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善本是古籍中的珍藏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为什么善本是古籍中的珍藏品?,第1张

何谓古籍善本?清朝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为: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当代学者对古籍善本的解释为:一是年代久远而且有文物性;二是印刷插图精美而具有艺术性;三是书籍内容精辟具有学术资料性。国家文物法对古籍善本曾明文规定,凡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出品的文物和图书,均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私自出口。于是收藏家们往往将这一时限之前的清代初期或更早期的精刻本和精抄本视为珍宝,因为最起码它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从而决定了其收藏和投资价值也是相当高的。古籍善本由于是纸质品,很容易受到损毁,如水灾、火灾、虫蛀等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保存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实属不易,这就导致了流传下来的古籍善本十分稀少,许多古书现已绝迹,留存下来的古籍善本中不乏孤品、珍品,有的存世量也不过是寥寥几部,因此,古籍善本的价值珍贵也就不难理解了。

1、文献价值古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作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的价值更高。 3、艺术价值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4、学术价值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如宋版书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近年来,我国古籍善本在拍卖市场上行情十分走俏,价格不断向上攀升。如一册《唐人写经遗墨》以88万元成交,《续华严经疏》以40万元成交,《四库全书珍本》以29万元成交,明代版《陀罗尼经》成交价9万元,清乾隆年间《汪由敦诗翰》成交价165万元,民国版《朱拓千叶莲花造像》成交价055万元等等,可见古籍善本近年来已成为拍卖会的重头戏,购买者十分踊跃。古籍善本现已成为收藏家们苦苦追求的收藏精品。 目前,市场上的古籍善本价格还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宋版书或更早的古籍涨幅更是惊人,眼下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市场价大致在1 万元左右,换句话说,一册100页左右的宋版书价值可达到100万元左右。由于宋版书十分珍稀,其市场价格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元版书市场价与宋版书相差不是很大,市场价也随着宋版书的上扬而升值。明版书市场价要比宋版书低不少,其价格目前还比较平稳,但明版书要比以后的清版书的价格昂贵。明代初期的版本因流传下来的比较少,所以明初版本的升值潜力千万不可小视。明代中叶及明未的各种版本由于尚有一定的存世量,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市场价格仍将平稳地维持着原状。清版书由于存世量较大,清中叶及晚清的版本,市场价还不是很高。但清初康熙、乾隆年间的版本仍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清代图书以木刻为主,晚清时有一部分石印版出现。清代版本尽管目前价格不是很高,但在这部分存世量较大的图书中仍不乏精品善本,这就要看收藏者的识别能力了。此外,民国初期的石印版和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一部分铅印版、影印版虽然不属于很珍贵的古籍善本,但也值得投资者收藏。古籍善本由于近年来在收藏品市场上十分受宠,因而各种伪造的古籍善本也应运而生。 

1水浒传》2《红楼梦》3《三国演义》4《西游记》

《水浒传》的思想成就和艺术精华主要体现在前七十回之中,作者生动描绘众多英雄好汉,尤其是宋江、林冲、武松和鲁智深、李逵、杨志等人被迫落草、逼上梁山的曲折历程,揄扬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团结一致“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同时又打家劫寨,劫富济贫的侠义精神。

《红楼梦》写的是封建贵族的青年贾宝玉、林黛王、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而且以此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本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反汉书》、《三国志平话》和某些有关传说,经过综合熔裁,再创作而成。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终于三国归晋,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极其壮阔的、波谲云诡的历史画面。文字用浅近的文言,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

《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去往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有情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的险阻。以降妖伏魔,歌赞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

要知道,在古代,还有人写文章赚版税。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年司马相如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她失宠了,但又不愿意独居,于是请当时的文坛巨星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600字的文章。作为回报,陈皇后送给他“百两黄金”,价格不菲。献给汉武帝后,汉武帝深受感动,重拾对皇后的爱。但是,不像写文章赚稿费,出版者不一定能赚到稿费。曾几何时,曹雪芹的长门赋,蒲松龄的红楼梦等经典名作都是不要报酬的,但往往要自己掏钱。

最著名的自费出书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吕不韦。他组织追随者编纂了聊斋一书,这是先秦时期一部类似百科全书的著作。这本书完成后,为了提高影响力,吕不韦决定“炒作”这本书。他让手下把书的内容贴出来,贴在咸阳城的大门上,旁边还贴了一张告示:谁要是能把书的内容吕氏春秋加减一个字,就立刻奖励他的女儿。

这就是习语“一言为定千金”的由来。当时“千言万语”的消息传开,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史书中没有记载是否有人挑出书中的毛病,得到“一千块钱”,但可以肯定的是,吕氏春秋的影响力大增,成为中国历史上“圣人”的代表作。

可见,古人出书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而吕不韦出书不仅是自费,还通过宣传炒作。如果没有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文人,作品无人欣赏,出版一本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清代吕氏春秋的作者李伯元编著了一本名为官场现形记的书,计划印2000册,需要一大笔钱。为此他四处求援,东拼西凑,借的钱要等书卖了才能还。出版这本书的整个过程非常艰难。伟大的文学人物钱也难逃筹钱出书的窘境。他的代表作时事嬉语是门徒和他所有的同学一起出版的。对于这一点,钱不仅没有因为出版这本书没有稿费而抱怨,反而很满意。

虽然没有稿费,但并不是所有文人都会为生计发愁。以前很多人靠卖文章贴补日常开销,古人称之为“擦边笔”。唐代书法家李咏,尤其擅长题字,声名远播。很多人拿着锦缎来他家请他写词,以至于和他同时代的杜甫评论他,他写的碑文都是锦缎,锦缎,锦缎。清代,郑板桥晚年失官,代笔作画,明码标价。“大的六两,中的四两,小的两两,一本书,一两对联,一把扇子,一桶五块钱”

但是,把“写作”这件事理解为稿费并不准确。“写作”的本质不是文章的交易,而是购买作家的名字,就像今天的广告费、代言费一样。那些向这些文人要碑文和序的人,目的就是想利用自己的名声来荣耀自己的家族。在古代,真正的作者写作的出发点其实很简单。比如初学集的编者孔子,诗经的编者司马迁,写作是为了表达,或者是为了兴趣和责任,而不考虑稿费的几何。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是这些文人的伟大之处。与“文章永恒”相比,仅仅是可以衡量的稿费吗?

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人有很多,例如李时珍,宋应星或者是柳永等人。我们先来说说奉旨填词的柳永,柳永是宋真宗时期的人物,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因为他写作措辞过于浮夸,被宋真宗所嫌弃,所以屡次不中。后来他四次落第后,失望地离开了京城。后来宋仁宗登基,他才中了进士,圆了他的梦。

然后我们来说说李时珍,李时珍被人称为“药圣”,是明代著名的药学家,并著有《本草纲目》等著名的中医药经典。他自小聪慧过人,年仅十四岁就考取了秀才,但是从此以后,无论他多么努力,都无法在科举考试中再进一步,于是他一怒之下放弃了读书,转而开始攻克中医这个难啃的骨头。他埋头于研究古籍、又去各大医馆观摩学习。

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忽然发现,其实古人所著有关于中草药的纪录很多都是有错误的,因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己写出一本囊括全部中草药,而且纪录全面的书来。他走遍大江南北,亲自去尝试每一种药材,最终写出了这本《本草纲目》。

同样是明朝时期,还出现了一个宋应星。宋应星所作《天工开物》一书,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李时珍不一样的是,宋应星28岁的时候考中举人,但是后来五次进京考试,都未成功,因此他放弃了科举考试。而后投身乡间调查走访,学到了很多有关的知识,作出《天工开物》这本书。由此可见,科学考试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