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问根据中华古籍“保护与使用并重”的原则,就如何处理好古籍的“藏”与“用”提出两两条方面
先回答你这道题目,处理好古籍的“藏”与“用”是主次矛盾的关系。
答题的时候可以这样组织语言: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结合材料分析(在处理古籍的“藏”与“用”时,应该正确认识到,藏是次要矛盾,用是主要矛盾。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合理开发和利用中华古籍资源;与此同时,要做到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做好对估计的收藏保护工作,以实现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可持续开发。)
再来解决你的问题,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非常简单,你就记着一个原则,主次矛盾是怎么“做”,主次方面是怎么“看”/“评价”。(这句话是我所有话的核心!!)
你还记得背这两个原理时怎么背的吧?
我们要“抓”主要矛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因为主次矛盾就是一堆问题中,最需要解决的那个问题,和其他不着急的问题的关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决定着能不能“做”好这件事。
我们要“看”主要方面,同时也要“看到”次要方面。主次方面是一个矛盾,一个矛盾不是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吗?这两个方面哪个比重大,哪个当然就是主要方面,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性质不就是怎么看,怎么评价某个事物)
好了,举几个例子,你试试用“做”和“看/评价”来判断下是主次矛盾还是主次方面。(答案附上了但是尽量先别看。)
1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在对待古籍时,我们是应该处理好藏和用的关系。
4怎么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是昏割线~~~~~~~~~~~~~~~~~~~~~~~~~~~~~
参考答案:
1“正确认识”一词告诉我们了,应该是看、评价,那么当然是主次方面。既要看到机遇,又要看到挑战,同时应该正确认识到,机遇是主流(主要方面),我们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2射、擒是两个动作,是我们做两件事情,那么当然是主次矛盾。射马和擒王分别是这两件事情的主要矛盾。
3藏、用也是两个动作,我们做一件事(处理古籍),哪个动作要优先做?哪个动作要后做?这就是主次矛盾。
4这个有点点迷惑性,不过“看待”一词已经暴露了它的心。。肯定是主次方面咯,套话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既要看到它的精华(主要方面),也要善于识别糟粕加以剔除(次要方面)。这里不要觉得剔除是怎么做,关键是题目问你“看待”,所以“识别”的过程就是看待、评价的过程,就是主次方面。
最后,一点儿小窍门。实在不会分的时候,你就找关键词好了:
主次矛盾常见关键词:重点,中心,关键,重中之重,核心,优先,首要。。。
主次方面常见关键词:主流,支流,主要看。。。
手工码字,望采纳~~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种哲学古籍浩如烟海,包含着古人的智慧。但是我们想要学习这些思想却遇到了困难,太多书籍不知怎样甄选;卷帙浩繁也不易携带。如果能在线看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在线看哲学古籍的网站。
哲学这个名词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哲学一词是个希腊名词,由爱和智两个字组成。爱(φiλo),音译为菲罗,智(σοψis),音译为索菲亚,这两个字合起来即是爱智——这便是哲学的原始意义。这个词在英语(Philosophy)、俄语、德语中,均音译为菲罗索菲。
日本的著名哲学家西周,根据汉字的意义,经过反复推敲,意译了英语的Philosophy,拼成哲学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哲字作聪明、智慧、贤明释;学字当学问解。哲学即使人聪慧之学,但中国古籍中没有这个词。
哲学一词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从日本流传到中国的。随着当时科学的兴起,哲学一词开始在我国书报上使用,并取代了玄学、形而上学等不准确的名词,成为通用术语。
古希腊灭亡之后,其自然哲学和数学古籍一直保存在罗马的图书。仅以金字塔所体现出的数学、物理、天文知识来看,直到古希腊被终结时,其研究深度可能还不如古埃及人。至此,古希腊几何学的来源,基本上已经大白于天下。
先秦时代没有严密的逻辑,所以描述现实的比较多,而论断比较少,且先秦时期对汉字字义的界定远远没有后世细致,这导致了先秦典籍在后世逻辑的规限下,在汉字字义的细化下,偏离了原义。
先秦的余晖让古代中国繁荣昌盛,后世的错解也让近代中国苦难深重。
所以,研究先秦典籍,重在回归先秦经典的本义。
这其中有两点比较重要。一、用先秦的语境、汉字的本义来理解先秦典籍,这是前提。二、坚持言之有物,只有在物的规律上,我们才能得到正确的逻辑,也才能达到服务与当下和后世的目的。
为什么学习先秦典籍,要回归文字的本义?我们从“格物”,这个“儒学公案”谈起。
“格,甲骨文,表示行军作战。有的金文,表示用木械进犯、攻击。”——《象形字典》。
由于 “格”的本义攻击性比较强,在此我们把它解释为“介入”。
“介入”物的作用是,和“物”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而产生变化,人们就可以通过变化,来认知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如果我们的感觉系统无法和“物”发生联系(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联系),我们就无法感知“物”的存在和形态。如果没有因为和“物”发生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变化,我们就无法理解,它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科学上有很多难题,要么我们无法感知,要么我们无法通过和它,发生相互影响,进而感知它的变化。总之一句话,就是感知不足以支撑认知。
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代一些大家是怎样解释“格物”的。
郑玄注:“格,来也”。
朱熹解释为“格,至也……即物而穷其理”。
“来,至也。”——《尔雅》
“至”,含有到达、极的意思(见《象形字典》)。
“即”,含有靠近、接近的意思(见《象形字典》)。
所以“来”“至”“即”都含有何物在一起的意思。照朱熹的意思“格物”就是和“物”呆在一起,然后去推究物理。
王阳明正是深信朱熹的解释,于是在竹子旁边,“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够格出竹子之理,但换来的却是失败,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
所以,王阳明跳过“格物”,就直接去“正心”了,并发展出“心学”。
“格”在汉代已经失去了本义,比如《说文解字》只将它解释为“木长皃”,即“树高枝长的样子”(见《象形字典》)。
朱熹的解释,失在缺少,和“物”相互影响,进而产生变化上。没有对物的变化的感知,就去推究物理,显然是办不到的。所以也无怪乎王阳明提出质疑。
格物,作为中国古代最科学的认知方法,作为先秦哲学乃至先秦所有学术的基础,却从汉代开始就失去了其核心含义。寄身于浩瀚典籍中的先秦哲学,自然是博大精深,可惜在两千余年的汉字字义的流变中,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失去了现实的指导意义,而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就是:
从汉字的本义出发,回归先秦经典的本义。1、《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本书作者肖前,出版于人民出版社。《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讲述了这次修订是在保持原来的基本理论格局的基础上进行的,着重于总结和吸收近10年来社会实践、科学和理论研究的新的积极成果。
尽可能回答和澄清一些有影响或被搞乱了的理论问题,尽可能纠正和弥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原来的某些不足,并增大它的理论容量,增强它的整体逻辑性,同时也适当注意了在教学和应用中的联系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2003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俊一、黄伟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内容简介:根据中国***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精神,以及教育部新近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道德教育(简称“两课”)教学大纲。
3、《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有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马克思生前未曾发表。原题为《关于费尔巴哈》,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5、《哲学的贫困》
1847年,马克思撰写并发表了《哲学的贫困》,以批判普鲁东(1809-1865)在1847年发表的《贫困的哲学》。这部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早发表的文本。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决定性的东西”,都是通过这一文本第一次公开问世的。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哲学的贫困
明末清初三大哲学家。
王夫之(1619~1692)
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字而农,号涢斋,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曾积极组织抗清斗争,失败后到南明桂王的政权中任职,南明亡后,更名隐居,潜心著述。在哲学方面,认为气是宇宙本原,气有聚散,但无生灭,是永恒无限的实种方法即格物和致知是互相补充的,不能互相偏废。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他强调行的主导作用,认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他还提出“知之尽,则实践之”的命题,认为“知行相资以为用”。在社会历史方面,他批判“泥古薄今”的观点,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进化的。他反对天命观,认为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是“理势相成”,他还提出民心向背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伦理思想方面,他认为人性是变化的,“日生而日成”。他根据“性者生理也”的观点,强调理欲统一。要“以理节欲”、“以义制利”。他还提出人既要“珍生”,又要“贵义”,要有“志节”,“以身任天下”。在美学方面,他认为美不是一成不变的,美是经过艺术创造的产物。他对文学创作中许多传统美学范畴都有发挥。
顾炎武
顾炎武(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 - 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 他对切韵学 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顾亭林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亭林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州,亦号南雷,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黄尊素为万历进士,天启中为御史,是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又下狱,受酷刑而死。十九岁的黄宗羲乃进京讼冤,并在公堂之上出锥击伤主谋,追杀凶手,明思宗叹称其为“忠臣孤子”。黄宗羲归乡后,即更加发愤读书,“愤科举之学锢人,思所以变之。既,尽发家藏书读之,不足,则钞之同里世学楼钮氏、澹生堂祁氏,南中则千顷堂黄氏、绛云楼钱氏,且建‘续钞堂’于南雷,以承东发(疑系“林”字——笔者按)之绪”(《清史稿》480卷)。又从学于著名哲学家刘宗周,得蕺山之学。清军入关后,黄宗羲召集里中子弟数百人组成“世忠营”参加反清战斗,达数年之久。失败后返乡闭门著述,清庭屡次诏征,皆辞免。被称为“思想启蒙之父”!
本文2023-08-06 13:53: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