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人物魏徵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唐代人物魏徵简介,第1张

主要功绩:位列凌烟阁二十四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谏官。

代表作品:《隋书》,《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

籍贯:神奇的咪路咪路国语版巨鹿县第一季全集

骑士身份:郑国公

谥号:郑雯

魏徵笔下人物的生活

经过初年十三年的大事业,魏徵在舞阳县成元宝帐下做官。袁宝起来回应李密,他给李密的信都是郑伟写的。李密看到魏徵很有才华,就召见魏徵和魏徵,提出十招来加强李密,但李密没有用。

大业十四年,王攻沧城,败于李密,王转洛口,败于李密。但魏徵对长史郑襄说:“史密虽多胜,但将士死伤甚多,瓦缸无库,将士功勋不赏。不如跑深沟高垒,占领险地,与敌死磕,待敌粮尽,率军追击。这是取胜之道。洛阳无粮,王必与我军决战,智穷才尽,此时不战。”郑翔对魏徵的话不以为然,说这是老生常谈。魏徵说,“这是一个巧妙的策略。怎么会是老生常谈?”走开。

唐劝唐武德二年。李密被王打败,跟随李密到了。但李密仍然占领着李密原来管辖的领土,东至大海,南至长江,西至汝州,北至魏军。当李米向唐力投降时,李记占据了这么大一个地方,不知道去哪里。魏徵自告奋勇安抚山东,到溧阳和魏徵与李记一起上书,劝说李记投降。于是李记派了一个使者到长安,把献城的功劳都给了李密,然后把粮草护送到李申通那里。

同年九月,窦建德率军攻打襄州,李申通抵挡不住。率军至溧阳,被窦建德击败。魏徵和李记被俘。用窦建德的魏徵作为客厅。

武德四年,率军攻王,窦建德率军支援王。五月,李世民打败窦建德并活捉了他。魏徵得以再次进入唐朝。太子李用给他洗马,礼遇甚厚。

武德五年,刘黑闼勾结突厥入侵山东。看到李虽然是的长子,但政绩却不如,于是建议通过请战来建功立业。李听从的建议,活捉了刘黑闼,平定了山东。

武德九年,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死李、和李元吉。听说曾经劝说李把安排到别的地方去。李世民派人把郑伟带走,问:“你为什么要疏远我们的兄弟?”魏徵回答说:“如果王子照我说的做了,今天就不会有麻烦了。”见直言不讳,不加掩饰,便赦免了,用作詹的主簿。

阎志谏贞观元年,李世民即位,任命魏徵为左丞,为尚书。李世民对建立一个繁荣的时代很感兴趣,多次把魏徵叫到他的卧榻上询问得失。魏徵直言不讳,前后提出了两百多项抗议,李世民完全接受了。同年,河北前太子李和齐王李元吉因玄武门事件而危在旦夕。李世民派魏徵去河北安抚他们。在路上,魏徵碰巧遇到了被带到北京的牛倩李志安王子和王琦的卫兵李思行。魏徵让他们被释放,并仍然任命官职,以便河北王子的旧家庭会相信李世民真的想赦免他们。

贞观三年,魏徵被任命为监书记,开始参与国家事务。上周,魏徵李世民带领学者们将古籍分为四类

长乐公主李丽质是长孙所生,李世民非常宠爱她,将她许配给了孙昌戊己的儿子孙宠。贞观六年,准备嫁妆。唐朝的李世民对众大臣说:“长乐公主是皇后生的,我和皇后都很喜欢。今天我要下去,我要增加我的礼遇。”大臣们纷纷表示“陛下宠爱,你要少加”,于是他们建议你加倍于永嘉长公主,李世民欣然同意。然而,魏徵对此表示反对。因为永嘉公主是长乐公主的姑姑。这一举动超出了礼节。李世民回到皇宫,告诉长孙皇后这件事。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后,感叹郑伟“以礼义制人”的本领,大加赞赏。我特意派人给了郑伟400匹帛和400元钱,并捎信说:“听说你为人正直,现在你也看到了。希望你留着,不要换。”在李世民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长孙皇后直接奖励了魏徵,并暗示要给她支持,可谓给魏徵注射了一剂强心剂。也正因为有长孙皇后这样的靠山,魏徵的义谏才会如此顺利。不久,魏徵被提升为国君。

1、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人们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变野生为家养。

2、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

3、隋代,牡丹的栽培数量和范围开始逐渐扩大,当时的皇家园林和达官显贵的花园中已开始引种栽培牡丹,并初步形成集中观赏的场面。

4、唐朝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唐都长安的牡丹在引种洛阳牡丹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已出现了种植牡丹的花师。

5、作为唐代东京的洛阳,从初唐到五代十国的后唐,牡丹种植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其规模不亚于西京长安。

6、宋代,牡丹栽培中心由长安移至洛阳,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对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这其中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

7、北宋时,洛阳牡丹的规模是空前的。当时洛阳人不单爱花,种花,更善于培育新品种,牡丹“不接则不佳“,他们用嫁接方法固定芽变及优良品种,这就是北宋时最突出的贡献。

8、清代熏花已十分普及。

9、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牡丹种植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牡丹的栽培数量不断增加,栽培技术水平逐年提高。洛阳、菏泽等地先后成立了牡丹专业的科研机构——牡丹研究所。

扩展资料:

牡丹花形态特征:

牡丹是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长7-8厘米,宽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

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花单生枝顶,直径10-17厘米;花梗长4-6厘米;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绿色,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长5-8厘米,宽42-6厘米。

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雄蕊长1-17厘米,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长约13厘米,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牡丹花

在高中古诗、词、文出现过的(你列举的就不说了)

唐代——

1,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柳宗元出身于 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

2,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3,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4,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5,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6,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这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7,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温庭筠 (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温庭筠,古籍上记载的有两位:一位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另一位是五代十国晋丞相桓文之门客。

宋代——

1,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2,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3,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4,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5,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其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7,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其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扩展资料:

人的一生不容易,对活得有趣的人来说,生活是一道风景,是一个不断破茧而出的过程;对无趣的人来说,生活是一道道的壁垒,是满面愁绪的面容和背负着的沉重铧犁。

苏东坡是一个有旷达胸怀的人,一个有趣的人,无论是做官做事,还是吟诗作文,他都留给我们“心灵的快乐”,这种心灵的愉悦,是其人生有追求、生活有情趣、心灵有归宿。

苏东坡是极具天赋的艺术家,在生活里,他又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苏东坡,但一个有趣的灵魂,总是和他的日常生活时时相伴,让我们看到一个热爱生活、活波可爱的苏东坡。

他研究出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的秘制东坡肉(东坡肘子);他学酿酒“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的那份专注与情趣;

东坡有雅趣,夜赏海棠,“只恐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逢花对酒,开怀畅饮,常醉常醒。他与文友们对酒当歌吟诗作赋,绝对是性情中人;

与挚友佛印的坐禅神侃亦庄亦谐,有时像个老顽童;与苏小妹的喜笑嗔骂和谐相处,显得其乐融融。这些无不体现一位富有生活情趣的苏东坡,一个特立独行的有趣灵魂。

-苏轼

百家姓中邵氏的来源 出自姬姓

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后。周初大臣召康公,周同族,姬姓。因食邑于召,被称为召公或召伯。他后来还被封于燕国,他派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也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乱,他的一支子孙袭召公爵位,是周朝的执政大臣之一。周室东迁后,召公的采邑也随之东移,迁徙地在今河南省境内。后来,燕国被秦国所亡,哗公的子孙以原封地“召”为姓,称召氏,后加邑改为邵姓。召氏和邵氏其实同出一姓,只是写法不同而已。至于召姓改邵姓的原因,历史上没有留下史料记载,改姓的时间说法不一。据有关学者考证,是在秦朝建立前后,同时,又据有关资料可知,至汉乃有以召为姓的,此后,召姓因多改为邵姓,故召姓也就不多见了。

出自居邑

据史籍《姓谱》记载:周文王第十子季载之后有邵姓。属于以居邑地名为氏。

源于地名

出自春秋时期楚国邵陵,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邵陵,古称召(音shào)陵,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地名,就是今河南省漯河市的召陵区。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僖公四年,齐桓公伐楚,至召陵。”其实,邵陵在史籍《春秋公羊传》中早就被称作为“召陵”。战国时期,魏国在建立了召陵邑。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改召陵为县,属陈郡。汉朝时期,召陵县改属于汝南郡。三国时期属曹魏,仍沿汉制。到了两晋时期,召陵属颍川郡。古代原住召陵直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召氏,后在晋朝时期因避晋讳,召陵改称为邵陵,召氏亦改称邵氏。

出自芈姓

楚昭王之后有邵姓。楚昭王诸器皆作“邵”。

出自他族改姓或者汉化

如清满洲八旗乌雅氏有改邵姓者;明清时云南定边土把事有邵姓;今瑶、彝、蒙古等少数民族均有邵姓。另外朝鲜半岛亦有邵姓的分布,多是古代从中国内地迁徙过去。

邵姓的由来? 邵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四。[邵氏属地]博陵郡,今河北定县。 [邵氏来历]邵姓是周初三公之一的召公]的后代。]是周文王的庶子,周武王时被封于燕国,后又封于召地(今陕西岐山县西南),史称召公,其后代子孙以召为姓,称为召氏。到战国时代,居河南的召氏人由于某些原因,在“召”姓的右边加了一个邑旁,变为“邵”姓,也就是说,“召”、“邵”实为一姓。 [邵氏名望]历史上的邵姓名人主要有下列一些: 秦代东陵侯邵平,宋代书画家邵谊、哲学家邵雍、抗金义军首领邵兴,明代画家邵弥,清代诗人邵长蘅、书法家邵泰、学者邵晋涵、文学家邵齐焘、经学家邵懿辰、画家邵云,近现代政治家邵力子、作家邵荃麟等。 今天的邵姓,人口较多,是中国第八十三大姓。

“邵”姓的来源是什么? 邵姓起源参考之一

「邵」源出 :

出自姬姓 以邑名为氏 公元前十一世纪, 周文王之庶子]受封於召邑(在今陕西省岐山西南)世称召公 后又转封於蓟(在今北京一带), 成为燕国始祖 其后有召氏。

家族名人

邵雍(1011~1077) 字尧夫,宋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精先天象数之学。寓洛四十年,称所居为安乐窝,卒康节。著有《先天图》、《皇极经世》、《渔樵问答》、《伊川击壤集》等。

地望分布:河北蠡县南。

邵姓起源参考之二

邵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八十三,是台湾的第一百大姓。远祖起源于周代。邵姓,古代写成召姓。据史书上记载,邵姓的先祖是周代召公的后代。召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周公的兄弟。在武王灭商后,他被封于燕。但是他是王朝卿士,因此,燕国由他的长子代理。他在周朝初年与周公一起是手握大权的权臣,后来因功别封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爵位是公爵,子孙世袭召公之职。历代召公在周成王,康王,厉王朝廷中都担任要职。召公虎在周厉王时还有著名的劝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到了东周时期,周王室衰落,秦国兴起,召国遂被并吞。子孙为纪念故国,就以“召”或“邵”为姓 。因此,邵,召原本是一姓,都起源于周朝王室之姓,姬姓。召公的子孙后来在汝南,安阳,博陵等地发展,世称汝南望,安阳望,博陵望。姓源载:邵公□受封于燕之后。氏族博考: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又姓谱云:文王之子季载之后。

邵姓的历代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邵姓历代名人124名,占总名人数的027%,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八十位;邵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排在并列第七十四位;邵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49%,排在并列第四十五位;邵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39%,排在并列第五十七位。 姓名简介召伯虎西周末期大臣,姬姓,召氏,名虎,召公]后裔。死后谥号穆,故称召穆公。厉王派卫巫监谤,致使国人莫敢言。他劝曰:“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厉王被逐后,他藏太子静于家,并以己子替死。后与周公(周公旦次子后裔)共同执政。号曰“共和”(共和元年为公元前841年)。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与周公共立太子静,是为宣王。后“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史记・周本纪》)。召忽春秋时齐国人,与管仲同事襄公子公子纠。召平秦朝人,封东陵侯。召欧汉初名将,封广县严侯。史载“广严侯召欧,以中涓从起沛,至霸上,为连敖,入汉,以骑将定燕、赵,得燕将军侯,二千二百户“。邵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西汉著名大臣,曾历任零陵、南阳太守。在南阳任职期间,曾利用水泉兴修水利工程,组织民众开沟筑坝数十处。他与杜诗一前一后,在南阳都有惠政。时人称之为“邵父杜母”,以表达对他们的敬爱。邵续字嗣祖,西晋魏郡安阳人。官至散骑侍郎。续朴素有志烈,博览经史,善谈理义,妙解天文。邵谒(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广东韶州翁源人。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邵大震字令远,唐代安阳人。与王勃同时。存诗一首。邵焕宋代淳安(今属浙江省)人,少年神童。宋真宗命赋《春雨》诗,立就,时年十岁。后又命作《睡宫娥》诗,为时 人所传诵。邵雍(1011~1077年)字尧夫,谥号康节,人称百源先生,范阳(今河北省涿州)人,北宋著名哲学家。一生不仕,工诗,多为闲适之作。精研周易,创立象数之学。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是最杰出的邵姓学者。 邵伯温邵雍之子,哲学家。邵博字公济,洛阳人,邵伯温之次子。著有闻见後录三十卷。邵桂子淳安人,以文名著,宋代咸淳年间进士,官处州教授。后弃官归,居修竹乡。邵亢(1014~1075年)字兴宗,江苏丹阳人。神宗年间官至枢密副使,谥安简。宋史有传。邵宏渊南宋初年著名抗金将领,官至节度使。邵光祖河南人,元代学者,好儒学,非圣贤之书不读。吴中学者称其为“五经师”。邵兴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人,南宋抗金义军首领,人呼邵大伯,曾保卫商州(今陕西商县)十年,后被秦桧毒死。邵宝(1460~1527年)字国贤,号泉斋,江苏省无锡人,明代大臣。成化进士,累官至南礼部尚书,学者称其为二泉先生,为李东阳门人,有《容青堂集》。邵弥(约1594~1642年),原名高,字僧弥、弥远,号灌园叟、青门隐人、瓜畴、瓜畴老人、芬陀居士等。江苏苏州人,是明末活跃于画坛的著名画家,以山水及花卉见长。邵坚字不磷,明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善山水。《画史会要》、《明画录》、《无声诗史》邵圭洁(约公元1540年前后在世)字伯如,一字茂齐,号北虞,常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世宗嘉靖十九年前后在世。有文名,与翟景淳、严讷等结社,会文,时称十杰,推圭洁为领袖。嘉靖四年(公元一五二五年)举人,选德清教喻。倭乱,邑令王铁造庐问计,上筑城四策,城赖以全。后卒于任。圭洁为诗妥适而乏警策,惟散文笔力颇纵宕,所著有《北虞先生遗文》八卷,《四库总目》行于世。邵元节(1459~1539年)龙虎山上清宫达观院正一道士。字仲康,号雪崖,贵溪人(或谓安仁人)。嘉>>

邵氏的起源 邵姓,《姓源韵谱》说是周召公后。那么召公系何许人,邵姓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召公是西周初的大臣,与周同姓,姓姬氏,即为周之支族,名,因采邑在召(shao音邵,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邵伯。他曾佐周武王灭商,被封于北燕,建立燕国,但他派大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镐村附近)任职。周成王时,召公任太保,是周朝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与周公旦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他常巡行乡邑,曾在甘棠树下决狱治事,在他的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诗・召南》有《甘棠》篇记其事,后因以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故。《古今姓氏书辨证》说,召公后裔孙穆公虎至简公盈,皆袭爵士,为王卿士,即邵的后代有一支世袭召公,一直是周朝掌管国家政事的官。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意见纷纷,召穆公虎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的道理劝谏,历王不听。公元前841年,国人起义,周厉王逃跑,召穆公虎把太子静藏匿在自己的家,遭到国人围攻,他以自己的儿子替太子死。历王死后,他又拥立太子静继位,即周宣王。据《通志・氏族略》载,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召公别受采邑于王屋。王屋今属河南济源市邵源乡,位于王屋山西南麓,西恒山西坦曲县63公里,东距济源市42公里,故《辞海》注为在今山西垣曲东。召公的后代散居于今陕西、河南的许多地方,春秋时期,他们以采邑为姓氏,就是召氏;至战国时期,住在今河南的汝南、安阳一带的召氏,因避事在召字旁加耳,形成邵氏。此即《氏族博考》所云: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 关于召姓改为邵姓的时间,还有一种说法,即《元和姓纂》引安阳邵氏家状所云:信臣之后,青州刺史邵林,其先避事加邑为邵氏。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然《汲冢书》即有邵陟,不自邵休加邑也。《汲冢书》指战国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墓)中的竹书,系晋武帝时汲郡一个叫不准的人盗发所得。这说明邵姓在战国时已有,而不始于西汉召信臣的后代。因召、邵本一姓,二字在早期区分并不十分严格,古人有时互用,如召公、召穆公、召不疑之召,《元和姓纂》皆作邵;但其他古籍出现于汉代及其以前的人物大都为召氏,从三国时开始则为邵氏,而召氏已基本上见不到了。 春秋时的齐国(在今山东东北部)有邵忽,与管仲同事襄公子公子纠。秦朝有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西北)人召平,封东陵侯,秦亡后,家贫,种瓜于长安城东,其瓜称东陵瓜。秦末有召欧,随刘邦起义于沛(今江苏沛县东),西汉有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召信臣,元帝时任南阳太守,修渠筑坝数十处,灌田三万多顷,为民兴利,被尊称为召父,后任少府。 召信臣之子召驯,习韩诗,博通书传,东汉章帝时曾入朝授诸王经。以上所引资料反映了三国以前召氏分布及活动的一些情况。 三国时,魏有太乐丞邵登,河南(郡治在河南洛阳市东北)人;吴有节义之士邵畴。晋代有安阳(今所河南)人邵续,博览经史,能妙解天文。南北朝时,北魏有邵洪哲,沮阳(今河北怀来县东南)人;南齐有武陵(今湖南竹山山县西北)人邵荣兴,8世同居,建元中旌表门闾。唐代校书郎邵楚苌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博通经史的邵谒为翁源(今广东>>

邵氏的由来 邵氏由来 邵氏的姓源较为纯正,主要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通挚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记载,周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召,被称位召公或召伯。他后来还被封于燕国,他派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也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乱,“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劳。他的子孙袭召公一直是周朝的执政大臣之一。周室东迁后,召公的采邑也随之东移,迁徙地在今陕西省境内。后来,燕国被秦国所亡,召公的子孙以原封地“召”为姓,称召氏。据《氏族博考》所载:“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由此可见,召氏和邵氏其实同出一姓,只是写法不同而已。至于召姓改邵姓的原因,历史上没有留下史料记载,改姓的时间说法不一。据有关学者考证,是在秦朝建立前后,同时,又据有关资料可知,至汉乃有以召为姓的,此后,召姓因多改为邵姓,故召姓也就不多见了。

邵姓式的由来 额,有点长,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_^

邵氏的姓源较为纯正,主要是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后。

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记载,周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召,被称位召公或召伯。他后来还被封于燕国,他派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也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乱,“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劳。他的子孙袭召公,一直是周朝的执政大臣之一。

周室东迁后,召公的采邑也随之东移,迁徙地在今陕西省境内。

后来,燕国被秦国所亡,召公的子孙以原封地“召”为姓,称召氏。据《氏族博考》所载:“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

由此可见,召氏和邵氏其实同出一姓,只是写法不同而已。

至于召姓改邵姓的原因,历史上没有留下史料记载,改姓的时间说法不一。据有关学者考证,是在秦朝建立前后,同时,又据有关资料可知,至汉乃有以召为姓的,此后,召姓因多改为邵姓,故召姓也就不多见了。

姓氏邵的由来 一、邵氏的姓源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通挚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记载,周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召,被称位召公或召伯。他后来还被封于燕国,他派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也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乱,“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劳。他的子孙袭召公一直是周朝的执政大臣之一。周室东迁后,召公的采邑也随之东移,迁徙地在今陕西省境内。后来,燕国被秦国所亡,召公的子孙以原封地“召”为姓,称召氏。据《氏族博考》所载:“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由此可见,召氏和邵氏其实同出一姓,只是写法不同而已。至于召姓改邵姓的原因,历史上没有留下史料记载,改姓的时间说法不一。据有关学者考证,是在秦朝建立前后,同时,又据有关资料可知,至汉乃有以召为姓的,此后,召姓因多改为邵姓,故召姓也就不多见了。

二、迁徙分布

据有关史籍记载,燕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主要散居在中原地区,包括今河北南部、河南、安徽西部。两汉时期,散居在河南的燕国王族子孙,多改为邵姓,经繁衍发展,在安阳、汝南、南阳等地形成望族。三国魏晋时,邵姓主要聚居于河北安平及河南安阳、汝南一带,其中在河北居住之邵姓以“博陵”为堂号。西晋末年,这一支邵姓开始南迁,后辗转到达福建、广东等地。而其他地域之邵姓也于此期大举南迁。据有关资料所载,唐代有籍贯为广东翁源的邵谒,宋代有籍贯为福建政和的邵知柔,可见在此以前,邵姓已落籍该地。北宋时,有著名哲学家邵雍随其父邵古由河北范阳徙居河南共城(今辉县),后子孙昌盛,族大人众,发展成为洛阳望族。宋代时,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多有邵姓居住,另外山西、湖北、湖南亦有邵姓族人。南宋末年,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袭扰,邵姓为避祸已广布于江南各地,而邵雍之后为避祸,有一支徙居豫西山区。目前,河南豫西之邵姓,大多为邵雍的后代。邵雍的十六世孙邵重英,元代任户部给事中,其子邵质明初为华盖殿大学士,邵质子邵仲美任清江知县,仲美子邵让于明初自山西举家迁到河南新安县克昌村,为邵雍十九世孙。他的后代发展成为大族,分居在嵩县、渑池、伊川、宜阳、洛阳、洛宁、汝州、郏县、内乡等地。除这一支外,邵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历清朝至现在,邵姓的分布更为广泛。从清朝开始,有邵姓迁至台湾,后来有的又移居海外。

三、人口

邵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山东、甘肃、安徽、湖北等省为多,上述五省的邵姓约占到全国汉族邵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邵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四,约有250万人。

有人知道江苏高邮的邵姓的来历么? 邵

一、 姓氏源流

邵氏的姓源较为纯正,主要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通挚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记载,周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召,被称位召公或召伯。他后来还被封于燕国,他派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也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乱,“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劳。他的子孙袭召公一直是周朝的执政大臣之一。周室东迁后,召公的采邑也随之东移,迁徙地在今陕西省境内。后来,燕国被秦国所亡,召公的子孙以原封地“召”为姓,称召氏。据《氏族博考》所载:“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由此可见,召氏和邵氏其实同出一姓,只是写法不同而已。至于召姓改邵姓的原因,历史上没有留下史料记载,改姓的时间说法不一。据有关学者考证,是在秦朝建立前后,同时,又据有关资料可知,至汉乃有以召为姓的,此后,召姓因多改为邵姓,故召姓也就不多见了。

二、 迁徙分布

春秋时齐国有召忽,与管仲同事襄公子纠。秦朝有广陵人召平,封东陵侯,秦亡后,因家贫种瓜于长安城东,其瓜称“东陵饥”。秦末有召欧,随刘邦起兵于沛,西汉封广侯。西汉有九江寿春人召信臣,元阳帝时任南阳太守,为民兴修水利,被称为“召父”。以上材料反映了三国以前召氏分布及活动的一些情况。

三国时,魏有邵乐丞邵登,河南人;吴有节义之氏邵畴。晋代有安阳人邵续,生活在今河北省境内。南齐有武陵人邵荣兴,八氏同居。唐代校书郎邵楚苌为闽县人。由此可知,三国至唐代,邵氏除在今天的河南继续发展外,又有向北、南迁徙者。

宋、明时期,邵氏还分布于今天的浙江、江西、湖北、陕西、山西等地。历清朝至近现代,分布地更为广泛。从清代开始,有邵氏迁至台湾,后来又有一些移居海外。

据有关的学者证实,今天的邵姓主要分布于今天的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甘肃等省。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博陵郡:东汉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晋置国,治所在安平。相当于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地。

2 汝南郡:汉高帝四年置郡,治所在上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颖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移至平舆。

3 安阳县: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正阳西南。西晋置县,治所在今天的河南安阳西南西南。

堂号

1 安乐堂:宋时邵雍,好《易》理,把他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顾颐称赞他有内圣外王之学。

2 邵姓又以博陵为堂号。

四、 历史名人

1 邵长蘅:武进人(今属江苏),清代诗人。

2 邵齐焘:江苏昭文人,文学家。

3 邵普涵:今浙江余姚人,著名的经学家、历史学家,他曾参与纂修《继三通》、《八旗通志》等书。又从《永乐大典》中辑录《旧五代史》,并博采《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书,按照原目,编排成册,使《旧五代史》失而复得,列入正史。他还长于经学,以郭璞《尔雅注》为宗,兼采 旧著,撰有《尔雅正义》,成为训诂学的重要著作。今天的《四库全书》史部典籍,多出自他手。

4 邵雍:北宋著名的哲学家,他的祖先为河北范阳人。幼随其父邵古迁居河南共城苏门山下,后在苏门聚众讲学,创办“太极书院”

。三十岁时又居家迁至洛阳天津桥畔。并与居住在洛阳的退辞宰相司马光、吕公著等人结为好友,研讨学问,评议时政,期间屡次拒绝朝廷的录用。他根据《周易》八卦,创立“象数之说”,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太极”是永恒不变的,而天地万物则有消长和终结

,循环变化。认为人类>>

jiá。部首:阝。笔画:8。笔顺:横、点、撇、横、撇、点、横撇弯钩、竖。郏,中国汉字。该字的主要字义是指中国郏县,现在中国河南省。

基础释义:1、郏县,地名。在河南中部。2、〔郏鄏〕古山名。在今河南洛阳西北。鄏(rǔ)。

详细释义:〈名〉中国古邑名。春秋郑地,后属楚。故地在今河南省郏县。中国古地名。周之旧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如:郏鄏(周朝东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通“夹”。夹持。如:郏室(夹室。内堂东西厢的后室)。

组词:郏鄏、郏室、资侔卜郏。

古籍解释:

《广韵》《正韵》古洽切《集韵》《韵会》讫洽切,音夹。郏鄏,地名。《左传·宣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

又《正字通》郏城在汝州,郏县在襄阳。汉属颍川郡。

又《字汇补》门郏之室曰郏室。《大戴礼》郏室雍人割鸡于室中。

又姓。《左传·哀七年》郑有郏张。

台北故宫博物院当年从大陆迁移了大量的文物和珍宝,诸多历史知名的宝物陈列在此处,作为喜欢历史文化传承和内容的游客,一定会对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宝物感兴趣。

台北故宫博物院座落于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

为仿造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

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文物。

第一西周·毛公鼎

这件西周的毛公鼎通高538厘米,清道光年间于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毛公鼎系于清代末叶道光28年(公元1814年)前后,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毛公鼎出土后,经多次转手秘藏,抗战期间,险为日本军方所夺,抗战胜利,民间献鼎归公,现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并展示。铭文中有阳文网格线,是西周中晚期制铭的习惯,因此除了史料的价值外,毛公鼎在中国古文字学与书法艺术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五百个字的长铭,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大意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又令毛公族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最后颁赠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由内容推测,毛公鼎应铸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时,其铭文是可凌驾于〔尚书〕的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也因此毛公鼎可称是举世的瑰宝重器。

第二西周·散氏盘

散氏盘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径:546公分底径:414公分重:21312g铭文:19行

357字早在商朝中期,青铜器上便已出现铭文,比甲骨文的时代还早。但是在西周之后,在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才大大风行,举凡祭祀、战争、赏赐等大事,甚至是契约,都被纪录在青铜器上。散氏盘在康熙年间出土,嘉庆年间被进贡上京,作为庆贺嘉庆皇帝寿辰的贺礼,从此成为皇室收藏。盘上的铭文共

357字,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约。位于今日陕西宝鸡凤翔一带的散国,被西北方的国侵占了土地,两国议和,戡定国界,

国割地赔偿,过程与合约均铸在盘上,作为证明。散氏盘造形与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的风格,文字线条宛转灵动,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第三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行草墨迹,颜真卿书。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写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为叛军安禄山所残杀。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元代张敬晏题跋云:“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第四宋·苏轼·黄州寒食帖

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第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此两首寒食诗,书写此卷的时间大约在翌年,或元丰七年离开黄州以后。元符三年(1100)是卷收藏者蜀州张氏取之邀黄庭坚观赏,并书一则题跋,与原迹可谓互为辉意映。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第五五代·赵干·江行初雪图

绢本水墨设色

纵259厘米,横3765厘米。全卷描写长江沿岸渔村初雪情景。天色清寒,苇业树林,江岸小桥,一片初白,寒风萧瑟,江水微波;渔人卫寒捕鱼,骑驴者缩瑟前进,表现出江南初冬渔民和旅行的生活情况,绘景画人均积传神。图中树石笔法老硬,水纹用笔尖劲流利,天空用白粉弹作小雪,表现出雪花的轻盈飞舞。

赵干,江宁人(今南京),南唐后主李煜时为画院学生。善画山水林木,长于布景,多作江南景物。画“楼观、舟船、水村、渔市、花竹,散为景趣,虽在朝市风埃间,一见便如江上。”(《宣和画谱》)

第六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此图描绘溪山行旅,气势雄伟,体现出北方山水画派坚凝雄强的特点。画面由上而下分三段布局,分别代表前、中、后的距离,极富空间感。画面的落款隐密地写在主峰左侧的一剑远峰之中。

《溪山行旅图》历来被称为范宽的代表作,树叶间有“范宽”二字题款。历代评论家对此画称赞备至。徐悲鸿曾高度评价此画:“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其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帧,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

范宽(约950-1027),北宋人,名中正,字中立。中国古代著名画家,善画山水,重视写生。为人风仪峭古,磊落不拘世俗。其作品大多气魄雄伟,境界浩莽,雄阔壮美,墨韵浓厚,笔力鼎健。晚年卜居终南、太华,置身自然,尽得画意。其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大。

第七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黄公望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空前绝后,历代莫及。

这卷名画在此后的数百年间流传有绪,历尽沧桑。从画上题跋看。此画最初是为无用禅师所作。一百多年后的明成化年间,为著名画家沈周所得。至明万历年间,又归大书画家董其昌所有。但不久就转手为宜兴吴之矩所藏。吴又传给其子吴洪裕。吴洪裕特意在家中建富春轩藏之。吴洪裕爱此画若宝,临终之际,竟想仿唐太宗以《兰亭序》殉葬之例,嘱人将此画投入火中,焚以为殉。幸得其侄子吴子文眼明手快,以另一卷画易之,将《富春山居图》从火中抢出,才免遭“火殉”。但画的前段已烧去寸许,从此分为长短两段。

第八北宋·汝窑·莲花温碗

此碗呈十瓣莲花式,碗腹壁稍呈圆弧,直口稍敛,口缘花瓣流畅贯连,圈足稍高。整件器物由底至口厚度均匀,釉薄不透明,釉色呈青蓝,有细开片。全器满釉,圈足内底以五支钉垫烧,支钉点极细,支钉痕胎土呈灰**。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宋人叶_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

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故传世品极少,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第九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

盆底刻有乾隆御题诗,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北宋宫廷御用瓷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高69cm,横23cm,纵164cm,口径23cm,足径

193×129cm,重670g,椭圆形盆,侈口,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全器釉面宁静开朗,纯洁无纹片,据考证为传世仅存的一件。

第十清·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一直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超人气明星,居国宝排行榜的第一名,跟“肉形石”一样「全年无休」,故宫不敢随意换展品,即使国外也有大博物馆想借展,故宫也都回绝。许多岛内外游客一进故宫,就先问“翠玉白菜”放在哪里里,一定要看过“翠玉白菜”才觉得不虚此行。

“翠玉白菜”一体成型,深受喜爱,在翠绿的菜叶上有两只昆虫,体型较大的、伸长著后脚的是螽斯,位在上方、小只的则是蝗虫。仔细看螽斯头上延伸出来的两根须须,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若从左侧仔细看,确可发现左边的一根须从头部处缺损了一公分左右,但长须后半段仍附在菜叶上。

“翠玉白菜”原是清朝永和宫的陈设器,相传为光绪的妃子瑾妃的嫁妆之一。白菜寓意清白纯洁,翠绿叶片上雕塑两只象征多产的螽斯,祈愿能多子多孙。玉雕师运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泽分布,琢碾出一棵鲜活欲滴的白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