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同行能提供针灸穴位歌诀,最好是古书里面的比如《针灸大成》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5收藏

哪位同行能提供针灸穴位歌诀,最好是古书里面的比如《针灸大成》等,第1张

就背针灸大成里面的每一条经的穴位歌诀就可以了啊。

经穴歌——————(12经络经穴歌)记忆用

我从《针灸大成》整理下来的经穴歌,没事背着玩的。有喜欢的朋友,抄下来,每天背一条。

我还有几张高清晰的标准格式经络图,可惜太大了,600多k,超出论坛上传标准,有喜欢的,论坛短信我吧。

腑脏十二经穴起止歌

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肠商阳迎香二。

足胃头维厉兑三,脾部隐白大包四。

手心极泉少冲来,小肠少泽听宫去。

膀胱睛明至阴间,肾经涌泉俞府位。

心包天池中冲随,三焦关冲耳门继。

胆家瞳子髎窍阴,厥肝大敦期门至。

十二经穴始终歌,学者铭于肺腑记。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决。

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少商如韭叶。

手阳明大肠经穴歌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

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顒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足阳明胃经穴歌

四十五穴足阳明,头维下关颊车停。

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对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

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梁门起。

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

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

下巨虚跳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

内庭历兑经穴终。

足太阴脾经穴歌

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指头。

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

漏谷地机阴陵穴,血海箕门冲门开。

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

胸乡周荣大包随。

手少阴心经穴歌

九穴午时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

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手太阳小肠经穴歌

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薮。

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

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

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

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

足太阳膀胱经穴歌

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

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上寸半承光。

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外。

大杼背部第二行,风门肺俞厥阴四。

心俞督俞膈俞强,肝胆脾胃俱挨次。

三焦肾七海大肠,关元小肠到膀胱。

中膂白环仔细量,自从大杼到白环。

各各节外寸半长,上髎次髎中复下。

一空二空腰踝当,会阳阴尾骨外取。

附分侠脊第三行,魄户膏盲与神堂。

譩譆膈关魂门九,阳纲意舍仍胃仓。

盲门志室胞盲续,二十椎下秩边场。

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到委阳。

委中合阳承筋是,承山飞扬踝附阳。

昆仑仆参连申脉,金门京骨束骨忙。

通谷至阴小指旁。

足少阴穴经穴歌

足少阴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溢。

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实。

阴谷膝内跗骨后,以上从足走至膝。

横骨大赫联气穴,四满中注盲俞脐。

商曲石关阴都密,通谷幽门寸半辟。

折量腹上分十一,步廊神封膺灵虚。

神藏彧中彧府毕。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歌

九穴心包手厥阴,天池天泉曲泽深。

郄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侵。

手少阳三焦经穴歌

二十三穴手少阳,关冲液门中渚旁。

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长。

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堂。

天牖翳风瘈脉青,颅息角孙丝竹张。

和髎耳门有常。(到耳门截止)

足少阳胆经穴歌

少阳足经童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

听会上关颌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

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邀。

阳白临泣目窗辟,正营承灵脑空摇。

风池肩井渊液部,辄筋日月京门标。

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风市招。

中渎阳关阳陵穴,阳交外丘光明宵。

阳辅悬钟丘墟外,足临泣地五侠溪。

第四指端窍阴毕。

足厥阴肝经穴歌

一十三穴足厥阴,大敦行间太冲侵。

中封蠡沟中都近,膝关曲泉阴包临。

五里阴廉羊矢穴,章门常对期门深。

任脉经穴歌

任脉三八起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锐。

石门气海阴交仍,神阙水分下脘配。

建里中上脘相连,巨阙鸠尾蔽骨下。

中庭膻中慕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夜。

天突结喉是廉泉,唇下宛宛承浆舍。

督脉经穴歌

督脉中行二十七,长强腰俞阳关密。

命门悬枢接脊中,筋缩至阳灵台逸。

神道身柱陶道长,大椎平肩二十一。

哑门风府脑户深,强间后顶百会率。

前顶卤会上星圆,神庭素髎水沟窟。

兑端开口唇中央,龈交唇内任督毕。

《针灸甲乙经》为针灸学著作 。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又名《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简称《针灸甲乙经》。魏晋间皇甫谧撰 。成书于魏·甘露年间(256~259)。本书以《黄帝内经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已佚)三书为主要依据,“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至为十二卷”。主要载述脏腑、经络、治疗等理论,并详载全身349个经穴的部位和主治疾病、针刺分寸、艾灸壮数等。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而且也是研究《黄帝内经》等古传本的重要文献。对国内外的针灸学发展均有重大影响。《针灸甲乙经》共十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书是将《黄帝内经素问》、《针经》(即《黄帝内经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丰富。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脉诊理论、腧穴部位、针灸法及禁忌、病因病理及各类疾病的证候、针灸取穴等。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的一部针灸著作,也是研究《黄帝内经》古传本的重要文献。本书对古代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在针灸学的发展上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文献学角度来说,《针灸甲乙经》可以校正《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在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现存明刻本、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校勘本。《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395/zhenjiujiayijing/indexs

详见百科词条:针灸甲乙经 [ 最后修订于2015/10/18 11:25:06 共65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手阳明为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出《黄帝内经灵枢·经水》。手阳明大肠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LI。与手太阴肺经相为表里。五行属金。《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本经从食指桡侧端商阳开始,沿着食指桡侧缘,出于第一、二掌骨间的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的阳溪,沿前臂桡侧到达肘横纹外侧端的曲池,向上沿上臂外侧前缘,到肩峰前边的肩髃,再向上交会于项部的大椎,向前下进入锁骨上窝,络于肺脏,下贯膈肌,属于大肠;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交会人中部——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分别向上夹鼻孔旁的迎香,交足阳明胃经。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臂疼痛,食指不用和经脉过处灼热肿胀或寒栗不复等症。手阳明大肠经(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图34(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详见百科词条:手阳明 [ 最后修订于2015/11/10 14:50:27 共49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小肠经为手太阳小肠经的简称。手太阳小肠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I。与手少阴心经相为表里。五行属火。本经从小指尺侧末端少泽开始,沿手掌尺侧上向腕部,出于尺骨茎突部的养老,向上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肘部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小海,再沿上臂外侧后缘上行,出肩关节后部的肩贞,绕行于肩胛,与督脉在项部大椎穴处相交,向前进入缺盆(锁骨上窝),深入体腔,联络心脏,沿着食道下行,贯穿膈肌,到达胃部,入属小肠;它的分支,从缺盆(锁骨上窝)沿颈旁向上至颊,到外眼角,折回来进入耳中(听宫);另一条支脉,从颊部分出,行至眶下,到达鼻根部的内眼角,然后斜行到颧部(颧髎)。脉气由此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颔肿,耳聋,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图32)。《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䪼,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手太阳小肠经(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图32(图出自《中医大辞典——2版》)

详见百科词条:小肠经 [ 最后修订于2015/9/11 9:50:50 共51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