
香味,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前黄蕊色,碗转典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前岂堪夸。
茶圣陆羽在《茶经》说:“名茶还须好水泡”,遂成千古名句,茶与水密不可分。咏茶诗中对水多有吟咏。洪希文诗曰:“平生三味试茶功,起看水火自争雄。”文征明诗曰:“竹符调水沙泉活,瓦鼎烧松翠鬣香。”《红楼梦》中贾宝玉诗曰:“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古人对茶对水都有研究,入诗也妙语连珠。
苏东坡的咏茶诗,说出个美人喻来:“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油膏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真个是语出惊人,道出了人人心中皆有,人人口中皆无的美好感受,从氤氲之气中品出佳人来了。茶诗一体,人茶一体,妙不可分。
千百年来,还有茶禅一味之说,亦有咏茶诗咏之。诗人陆容的《僧茶诗》曰:“江南风致说僧象,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茶与佛有缘,佛与茶不分,茶佛一体。
古籍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乃解。自此,人们把茶视作养生延年益寿的神草,咏茶诗尤加赞美。苏轼诗曰:“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茶胜过了灵丹妙药。范成大诗曰:“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茶盖过了美酒佳酿。杜来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茶替代了美味佳肴。陆游诗曰:“嫩白半瓯尝日铸(茶名),硬黄三卷学兰亭。”他有切身体会,一生得益于茶,寿享86岁。
此外,咏茶诗还赞美茶是有品位、有灵性的。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曰:“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性灵味,得与幽人言。”郑板桥诗曰:“只和高人入茗杯。”茶品、人品相提并论,进入了“天人一气,人茶交融”的美妙境界。
9关于茶和水的诗句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56pw
《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是起点中文网作者志鸟村编著的一本科幻类网络小说,内容新颖,想象独特,介绍了主角得到一件时空穿梭机后,在各个时空游历的故事
本文2023-08-06 13:29: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