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华古籍有奖征文获奖名单
http://wwwgujiushucom/824265html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8篇)
萨仁高娃 沉眠于雪域高原的《蒙古秘史》
刘 瑛 芸香屑——即使是落英!
陈 琪 古籍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郑金生 海外求书二十年——国内失传珍稀中医古籍调研回归之路
曹 杰 四代守护的那一卷古籍
胡 露 蠹鱼脉望三生愿 楮墨芸香不解缘
严启勇 心中一支美丽动人的歌
孙 艳 寂静花开
三等奖(20篇)
朱志明 木匠半生惟“补”书
赵 洛 老兵李一氓
杨成凯 我与中华古籍四咏
韩锡铎 我与《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
顾志兴 我与中华古籍相伴六十年
黎家芬 我的“教科书”
王玥琳 不教书林有遗珠——记宋刻本《周易集义》的发现与鉴定
陈先行 撰写伯克莱加大善本书志的回忆
刘 明 我与宋本《荀子》结缘
薛元敬 我与中华古籍的不解之缘
陆蓓容 孤本的故事
赵 前 守望古籍善本三十年
杨秀廷 十年甘苦寸心知
侯妍妍 做事先做人 修书亦修心——一个修书人的碎碎念
任小玫 俯下身去,从细节处体味“时光修复”
吴雨晨 一位典籍博物馆讲解员的独白
姚伯岳 梦想与使命——我与北大图书馆古籍未编书的不解情缘
张 超 致我们终将离开的8楼
邵 滨 心魂端赖故纸传
朱吉红 活出人生的快乐和价值
优秀奖(50篇)
胡毅雄 一册在手三十年《楹联丛话》带给我的阅读盛宴
钱超尘 《宋本伤寒论》访书记
王泽强 清末才女汪藕裳手稿的发现、整理与出版
康尔平 圆梦之旅
张 洪 与“聊斋”结缘
殷 实 “北图”的特藏解密“法宝馆”
庞文龙 创办图书馆 保护古文献
朱赛虹 随侍清宫古籍三十七年
张 磊 有福读书
李华伟 “援”来如此——话说我与新疆古籍保护之缘
李 红 古籍编辑的苦与乐
刘运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侯体健 我与《平斋文集》
王玉良 谈谈有关中国古代书史问题
宋惕冰 图书编辑与收藏往事
何亦凡 其人少年,学有根柢
卢英宏 古籍的高度
罗 瑛 人生有情泪沾臆
吉家林 在古籍传承收藏与阅读应用中实现自我
刘和平 无形的台阶
史宝友 古籍修复,拿得起却永远也放不下的情结
靳 菁 抹不开的情缘
王子科 父亲的医书
楼科敏 一本《余杭许氏宗谱》
谢建中 我与固始旧志
张仲英 祖父的遗产
俞 冰 我与中华古籍
张美莺 故纸堆里的温度
沈秋燕 古籍普查花絮乱弹
许更生 纠错订正 纯洁典籍
朱向峰 贸大古籍:中国外贸的历史记忆
马善军 编写《村志》与古籍的故事
张国风 我与国图、与古籍的缘分
王春伟 板凳坐穿十年冷——《道园学古录》版本考证过程及随感
潘云玲 夏老师
王永华 让文化瑰宝在我们手中重放光彩
唐桂艳 由沈从文先生的一封信谈起
邱晓刚 师傅张士达先生的修复理念与纸浆补书技术
沈怀玉 宝晋梦寻
兰 侠 一名八零后的古籍缘
肖喜雨 用执着和平凡来传承中华文明
李森虎 幸得被劫家藏古籍
谢方儿 时光中的古籍书店
王 俊 古籍随想
张华敏 我与中医古籍
施文岚 修复人生——我和古籍修复工作的不解之缘
曾舒怡 古籍印象四章
吴 梦 归去来兮
王影聪 《苏东坡全集》给我力量
李旭光 中华典籍引领着我的生活
组织奖
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开始出版“经部”的《中国古藉善本书目》,是集录了全国各省、市、县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管会、文献馆、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及所屑各研究所,其他科研单位等781个单位所藏古籍善本13万部,是我国目前收录善本书最为齐全的一部书目。全书分为经、史、子、集、丛五部分。各书著录了书名、卷数、编著注释者、版本、批校题跋者等。从本书目还可查知有关善本书的收藏单位。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出版。本书是北京图书馆编制的第六部馆藏善本书目,在一九五九年由赵万里、冀淑英先生主持编制、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选入善本的古籍一千余种,使总数达到12 000千种以上。这本书目继承了前五部书目在收录标准、版本考订、款目著录、编目体例、分类原则等方面的优良传统,纠正了一些以往著录的失误,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丛书类归于子部下,每种书著录书名、卷数、著者、板本、稽核、附注等项,于版本注明刻本活字本的行格字数,以供考订各书板本。北京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它所收藏的善本书在全国最为宏富,因此该书目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遗产、整理利用古籍以及图书馆古籍、编目都有重要作用。本书后附书名和著者的四角号码索引,便于检索使用。
这两本书说不上谁好谁不好。他们都是我国珍贵的古籍善本书目录,只不过前者的范围要宽一点。
参考资料:
续修《四库全书》之所以必要,还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乾隆中期以后至辛亥革命(1911年)以前,中国学术又积聚了大量重要的成果。清中期的“乾嘉之学”是清代学术中最具特色的,其代表人物如纪晓岚、戴震等均参与编纂《四库全书》,受编纂体制的限制,他们的著作不可能收入《全书》。清后期,尤其在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文化学术因受国势陵替的刺激和西方思想的冲击而另辟新境,新思潮层出不穷,形成从魏源到章太炎为代表的“新学”;加上散失海外的古籍善本回归本土,考古发掘使竹简帛书重见天日,秘藏民间和以稿本形式流传的优秀著作不断面世。
以上这些数量可观的古籍,都还来不及进行系统整理。通过编纂、出版《续修四库全书》,既可为《四库全书》匡谬补缺,又能继往开来,对清代乾嘉至辛亥革命以前的学术文化发展进行新的归纳总结。
清朝手抄佛经种类太多,需要区别对待。若是名家手抄本那就是古籍善本,并且是国家的重要文物,市场价值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以上。
若是普通的手抄本,需要看是否具有历史文物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凡是以上三点占任何一点,都可以归为古籍善本,若是三点全部占齐那么也是国家重要文物,起码值小几万。如果以上三点全都不沾边,那么这这种手抄佛经只能归为普通古籍,内容完整,装订考究,字体水平达标,品相完整者市场价值可以达到两百元左右。
本文2023-08-06 14:04: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