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嘎阿鲁湖的渊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支嘎阿鲁湖的渊源,第1张

支嘎阿鲁是出生于现今毕节市境内的古代著名的神话般的英雄人物,在彝族人的心目中相当于汉族人心目中的黄帝。传说支嘎阿鲁在其故乡黔西北曾经沐浴的水泽变成一大神湖,即支嘎阿鲁湖。

水西湖(原洪家渡)是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水域面积80多平方公里,是贵州第一大湖。支嘎阿鲁是出生于现今毕节市境内的古代著名传奇式的神话般英雄人物,他在中国彝族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和重要历史地位,在中国彝族和彝文化中有极大的影响力。水西湖的“水西”二字虽也是彝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但知名度和形象识别度远不及支嘎阿鲁,以支嘎阿鲁形象命名可大大提升黔西北彝族文化和水西湖旅游的竞争力及传播力。

支嘎阿鲁和水西湖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该区列入国家珍贵古迹名录的《西南彝志》和《彝族源流》等中国彝族古籍对支嘎阿鲁及其事迹有着全面、丰富的记载,从黔西北彝文角度给更名提供了学术支撑。按记载,今天威宁的支嘎山,就是对它的纪念。支嘎阿鲁为日月所生,出生后通体墨黑,后在落折河等(水西湖源)洗浴而变成白色。

支嘎阿鲁与黔西北的彝族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黔西北至今还保留支嘎阿鲁命名的织金以那架、果永底,大方的雨龙山等,现在的水西湖周边还居住着龙、卢、张、陈姓等支嘎阿鲁的后代。

水西湖命名为支嘎阿鲁湖后,与赫章县正在运作的将韭菜坪更名为阿西里西山及大方的奢香博物馆共同形成“一山一湖一名人”的大框架,加之丰富的彝族文物古迹,对于进一步挖掘我区深厚的彝族文化资源,升华和拓展彝族伟大祖先支嘎阿鲁自尊、自强、进取的民族文化精神,打造毕节“中国彝族文化圣地”品牌,全面推动毕节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正如胡克铨先生所说,支嘎阿鲁湖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品质决定了它在毕节乃至贵州旅游棋局中的重要地位。从交通上看,正处于毕节水运、航空和高速公路、铁路和县乡油路构筑的大交通网络的中心区域。从景区联动性上看,围绕支嘎阿鲁湖,从中国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洪家渡开始,东面和南面连接着“乌江源百里画廊:裸洁河——化屋基——织金洞”的东环线精品旅游区,西面连接着“总溪河——九洞天”旅游区,继而与西线“草海——百草坪——阿西里西山”精品线连接,向北与彝族文化圣地的大方奢香文化旅游区、百里杜鹃旅游带、“北有周口店,南有观音洞”的沙井观音洞、柯家海子、水西则溪遗址等呼应,刚好构成一个宏大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有机结合的旅游区。事实上,我区东线旅游的重头戏全都展现在支嘎阿鲁湖的周围。如果把织金、大方、黔西三个文化厚重的古城喻为三个棋盘桩子,那么它们支撑的这一盘棋就是“环中国古彝圣水——支嘎阿鲁湖旅游圈”,就看这盘棋会不会下得引人入胜。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推出“环支嘎阿鲁湖国际自行车赛”、 “环支嘎阿鲁湖自驾旅游节”等项目,再借助媒体的文化、山水、探险、摄影、民间艺术等栏目进行宣介,做好这些工作之后,市场的力量将为支嘎阿鲁湖的旅游准备好应有的一切。

据了解,针对支嘎阿鲁湖旅游的基础设施,如码头、公路、风情展示等正在推进。景区内的其他建筑和渔业等正在进行清理规划。一张包含了支嘎阿鲁湖在内的毕节旅游蓝图正在紧张绘制。处在近期旅游热点话题中的支嘎阿鲁湖,将以其旖旎神奇的湖光山色,神秘玄幻的古彝文化,多彩多姿的民族民间风情,吸引更多的目光,将在毕节旅游新一轮的发展中闪现应有的光芒。

在中国史上有这么一位被称为中医鬼才的人,他就是倪海厦。#倪海厦#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当世鬼才,是因其一人身兼医,

命,星,山,卜五术,是海外中医界的风云人物。

倪海厦,祖籍浙江瑞安,生于中国台湾省,家中有兄弟姊妹七人。他从小就喜研读医书,古籍,表现出远超其兄弟姊妹的天赋。更是在41岁时创立了汉唐中医学院。

倪海厦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看了本叫作《医宗金鉴》的书,利用书中知识治好他姐姐的妇科疾病,于是从此与中医结缘。

此后他拜周左宇、徐济民为师,将中医做了自己终身的职业。

倪海厦在大学期间,也是由于偶然的机分结识了一位会用紫微斗数批命的道长,又对命,星,山,卜之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于是在大学期间他就自学五术,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对相术风水,紫微斗数研究了个遍,竟然将五术学会了个俱全,并且凭借高超的铁口直断能力,远近闻名。

在1979年当时的台湾,如果要找倪海厦算一卦可是需要至少3000台币的。后因老父原因,他们举家移民美国。

他在美国行医已经超过了二十年,治疗了许多西医都无法根治的重病,还经常利用所学中医医术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和恶性肿瘤疾病,成为了很多美国患者心中的最后希望。

倪海厦对自己所学也毫无保留,他会让学生全程跟着自己学习,从最初接触病人,到全程跟踪,治好病人,都让学生跟着自己亲自经历,并且时常鼓励学有所成的学生,自己开医馆,传承中医学术。

倪海厦行医数十载,不但救人无数,还用毕生精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他撰写的《天纪》和《人纪》,让世人了解了中医和中国易经的博大精深,是一套有关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天文地理方面的著作。

如果你对他的专著和理论感兴趣的话,下面这套倪海厦全套中医书籍,附有实操讲解,通俗易懂,非常值得学习和收藏。

点此倪海厦全套23本讲稿视频文字

¥159

拼多多

月销91

购买

已下架

阅读了倪大师的著作,你会发现他时通过易经的原理,给世人阐述了宇宙间所含的天地万物的共性,其中包含了紫微斗数,阳宅风水,八字面相,测字,地理等诸多传统文化。给现代中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0:45

无奈天妒英才,倪海厦早已知晓自己大限年龄在59岁并告知了学生,他于2012年1月31日最终病逝于台北医学大学医院,留下了未能完成的涉及儿童医学启蒙的《地纪》一书。

到今还有很多人不相信倪海厦先生已走,认为他肯定隐居在某一地方进行修炼,或是正在书写他的医书,所以到现在都还有传言“倪师未死,只是隐居”。

倪海厦先生虽走但是他的学生遍及世界各行精英,大家秉承先生遗愿,齐心协力发扬中医经方,致力于中医的传播事业当中,是为至祷。

汉字作为华夏民族普遍使用的文字,这一事实显然是伴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因此,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指汉字起源的研究。换句话说,探讨中国文字的起源不仅要关注汉字的起源问题,而且也同样应该关注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代先民所使用的非汉字系统的文字的起源问题。随着考古资料的积累,中国文字起源的多源特点已经愈来愈清楚。

先民创制文字的目的首先就是为实现人与神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文字乃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从人类早期文字的普遍特点分析,文字的创造则源于象形,这其实是人们建立起人与神对于文字字义具有共同的理解标准和认知内涵的基本条件。因此在我们有能力确凿无误地证认一种文字体系之前,任何不具有书面语意义而独立存在的符号,都无助于自我判明其是否具有记录语言的功能;同时那些在结构上不能完整地体现依类象形特点的符号,也就无法证明它们是为表达某些相对复杂的概念而有意识地创制的作品。很明显,这些书契资料并不足以表明它们的性质一定属于文字。从这一意义上讲,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体系无疑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这种文字体系不仅单字的数量已非常可观(1),而且普遍采用形声字的造字方法,从而表明其必然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所以,追溯甲骨文之前的古老汉字的起源,一直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殷墟发现的甲骨文的年代约当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的商代晚期,但这显然不是这种文字的使用年代。按照甲骨文的传统分期成果,被纳入第一期的殷王虽然包括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两代四王,但真正能够确定为武丁以前的甲骨文资料却数量极少,学者虽不遗余力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2),但所提出的为数不多的若干资料,对其时代的判断迄今仍难取得共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武丁以前没有文字,新资料的出土和研究方法的创新都可能使旧有的认识大为改变,history of wholesale clothing。

早于殷墟时期的商代甲骨文虽然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就陆续在郑州二里岗等遗址有零星发现(3),而且属于武丁以前的铜器铭文与陶器文字也基本可以得到证实(4),但河南郑州小双桥商代中期遗址陶器上发现的朱书文字显然对于追溯汉字的来源更有意义。这些文字或一字独书,或数字并存,可辨识的有“尹”、“天”、“”等文字(图一),时代约属公元前15世纪(5),这些文字不仅与甲骨文明确属于同一个体系,而且其时代也较殷墟甲骨文更早。

小双桥的朱书文字并非最原始的汉字当然可以肯定,约属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陶寺文化陶背壶上已发现有朱书的“文□”二字(图二)(6),也与甲骨文属于同一体系的文字。“文□”的含义似乎与禹名“文命”有关(7),这意味着以商代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系统事实上是在继承夏代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8),these latest Handbags,这一事实可以通过殷墟到陶寺文化的相关文字资料清晰地追溯出来。

诚然,目前的考古资料尚不足以为我们寻找夏代文字的渊源提供依据,尽管汉字起源于象形的事实曾使学者认为仰韶文化的彩陶图像有可能体现着早期汉字的原始形态(9),但依类象形的造字方法却并不仅仅为汉字所独有(10)。当然,如果从文化地理和考古学文化面貌等因素作为一种文字形成的文化背景的角度加以分析,这种比较仍然具有积极的价值。

与夏代文字同时并存的另一种文字显然不属于汉字的系统,其中的一件重要物证就是发现于山东邹平丁公遗址的属于龙山时代的陶文(11)。陶文以利器刻于大平底盆上,尚存11字(图三),时代约为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由于丁公陶文的字形结构明显区别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体系,而与古彝文绝多相同,因而属于古彝文(12)。对其文字的释读,我们曾有详尽的讨论(13)。11字自上而下,自右至左汉译为:“魅卜,阿普渎祈,告。吉长,百鸡拐爪……。”性质为招祖护佑,驱邪求吉的卜辞。其中“魅卜”意即卜魅(14),“魅”为占卜对象,意即为恶鬼诸邪而卜。“阿普渎祈”意即祈求阿普渎,“阿普渎”为洪水后的彝族始祖。“告”为祭名。“吉长”意即长吉,犹殷卜辞所言之“引吉”。“百鸡拐爪”意为以鸡骨卜卦,属彝人传统的占卜形式。陶文反映了彝族百解祭中禳病除邪的祭仪。

彝族自称ni ,为古称,汉译为“夷”,字与古彝文“人”字同源,“人”为本字,“夷”为后起字。而且古彝文“人”字本又为彝族始祖之名,所以彝族的族名实际来源于始祖之名,即彝人以其始祖之名作为族称(15)。将这一事实与甲骨文所反映的殷夷争胜的史实对观,显然有助于我们梳理夷史的源流。殷人以其时位居海岱地区的方伯称为“人方”,这与夷人的族称及所居地望恰好密合。这些事实不仅印证了丁公陶文属于古彝文的文字体系,而且直接涉及到对于新石器时代乃至商周时期分布或部分地分布于海岱地区的先民族属的认识。

我们曾经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先民创造的一种特殊八角图形的研究,讨论了自内蒙古东部以至山东、江苏、湖南和江西地区分布的小河沿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大溪文化之间的文化联系(16),这个经东北而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曾被学者称为“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17),其文化面貌确实表现出与西部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原始文化的极大不同,这些文化正是孕育出独立于夏文字之外的彝文字的文化母体(18)。

当我们以太行山为界而将分布于东西两域的考古学文化加以对比的时候,它们之间所表现出的宏观差异相信会被每一个人所认同,这种文化差异如果与不同的族属联系起来考虑显然更有意义,而不同文化的形成应该正奠定了夷夏两种不同文字创造和产生的沃土。很明显,假如我们还没有理由将夷、夏两种文化的起源年代追溯得更早的话,那么至少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夷夏东西的古史观去重建这一时期的历史应是谨慎和客观的做法(19),同时,这种观念必然关系到我们对相关考古学文化出土的文字的解读方法的思考。当然,对于这样一个重要问题的阐释,新的古彝文资料的发现和文字释读成果的积累都是至关重要的。

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存是一支距今9000-7800年的原始文化,虽然其陶器特征与裴李岗文化十分接近,但占卜用龟及獐牙随葬的风俗却与大汶口文化及薛家岗文化相似,至于其稻作农业,则更与江淮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相一致,却不见于黄河流域,足见其与东方夷文化的密切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贾湖遗址出土的三件龟甲上分别发现契刻的三个文字,其中一件完整龟腹甲(M34418)上的文字作“ ”形(图四)(20),与殷商甲骨文的“目”字相似。这个字形不仅已具有了完整的象形结构,而且在数千年后的良渚文化遗物上也曾出现,这种存在于异时异地但结构却一成不变的符号已经显示了其所具有的超时空和超方言的定型文字的特征,应该可以区别于简单的记事符号。但问题是,如果我们以甲骨文为标准而判读此字就是“目”字,尽管在字形上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古人缘何独以“目”字契刻于占卜的龟甲,其用意却似乎难以解释。况且类似的文字还见于良渚文化的玉璧之上(图五)(21),而玉璧作为礼天之器,契刻“目”字更于理难通。然而当我们用古彝文作为研释标准解读这个文字的时候,疑问便可迎刃而解。因为古彝文“吉”字与贾湖龟甲上的目形文字形构完全一致,字读为v,与汉字“目”的古音极为接近,证明古彝文“吉”字的造字本义即取眼目之象形文,用为吉凶之吉,而“吉”字契刻于用于占卜的龟甲和祭天的玉璧,甚合情理。故据古彝文,将贾湖龟甲和良渚文化玉璧上的契刻文字释为“吉”,意义畅达。

江苏海安青墩良渚文化遗址出土陶罐外腹刻有四个符号(22),其中居左的特殊八角图像乃八卦与九宫的象征,彝语称述八卦即为八角,有关问题我们已有详细讨论(23)。而八角图像的右侧则有三个文字(图六),其中第一字象斧钺之形,此字最早见于大汶口文化陶尊(图七)(24),而晚可见于战国巴蜀文化铜盆(25),字形结构一脉相承。相同字形的文字于古彝文读为ndzo ,意为领袖。这当然为我们提供了讨论其造字本义的机会,因为甲骨文的“王”字来源于作为王权象征的斧钺仪仗的形象(26),而古彝文表示领袖或首领的文字竟也恰好再现了这一特点。此字见于大汶口文化陶尊,似乎又与郑州小双桥陶器上独书“尹”字的寓意相同,因为甲骨文“尹”字的意义有时正可以理解为“君”(27)。毫无疑问,夷夏两种王字取形的共同来源不仅反映了不同民族对于权力象征的共同认识,而且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密切联系。事实上,假如古彝文的领袖或首领可以与汉字的“王”具有相同的含义的话,那么它将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早期文明中由“帝”到“王”的政治转变的历史。

运用古彝文解读上述文字资料,在使文字本身得到圆满解释的同时,更可使文字与其载体之间的关系得到合理的说明。这充分证明了以丁公陶文为代表的彝文字体系是与夏文字同时共存的古老文字(28)。

在东方的彝文字与西方的夏文字流行的同时,夷夏地区普遍存在着一种用于记事的简单符号。这些符号基本上都契刻于陶器之上,而且一件陶器往往也只刻有一个符号。陶符的数量比之我们有机会讨论的早期文字资料丰富得多,从而成为学者长期以来探索中国文字起源,准确地说是探索汉字起源的基本材料,并认为这些刻划符号乃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简单文字,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29),甚至由此提出汉字源于指事与象形的“二元”论点(30),事实上,这类陶符在形构上既与夏文字大别,也与彝文字不同,而在流行的时间上,则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汉字已经广泛使用的战国时代。陶符与汉字共存的现象足以说明,这类长期被学者怀疑为文字的陶符其实与汉字存在着严格的区别,至于其与古彝文的关系,则也尚待研究。学者或将此类早期陶符与陶文加以区分,并指出其非属汉字的性质(31),乃真知灼见。

正像考古学研究必须首先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一样,对于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也不可能将文字与其所属的文化相割裂。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可能反映了古代族群的多样性,这实际决定了文字起源的多源性。考古学证据显示,三代及其以前尚未形成华夏一统的政治格局,这意味着人们长期习惯于利用殷商甲骨文作为解读早期文字的唯一手段的做法需要重新检讨,因为这无异于承认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文字体系乃是早期社会通行的唯一文字。显然,山东丁公龙山时代陶文的发现已使我们认识到在对待文字起源的问题时不能如此简单,中国文字的起源研究能否摆脱“大一统”观念的束缚,则是我们必须慎重思考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只有跳出汉字一统的传统窠臼,将可供研究文字起源的原始史料置于不同考古学文化的背景之下加以讨论,才可能获得客观的结论。而丁公陶文的出土则为中国文字的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这不仅因为陶文成组出现,从而明确显示出其所具有的记录语言的功能,这当然与大量独立契刻于陶器上的符号形成了本质的区别,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陶文的形构完全不同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体系,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可以正确地解读这种文字,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对中国早期文字的发展状况获得新的认识,进而建立起与已知的甲骨文体系或同或异的有关文字起源的研判标准,并寻找到正确的研究方法。

我们曾经指出,陶寺文化的朱书文字明确显示了其与商代甲骨文属于同一体系的文字,因此它无疑应是以商代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的直接祖先。而山西陶寺文化文字与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并存的事实,则已明确证明了中国文字的起源至少具有两个独立的系统(巴蜀文字可能属于另一新的系统),即以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为代表的东方夷(彝)文字系统和以山西陶寺文化文字为代表的西方夏文字系统。其后殷承夏制,周承殷制,夏文字随着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的强大,逐渐成为华夏民族的正统文字而得到了强劲的发展。而彝族文化则随着商周民族对于东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的不断打击,或融合,或南徙,使其文字最终成为偏守一隅的彝民族使用的文字而得以流传。这些事实清楚地表明,统治者在实现其政治扩张和王权统一的理想的过程中,文字充当了最主要的文治教化的工具。

注 释:

(1)据学者最新统计,甲骨文单字的数量近4100个,如计异体字,则逾6000个。见沈建华、曹锦炎:《新编甲骨文字形总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胡厚宣:《甲骨续存序》,群联出版社,1955年;刘一曼、郭振录、温明荣:《考古发掘与卜辞断代》,《考古》1986年第6期;彭裕商:《殷墟甲骨断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曹定云:《殷墟田野发掘与卜辞断代》,《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98年-1999年安阳洹北商城花园庄东地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

(3)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冈》,第38页,图版拾陆,6,科学出版社,1959年;裴明相:《略谈郑州商代前期的骨刻文字》,《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中州古藉出版社,1993年。

(4)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考古》1988年第3期;刘一曼:《殷墟陶文研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mans briefcase,文物出版社,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

(5)宋国定:《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陶器上的朱书》,《文物》2003年第5期。

(6)《陶寺建筑基址是否城址定论尚早》,《光明日报》2000年6月14日A3版;梁星彭:《陶寺遗址发现夯土遗存》,《中国文物报》2000年7月16日1版。

(7)冯时:《夏社考》,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2000年8月,北京;收入《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8)冯时:《文字起源与夷夏东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

(9)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李孝定:《中国文字的原始与演变》(上、下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45本第2分、第3分,1974年;《再论史前陶文和汉字的起源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0本第3分,1979年。

(10)古彝文,纳西文也源于象形。

(11)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邹平丁公遗址第四、五次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4期。

(12)冯时:《龙山时代陶文与古彝文》,《光明日报》1993年6月6日“文物与考古”,punk belt buckles。

(13)冯时:《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解读》,《考古》1994年第1期。

(14)彝语语法只有宾语前置于动词的一种形式。下同。

(15)彝族传统文献始终自以“夷”为族称。新中国建立之后,误以“夷”有歧视之意,遂改为“彝”,但彝族对于族称的这种改变至今仍存异议。

(16)冯时:《史前八角纹与上古天数观》,《考古求知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中国天文考古学》第八章第二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7)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18)冯时:《文字起源与彝夏东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

(19)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1935年。

(2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上册,科学出版社,1999年。

(21)邓淑苹:《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上的神秘符号》,《故宫学术季刊》第十卷第三期,1993年。

(22)张明华、王惠菊:《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文》,《考古》1990年第10期。

(23)冯时:《史前八角纹与上古天数观》,《考古求知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中国天文考古学》第八章第二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4)高明:《古陶文编》,中华书局,2004年。

(25)四川省文管会、雅安地区文管所、宝兴县文管所:《四川宝兴汉塔山战国土坑积石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

(26)林:《说“王”》,《考古》1965年第6期。

(27)李学勤:《释多君、多子》,《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8)有关古彝文资料的汇集研究,容另文讨论。

(29)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考古》1973年第2期。

(30)杨建芳:《汉字起源二元说》,《中国语文研究》第三辑,香港中文大学,1981年。

(31)高明:《论陶符兼谈汉字的起源》,《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6期。

随着曹操高陵的确定,彭山莲花村部分村民称当地有刘备墓后,阆中张飞墓是否真实、张飞首级何时“回家”等悬案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

关于张飞的墓有很多流行的版本,有人说是在张飞出生的河北省涿县。有人称之为重庆云阳县;还有人说张飞的墓在他在阆中“打工”的古城西街韩桓侯祠堂。张飞的墓在哪里?前天,阆中名城研究会副主任刘显成说,张飞葬在阆中,头埋在云阳。对此,四川省社科院教授、三国文化专家沈伯钧认为,张飞将云阳葬于阆中的说法应该没有争议。

但令人意外的是,刘宪成说张飞其实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儒将”。他的书画在当时非常有名,是三国时期流行的“八股书体”的代表。

这是怎么回事?历代史书中描绘的张飞鲁莽形象有错吗?揭开真相,让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张飞。

张飞是能“访”根的帅哥吗?

张飞雕像奇特,百姓给皇帝待遇。

阆中汉桓侯祠堂前,有“张八蛇矛”和“战鼓”。相传这是这里的镇寺之宝。在张飞庙,张飞的形象是惊人的:一个45米高的张飞雕像,一个纹身的皇帝。张飞身穿黄袍,头戴皇冠,端坐飘逸。雕像前有文臣马骑和武将张宝,更加衬托出张飞的威严。

张飞文身皇帝像是在哪一年第一次成型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在人们的印象中,张飞是个不识字的武将。但是在阆中张飞寺,张飞为什么会成为“皇帝”?

阆中名城研究会副主任刘显成分析,刘禅追张飞是“桓侯”,阆中老百姓分不清王侯。清朝嘉庆年间,地方道台曾上书嘉庆皇帝,称赞张飞平平安安,嘉庆皇帝封张飞为“桓侯迪达”,这可能是阆中人把张飞塑造成皇帝形象的原因。

一矛成笔,猛张飞为书法家。

在人们的眼里,张飞一定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其实张飞的能力不仅于此。据三国志集解等一些史料记载,他还会写诗,画画。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还是一位好书法家。记载:当年张飞以少胜多,打败了著名的曹操张合。他欣喜若狂,当即以石代纸,以张八蛇矛为笔,在巴蒙山上书写了两行隶书大字“立马明”,以示功德,勉励士人,羞辱曹军。

上世纪80年代,sctv经常出现一个电视广告,威武勇猛的张飞挥舞着他的张八矛,唱道:“山梦酒,喝一口,抖擞精神,独战张合”还唱出了当年张飞与张合决战的故事。据南宋编年三国志:“八蒙山,在县东北七十里,离拐弯处一里,常为烟霭所笼罩,故名。”运河三面环抱,从北到东再到南。上山有一条小道,只够一个人骑。南边有悬崖峭壁,山中险要。

传说曹操的名将张合被张飞击败后,洋洋自得,用他的八支长矛在巴蒙山的岩壁上刻下两行隶书:“韩将军飞身而起,率军极佳,万人死战。第一次大贼闯进巴盟,马上就被题写了。”即后世所知的“八孟崖”,又称“张飞即刻题写”。

那么,张飞写的“立马”石碑在哪里呢,

说到张飞的长相,影视剧里的形象都比不上美貌。然而,2004年,文物部门在四川简阳张飞英山上发现了一个石制人头,让一些专家学者对三国著名学者张飞的长相有了新的看法。

据说这座石像大约有四米高,三米多宽。据当地传说,它是唐代工匠为纪念“五虎上将”张飞,在当年张飞的扎寨专门雕刻的。而“张飞”心地善良,耳朵长,嘴唇厚,脸上没有胡须,与舆地纪胜和人们心目中的张飞形象大相径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经对画像进行过测量鉴定,发现确实是唐代所建。至于到底是不是张飞,虽然考古学家还没有给出答案,但是这座石像的发现,却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张飞的真面目。年详细描述了刘备的“大耳大肩,双手过膝”,关羽的“美髯公”,“相貌英俊”,而张飞的相貌却只字未提,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因为如此,罗贯中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三国演义年,他夸大了张飞的形象,说张飞“长八尺,豹子头环目,虎须髯,声如惊雷,纵马奔腾。”脱脱是另一个钟馗。在剧中,张飞不仅是豹子头、虎须,还给张飞加了一张黑脸,完全是出于艺术创作的需要。

张飞有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禅。做皇后,在强调后妃美貌的古代,至少要把她们的容貌看做是好的。所以有学者认为他们的父亲张飞本人也差不到哪里去。但由于官方记载的缺失,无论是三国志年还是建阳张飞英的张飞,哪一个才是张飞的真实模样?这是一个待解之谜。

历史记录

张飞喜欢画美人和写草书。

多年前,邓拓在三国演义一文中说,“中国书法家不仅限于文人,也有不少武将,如岳飞、张飞。”一个读者看了,写信来问:“张飞长八尺,豹子头豹子眼,虎须燕须。他的声音像打雷,他的声音像奔马。长坂坡怒吼。”对于这个问题,邓拓引用了几部古籍中关于张飞书法的记载来佐证。

关于张飞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演义年间的,南北朝时人。他写道:“张飞初拜新亭,自称工匠,冶赤山铁,制刀。明:新亭侯,蜀将。被杀死后,他把这把刀交给了吴。”这幅由张飞的书画谈起是张飞的书法作品。

卷28记载了顺庆富渠县八蒙山的故事。刘继兴认为刀剑录的作者是明代的一位文献学家,曹雪曾是四川的一位政治家。这个人在当时既有文化地位又有政治地位,他的记录应该是可信的。

新亭侯刀铭,清代赵一清所作,蜀中名胜记的引文中也说:“八骏山脚下有石云。汉朝大将张飞,杀万人,断贼首关节,立即把石头放下。盖张飞之书。”。

明朝蜀中名胜记年,也有关于张飞书法的记载:“涪陵有张飞雕斗铭。他的文笔很纯熟,他的书满天飞。张诗云:天下豪杰唯豫州,愚者不共戴天。山川分三国;宇宙以八矛闻名。江寺常是严建培;看看刁斗的银钩。饶诸葛秦川表,此人乃左待刘也”。“索菲书业”指的是这个碑文是张飞写的。

陆游年轻时有一个“上马攻胡狂,下马草军书”的远大志向。没想到早在三国时期张飞就为他做了。元稹吴诗稿本三国志注补说:“关侯讽刺左家,但骑马是更好的差事。虽然文武趣味不同,但古人的品味还是绰绰有余的。很难想象一个

在古代,书画往往是分开的。张飞不仅书法作品优秀,而且热爱绘画,尤其是美人。据明代卓尔昌编年方舆纪要:“张飞喜画美女,擅草书。”张飞的书法真迹还存在于世,可惜张飞的原画还没有找到,这也是历史的一个小遗憾。

“物探”证实张飞葬于阆中应该没有争议。

张飞墓大致轮廓。

一直有张葬阆中,云阳葬头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是什么时候提的不得而知。四川省社科院三国文化专家沈伯钧教授说,根据史料记载,张飞在阆中待了7年。被杀后,他的头被部下带到云阳,由云阳人埋葬,但他的尸体没有理由被带走。古代官员的综合埋葬制度等。张葬于阆中应该是没有争议的。

阆中市文管局局长郑永德同意尸体葬在阆中张飞墓,人头葬在重庆云阳县凤凰山张飞墓。他也希望两个张飞庙地方“秦晋好朋友”,早日把张飞的头和身体放在一起,让张飞的身体和脑袋融为一体。

郑永德说,专家利用“物探技术”对张飞墓地进行了全方位的“物探”。经过探测,根据地磁场反映的数据,勾勒出墓地结构的大致轮廓。初步判断:墓园内墓葬有墓门、墓道、左右耳室、墓室等结构。同时发现了两个明显的“反应”,确定了墓门处的“扰动”现象,证实了40多年前一群人挖墓时留下的痕迹。另一个“扰”点在墓东北角,有早期“扰”现象。

郑永德说,张飞墓地在历代都备受关注,现代地球物理技术证实,除了两个“令人不安”的点之外,张飞墓地的所有原始特征仍然存在,这充分证实了张飞墓是完整的。

经常看电视剧的用户们应该都知道,在我国古代基本上都是使用银子进行支付的,比如说到客栈吃法的话,那么就需要银子。不过,大家知道古代的一两银子是现在的多少钱吗?快看看吧。

唐朝时期,由于国家强盛比较稳定,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生产力显著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丰富。那个时候和现在对比还是比较有可比性的。在唐代,用今天的价格来换算一两银子,大概是两千块钱左右。

宋代经济发达,但是时局动荡,白银成了一种特殊的存在,因为北宋败亡之后,大量的赔款使银子的价值浮动较大。按照宋初的三十文钱买一斗米,一袋米大约是九十六斤来计算,宋朝时一两银子大约是现在的一千五百元。

到了明代,白银价格逐渐趋于稳定。据古籍记载,明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袋中等质量的大米,这相当于目前约1300元。晚清特殊时期,鸦片交易导致白银大量外流,价格暴涨。那个时候的银子就不好按照现在的市价来计算了。

 瓷器是很常见的收藏品之一,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会想要收藏瓷器。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瓷器收藏入门书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瓷器收藏入门书籍

 1、《中国陶瓷》冯先铭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文物、博物馆系列教材)

 全书共分五编:古代陶器、原始瓷与青瓷的烧制成功、隋唐五代与辽的陶瓷、宋金时期的陶瓷以及元明清时期陶瓷等。考文物专业人员时候,必读的基础书,通俗易懂,内行可以入门,外行粗度也不会生涩。掌握一些中国古代陶瓷的总体特征,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每一个年代按着种类来区分,图少,理论性比较强,实操性比较弱。

 2、《中国陶瓷史》,作者是叶喆民,新知三联店出版的图书(陶瓷专著)

 以原作《中国陶瓷史纲要》为基础,补充近20年来的新发现和新认识,修订而成。该书图文并茂,内容生动、翔实,阐述了中国历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贸易往来等变迁。文物考试推荐参考书,虽然每年都考不了十分的题。此书应该和冯先铭的《中国陶瓷》放在一起,补充《中国陶瓷》少图的特点。此本着重于陶瓷的发展历史,比较简略。由于图多,阅读起来不乏味,而且权威。为无基础的人力荐。

 3、《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两木出版

 本书是耿宝昌先生积毕生心血写就的一部经典之作,内容论述周详,剖析精微,足以启迪后学,发人深思,实数文物鉴定方面富有真知灼见、图文并茂之难得佳作。本书主要内容有明代瓷器鉴定包括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 ,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清代瓷器鉴定包括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明清瓷器款识,仿古与后仿瓷。此书为著名瓷器鉴定大师耿宝昌老先生的唯一著作,教科书一般的存在。

古董瓷器收藏方法

 第一,要“古”。古瓷、古董贵在一个“古”字。古瓷器属于传统收藏,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玉、铜石等物容易,越古越少,越古越贵。韩国历史上盛产李朝白瓷的时期大概相当于中国的明朝,韩国人对它们极为珍视,品相上乘的李朝白瓷常常会被韩国人视作传家宝贝。目前,李朝白瓷佳品的拍卖成交价多在数百万元人民币,一般白瓷也有数十万元人民币的落锤价。虽说其在拍场上的价格远低于同时代的明朝青瓷,但相比现代的爱马仕瓷器而言,400 多年前的古瓷显然更具收藏价值,使用起来也更显“高大上”。

 第二,要“稀”。物以稀为贵。器少、人无我有,这样的古瓷便是人之所欲。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贵。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北宋晚期至今传世的御用汝瓷总数不超过百件,且分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少数收藏家手中,故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说法。在当前国内外古瓷收藏界,多以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作品为热点。而剧中的李朝白瓷因在16 世纪被韩国部分民窑模仿烧制,因此在总体稀缺性上尚不算极为罕有,都教授使用它们做餐具也不算太过暴殄天物。

 第三,古瓷的价值还在于瓷器是不是“美”。器物精美、制造工艺复杂或别有艺术情趣的作品自然受人追捧,其收藏价值也就愈高。具体而言,古瓷器的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型,看古瓷的器型是否完整、端正,是否能给人以堂堂大气或秀丽典雅的美感;二是装饰,判断古瓷还在于它的刻划、模印、贴塑、施釉、绘画、题词等装饰手法是否得当,装饰效果是否能产生相应的艺术美感。越是造型完整端庄、装饰得当的古瓷器,其市场价格也越高。在剧中,女主千颂伊在打扫客厅时不慎打破的瓷罐正是因有朝鲜16 世纪著名才子许筠先生的亲笔题词,所以其装饰之“美”、身价之高便不比寻常,所以也难怪“八风不动”的教授亦心疼得不能自已。

瓷器的收藏价值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为古代中国的特产奢侈品之一,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中国古代瓷器有曾拍出天价的精品,但部分国宝级瓷器并不在中国国内。欧美人士在结婚时,便特别喜欢送赠高级瓷器茶具。

 瓷器做为古代文物的一种,有其独特的收藏价值。瓷器有三方面收藏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历史认知价值和经济投资价值。其经济价值决定于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同艺术价值的完美统一,造就了经济价值的高昂。

 在古代,瓷器代表着使用者的不同身份地位、习俗喜好、文化艺术修养、宗教信仰和制瓷工艺水平,甚至是使用者及制造者思想意识,根据使用者的地位在制造时被划分成了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两大发展系列。

 事实上、任何一个时期的民窑瓷器都拥有着比官窑瓷器更加广泛的使用群体,更加活泼的艺术思想,体现着民众在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好恶取向和思想变化。而历史的风雨虽然让绝大多数民窑瓷器湮没于历史的长河,让其中的幸存者焕发出灿烂的彩虹。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投资官窑瓷器实际上是投资它的皇家地位,而收藏民窑瓷器,收藏的是民窑瓷器的多元思想。

 目前市场中能见到的明代民窑瓷器完整器多为青花罐和碗盘,彩瓷完整器十分少见,其中罐的市场价值已经很高,只有盘碗碟的价格还徘徊在相对的市场低位,呈现出理论研究和市场价格的两大洼地。

 瓷器的质地较陶器致密坚硬,且光滑不易吸水,气孔壁较小,在纤维结构上含有较多的玻璃态和一定量的莫来石晶体,这些组合成瓷器的特征,即光线、有害气体、虫害等都不会对它产生作用。但在制造过程中的某些缺点及本身材质所限,瓷器脆而易碎,所以,瓷器保护的重中之重是防震、防挤压、防碰撞。小件瓷器必须入锦盒收藏,而且要一器一盒,以防相互之间的摩擦碰撞。裸放的大件器物要放稳,周围环境中不能有易倒的硬物。虽然瓷器不怕有害气体,但某些物质的溶液对瓷器是有害的,如碱对釉有腐蚀作用,强酸可以改变瓷器表面光泽,使彩绘变色。

也许读者们不会相信,平时看完信后随手一扔的旧信封,某一天也会身价百倍,成为“摇钱树”。以下就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实例:

“文化大革命”以后的旧信封也有不凡的,一枚“全国山河一片红”实寄封价格10万多元。20世纪80年代发行的纪念邮票大多很上乘,贴有这些邮票的旧信封也不普通,尤其是贴有高面值的挂号、快件、航空以及发往外国的旧信封其价值甚至不低于新邮票。

另外,书报也是很有价值的收藏品。年代久远的古籍善本是收藏热点,尤其是发行量较少、发行背景特殊、有重要研究价值、有特殊纪念意义、用特殊材料印制的书报刊物都应留心保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热”如今颇为流行,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势头。集报的,有的集创刊号、终刊号、扩刊号,也有的集节日刊号、彩版等,虽然在平常人眼里过期报刊就是废纸一堆,可在收藏者手中也许就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1 文言文 怒斥铜臭

有仕人退朝,诣其友人,见百衲衣道人在坐,不怿而去。

他日谓友人曰:“公好衣毳褐之夫,何也?吾不知其贤愚,且觉其臭。”友人应曰:“毳褐之臭,外也,岂其铜乳?铜乳之臭,并肩而立,接迹而趋。

公处其间,曾不嫌耻,反讥余与山野有道之士游?高尚之人以蛙鸣鼓吹,吾视毳褐愈于今之朱紫远矣! 释词: [仕人:做官的] [诣:前往] [百衲衣:和尚穿的衣裳] [怿:高兴] [衣毳褐:穿褐色兽皮] [铜乳:铜水] [朱紫:大红袍] 译文: 有做官的人,前去探望他的朋友,遇到老道在坐,不高兴离去另一天跟朋友说:"你喜好穿褐色兽皮的人,是何道理?我并不知道他聪明或愚笨,只是感觉很臭"朋友答话:"褐色兽皮的臭,只是外表而铜锈的臭,挨着你站着,循你的踪迹而追你您在中间,并未嫌它可耻反而讥笑我和山野道士的交往品德高尚的人用喧哗之声鼓吹,我看褐色兽皮更好于今日的大红袍"。。

2 薛谭学讴 阅读文答案

薛谭学讴

薛谭①学讴②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③,抚节④悲歌⑤,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⑥,终身不敢言归。

——《列子•汤问》

[注释]

①薛谭、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

②讴: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③衢:大路。

④抚节:打着节拍。抚,通“拊”,拍打。节:歌曲的节拍。

⑤悲歌:唱出悲壮的歌。

⑥反:通“返”,返回。

[知识库]

《列子》,共八篇,相传是战国列御寇著。列御寇,战国时郑人,是位不慕名利的隐士,崇尚清虚的道家思想家。该书中保存了许多古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是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牛刀小试]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未穷青之技 ( )

⑵自谓尽之 ( )

⑶遂辞归 ( )

⑷薛谭乃谢求反 ( )

2选出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

A昂首观之 B未穷青之技

C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D自谓尽之

3翻译句子。

⑴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⑵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4薛谭为何“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了呢?

5这则小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案]

1⑴尽,文中是“全部学完”的意思。 ⑵认为 ⑶于是,就 ⑷道歉

2B

3 ⑴秦青没有挽留他,在郊外的大路上为他饯行。

⑵歌声振动树林,响彻云霄,使天空中飘动的云也止住了。

4因为他发现秦青的歌技高超,自己并没有学完,懂得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于是潜心学习。

5骄傲自满、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只能学得皮毛;告诉我们在学习上只有虚心进取、精益求精,才能攀上高峰。

注:本文已发表于2005年第7期《新语文活页》

3 朱国良阅读答案 《脸色可读》

1针砭时弊是议论文的重要功能。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作者写此文的原因是什么?

答:有些人一旦拥有了财富地位,就会在脸上表露出市侩势利,给人不可一世之感,作者写此文就是对这种人提出批评。

2作者对“脸”的内涵又怎样的理解?

答:脸是背景,脸是身份,脸是信号,脸是征兆,脸是自尊,脸是光彩和门面。

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答:脸色总是心态的表露,读脸色可以读出人情。

4第六段中。作者说:要是有人阔了,问题也就来了。问题指的是什么?

答:有了嫉妒病的发作,上面写着市侩和势利,擦抹的显然是铜臭和浊粉

5文章结尾谈到鲁迅先生列的等式时说:这自然是别有深意在。阅读文章,你对这得“深意”怎样理解?

答:有些人像畜生一样,没有人性,脸色可以读出心态,读出人情、

6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人有一张善变的脸,他们的脸就是一张人性的名片,请说出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位,并说出其变化。

答:《变色龙》的奥楚蔑洛夫,红楼梦里的王熙凤

4 薛谭学讴阅读答案

解释薛谭学讴(1)于(2)秦青,未穷(3)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4)。

秦青弗止(5),饯于郊衢(念qu,二声)(6),抚节(7)悲歌,声振林木,响遏(8)行云。薛谭乃谢(9)求反(10),终身不敢言归。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蛾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读音yu四声,卖)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绕梁欐(读音li二声,栋,中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

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读音bian四声,鼓掌)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通‘仿’,效仿)娥之遗声也。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秦青对他的朋友说:“从前韩国的娥到东边的齐国去,没有粮食了,经过雍门(齐国的城门)时,在那卖唱乞讨食物。

虽然她走了但是还有余音绕着(那雍门的)中梁,三日不停(消失),旁边的人还以为她人没有走呢。住客栈时,客栈的人侮辱她。

韩国的娥因此放声哀哭,整个里弄的老小都因此而悲伤愁苦,互相垂泪相对,三天都不吃饭。(里弄的人)赶紧去把追她(回来)。

娥回来后,又放声歌唱。整个里弄的老小欢喜跳跃拍手舞蹈,不能克制自己,全忘了刚刚的悲伤了。

(里弄的人)于是给了她很多钱财打发她走。所以雍门那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艺)啊。”

注释(1)讴:唱歌;(2)于:向;(3)穷:尽,完;(4)遂辞归:于是就告辞回家;辞:告辞(5)弗止:没有劝阻;(6)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7)抚节:打着拍节:(8)遏:阻止;(9)谢:道歉;(10)反:通假字,通“返”,返回。中心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

这里也给我们以启示:一方面可以说恰当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当反过来用它来指导学生实际时,就应具体化、形象化,教师的引导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针对往往容易产生自满的同学,这样的导向往往能使其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让其真正懂得如何做到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四有人才”,进而激励他们锐意进取的可贵精神。

文言知识说“谢”:现代汉语中的“谢”,多指感谢或凋谢。上文“薛谭乃谢求反”中的“谢”。

指认错、道歉。又,“父斥之,儿谢”,意为父亲斥责儿子,儿子便认错。

又,“帝怒,群臣谢去“,意为皇帝发怒了,大臣们认错而离去。从薛谭学讴说起古籍《列子汤问》内有一段“薛谭学讴”,原文仅有五十一个字。

古文历来讲究简洁,力求言简意赅,不似我们今天风行的假大空文风。今将原文抄录如下: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我试将这段古文译成我们习惯使用的白话文。

译前,先将原文内的几个生涩古字释说一下:“讴”,即唱歌;“弗”,不;“饯”,为送别举办饯行;“郊衢”,城市郊外的大道;“抚”,古时与“拊”字通用,作表示拍击、拍打之意用的动词;“节”,古时的打击乐器;“反”,古时与返通用。这段古文说的是发生在两千五六百年以前战国时期的故事。

秦国有一个叫薛谭的青年歌手,为提高唱歌本领,投在秦国歌唱家秦青的门下学习声乐艺术。薛谭还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就盲目自认已经全部学到,踌躇满志的要去独闯江湖,于是向秦青提出要求结束学习,要告别老师回自己家去。

面对自满的学生,秦青没有批评,没有制止,不仅同意了薛谭的请求,还郑重举办了结业仪式,秦青亲自出城送别,又在郊外的大道设宴为薛谭饯行。眼看薛谭就要离去,不知何日能再聚,想起薛谭学艺以来的岁月时光里,师生进行传承艺术,相互融洽相互尊重,秦青胸中泛出不舍之情难以自禁,秦青取出随身携带着的叫“节”的打击乐器,拍拍打打的敲了起来,又紧随这敲打出来的节奏,纵情引吭高歌,他把自己对离别的伤感倾泄在歌声里。

但见,秦青激昂的歌声,把大道附近树林里的大树震荡得枝摇叶晃;秦青高亢的歌声,直插九霄云天,正在天空飘行的白云遭受强大有力的歌声阻挡,只得被迫停止了游动。薛谭第一次亲身目睹了自己的老师歌唱本领如此高强,技艺如此绝伦,发自肺腑钦敬,薛谭幡然醒悟,明白自己肤浅的学业与老师已经登临的艺术高境差距之遥有如地对天。

薛谭当即向老师认错,恳求老师准允他重返师门继续学习。秦青谅恕了薛谭,师生皆是欢喜,从此以后,薛谭安心学艺,永远不敢再说自己要。

5 底色与着色为题,八百字的作文

1、注意材料对话题的限制作用在话题作文中,材料与话题的关系主要有四种:1材料引出话题2材料解释话题3材料限制话题4材料拓展话题同时这四种关系并不是单独在起作用,在很多题目中,可能是几种关系同时存在本次作文题目,材料限制话题的作用比较明显正如前面分析时所说,材料中的“生活元素”、“生活内容”、“生活追求”从色彩的作用入手,把色彩与生活、人生联系在一起而通过写大自然山水的色彩变化,来谈环境污染问题,就没有吃透命题者的意图,没有注意材料对话题的限制,没把“色彩”与生活、人生联系起来,有打“擦边球”之嫌2、选择合适的文体,量体裁衣本作文不太适合写记叙文,而更适合写说理或抒情的散文如果写记叙文就只能运用象征手法来选择某种有特殊意义的事物,还要扣住“色彩”来记叙事件,这是很难操作的3、表述上要紧扣话题来突出主题,而不要偏离话题“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他刻苦努力,终成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人生绽放出绚丽的色彩”这句话没能紧扣话题“色彩”,而是转移到突出“人生追求”上了可改为:“为了给自己的生命着上五彩的颜色,他刻苦努力,不懈追求,终成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人生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很多时候,学生能做到扣主题,却在扣话题上不能到位,不能实现主题与话题的完美“接轨”一般情况下,开篇与结尾都要做“主题与话题接轨”的表述,分析事例时也要注意扣住话题来突出主题、分析论证四、佳作展示:为生活调色有人说,生活是红色的它给予人似火的灼热,使人感到生活是美好的;有人说,生活是蓝色的,它给予人沉静与理智,使人像大海那样有宽广的胸怀、宏远的气魄;有人说,生活是绿色的,它给予人青春的梦幻,使人期盼在有限的生命中寻觅绿色的美丽;有人说,生活是灰色的,它布满了陷阱和失败,让你遍体鳞伤,愁容满面;有人说,生活是黑色的,山穷水尽,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那么你的生活是什么颜色的呢?我想这是一个要用人的一生来回答的问题你只看到黑暗,你就永远在黑暗里;你看到光明,光明就会在你的生命中坐在轮椅上的巨人———霍金,用痛苦去把生活画上灿烂的色彩;又聋又盲的海伦·凯勒,在苦涩的黑暗中描绘五彩缤纷的光明世界董存瑞用自己的忠诚爆出轰天巨响,浓黑的硝烟散去,蔚蓝的天空飘扬着鲜艳的红旗;杨利伟用中国人的志气和智慧在太空中划出一道道光辉的轨迹……生活并不是上帝用来检测我们有多蠢而布下的陷阱,而是一个让我们演绎精彩的舞台,是一堂让我们去感悟、去体验人生的必修课,是一个巨大的调色盘所以,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调出自己生活的色彩!如果你面临困境,请把“山穷水复疑无路”的灰暗,调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快把“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绝望调成“甲光向日金鳞开”的希冀如果你嫌秋太萧条,抹一笔春的绿色带给它生气;如果你嫌冬太肃杀,勾一笔夏的粉红,带给它热情和欢快如果你不甘于生活中平淡的底色,那就放飞自己的理想奋勇一搏让平淡消失在成功的金色之下如果你在金色的光环和铜臭的诱惑之下丧失理智,那就用金铜铸成警示的大钟用自己的双手去调出生活的色彩,用青春的彩笔去描绘我们生命的华章用亿万双手去创造和谐的社会,中华之树必定根深叶茂,万古长青为生命着色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要依赖别人着色?——题记人一出生,便如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随着岁月流逝,光阴轮转,白纸上会留下点点痕迹,是春的万紫千红,夏的浓荫绿树,还是秋的金黄世界,冬的洁白剔透?人生,恰似一幅画,画的色彩全由你自己掌握如白色淡泊,如灰色沉郁,也如红色灿烂明艳……白,如东坡“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一蓑风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东坡的一生极为坎坷,仕途的偃蹇,爱情的曲折,辗转的劳累与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弃仕途,怎能报效祖国?放弃文学,怎能跻身文坛?最终,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走出,为自己的生命涂上一笔洁白的白色,纯美、高洁……灰,如中国历代文人泥土般的朴素他们以不羁的笔墨,内敛的性情勾勒出自己生命灰色的空间,似怀才不遇的陈子昂,似报国无门的陆放翁,似一贬再贬的杜工部,也如借酒浇愁的李太白他们用那一抹浓重的灰色,让历史为之叹息,让文化在后人的眼里变得厚重起来,他们,在灰色的空间里成为风中飘摇的朵朵青莲!红,如陆幼青,每当看到他强忍着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写下的文字时,每当看到他那株笑魇为面的向日葵时,我都会有一种欲哭无泪的酸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选择了一种落叶的方式——用拼尽全力的翩舞来托起生命的辉煌像流星一般在最后一瞬间划出一道貌岸然最亮丽的光弧!他的生命因此而灿烂!人生的境界在于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生命的画板,让我们自己着色!活着,总会有一个位置,让你绽放属于自己。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例文参考:一、为了什么的纪念牛顿故居仍被剑桥物尽其用,未加改造,有更多人慕名前来;莫言故居却在众人毁灭性的“纪念”活动中黯然凋零。

联想到当前的仿古热、故居热、文化热,这些纪念方式却成了“为了忘却的纪念”当务之急,是如何让纪念成为“为了传承的纪念”。最好的纪念是保护。

前段时间,惊悉北京的“梁林”故居被毁;无数人所纪念的梁思成,林徽因从此又少了一份实物的印证。有关部门解释说是为了原址重修。

这场景何其眼熟!北京旧城墙拆除前,梁思成曾为保护这历史的见证而四处奔波,甚至含泪怒骂:“今日你们拆的是真文物,明日你们建的就是假文物。”2005年,仿建的永定门城墙竣工。

没错,仿古建筑再多也只是赝品,再多的“修复”也只是一个个仿真模型。最好的纪念是保护,只有保护才能存贮历史的真实。

多少年后,重建的莫言故居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回忆呢?最好的纪念是利用。都江堰,这个历尽两千多年的风吹雨打的水利奇迹,如今仍在造福着沿岸的黎民百姓。

自李冰父子率众建成后,都江堰没有歇,都江堰不该歇,都江堰也不能歇!因为,没有水的滋润,不出几年,它就会垮掉。同样,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让它们“活”起来而不是把它们“存”起来,剪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