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1 超星数字图书馆 综合性中文图书数据库
2 书生数字图书馆 综合性中文电子图书
3 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 综合性中文电子图书
4 SPRINGER LINK 电子图书 综合性外文期刊、丛书和讲义等全文数据库
5 考研资料库 考研资料
6 江苏大学教师专著数据库 教师主编或参编的专著及教材数据库
7 教学参考资料 收录多种教学参考书
8 古籍目录库 江苏大学梦溪图书馆古籍目录 1 Ei Village 2 工程文摘数据库
2 万方科技信息 综合性文摘数据库
3 万方会议论文 学术会议文献全文数据库
4 INSPEC 数据库 理工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会议论文,文摘
5 OCLC FirstSearch数据库 1 USPTO 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的全文专利数据库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可获取专利说明书全文。
3 中国专利信息网 可查询专利信息
4 欧洲专利 (国际网) 收录6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文献
5 欧洲及欧洲各国专利 收录15个欧洲国家的专利
6 台湾专利数据库 台湾专利数据库
7 PCT国际专利 收录PCT国际专利 题录、文摘
8 IBM 知识产权信息网(IPN) 收录美国日本欧洲和PCT国际专利数据库
9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IPDL 提供各国专利数据库检索服务
10 加拿大专利数据库 收录加拿大专利 1 万方科技信息 综合性文摘数据库
2 ISO标准 可检索ISO标准
3 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全文检索总库 强制性国家标准全文检索数据库
4 中国标准服务网(CSSN) 可检索中国国家标准、发达国家的标准数据库等多种标准
5 中国国家标准咨询服务网 可检索国家标准数据库、作废国标数据库等多种标准
6 中国标准咨询网 可检索ISO、IEC、ANSI等多种标准
7 英国BS标准 可检索英国BS标准
8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9 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 收录机械工业标准
10 IEC标准 可检索IEC标准
11 江苏省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 收录国内外标准25万份
12 ASTM标准 可检索ASTM标准
13 德国DIN标准 可检索德国DIN标准
14 ASME标准 可检索ASME标准
15 法国NF标准 可检索法国NF标准
16 ASTM标准中国复制中心 代购代销原版ASTM光盘和资料 1 中国能源网 综合性能源网站
2 多媒体资源系统 多媒体资源系统
3 方略知识管理系统 江苏大学学科导航平台
4 中国法律资源全互动数据库 法律信息数据库
5 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 新东方网络课程数据库
6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信息网
7 万方商务信息 中国企业与产品数据库 企业产品目录
8 车辆工程特色数据库 收录车辆工程方面各色文献信息
9 e线图情 图情数字资源
1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导航系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导航系统
处在这样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氛围中,我认识了一位老师,名叫谢居三,宜兴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他是名震全国的上海爱国领袖“七君子案”的辩护律师。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最高人民法院任职十年,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沈钧儒的学生,1959年离休定居南京。林散之、肖娴、高二适等多次趋谒 (林散之曾向谢老借《王铎草书诗卷》一帖,经多年“朝夕观摩不去手”,而被誉为“当代草圣”,已在书坛传为佳话)。谢老家藏不少的碑帖书籍都能满足我的求知欲望,为我所用。更有南京图书馆古籍部就在附近,虽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碑帖被贬为“四旧”,但我好学志诚,深深地感动了他们,甘冒风险将大量的碑帖借给我读。其中记得最清楚的叫《支那墨迹大成》,是日本的珂罗版印刷品,里面全是我们民族的书法艺术瑰宝、国粹。在那里面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如鱼得水,决心走书法这条路,把人生的追求目标定好。 我从小就喜欢学字,尤爱草书。“文革”及“文革”前,毛泽东诗词手迹比较多,我就照着学习,哪晓得临来摹去,结果自己写幅作品则差之甚远甚远。为什么因为不得法。几年后再打开草书习作,连自己都认不识了,遂请教这些老师。谢老和蔼地引导我说:“你喜欢草书,你就要学章草。什么叫章草章草就是古代的草书,这种草书大部分来自于隶,还有小部分来自于篆。篆演变的草书又叫古草。”于是我找到章草,有空拿出来临、拿出来读,因为它很古老又没有现成的书籍介绍,只有其碑帖、汉简,我就在这上面下功夫。今天不会,明天不会,不着急,舍得花时间学,总有一天会。
首先你要知道无论是日本的剑道还是欧洲的击剑,这两种竞技运动并不是突然一下冒出来遍地开花的,都是经过了百年的发展。1914年巴黎通过了《击剑竞赛规则》现代击剑可以算是从那时正式出现,1895年,为了庆祝迁都平安京1100周年,并同庆黄海海战的胜利,在皇室推动下,大日本武德会正式成立,开办了第一届武徳祭大演武会(之后的全日本剣道演武大会)。武德会在各地开办支会,确定了剑道的段位称号,规范了剑道比赛(试合)的规则,基本确立现代剑道制度。 你可能会觉得卧槽我们上下五千年黄帝战蚩尤的时候就玩剑了,不比他们早多了。但是我要强调的是,现代的击剑也好剑道也好,这两种是正规的竞技体育,有完善的规则与护具,训练体系也十分完备。
竞技运动和实战是两码事。在中国,确实没有正规的兵器对抗的竞技运动。这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出来的,你要确定规则,中国剑术流派也不少,怎么统一认识,把规则弄出来。护具和武器怎么搞,这都是很麻烦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现在虽说练太极剑太极刀之类健身兵器的很多,但是真正实战技法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了。你练拳也就罢了,还能防个身。练兵器,开刃的可都是管制刀具。而且实战技法很多人会先想我练来特么的有什么用?剑我练再厉害也干不赢手枪。老舍先生的《断魂枪》看过吧?有不少老武师就这么觉得,还教什么,剑练再好打不过机枪大炮。
日本剑道
今天作为体育运动的剑道来自于日本,而"剑道"一词最早是出现在中国战国时期的古籍《吴越春秋》中,越王勾践与剑客越女的一段对话中。中国古代曾一度将剑的修行称作剑道,《汉书·艺文志》中就记有《剑道》三十八篇(但其内容不幸失传于台湾)。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剑道早已有了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如《庄子·说剑》一篇中就有"……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的论述。中国古剑道在战略和战术方面的要求大致与后来的日本剑道相似,但由于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地域辽阔的国家,剑在形制方面因地域和民族习惯的不同而变得多样化,单手剑与双手剑数千年来一直是并存的,在持剑方式和具体攻防技巧方面都有差异;而在精神内涵方面,尤其到了战国那个空前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的思想体系对"道"的解释也各不相同,不象日本剑道主要以儒家和禅宗思想为核心。
隋、唐时期,剑道传入了日本,日本的武士们在长年的征战中不断积累经验,对中国式刀剑的技法及形制进行了改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尤其到了室町时代中后期,由于连年的战乱,不单武士,连一般百姓也加入习武的行列,于是出现了专门的剑道师范,各种流派也应运而生。当时剑道被称为"兵法"或"小兵法",练习时没有护具和竹刀,只用木刀做"型"的练习。在江户时代中期(1710-1770),直心影流的长沼四郎左卫门和一刀流的中西忠藏等人发明了接近今天剑道的护具和竹刀,从此剑道开始了穿着护具用竹刀进行实战的练习方法。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文化上实行全盘西化,剑道风气也日渐衰落,加上明治九年还颁布了"废刀令",剑道近乎衰亡。明治十年在西南战争中,示现流训练出来的萨摩军将官军杀得大败,剑道重新得到了重视,明治12年剑道被列为警视厅的必修课,同时部分学校也开始将剑道列入课程。明治44年剑道被列为中学和师范学校的正课。大正元年,200多个剑道流派被整理统一,制定了今天我们练习的"日本剑道型",原来的"他流比试"被普通的剑道比赛所取代。
日本自大正至昭和前期,是剑道在体制方面得到完善,在普及方面也取得了空前效果的时期。
1945年二战结束,盟军司令部以"武道被超国家思想和军国主义所鼓舞和利用,被视为军事训练之一环"为理由,命令剑道、柔道、弓道、剃刀等所有武道全部从学校体育课程中删除,同时一般人的武道活动也全面禁止。翌年,"大日本武德会"解散,其财产被全部没收,剑道几乎完全消失。
1950年全日本竹刀比赛联盟成立,剑道在以纯粹体育活动的竹刀比赛的名义下复苏。1952各大、中学校也把竹刀比赛列为学校体育比赛项目,不久,日本剑道联盟成立,1953年剑道重新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1954年解散竹刀比赛联盟,统一为全日本剑道联盟并加入日本体育协会,1955年起剑道成为国民体育大会的正式项目。
今天,剑道已成为国际性的体育项目。1970年国际剑道联盟成立,每年都有各种国际剑道比赛举行,1979年4月更改了剑道比赛和裁判规则。日本每年都有许多指导者到各国进行指导和普及工作,同时世界各地也有很多人去日本学习或交流剑道。在中国的香港、澳门,都建有剑道馆,也时有选手参加国际赛事。剑道在大陆的发展是近几年的事,我们今天学习剑道是为了锻炼身心,学习其有益的成份,如通过剑道练习来增强自身的礼节涵养,培养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等,决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对日本文化盲目地接收。更要警惕不要让剑道再度被有军国主义野心的人所利用。正如日本《剑道教室》一书中提到的:"……透过剑道来锻炼身体,把剑道发展为优秀体育的一环。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该使剑道沦为被禁止的剑道。应该使其成为能与'人生的目标'相关连的,能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剑道并将其流传下去。"
北辰一刀流是江户时代末期很流行的剑术流派。其创始人为千叶周作成政(1794-1855)。
周作出生于陆前栗原郡花山村,是三兄弟中的次男。其祖父千叶吉之丞常成原为磐城国相马藩北辰梦想流剑术师范,后移居到陆前国栗原郡花山村居住。周作少时随父亲千叶幸右卫门练习北辰梦想流剑术,以后作为浅利又七郎义信的养子,到下总松户跟随浅利又七郎和中西忠兵卫学习一刀流剑法。后来将自己所学剑术糅合起来,创立了北辰一刀流,并在江户日本桥设立了剑术道场玄武馆,与镜心明智流的士学馆、神道无念流的练兵馆合称"江户三大道场"。玄武馆后来迁往神田玉池。
北辰一刀流认为剑道是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真剑胜负盛行的江户末期,北辰一刀流改良了使用竹刀跟护具的练习方法,对现代日本剑道有较大的影响。
北辰一刀流可谓人才辈出的门派。周作之弟千叶定吉政道(?-1879)、周作之次男千叶荣次郎、定吉之长男千叶重太郎均为振兴北辰一刀流做出巨大贡献。其中千叶定吉在江户桶町开设了一户剑术道场,为跟玄武馆相区别,被称为"小千叶道场",土佐勤王志士坂本龙马即是这家道场的弟子。龙马曾说道:"小千叶道场是我的第二个家。"除坂本龙马外,幕末很多名人剑士,比如新撰组的伊东甲子太郎、山南敬助、清河八郎等等都出自北辰一刀流。
附 幕末北辰一刀流剑士名录:
千叶家
流祖:千叶周作成政
周作之弟千叶定吉政道
周作次男千叶荣次郎、三男千叶道三郎
定吉长男千叶重太郎、次男千叶东一郎、长女千叶佐那、次女千叶里几、三女千叶几久
非千叶家
伊东甲子太郎、井上八郎延陵、奥田松五郎、海保帆平、清河八郎、坂本龙马、真田范之介、下江秀太郎、庄司弁吉、冢田孔平、丹羽精藏、森要藏、稻垣定之助、山南敬助、藤堂平助、服部武藏 等 。
镜心明智流,也作镜新明智流,是一种讲求动作的"位",即姿势、形态,艺术性与实用性并重,更偏向于艺术性的剑术。其道场位于江户南八丁堀,名为士学馆。流派代表人物为桃井春藏直正。
桃井春藏直正为骏州沼津藩士田中重郎左卫门丰秋的次男,出生于文政八年。本名为田中左右八郎堪助。天保九年,十四岁时来到江户,于镜心明智流桃井道场修行剑术,当时的道场师范为桃井春藏直雄。十七岁时,娶直雄次女为妻,入赘桃井家,继承春藏之名,改名为桃井春藏直正。嘉永二年,春藏直正以二十五岁取得皆传称号,并继承镜心明智流宗家,为四代目师范。
据天保时代《新撰武术流祖录》记载,镜心明智流始祖是安永年间(1772-1781)人,名为桃井八郎左卫门。这位桃井八郎本来出仕柳泽家,后来离开主家开始自己的武艺修行,精通各种武艺。艺成之后,创立镜心明智流,并于江户开创桃井道场。
桃井道场代代都是由儿子继承。比较特殊的是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是作为桃井家入赘的女婿以及养子的身份继承士学馆道场的。春藏直正担任师范时,镜心明智流迎来了鼎盛时期。桃井道场士学馆与千叶周作的玄武馆(北辰一刀流)、斋藤弥九郎的练兵馆(神道无念流)三雄并立,称为"江户三大道场"。三大流派的剑术相比,有"技之千叶"、"力之斋藤"、"位之桃井"的说法。
跟北辰一刀流讲究剑技、于攻防之中体现艺术性不同,镜心明智流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一个"位"字上,即讲求形态、姿势的优美和潇洒。据说桃井春藏直正本身就是一位美男子(剑豪中的美男子好象还真不少……),因此镜心明智流的"位"被他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在幕末这个动荡的时代,光讲求艺术性的剑法是无立足之地的。因此,在实用性方面,镜心明智流也不输于人。被称为"刽子手以藏"的冈田以藏,以及土佐藩士武市半平太瑞山也是镜心明智流的高手。
附 幕末镜心明智流剑士名录:
桃井道场师范 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
桃井道场师范 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
土佐藩 冈田以藏、武市半平太瑞山
佐仓藩 逸见宗助
其他 田口永八朗 等。
神道无念流是下野国人福井平右卫门于天明年中(1781-1789)创立的剑术流派。
平右卫门最初是学习一円流剑法。传说他在修行回国途中,参拜信州稻纲权现,并于参拜时突然顿悟,从而创立了新的剑术。因为是在万念俱空的冥想下,由于神的权现而突然悟得的剑法,因此叫做神道无念流。
在平右卫门的弟子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户贺崎熊太郎。在剑术有所成后,熊太郎在江户开设了户贺崎道场。号称神道无念流最强剑士的冈田十松便是户贺崎道场弟子,并在这里取得了师范代称号。之后,冈田十松从户贺崎道场独立,在江户开设了击剑馆道场。幕末神道无念流的代表人物斋藤弥九郎即是冈田十松的弟子,弥九郎与同门铃木斧八郎并称为击剑馆最杰出的门人。
斋藤弥九郎于宽政十年一月十三日出生于越中冰见郡佛生村斋藤信道家,是家中之长男。大名善道,号笃信斋。十五岁来到江户,入冈田十松神道无念流击剑馆道场修习剑术,不久取得师范代的称号。
文政九年,在同门江川坦庵的帮助下,弥九郎在江户饭田町俎桥开设剑术道场--练兵馆。天保九年,由于遭受火灾,练兵馆迁往九段坂上三番町。
在当时江户的剑术界,有"技之千叶、位之桃井、力之斋藤"的说法。跟同为江户三大道场的玄武馆(千叶周作 北辰一刀流)、士学馆(桃井春藏 镜心明智流)的剑术相比,练兵馆的神道无念流更注重格斗时的实用性和压倒对方的气势与力量。因为斋藤弥九郎的剑术将神道无念流的精髓--"力"发挥得比同流派其他支流还要淋漓尽致,因此练兵馆的神道无念流剑术又被称为"斋藤派无念流"。
在幕末,神道无念流是一个影响力很大,门人弟子众多的剑术流派。有很多名人剑客出自神道无念流,其中包括维新三杰之一--长州藩桂小五郎(即后来的木户孝允,《剑心》的FANS对桂小五郎这个名字该不会陌生吧!)。此外,新撰组二番队长永仓新八,新撰组前局长芹泽鸭也出自神道无念流。
附 幕末神道无念流剑士名录:
斋藤家
斋藤弥九郎
弥九郎长男斋藤新太郎
弥九郎三男斋藤欢之助
其它
桂小五郎、冈田带刀(冈田十松利敦)、藤田东湖、武田耕云斋、江川太郎左卫门、渡边华山、永仓新八、芹泽鸭、新见锦、平山五郎、平间重助、太田市之进、户贺崎芳荣、金子健四郎、中村万五郎、原保太郎、宫本左一郎、百合元升三、横仓喜三次 等 。
二天一流,由江户初期著名剑士宫本武藏创立。
宫本武藏原名新免武藏,在二天一流兵法中的正式名称是新免武藏玄信。但宫本武藏这个名字更为人们所熟知。
天正十二年(1584年),宫本武藏出生于冈山县英田郡大原町宫本。年少时跟父亲新免无二斋学习当理流兵法。从十三岁与新当流有马喜兵卫比武开始,直到二十八岁,这期间与其他流派比武六十余次,据说一次都未败过。武藏二十九岁时在严流岛跟当时名满天下的剑士佐佐木小次郎决斗,用自制的四尺二寸长的木刀将小次郎斩于剑下,一战成名。
在二十余岁时,武藏便以"圆明一流"自成一派。并于庆长十年(1605年)写成剑术书《兵道镜》。但他对自己的剑术始终不满意,认为没有达到极境。三十岁后,武藏继续修业,终于在自己五十岁左右练成了使用大小两刀(即一之太刀与二之太刀)的剑术。这就是著名的"二天一流"。
武藏五十七岁时,即宽永十七年(1640年),得熊本藩(今熊本县)藩主细川越中守忠利邀请,在当地正式教导剑术。在以后的岁月里,武藏写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以及《五轮书》,合称为"兵法二天一流三兵书"。
正保二年(1645年),宫本武藏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二天一流中所谓"二天"就是指"二天晒日"("晒"同"晒",《五方之太刀道序》)之意,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即阴与阳,也就是象征对立的事物。世界一切都是由相对事物组成,由这些相对事物相互浸透而使所有事物发展统一,产生新的事物。二刀的技法简单的讲就是统一左右两手手上大小二刀的动作,由此达到战胜对手这一目的。由这对立的二极升华统一而发展这个事实,不但是剑术,甚至是"世界之理"(武藏书状),因此命名为"兵法二天一流"。
附 佐佐木小次郎:
佐佐木小次郎(?-1612)。佐佐木严流创始人。
与出身于并不富裕的家庭的武藏相比,小次郎则是在拥护和赞扬的光环的环绕中成长起来的。但是,跟那些平庸的纨绔子弟不同,小次郎绝对是一个剑术奇材。虽然曾经跟随钟卷自斋学习过富田流的小太刀技法,但小次郎自己所创立的严流,使用的却是比小太刀长得多的太刀。小次郎的爱刀"长光"便是长达三尺二寸的长刀,而小次郎的绝技"燕返",更是能够将长刀之利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招式。可是,即使是这样的小次郎,却连"燕返"都没有使出就败在了宫本武藏的剑下。跟武藏决斗时的小次郎,无法发挥自己刀长的优势,因为武藏在决斗之前,特意制作了一把木刀,刀的长度是四尺二寸,比小次郎的"长光"长了整整一尺。
馆徽 创意与设计:程焕文
艺术创作:陈冰云
设计时间:1999年5月
释义:
1.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徽的设计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融馆藏特色与信息服务于一炉,凸现馆训“智慧与服务”之理念,构成独特优美的图形。
2.馆徽由中文字圕演变而成。“圕”字为“图书馆”的中文缩写,此字由曾任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的杜定友先生于1927年创造,该字曾被多种字典收录,并在中国和日本图书馆界广泛使用。杜定友先生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先驱和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享有“北刘(国钧)南杜(定友)”和“中西两杜”(杜定友、杜威)的盛誉。以此字作为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徽的原创理念,体现了中山大学图书馆同仁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远大理想。
3.从整体上看,馆徽形如光芒四射的光盘,寓意中山大学图书馆迈向光辉灿烂的数字化网络时代。
4.馆徽中的“中山大学图书馆”字样以汉字和英文相对照、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相辉映,体现了中山大学图书馆兼收并蓄古今中外文献的馆藏发展理念和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方式。
5.围绕“书”字四周的光环如同通达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寓意中山大学图书馆致力于通过数字化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理念。
6.图形正中的“书”字采用中国古代的篆书字体,既含有中国具有古代灿烂的古代明和悠久的文字史、图书史及图书馆史的意义,又含有中山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古籍馆藏的意义。
7.在书法上,篆书“书”字的上下部平滑圆润,中部劲秀工整,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妙趣与优雅,其中“书”字的中部形如鳞次飞檐和满盈插架,具有“汗牛充栋”的涵义。
8.在整体效果上,馆徽图形简明直观、动静结合,既具有易识易记的特点,又具有赏心悦目的文化感染力。
9.馆徽以蓝色为基本底色,寓意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同时,亦可根据实际需要或变换底色,或免去底色,使馆徽具有灵活的多重使用价值。 一.证件类型
中山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包括办理了读者证件的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及其与本校有协作任务的校外人员,有效读者证件包括在有效期内的校园卡、借书证、临时阅览证、校友卡(需与身份证同时使用)。读者凭有效读者证件进入图书馆,并按其规定使用。借书证由图书馆流通阅览部统一发放和管理。
二.办证资格
凡该校教职员工和在籍研究生、本科生及进修、短训的师生均有资格申请办理中山大学图书馆借书证。每位读者只能拥有一个有效借书证。
三.证件办理方法 借书证(校园卡) 新进固定编制教工和博士后,凭学校统一发放的报到表,携带校园卡和身份证到各校区图书馆总服务台办理开通注册手续。 流动编制教工、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及合同制教工,如需开通借书功能,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好《中山大学图书馆临时借书证申请表》,并携带报到表和校园卡、身份证到各校区流通服务前台办理开通借书手续;合同制教工需带上已填好的借书证申请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校园卡和身份证到各校区流通服务前台办理开通注册手续。 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全日制各类学生,取得校园卡后,由本人直接在图书馆主页激活校园卡的借书权限。 非全日制的其他学生,如需开通借书功能,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好《中山大学图书馆临时借书证申请表》,并携带校园卡和学生证、身份证到各校区流通服务前台办理开通借书手续。 临时阅览证(如需阅览特藏文献,须带身份证、单位介绍信) 校外的高校师生、军人:凭身份证申请,批准后方可办理。每证每天收费10元,最长一次可办3天。如能同时出示工作证、学生证或军官证,则每证每天收费5元。该证提供书刊阅览和电子阅览室服务,同时须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校外其他人员:凭身份证申请,批准后方可办理。每证每天收费10元,最长一次办3天。该证提供书刊阅览和电子阅览室服务,同时须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暨南大学通用阅览证 在职教职工、在校学生可携带一张小一寸照片和校园卡到南校区流通阅览部办理暨南大学通用阅览证,该证只提供阅览。 书证续期 流动编制、合同编制教工:请带上续聘合同的原件和复印件到各校区流通服务前台办理续期手续。 学生:已在院系、研究生院办理延期申请的读者,请到各校区流通服务前台由工作人员登录研究生教务系统查实后进行修改。 注: 伍舜德图书馆临时阅览证到南校区图书馆一楼总服务台办理。 中大校友可凭校友卡(已注销的校园卡)与身份证(须同时出示)登记入馆,提供书刊阅览和电子阅览室服务。 高等教育学院、南方学院、新华学院等学生,可以凭学生证进馆阅览,无须办理临时阅览证。 目前珠海校区尚未开展临时阅览证服务。珠海校区图书馆面向珠海市民开放,市民可凭有效珠海市身份证登记入馆,无须办理临时阅览证。此外,非珠海市民,但是为珠海市实属单位工作人员及军人可凭有效工作证或军官证登记入馆,亦无须办理临时阅览证。但只限于馆内阅览,不可使用电子资源。 四 借阅权限 自2014年4月23日起,持校园卡借书的读者外借册数无上限、预约册数无上限。 借期30天;可续借一次,续借期不超过30天,即借期从续借当天起,顺延30天。例如在2014年4月23日借书,应还日期为2014年5月23日,在此日期前可续借一次。如在2014年5月1日续借,借期从当日起顺延30天,应还日期改为2014年5月31日。 应还书籍如有他人预约,则不能续借。 特藏、期刊、报纸一律不外借。 五 催还制度
图书到期前5天,系统会自动发邮件提示读者图书快到期;图书到期后,系统也会再发邮件提醒图书已到期。实行图书预约催还制度,即当图书借出后被人预约,图书馆即发预约催还通知,提醒持书读者该书已被预约,不能续借,请在规定时间内还书。 当外借图书被人预约,持书读者将会收到“图书预约催还通知”电子邮件,邮件将告知新的应还日期。持书读者也可查阅OPAC中的个人借阅信息。 收到“图书预约催还通知”的读者请及时归还图书,否则在“催还后应还日期”起停止借阅权限(包括外借、续借、预约)。 当预约者取消预约请求后,系统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图书预约催还取消通知”,告知催还的图书已恢复到原始的应还日期。 系统将在保证读者一个借期(30天)的前提下重新计算应还日期。 “催还后应还日期”的计算方法如下 若“被预约当天+7天”还不到一个借期(30天),则“催还后应还日期”等于“原始应还日期”,图书可持有到原应还日期。
若“被预约当天+7天”已超过一个借期(30天),则“催还后应还日期”等于“预约催还通知”发送日+7天,持书者应在“预约催还通知”发送日起7天内归还图书。(注意:图书续借后,又被其他读者预约,该书的应还日期可能会提前。)
六.妥善保管读者证件 有效读者证件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不得重复领取,不得使用他人证件。如使用他人证件,一经发现将暂停该证件的使用权限,需有效证件持有者本人来馆重新开通。 读者对借书证要妥善保管,如有遗失要及时来馆挂失。借书证遗失后未挂失所造成的后果,由丢失者本人承担。 每个读者享有公平、免费、长期、反复使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权利,同时,其行为受“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道德规范”约束并承担相应责任。 七.退证手续
读者离开学校时(包括毕业离校、工作调动、休学、退学、出国、博士后离站、进修结业等)须清还所有外借图书,方可办理离校手续。
八.读者向图书馆申请办理相关证件即认为承诺遵行本办法,作为读者与图书馆就合理使用图书馆资源所达成的协议。
九.图书馆有权根据资源和读者情况对本办法进行修改并在馆内公告,而不需通知到已办理图书馆相关证件的每一个读者。
十.本办法解释权归属图书馆。
(入馆须知资料来源: ) 南校区总馆开放时间图书馆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 7:30-22:30 劳动节、国庆、春节等特殊节假日另行通知。 办公室 周一至周五 8:00-11:50;14:30-17:30 周六 不开放 周日 不开放 流通部 借还书处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保存本、台湾文献馆 周一至周日 8:00-12:00;14:30-17:30 参考咨询部 电子阅览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特藏部 特藏厅(四楼)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珍藏厅(五楼) 周一至周五 8:00-12:00;14:30-17:30 北校区医学图书馆开放时间图书馆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 7:30-22:00 周六 8:00-17:20 周日 8:00-22:00 流通部 科技书库(后座二至三楼) 周一至周五 8:00-22:00 周六 8:30-12:00;14:30-17:20 周日 8:30-12:00;14:30-17:20;18:30-22:00 保存本书&工具书库
(后座四楼) 周一至周五 8:00-22:00 周六 8:30-12:00;14:30-17:20 周日 8:30-12:00;14:30-17:20;18:30-22:00 社科书库(后座五楼) 周一至周五 8:00-22:00 周六 8:30-12:00;14:30-17:20 周日 8:30-12:00;14:30-17:20;18:30-22:00 外文书库(后座六楼) 周一至周五 8:00-22:00 周六 8:30-12:00;14:30-17:20 周日 8:30-12:00;14:30-17:20;18:30-22:00 期刊部 中文现、过刊阅览
(前座一楼西)
外文过刊(前座二楼西) 周一至周五 8:00-22:00 周六 8:30-17:20 周日 8:30-22:00 报刊阅览大厅(前座二楼) 周一至周五 7:30-22:00 周六 8:00-17:20 周日 8:00-22:00 文献传递&学位论文递交
(前座二楼西) 周一至周五 8:00-12:00;14:30-17:20 周六、日 不开放 中外文过刊&学位论文纸本
(后座七至九楼) 周一至周五 8:00-12:00;14:30-17:20 周六、日 不开放 参考
咨询部 电子阅览1室
(前座二楼) 周一至周五 8:00-22:00 周六 8:30-17:30 周日 8:30-22:00 电子阅览2室
(前座二楼) 周一至周五 8:00-11:30;14:30-17:20 周六 8:00-11:30;14:30-17:30 周日 8:30-11:30;14:30-17:30;18:30-22:00 参考咨询
查新室、文检教研室
(前座一楼东侧) 周一至周五 8:00-12:00;14:30-17:20 周六、日 不开放 荟萃编辑部
(后座一楼西) 周一至周五 8:00-12:00;14:30-17:20 周六、日 不开放 东校区图书馆开放时间 图书馆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2:30 流通台 8:00-22:30 喜乐斯 8:00-22:30 办公室 9:00-12:00;13:00-17:00 劳动节、国庆、春节等特殊节假日另行通知 珠海校区图书馆开放时间图书馆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另行通知。 图书馆各学科分管开放时间经济与管理学科分馆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周六晚间闭馆。劳动节、国庆、春节等特殊节假日另行通知。 注意: 除正常开放时间的星期一至星期五所有部门都开放外,其他时间并非所有部门都开放。 更具体开放时间表可登陆各校区主页查询。 在闭馆时间之前15分钟开始,停止读者进入书库和阅览室;之前5分钟,停止办理借书手续。 假期开放时间常有变化,请注意图书馆公告。 (开放时间资料来源: ) 南校区总馆楼层位置分类收藏内容一楼 西区大厅 联机书目查询 配置12台终端,供读者查询馆藏书目。 总服务台提供中外文图书外借、续借、书证注册、挂失等。阅览座位60席。馆际互借办公室 负责馆际互借业务及本馆图书预约服务 夹层书库一层 最近新书 收藏最近(2010~2014年)出版中文图书约10万册,开架借阅。阅览座位64席。密集书库(地下室) 收藏1990年前出版的中外文过刊12万册(包括1990年) 中区 非书资料 电子阅览 配置92台电脑。其中,56台为电子资源检索专用机,提供各种电子资源(包括300多个光盘及网络数据库,近47万份电子期刊,1474万多篇学位论文,122万余种电子图书)的检索、浏览、下载;36台为多媒体资源阅览专用机,可提供多媒体光盘计算机阅览服务。 北区 参考工具书 收藏参考工具书中文5万多种,外文8000余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212席。 二楼 西区 现期期刊 收藏中文现刊3100余种及外文现刊1400多种,赠刊300余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110席。 夹层书库二层 外文过期报纸 收藏外文报纸合订本2万余册,开架阅览。 夹层书库三层 中文过期报纸 收藏中文报纸合订本25万余册,开架阅览。 中区 现期报纸 收藏中外文报纸约220种,开架阅览。 中区、北区 过期期刊 收藏1990年后出版中文期刊和外文期刊合订本173万余册,阅览座位420席。 三楼 西区 外国文献馆 收藏外文图书5万余册,开架阅览,可外借。阅览座位106席。 中区、北区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哲学馆 收藏2009年以前(含2009年)出版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图书52万余册,开架阅览,可外借。阅览座位356席。 夹层书库四层 自然科学馆 收藏2009年以前(含2009年)出版的中文自然科学类图书18万余册,开架阅览,可外借。阅览座位16席。 夹层书库五层 外文理科图书、岩波书店日文赠书 收藏日文图书3万余册,外文理科图书3万册,开架阅览,可外借。阅览座位16席 四楼 南区 台湾文献馆 港澳台书刊文献资料3万多册。阅览座位24席。不外借。 西区夹层 保存本阅览厅 收藏解放后中文保存本图书,吴宏聪、叶汝贤、端木正、刘翔、石汉基捐赠的图书共计20万余册。有阅览座位40席。不外借。 书库六层 中区 特藏厅 收藏精平装新版影印古籍24万册;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编方志8000册;影印本报纸2000册。开架阅览,不外借。有阅览座位54席。 校史文献室 位于图书馆四楼特藏厅内,收藏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的各种书、刊及学位论文共8000余册;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教工著作、校友赠书、出版社赠书、学校简介、招生情况、学生社团刊物等共6000余册;1978年以来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19000余册。 商衍鎏、商承祚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陈寅恪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李新魁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戴镏龄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梁方仲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安志敏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东区 数字化实验室 负责馆藏碑帖及大型图录的扫描,不对外服务。 五楼 南区 邹鲁校长纪念厅 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的纪念室 中区、北区 珍藏馆 收藏普通古籍3万余种,30万册。涵盖经、史、子、集、丛各个门类,以地方志及岭南地方文献为收藏特色。 闭架阅览。 夹层书库七层 民国珍藏馆 收藏1952年前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所藏民国时期中文图书近10万册,期刊17余万册,报纸约3000册。 闭架阅览。 夹层书库八层 聚珍厅 收藏善本古籍4000种46万册、碑帖38161件。 东区 聚贤厅 多功能报告厅,读者教育与培训,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 北校区图书馆(医学分馆)位置 分类 收藏内容 前座一楼西外文现刊阅览室收藏外文现刊480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28席,配置4台检索终端。一楼西、二楼西外文过刊库收藏外文过刊8万余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46席。二楼报刊阅览大厅收藏报纸60余种,社科类现刊350余种,赠送医学类现刊10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72席。后座 二楼中文现刊阅览室收藏中文现刊1006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66席,配置4台检索终端。二楼、三楼中文过刊库收藏中文过刊8万余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20席。四楼、五楼中文书库收藏中文图书近20万册,可外借。开架阅览,阅览座位12席。配置2台检索终端。六楼外文书库收藏外文图书4万多册,可外借。开架阅览,阅览座位16席。配置4台检索终端。七楼保存本书库收藏中文保存本图书6万多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24席。八楼工具书库收藏参考工具书及索引类刊物2万多册,收藏学位论文9000多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30席。九楼外文过刊库收藏1970年前的英文过刊2万多册,日文过刊4350册,俄文过刊4812册。东校区图书馆 楼层 位置 收藏内容 一楼西侧法学书刊3万册二楼东侧工具书5000余种东南角现期报纸217种西侧现期期刊1997种中庭电子阅览区112台电脑,可检索中大图书馆订购的所有电子资源三楼全部中外文图书约34万册,受理校区间图书借阅四楼东侧及西侧部分过刊约15万册西侧大部分过报约2万册五楼全部喜乐斯藏书约12万种,15万册六楼西侧部分陈纶绪司铎藏书约26万册,中图法分类,闭架馆理,仅供馆内阅览西侧及东侧部分以旧杜威法分类的“旧外文”图书,约7万册,闭架管理,可外借东侧大部分以刘国钧分类法分类的中文图书馆,约23万余册,闭架管理,可外借地下书库东侧图书近10万册,期刊1万余册珠海校区图书馆位置 收藏内容1楼:现期报刊 约2000种现刊和200多种现期报纸,馆内阅览2楼:电子阅览室提供读者电脑免费上机3楼:参考文献文科基地参考工具书及文科基地(文史哲)图书,馆内阅览4楼:中文图书(A–C类)中文社会科学图书A-C,可外借6楼:中文图书(D-H类)中文社会科学图书D-H,可外借7楼:中文图书(I-K&Z类)中文社会科学图书I-K&Z类,可外借8楼:中文图书(N-X类)中文自然科学图书(TP类计算机图书在三角区里),可外借9楼:过期期刊过期期刊合订本(2010-),馆内阅览10楼:外文图书外文图书,三角区设有小语种专藏,可外借11楼:过期报纸过期报纸合订本,馆内阅览12楼:香港赠书香港赠送外文图书(美国国会分类法排序),可外借经济与管理学科分馆(伍舜德图书馆)位置 分类 收 藏 内 容 一楼 101 多媒体教室 配置多媒体演示设施和20多个座位,提供小型课程和讲座、会议使用。 102 院史展览室 展出岭南学院20年来的教学科研成就和学科发展历程,1-4楼楼梯墙壁同时分布个专题岭南院史展和相关资料介绍。 北区 学生自修室 设有自修座位165个。 二楼 201 科研成果展示室 岭南学院教师和学生科研成果展示陈列。 202 项目办公室 岭南学院博士后工作站。 南区 学生自修室 设有自修座位210个。 西区 教师办公室 —— 北区 教师办公室讨论室 设置两个讨论区和咖啡茶座。 三 楼 301 馆长办公室 —— 302 期刊采编室 —— 304 期刊阅览室 半开架阅览,不外借。收藏中外文经济管理类现刊600多种,报纸33种,2005年以后岭南学院博硕士论文2212册,2005年以后过刊合订本5885册 306 电子阅览室 配置电脑10余台,同时提供近50多个网络端口提供读者自带笔记本上网使用。 西区 教师办公室 岭南学院教师办公室 四
楼 401 图书采编室 —— 402 收藏书库 岭南旧书和1998以前报刊密集收藏书库。不流通。 404 流通书库 开架借阅,收藏中外文经济管理类图书、词典、百科全书共计6万余册。 406 参考书库 开架在室阅览,不外借。收藏MIT赠书、各类年鉴、岭南学院教师科研成果、经济管理类教参书等共计近万册,2005年之前中外文过刊合订本16000余册,2004年之前岭南学院博硕士论文1030册,各类随书光盘400余张。 西区 教师办公室 岭南学院教师办公室 (馆藏布局资料来源: )
本文2023-08-06 14:33:4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