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家族——三代传承的甲骨文化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罗振玉家族可称是无以伦比的名门望族,三代祖业相承,大多为文史名家!现据可以查到的公开资料,略述如下。
罗振玉(1866年一1940年) 近代江苏淮安人,祖籍浙江上虞,字叔言、叔蕴,号雪堂,晚年更号贞松老人。清末奉召入京,任学部二等谘议官,后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在政治上十分保守,始终效忠清室。九一八事变后追随溥仪,出任满洲国参议府参议、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受当时人批判为“汉奸”。书法善篆、隶、楷、行,是创以甲骨文入书者之一。所作小行楷题跋精严工稳。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编著有《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高昌壁画精华》、《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三代吉金文存》等。
罗振玉是最早在甲骨学研究方面取得主要进展的学者。他从1906年起收集甲骨,总数近2万片,是早期收藏最多的藏家。亲自访求,判明甲骨的真实出土地——小屯。在甲骨文研究者中,罗振玉占有重要地位,为“甲骨四堂”之一,是甲骨学的奠基者。
罗振玉是敦煌学的奠基人。是中国境内研究敦煌文书的先导者,他以浓厚的国学功底开研究之先,1914年和王国维开创和倡导简牍研究,共同开辟“国学”新领域的硕果。
罗振玉是典型的鉴藏大家。收藏《大云无想经》和碑碣墓志、金石拓本、法帖、书画等50余万册。据考证,仅甲骨片前后就收藏“二三万片”,其他如青铜器、古明器、碑拓等的收藏数量也相当可观。
罗振玉为保存内阁大库史料及明文渊阁藏书也作出了贡献。大库是清代内阁库藏档案、书籍的处所,库分东西,东库贮存《实录》、《圣训》、《起居录》等,由本阁满本房掌管。西库书籍多为明文渊阁藏书之孓遗,档案则是清列朝内外臣工的题本、奏本、历科殿试的大卷等。这些都是中国珍贵的历史文献,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胞弟罗振常(1875-1942),近代学者、藏书家。字子经,又字子敬,号心井、邈园。浙江上虞人,侨居淮安,为近代著名学者罗振玉的季弟。少艰苦励学,工诗古文辞。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在辽东任教数年,回归后,设“蟫隐庐”以藏书,居书肆30年,遇有宋元精刻、名家抄校等均加以收藏,又精于校勘,于版本源流,文字异同、收藏变迁皆详为稽考。编有家藏善本书目为《善本书所见录》,分经、史、子、集4卷,每书下记卷数、版刻、题解、收 等。由其婿周子美新订,刘承干作序。著有《南唐二主同词汇校》、《洹洛访古记》、《征声词》、《暹罗载记》、《养莠篇》、《古凋堂诗文集》、《新唐诗演义》等;刻有《邈园丛刻》。
罗福成
长子罗福成(1885年-1960年),字君美,出生于江苏淮安。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兽医科。是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专家,是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的研究先驱,并做出了贡献。1919年发表了《西夏译莲花经考释》和《西夏国书类编》,均为山东学社刊印。前者考释西夏文莲花经,后者把一些西夏文字单词分类编排,便于检索。1924年全文摹写了《番汉合时掌中珠》,由其自办的天津贻安堂书店石印出版。1932年在《国立北平图书馆刊》第4卷第3辑《西夏文专号》上发表了《韵统举例》、《文海杂类》、《杂字》、《居庸关石刻》、《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等17篇论文,均已收入本辑。旅顺库籍整理处石印出版了罗福成整理手写的《西夏国书字典音同》,这是继《番汉合时掌中珠》之后又一部工具书。由于该书已有研究专著出版(见李范文《同音研究》,1986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辑未录。
罗福苌
三子罗福苌(1895-1921)中国民族古文字学家、西夏学专家。字君楚。1914年,撰著《西夏国书略说》一书,就《掌中珠》所载西夏文字考证出23个部首。1932年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4卷3号(西夏文专号)上发表《俄人黑水访古所得记》、《西夏赎经记》、《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释文》、《妙法莲花经弘传序释文》、《宋史夏国传集注》(部分)等论文5篇。惜英年早逝,年仅26岁。国学大师王国维曾为其作传悼念。
四子罗福葆(1899-1967),字君羽。中国古文字学家、金石家、西夏学专家。1918年与长兄罗福成辑其父罗振玉所藏之印成《小蓬莱阁古印菁华》、1924年辑有《敦煌零拾》等。他是罗家子弟中惟一在伪满 中当过行政官(宫内府秘书处长)的,抗战胜利后移居北京。约在1951年,还将有“罗买王稿”议论的其父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的原稿卖给了陈梦家(陈去世后,此稿归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罗福颐
五子罗福颐 (1905年-1981年),古文字学家。字子期,笔名梓溪、紫溪,七十后自号偻翁。历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讲师、文化部副研究员和业务秘书、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杭州西泠印社理事等。他对各种古文字资料都很熟悉,在古玺印研究方面,他搜集、鉴别、研究了大量古玺印。在研究中他发现了传世的秦汉魏晋等历代官印大半是古人殉葬之物,而不是生前所佩用的。在古玺印的断代问题上,他主张结合官制沿革,以文字为权衡,以纽制为佐证,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在古籍整理、铜器铭文、拓本的摹写及著录、考释方面,著作也很多。在简牍文字的研究方面,著有《长沙仰天湖与杨家湾古墓出竹简摹本并附录》,这是解放后较早研究战国竹简的著作,其中多有重要发现。他在整理、校核、考释简文内容时,发现了20多种古书,如《齐孙膑兵法》(即《齐孙子》)、《孙子十三篇》《管子》《晏子》《墨子》等残简数百片。还发现了《汉元光元年历谱》,其中全年月份完备,是传世 手书历谱中最完备的一部。另外,他还对西夏文、八思巴字、契丹文、女真文等少数民族古文字做了一些收集和研究,还参与了明清档案的整理,著有一书。共有专著102种,论文114篇。已出版的专著有30多部,论文近80多篇,其余的尚待出版。在以毕生精力从事于古玺印研究之余,还亲自操刀治印,也是中国著名的治印家,久为学人所共仰。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与影响,自幼喜爱治印,十七岁时,曾刊出《待时轩仿古印草》。
罗继祖
罗继祖(1913—2002)l9l3年生于日本京都,浙江上虞人。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离休教授,中国史专家,古文献学家,书画鉴赏家,书画艺术家。字奉高,改字甘孺,号鲠庵。罗振玉的长孙,罗福成之子。自幼与祖父一起生活,接受严格的庭训,从塾师读古书、习书画。他从未进过学校,也没取得过任何学历,却熟读从《四书》、《五经》到《东华录》等典籍,学贯文史,博涉多通,在历史、考古、文博、图书、书法等领域皆有建树,尤其在文献学和东北史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18岁时即协助祖父罗振玉作《朱笥河年谱》并刊行。26岁时写成的《辽史校勘记》,以辽代墓志碑刻等核校辽史,奠定了学术地位,至今仍为研究辽史的重要参考书。1939年10月任沈阳医科大学预科国文课讲师,1942年赴日本任京都大学文学部讲师,写成《辽史表订补》等,1944年辞职回国。1946年任旅顺市教育局科员,负责整理家中的9万多册藏书,并捐献给国家。1949年任沈阳博物馆研究员,1955年到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历史系任教,后任古籍研究所文献研究室主任。罗继祖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学术委员,曾为长春市政协委员,兼任文史委副主任。他继承和运用他祖父一套清代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先后写出了《春秋异地同名考》、《朱笥河(朱筠)年谱》、《程易畴(程瑶田)年谱》、《李蜃园(李天植)年谱》、《段懋堂(段玉裁)年谱》、《明宰相世臣传》、《毛文龙传》、《老莲(陈洪绶)遗事》、《辽汉臣世系表》等9种专著。晚年又陆续写成并出版了《永丰乡人行年录》(罗振玉年谱)、《庭闻忆略——回忆祖父罗振玉的一生》、《枫窗脞语》、《墐户录》、《两启轩主人自订年谱》、《甘孺丛稿》、《雪堂剩墨》等。又与人合作编写《鸭江行部志注释》、《雪堂学术论著集》、《罗雪堂先生全集补编》、《王国维之死》等著作。
罗承祖,罗振玉承重孙,罗福葆之子。日本学医归国,著名儿科医学专家。夫人系清皇室爱新觉罗淳亲王之后,道光皇帝五世孙。
罗随祖,字慕鸿,罗振玉之孙,罗福颐1952年2月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世家鉴定收藏网著名鉴定专家,故宫副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讲授专家、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专家,主要从事金石考古及博物馆文物方面的研究工作。自小受家庭熏陶,5岁由母、舅授古文,临帖习字,渐长随父学刻印、辨识、勾摹古文字。正值少年,遭遇厄难,但终秉承家学,1979年完成《汉印文字徵补遗》一书,由文物出版社刊行。1980,年入故宫博物院,整理考订古代玺印,参与编辑《古玺文编》、《古玺汇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两种)、《西夏官印汇考》、《秦汉南北朝官印徵存》等书,於《徵存》一书,用力尤多,对于此书的完善出版,做了大量极为重要细致的工作。
罗卫国,1954年出生于辽宁大连。罗承祖之子。罗卫国现任大连市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大连市甲骨文学会副会长、大连市公益慈善爱心大使。在书法生涯中他临摹了大量曾祖父的作品和家藏的名碑名帖。有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行书等,其代表作有《金刚经》《心经》 《无量寿经》《道德经》等,为多家寺院道观及中外各界人士收藏。在甲骨文书法艺术上,不仅坚持原出土甲骨文形意,还将甲骨文书法与时俱进艺术化,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此外,复制甲骨片,锲刻甲骨文,让更多人直观的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的文化瑰宝。
第一批委员
1983年 1月26日成立,由文物、考古、历史、建筑等方面专家、学者组成。第一任主任委员夏鼐,现任主任委员廖井丹。委员:尹达、王仲殊、王振铎、冯先铭、安志敏、苏秉琦、启功、吴良镛、单士元、张政烺、郑孝燮、贾兰坡、顾铁符、宿白、常书鸿。
2005年委员
(各专业组委员及增聘委员均以姓氏笔划为序)
主任委员: 傅熹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副主任委员: 耿宝昌(故宫博物院) 孙机(国家博物馆)史树青(国家博物馆)
一、 书画碑帖组
刘光启(天津文物出境鉴定站) 张慈生(天津市文物公司) 杨仁恺(辽宁省博物馆) 杨臣彬(故宫博物院) 金维诺(中央美术学院) 周绍良(中国宗教研究所) 钟银兰(上海博物馆) 徐邦达(故宫博物院) 章津才(北京文物出境鉴定站)
增聘9人:
王连起(故宫博物院) 李凯(天津文物出境鉴定站) 李遇春(广东文物出境鉴定站) 许忠陵(故宫博物院) 肖燕翼(故宫博物院) 杨新(故宫博物院) 单国霖(上海博物馆) 鲁力(江苏文物出境鉴定站)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召集人:薛永年
二、现当代书画组(增设)
水天中(中国艺术研究院) 冯远(中国美术馆) 朱乃正(中央美术学院)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 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 常莎娜(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 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 雷振方(荣宝斋)召集人:邵大箴
三、古籍组
丁 瑜(国家图书馆)增聘5人:李致忠(国家图书馆) 张志清(国家图书馆) 陈先行(上海图书馆) 杨成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黄永年(陕西师范大学)召集人:丁瑜
四、陶瓷组
汪庆正(上海博物馆) 陈华莎(故宫博物院)张浦生(南京博物院) 赵自强(广州博物馆)曾土金(广州市文物总店) 薛贵笙(上海市文物商店)
增聘3人:
王莉英(故宫博物院) 邵长波(故宫博物院) 穆青(河北文物出境鉴定站)召集人:陈华莎
五、铜器组
李学勤(清华大学) 陈佩芬(上海博物馆)
增聘6人:
王海文(故宫博物院) 王冠英(国家博物馆) 朱凤瀚(国家博物馆) 吴镇烽(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郝本性(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高至喜(湖南省博物馆)召集人:王冠英
六、玉器组
云希正(天津艺术博物馆) 田凤岭(天津文物出境鉴定站) 许勇翔(上海博物馆) 张永昌(苏州文物商店) 杨伯达(故宫博物院)
增聘4人:
田俊荣(天津文物公司) 张广文(故宫博物院) 杨震华(苏州文物商店) 郭大顺(辽宁省文化厅)召集人:张广文
七、货币组
戴志强(中国钱币博物馆)
增聘5人:
刘建民(山西省人民银行) 周祥(上海博物馆) 黄锡全(中国钱币博物馆) 程纪中(北京钱币学会) 翦宁(国家博物馆)召集人:戴志强
八、杂项组
王世襄(中国文物研究所) 台立业(山东文物出境鉴定站)孙学海(北京市文物局) 李久芳(故宫博物院)郑珉中(故宫博物院)
增聘8人:
刘东瑞(国家文物局) 步连生(中国文物研究所) 张永康(云南省文物局) 张淑贤(故宫博物院) 杨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胡德生(故宫博物院) 赵丰(中国丝绸博物馆) 夏更起(故宫博物院)召集人:胡德生
九近现代历史文物组(增设)
万冈(国家博物馆) 阮家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孙毅(北京鲁迅博物馆) 沈庆林(国家博物馆) 肖贵洞(国家博物馆) 相瑞花(国际友谊博物馆) 夏传鑫(国家博物馆)召集人:沈庆林
启功先生姓爱新觉罗,字元白启功简介,满族,生于1912 月26日。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 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 会名誉主席。启功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专门从事中 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 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他执教六十余年,在中国古典文学教 学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 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人才。他为促进祖国教育事业,报答老师 教育之恩,延绵陈垣先生的教泽,用出售字画所得200 元,设立了励耘奖学金。启功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诗坛,故有诗、书、画“三绝”之 80年代初,他的书画专集、诗词专集陆续出版,受 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好评。近几年,又先后赴日本、新加 坡、韩国和香港、澳门举办书画展,取得了很大成功,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启功还是我国的文物鉴赏家和鉴定 家,对于古代书画和碑贴的鉴定尤为专精,独具慧眼,识见 非凡。他曾受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委托,主持鉴定小组, 与其他几位专家一起,对收藏在全国各大城市博物馆的国家 级古书画珍品,进行了全面鉴定和甄别,为国家整理、保存 了大量古文物精品。
启功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古代字体 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启功 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 札记》、《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等。启功先生年表: 一九一二年七月二十六日生于北京。启功的始祖是清朝雍正皇帝的儿子,排行第五,名弘画,封“和亲王”。其后代 逐渐从王府中分离出来,至其曾祖时,家族已失去门荫,要 通过科举找出路了。曾祖溥良,考中进士,入翰林,清末曾 任礼部尚书、察哈尔都统。祖父毓隆,也是翰林出身,为典 礼院学士,曾任学政、主考。 一九一三年 一岁 父亲去 世,随祖父生活。为祈福,祖父曾让他拜雍和宫的一位老喇 嘛为师,做记名的小喇嘛 ,取名“察格多尔札布”。当时正 是辛亥之后,清廷逊位,其曾祖绝意政治,不愿居京城,以 示不再过问国事。恰其曾祖有一门生,名陈云诰,亦是翰林, 家为河北易县首富,广有资财,于是出资在易县城中购买房 舍,请其曾祖居住。曾祖乃携家人迁居易县,启功时年方三 四岁。稍后,入私塾读诗文。一九二二年 十岁曾祖去世。 家业因偿还债务而衰落。 一九二三年 十一岁 祖父去世。 家中变卖世藏书籍以作殡葬费用。
当时母亲克连珍与尚未出 嫁的姑姑恒季华,都年仅二十余岁,便挑起家庭生活重担。 恒季华为了教养这一线单传的侄子成人,毅然终身不嫁,并 把自己看做是这个家庭中的男人。启功亦称姑姑为“爹爹” (满俗,“爹爹”即叔叔)。 一九二四年—一九二六年 二岁至十四岁在北京汇文小学和汇文中学读书。幼年启功,看到祖父案边墙上挂有大幅山水是叔祖画的,又见祖父拿过 小扇画上竹石,几笔而成,感到非常奇妙,便产生“做一个 画家”的愿望。他在学校的习作,曾被学校选为礼品赠送给 知名人士。 一九二七年—一九二九年 十五岁至十七岁经 长亲带领,拜贾羲民先生学画,贾先生博通画史,对于书画 鉴赏也极有素养,见解卓识。常带启功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 的古代书画,有时还和一些朋友随看随加评论,启功也一一 记下。这些活动使启功深受启迪和教育。 法技巧,贾先生又将他介绍给吴镜汀先生。吴先生教授画法,极为耐心,绝不笼统空谈,而是专门把极关重要的窍门指出, 使启功长进很快。一次,一位长亲命他画一幅画,说要装裱 后挂起,他感到很光荣。但长亲又说:“画完后不要落款, 请你的老师落款”,这又给他很大 ,从此发愤练字。 九三年十八岁经老世交介绍,从戴姜福先生学习中国古典 文学,习作旧诗词。
由于老师的精心培育,加上他刻苦自学,从青年时候起,便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九三二年二十岁与章宝琛完婚。章氏,满族,长启功 两岁。 为维持生活,教家馆,有时也作画卖钱。 一九三 三年 二十一岁经傅增湘先生介绍,受教于陈垣先生,陈垣 先生看过他的作品,认为“写作俱佳”,便安排他在辅仁中学 任国文教员。此后几十年一直在教育岗位,主要精力都在教 授古典文学,中间也卖过字画启功简介,但他说:“那只是副业。” 二十三岁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业余从事书画创作。 一九三八年 二十六岁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 抗战胜利后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文献馆审稿和鉴 定文物。 一九四九年 三十七岁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 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教授。 一九五二年 四十岁全国高等 院校进行院系调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任北京 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古典文学。同年加入“九三”学 社,被选为“九三”学社北京分社委员,后又被选为北京市政 诸人标点敦煌变文俗曲。稍后又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程乙本作注释,这是建国后首次出版的《红楼梦》 注释本。 一九五七年 四十五岁 母亲和姑姑相继去世。 一九六二年 五十岁撰写完成《古代字体论稿》和《诗文声 律论稿》两本书稿。
一九六三年 五十一岁撰写了《〈红 楼梦〉札记》一九六六年 五十四岁“文革”爆发,一切公 开的读书写作活动被迫中止,但私下里治学不辍。由于他精 通书法,常被造反派命令抄写大字报。 一九七一年 五十 九岁参与中华书局组织标点《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工 作,与王钟翰等负责标点《清史稿》。 一九七五年 六十 三岁夫人章宝琛逝世。 一九七六年 六十四岁 之后,师大恢复课程。 一九七七年 六十五岁《诗文声律 论稿》由中华书局出版 一九七八年 六十六岁文革后落实 政策仍被聘为教授。 六十七岁《古代字体论稿》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一九八一年 六十九岁《启功丛 稿》由中华书局出版。同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被推为副 主席。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赴香港讲学,作关于汉语和《红 楼梦》的讲演。 一九八二年 七十岁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 划小组成立,任该组成员。 一九八三年 七十一岁应中宣 部《中国美术全集》办公室聘请,任《中国美术全集》顾问。 参与国家文物局组织的由七位专家组成的中国古代书画鉴 定组,负责甄别、鉴定北京及全国各大城市博物馆收藏的古 代书画作品的真伪。 一九八四年 七十二岁被聘为博士研 究生导师。
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一九八六年 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一九八 语》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九九年 七十八岁 《论书绝句一百首》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和北京书店出版。该书以诗的形式总结了他几十年来书法实践的系统理 论,对历代书家有评论,对书法的结字、用笔有独到见解。 为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在香港举办“启功书画义展”。 一九九一年七十九岁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 《汉语现象论丛》由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出版。同年十一月底,将义卖字画所得一百六十三万余元全部 捐给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 九月,赴 日本东京、大阪访问,参观大阪博物馆收藏的中国书画珍品。 一九九二年八十岁全国政协、北京师范大学、荣宝斋联 合举办“启功书画展”,先后在北京、广州和日本展出。 八股》、《启功论书札记》、《启功书画留影册》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四年 八十二岁赴韩国进行书画交 流。荣宝斋与韩国东方画廊联合举办“启功金膺显书法联展” 先后在北京和汉城展出。 《启功絮语》由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出版。 一九九五年 八十三岁《启功论书绝句一百 首》、《启功书画作品专集》由荣宝斋出版。
一九九六年 十四岁十月,赴美、德、法三国访问,参观三国国家博物馆所藏中国书画珍品。 一九九七年 八十五岁四月,中央文 史研究馆组织书画代表团赴新加坡,举办中央文史馆馆员书 画作品展,启功先生任团长。十月,应香港商务印书馆邀请 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暨商务印书馆建馆一百周年 百首》日文译本在东京出版。一九九八年 八十六岁现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届委员和第六、七、八、九届常务委员、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 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二零零五年 九十三岁逝世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我无法对个人进行评价。不过,杨铁轩是一位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他在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为一位资深的文物鉴定专家,杨铁轩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他曾多次参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和考古机构的文物鉴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同时,他也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和推广工作,为保护中华文化遗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需要指出的是,文物鉴定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需要专业人士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在鉴定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文物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因此,对于任何一位鉴定专家来说,其鉴定结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验证,才能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古玩圈是一个很挣钱的地方,一个古玩界名人,收藏或者倒卖一件古玩,收入就可以顶普通人的一辈子的收入。所以古玩界名人的收入其实很多都很高的,除了古玩收藏之外,他们也还有其他的产业,他们自己投资其他生意,自己开拍卖行、美术馆、展览馆、办学院等等,副业收入也是非常可观,当然也有不少古玩界富豪,他们是自己家中有资产支撑,在古玩圈当中也是隐形富豪一枚,只不过这些古玩界富豪身价高但也是比较低调,下面一起来看看,排名不分先后。
1马云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马云实际控股达99%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杭州云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文化艺术公司(杭州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综合各方面消息,幕后艺术品投资参谋团成员:王蔚、游世勋、王雁南、程寿康、张丁元、李鉴宸、仇国仕、江炳强等。
2王健林
我是喜欢中国画,而且定位在近现代,主要近现代可以鉴定,清以前的画是很看鉴定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所以我收了很多,还有很多海外回流回来了,现在都是放在我保险柜里面,你说多可惜,我把他展出来,美院的老师们、学生们,包括爱好者们都可以去看,我是一直有这个想法,只是北京拿地比较困难。而且我跟谁一谈,我说要做美术馆,别做,那不赚钱,那就算了,这个地到现在没落实,但是我相信艺术总会找到市场,或者我北京某一个,在开比较大的地的时候,或者我在北京做文化旅游区的时候,我这个愿望总是会落定的。综合各方面消息,幕后艺术品投资参谋团成员:游世勋、王雁南、王蔚、程寿康、张丁元、李鉴宸、仇国仕、江炳强等。
3王中军
王中军,华谊兄弟老板,在影视圈中的地位无人能撼动。他兴趣广泛,骑马、建筑和收藏均有所涉猎,而且舍得砸钱。他曾花3000万建马场,养了60匹纯种马;还跟冯小刚一起驱车从芝加哥奔袭到温哥华,只为看沿途漂亮的房子。三个爱好里,他坚持最长的是收藏,这跟他从小喜欢画画有关。上小学时,他画了很多连环画。有时夜里还在画,为了不让父母发现,只好用床单挡住光线。在美留学期间,他迷上陈逸飞的油画,并通过关系与对方结识。两人都喜欢**,后来成为好朋友。综合各方面消息,幕后艺术品投资参谋团成员:王蔚、程寿康、张丁元、李鉴宸、仇国仕、游世勋、王雁南、江炳强等。
4徐展堂
徐展堂,1941年出生于江西吉安,祖籍江苏宜兴。是香港著名商人,慈善家及艺术文物收藏家。徐展堂9岁的时候随父母迁居香港,13岁丧父,少年坎坷,然而他却凭借着顽强的拼搏精神,赤手空拳开创了一片事业,后又在香港七八十年代的经济动荡环境之中大量低价买入地产和港股赚的盆满钵满,接着,他陆续收购了香港城巴集团、中华制漆厂、和英国城巴公司,扩大了北海集团,成立了新中港集团,积极投资大陆的基建、能源、汽车等领域,这一系列猛虎般操作使得徐展堂步入百亿富翁的行列。徐展堂获得的荣誉和社会地位:香港北海集团执行董事 2001年金紫荆星章;太平绅士勋衔;港事顾问;香港公益金董事;香港大学徐展堂艺术馆、徐展堂楼赞助人;澳大利亚政府最高国家艺术勋章;美国杂志《WORLDLINK》1991年世界艺术大使;香港科技大学court membership 之Honorary Members;东华三院徐展堂学校及徐展堂幼稚园。幕后艺术品投资参谋团成员:无法知晓
5刘銮雄
刘銮雄有句非常著名的话,他曾说自己买的古董,最低都能升值100倍,当年人们都以为他在做梦,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惊奇的发现,曾经夸下海口的刘銮雄,居然真的实现了当时的话,他买的数件瓷器,价值至少都翻了百倍,收藏眼光可见一斑。刘銮雄,早年靠卖吊扇起家,后叱咤于香港股市和楼市。曾因发型师一句“买车、买房不如买艺术品”而步入收藏市场。经过三十多年积攒,刘銮雄的藏品早已经是天价,刘銮雄说:买画的收益远超买楼。综合各方面消息,幕后艺术品投资参谋团成员:王蔚、程寿康、张丁元、李鉴宸、仇国仕等。
6马化腾
马化腾 ,工程师出身的马化腾,性格低调、内敛,不善言辞,即便如今身价千亿,上台讲话仍显紧张,偶尔还会掉链子。这使得他在做决定时,会表现出保守的一面。一般来讲,他倾向于选择比较确定的东西,虽然这样做会错失很多良机,但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风险。2013年,马化腾在爱佑慈善晚会上,以1700万元拍下徐悲鸿的《四马图》。虽然与刘益谦、王中军等收藏大鳄动辄上亿元不能比,但也算大手笔了。综合各方面消息,幕后艺术品投资参谋团成员:游世勋、程寿康、张丁元、仇国仕等。
7张宗宪
张宗宪先生,人们亦称他“罗伯特张”,是一位在香港、台湾、内地乃至世界文物收藏界和拍卖界,都享誉极高的大家,现为苏州市政协常委,身兼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荣宝、上海朵云等多家著名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顾问,对中国文博事业和艺术品拍卖市场规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极富传奇性的浪漫精彩的人生,也在业内广为流传。综合各方面消息,幕后艺术品投资参谋团成员:程寿康、张丁元、仇国仕等。
8乔志兵
乔志兵,北京人,生活在上海,圈中大家称呼他“老乔”。他说话虽然带着京片儿,但声音轻柔、语速较缓,跟一般印象中北京爷们的形象相去甚远。乔志兵2006年开始收藏,几乎每个月都在买,至今藏品超过500件,是各大国际画廊、艺博会的VIP,连续7年入榜“ARTnews”年度全球顶级艺术品收藏家200人。从曾梵志、张恩利、严培明等中国大师,到安东尼·葛姆雷、达米安·赫斯特等欧美艺术明星,再到新一代年轻艺术家,他都持续关注。幕后艺术品投资参谋团成员:无法知晓
9刘益谦
2015年3月,刘益谦以14026万美元成交(约合人民币8690万元)拍得一件历经600多年历史的明代佛经,为本届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最昂贵的拍品,也是亚洲以外地区拍卖价格最高的中国书画作品。2016年4月5日,以24亿港元,加佣金27亿港元(约合225亿人民币)竞拍成功张大千晚年巨作《桃源图》。2016年胡润百富榜,刘益谦家族以345亿财富排名第44位。2018年10月,刘益谦家族以35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居2018年胡润百富榜第71位。2019年7月,位列2019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90位。2019年10月10日,刘益谦家族以400亿元财富位列《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65位。2020年2月26日,刘益谦家族以41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86位。2020年5月12日,刘益谦以3125亿元人民币位列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第71位。综合各方面消息,幕后艺术品投资参谋团成员:程寿康、林宛娴、李鉴宸、仇国仕、江炳强、游世勋等。
10陈泰铭
陈泰铭,籍贯台湾,国巨集团董事长,男,1956年9月28日出生,台湾十大富商之一。关之琳的前夫。学历成功大学工程科学系, 现职国巨董事长 ,身价逾百亿元 ,兴趣美食、品酒、马术及艺术品收藏。2020年2月26日, 陈泰铭家族以16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251位。幕后艺术品投资参谋团成员:林宛娴、程寿康、张丁元、仇国仕、江炳强等。
真正专家都不出来鉴定,比如马未都,李鉴宸,耿宝昌他们声明只给企业家服务,请他们也超级贵,这么说吧,二三流专家要是真有眼力,怎么会给别人鉴定,自己怎么不收藏,在外面估价几百万,一点不用负责,叶佩兰,杨宝杰,李知宴,潘深亮,蒋文光,黄秀纯,杨静荣,李彦君,贾文忠,金运昌,杨震华,霍华,欧阳朝霞,丘小君,蔡国声,毛晓沪,杨伯达,邓丁三,古方,高啊申到处配合骗子公司,没人管管,现在还有大量古玩店铺专家,古玩鉴定证书几千元就可以买个鉴定资格证。现在还出来照片就可以鉴定,视频就可以鉴定,那我PS一些博物馆东西放在家里给看看
生平经历
罗振玉(1866年一1940年) 近代江苏淮安人,祖籍浙江上虞,字叔言、叔蕴,号雪堂,晚年更号贞松老人。清末奉召入京,任学部二等谘议官,后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后曾参预制造伪满洲国活动。书法善篆、隶、楷、行,是创以甲骨文入书者之一。所作小行楷题跋精严工稳。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编著有《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高昌壁画精华》、《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三代吉金文存》等。
罗振玉5岁入私塾,跟随乾嘉朴学的传人李岷山读书,15岁学作诗词,16岁中秀才。自幼对经史、训诂潜心学习,留意金石名物,尤倾心于经史考据之学,研究经史文字。20岁起专力研读古碑帖,写成《读碑小传》,由此开始著书立说。
1890年,罗振玉在乡间教私塾。甲午战争之后,他深受震动,认为只有学习西方才能增强国力,于是潜心研究农业,与蒋伯斧于1896年在上海创立“学农社”,并设“农报馆”,创《农学报》,专译日本农书。自此与日本人交往渐多。1898年又在上海创立“东文学社”,教授日文,与梁启超齐名的大学问家王国维便是东文学社诸生中的佼佼者。
1900年秋,任湖北农务局总理兼农务学堂监督。后任武昌江楚编译局帮办、上海南洋公学虹口分校校长,并赴日本考察教育。1903年被两广总督岑春煊聘为教育顾问。翌年,在苏州创办江苏师范学堂,任监督。1906年调北京,在清 任学部参事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罗振玉携眷逃亡日本京都。期间著述《殷墟书契》前编、后编及《菁华》等,并由王国维协助,撰成《殷墟书契考释》及《流沙坠简考释》。
1919年春回国,在天津举办京旗赈灾事务。
1921年,参与发起组织“敦煌经籍辑存会”。
1924年应清废帝所召,入值南书房。同年11月,清室小朝廷被冯玉祥驱逐出皇宫,他与陈宝琛将溥仪偷送到日本使馆。
1925年使馆庇护下1925年2月23日深夜,在日,陪同溥仪秘密迁至天津日本租界地张园,后因功被委为顾问。
1928年末,迁居旅顺。大云书库。内藏《大云无想经》和碑碣墓志、金石拓本、法帖、书画等30余万册。
1932年3月,参加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典礼,并代溥仪向外宾致答词。伪政权任命他为参议府参议,后改为临时赈务督办。翌年6月,任监察院院长,满日文化协会常务理事。
1934年伪满洲国改行帝制,被邀为大典筹备委员会委员,受到“叙勋一位”的封赏。
1936年任满日文化协会会长。
翌年3月,罗振玉返回旅顺寓所,继续整理刊行所藏古文物史料。他曾搜集和整理过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流传较广者有《殷墟书契》和《三代吉金文存》等。
罗振玉以他的博学,先后培养了容庚、商承祚、柯昌济、关百益、孙宝田及他的儿子罗福葆、罗福颐等人,使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学有建树的专家。另外他对校勘学、目录学、姓氏学、宗教学、也多有建树并著述留传后世。其一生著作130多种,刊印书籍500种以上。
罗振玉在政治上十分保守,始终效忠清室。九一八事变后追随溥仪,出任满洲国参议府参议、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受当时人批判为“汉奸”。
1940年5月14日在旅顺逝世,终年74岁。
评价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序言》中写道:“在中国文化史上实际做了一番整理功夫的要算以清代遗臣自任的罗振玉,特别是前两年跳水死了的王国维……欲清算中国古代社会,我们不能不以罗、王二家之业绩为出发点了。”郭沫若对罗振玉的评价,准确地概括了罗振玉国学研究的成就及其贡献。
著作书法展示学术全集:
《南宗衣钵跋尾》
《南宗衣钵跋尾卷二》
《甲云窗漫稿》
《雪堂金石文字跋尾序》
《雪堂金石文字跋尾》
《雪堂书画跋尾》
《松翁近稿》
《面城精舍杂文甲乙合编 》
《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上》
《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下》
《丙寅稿》
《辽居稿》
《辽居乙稿》
《松翁未焚稿》
《 车尘稿》
《丁戊稿》
《后丁戍稿》
《贞松老人外集 》
《贞松老人外集(卷三)》
《辽海吟》
《辽海续吟》
《集殷虚文字楹贴》
《集殷虚文字楹贴汇编》
《扶桑两月记》
《五十日梦痕录 》
《集蓼编 》
《存拙斋》
《上虞罗氏枝分谱》
《殷商贞卜文字考 》
《读碑小笺1》
《读碑小笺2》
《眼学偶得》
《石交录四卷》
《俗说一卷》
《俑庐日札》 《石交录(卷三、四)》
书法 编著:
《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
《高昌壁画华》
《殷墟书契》
《殷墟书契菁华》
《三代吉金文存》
成就 甲骨研究罗振玉是最早在甲骨学研究方面取得主要进展的学者。
他从1906年起收集甲骨,总数近2万片,是早期收藏最多的藏家。除鼓励刘鹗编集《铁云藏龟》外,还亲自访求,判明甲骨的真实出土地——小屯。在甲骨文研究者中,罗振玉占有重要地位,为“甲骨四堂”之一,是甲骨学的奠基者。他对甲骨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1、他搜集、保存、印行了大批原始资料。著有《五十日梦痕录》《殷虚书契前编》(1913年)、《殷虚书契菁华》(1914年)、《铁云藏龟之余》(1915年)、《殷虚书契后编》(1916年)等书。1933年又编著《殷虚书契续编》。同时他还编有《殷虚古器物图录》(1916年)及《附说》各一卷。
2、他率先正确地判定了甲骨刻辞的性质及出土处之地望。他指出卜辞属于殷商时代,是王室遗物;断定它作为文字学资料能代表中国文字的来源,作为史料,它比正史更可靠。同时他还指出甲骨出土地小屯即殷虚遗址,也就是殷朝国都。这对后来的甲骨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甲骨自受到收藏家及学者的注意后,古董商为了谋取高利,隐瞒了真实的出土地。罗振玉一开始研究甲骨就致力于调查其真实出土地,并且考订出这些甲骨出土于商代晚期都城,属于殷室王朝遗物。甲骨出土地和性质的考订,直接导致后来安阳殷虚的发掘。罗振玉派人去小屯,不仅收集甲骨,还收集了一批不为古董商重视的出土物,他以“古卜用龟,辅以兽骨”的文献记载为出发,认为在搜集甲骨时必须龟、骨“兼收并蓄”。在《洹洛访古游记》中,他记载了殷虚的地形,甲骨出土情况,考订其它出土物及绘简图,成为第一部实地考察安阳殷虚的著作,对整个甲骨研究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上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3、他考释出大量的单字。他以甲骨文字本身的特点为主要依据,参照《说文解字》,并将甲骨文与金文、古文、籀文、篆 比较,以阐释文字的渊源与流变情况。他还利用字形或后世文献资料推求字的本义及其通假关系。先后于1910年在《殷商贞卜文字考》中释出单字近三百个,于1915年在《殷虚书契考释》中释出单字近五百个,其中多得到学界认可。1916年,他还将未识别的卜辞中的千余字编成《殷虚书契待问编》,供大家探讨。
4、他首创了对卜辞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 《殷虚书契考释》一书将卜辞分为卜祭、卜告、卜出入、卜田渔、卜征伐、卜禾、卜风雨等8类,为后世的甲骨分类研究开创了先例。
5、与王国维一起,确证了甲骨文中的合书的现象。在金文研究方面,他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著有《殷文存》(二卷,1917年)、《秦金石刻辞》(三卷,1914)、《贞松堂集古遗文》(16卷,《补遗》3卷,《续编》3卷,1931~35年),收录以前诸家著录中未见之器铭2427件。《三代吉金文存》(20卷,1937年),收录当时见到的已著录和未著录的4831件青铜器铭。集一时铜器铭文原始资料之大成,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还提出通释古金文的设想,提出综合比较研究的方法,指出金文在文字学上的价值。他研究石鼓文,著有《石鼓文考释》(7卷,1916年);他搜集整理汉晋木简,著《流沙坠简》(合作,1914年)、《流沙坠简考证》(1934年)等书。此外,他还著有《干禄字书笺证》《俗说》《集蓼编》等多部著作。他的工作内容丰富,甄别谨严,成绩浩瀚,方法崭新,“为我们提供出了无数的真实的史料”(郭沫若语)。
敦煌学术敦煌学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历程。100年中,无数学者为这门显学奉献了毕生精力。而随着南博31件敦煌文献的发现,金石大家罗振玉对敦煌学的贡献变得更加清晰——敦煌学的奠基人就是罗振玉。
继河南安阳殷虚被辨认后,西北边陲敦煌石窟又有数万件隋唐以后经卷写本、石刻等珍贵文物的发现。外国人明火执杖掠夺,清廷却毫无觉察。罗振玉竭立使其免遭流失国外,但留在国内的却也未逃厄运,道貌岸然的官僚伸出贪婪的黑手,彼此勾结私吞国宝,贼喊捉贼,有些更把运车截拦,窃取其中精华,还把盗窃之余的长卷破坏截割。罗振玉是中国境内研究敦煌文书的先导者,他以浓厚的国学功底开研究之先,1914年和王国维开创和倡导简牍研究,共同开辟“国学”新领域的硕果。
宣统元年,他到北京的伯希和处,看到伯希和所获敦煌写卷,并得知藏经洞仍有数千卷文书,乃力促学部电令甘督查封石室,将所余遗书悉数解送京师。使这批宝藏于宣统二年秋,运抵北京,最后入藏于京师图书馆。对于流散的敦煌文也留心购存,所得文书及海外藏卷照片,大多收入《鸣沙石室佚书》、《鸣沙石室佚书续编》、《鸣沙石室古籍丛残》、《敦煌石室遗书三种》、《贞松堂西陲秘籍丛残》、《敦煌石室碎金》、《敦煌零拾》、《沙州文录补》、《敦煌石室遗书》、《佚籍丛残初编》、《石室秘宝》等书中。还和王国维将斯坦因在敦煌、罗布泊等地发现的汉晋木简照片汇为《流沙坠简》,并做考释。撰有《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二卷、《补唐书张义潮传》、《瓜沙曹氏年表》等多种敦煌学论著,尤其注重对中国传统四部书写本的研究和整理。另有《殷虚书契》、《三代吉金文存》等,其著作及刊刻大多收入《罗雪堂先生全集》。
鉴藏大家罗振玉是典型的鉴藏大家。
他不但要自己收藏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文物资料和字画,还要做足研究整理的工作。
内藏《大云无想经》和碑碣墓志、金石拓本、法帖、书画等50余万册。据考证,仅甲骨片前后就收藏“二三万片”,其他如青铜器、古明器、碑拓等的收藏数量也相当可观。
罗振玉善识文物,喜研文史。从殷墟甲骨、汉晋木简、墓志铭文,到宫中所藏历代图书、历史档案,乃至珍宝、钱币等,他都有系统的研究,并撰写了许多学术价值颇高的专著。罗振玉41岁入学部,因公务简,又不肯奔走钻营,有很多时间搜求文物,钻研学问。“每涉足厂肆,尽廉俸所入,搜求古物书画,虽资力有限,不敢和洋商巨贾相竞争,但破铜烂铁,在所不遗,往往批沙得宝,又人弃我取。”罗振玉获得了很多两汉六朝、唐宋等朝的珍贵文物,为其考古研究积累了实物材料。
罗振玉为保存和流传敦煌石室遗书做出过切实的努力。敦煌石室遗书是我国光绪年间新发现的一处千年宝藏。所谓“石室”指甘肃省敦煌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窟内藏有丰富的经书、绣像等,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却遭到斯坦因和伯希和的攫取。为了保存这些中华文化的“劫余”,罗振玉奔走呼告,筹措资金,并决心捐出个人全部俸禄,购买余下卷轴,后又主倡集资影印敦煌遗书,这在他的《鸣沙石室佚书序》中有所叙述。
他为保存内阁大库史料及明文渊阁藏书也作出了贡献。大库是清代内阁库藏档案、书籍的处所,库分东西,东库贮存《实录》、《圣训》、《起居录》等,由本阁满本房掌管。西库书籍多为明文渊阁藏书之孓遗,档案则是清列朝内外臣工的题本、奏本、历科殿试的大卷等。这些都是中国珍贵的历史文献,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由于时局动荡,所藏大多被盗,散失在外。罗振玉得知这种情形后,主动承担起书籍的保存、整理、归类的工作。他曾直接或间接苦口劝说文襄和荣延,保存、整理库档。文襄虽表赞同,但以奏准销毁为虑,行推诿之实。罗振玉复与会稽司长进行了商议,将库档移往国子监,又同国子监丞徐梧生交涉,几起冲突,后经人出面调解,才获准。经过一番周折,这批史料总算保存下来了。
辛亥革命之后,民国 有关部门对这批史料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有些还险些遭到被改为还魂纸的厄运降临。罗振玉闻知,急忙以高出原售价三倍的价格买回,保存起来。1919年春,罗振玉携家人从日本归国,定居天津。他先是在天津租下了3栋小楼,专门用于藏置书籍、文物,另外还单独租借了20多间房屋用以安置家人亲属。一年后,罗氏在天津建成了自家宅院,其中数间专门用来库藏大量的史料、档案,文墨古玩于是也就有了新居所。
罗振玉嗜古如命,在保藏文物、古籍上有着笃之弥深的热情。尤其是对清帝的书画非常珍视,他将清帝御赐的“寒岁”匾额,特复制一件悬挂在天津寓所的客厅中间,而把原件装裱珍藏起来。在天津日租界大罗天戏院内有许多古董铺,罗振玉每碰到清帝书画,无论如何一定买回珍藏,一次还“偶得”溥仪赐给其师傅陈宝琛的一副对联。在天津期间,罗振玉与另一位后来成为国学大师的王国维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非常多。罗振玉对王国维除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外,并提供大量的研究材料,指示研究途径,对其政治、学术等观点产生重要影响。也可以说日后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其文化底蕴中有一部分是在天津的罗家积淀起来的。
罗振玉收藏的书画、青铜器、古籍、简牍、明器、清宫档案等,称山海之富。藏品曾编成《三代吉金文存》、《明吴门四君子法书》、《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高昌壁画精华》等。抢救内阁大库明清档案及文渊阁藏书,贡献巨大。1922年购原历史博物馆卖出旧书9 000袋15万斤大内文书,建“库书楼”以藏。私人藏书丰富,先后收藏了广东孔广陶藏书,在日本期间,亦购买古籍众多。收藏有《永乐大典》残本数册。因收藏南北朝的写本《大云无想经》,遂将其藏书楼名为“大云书库”,另有藏书处曰“唐风楼” 、“永慕园”、“宸翰楼”、“贞松堂”、“玉简斋”、“楚雨楼”、“殷礼在斯堂”、“面城精舍”等。书目有《大云书库目录》2册;《罗氏藏书目录》,著录3 584部图书,3万余册,由王国维撰定。《唐风楼书目》1册,著录藏书1 094种,11 836册。东北解放后,罗继祖兄弟禀承祖母之命,全部捐给国家,共计9万册,存旅大图书馆;一部分归辽宁省图书馆,约有1万余册。刊刻古籍600余种,丛书有近20种。编《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等。
轶事 与王国维在近世中国学术史上,王国维与罗振玉是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研究罗振玉,就不能不提王国维,也不能不研究他们两人的经历与交往。他们在文学、经史、文字、训诂、音韵、考据、目录、版本等传统学术的诸多领域,研究博大精深,著述百种之多,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
对于他们的学术成就,人们并不陌生,也毫无异议。但他们的经历与交往,却始终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且众说纷纭,许多事情至今仍是一个讲不清的谜。
他们是浙江同乡,有着江南人的毓秀灵透。他们自幼接受的完全是旧式教育,国学基础非常扎实,二人都是在十五岁时考中秀才。戊戌之后,受新思潮的影响,他们转而力倡新学。罗振玉办《农学报》和《教育世界》,开办农务学堂和新式教育。王国维则研究叔本华、尼采、康德的哲学与美学,并写成著名的中西合璧的文学批评文章《红楼梦评论》。但辛亥之后,二人潜心于国学研究,在甲骨学、敦煌学上成就大著,由此奠定了他们国学大师的地位。可以说,他们的思想倾向和学术兴趣,经历了一个从旧到新,又由新转旧的过程。那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些转变呢?
他们在政治上的表现,也是人们品评的焦点。清亡前,他们同在学部任职。辛亥后,王国维受溥仪小朝廷之诏,供职南书房,并重新蓄起发辫,以清朝遗老自居。罗振玉则鞍前马后追随溥仪,为复辟效力,后甚至投靠日本。他们在政治上的趋于保守,以及罗振玉的走向反动,这自是历史事实,无须回避,只是这些无从动摇他们在学术上的至高地位,只是更具体地说明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自1898年二人相识于上海,至1926年绝交,二人的交往历时近三十年。罗振玉世事洞明,机智练达。他善于经营理财,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是一个很有能量的社会活动家。王国维性格忧郁悲观,埋首学术,不问功利,是典型的学者气质,人称他“老实到像火腿一般”。正是这种性格和地位的反差,人们对王罗二人的关系,颇有不平。有人讲罗振玉廉价使用王国维的脑力劳动;有人讲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剽窃了王国维的研究成果;有人讲王国维投水自尽乃罗振玉所逼……那么,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况究竟如何呢?
罗振玉社会活动多,经历也更复杂些,加之他后来的逆历史潮流之举,人们对他所做的一些文化事,也颇有微词。有人讲他贩卖假字画假古董骗人;有人讲他印古书为赚钱,等等。的确,罗振玉是一个嗜古如命的人。他多阅古物,见识过人,财力雄厚,而且生逢其时。从殷墟甲骨到敦煌文书,从汉晋木简到齐鲁封泥,他赶上了文物大发现的时代。他倾尽家资,收藏古物,潜心研究,成为名副其实的古器物学家。罗振玉印古书可能确实赚了一些钱,但整理古籍,传承了文化,这是极大的功劳,再者赚钱也是无可厚非的事。罗振玉终是一个有良知的文化人。1908年在学部任职期间,他费尽周折,阻止焚毁内阁大库旧档,保存下来八千麻袋的藏书、奏折、公文等重要的历史文献。1909年,当他从伯希和口中得知,敦煌藏经洞中还有八千件写经卷轴时,力劝京师大学堂买下这些国宝,使几经帝国主义分子劫掠的残存的敦煌文书,留存在国内。他对文化的珍爱,为保护国宝所做出的贡献,难道不值得人们感怀吗?
1927年6月2日上午11时,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湖自尽。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颐和园。他的死,又给后人留下一个谜。他在遗书中写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人们对其死因的猜测,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为清朝殉节,尽遗臣之忠;一是与罗振玉的绝交,于心至寒;一是惧怕北伐军攻入北京,身遭辱杀。这些莫衷一是的猜测,至今无任何定论。
此时的王国维,年整五十,正值学术的旺期。如果说,民国初年这样变乱的时代,不值得大师留恋,这是时代负于大师的。但这样一位国学大师,他的思想和学术已经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这个国家和民族。他断然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中国学术的巨大损失,怎不令人扼腕叹息!从这一意义上说,这是他负于时代和人民的。
但历史原本就是如此。而历史的真相,总是被纷繁复杂的人为或非人为的因素遮蔽着,让我们这些后人雾里看花。
溥仪记载罗振玉在古玩、字画、金石、甲骨方面的骗钱行径,是由来已久的。他出身于浙江上虞县一个旧式书商之家,成年后在江西一个丘姓巨绅家教书。这位巨绅是个藏书家。罗振玉任西席的第三年,东翁突然去世,他利用女东家的无知,一方面装作十分哀痛的样子,拒绝接受这一年的束,要用以充做奠仪,另方面表示,愿留下东家的几件旧书和字画,作为纪念。女东家认为这位先生心眼太好,就请他自己到藏书楼任意挑选。于是这位书贾世子就精选出几筐“纪念品”,内有百余卷唐人写经,五百多件唐宋元明的字画,满载而归。在这个基础上,他由刻三字经、百家姓的书铺变成了古玩字画商,生意越做越好,古玩字画的鉴赏家的名声越来越大,后来更通过售卖古籍文物的路子,和日本人拉上了关系。他在日本的那些年,靠日本书商关系结交了一批朝野名流,有许多日本人把他看成了中国古文物学术的权威,常拿字画请他鉴定。他便刻了一些“罗振玉鉴定”、“罗振玉审定”的图章,日本古玩商拿字画请他盖一次,付他三元日金,然后再拿去骗人。后来他竟发展到仿刻古人名章印在无名字画上,另加上“罗振玉鉴定”章,然后高价出卖。他时常借口忙,把人家拿来请他鉴定的珍贵铜器,拖压下来,尽量多拓下一些拓片出卖。他的墨缘堂出售的宋版书,据说有一些就是用故宫的殿版《图书集成》里的扉页纸伪造的。殿版纸是成化纸或罗纹纸,极像宋版书用纸。据说内务府把那批殿版书交罗振玉代卖时,他把那一万多卷书的空白扉页全弄了下来,用仿宋体的刻版印了“宋版”书。我当时对这事是根本不知道的。有人说,罗振玉人品固然不佳,才学还好。据我看,他的才学究竟有多少,也很值得怀疑。在伪满时有一次他拿来一批汉玉请我观赏。我对汉玉说不上有什么研究,只是因为十分爱好,收藏了不少,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当然,所谓汉玉,并不是非汉朝的不可,这只不过是对古玉的惯称。我看过罗振玉拿来的汉玉,不禁对他的“才学”暗吃一惊,因为全部都是假货。
罗振玉并不经常到宫里来,他的姻亲王国维能替他“当值”,经常告诉他当他不在的时候,宫里发生的许多事情。王国维对他如此服服帖帖,最大的原因是这位老实人总觉得欠罗振玉的情,而罗振玉也自恃这一点,对王国维颇能指挥如意。我后来才知道,罗振玉的学者名气,多少也和他们这种特殊瓜葛有关。王国维求学时代十分清苦,受过罗振玉的帮助,王国维后来在日本的几年研究生活,是靠着和罗振玉在一起过的。王国维为了报答他这份恩情,最初的几部著作,就以罗振玉的名字付梓问世。罗振玉后来在日本出版、轰动一时的《殷墟书契》,其实也是窃据了王国维甲骨文的研究成果。罗、王二家后来做了亲家,按说王国维的债务更可以不提了,其实不然,罗振玉并不因此忘掉了他付出过的代价,而且王国维因他的推荐得以接近“天颜”,也要算做欠他的情分,所以王国维处处都要听他的吩咐。我到了天津,王国维就任清华大学国文教授之后,不知是由于一件什么事情引的头,罗振玉竟向他追起债来,后来不知又用了什么手段再三地去逼迫王国维,逼得这位又穷又要面子的王国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于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跳进昆明湖自尽了。
单浩庭,毛晓户
藏品交易与拍卖常识:请仔细阅读,避免上当受骗
藏友问某某公司是否正规?是不是骗子?可靠吗?
任何单位都是法制注册营业的,至于服务质量,收费的标准,得自己去考察衡量,一定谨慎避免高收费,不成交造成的伤害。
特别是夸口说保证能成交的公司,十有八九骗费用的公司。
法律规定正规单位不能收购倒卖古董,其次个别单位以现金收购古董为名,让藏家先鉴定,真品就现金收购,其实他们没有买家,忽悠藏家交完鉴定费后,藏品一鉴定,故意告诉你的东西是假的。
注意:
1个别藏家故意散布某公司的负面消息,其目的是,阻止别人去参加,自己参加的藏品好卖出去,这种聪明是一种低级错误。一个公司藏品征集数量少,买家自然少,成交率更低。
2国内保利,嘉德,其次外资企业佳士得,苏富比,目前不对外征集藏品,也未设任何办事处,个别拍卖业务员说我能帮你送进去,这是骗人的。
3 还有一种骗子叫家族式骗子,散布各种“正规拍卖公司的负面消息”,
让那些糊涂藏家打消去正规大公司的念头,最后急着出手藏品被他们牵着鼻子进入他们设的诈骗陷阱,骗到你财物两空,直到你失去信心为止。
散布这些负面消息的人员大部分是那些骗子公司的业务员弄得小号,让本来就乱糟糟的国内市场更乱,真假难辨好在其中渔利。
4拍卖公司业务员拉皮条,拉不到业务也互相诋毁其他公司,导致国内似乎没有一家好单位。
就觉得保利嘉德好,但人家不对外征集,再好也对大家没用。
收藏拍卖交易参考资料一: 行业划分
古董拍卖,鉴定,交易目前大部分单位集中的上海,北京、青岛。藏家参与前一定多比较,多了解,避免上当受骗,祝您发财。
收藏拍卖交易参考资料二: 关于拍卖资质与文物拍卖资质
“文物”是国家备案发掘的藏品叫文物,或者从文物商店购买的藏品,叫文物。
老百姓手里的藏品属于民间收藏艺术品,不属于文物。老百姓的手里的藏品,可以自由开古玩店,摆地摊等自由参与买卖交易。
有些藏家问你单位有文物拍卖资质没?这属于知识稀少的提问,只要你的藏品来源不是从文物商店购买的,国内98%的拍卖公司,艺术品经营公司都可以给你拍卖,交易。
文物拍卖资质,国家指定交易法院没收资产,处理古董的公司,老百姓手里的藏品与文物没关系。属于自由买卖,无需任何资质。
2015年国家为了鼓励文化市场发展,取缔各类资质的阻碍,只要在工商注册的任何单位都可以经营收藏艺术品业务。
收藏拍卖交易参考资料三: 疯狂的混乱鉴定
关于当前混乱的古董鉴定,一件古董拿去分别给八位专家看,能出四种不同的结果,每位专家各有各的观点,所以不要去纠结,藏品投放市场,有人买,这才是真理,很多专家都是靠收鉴定证书费骗人的。
还有机器检测都是人为操作,骗收鉴定费的。很多藏家给自己的藏品买了一堆鉴定证书,到头来一样没人要。
鉴于疯狂的混乱鉴定市场,买家都是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光去购买藏品,作为藏家只要把藏品能投放到一个靠谱的单位,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无需购买哪些没用的证书。
收藏拍卖交易参考资料四: 拍卖的风险
拍卖有风险,建议大家谨慎参与,顶级品牌单位近些年的真实付款成交率不到50%,行情整体不乐观。
有藏品大家尽量找古玩城老板去推销卖掉,或者摆地摊处理掉,“拍卖
本文2023-08-06 14:38: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2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