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爱斯基摩人描述筷子是怎么使用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如何向爱斯基摩人描述筷子是怎么使用的?,第1张

筷子的“筷”字是怎么发展演变过来的呢?这个称谓起自明代,明人陆容所著《菽园杂记》一书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原来,“箸”和“住”同音,船家最怕船抛锚停住,因此改称“箸”为“快儿”,意为让船快行。今因流传已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日本人没有这种忌讳,因此日本把筷子叫作“箸”。筷子乃竹木所制,久而久之,后人就把“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进食的地区。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筷子是亚洲的人类缓慢演化过程中的产物,并不是由某个人所发明。

《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走堂的拿了一双筷子两个小菜碟又是一碟腊猪头肉。”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边街又有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

筷子是汉民族发明的进食工具。据考古资料证明在远古时代汉族先民已懂得用树枝和竹枝夹取食物。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筷子是汉民族发明的进食工具,据考古资料证明,在远古时代,汉族先民已懂得用树枝和竹枝夹取食物。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2-24厘米左右。筷子有很多工艺品,在设计方面融入了更多的传统工艺,从而也成为人们收藏的选择,并且也很受外籍人士的喜爱。

宋、元、明、清皆统一称“箸”

筷子有多种名称,先秦时期称“挟”,也作“荚”。郑玄注释:“挟,犹箸也,今人谓箸为挟提。”汉代著名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著《史记》时,称商纣时期的筷子为“箸”,古写为“木箸”。两汉又出现了“

筷子

筯”字。隋唐时李白《行路难》诗曰:“停杯投筯不能食”;杜甫《丽人行》诗云:“犀箸厌饮久来下,鍪刀镂切空纷纶。”从两位大诗人的诗句中,我们知道,唐代“筯”与“箸”通用。不过自唐代起,宋、元、明、清皆统一称“箸”。 但箸的名称,并非保持到底,明代发生了变化。明陆容《菽园杂记》云:吴俗舟人讳说,“住”与“箸”谐音,故改“箸为快儿”。因为吴中船民和渔民特别忌讳“箸”,他们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没生意,他们更怕船“蛀”,木船“蛀”了漏水如何捕鱼。在这种迷信谐音的思想指导下,故见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图吉利。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语》中说得更明白:“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已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虽然明代已有人称“箸”为“快”,但清康熙并不承认民间将快加了竹字头的“筷”字。这可以从《康熙字典》中仅收录“箸”而不收“筷”得到证明。但皇帝也难以抵挡民间怕犯忌,喜口彩的潮流。在《红楼梦》四十回,在贾母宴请刘姥姥一段中曹雪芹三处称“箸”,两次呼“筯”,而四次直接写明“筷子”。

当今社会,筷子的称呼已习以为常,但专家学者在书法、诗词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称筷子为箸或筯,并没有如《推蓬寤语》所言“忘其始也”。

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

我国是筷箸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古籍《韩非子·喻老》

筷子 (19张)

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但却从象牙筷所引起的宫廷事件中,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公元前1144年前后,也就是说我国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也有人怀疑古籍“纣为象箸”的记载,他们认为河南河北等地根本无象,何来牙箸?据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有“象”字,还有“茯象”和“来象”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中也有“商人服象”之句。据《本味篇》载:“旌象之约”,就是说象鼻也是一种美食。由此可知殷商时代中原野象成群。正因商代有象群遭到围猎,才有“纣为象箸”的可能。

筷子在我国的使用记录一直都是有文字的记载,而缺乏实物的佐证,在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一个古代汉灶中发现筷子的浮雕,弥补了筷子实物佐证的空白,是已知唯一的实物佐证,其精致程度足可以和现代的筷子相媲美,堪称当代国宝,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通过这个筷子的浮雕不仅能证明在汉代时期人们就已经在使用筷子,而且更能反映出当时人们富足的生活条件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用法忌讳编辑

汉族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摆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摆放在饭碗的正中。并绝对忌讳以下十三种筷子的使用方法。

三长两短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把这叫作“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仙人指路

这种极不能被人接受的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地指别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品箸留声

这种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地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击盏敲盅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与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俗话说“敲碗敲筷子讨吃一辈子。”

执箸巡城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寻找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迷箸刨坟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泪箸遗珠

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颠倒乾坤

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倒使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定海神针

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在吃饭时作出这种举动无异于在欧洲当众对人伸出中指,这也是不行的。

当众上香

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会被人视为大不敬,因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交叉十字

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是不对的。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这也是不行的。

落地惊神

所谓“落地惊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为人们认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搅,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所以这种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但这有破法,一旦筷子落地就应当赶紧用落地的筷子根据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画出十字,其方向为先东西后南北,意思是我不是东西不该惊动祖先,然后再捡起筷子,嘴里同时说自己该死。

千夫所指

通常这一条也是不雅的,但现今很多人都触犯了此项习俗。“千夫所指”的意思是在喝酒或者闲聊时不使用筷子而把筷子架放于盘碟与桌案之间,其筷尖往往是高高翘起同时指向会餐者,这样是很不礼貌的。与上述“仙人指路”相近,有谩骂或指责别人的意思。

人类的历史,是进化的历史,随著饮食烹调方法改进,其饮食器具也随之不断发展。原始社会,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进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烧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从羹中捞取菜肉用餐匙极不方便,而以箸挟取菜叶食之却得心应手,所以《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郑玄注“挟,犹箸也。”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羹为副主流,食羹用匙极不方便,以手来抓滚烫稀薄的羹,更是不可能的,于是箸便成了最理想的餐具。

总而言之,箸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了匕匙。当历史推进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发展,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单以匕匙进食已不能适应烹饪的进化,箸也就顺乎潮流而出现。不过四千年前的夏代,箸还处于雏形,后又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演化,至商汤时代也就渐渐形成比虎口长一些的两根长短相同的小棍棍。继而发展到商代末期,纣为满足于自己君王奢侈的高贵生活需要,而下令猎象锯牙而制成象箸。

因箸的诞生史无记载,只能根据一些专家的种种推论和旁证来追溯占箸的产生,但我们认为箸的如此出现是历史推衍的必然结果。

我们的祖先发明筷子与食物有关。汉民族很早就开始了农耕生活方式,主要作物是适应性强的谷子(黍)。黍类粮食有两大特点,一是颗粒小,二是粗糙的外皮不易被除去。在最初的时候,我们祖先可能是将谷粒(小米)捣碎煮粥食用的,往往还要掺杂一些野菜、树叶之类一起煮,以便改善口味,并节约粮食。据有人研究,“茶”字的原始意义是掺有野菜和树叶的粥状食物。至今在西北地区还有一种叫做“油茶”的食物,用羊油把面粉炒熟,再掺上一些甜杏仁之类的东西,食用时用热水一冲即可。在这里,“油茶”一词中的“茶”就是使用的它最原始的意义。广东人至今把吃早点叫做“吃早茶”,实际上也是使用的“茶”比较接近原始的意义。在湖南口音中,“吃”字读作“恰”,很接近“茶”字读音。在华北一些地区,把“熬玉米粥”称为“擦黏粥”,同样,“擦”与“茶”同音。这些现象都说明“茶”原本是一种食物。茶吃起来比较费事,其中的野菜和树叶之类会妨碍茶的流动,而不容易把茶喝进口中。这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筷子的关键所在。

西方人最早是游牧民族,食物是烤熟煮熟的肉块,可以切成小块拿在手中进食。印度人的主要食物是稻米,容易去壳,可以蒸煮成团,同样可以用手抓着是进食。我们祖先的日常食物是茶,是一种粘稠的半流质食物,不能用手抓着吃,也不能用手捞食影响其中的野菜和树叶。可能有一个聪明的古人顺手取来小木棍儿之类的东西试着把野菜或树叶拨入口中,这就是筷子的最初形式。筷子最早的称呼是“箸”,箸字的繁体写法是“筯”。从读音和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帮助进食,并非必不可少的进餐工具。但那时的小木棍儿之类还不能称之为筷子,筷子之所以称筷子,主要在于人们必需具有使用筷子的技术,而用筷技术则需经过刻苦练习才能掌握。我们的祖先发现用小木棍儿之类拨食茶中野菜树叶的方法之后,就会纷纷模仿,最后把小木棍儿的数量固定为两根。熟能生巧,古人们使用小木棍儿的技艺越来越高,直到把两根小木棍儿使得上下翻飞,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样灵活自如,筷子就诞生了。在这里,本人把筷子定义为两根小木棍及其使用技巧,两者缺一不可。

世界各国以筷子为日常饮食工具的,有中国、朝鲜、韩国、日本、

越南、蒙古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其它国家饮食工具大致分为两种,使用刀叉勺子的西餐体系的欧美和拉丁美洲国家;使用手抓饭的国家,包括非洲、西亚、印度、东南亚除了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以外的所有国家。

中国

在中国,筷子除了用来吃饭,在民间的婚、丧、喜庆等礼俗都有广泛运用。中国筷子的形状多为近似的长方体或圆柱体,或头圆尾方(暗合“天圆地方”),只在头部与尾部略细,尖头筷子也流行起来。由于竹的生长比较快和广泛,竹筷的使用率很高,也有用传统的红木和象牙等名贵材料制作的筷子。由汉人普及使用筷子之后不久也开始传入其他民族,如赫蒙、藏、蒙古、回、满、壮族、苗族等,虽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但也常用筷子,并与风俗及宗教仪式常分不开。但中国也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以“手抓饭”著称,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黎族等等。

日本

日本继承中国的固有制筷工艺,又别出心裁地将其本土化。日本

筷子

流行尖头的筷子,款式十分繁多,通常都是木制,也有包漆的,名称沿用中国古语“箸”(はし、hashi),也有特别为烹调用的巨型长筷,日语称为“菜箸”。

朝鲜半岛

朝鲜人是最早引入筷子文化的中华境外地区,约有一千多年,他们把餐具的功能分得较细,吃饭用匙、夹菜用筷,视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是不正规的行为(他们认为这是乞丐讨饭才会做的事),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因为战乱关系,为使筷子更耐用,他们的筷子都是扁平的两片金属制成,称之“젓가락”。语源为汉字“箸”发音“저”(jeo)加上固有语“가락”(garak,意为条棒)而成。加上“가락”是因为中世朝鲜语时标准语中发生了“저”与“져”的合流。在某些朝鲜语方言中筷子的名称仍然是单音节的“저”。

越南

越南很早就使用筷子,虽然曾被法国长期殖民统治,受过西方文化

日式、韩式、中式筷子

的冲击,但依然保持用筷子的传统。对筷子的名称“đũa”源自汉语的“箸”(中古音ɖɨʌH,ʈɨʌH),但不是汉越音。

东南亚

近代受到当地华人的影响,筷子在泰国也是习以为常,例如他们享用当地的风味餐时都要备有火锅,少不了要用筷子;马来西亚华人, 新加坡占人口77%中的华人仍使用筷子,甚至马来人和一些外族也用它,餐厅酒家都有提供筷子给客人。东南亚各国本土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除了越南以外都是以“手抓饭”著称,包括:菲律宾、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西方

较早把筷子介绍到欧洲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他的著作《中国札记》一书也有描述到筷子文化和用法。随着华侨不断地移居到欧美国家,西方对筷子也不陌生,很多家庭都备有筷子。法国旅游协会制定了一项“金筷奖”以表彰出色的中餐行业;在德国有一所“筷子博物馆”,里面收藏有上千种不同历史时期的筷子。

中日韩筷子的区别

中国:多竹制,稍长,圆头方尾。(中国大桌吃饭,筷子长方便)

日本:多木制,稍短,尖头粗尾。(日本人吃饭一人一份,筷子不用长)

韩国:多金属制,中等,形状扁。(韩国人烧烤多,所以金属,加之有用金属餐具的传统。)

正确拿筷子手势和使用方法并不唯一,但是都大同小异。

筷子的拿法

上面的筷子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下面的筷子要固定,只动上面的筷子,然后夹住食物,这点很关键。

两根筷子头部合起来,筷子尖对准,很容易就能夹起吃的东西。

通常持握筷子有2种方法,手都是放在偏后部位,指尖接触位置均为筷子中间部位

传统的常见1

上面的那根筷子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拇指、食指、中指捏住,上面那根能活动

下面的筷子要固定(通常用虎口和无名指压住),只动上面的筷子夹食物

常见2

上面的那根筷子用大拇指、食指控制:拇指、食指捏住,上面那根能活动

下面的筷子要固定(通常用虎口和中指压住),只动上面的筷子夹食物

其他

两根筷子头部合起,筷子尖对尖夹起

尽量用筷子尖夹取,需要时左手放在食物下方承托,避免在送到嘴之前食物滴漏[6]

使用的礼节编辑

夹起食物之后,不应该放回盘碟。

不能用筷子对着人或用餐时拿筷子指手画脚。

不能将筷子插入一碗米或饭。这是祖先奉献物安置方法,有不祥的征兆,参见脚尾饭。

不与他人的筷子相争。

赴宴的时候,不应提前于主人动筷子(汤匙亦然)。

在有些国家,会等客人(或者 在座最年长者)动作才开始吃饭。

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道菜,这时不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在菜盘上来回的转而却又不夹菜。

在席间说话的时候,不要把筷子当道具,随意乱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点他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轻轻地放下,尽量不要发出响声[7]

请采纳!!!!

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扩展资料:

鲁迅生前所创作的未结集出版的杂文作品死后由蔡元培、许广平等整理出版纳入第一版鲁迅全集中,然而时间仓促,难免遗珠,1948年、1952年唐弢又整理出版了《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这些文章后以不同分类方式纳入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之中,在这些全集中对这些文章总集所取名目颇多,以下皆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所取名为准。

《中华医典》是对中医古籍进行全面系统整理而制成的大型电子丛书。最新版本的中华医典收录了中国历代医学古籍1000部,卷帙上万,4亿字,汇集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历代主要中医著作,其中不乏罕见的抄本和孤本,大致涵盖了至民国为止的中国医学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是至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的中医类电子丛书,故被列为“九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规划项目。

《中华医典》按图书馆分类法将收入的1000部历代中医古籍分为医经、诊法、本草、方书、针灸推拿、伤寒金匮、温病、综合医书、临证各科、养生食疗外治、医论医案、其他等十二个大类,条理清晰、经纬分明,涉及了中医学的所有学科,大部分有影响的中医古籍均囊括其中,如长达800余万字的《普济方》,名贯中外的《本草纲目》等巨著均一一收录。有了它,便等于把一座中医古籍图书馆搬到了办公桌上或家中,使读者能纵观千古医学之大成而无遗珠之憾。

《中华医典》中还设置了内容丰富的辞典,辞典由“名医”、“名言”、“名词”、“名著”、“名药”、“名方”六个部分组成,对200多位古今名医的生平业绩,2500多条中医名言,6000多个中医名词术语,800多部名著内容,1200多味中草药生态、功用及彩色图谱,1000多种临床广泛应用的中成药药方及1000多个常用方剂都能快捷地查阅到。

参加这套电子光盘的编制者,有全国中医学界、出版界的百余名志士,主审者为裘沛然、邓铁涛、王永炎、朱文锋、谭新华、刘祖贻等著名人士,他们都是学识渊博的一时之选,从而保证了全书在选目、分类、点校方面的学术质量。

《中华医典》推出后,引起社会舆论的热烈反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闻出版报》等权威媒体纷纷报道,并予以高度评价;

《中华医典》在2000年荣获首届“国家电子出版物奖”评选提名奖。

《中华医典》是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史上一部巨著,是对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大贡献,它的出版使古老的中医学重新焕发出青春,对中医学的普及、推广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佩文韵府》对它取代之前,它自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①我们为了研究文化遗产,要查对古代词汇、典故及其出处,可找它帮忙。②要研究音韵学,少不了它。③古籍散亡,十不有一,遗文旧事,往往借此以传。我们能从中发现有关的新资料。

至于前人对此书的评价,总看法是:搜集资料广博、珍贵却有疏漏。

元初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的滕玉霄说此书:“经史子传蒐猎靡遗,是又能以有穷之韵而寄无穷之事,亦奇矣!”元初翰林赵子昂评曰:“上涉群经,下苞诸子,贤于回溪史韵多矣!”明陈文烛认为“备天地之大观,为艺林之珍品”。至清乾隆年间,《韵府群玉》被收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肯定它的渊博之后,又指出它的疏漏之处甚多。关于疏漏一事,阴幼遇也曾自己估计是难免的:“惟近世黄氏所编《韵会》,虽不详于纪事,然非包罗今古者不及此,而犹遗‘聪’、‘璁’、‘绅’、‘嘶’等字,况时遇袜线其才,甕天其见,宁无遗珠之叹?”于是他恳切地向人求援:“遗则续之,误则正之,以便初学,幸甚!”《提要》又云:“元朝押韵之书,今皆不传,传者以此书为最古。又今韵称刘渊所并,渊书亦不传。世所通行之韵,亦即从此书录出。是韵府诗韵皆以为大辂之椎轮(即创始之意),将有其末,必举其本,此书亦曷可竟斥欤?”由此可见,此书是元以前今韵中仅存的、最古的一部,它在音韵学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

作品原文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⑴。 庄生晓梦迷蝴蝶⑵,望帝春心托杜鹃⑶。 沧海月明珠有泪⑷,蓝田日暖玉生烟⑸。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⑹。 [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⑴首联两句:《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⑵庄生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 ⑶望帝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一九《杜鹃》诗注引《成都记》:“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曰子规。” ⑷沧海句:《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闫立本如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⑸蓝田句:《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文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困学纪闻》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 ⑹尾联两句: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惆怅了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这两句诗表达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译诗 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向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向往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学者周汝昌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唐人诗中,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工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溪诗之所以为玉溪诗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2]

雷法,道教法术,可以用来呼召风雷、降伏妖魔、祈晴祷雨、泄涝止旱,又称「五雷法」等。《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曾经对雷霆的功用作出解释:「雷霆者,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检押启闭,管籥生成。上自天皇,下自地帝,非雷霆无以行其令。大而生死,小而荣枯,非雷霆无以主其政。」[1]雷法的道法体系出现于北宋,该法将内丹与符箓咒术融为一体,既讲存思、存神、内丹修炼,又讲祈禳斋醮、符箓咒法。强调以内丹修炼为本,以符箓咒法为用。据《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载北宋道士王文卿门人袁庭植曾问:「动雷激霆,其要如何?」王文卿答之曰:「雷霆者,天之号令,非紧切事务不可妄举。譬如枢密院发一号令至某处制司,奉承者必须依号令而行。」袁庭植又问雷法的玄妙之处,王文卿则答:「雷霆变化,无远无迩。神动天随,气至将灵。子于内玄杳冥恍惚之中,作霹雳激博之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发为妙用,上穷碧落,下至黄泉,无所往而不可。」[2]其「气至将灵」之说显示出雷法与气的使用有密切关系。

自北宋以降,雷法在道教中被视为一种威力强大且用途广泛的法术。宋代高道萨守坚在〈雷说〉中自言因遭遇明师指导,因此他可以:「驱雷役电,祷雨祈晴,治祟降魔,禳蝗荡疠,炼度幽魂,普施符水,累行累验,如谷应声。」[3]而他亦强调内炼与雷法的运用有直接关系。如说「(雷法)学者无求之他,但求之吾身可也。夫五行根于二炁,二炁分而为五行。人能聚五行之炁,运五行之炁为五雷,则雷法乃先天之道,雷神乃在我之神。以炁合炁,以神合神,岂不如响斯答耶?」[4]此外,另一雷法重要著作《清微道法枢纽》亦载:「道贯三才为一炁耳。天以炁而运行,地以炁而发生,阴阳以炁而惨舒,风雷以炁而动荡,人身以炁而呼吸,道法以炁而感通。善行持者,知神由炁,炁由神。外想不入,内想不出,一炁冲和,归根复命,行住坐卧,绵绵若存。所以养其浩然者,施之于法,则以我之真炁,合天地之造化。故嘘为云雨,嘻为雷霆。用将则元神自灵,制邪则鬼神自伏。通天彻地,出幽入明,千变万化,何者非我。」[5]雷法有自己的经、咒、符、诀,其符图多云雷闪电及雷神之象,称为「雷篆」。不同的雷法主要载于《道法会元》、《清微丹诀》、《法海遗珠》等道法典籍中。

相关条目 注释 ↑ 《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收入《道藏》,第1册,页752a-b。本条目引用《道藏》原文采用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三十六册影印本。 ↑ 王文卿撰述、 袁庭植编集:《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收入《道藏》,第32册,页390b。 ↑ 萨守坚述:〈雷说〉,载《道法会元》,卷六十七,收入《道藏》,第29册,页213a。 ↑ 同上注,页213b。 ↑ 《清微道法枢纽》,载《道法会元》,卷一,收入《道藏》,第28册,页674c-675a。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