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典籍记录了鹳雀楼的情况?
1222年,鹳雀楼被大火烧毁,只剩下了故基。1272年,元代著名学者、诗人王恽游蒲州、登鹳雀楼旧址故基时,写下《登鹳雀楼记》记述了鹳雀楼当时的景况:元壬九年三月,由御史里行来官晋府。十月戊寅,按事此州,遂获登故基,徒倚盘桓,逸情云上,虽杰观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云烟之胜,不殊于往古矣。这些记述,清楚地表明鹳雀楼在元初就已被毁。
所谓岁星,其实就是木星。古人认为木星由西向东绕天运行一周是12年,所以将其称之为岁星。12年与地支十二在数目上正好一致,所以又把岁星运行轨迹两侧周天,即所谓的天赤道按照十二地支依次分成12次,用以标识岁星每年所在的位次。每次分别起一个专名,以与十二地支相对应:
子——玄枵;
丑——星纪;
寅——析木;
卯——大火;
辰——寿星;
巳——鹑尾;
午——鹑火;
未——鹑首;
申——实沈;
酉——大梁;
戌——降类;
亥——娵訾。
用岁星的12次名称纪年,称为岁星纪年法。岁星运行到哪一次,就记为“岁在××”。如《国语·周语》说:“武王伐纣,岁在鹑火。”潘安仁(潘岳,字安仁,也称潘安)《西征赋》说:“岁次玄枵”等,用的都是岁星纪年法。但是因为木星运行并非恰好是12年一周天,而是118622年一周天,因此每过80年岁星便发生一次超次现象。每一超次,岁星纪年便宣告失灵,纪年便与实际天象不符,所以这种纪年行用的时间较短,一般学者都认为只在春秋中期以后使用过一段时间。《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说:“岁在星纪而*于玄枵。”这是古人发现岁星超次的可靠记录。星纪为丑,玄枵为子,岁次本来应该在星纪,却提前次于玄枵。因此才产生了太岁纪年法,用来弥补岁星纪年的超次缺陷。
岁星运行的方向与古人熟悉的天体十二辰(十二地支配二十八星宿形成的辰向)划分的方向正好相反,又造成了实际运用上的不便,于是便假设了一个与岁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天体,与十二星辰划分方向顺序相同,这个天体就叫太岁,并让它正好整12年行经一周天。将地平圈十二等分,配十二辰,使太岁一年经一辰,并以十二地支名之。这时如果我们抛开那个假设的天体——太岁,其纪年方法实质上就是十二地支纪年法。为了回避地支之名,于是又给每个地支另外起一个别名:
子——困敦;
丑——赤奋若;
寅——摄提格;
卯——单阏;
辰——执徐;
巳——大荒骆、大荒落;
午——敦牂;
未——叶洽、协洽;
申——涒滩;
酉——作鄂、作噩;
戌——阉茂、掩茂;
亥——大渊献。
《吕氏春秋·序意篇》说:“维秦八年,岁在涒滩。” 涒滩即申年。这个太岁纪年法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十二地支纪年法的初起形式,所以有人说它是由岁星纪年向干支纪年的过渡。
另据《尔雅·释天》和《史记·历书》所载,另有与十天干相合以纪年的,叫“岁阳”,也另有一套别名。《史记·历书》与十天干对应的别名是:
甲——焉逢;
乙——端蒙;
丙——游兆;
丁——强梧;
戊——徒维;
己——祝犁;
庚——商横;
辛——昭阳;
壬——横艾;
癸——尚章。
《尔雅·释天》与十天干相对应的别名是:
甲——阏逢;
乙——旃蒙;
丙——柔兆;
丁——强圉;
戊——著雍;
己——屠维;
庚——上章;
辛——重光;
壬——玄黓;
癸——昭阳。
如果我们将太岁纪年中十二地支对应别名,与岁阳纪年十天干相对应的别名结合起来使用,就和用杆子纪念一样了,只不过它叫:
阏逢执徐——甲辰年;
著雍涒滩——戊申年;
强圉赤奋若——丁丑年
这种岁阳、太岁相结合以纪年的现象,在古籍中经常出现,研究古典文学或史学的人应该熟练掌握。
古书的颜色调法如下
在传统中国画中,颜色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矿物质颜色,也即我们平时常说的“石色”,另一类是植物质颜色,也即“水色”。矿物质颜色有石青、石绿、朱砂、石黄、雄黄、蛤粉等;植物质颜色如藤黄、花青、胭脂、曙红等。在古书画修复的全色和染色工序时都需要用到这些颜料。
修复古籍所需要的染料以植物色为主,橡碗子、栀子、槐米、红茶、藤黄、赭石、花青和墨都可作为染纸染料,其中橡碗子为较常见的染色颜料。以橡碗子、红茶、栀子、槐米这几种植物染料染色进行比较,橡碗子染纸的耐热老化颜色稳定性较好。用橡碗子煮制染色水时,需大火煮开橡碗子,后改小火煮不小于3小时。颜色浓淡可以调整橡碗子和水的比例,不要试图在煮好的染色水加水调整浓淡。
传统的染色方法主要有刷染、浸染、拉染等。古籍修复多用浸染、拉染的方法,而古书画修复染纸多以刷染的方法。
人类用火与发生火灾的历史十分久远。在本世纪30年代,我国古人类学家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用火遗迹后,60年代又在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遗址、山西芮城县的西候度遗址等处发现了人类用火的证据,说明200多万年以前人类已经掌握了利用天然火种的能力。距今1.7万年以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到了新石器时代,摩擦生火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古籍中记载的燧人氏“钻木取火”就是对这一进步的反映。人类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步认识了火并丰富着用火的经验。例如,用火煮食、取暖、照明、狩猎、驱兽、耕种、制陶、冶炼等等。从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的传说,到化学家拉瓦锡(A.L.lauvoisier,1743—1794)揭示火的本质;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航天技术的空前发展,火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走向文明和进步,也使人们在认识和利用能源上一次次取得重大突破。然而,福兮祸所伏。火在有益于人类的同时,也常常给人类造成了灾难与痛苦。
一,火的意义。
1、吃熟食易于吸收,使猿人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营养,熟食、开水使猿人少生疾病;
2、刀耕火种,火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产量;铜的使用、铁的使用、陶器的发明都离不开火;
3、火是原始人黑夜里驱赶虫蛇野兽的最有利工具;
二、至于起积极作用的因素,大家经常提的就是劳动,劳动不但锻炼了猿人的身体,还锻炼了猿人的大脑。身体和大脑由量变积累到质变,于是在某一个瞬间,人类诞生了。但我觉得自然选择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自然选择筛选掉了猿人不合时宜的基因,是一张非常有效的基因过滤网。另外就是自然环境,冰川期的结束带来了充足的食物。所以我认为主要因素为:1、劳动(或叫生存过程),2、自然选择,3、适宜的生存环境。
人们为了保持火种,要用专门的人看管,其职责不仅重要,而且神圣,估计这类看
管火的人最后都变成祭师或者巫师古代波斯有拜火教,大约就是神乎看管火的
重要性发展起来的原始宗教
然而,火并非能够长时间保持得住的,总会发生意外情况使火种熄灭,特别对于
脱离了群居生活的小家小户来说,老上部落集体火种处取火也不方便,没有火的
时候想火,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火柴或打火机,或者其他手段,要想生火是一件十
分困难的事情艽野尘梦里讲到陈渠珍等一行二十多人,从藏北高原向内地回返,
火柴不久快要用光,那时的火柴不是抗风火柴,擦出的火苗很容易在藏北高原的
强风下被吹灭,于是每当需要生火时,二十几个人排成两排,用身体挡住强风,让
擦火柴的人站在中间,小心翼翼地只管把火点燃点大,这个故事说明了我们平时
见惯不惊的火及其取得方法一旦失去,方可理解其意义
咱们祖先里有个燧人氏就发明了钻木取火,大家都知道这句成语,恐怕没有人真
正试过,到底传说里的燧人氏是怎样实践出这个取火方法的
实际上钻木取火非常困难,如果不信,你给我钻钻试试你很可能花了九牛二虎
的气力,最大的成绩不过把木头钻得冒烟,然而还是生不起火!
钻木取火需要选用非常干燥的,易于燃烧的的木材,比如干榆树,干柳树的木头,
钻的过程也非常长,而且旁边还要放许多干树叶,干稻草一类易燃物质,一旦木
头有稍许火星,火星就可以掉在极其干燥的材料里,逐渐把它们引燃,由浓烟而
最后大火焉
由于这个原因,钻木取火是一件很费时费力的事情后来人们把铜镜磨成凹型,
利用它来会聚阳光,使之点燃材料,这种铜镜被成为"阳燧",大约出现在西周时
期然而阳燧取火的限制比较大,它必须有阳光才能够实现取火
后来发明了火链,火链是一种易于产生铁屑的铁作成,状如镰刀,除了它以外,
还配备了一个石头,这个石头称为打火石,它在和火链撞击时易于产生火花,还
得有一张火棉,火棉是一种很容易燃烧的棉绒,当火链和石头撞击出火星时,火
星掉在火棉里,火棉迅速被引燃,以后就是怎样把火棉产生的星火变成大火的
故事了据说到了宋代,火棉已经经过硫磺处理,,引燃火的效率大大提高
问题一:中国神话中相传谁发明了钻木取火? 中国神话中相传谁发明了钻木取火?
燧人氏
问题二:是谁发明的钻木取火 燧人氏
燧人(sùi rén)(燧人氏)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有说法他为三皇之一。
《韩非子・五蠹》有记载:“民食果zM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燧人氏,在远古时,商丘一带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当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人类从此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奉他为“三皇之首”。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问题三:钻木取火是发明还是发现 发现
问题四:我国古代传说钻木取火的发明者。 古籍对钻木取火的记载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据《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z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尸子》云::“ 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拾遗记》云:“遂明国有大树名遂,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至其国,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日燧人。”《三坟》云:“燧人氏教人炮食,钻木取火,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汉书》亦有“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的记载。清末著名学者尚秉和先生说:“火自无而有者也,其发明至为难能。燧皇感森林自焚,知木实藏火,不知几经攻治,几经试验,始钻木得之。其功又进于有巢,而即以是为帝号,可见当时之诧为神圣,而利赖之深矣。”又说: “或谓火化而食始于庖羲,故以为号,岂知燧人既发明出火,其智慧岂尚不知炮食况炮者裹肉而烧之,燎其毛使熟耳。在熟食中,燧人氏不仅发明了人工取火,而且最早教人熟食。尚先生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还说:“由今追想未有火之先,凡肉皆生食,其有害于人而夭折者,不知凡几,且不知味。及得熟食,肉之腥臊者忽馨香矣,草木实之淡泊寡味者忽甘腴脆关矣,水之冰者可燠饮,居之寒者可取温矣。至黑夜燔柴以御虎豹,犹后也。当夫登台传教,广播为用之时,万民之感为至粗之法。燧人去伏羲近,伏羲益发达美备耳。其创于燧人,无疑也。”尚秉和先生认为,戴庆幸为何如,真惊天动地之伟业矣。既有火则可冶金作刃及他器用。未有火之先,凡器皆以石为之,今所谓石器时代也。”
故事还原
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
天上有个大神叫伏羲,他看到人间生活得这样艰难,心里很难过,他想让人们知道火的用处。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随着“咔”的一声,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人们被雷电和大火吓着了,到处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了一起,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这时候有个年轻人发现,原来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嚎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他发现身上好暖和呀。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火一点不可怕,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这时候,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人们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人们感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拣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极了。
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了这一切,他来到最先发现火的用处的那个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个遂明国,那里有火种,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大神说的话,决心到遂明国去寻找火种。
年轻人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穿过森林,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遂明国。可是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年轻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树下休息。>>
问题五:中国古神话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是谁 钻木取火的发明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在远古时,河南商丘一带是一片森林。在森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基本常识篇。
燧人(sùi rén)(燧人氏)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有说法他为三皇一。
燧人氏又称“燧人”,远古人“茹毛饮血”,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关于他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於天。”远古时代以燧木取火的氏族,又称“燧明国”。《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於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号鸟},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同书卷七八引《礼古文嘉》云:“燧人始钻木取火……遂天之意,故为燧人。”又有“燧人氏夏取枣杏之火”的传说(见《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九州论》)。今河南商丘流传有“燧人击石取火”的活神话。
相传一万年前,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燧木,又叫火树,屈盘万顷,云雾出于其间。有鸟若鹗,用咀去啄燧木,发出火光。有位圣人,有位圣人,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就折下燧枝钻木取火,人们就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据《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尸子》云::“ 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拾遗记》云:“遂明国有大树名遂,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至其国,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日燧人。”《三坟》云:“燧人氏教人炮食,钻木取火,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汉书》亦有“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的记载。清末著名学者尚秉和先生说:“火自无而有者也,其发明至为难能。燧皇感森林自焚,知木实藏火,不知几经攻治,几经试验,始钻木得之。其功又进于有巢,而即以是为帝号,可见当时之诧为神圣,而利赖之深矣。”又说: “或谓火化而食始于庖羲,故以为号,岂知燧人既发明出火,其智慧岂尚不知炮食况炮者裹肉而烧之,燎其毛使熟耳。在熟食中,燧人氏不仅发明了人工取火,而且最早教人熟食。尚先生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还说:“由今追想未有火之先,凡肉皆生食,其有害于人而夭折者,不知凡几,且不知味。及得熟食,肉之腥臊者忽馨香矣,草木实之淡泊寡味者忽甘腴脆关矣,水之冰者可燠饮,居之寒者可取温矣。至黑夜燔柴以御虎豹,犹后也。当夫登台传教,广播为用之时,万民之感为至粗之法。燧人去伏羲近,伏羲益发达美备耳。其创于燧人,无疑也。”尚秉和先生认为,戴庆幸为何如,真惊天动地之伟业矣。既有火则可冶金作刃及他器用。未有火之先,凡器皆以石为之,今所谓石器时代也。”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中说:“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于远古人类的生活无疑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引起后人极大的重视……这样的传说固然夹杂着后代的生活内容,蒙上了神秘的外衣,但它依然反映着朴素的远古人类生活的史实背景。”赵朴初先生曾作诗道:“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此日日新。”恩格斯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气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
人工取火的发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所以,燧人氏一直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崇拜,并尊他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
商丘市城西南2公里的燧皇陵,相传就是燧人氏的葬地,其冢高约7米,周围松柏环绕。冢前有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的手书碑刻及后世刻的石像生,是人们为纪念燧人氏而立的。
这个神话传说的另外一个版本是这样的:
天上有个大神叫伏羲,他看到人间生活得这样艰难,心里很难过,他想让人们知道火的用处。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随着“咔”的一声,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人们被雷电和大火吓着了,到处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了一起,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这时候有个年轻人发现,原来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嚎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 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他发现身上好暖和呀。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火一点不可怕,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这时候,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人们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人们感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拣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极了。
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了这一切,他来到最先发现火的用处的那个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个遂明国,那里有火种,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大神说的话,决心到遂明国去寻找火种。
年轻人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穿过森林,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遂明国。可是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年轻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树下休息。突然,年轻人眼前有亮光一闪,又一闪,把周围照得很明亮。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找光源。这时候他发现就在遂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是却着不起火来。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出火了。年轻人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年轻人回到了家乡,为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钻木取火的办法,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了。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火的发明使人类有了可以创造的温暖,对远古人类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条件,是人类群居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根源。火的发明创造了中国家文化的妊振期。
据我所知,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一件彩陶瓶,这个彩陶瓶的外腹上,绘有一只圆首、圆眼、张口、身折曲、饰有方格纹的龙形纹。有人认为这种人面鲵鱼是中国最早的龙图,视之为龙的“史前祖先”。
所以最早应是在水中的。
至於中国传说中龙的形象呢?据说龙是可以幻化成任何形象的,他可以像一条小虫一样,也可以变成天上腾云驾雾的的神兽,他也可以幻化成人等等的各种生物,不过在传说中,或是在民间艺术中,龙还是有一个固定的形象的;「三停九似」,就是一只龙的基本形态描写,在古籍中看到的记载,说龙的身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而三个部分之间都是长度相同的,「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相停也」《渊荐类函》卷四三十八引《会编世传》。而九似则是宋人罗愿在《尔雅翼、释龙》中所提出来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后来明代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用了这种说法,并且将「鳞似鱼」换成了「鳞似鲤」,而且增加了「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口旁有须冉,颌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的说法,也因为九九阳数的这种说法,解释了为什麼传说中龙具有降妖伏怪的本领,因为九九乃至阳,至阳之物当然能够轻易的降服一些属阴的魑魅魍魉、妖邪之流。而在《梦溪笔谈》中也提到,黑水之西有一座夜来山,山上有一座射龙庙,庙里珍藏著一具龙舌,「其形如剑」。而古代的人在替这种神兽作画的时候,也有一些绘画上的忌讳:嘴忌合、眼忌闭、颈忌胖、身忌短、头忌低。在画龙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画龙点睛」,「画龙点睛」这句话到了后来则变成形容人用精辟的诗文或语句来点明一篇文章的主旨的成语,但这句话是怎麼来的呢?
南梁画家张僧繇是个专门以画龙闻名於世的画家,据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载,张僧繇曾应邀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白龙四条,龙须龙爪龙头龙身龙尾龙鳞一应俱全,但他就是不肯点睛,且说一但点睛,这些白龙就会乘风飞去,百姓们不肯相信,以为他信口开河,再三要求他为龙点睛。张僧繇实在熬不过大家的要求,於是提笔蘸墨,但是他为了要让庙中留下两只白龙,只肯为另外两只白龙点睛;锋毫落下,两条白龙就有了炯炯有神的眸子,须臾间雷鸣电闪,白龙身在的画壁从中裂开,两条白龙乘云驾雾而去,只剩另外两条没有点睛的白龙还留在画壁上。张僧繇除了会「画龙点睛」外,据说他还能「画锁制龙」,他在昆山惠聚寺,「画神於两壁、画龙於四柱」,方圆百里之内的百姓若是患了疾病瘴疠,只要来到壁下虔诚祈祷一番,再停留个片刻就可以痊愈,但是每逢天色阴暗,风雨欲来的时候,墙上的飞龙就蠢蠢欲动「潗潗其润,鳞甲欲动」彷佛要乘风飞去一般,於是张僧繇就画了一把锁将龙制住,让他不能逃脱这个地方。
说起龙,一般大家最常想到的就是凤了,在古籍的记载中凤是一种美丽的鸟类,而以它的歌声与仪态为百鸟之王,它能给人间带来祥瑞,同时也拥有「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特殊灵性,而由於它是「羽虫」之长,所以和「鳞虫」之长的龙在传说中就渐渐成了一对,一个变化多端,一个德性美好,就成了民俗中相辅相成的一对,更由於龙象徵著至阳,而原来也有阴阳之分的凤(凤为雄,雌为凰)在跟龙相对之后就渐渐的成为纯阴的代表了。
而另外一个常常跟龙相提并论的就是----虎,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著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所以在山风极大的地方,往往可以看到所谓的「虎」字碑来镇压这些怪风,台湾的早领古道就有一个十分有名的虎字碑)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除了道教中的四灵包括了青龙白虎之外,连在风水师探勘墓地时,在地形前方左右两边突起的地形,可以当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独特的称号,称之左青龙、右白虎,取其护卫之意,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装饰,在左右堂柱上绘有青龙百虎,以其镇压邪灵。而在道教兴起之后,龙虎被借用为道家鍊丹的术语,就是指「铅汞、坎离、水火、阴阳」,等的同意词。而道家鍊丹分内外(内丹炼气,外丹炼丹药,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十分确定),内丹是就阴阳五行而言,龙阳,生於离,离属火,故云「龙从火里出」,虎阴,生於坎,坎属水,故云「虎向水边生」,两者结合之后,一阴一阳,互相调和,称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而另外一种说法是,性属木,木代表东方,於卦为震,故比为青龙;情属金,金代表西方,於卦为兑,金白色,故喻为白虎。金能够克木,故情多损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气,使之交合为一,则金木无间,龙虎自伏而成丹,在人体中则以肝为龙、肾为虎,而外丹则仍取阴阳之意,以龙为铅,虎为汞。
而在古代的中国到底存在过哪些龙类呢?我们就从黄帝的时代开始讲起吧!当年黄帝和蚩尤在涿鹿掀起大战的时候,蚩尤带著手下的魑魅魍魉出战,而黄帝则带著他所训练的一些猛兽以及神兵出动,双方各出奇兵,黄帝派出了手下的「应龙」,他是一条掌管雨水,长著翅膀的龙类,本来想要以他的大水来淹没蚩尤的大军,没想到蚩尤那边的风伯、雨师率先出动,打得「应龙」根本无法发挥他的实力,最后狼狈而逃(据说后来又投奔到大禹的旗下帮他治水和规划水道的工作),迫不得已黄帝只好请出他的女儿「旱魃」将风伯、雨师的水全部给蒸发掉,让黄帝在这一回合中赢得了胜利,但是在后来战争结束后「旱魃」因为耗了太多的法力,没有办法回到天上,所以在民间造成了极大的灾害;就这样,我们掌管雨水的「应龙」在第一次出战的时候就很狼狈的吃了败仗,不过以后每当人们要求雨的时候,就会塑出一个「应龙」的形象,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回应,这样也不算败的太惨,至少和「旱魃」比起来,他是输了片刻,但是后来则是受到大家的欢迎,「旱魃」则还是四处游走,给人类带来不幸的旱灾和饥荒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著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著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黄为中央正色。而四方的神灵中,根据山海经的说法,「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山海经中的龙都是用骑乘的,而跟他同类的蛇则都是被或握或操或绕颈,显示出两者的不同来;不过在五方的五神却跟四方的四神不大一样,这里就不再详述了。朱雀、玄武(黑色的龟蛇,武是龟蛇之意)、青龙、白虎又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还有在龙心的部分,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而在道教兴起之后,这些四灵也被冠上了人名,便於人类称呼,青龙叫「孟章」,白虎叫「监兵」,朱雀称「陵光」,玄武为「执明」,而在众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国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记中也有关於夏朝是属於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龙生於郊」的祥瑞之兆的记载。
「鲤鱼跃龙门」,一只小小的鲤鱼在跃上龙门之后,就可以变成骄傲尊贵的的巨龙,这中间到底要经过什麼样的过程呢?让我们来看看吧!《太平广记》卷四六六「龙门」条引《三秦记》中记载了:「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渚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难怪许多人会把科举制度或是现今的考试比喻做「鲤鱼跃龙门」,看看这麼激烈的竞争,几乎可以说是比台湾的联考还要可怕,而且上不了龙门的鲤鱼,往往因为耗尽力气而不能继续游回原来的出发点,最后只有「曝鳃龙门」,变成虾蟹食物的一条路。这里所指的龙门是黄河的「禹河口」(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就向上文所讲的,两岸峭壁对峙,的确很像是一个雄峻的门,而这里也是禹当初传说中疏导洪水时所开凿的一个水道;当地的传说则是,有一群各式各样的鲤鱼自东海而来,逆流而上到黄河龙门附近向禹报名,大禹鼓励他们说:「鱼龙本是同种生,跃上龙门便成龙。」鲤鱼们鼓鳃摇尾,用尽力气向上跃,跃了七七四十九天,没有到达龙门,因为龙门高达百丈,后来他们又一条为一条垫高,再跃上七七四十九丈,这加起来总共有九十八丈了,大禹眼见这些鲤鱼们这麼努力,於是搧过一阵清风,让这些鲤鱼都藉著风力跃上龙门,只剩下最后为大家垫背的一只金背鲤鱼没有办法跃上龙门,他灵机一动,藉著水力跃上浪峰,再用尾巴拍击浪尖,一跃就姿态优雅的越过了龙门,大禹看了心里高兴,马上就给这金背鲤鱼头上点了红,於是鱼龙变化,从此这条由鲤鱼变成的龙就奉大禹之命镇守此处龙门。
另外一种为人所熟知的龙类则是蛟龙,传说中他是能够引动大水的神异龙类,他的形象则在晋人郭璞为山海经,中次十一经所做的注中有提到「似蛇而四脚小,头细,颈有白廮,大者十数围,卵如一二石瓮,能吞人。」,据说他的尾部有个环,能够在身体穿过某些东西之后,在用头去穿过这个尾部的环,来把这个物品束绑住,不过传说中没有说明蛟龙做出这种奇怪行为的原因,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是为了神格更高的天神充当钥匙圈之类的物品?不过蛟龙的生性凶猛,在地方上常常危害很大,甚至连饮水的猛虎都会被拖进潭中,而过河的船家和渡客也都非常害怕这种为祸的龙类,在遇到蛟龙袭击的时候,受害者往往会「必笑而没」,被吓得痴呆了,反而笑起来,最后跌入水中,成了蛟龙的饵食,另外有一些龙格比较低下的蛟龙,他们攻击人的方有点类似水中的吸血鬼--八目鳗,会先用他们腥臭不已的口水将你全身舔一遍,最后再将受害者拖入水中,从胳肢窝下吸血,血不尽不罢休,常常有人遭到这种蛟龙攻击之后,数天以内,尸体浮上岸边的时候,两腋下会有大如酒杯的洞。而周处除三害中的斩蛟故事自然也是每一个小学生都有听过的故事,这里也不再多言。而在传说中有也所谓的蛟人的踪迹,往往在海边可以看到这些形体类似外国传说中的半人鱼的生物,有许多的渔夫不慎将他捕上岸后,会好好的照顾他,不过最后不是蛟人过度悲伤而死,就是渔村被大浪吞食,蛟人又重返家园,比较特殊的一点是,这些蛟人的泪珠都会化成极为闪耀动人的大珍珠,十分值钱,有许多蛟人都是以这些泪珠帮助他们的恩人,或是换取自己的自由,龙宫中自然也收集了许多这样的宝物。
要谈到种种的龙类,自然不能少掉耳熟能详的「龙王」,不过龙王一词却是从西域引进的,在翻译的《妙法莲华经》中第一次出现了龙王的名称,而这里的龙王有八位,一难陀龙王,二跋难陀龙王,三娑伽罗龙王,四和修吉龙王,五德义伽龙王,六阿那婆达多龙王,七摩那斯龙王,八伏钵罗龙王。而在《华严经》中,则出现了十位的龙王,而且跟《妙法莲华经》中的龙王名称不完全一样,一毗楼博叉龙王,二娑竭罗龙王,三云音妙幢龙王,四焰口海光龙王,五普高云幢龙王,六德义伽龙王,七无边步龙王,八清静色龙王,九普运大声龙王,十无热恼龙王,而这些龙王的职务是什麼呢?在《华严经》中的记载是这些龙王「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很明显的可以看出这些龙王扮演的是跟兴云布雨有关的神职,而这些传说到了明清的小说时更有了许多的分支出现,在《封神演义》中,东海龙王是敖光,南海龙王敖顺,北海龙王敖明,西海龙王敖吉,而在《历代神仙通鉴》中他们的标签更长也更为详细,东海沧宁德王敖广,南海赤安洪圣济王,西海素清润王敖钦,北海浣旬泽王敖顺。而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大王孙悟空为了找到一些称手的兵刃,一路杀到了东海龙王敖广的龙宫,拿到了一个「天河定底神珍铁」,就是金箍棒,而得到了这神兵之后,老孙仍不满意,再向南海龙王敖钦要了一顶凤翅紫金冠,向西海龙王敖闰要了一副锁子黄金甲,向北海龙王要了一套藕丝步云履,穿戴妥当之后,老孙感到十分满意,一路打了出去。而在道教的经典中,承继了佛教的概念,出现了许多的龙王,四海龙王、诸天龙王、五方龙王等等,而这些龙王都必需要听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的旨意来进行他们的职务。印度传说,雷雨之神因陀罗,就是佛教中的帝释,住在须弥山顶,当帝释要出巡的时候,伊罗婆那龙王,就幻化为庄严的六牙白象,帝释就骑乘而去,这既是乘龙也是乘象,印度的「那伽」一语,可以是蛇,也可以是龙,也可以是象,所以当时佛经的翻译者将「那伽」译为龙象。
龙的身份、种类复杂自不在话下,但是连他们的龙子龙孙都是复杂的紧,「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而且这民间传说中的九子还都不大争气,没有一个有龙的神威的;他们是:一曰霸下,形似龟,好负重。宫殿、祠堂、陵墓的石碑多竖在龟背上,而这些被重物压得不亦乐乎的家伙就是龙子中的老大,二曰螭吻,形似把尾巴去掉的四脚蛇,好东张西望,宫殿阶柱及殿顶,以及在民间房屋上雕的兽头是其遗像。三曰蒱牢,有点像龙,但是非常喜欢大吼大叫,虽然生活在海边,但是却没有办法像他的父祖辈一样呼风唤雨,相反的还十分害怕鲸鱼,所以古代人掌握了他这个弱点,在寺庙、祠堂上的铁铸钟钮就是照著他的形象来做的,而撞钟的木柱都是雕成鲸鱼状,这样据说撞击起来会特别大声,这个家伙可真是把他老爸的脸都丢光了!四曰狴犴,形似虎,有怪力,又好讼,古代监狱门上刻的虎头是他的样子,五曰饕餍,形似狼,好饮食,鼎盖上雕的兽头就是这位龙子。六曰狻猊,形似师,好烟火,又好坐,庙中菩萨坐骑和香炉上雕的兽头是其遗像。七曰囚牛,形似有鳞角的**小龙,平生好音乐,胡琴上刻的兽头就是这一位龙子。八曰睚疵,形似豺,性好杀,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环上上面可以见其雕像,以加强杀气,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所以大多将其雕像雕在门上,取其好闭之意,当然是希望除了主人之外,不要有人能进入这个家中,免得宵小光顾。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句话相信只要是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都是十分熟悉的,有关屠龙刀的故事也不需要在这里再多提,只不过在历史上的确有种宝剑是跟龙有关的,而且这些神兵有些时候还会以龙的形象出现,他们就是所谓的「龙泉」剑,原产地是浙江。据说春秋战国时代的著名铸剑家欧冶子,四处云游要找寻可以供他一展身手的地点,当他来到秦溪山下时,发现了一池清冽甘寒的湖水,湖边有井七口,恰似天上的北斗七星,欧冶子就在山边架起了炉火,采附近山中铁矿之精融铸,并且用七星湖水焠鍊,铸成「龙渊」、「泰阿」一雌一雄两剑,剑一铸成,就化为飞龙双双飞去。於是此处就改名为「龙渊」,后来到了唐代时,为了避唐高祖的名讳(古代人对这种东西可是很认真的,父亲若是名号里面有什麼字,子孙辈的大都会避而不用,以示尊敬,不过也有些特立独行之士对此大表反对,认为拘泥於形式,十分可笑。),而将「龙渊」改为「龙泉」;而那座湖也被称为「剑池湖」,并且该地建有欧冶子庙,代代铸剑人无不奉祀;近代考古工作者曾在一座楚墓里发现两把越王剑,据说是由欧冶子所铸造的,埋藏於地下两千多年,出土后不但毫无绣蚀,光彩逼人,而且依然锋利无比,有时候不禁要想,到底是什麼样的技术能够让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人制造出现代人还没有把握能够与其比较的宝剑呢?龙泉宝剑之所以会受到历代英雄的另眼相待,多半是因为下面这几个原因,第一是坚韧锋利,第二是刚柔兼备,第三是寒光逼人:龙泉宝剑全凭手工磨光,用的磨石是龙泉境内的一种名叫「亮石」的石头,从粗磨、细磨、到精磨,往往要花数日甚至数月之久,一但磨出便青光悠悠,光彩耀人。第四是纹饰巧致:在剑身上雕刻花纹是龙泉剑的另外一项绝技,也是一个传统标志,所刻的花来自宝剑起源传说中的七星和飞龙图案。剑工们一不用彩笔,二不照图样,只凭著数把钢凿在宽不盈寸的剑身上刻凿一番,刻好后浇上铜水,再铲平加磨,七星和宝剑就永留剑上了。
本文2023-08-06 13:35: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