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朋友帮忙找一下关于黄河的资料
第一个资料:http://wwwxxjxw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5 (图文黄河资料)
第二个资料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 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 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 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 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 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 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 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 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 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 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 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 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 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 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 之地。
六、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 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 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 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七、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 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 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历史记述改造自然的功绩
这里确实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这里也难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传说,神农氏曾教民稼穑。耐人寻味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
《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 "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木叮叮, 鸟鸣嘤嘤。"
九、黄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损
始皇帝统一六国,大量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与此同 时,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 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 实行屯垦戍边,多次向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移民,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 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
十、黄土高原森林第二次受大损
西汉时期,天下大治,中国人口激增至6000万。向西北开拓移 民成为解决人口膨胀压力的主要手段,仅汉武帝时期,就向西北边塞迁 徙了70余万人口。西汉将匈奴赶到遥远的漠北,将大片林牧区变成了 农耕区。西汉在河套开发的引黄灌溉工程,是以宁夏内蒙的贺兰山森林 和陕北森林的大破坏为代价的。
十一、黄土高原森林第三次受大损
唐朝立国之初,励精图治,经济迅速恢复。由于其经济贸易外交 的中心皆偏于西北,因而西北地区的屯田垦殖搞得有声有色。黄土高 原的林牧区开辟了大片农田,垦田数十万亩。每丁耕田有二三百亩, 广种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
唐代定都黄土地的中心城市-长安。盛唐气象,国力达到顶峰, 都城的规模当然前无古人,耗用木材无数。仅就长安附近而言,唐代除了在宝鸡、眉县、周至、户县等邻近山中采伐外,还远到岐山、陇山和当时岚州(今岚县)、盛州(今内蒙额尔多斯高原一带)采办。
十二、黄土高原森林第四次受大损
宋代建都开封,因为洛阳附近黄河南北的山岭早被砍伐一空了, 不得不远去吕梁山采伐,当时渭河上游林区也横遭暴劫。史载北宋刚 刚立国,就在秦陇之间大肆采伐。陕西秦岭、子午岭、罗山,宁夏贺 兰山、大盘山,甘肃沼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到破坏。宋朝官商 每年仅从陕甘间的陇山就采得大木万株以上,竟使当时开封城内良木堆积如山,私商采卖木材更是不计其数。
十三、黄土高原森林第五次受大损
明朝重得西北,重视屯田,以便以屯养军,以军隶民。当时"屯 田普天下","而西北为最"。明初驻屯雁门、偏关长城附近时,那 里因山势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鲜径行,骑不能入"。到了明中叶, 北京的高官显贵,边关将士,当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 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单是每年贩运到北京的林木,就不 下百万根。
十四、黄土高原森林第六次受大损
满清入关,短短几十年休养生息,人口由8000万增至两亿。 华北、江南人满为患,于是大量流民自发涌向西北。黄土高原又一次成为破坏的重灾区,祈连山、六盘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参天,此时完 全成了光山秃岭。
十五、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
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实的一片黄土。 黄土本身土质疏松,没有任何抗冲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 护。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为最,草原次之,农作物则几乎为零。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扫平具备保护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没有保护 能力的农作物。
十六、呜呼!黄河!
呜呼!千百年来,我们就这样在刀斧和战火中毁灭了黄河中下游的 天然植被。可叹伐尽林木营造的无数恢宏殿宇,而今安在哉?
黄土地是深厚的,也是脆弱的。因为它土质疏松,颗粒细腻,植被 一经破坏,水土流失就极其严重。很快我们就听到了哀婉的叹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十七、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沟壑纵深
目前高原上长度在1公里以上的沟壑有30多万条,1公里以下的 支沟、毛沟更是不计其数。一道道沟壑最终的归宿都是黄河,它们不停 地切割着黄土高原,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十八、黄土高原植被破坏,生态环境今非昔比
走在我们今天称之为黄土高原的莽原之上,满眼是嶙峋干裂、支离 破碎的黄土,没有树,甚至没有草,多少人曾深深感叹:人类的先民们, 怎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发出如此灿烂的文明?
它们没有意识到的是,直到6000年前,绿色还是这里的主色调, 那时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9%。
十九、一场暴雨地形巨变
随着植被覆盖率的下降,高原上河流沟壑强烈下切,在向上延伸的同 时,两侧也在拓宽,并且发展出支沟,支沟又发展成毛沟。这样的变化, 往往只需要数年、数月、数天甚至一场暴雨过后就能完成,因此黄土高原 也被称作世界上地形改变最为迅速的地区。
二十、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
每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这些沟壑。每年流失的 16亿吨泥土,绝不仅仅是把一条河染成触目惊心的**。它随水而下, 淤塞了湖泊,冲决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涤荡了平原。
二十一、三年两决口,百年大改道
黄河一天天暴虐起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亲河 终于成了"中华之忧患"。与黄河水患的搏斗,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 亡的头等大事。
二十二、守着黄河缺水,郑州可为中游一例
郑州本来因水而兴,它依傍黄河,还有贾鲁河、熊耳河、金水河从 城中流过。但随着工农业的巨大发展,污染日趋加重,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三条曾经流淌不尽的河流先后枯竭。至70年代,郑州已完全依赖 黄河供水。
二十三、山东缺水,越近黄河越缺水
山东的水资源情况更加紧张,人口和耕地分别占到全国的7.2% 和7.3%,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3.3%。每公顷耕地占有水量4560立方米,是全国的17.3%。是越接近黄河水资源越短缺, 到黄河一带径流深降到只有60毫米,到鲁西北的临清、冠县一带竟只 有25毫米。
参考资料:
从古至今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潘姓名人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 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 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 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
从古至今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潘安 潘长江 潘阳 潘霜霜 潘玮柏 潘晓婷 潘辰
潘氏名人在我国历史上,潘姓名人辈出。
见于史籍,最早的潘姓人物是春秋时楚国太师潘崇,其世代为当朝有势力的家族。
西晋时有文学家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以其文字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他长于诗赋,文词华靡,为当时 诗风的代表人物,与陆机齐名,其《悼亡诗》为世传诵。
宋代有大将潘美,为赵匡胤手下重要军事将领,屡立战功,累官至忠武军节度使,封代国公。
明代有著名水利家潘季驯,他自嘉靖末到万历间,四任总理河道,先后达二十七年。他治黄方法是: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河行旧道,反对改流,讲究修防,借黄(黄河)通运(运河)。他著书多部,甚有影响。
清朝有学者潘来,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现代人潘天寿,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平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培养美术人才等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笔墨有金石味,朴厚劲挺,气势雄阔,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形成自己的特色。
dzhzp/qYbper
潘
〔清〕清初人。工细花鸟,得宋人法。《历代画史汇传补编》
潘大临
〔约公元一O九O年前后在世〕黄冈(书录解题作齐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佑中前后在世。善诗文,又工书。为人风度恬适,殊有尘外之韵,曾同黄庭坚、苏轼、张耒诸人游。家贫甚。谢逸当以书问;有无新作?他答书道:“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所蔽杀。昨日清卧,闻觉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兴,止此一句奉寄。”大临自云诗法老杜,其宝不甚相似,仅得句法于苏轼耳。著有柯山集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潘大同
〔清〕(一八二二至一八六二)字吉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楷长子。廪膳生。善画芦雁,学边寿民。卒年四十一。《艺林悼友录》
--------------------------------------------------------------------------------
潘大琨
〔清〕字梧庄,江苏宜兴人。官县丞。吴岫弟子。工写生。《清朝书画家年录》
--------------------------------------------------------------------------------
潘德舆
〔清〕(公元一七八五年至一八三九年)字彦辅,一字四农,江苏山阳人。生于清高宗乾隆五十年,卒于宣宗道光十九年,年五十五岁。性至孝,博学工文词。阮元为漕运总督,招之,力辞不往。继游京师,与郭仪霄、张际亮、张履、汤鹏等友善,互相研讨。道光八年(公元一八二八年)举人。十五年,任安徽知县。末几,卒。德舆文入幽出显,沈痛吐露,诗复精深奥博,耐人寻味。所著有《养一斋诗文集》二十六卷,《记》>>
历史上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季孙:中华潘姓其中一宗系的受姓始祖。季孙公,周毕公高之四子也,毕公高历相文武成康封于毕,世子袭爵,季孙公食采潘地,从而得姓,是为潘氏始祖。
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潘璋:字文,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人,西晋文学家、名臣。善缀辞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求形式美的倾向,所以在当时与陆机受到同样的推崇。
潘综:晋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孙恩起义,与父骠路遇兵。
潘尼:潘岳之侄,官至太常卿,在文学上与潘岳齐名,世称“两潘”,其诗注重词藻,多应酬赠答之作,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潘正夫:唐代驸马,尚懿宗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官至少傅,封和国公,历事四朝。
潘美:大名(今属河北省)人,北宋名将,在灭南汉、南唐、北汉时立下奇功。宋太宗雍熙三年(即九八六年)攻辽,潘美因指挥失当,使名将杨业陷敌牺牲,而受降级处分。
潘仝:字会道,汉族,祖籍河南荥阳。宋朝广州观察推官(三品)升秘书阁学士(一品)。
潘任:字肩宏,汉族,潘仝之孙。宋景炎元年从丞相文天祥起兵抗元,受封扶驾征讨大将军;宋祥兴元年赵帝晋升其为兵部尚书。宋亡后绝食而终,明太祖朱元璋颁谥“忠节”。
潘良贵:(1094―1150)字义荣,一字子贱,号默成。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宋代官吏、学者。
潘宗亮:宋代官吏,仕至太常卿,进士。迁居杭州(今属浙江)。
潘阆:大名人,宋太宗时进士,其诗词笔调清新,往往有出尘之语。
潘翼:青田人,宋代学者,学贯诸子百家,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
潘璋:字栗夫。金华人。明・成化八年进士。历任工部营缮司主事、都永主事,四川按察司佥事,陕西按察副使。
潘耒:江苏省吴江人,清初学者,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潘大临:黄岗人,宋代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有《柯山集》遗世。
潘自中:宋代松阳人。曾江州司理,不媚上,不诬人,力雪冤案。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浙江省乌程(今吴兴)人,明代著名水利家。
潘之恒: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明代文学家,撰有《叙曲》、《吴剧》等剧评,并有诗集《涉江集》。
潘振承:福建龙海市白礁村人,广州十三行首商,十八世纪世界首富。
潘柽章:江南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末清初学者,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潘平格:浙江慈溪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追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人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潘亦隽:江苏省苏州人,清初画家,其族弟潘奕鏊、潘奕钧、潘奕荫、潘奕藻等都是知名画家。
潘作梅:字肖野,号戒平。清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安吉籍。雍正元年拔贡。官海宁学正。冷官二十年,不慕荣利。博学多艺,精书法。画山水得倪云林逸致。
潘泽:字惠昔,清代山东省东昌府冠县(今山东冠县)人,其祖先自山西洪洞迁来至此。
潘清:雍正四年间与翁岩、钱坚创立清帮,史称青帮,为青帮三祖之一。
潘世恩:乾隆五十八年状元。(1769-1854)清朝大臣。
潘祖荫:字伯寅。江苏吴县人。年十七应顺天乡试挑取誊录。
潘宗耀:字绳武,号虹桥。清代永嘉人。嘉庆六年举人。历丹徒、江浦知县,士民爱戴。有《五梅一研斋诗钞》。
姓潘的历史名人 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潘安(247年300年),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潘安二十岁,时晋武帝躬耕藉田,潘安作赋以美其事,洒洒千言,辞藻优美,为众所疾,遂十年不得升迁。潘安三十余岁出为河阳县令,令全县种桃花,遂有“河阳一县花”之典故。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并为“贾谧二十四友”,潘安为首。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北宋开国名将。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素厚,宋朝代周后,受到重用,参加平定李重进叛乱,镇守扬州、潭州,累迁防御使。开宝三年(970年),为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军攻灭南汉。后参与平南唐、灭北汉、雁门之战等重要战役,被封为韩国公。雍熙三年(986年),因攻打辽国失败,导致杨业全军覆没,潘美被削三任,降为检校太保。次年,又复旧官。淳化二年(991年),加同平章事,数月后病逝。追赠为中书令,谥号武惠。
古代名人有谁姓潘?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其时着名画家。
15、潘韬: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申报,未被接纳。
17、潘龄皋: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劳动。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
历史上姓潘的有多少名人 潘雨尘mc水公主,潘汝1518算命中国排行最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中国soho董事长潘石屹名字直十亿,潘泰名,潘粤名,总之潘石屹家乡潘集寨名人多,有潘诗麟,潘远麟,潘永麟,潘仲麟,潘矩麟等太多,最有意思的一家是潘长江老婆姓杨,潘杨,潘仁美与杨家江,潘阳嫁的是武石磊,潘金海与武值。潘潇潇模特潘春辉模特等
中国有多少个姓潘的 太多了,数不清。。。。
历史上姓潘的有名人士 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潘璋:干(今山东省冠县)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关公父子败走麦城后,被潘璋所擒。(与下明代潘璋有别)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人,西晋文学家、名臣。善缀辞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求形式美的倾向,所以在当时与陆机受到同样的推崇。以“美姿容”著称,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词华靡,与同时代的文学家陆机齐名,其《悼亡诗》为世传诵,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潘综:晋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孙恩起义,与父骠路遇兵。兵砍其父,乃伏身保护,被砍四刀。一人曰:“杀孝子不祥。”于是父子俱得免。后官遂昌长。南朝宋元嘉间改其里名曰纯孝,免其家三世税租。
潘尼:潘岳之侄,官至太常卿,在文学上与潘岳齐名,世称“两潘”,其诗注重词藻,多应酬赠答之作,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潘美:大名(今属河北省)人,北宋名将,在灭南汉、南唐、北汉时立下奇功。宋太宗雍熙三年(即九八六年)攻辽,潘美因指挥失当,使名将杨业陷敌牺牲,而受降级处分。
潘阆:大名人,宋太宗时进士,其诗词笔调清新,往往有出尘之语。
潘翼:青田人,宋代学者,学贯诸子百家,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
潘璋:字栗夫。金华人。明・成化八年进士。历任工部营缮司主事、都永主事,四川按察司佥事,陕西按察副使。曾往荆湖管理竹木证赋,政不苛而课入甚丰。提督学政,力崇正学,造就甚众。着意培养之合州士人邹知。后以刚直敢言驰名于世督修宋濂墓,并撰写墓志铭。卒于官,蜀士闻之,相率哭于三公祠下,且奉入名宦祠。
潘耒:江苏省吴江人,清初学者,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潘大临:黄岗人,宋代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有《柯山集》遗世。
潘自中:字时。宋代松阳人。曾江州司理,不媚上,不诬人,力雪冤案。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浙江省乌程(今吴兴)人,明代著名水利家。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四任总理河道,先后达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成绩显著。著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潘之恒: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明代文学家,撰有《叙曲》、《吴剧》等剧评,并有诗集《涉江集》。
潘柽章:江南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末清初学者,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潘平格:浙江省慈溪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追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人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潘亦隽:江苏省苏州人,清初画家,其族弟潘奕鏊、潘奕钧、潘奕荫、潘奕藻等都是知名画家。
潘作梅:字肖野,号戒平。清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安吉籍。雍正元年拔贡。官海宁学正。冷官二十年,不慕荣利。博学多艺,精书法。画山水得倪云林逸致。
潘祖荫:字伯寅。江苏吴县人。年十七应顺天乡试挑取誊录。年十九以其祖太傅潘世恩年八十赐寿恩赏举人。咸丰进士,光绪元年授大理寺卿,署礼部右侍郎。次年,署刑部右侍郎、补礼部右侍郎,兼署工部左侍郎。四年,调户部右侍郎,仍兼署工部左侍郎。五年,转户部左侍郎,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擢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调刑部尚书。著有《四本堂文集》二卷、外集二卷,诗无专集,《晚晴诗汇》自《癸酉消夏南苑唱和集》中录存二十余首。辑有《癸酉消夏南苑唱和集》一卷等。
潘宗耀:字绳武,号虹桥。清代永嘉人。嘉庆六年举人。历丹徒、江浦知县,士民爱戴。有《五梅一研斋诗钞》。
潘子忠:广西岑溪县人。中国 党员。1929年参加广西百色起义,担任中国红>>
历史上姓潘的有哪些大人物?? 潘美:大名(今属河北省)人,北宋名将
潘璋:(今山东省冠县)人,三国时东吴名将
潘安:真名潘岳,西晋著名文学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
第一个资料:http://wwwxxjxw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5 (图文黄河资料)
第二个资料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 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 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 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 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 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 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 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 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 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 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 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 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 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 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 之地。
六、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 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 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 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七、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 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 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历史记述改造自然的功绩
这里确实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这里也难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传说,神农氏曾教民稼穑。耐人寻味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
《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 "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木叮叮, 鸟鸣嘤嘤。"
九、黄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损
始皇帝统一六国,大量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与此同 时,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 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 实行屯垦戍边,多次向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移民,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 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
十、黄土高原森林第二次受大损
西汉时期,天下大治,中国人口激增至6000万。向西北开拓移 民成为解决人口膨胀压力的主要手段,仅汉武帝时期,就向西北边塞迁 徙了70余万人口。西汉将匈奴赶到遥远的漠北,将大片林牧区变成了 农耕区。西汉在河套开发的引黄灌溉工程,是以宁夏内蒙的贺兰山森林 和陕北森林的大破坏为代价的。
十一、黄土高原森林第三次受大损
唐朝立国之初,励精图治,经济迅速恢复。由于其经济贸易外交 的中心皆偏于西北,因而西北地区的屯田垦殖搞得有声有色。黄土高 原的林牧区开辟了大片农田,垦田数十万亩。每丁耕田有二三百亩, 广种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
唐代定都黄土地的中心城市-长安。盛唐气象,国力达到顶峰, 都城的规模当然前无古人,耗用木材无数。仅就长安附近而言,唐代除了在宝鸡、眉县、周至、户县等邻近山中采伐外,还远到岐山、陇山和当时岚州(今岚县)、盛州(今内蒙额尔多斯高原一带)采办。
十二、黄土高原森林第四次受大损
宋代建都开封,因为洛阳附近黄河南北的山岭早被砍伐一空了, 不得不远去吕梁山采伐,当时渭河上游林区也横遭暴劫。史载北宋刚 刚立国,就在秦陇之间大肆采伐。陕西秦岭、子午岭、罗山,宁夏贺 兰山、大盘山,甘肃沼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到破坏。宋朝官商 每年仅从陕甘间的陇山就采得大木万株以上,竟使当时开封城内良木堆积如山,私商采卖木材更是不计其数。
十三、黄土高原森林第五次受大损
明朝重得西北,重视屯田,以便以屯养军,以军隶民。当时"屯 田普天下","而西北为最"。明初驻屯雁门、偏关长城附近时,那 里因山势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鲜径行,骑不能入"。到了明中叶, 北京的高官显贵,边关将士,当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 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单是每年贩运到北京的林木,就不 下百万根。
十四、黄土高原森林第六次受大损
满清入关,短短几十年休养生息,人口由8000万增至两亿。 华北、江南人满为患,于是大量流民自发涌向西北。黄土高原又一次成为破坏的重灾区,祈连山、六盘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参天,此时完 全成了光山秃岭。
十五、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
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实的一片黄土。 黄土本身土质疏松,没有任何抗冲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 护。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为最,草原次之,农作物则几乎为零。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扫平具备保护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没有保护 能力的农作物。
十六、呜呼!黄河!
呜呼!千百年来,我们就这样在刀斧和战火中毁灭了黄河中下游的 天然植被。可叹伐尽林木营造的无数恢宏殿宇,而今安在哉?
黄土地是深厚的,也是脆弱的。因为它土质疏松,颗粒细腻,植被 一经破坏,水土流失就极其严重。很快我们就听到了哀婉的叹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十七、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沟壑纵深
目前高原上长度在1公里以上的沟壑有30多万条,1公里以下的 支沟、毛沟更是不计其数。一道道沟壑最终的归宿都是黄河,它们不停 地切割着黄土高原,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十八、黄土高原植被破坏,生态环境今非昔比
走在我们今天称之为黄土高原的莽原之上,满眼是嶙峋干裂、支离 破碎的黄土,没有树,甚至没有草,多少人曾深深感叹:人类的先民们, 怎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发出如此灿烂的文明?
它们没有意识到的是,直到6000年前,绿色还是这里的主色调, 那时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9%。
十九、一场暴雨地形巨变
随着植被覆盖率的下降,高原上河流沟壑强烈下切,在向上延伸的同 时,两侧也在拓宽,并且发展出支沟,支沟又发展成毛沟。这样的变化, 往往只需要数年、数月、数天甚至一场暴雨过后就能完成,因此黄土高原 也被称作世界上地形改变最为迅速的地区。
二十、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
每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这些沟壑。每年流失的 16亿吨泥土,绝不仅仅是把一条河染成触目惊心的**。它随水而下, 淤塞了湖泊,冲决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涤荡了平原。
二十一、三年两决口,百年大改道
黄河一天天暴虐起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亲河 终于成了"中华之忧患"。与黄河水患的搏斗,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 亡的头等大事。
二十二、守着黄河缺水,郑州可为中游一例
郑州本来因水而兴,它依傍黄河,还有贾鲁河、熊耳河、金水河从 城中流过。但随着工农业的巨大发展,污染日趋加重,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三条曾经流淌不尽的河流先后枯竭。至70年代,郑州已完全依赖 黄河供水。
二十三、山东缺水,越近黄河越缺水
山东的水资源情况更加紧张,人口和耕地分别占到全国的7.2% 和7.3%,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3.3%。每公顷耕地占有水量4560立方米,是全国的17.3%。是越接近黄河水资源越短缺, 到黄河一带径流深降到只有60毫米,到鲁西北的临清、冠县一带竟只 有25毫米。
本文2023-08-06 13:48:0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