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的功效与作用,功效祛风清热 凉血明目;主治风温发热 头痛 肺热咳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功效祛风清热 凉血明目;主治风温发热 头痛 肺热咳嗽,第1张

中所周知,桑叶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喂蚕,却很少人知道桑叶其实也是一味中药,那么桑叶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桑叶的功效

别名铁扇子;蚕叶。

性味性寒;味甘、苦。

归经归肺经、肝经。

功效祛风清热,凉血明目。

主治治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

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

2、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

3、清肺润燥∶用于肺热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

用药禁忌经期妇女及孕妇不宜使用。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气味苦甘寒,有小毒,主寒热出汗。

《日华子本草》:暖,无毒。利五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春叶未天,枝可作煎酒服,治一切风。

《本草纲目》: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止消渴。

《本草蒙筌》:采经霜者煮汤,洗眼去风泪殊胜。盐捣敷蛇虫蜈蚣咬毒,蒸捣扑损瘀血带凝。煎代茶,消水肿脚浮,下气令关节利;研作散,汤调。止霍乱吐泻,出汗除风痹疼。炙和桑衣煎浓,治痢诸伤止血。

桑叶的作用

1、桑叶善于散风热而泄肺热,对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常与菊花、银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应用。桑叶不仅可用于风热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对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可与菊花、决明子、车前子等配合应用。至于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桑叶还可配滋养肝肾的女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2、桑叶轻清发散,能散风热,但作用较弱。临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风热袭肺、咳嗽多痰,或燥热伤肺、干咳无痰;以及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等症,为常用的药品。配牛蒡子、前胡,则散风清肺;配石膏、麦冬,则清燥润肺;配菊花、决明子,则清肝明目。

3、桑叶有降血糖作用。其所含的蜕皮甾酮对多种方法诱导的血糖升高均有降糖作用,可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元,但不改变正常动物的血糖。

4、桑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桑叶提取液给狗麻醉后股静脉注射,出现暂时血压降低,但不影响呼吸。

5、桑叶有抗炎、抗病原体作用。桑叶煎剂在体外试验对金**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另外,还可杀灭钩端螺旋体。

总结 :看完本文是否对桑叶的功效和作用有了解了呢?其实桑叶的作用还有很多,友友们有机会可以多多尝试,桑叶对人体几乎没有副作用,请放心食用。

参类药材很多,有高丽参、西洋参、等,各种参类的也不尽相同,下面是关于与剖析,以及一些关于的禁忌等方面的叙述,更多有关北沙参的知识,请在线搜索中医中药频道。

有关北沙参的古籍记载:

《本草从新》记载:北沙参“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咳肺痿”的,而《饮片新参》记载,北沙参养肺胃阴,治劳咳痰血。《药植志》:治,肺结核,肺膨胀不全,肺脓疡等。《中药志》:养肺阴,清肺热,祛痰止咳。治虚劳发热,阴伤燥咳,口渴咽干。

北沙参药性味甘、亦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1 肺燥阴虚,干咳痰少,咽干鼻燥者,可与麦冬、玉竹、贝母、杏仁等配伍,以润肺止咳。

2 常用于热后期胃阳不足之口渴舌干、食欲不振等症,临床多与生地、石斛、麦冬等配伍,以清热养胃生津。

3 若胃阴不足,脘部酌痛,嘈杂似饥者,则可与麦冬、白芍、甘草等同用, 以养阴生津止痛。

4 胃阴虚兼见肝肾阴虚,肝气不舒,症见胁痛脘胀,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者,可与麦冬、生地、枸杞子等并施。

北沙参

1肺阴虚证。本品甘润而偏于苦寒,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哑等证。常与相似的养阴、润肺、清肺及止咳、平喘、利咽之麦冬、南沙参、杏仁、桑叶、玄参等药同用。

2胃阴虚证。本品能补胃阴,而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适用于胃阴虚有热之口干多饮、饥不欲食、大便干结、舌苔光剥或舌红少津及胃痛、胃胀、干呕等证。常与石斛、玉竹、乌梅等养阴生津之品同用。胃阴脾气俱虚者,宜与山药、太子参、黄精等养阴、益气健脾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5钱;亦可熬膏或入丸剂。

使用注意《本草从新》谓北沙参“反藜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亦认为北沙参“不宜与藜芦同用”,应加以注意。

北沙参的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含生物碱、淀粉、多糖、多种香豆素类成分,微量挥发油及佛手柑内酯等成分。

2药理作用:北沙参的乙醇提取物有降低体温和镇痛作用;北沙参多糖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可用于体内免疫功能异常亢进的;北沙参水浸液在低浓度时,能加强离体蟾蜍心脏收缩,浓度增高,则出现抑制直至心室停跳,但可以恢复;静脉注射北沙参可使麻醉兔的血压略升,呼吸加强。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北沙参、川芎各30g,蔓荆26g,细辛15g,加黄酒煎服,治疗头痛有效(浙江中医杂志,1993,12:564);以北沙参、山药各15g,水煎服,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24例,12例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无反复,5例无效(吉林中医药,1981,2:45)。

4不良反应:加工北沙参时,少数人会引起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局部灼痛、瘙痒、水肿、丘疹、怕光流泪、发热、乏力、头晕、胸闷及鼻腔、结膜、咽部充血等。

以上关于北沙参的的简述,大家对于与作用也大体的了解了,更多有关北沙参美食方面的内容,请关注库,或者搜索相关北沙参的信息。

、、

《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医学启源》:“虚损血衰之人须用,善黑须发。《主治秘要》云:其用有五:益肾水真阴一也,和产后气血二也,去脐腹急痛三也,养阴退阳四也,壮水之源五也。”

《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本草从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又能补脾阴,止久泻。治劳伤风痹,阴亏发热,干咳痰嗽,气短喘促,胃中空虚觉馁,痘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便秘,诸种动血,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古代临床应用

用于血虚诸证。如《景岳全书》两仪膏;《正体类要》八珍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四物汤。

用于肝肾阴虚诸证。如《医宗金鉴》知柏地黄丸。

用于小儿发育迟缓,如《景岳全书》贞元饮。

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小便遗沥,或火不生土之食少便溏,多与附子、肉桂等温阳之品配用,此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用治阴疽寒凝,本品常与鹿角胶、肉桂、麻黄等配用以温经养血,散寒通脉。

《活法机要》:“熟地、当归合用名补髓剂。”

《本草经疏》:“同砂仁,治胎动下血腰痛。”

《得配本草》:“得乌梅,引入骨髓;得砂仁,纳气归阴;得炒干姜,治产后血块;得丹皮,滋阴凉血;使元参,消阴火;合当归,治胎痛;加牛膝,治胫股腹痛;和牡蛎,消阴火之痰。”

注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禁服。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26 制备方法 27 用药禁忌 3 《痘疹仁端录》卷九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4 《外科大成》卷二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5 《重订通俗伤寒论》引顺氏方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6 《何氏虚劳心传》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功效 64 主治 65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66 加减 7 《金鉴》卷五十二 71 方名 72 组成 73 功效 74 主治 75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8 《治疹全书》卷下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医学集成》卷三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10 《中药成方配本》(苏州方)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功效 104 主治 105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106 制备方法 11 《片玉痘疹》卷十二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12 《医统》卷九十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普济方》卷七十四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14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功效 144 主治 145 各家论述 15 《寿世保元》卷八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功效 164 主治 165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166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清金散 清金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qīng jīn sǎn

2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21 方名

清金散

22 组成

陈皮3钱4分,清夏2钱4分,川贝3钱4分,花粉3钱4分,桔梗3钱4分,苏叶3钱4分,黄芩3钱4分,寸冬3钱4分,甘草3钱4分。

23 功效

理肺清痰,止咳解表。

24 主治

肺热喘嗽,吐痰吐血,外感伤风等症。

25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小儿1钱,大人白开水送下,小儿白糖水送下。

26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贮于磨口瓶中。

27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3 《痘疹仁端录》卷九 31 方名

清金散

32 组成

焦紫麦冬2钱,桔梗2钱。

33 主治

痘疹气热血燥,皮毛枯槁,咳嗽者。

3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4 《外科大成》卷二 41 方名

清金散

42 组成

黄连3钱,枳壳1钱,陈皮1钱,乳香1钱,没药5分。

43 主治

痔漏肿痛。

4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用水2钟,煎至1钟,空心服。

5 《重订通俗伤寒论》引顺氏方 51 方名

清金散

52 组成

生桑皮3钱,百合3钱,冬花3钱,川贝3钱,生苡仁5钱,地骨皮4钱,麦冬2钱,生甘草8分,生藕汁1杯(冲),童便1杯(冲),枇杷叶(去毛)1两。

53 主治

痨症。

5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鲜茅根1两煎汤代水,煎服。

6 《何氏虚劳心传》 61 方名

清金散

62 组成

麦冬34钱,天冬2钱,白花百合1两(有血倍用),桑皮(蜜炙)2钱(咳甚倍用),骨皮2钱(内热甚加1钱),薄荷1钱,花粉2钱,茯苓2钱,贝母2钱(痰多痰红倍用),枇杷叶(蜜炙)3大片(咳甚加),米仁5钱(食少有血倍用)。

63 功效

润燥、清金、降气、消痰。

64 主治

阴虚咳嗽,或多痰,或干咳,或痰血红,或纯血。

65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上加人乳、牛乳各1杯,煎成,加炼蜜或饴糖数匙,薄荷、贝母(研细)亦和匀其内,频频温服。

66 加减

酒客病,加甘蔗汁半杯;有血,加生地3、4、5钱,茅根4两,藕汁、童便各1杯。若热甚痰多,大便燥结者,加梨汁半杯,炖滚服。

7 《金鉴》卷五十二 71 方名

清金散

72 组成

生栀子、黄芩、枇杷叶(蜜炙)、生地黄、花粉、连翘(去心)、麦冬(去心)、薄荷、元参、生甘草、桔梗。

73 功效

清金化毒。

74 主治

鼻疳。疳热攻肺,鼻塞赤痒痛,浸*溃烂,下连唇际成疮,咳嗽气促,毛发焦枯,热盛者。

75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引用灯心,水煎服。

8 《治疹全书》卷下 81 方名

清金散

82 组成

青黛、明矾、雄黄、文蛤、山栀、硼砂、皂角、血余、冰片。

83 主治

疹后口干,变成牙疳。

8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以盐汤洗口净后,敷之。

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9 《医学集成》卷三 91 方名

清金散

92 组成

沙参、赤苓、石膏、知母、麦冬、元参、黄芩、炒栀、骨皮、杏仁、瓜蒌、大力、桔梗、竹心。

93 主治

麻后咳嗽。

10 《中药成方配本》(苏州方) 101 方名

清金散

102 组成

生石膏9两,青黛1两。

103 功效

清肺降火。

104 主治

肺胃热盛,咳呛失血,咽痛,口疮。

105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12两,绢包,水煎服。

106 制备方法

各取净末,和匀,约成散9两7钱。

11 《片玉痘疹》卷十二 111 方名

清金散

112 组成

茯苓、陈皮、甘草、知母、桑白皮、桔梗、杏仁、前胡、黄芩、栀子仁、地骨皮、枳壳、胆星、款冬花、马兜铃、青木香。

113 主治

痘疹收靥之后,余毒归肺,咳吐脓血者。

11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2 《医统》卷九十 121 方名

清金散

122 组成

铜青1钱,白矾1钱。

123 主治

鼻下烂疮,口鼻疳疮。

12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敷患处。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3 《普济方》卷七十四 131 方名

清金散

132 组成

芰荷根。

133 主治

暴赤眼,涩痛难开。

13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绞取汁,点目眦中。

14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141 方名

清金散

142 组成

防风、黄芩、生地、丹皮、当归、蒲黄(炒)、地榆(黑)、白芍(生)、川芎、槐花、杜仲(炒)、甘草、泽兰、阿胶(炒)。

143 功效

清大肠风热,养血。

144 主治

产后血虚,风热客于大肠,大便便血。

145 各家论述

是方养血清热为主。四物加阿胶、丹皮、杜仲、蒲黄以养血、补血、凉血;黄芩、槐花、防风、地榆、甘草、兰叶直入阳明,以清热祛风。血虚则补之,风热则清之,便血自止矣。

15 《寿世保元》卷八 151 方名

清金散

152 组成

陈皮、半夏(姜制)、贝母、天花粉、麦门冬(去心)、桔梗、栀子(炒)、黄芩各等分,甘草(生)。

153 主治

痘余毒在脾肺咳嗽。

154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食远服。

155 制备方法

上锉。

1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161 方名

清金散

162 组成

芦根2两,川贝母1两,山栀子2两,板蓝根4钱,朱砂4钱,琥珀4钱,犀角4钱,冰片1钱。

163 功效

清肺,解热,止嗽。

164 主治

小儿感冒咳嗽,肺炎咳嗽,麻疹咳嗽,伤风流涕,百日咳,扁桃腺炎。

165 清金散的用法用量

周岁小儿每服1分,开白水送下。

16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清金散 《医宗金鉴》:[卷五疳证门]鼻疳

下连唇际成疮,欬嗽气促,毛发焦枯也,热盛者,宜清金散,蒋氏化毒丹主之,虫蚀者,用化虫丸主之,外用鼻

《幼科心法要诀》:[卷三疳证门]鼻疳

下连唇际成疮,咳嗽气促,毛发焦枯也。热盛者,宜清金散、蒋氏化毒丹主之;虫蚀者,用化虫丸主之。外用鼻

《麻科活人全书》:[卷之三]喑哑声音不清第五十三

参。加沙参主之。如系肺热。声音不清响者。以甘草清金散主之。兼有咳者。以清金降火汤主之。或以验方治之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诠痘疮(下)]声音(四十七)

出者,宜导赤散合甘桔汤加炒牛蒡子主之,或用甘桔清金散。一、上焦阳虚而声音低小不出者,此心肺不足之病

《麻科活人全书》:[卷之四]咽喉痛第八十八

目录 1 拼音 2 风寒咳嗽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含量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74 测定法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213 版本 3 风寒咳嗽丸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32 标准编号 33 处方 34 制法 35 性状 36 鉴别 37 检查 38 功能与主治 39 用法与用量 310 注意 311 贮藏 4 风寒咳嗽丸说明书 41 药品类型 42 药品名称 43 药品汉语拼音 44 药品英文名称 45 成份 46 性状 47 作用类别 48 适应症/功能主治 49 规格 410 风寒咳嗽丸的用法用量 411 禁忌 412 风寒咳嗽丸的不良反应 413 注意事项 414 风寒咳嗽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415 风寒咳嗽丸的药理作用 416 备注 附: 1 古籍中的风寒咳嗽丸 风寒咳嗽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fēng hán ké sòu wán

2 风寒咳嗽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

风寒咳嗽丸

Fenghan Kesou Wan

22 处方

陈皮100g、法半夏150g、青皮100g、苦杏仁100g、麻黄100g、紫苏叶100g、五味子100g、桑白皮100g、炙甘草100g、生姜150g

23 制法

以上十味,除生姜外,苦杏仁压榨去油,与其余陈皮等八味共同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备用。生姜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微苦。

2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种皮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暗棕色物(五味子)。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状(麻黄)。石细胞橙**,贝壳形,壁较厚,较宽的一边纹孔明显(苦杏仁)。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草酸钙针晶束,长32~144μm,存在于黏液细胞中(法半夏)。

(2)取本品10g,研细,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弃去乙醚液,药渣挥干溶剂,加三氯甲烷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药渣备用,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五味子甲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鉴别](2)项下三氯甲烷提取后的药渣,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加热使溶解,滤过,滤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二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05%氢氧化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为展开剂,展开5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20:10:1:1)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2cm,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2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含03%三乙胺的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4:9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堿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麻黄堿对照品和盐酸伪麻黄堿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盐酸麻黄堿15μg、盐酸伪麻黄堿15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3g,内径为1cm)上,收集流出液,用乙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合并流出液及洗脱液,加盐酸1滴,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移至10ml量瓶中,加磷酸1滴,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麻黄以盐酸麻黄堿(C10H15NO·HCl)和盐酸伪麻黄堿(C10H15NO·HCl)的总量计,不得少于068mg。

28 功能与主治

宣肺散寒,祛痰止咳。用于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喘,症见头痛鼻塞、痰多咳嗽、胸闷气喘。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210 注意

阴虚干咳者慎服。

211 规格

每袋装6g

212 贮藏

密封。

2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风寒咳嗽丸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Fenghan Kesou Wan

32 标准编号

WS3B171094

33 处方

陈皮 100g 法半夏 150g 青皮 100g 苦杏仁 100g 麻黄 100g 紫苏叶 100g 五味子 100g 桑白皮 100g 甘草 (蜜炙) 100g

34 制法

以上九味,苦杏仁压榨去油,与其余陈皮等八味共粉碎成细粉,过筛, 混匀。另取生姜 150g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与上述粉末泛 丸,干燥,即得。

35 性状

本品为黄黑色的水丸;味微苦。

36 鉴别

(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种 皮表面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暗棕色物。气孔 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石细胞橙**,贝壳形,壁较厚,较宽一边纹孔明显 。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2) 取本品 5g,研细,加乙醇20ml,温浸15分钟,滤过,滤液挥去乙醇,残渣用盐 酸液(01mol/L)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使成堿性,加氯仿 5 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分置二支试管中,一管中加氨制氯化铜试液与二硫化碳各 5 滴,振摇,静置,氯仿层显**;另一管作为空白对照,以氯仿5 滴代替二硫化碳 5 滴,振摇后,氯仿层为无色或显微**。

3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 页)。

38 功能与主治

温肺散寒,祛痰止咳。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痰多咳嗽,胸 闷气喘。

3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 9g,一日2 次。

310 注意

阴虚干咳者慎服。

311 贮藏

密闭,防潮。

4 风寒咳嗽丸说明书 41 药品类型

中药

42 药品名称

风寒咳嗽丸

43 药品汉语拼音 44 药品英文名称 45 成份 46 性状 47 作用类别 48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温肺散寒,祛痰止咳。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痰多咳嗽,胸闷气喘。

49 规格 410 风寒咳嗽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411 禁忌 412 不良反应 413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本品适用于风寒咳嗽,其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伴有鼻流清涕,口渴,头痛,恶风。

3阴虚干咳者慎服。

4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用三天病证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6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或痰色由白转黄者应到医院就诊。

7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5 风寒咳嗽丸的药理作用 4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古籍中的风寒咳嗽丸 《本草简要方》:[卷之四菜部]莱菔

食)肠风。下血。(蜜炙食)子治风寒咳嗽。痰喘下痢后重。消肿毒。莱菔丸。莱(炒)胡椒浓朴各五钱。白术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五附:秘传十三方]7玉液丸:

枯矾五钱。共为末,米糊丸,如粟米大,姜汤下。感风寒咳嗽,桑白皮汤下。咳血,茅根汤下。常咳,茶汤下。咳

《本草从新》:[卷十果部]枇杷叶

食后夜卧、各含化一丸、未终剂而愈。)虚寒呕吐。风寒咳嗽忌之。叶湿重一两。干重三钱为气足。拭净毛。(毛

《本草备要》:[木部]川椒

(《千金方》有人冷气入阴囊肿满,生椒择净,帛裹着丸囊,浓半寸,须臾热气大通,日再易,取消瘥。梅师用

《温病条辨》:[卷六·解儿难小儿痉病螈病共有九大纲论]风温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