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章”的意思是什么章字有多少笔画
章zhāng歌曲诗文的段落:章节。章句。乐章。章回体。顺理成章。断章取义
条目,规程:章程。章法。简章。党章。约法三章
修理:杂乱无章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章
戳记:图章。盖章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章。领章。徽章。像章
奏本:奏章。本章
古同“彰”,彰明
姓
笔画数:11;部首:立;笔顺编号:41431251112
笔画顺序:捺横捺撇横竖折横横横竖
详解
章zhāng量同本义。今称“乐章”〖asong〗章,乐竟为一章。
《说文》读乐章。
《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前赤壁赋》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
《史记·吕太后本纪》又如:章夏棵;根〖atree〗山居千章之材。
《史记·货殖列传》章zhāng名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figure;decorativepattern〗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
《周礼·考工记》注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又如:章采;章服;章绂;章黼;章绣红白相间的丝织品〖coloredsilks〗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古诗十九首》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article;chapter;paragraph〗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文心雕龙》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三国志·陈思王植传》《缁衣》章。
清·袁枚《祭妹文》又如:章什;章指;章句;章回小说;章句小儒法规;规章〖institutions;decreesandregulations〗王风哀以思,周道荡无章。
南朝宋·谢瞻《张子房》又如:章条;章度;章宪法律条目〖clausesandsubclauses〗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史记·高祖本纪》又如:约法三章;简章;党章印章〖seal〗又用篆章一。
明·魏学《核舟记》家藏伪章。
清·方苞《狱中杂记》又如:公章;图章;私章;章印;章组;章绶标记;徽章〖badge;medal〗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
汉·刘向《说苑》又如:章表指旌旗〖flag〗变非声章,弗能移也。
韦昭注:“章,旌旗也。”又如:章旗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writtenreporttotheemperor〗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温《缁衣》一章。
清·袁枚《祭妹文》又如:章奏;章疏;章满公车大木材〖bigtimber〗东园主章。
《汉书·百官公卿表》姓章zhāng形通“彰”。彰明,明显,显著〖remarkable〗平章百姓。
《书·尧典》赏罚无章。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疏:“章,明也。”而尧舜之所以章也。
《吕氏春秋·知度》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
《淮南子》又如:章灼;章章;章然条理化〖systematic〗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韩愈《送孟东野序》章zhāng动显示;表明〖becomevisible〗且夫兄弟之怨,不徵於他,利乃外矣。章怨外利,不义。
《国语·周语中》。韦昭注:“章,明也。”又如:章著;章理;章视通“彰”。彰明,表彰〖givecommendation〗章之以论,禁之以刑。
《荀子》又如:章明;章闻上奏章告发〖informagainst〗被诏书为将作大匠,为受罚者所章,拜议郎。
汉·蔡邕《太尉乔公碑》又如:章表;章书;章左;章报章程zhāngchéng〖regulation〗∶指组织的规程或办事条例,也泛指各种制度〖solution〗[方言]∶指办法;主张章法zhāngfǎ〖artofcomposition〗∶指文章的组织结构〖orderlyways〗∶比喻处理事情的规则和办法乱了章法章甫zhāngfǔ〖akindofhat〗古代一种礼帽端章甫。
《论语·先进》章回体zhānghuítǐ〖akindofwritingdividedintochapters〗一种分回叙事的长篇小说体裁章节zhāngjié〖chaptersandsections〗章和节。文章的组成部分,通常一本书分若干章,一章又分若干节章京zhāngjīng〖high-rankingofficialinQingDynasty〗官名。清代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办理文书的官员军机章京。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章句zhāngjù〖chapters,sections,sentencesandphrases〗∶古籍的分章分段和语句停顿〖syntacticandsemanticanalysisofancientwritings〗∶分析古文的章节和句读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
《后汉书》章台zhāngtái〖thenameofpalaceinQinDynasty〗秦宫殿名。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章台见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章鱼zhāngyú〖octopus〗软体动物,有八条长的腕足,上面有吸盘,生活在海底章则zhāngzé〖rulesandregulations〗规章制度章则程式章子zhāngzi〖seal〗[方言]∶印章;图戳有章子的发票才能入帐
出处
[①][zhāng][《__》_良切,平_,章。]亦作“_1”。典章制度。采色;花纹。古代礼服上绣的红白相间的花纹。标记;徽章。指旌旗。诗歌或乐曲的段落。指文章的段或篇。指事物发展的阶段。条款。显赫的功勋。盛。显示;表明。表彰;显扬。明显;显著。辨别;区分。臣下给君主的奏本。上奏章告发。古历法名词。十九年为一章。印章。大木材。引申为计量大树的量词。章甫冠的省称。章服的省称。一种有图文作为等级标志的礼服或官服。章草的省称。通“獐”。一种似鹿而小的哺乳动物。通“樟”。一种常绿乔木。通“嫜”。参见“姑章”。姓。[②][zhàng][《__》之亮切,去漾,章。]通“障1”。通“鄣2”。
午集下立字部章;康熙笔画:11;页码:页871第08__集____良切正_止良切,音彰。_文_竟_一章。从音从十。十,_之_也。又采也。_·_陶_五服五章哉。周_·冬官考工___之事,__赤_之文,赤_白_之章。又明也。易·垢卦品物咸章。_·洪_俊民用章。又文章也。_·小雅_其有章矣。__文也。又篇章。_疏_有章句,__包_,所以明情也。又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_。周__以_事成章。又周_余敢以私_,_前之大章。_表也,表明天子__侯_物也。又_也,程也。史_·高祖__法三章。太史公自序___章程。_章。__之章_也。又大林木曰章。史_·_殖_千章金材。又_雅·_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又地名。山海__山又_曰章山。又赤水之北有章尾山。史_·楚世家_大_楚于豫章。前_·地理志勃海郡__章武,章_,_稽郡__句章,西河郡千章_,_平_斥章,_平_章_。後_·光武_建武六年,改春陵__章陵_。又官名。周_·春官保章氏。前_·王子侯表千章侯。百官志__主章令丞。_古_主章,掌大材也。前_·宣帝_元康元年置建章_尉。又_雅·_天太_在庚曰上章。又_名。_·__大章,__名。又印章。_官_吏秩比二千石以上,_印__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又章奏。__凡_臣_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__。又左_·僖五年日南至。疏步_之始,以朔旦冬至_首,_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_月_,_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_一章,_章成部,_部成_。治_者以此章部_法,以知_朔。又章甫,殷冠名。_·郊特牲章甫,殷道也。又_章,舜明堂名。又建章,_宫名。在_安。城西周_二十_里。又姓,秦_章邯。又_法。逸_温克令_曰章。又_名。左___,章,薛,舒,_,祝,_,泉,_,_,此十_皆任姓。又俗或_舅曰章。又六_音_周章,怔_貌。又_貌。亦作_。又字___樟同。司_相如·子虚__楠豫章。又_獐同。周_·冬官考工_山以章。___獐。__小_又叶之_切,音中。_·_陶_天秩有_,自我五_有庸哉,同寅_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又之亮切。同障。_·__四面有章。考_:〔司_相如·上林__楠豫章。〕_照原文上林_改子虚_。
卷三音部编号:1733章,[_良切],_竟_一章。从音从十。十,_之_也。
竖版古籍没有每段开始空2字的规定,甚至没有标点,更没有书名号。现在使用的尖角形书名号“《》”是从西方标点中引进的。清代有些书籍使用过八角方框作书名号,如《康熙字典》和《佩文韵府》。阮元在《经籍纂诂》(嘉庆三年刊行)的凡例中把该书篇名所加的这种八角书名号称为“墨匡”。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沿用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的规定,以波浪线“﹏”为书名号,但说明标点符号用法所举的一些例证均借用引号“ ”代替书名号。50年代下半期至60年代上半期,《》在中国逐渐确立。到1990年《标点符号用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正式确定以“”为引号,以《》为书名号。
句号① 。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叹号 !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 ,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 、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② ;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 :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引号③ “”
‘ ’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括号④ ()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破折号 ──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迈进金**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省略号⑤ …… 1.用于引文的省 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列举的省略。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4用于语义的省略 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连接号⑥ — 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3.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间隔号 · 1.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 烈奥纳多·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隔。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书名号 《》
〈 〉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专名号⑦ 用于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 司马相如者,汉蜀郡 成都人也,字长卿
附注:①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②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③直行文稿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
④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⑤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⑥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
⑦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
1、《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019年2月报道,从海昏侯墓出土简牍5200余枚,专家释读后发现包括《春秋》在内的儒家经典及其训传。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4、《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5、《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古代文史典籍
badge;chapter;order;sura;章 拼音:zhāng
注音: ㄓㄤˉ
(1)按《说文解字》及金文等,章字写法均从音从十,而所说的“立早章”乃是汉字隶变之后。对汉字错误的理解才会产生的结果。右边分别为小篆的“音”,“章”,“立”,“十”,“早” 。 (2) 同本义。今称“乐章” [a song]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东汉·许慎《说文》 读乐章。――《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3)
又如:章夏(古代乐章名。“九夏”之一。
章
zhāng
(1)
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figure;decorative pattern]。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周礼·考工记》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章采(花纹和色彩);章服(按官品而花饰不同的官服);章绂(标志官品等级的彩色绶带等饰物);章黼(鲜明的黑白花纹);章绣(华丽的刺绣品)。
(3)
红白相间的丝织品。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古诗十九首》
(4)
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 [article;chapter;paragraph]。
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心雕龙》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三国志·陈思王植传》《缁衣》章。――清·袁枚《祭妹文》
(5)
又如:章什(指诗歌的篇章);章指(于每篇文章之末,总括其大义,或用韵语写成,称为章指);章句(文章的段落称章;词意完整,可以成言的称句);章回小说(以章回分段叙事的长篇小说);章句小儒(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小儒生)。
(6)
法规;规章
王风哀以思,周道荡无章。――南朝宋·谢瞻《张子房》
(7)
又如:章条(章程;规则);章度(程式);章宪(国家的规章法令)。
(8)
印章[seal]
又用篆章一。――明·魏学《核舟记》
家藏伪章。――清·方苞《狱中杂记》
(9)
标记;徽章。
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汉·刘向《说苑》
(10)
又如:章表(标记;象征)。
(11)
又如:章旗(绣有徽号的旗帜)。
(12)
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written report to the emperor]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中丞露章劾之。事下四郡,四郡推公(袁可立)秉笔。——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温《缁衣》一章。――清·袁枚《祭妹文》
(13)
大木材
东园主章。――《汉书·百官公卿表》
(14)
姓
章
zhāng
(1)
通“彰”。彰明,明显,显著。 [remarkable]
平章百姓。――《书·尧典》
赏罚无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疏:“章,明也。”
而尧舜之所以章也。――《吕氏春秋·知度》
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淮南子》
(2)
又如:章灼(明白显著。光辉照耀);章章(显明的样子。同“彰彰”);章然(明显的样子)。
(3)
条理化 [systematic]
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韩愈《送孟东野序》 章程
zhāngchéng
(1)
[regulation]∶指组织的规程或办事条例,也泛指各种制度。
(2)
[solution] [方]∶指办法:主张。
章法
zhāngfǎ
(1)
[art of composition]∶指文章的组织结构
(2)
[orderly ways]∶比喻处理事情的规则和办法
乱了章法
章甫
zhāngfǔ
[a kind of hat] 古代一种礼帽
端章甫。――《论语·先进》
章回体
zhānghuítǐ
[a kind of writing divided into chapters] 一种分回叙事的长篇小说体裁
章节
zhāngjié
[chapters and sections] 章和节。文章的组成部分,通常一本书分若干章,一章又分若干节。
章京
zhāngjīng
[high-ranking official in Qing Dynasty] 官名。清代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办理文书的官员。
军机章京。――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章句
zhāngjù
(1)
[chapters, sections, sentences and phrases]∶古籍的分章分段和语句停顿
(2)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ancient writings]∶分析古文的章节和句读
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后汉书》
章台
zhāngtái
[the name of palace in Qin Dynasty] 秦宫殿名,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
章台见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章则
zhāngzé
[rules and regulations] 规章制度。
章则程式。
有关古典文献之古籍标点名词术语与思考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资料,供大家参阅。
古籍标点名词术语
1句读
古人著书,一般不加标点符号,人们在读书时必须对如何停顿作出判断,这项工作,古代称为“句读”。宋人毛晃父子在《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卷四中说:“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讽咏谓之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句话的结尾点断称为“句”,为便于阅读在一句话当中点分称为“读”。
2标点
宋、元人读书,继承了先秦两汉以来句读的传统,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已经出现了标点一词。当时的所谓标点,是除句读外,还有符号。点,是指句读说的;至于“标”只是将书中重要的或特殊的内容,用各种符号打记下来以帮助记忆。整理古籍,把整篇或整卷的文字分段,加上新式标点,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开始的。
3胡适与古籍标点
五四运动前后,胡适积极等酝酿并尝试着使用新式标点。胡适在1916年发表《论句读及文字元号》、《论句读符号》等文。在广泛讨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胡适、马裕藻等人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作为教育部1920年训令公布。胡适也为新式标点符号的普及作出了贡献,当时他要求与他合作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标点本古籍,其他出版社纷纷仿效,新式标点符号很快得到了普及。胡适还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强调,国故整理之初步工作,如标点、校勘,必须首先做到,然后可谈进一步的整理。整理古书,一律须用标点符号。”
4顾颉刚与古籍标点
在胡适的影响下,顾颉刚当时标点了《崔东壁遗书》、《四部正讹》等,并酝酿标点《二十四史》,还与徐文珊合作,将司马迁《史记》标点、分段,作为整理国故的第一部书。抗战期间,顾颉刚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时,曾拟定若干计划,整理廿四史并逐一加以标点,这为他20世纪70年代初主持标点《二十四史》工作做了准备。
5古书句读释例
《古书句读释例》是著名学者杨树达所撰的讲述古书句读基本知识的著作,有中华书局1954年版。全书分误读的型别、误读的贻害、误读的原因、特殊的例句等四个部分。作者从先秦两汉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中,选择l68条句谪有歧义的例句一一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6标点符号使用法
新中国成立后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工作相当重视,1951年9月,中央人民 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使用法》,适用于直行文稿。1956年4月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了再版本,主要适用于横行文稿。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修订释出了《标点符号用法》,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主要增加了连线号“一”和间隔号“”。本书依据30多年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及某些发展变化,对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举例作了说明,是我们目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依据。
7古籍点校通例
针对古籍整理,中华书局编辑部草拟了《古籍点校通例》初稿,并有关于古籍标点的特别说明。其所拟古籍点校标准,大致依据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的点校准则,其具体内容分标点、校勘和其他三部分。载于《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112期。
8标点致误原因
古籍标点出现一些错误是常见现象。古籍标点错误的原因大致有八项,即,一、不明词义;二、不明专有名词;三、不明文献名称;四、不明引文;五、不明语法;六、不明文体;七、不明文意;八、文献有误,未加校勘就加标点。
9标点方法
标点古籍需要精通古汉语、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还要具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当然这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针对形成标点错误的主要原因,标点古籍的主要方法有以下数项,即,一、弄清全文和上下文义;二、参考已有的标点成果;三、勤于查考相关工具书与其他资料;四、充分注意并利用文体特点。古籍标点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其方法需要反复实践才能掌握。
思考题之一标点错误有哪些主要原因
古籍标点错误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八项,即,一、不明词义;二、不明专有名词;三、不明文献名称;四、不明引文;五、不明语法;六、不明文体;七、不明文意;八、文献有误,未加校勘就加标点。
这八项主要原因有各有一些具体小类,分述如下。
第一大项不明词义,具体又包含不明古汉语词汇、不明古音通假、不明典故、不明方言俗语等。
第二大项不明专有名词,不明专有名词实际上也属不明词义的范畴,由于专有名词涉及中国文化基础知识,情况比较复杂,所以专门列为一类。 具体包括有不明人名、不明地名、不明官名。所以我们在标点古籍时,还应当对古代文化、地理、官制有所了解,否则也会出现错误。
第三大项,不明文献名称。文献名称当标书名号,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判断文献名称,标点时可能会出现以下错误。具体包括系文献名称而未标书名号、非文献名称而标了书名号、两种文献名合而为一、一种文献名误分为二。
第四大项,不明引文。《标点符号用法》要求:“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般要用引号标明,为的是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不明引文起讫导致标点错误的主要有直接引用的话未加引号、非直接引用的话加了引号、将两条引文误合在同一引号中。
第五大项,不明语法。不明古汉语语法也是古籍标点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具体包括不明词类、不明句式、不明句子的成分和结构等。
第六大项,不明文体。标点古籍应当熟悉古代的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如诗词需要押韵,每句诗的字数通常有规律可循,骈体文强调行文对仗等,熟悉这些特点会有助于标点工作,不注意这些特点会造成标点错误。
第七大项,不明文意。有些古文从字面上看,并不难理解,但是如果我们把文意领会错了,标点也不容易点对。
第八大项,文献本身有误,未加校正,就加标点,当然也会导致标点错误。
思考题之二我们在标点古籍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标点古籍需要精通古汉语、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还要具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当然这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针对形成标点错误的主要原因,标点古籍时应当注意下述问题。
首先要弄清全文和上下文义。标点古籍应先易后难,分析上下文意解决难点。点句遇到难通的地方,先把能点断的地方点断,读完全篇,再解决难点,理解了全文的意义,有些难点自然迎刃而解。因为区域性的问题和整体的意义相联络,前后进行比较就可以明确。
其次,要参考此前已有的标点成果。有些古籍,前人已经作过句读标点,我们当然可以用作参考。也可以参考相关材料的标点成果,还可以利用注释,因为古书中的注释往往置于需要句读处,并且对如何理解词义,怎样标点作了辨析。
其次,要勤于查考。标点古籍,遇到疑点一定要查考清楚,不能随意为之。有的问题,只要翻翻工具书就可以解决。如遇到书名、作者有怀疑,不妨查查目录;遇到引文有怀疑,不妨查查原书。
再次,要注意利用文体特点。各种文体在行文时都有一定的规律,我们在标点时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规律,不应当违背这些规律。应充分注意古文中的对偶、排比句。古籍标点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其方法需要反复实践才能掌握,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仅仅限于上述四个方面。
中国古代没标点符号的历史- -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由此诞生,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包括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在内的六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11月底,胡适对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号总名为"新式标点符号",此年被批准。
古代,因为标点常闹笑话
标点符号看着小巧,却在书面语言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祖先在欧洲。中国虽然在汉代以前已经出现标点符号的概念,比如"离经辨志",即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经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笑话。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二》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也,'非有一足也。"说的是,鲁哀公因为听说"夔"有一只脚,觉得很奇怪,就问孔子。孔子告诉他说,夔是在尧时期通晓音律,对天下实行音乐教化作出很大贡献的一个乐官,舜继位后,曾想另寻他人做乐官,尧就忠告舜说,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够了。偏巧鲁哀公读古书不懂句读,把夔理解成了有一只脚的怪物,堂堂国君也难免闹笑话。
两汉的时候,有了"句读"作为停顿标志,类似我们今天的断句。符号有"↓"和"、"两种,比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钩识也,居月切","、"则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之主庾切"。就是说,凡是文末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来标记,文中有可以句读的地方,就用"、"来标示,也就是今天的句号和逗号。
到了宋代,钩号变成了圆圈,标形如"○",有大中小之分。朱熹在著《四书章句集注》时就是每章之前用大的"○",每句之后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段落号,用"∨"或"∧"表示,画在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密圈、密点加在字的右旁,强调句子的精彩部分。这一用法直到20年代还有沿用。划在人名或者地名旁边的"_________"则晚至明代出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标点符号多用来表示停顿,没有多少意义上的差别,而且没有标点的书居绝大多数。
同文馆学生引入新标点
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想传入,西洋标点也跟着进来了。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退役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也成为随团人员中的一名。张德彝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到了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风景、名物、风俗习惯都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在1868年-1869年期间,他完成了《再述奇》。这本书现在称作《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介绍西洋标点的,云:"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
虽然张德彝不是在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无心栽柳的过程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
胡适 新标点气着章太炎
新文化运动前后,知识界对中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了全面反思。白话文登上舞台的同时,新式标点的需求也应时而来。1916年8月,胡适应《科学》杂志的邀请,作《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全面阐述他对句读以及文字符号的理论思考,成了新式标点的奠基之作。
《科学》杂志是1914年夏,远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留学生赵元任(后来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与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齐名)、杨杏佛等人怀着"科学救国"思想创办的刊物。胡适作为第二批"庚款生"于1910年底抵美国康奈尔大学后,与《科学》的倡办人成了好朋友,并时常作文发表,《论句读及文字符号》就是其中之一。其实在这之前的1914年,胡适就在日记里创造了一套自己使用的"句读符号":单直"?",双括"(())",提要号" ̄ ̄ ̄"等,《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就是在其基础上增改写成的。
1918年,胡适作《中国哲学史大纲》,使用了这套新的标点符号。在出版后,他特意送了一本给章太炎(国学大师),上写"太炎先生指谬",下署"胡适敬赠",在两人名字旁边各加了一条黑杠符号。但是当时标点符号还不是法定的通行物,章太炎看了之后,很不明白胡适为什么要画这个符号,他看到自己名旁加了黑杠,觉得非常恼怒,不禁大骂:"何物胡适!竟在我名下胡抹乱画!"及至看胡的名旁也有黑杠,才觉得应该不是什么让人难堪的东西,气消一半。看来在新式标点的应用过程中,还是有颇多波折的。
继《科学》之后,《新青年》成为宣传新式符号的重地,钱玄同、陈独秀、刘半农、鲁迅等在文学领域大名鼎鼎的人都为新符号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文2023-08-06 14:43: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2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