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真的是皇帝和妃子居住的地方吗?门票是多少钱呢?
故宫确实是君王和妃子居住的地方,而且他们基本上一辈子都要待在故宫里面,除非偶尔到圆明园等地去纳凉或者避暑才可以离开故宫。但是一般的时刻,妃子跟君王都是待在故宫里面的,外面的人想要见到君王和妃子也是不容易的。妃子一般位居后宫,也被称之为内廷,内廷是不能外臣进入的,大臣们只能在外庭商议国事。
故宫的门票现在到故宫游玩,门票的价格是分淡旺季的,淡季一般就是每年的十一月份开始,一直到来年的三月底,这个时候的故宫门票是40元。而旺季就是从四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十月底,这个时间段的故宫门票是60元,如果有学生证或者军人证的话,都是可以享受半价的。但是由于现在故宫的人流量很大,人气也比较旺,所以最好提前现在故宫官网进行预约,故宫游玩也改成预约制了,不然很可能会白跑一趟。
故宫的游玩路线进入故宫以后可以从午门开始,然后一路往里,最后从神武门出宫,这条路线其实是最方便的一条路线。从午门进入以后可以直接到达前朝,前朝也就是君王每天上朝的地方。从午门开始首先会路过金水桥,在金水桥的后面就是太和门,而重头戏就在太和门后面的太和殿,这里就是君王处理政事的地方,一般科举的时候君王会在太和殿进行殿试。
而在太和门前面其实就是一大个广场,这里有五座桥,每一座桥的设计都非常的精妙,是故宫中最独特最美丽的一组石桥。在石桥的旁边就可以看到英武殿,现在故宫主要把一些古籍都收藏在这里,对古籍感兴趣的游客一定不能错过。前朝看完了后面就是后宫,包括乾清宫、坤宁宫等太后和妃子住的地方,都是值得看一看的。
台北故宫全称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又称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
台北故宫博物院座落于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为仿造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
台北故宫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文物。
博馆扩建
196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馆开始兴建。
1966年,第一期新馆左右两翼扩建工程完竣。
1971年,第二期扩建工程从新馆两翼向前扩建完竣,陈列室面积达到8,77741平方米。
1983年10月,成立“张大千先生纪念馆”。
1984年,第三期扩建工程故宫新建行政大楼启用。库房和展场建立恒温恒湿、防火防潮、防震防盗等措施保护,又仿乾隆养心殿西室书斋于正馆设“三希堂”。隔年,仿宋明庭园设“至善园”。
199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提出改建构想。隔年,第四期扩建工程图书文献大楼竣工使用,同年又增设“至德园”。
2000年,杜正胜接任院长,计划进行第五期正馆扩充整建,并推动故宫南部院区之规划设立。
2007年2月,正馆扩充整建工程完工,展览空间达到9,61391平方米、非专业展览用之公共空间则增加至10,65698平方米、行政空间增至8,85269平方米。
在故宫现有的150万件文物中,论其时代,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宋元明清直至近现代;论其范围,囊括了古代中国各个地域的文明精华;论其民族,包容了汉族和古代许多少数民族的艺术精粹;论其类别,我们藏有25大类、69小项文物。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故宫博物院的各类藏品中都能一一得到充分的印证。
故宫最为人们瞩目的皇家建筑,也是文化整体里的一部分。故宫的建筑群包括了政治、宗教、祭祀、文化、家居、休闲、娱乐等各种功用,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和营造水平,甚至可以说是古代东方建筑的典范之作。
一条中轴线、金色的琉璃瓦、朱红的高墙,故宫的一砖一瓦都将皇权、礼制的语言铸造在其中。故宫的建筑是以凝固的形态,留住了历史的精神气质。
故宫遗产价值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使人们对故宫古建筑价值的认识有了深化。故宫所代表的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文化,而且有着宫廷文化的外壳,同时它却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经过了长时期的历史筛选和积累,当然不能简单用“封建落后”来概括。故宫和博物院不是毫不相干或对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相得益彰。
本文2023-08-06 14:30: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