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分享《老子》电子书籍百度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求分享《老子》电子书籍百度云,第1张

《老子》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gfef    

《老子》是2003年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耳(老子)。

内容简介

今本《老子》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所以又称《道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老子》一书中含有精彩的辩证法命题,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早已为学人所周知。其他关于社会、关于人生的种种思考,也都耐人品味。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老子》全文

书名:老子 作者:李耳

○上篇·道经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

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

之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

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

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

去。

3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

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

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深乎!万物宗。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

湛常存。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

龠。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门,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

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

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

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10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人治

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

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

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

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

吾有何患!故贵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14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

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在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

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语今之

有。以知古始,是谓道已。

15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

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若朴,浑若浊,旷若谷。孰能浊

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复成。

16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

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凶。知常容,容能公,

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

17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

由其贵言。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18 大道废,有人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

忠臣。

19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

三者,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

可不畏。忙□其未央!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我魄未兆,若婴儿未孩。

乘乘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纯纯。俗人昭昭,我独若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若海,漂无所止。众人皆有已,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

人,而贵食母。

21 孔得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

窈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

众甫之状然?以此。

22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或。是以圣人抱一为

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

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岂虚语?故成全而归之。

23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天地上不能久,

而况于人?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

不足,有不信。

24 企者不久,跨者不行,自见不明,自是不彰,自伐无功,自矜不长。其

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有恶之,故有道不处。

25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

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

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

然。如何万乘之主,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27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是

谓袭明。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

迷,此谓要妙。

28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

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得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得乃足,复归于朴。朴散为器,圣人用为官长。是以大制无割。

29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为者败之,执

者失之。夫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接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

奢,去泰。

30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故善者

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强。

物牡则老,谓之非道,非道早已。

31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

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而上,故不美,若美

之,是乐杀人。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

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哀礼处之。

32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将知止。知止不殆。譬道

在天下,犹川谷与江海。

3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

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4 大道泛,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成功不名有。爱养万物不为

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5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出言,淡无

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

36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

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

可示人。

37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

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下篇·德经

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

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

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

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

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

耶非?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琭々如玉,落落如石。

40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

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

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

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

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当以为教父。

43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闻。是以知无为有益。不言

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 名与身熟亲?身与货熟多?得与亡熟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

辩若讷。躁胜塞,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

46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

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47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近。是以圣人不

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48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取天下

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49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

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

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50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

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

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揩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5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

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

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2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

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53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

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54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

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

然?以此。

55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

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知和曰常,知常

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56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

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

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7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以此。天下多

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

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

欲,人自朴。”

58 其政闷闷,其人醇醇;其政察察,其人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

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政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

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曜。

59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

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

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60 治大国若亨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得交归。

61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牡常以静胜牝,以静为下。故大国

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如取。大国

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此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62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不保。美言可以市尊,

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

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故为天下贵。

63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64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

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

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

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

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65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人,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以智治国,

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

深远,与物反,然后乃至大顺。

66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

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

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67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我有三宝,

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

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68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

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69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

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

70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

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71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72 民不畏威,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3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

不漏。

7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执得而杀之,

熟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

手。

75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

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

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77 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

其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斯不见贤。

78 天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

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79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故有

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0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

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

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

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

而不争。

是的。

叫《老子》是从作者角度,用主要撰著人的姓氏加“子”字来命名该书,就像墨子的书叫《墨子》、庄子的书叫《庄子》、孟子的书叫《孟子》,这是一种中国先秦古籍普遍使用的命名方式。

简介

而《道德经》,则是从本书的内容角度来命名的。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见周王朝衰败之势不可挽回,就辞官离开中原西行。在他到达函谷关时,关令尹喜为这样一位大学者的隐退而惋惜,就极力劝他著书,将自己的思想留存下来、流传下去,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这就是这部书被称为《道德经》的由来。

实际上,在这部书流传的早期,多称《老子》《老子经》,甚至是《老子道德经》;而到魏晋以后,注释者们多称其为《道德经》,这两种称呼现在则共同存在,没有区别。

老子其人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谥曰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太清宫镇,古属亳州谯城)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老子》一书也称《道德经》。(《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老子新说

老子文产生于中国春秋末期,史经周景王变法、战国纷争、秦始皇“焚书”和汉武帝对老子“绝其道”,其诸多版本仍然传抄、传印了2500多年!这个历史奇迹用汉武帝下属司马迁《史记》解释说:是老子见周朝将亡,隐居到边关,为关尹写的五千余言道德文章。这,难以令人信服!周王室的诸多古籍都没流传下来,而一位所谓的“古代图书馆长”在边关写的文章,竟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传文全国、流传百世?纯属无稽之谈!历史上肯定是掩盖了周朝末期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老子的其人、其事。

经过对先汉史料的逻辑考证,认为历史上周朝春秋末期所谓的“王子朝之乱”实际是“单穆公之乱”!“王子朝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桩最大的冤假错案!它的主要矛头就是针对老子文和景王变法,并因此引发了一场以单穆公为首“亲下以谋上”的反变法派对以周景王、斌起和王子朝为首的官道理论变法派的大屠杀和中国两千多年的理性黑暗,这在先秦的《左传》《国语》等史科中均有记载。

老子文是公元前 522年周景王改革周朝 300年来政策钦定的“令德”,因为这一年《左传》记载:鲁大夫闵子马公开攻击周朝不学周礼,歪曲老子改革周礼的“无学”理论是“不学”。老子文也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无射钟的律文,因为这一年《国语》中记载单穆公反对景王铸无射(“宣市哲人之令德”的钟),他攻击老子文“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过慝之度……三年之中而有离民之器二焉,国其危哉”!也因为钟上的律文无先后之分,造成了帛书抄本“德经”在先,而其它抄本“道经”在先的差别。正因为以上的原因,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才称老子文是“老子贵虚静而重变法”,说单穆公政变是“亲下以谋上”,说老子文是《周书》,留传下了春秋末期各国的不同抄本。

老于文是春秋末周朝变法的纲领、中华的《义经》,由于公元前 524年景王的突然去世,单穆公才得手勾结晋国政变,实现了大贵族的霸道对追求为民作主的王室、旧臣和百工的野蛮残杀!至此,中国这头雄狮才沉睡了两千多年,周朝理想才成为痛苦生活中的普通中国人的一种慰藉的梦幻。人民怀念他们,把他们称为中国的神,把老子奉为“太上老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认真研究一下老子,澄清一下历史、上可以告慰古人,下可以警示来者,今可以借鉴经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重要工作。

老子生于周灵王时,曾与太子晋和景王怀有同样的变法抱负;职于周景王时,曾任建设大臣“司空”、主笔周朝变法纲领;死于周敬王时,曾适楚、离周去秦问祖归宗。

老子生于公元前 570年左右,约比孔子大二十岁,是他的老师。老聃是王族,《左传·定公四年》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家族世袭周朝司空之职。《史记·管蔡世家》说:“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封季载于冉。”冉即聃,因此季载又君称聃季——聃国的君主,老聃就是这一事实的继承人,因此又官称老君。聃季是成王的叔氏族,因此也是昭公十二年甘悼公要去除的成王叔氏聃季族人的老阳子。老是对文王老儿子聃季族的族称,老子本名老阳子,字来,学称阳子,爵称伯阳,师称老子(子学家),官称老聃或老君,随王子朝携典籍奔楚国曲仁里时字称老莱子。因封地在南之沛泽——聃国彭地(开封一带),后人又称他地主名老彭和彭祖。“李耳”是汉武帝反黄老之道时,对“聃季”两字各去一半的贬义反称,无先汉依据。老子曾任周景王司空,“单氏取周”后离周去秦问祖归宗,死于泰国。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韩非子称为《周书》,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时则直呼《老子》,《史记》始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礼改子为经,杨雄《汉志·蜀王本纪》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边让老子铭》说“见迫,遗言道德之经。”可见,对老子文最早的称谓,是韩非子的《周书》。周时,晋国师旷称此举为“修《义经》”,周太子晋说是“立义治律”。最近,安徽涡阳县郑店村考古发掘出老子在楚国时居地,有关尹墓和圣母墓及圣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时陶制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诞”等残片。

依据这些线索,我们很容易找到《周书》——老子文与两千五百二十年前周景王“铸无射”钟的关系:因为当时各诸侯国抄写铸在圆钟上的《周书》顺序和六书文字不同,造成流传到现在的汉墓帛书《德经》先于《道经》而其它传本《道经》先于《德经》,以及文字等差异的根本原因。其它理由无解。

老子的社会哲理博大精深,主张辨而不辩、知无创有、公乃王,目的是完善社会精神和机遇建设,他是古今少有的社会辨证逻辑大师。

孔子问礼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

道家哲学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与道教。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故道家与道教常被混淆。

基本观点

道家哲学首先不同于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 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

文学特点

老子出关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另外一种说法是大散关。函谷关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他过关的,他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他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说,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我们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出来嘛。据说关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关令子》。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

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鲁迅先生也对此发生过兴趣,还专门创作了故事新编《老子出关》,还与别人打了一点笔墨仗。另外,老子出关中的“紫气东来”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帝王之家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你看生个孩子如果紫气满室,古人认为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气”当作吉祥的象征,于是把“紫气东来”这些字写在大门上等等。先民还认为,哪个地方有宝物,哪个地方就会在上空出现紫气。

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这青牛还被老子家乡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说老子当初出关是乘这青牛飞过去的,并且又有一段美妙的传说。

今天的河南鹿邑县城内的东北角上还有一处高约13米的高台,叫“老君台”,又叫“升仙台”,台上有座老子庙。庙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铁柱子,称为“赶山鞭”。相传老子50多岁时曾在这里讲学,此地离自己家有好多路,来来往往都要经过一座山叫“隐阳山”。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见不到太阳,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当空,庄稼枯死,老百姓受尽了苦难。老子目睹这一切,虽想解救百姓,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骑青牛飞过了函谷关,知道自己已经成仙,青牛也会说人话了,于是又要青牛一起飞回家乡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乡,老子挥鞭打山,山顶削去了,并且飞到了山东,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顶山。这时鞭梢甩断,甩断的鞭子飞到了山西。老子一看手中的鞭子只剩下一个杆子,就顺手插在地上,这就是这个铁拄子的来历。老子又乘青牛飞走了,而那鞭子杆就永远留在了那儿。百姓感谢老子前来赶走山,因为从这以后老子家乡就过起了风调雨顺的好日子了。百姓就把老子挥鞭赶走山时站立的土台叫“升仙台”,将地上的铁柱子称“赶山鞭”。唐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又把这个台称为“老君台”,还修了庙,进行祭祀。——这是老百姓何等瑰丽的想象啊!读了老子家乡的这一则传说,更感到老子又是有血有肉地活在老百姓中间!老子文化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中国的深厚博大的文化也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衍生出来,又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

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 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可以先看看王弼 注解的《道德经》

然后建议根据帛书一起研读比较好,避免不必要的曲解

给你推荐几本很有参考性质的书籍:

《帛书老子校注》

《老子评传》 陈鼓应

《老子校释》朱谦之

《老子章句解读》

是我们中哲老师强烈推荐的,认真读读这些书籍,可以对道德经有很大的把握

老子原名为李耳,孟子原名为孟轲,孔子原名为孔丘。

老子,本名李耳,字伯阳,又名老响,春秋时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也就是当时国家图书馆馆长,当得是全国最有文化内涵的官员,所以他是当时全中国最有文化、有思想的学者。后来退隐著书,有《老子》一书传世。

《老子》是影响中国人思想最大的三大古籍之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因为这本书而打上了深深的“道法自然”的烙印。

老子是古人对老响的尊称。按照诸子百家的称呼,有成就的大师一般都会被门人尊称“某某子”,而这个“子”前面通常加的都是这位大师的姓,比如孙子、孔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无不如此,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子”前面加地名,比如鬼谷子。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