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散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散文,第1张

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散文

 园林,在中国的古籍里,依其不同的功能和性质,又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池馆、别业、山庄等,英美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 Garden。它们的性质、规模虽然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美化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叠石理水以及亭台楼阁等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优美环境。这就是我国用来包装山水的园林。

 我国的园林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至今,已有3000多年。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圃,可以说这是我国最早的皇家园林。汉代以后,官僚、贵族、富商开始经营私家园林。西汉时期茂陵人袁广汉于北邙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奇禽怪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澜……奇树异草、糜不具植。屋皆徘徊连属,重阁修廊”(《西京杂记》),这是我国最早的私家园林。此后,历秦、汉、魏、晋、南北朝,再至唐、宋、元、明、清,皇家园林、宅第园林、寺观园林、风景园林等各类园林相继发展。所谓“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室芳树、花林曲池、桃李夏绿、竹柏冬青……”这些,都形象地描绘了我国园林的多彩多姿。特别是明清时期,我国的园林建设在继承唐宋传统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无论在造园艺术和技术方面都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境地。这一时期的园林保存下来的较多,形成了比较集中且具有一定风格特点的地区:北方以北京的中心,如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等:江南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中心,如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留园,扬州的个园、何园,杭州的西湖风景园,无锡的寄畅园,上海的豫园等;岭南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如广州的余荫山房,东莞的可园、顺德的清晖园等。

 “似取山川来掌上,如携天地入壶中”,这些建于城市或城郊的园林盛景,空间虽小,而景色如故。山不高而有峰峦起伏,水不深而有汪洋之感,湖水悠悠、有桥梁连其透迤,楼阁巍巍、有道路通其脉络,竹丛树荫、幽深莫测,园路常曲、长桥多折,组合成了千变万化的园林景色。它把我国的秀美山河,包装、打扮得如诗如画。可以说,我国园林艺术历史渊源之久长,造园艺术之完美,建筑风格之独特,早己饮誉世界。我国的园林是全世界公认的瑰宝。这正如明末来中国传播天主教的意大利人利玛窦在《基督徒中国布教记》中所记叙的:“在中国园林中,有许多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连记叙它们都是很愉快的,那儿有人造的假山……有建筑、踏级、池塘、树木和其它珍奇的东西。一切都处理得素净淡雅……”。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雨果在谈到中国圆明园时曾热情地指出:“一切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的形式出现,那就是圆明园。”正是我国精湛的园林艺术以及其充满幻想的魅力,征服了世界各国的文艺家、建筑师、造园家、旅行家……使中国园林赢得了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

 进入 80 年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我国一座又一座古典式的优美庭园,飘洋过海,相继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落成揭幕,还有的在国际园林评比中获奖。 1980年5月,仿照苏州网师园“殿春簃”原型,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起了“明轩”,以后,又在加拿大温哥华中山公园建起了一座园中园——逸国,在德国的杜伊斯堡市建起了“郢趣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修建了“棂星门”及其它园林设施……此外,以“芳华园”命名的中国园林,1883年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第16届国际园林艺术展览会上获得“园艺建设中央联合会大金质奖章”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金奖”:年在英国利物浦举办的国际园林节上,中国的“燕秀园”获得“大金奖”、“最佳亭子奖”和“最佳艺术造型永久保留奖”……

 今天,仿照中国用园林“包装山水热”,在世界各国正方兴末艾。

 我国用来包装山水的园林艺术,是一种融建筑、园艺、美术、文学和生态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园林建筑与一般房屋建筑相比,有其独特的性质。这是因为:一座园林,从它一开始,其建造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游憩生活需要而创作的,其精神功能居于主导地位,而房屋建筑则不能不是以其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的物质功能为主。由此,决定了我国用园林包装山水,有以下特点。

  (一)注重立意及意境创造。

 “意在笔先”,这是古人从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的创作中总结出来的一句名言。“意在笔先”,对园林艺术的创作与设计也是完全适用的。一座园林,其山石、池水、花木、建筑等诸多的组景要素如何组合,当以立意为基础。立意,即着重艺术意境的创造,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是我国传统造园的特色。园林立意,它受宗教对仙山琼阁的憧憬,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讴歌,以至历代名家山水画寓情寄意的影响是很深的。故诗情画意常常在许多园林建筑艺术意境的创造上反映出来。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写道:“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堪餐,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拢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在这些描写中,计成把远山、萧寺、湖水、花卉、云霞、月色、风声、梵音、琴书等各式各样的形、声、色等组景因素都点了出来,其目的就是要围绕某种意境,运用、安排好组景要素,以加强园林艺术的组景效果。我们都到过苏州的拙政园。园的中部以荷花池畔的远香堂为中心,有一很好的立意及其组景效果。远香堂的命名,就是“香远益清”意境的概括。人立在堂里,可以看到四面的景色。堂的东、西、南三面,分布着亭、台、楼、阁、曲桥、香榭,形成了一组精美的建筑群;堂北,穿过“荷风四面”亭,登上旷若郊野的小山,就是文征明题匾、联的四方亭。匾日:“山花野鸟之间”,联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样,就把清幽、恬淡的立意及意境创造形象地表达出来了!而且,这种表达并不直露,它讲究的是“隐秀”、“曲致”,即所谓“景愈藏,而意愈深”。在这里,隐是为了更好的显,虚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实,只有有隐有显方能使人“瞩之不见,观之不畅,而思之有味。”拙政园中部的景观布置是立意与意境创造俱佳的典型范例。

  (二)注重点景及构景中心的创造。

 作画有“画龙点晴”之笔。一篇散文有文眼,一首诗有诗眼。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就是诗眼。一座园林,则有点景之作。点景,也称之为园林的构景中心,即是通过突出或强调某一景物,使它在周围的景物中显示出来。一般说来,园林某处富有独创性的建筑物,常常被用来作为整个园林画面(一座园林可比作一幅立体画)的重点或主题,这就是点景。我们游览北京的颐和园,就会感到园林的点景之作或构景中心对于旅游者观赏园林美景所起的重要作用。“台榭参差金碧里、烟霞舒卷画图中”,这个景观特色,在颐和园里,你登上佛香阁就会有真切的感受。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是全园建筑中最引人注意的点景。它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南坡的中轴线上,21米高的巨大的石砌高台在万寿山的半山腰把它托举起来,它的顶部超过山脊,离地面高达41米,左右配以重檐方亭。前有金碧辉煌的排云殿,后有光彩夺目的“智慧海”,并有东西两侧长廊和其它建筑群为之烘托,气势极为壮丽。拾级登临佛香阁平台,向南眺望可借有广阔水域的昆明湖及湖心的龙王庙岛、十七孔桥、廓如亭及远景之长堤烟景;向西眺望,玉泉山塔和秀丽的西山景色尽收眼底,并以转轮藏、五方阁为俯借对象。在构图上,佛香阁高低、大小、收放对比适宜,空间富于节奏感。所以,佛香阁,它不失为我国园林艺术中,作为点景和构景中心的极佳范例。

  (三)注重借景及借景的艺术运用。

 中国园林艺术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的一样:是“多方胜景、咫尺山林”。它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缩地于尺幅之中,在方寸之间展现千里江山是基本相同的。由于一座园林一般占地面积不大,所以十分注重借景。借景的目的是把各种在形、色、声、香上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引入到本景空间中来,使园林景色更具有特色和变化。借景的方法包括“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物而借、应时而借”等,园林通过借景可以扩大空间、丰富景观效果,提高游憩品味。古人云:“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讲的就是要注重借景。苏州的沧浪亭,是北宋时代苏子美建造的一座面积不大的园林,然而,建园的能工巧匠们却构筑了一条高低曲折并用花窗隔开的复廊。使游人通过这条复廊,得景于内外远近,发挥了很好的借景作用。复廊内傍园林、外依碧水河塘。你从外廊走,仿佛你并不在园林里面,而是在园外青葱翠色的郊野漫步,但是,转过脸,你从花墙往里看,却看到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摇曳,别有一番风味。如果你从内廊走,你可以尽情欣赏园内那些亭台、假山、芭蕉掩映的小榭、飞檐凌空的厅室等建筑艺术。从花墙往外看,园外风光又扑入你的眼帘。走完复廊,登十多级梯阶,便到了见山楼,登楼纵目远望:白墙黑瓦的苏州古城、曲折纵横的城河,盘门古塔、远处的上方山,一览无余。正是沧浪亭借景艺术的成功运用,你会觉得石亭上的那幅“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联语,真乃“巧而得体、精而合宜”了。

  (四)注重文以点景,景缘文出,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

 我国当代造园大 师陈从周教授曾说:“中国园林是‘文人园’,其主导思想是人文思想”。我们每到一处园林,除了观赏建筑壮美、布局精巧、花木艳丽之外,更会感受到它人文底蕴的深厚。有诗云:“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西湖苏堤、白堤,就是以苏东坡、白居易的姓氏命名的,用以纪念他们,疏浚西湖,筑堤造园。可以说,西湖风景之美,一半是自然造化之功,一半则应归功于历史上骚人墨客“题以发之”的包装与吟咏。 1979年,由王荣初选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湖诗词选》,就收录了历代文人骚客歌咏西湖风景的诗词多达343首(诗274首,词 69首)。诚所谓“地以诗生辉,诗以地益秀”

 江山也要文人捧,园林胜景之所以要有名文及佳美诗词、对联包装,并与之相匹配,这是因为自然山水之美的精妙处,如果缺少文人从美学和艺术的角度去欣赏、品味,就会如同得璞玉而怀宝不识,一般人难以发现领会山水之奥妙。只有通过文人学士的生花之笔,艺术地描绘出它的胜概,才能引发人的游兴,吸引人们去观赏。其实,以文点景的名文诗作,就是“留之久远”的导游词。我们有的风景园林,就是以文人“归老之计”命名的,苏州的网师园,就是清乾隆间宋鲁儒移情山水、取“渔隐”之意(网师即渔夫)命名的:此外,园林里的殿、堂、轩、馆、斋、苑、舫、楼、台、亭、榭等的题名,也多与历史上名人、名文、名诗相因由。爱晚亭名出自杜牧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留听阁名出自李商隐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明月楼出自徐凝诗句“天下三分明月夜”等,此外,我在上文《楹联溢彩、山水增色》中谈到楹联对园林的点染、包装、“题以发之”时,也综述了园林里的楹联对增强我国风景园林的意趣和韵味的作用。总之,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又一大特点。

  (五)源于自然、再造自然、胜于自然。

 我国的园林艺术,是在自然界与人类活动交界面上的一门“师法自然、再造自然”的艺术。我国建造园林,既注重依山附水,因地制宜,自成天然之趣,但也并非完全依赖自然的山、水、树木景观;也不是单纯地摹仿自然,依原样地再现自然;而是要经过造园者的精心设计,再因势就势,包山模水,人工为之,即经过艺术的包装、加工、点染,使之比大自然更典型、更集中、更富有诗情画意,这就是所谓“天工”和“人巧”的结合。而且,这种结合,从结构上说,是一种统一,也就是造园师们通过虚与实、真与假、大与小、露与隐等一系列多样统一的刻意安排,并经过各种景象的取舍精选、建造、加工、包装,以求所建的园林呈现再造自然,胜于自然的“人巧”之美。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它取材于自然山水,虽没有宏伟高大的建筑,没有绚丽斑烂的色彩。但却是“自然天成地就势”,努力做到建筑的艺术布局与自然山水环境的巧妙结合。山庄内大小建筑共 110余组(群),它们有的置平岗、跨溪流、借山势、依危崖;有的高居于群山之巅;有的深入水际或坐落在山坳沟底之中,却都达到了“人巧”“天工”完美结合的奇妙境地。这个奇妙,不是别的,而是胜于自然的奇妙。这正如朱启钤在《重刊园冶序》中所说的:“以人为之、美入天然,故能奇”。是“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奇”。

 我国的园林,是用诗情画意来包装山水的,是“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艺术。观赏我国的园林,是观画、是读诗,会使人既得美景之享受而怡情悦目,又会让人明生活之哲理而旷达今古。郑板桥面对一竹石小景曾这样写道:“修竹数竿、石笋数尺……而风中雨中有声,石口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让我们在观赏我国园林时,也能达到象郑板桥一样“非唯我爱园林,园林亦爱我也“的境地。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 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很高水平,而且规模很大。枚乘的《菟园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西都赋》,司马迁的《史记》,以及《西京杂记》、典籍录《三辅黄图》等史书和文献,对于上述的囿苑,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地融糅到一起。优秀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明、清时期正是因为园林有这一特点和创造手法的丰富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时期。到了清末,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它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园林艺术从东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认的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从园林的建筑风格看,古典园林有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两大系统,规整园林和风景园林两种基本形式。古今中外,园林都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使建筑具有自然风趣的环境艺术,它们是自然的艺术再现。如果说中外园林在艺术风格上存在基本差异的话,那就是中国古代园林重在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西方园林则重在表现人为的力量。;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为代表,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它一般呈具有中轴线的几何格局:地毯式的花圃草地、笔直的林阴路、整齐的水池、华丽的喷泉和雕像、排成行的树木(或修剪成一定造型的绿篱)、壮丽的建筑物等,通过这些布局反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意识,满足其追求排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需要。其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尔赛宫。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有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由曲折之水、错落之山、迂回之径、参差之石、幽奇之洞所构成的建筑环境把自然界的景物荟萃一处,以此借景生情,托物言志。中国古典园林还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统统表现了出来,如端庄、含蓄、幽静、雅致等。它使人足不出户而能领略多种风情,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艺术的熏染。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和意境。生境就是自然美,园林的叠山理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所谓画境就是艺术美。我国自唐宋以来,诗情画意就是园林设计思想的主流,明清时代尤甚。园林将封闭和空间相结合,使山、池、房屋、假山的设置排布,有开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各景区的联系和风景的层次,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印象。意境即理想美它是指园林主人通过园林所表达出的某种意思或理想。这种意境往往以构景、命名、楹联、题额和花木等来表达。我国古典园林因其建筑风格和特点,一般分为三大类型:北方型,以北京为主,多为皇家园林。其规模宏大,建筑体态端庄,色彩华丽,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着重体现帝王威风与富贵的特色,如:颐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其中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江南型,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为私人园林,一般面积较小,以精取胜。其风格潇洒活泼,玲珑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丽,富有;江南水乡;特点,且讲究山林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他善于把握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合成千变万化地园林景色,充分体现了我国造园的民族风格,并广泛吸取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如:拙政园、网师园等。岭南型,以广东园林为代表,既有北方园林的稳重、堂皇和逸丽,也融会了江南园林的素雅和潇洒,并吸收了国外造园的手法,因而形成了轻巧、通透明快的风格,如:广州越秀公园;杭州西湖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园林建筑一般具有多曲、多变、雅朴、空透四大特点。多曲是为了和风景环境和谐组合,设计曲径、曲桥、曲廊、飞檐翘角等;多变是为了适应山水地形的高低曲折,因地制宜,灵活布置;雅朴指追求宁静自然、简洁淡泊、朴实无华、风韵清新的风格;空透是为了使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环顾四周,尽情赏景,以达到“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字浪漫”的观景效果。需要补充的是,除了上面罗列的一些文化、历史名胜之外,还有诸如革命纪念地、名人故居等,他们以特有的纪念意义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中国科学技术史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

  中国

  文化中文 - 文学 - 哲学 - 教育

  艺术 - 国画 - 戏曲 - 音乐

  神话 - 宗教 - 术数 - 建筑

  文物 - ** - 服饰 - 饮食

  武术 - 书法 - 节日 - 姓名

  ------------------------------------------------------------------------------地理疆域 - 区划 - 城市 - 首都

  人口 - 民族 - 交通 - 时区

  地图 - 旅游 - 环境 - 生物

  --------------------------------------------------------------------------------

  显示▼隐藏▲历史年表 - 传说时代 - 朝代

  民国史 - 共和国史

  文化史 - 科技史 - 教育史

  人口史 - 经济史 - 政治史

  --------------------------------------------------------------------------------

  显示▼隐藏▲政治宪法 - 外交 - 军事 - 国旗

  民国政治

  宪法 - 法律 - 政府 - 政党

  共和国政治

  宪法 - 法律 - 政府 - 政党

  两岸问题 - 两岸关系

  一个中国 - 两个中国 - 中国统一

  --------------------------------------------------------------------------------

  显示▼隐藏▲经济金融 - 农业 - 工业 - 商业

  中国各省经济 - 五年计划

  --------------------------------------------------------------------------------

  显示▼隐藏▲其他列表 - 体育 - 人权 - 媒体

  查 · 论 · 编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都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历史上的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与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科学技术交流。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成就最大的是农学、天文学、数学和汉医学。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相对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科学技术来说比较独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更注重实用性和经验性,缺乏西方科学的思辨性,因此有些人对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否自成体系而表示怀疑。

  目录 [隐藏]

  1 科学技术萌芽时期

  2 先秦时期

  3 秦汉时期

  4 魏晋南北朝时期

  5 隋唐、两宋时期

  6 元朝时期

  7 明朝时期

  71 概述

  72 数学

  73 天文学

  74 地理学

  75 建筑学

  76 医学

  77 农学

  78 军事学

  79 兵器科技

  710 物理学

  8 清朝时期

  9 近代的科学技术

  10 资料来源

  11 参考文献

  12 扩展阅读

  [编辑] 科学技术萌芽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中国是世界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发明弓箭和陶器、出现农牧业、观察天文、开创医药的地区之一。

  开始利用蚕丝制作丝绸。

  [编辑] 先秦时期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铸造冶炼技术非常高超,同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基本奠定。

  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

  《夏小正》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

  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包括都江堰、郑国渠等。

  创造十进位制。

  发明筹算,能进行四则运算以及乘方,开方等较复杂运算,并可以对零、负数和分数作出表示与计算。有学者认为,筹算促成了印度-阿拉伯数字体系[1]。

  创造九因歌,为世界上最简便的乘法表,直到今日还在使用。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

  测定了比较精确的回归年长度。

  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

  [编辑] 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的各个科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农业上的轮作制已经确立。

  中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面世。

  《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

  造纸术已被发明并且得到了重大改进。

  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发达。

  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已有牵星导航技术(过洋牵星术)。

  发明抽水马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抽水马桶的国家[2]。

  [编辑] 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徽、祖冲之、张子信等对数学和天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创造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基础理论。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农学的成熟。

  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丰富了中医学体系。

  葛洪在炼丹上的研究,对中国原始的化学做出了贡献。

  马钧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水平。

  解飞、魏猛变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车磨。

  [编辑] 隋唐、两宋时期隋唐时经济文化发达,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通志‧天文略第二》中《步天歌‧太微垣》书影隋朝继承北朝与南朝的科学知识,其科技成就表现在天文历法、数学、博物学、建筑学与医学上[3]。隋朝数学发达,当时士人皆须学习简易九数,在国子监(大学)设有算学(数学系)[4],专门数学人才的培养也在隋代才正式成立。

  隋朝历法比前朝更加精密。600年刘焯借由北朝张子信的数据,测定岁差为76年差一度,已接近准确值。604年刘焯制定出《皇极历》,推日行盈缩,黄道月道损益,日月食多少及所在所起,都比以前诸历精密,而且提出“等间距二次内插法”的公式。《皇极历》比过去的历法准确,虽然被排斥不得施行,但对后世历学提供了新标准[5]。定朔法、定气法也是刘焯的创见。

  隋文帝平定南朝陈后将南朝的浑仪、浑天象及天文图籍都集中于长安,并且命庾季才与南朝周坟参照各家星官,绘成星图。周坟与袁充等人还在太史局教授星象知识[6]。隋朝丹元子,按照东晋陈卓所定的星宫,把天上星星的步位,编成一篇七字长歌,叫做《步天歌》,文句浅显,便于传诵[7]。隋末唐初,李播写成《天文大象赋》,用诗赋描述全天星官。隋朝的星官体系十分发达,然而还有两个弱点:当时过分强调三家星的区分,使星空划分成为二元体系;在拱极区与黄道间,还有一些区域比较空白,命名的星星仍不够多。

  隋廷提倡博物学,在当时出现大量地方志(或称图志、图经)。隋廷明令全国各地推行方志编写[8],最后著有《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与《诸州图经集》。隋炀帝又诏天下诸郡上风俗物产地图,据以编成《物产土俗记》及《区宇图志》,开中国编撰一统志之先河。朗蔚之采各地所上图经而纂成《隋诸州图经集》二百卷[9]。裴矩于大业时期在张掖掌管互市,从书传及西域商人的言论中,搜集西域山川、姓氏、风土、服章、物产等资料而写成《西域图记》。这本书还记载自敦煌通中亚诸国直至地中海的三条丝路。

  安济桥。建筑学方面,有名的有李春、宇文恺与何稠。610年李春于现今河北省宁晋县洨河建造安济桥[10],安济桥是目前世界最古老的现存完好的大跨度单孔敞肩坦弧石拱桥,圆弧拱的跨度大,圆弧拱仍然够高,水上船只来往通过非常方便。安济桥桥拱不是使用半圆拱,而是使用跨度大、扁平率低的单孔1/4圆拱桥梁结构,是中国建筑史的重大成就之一[11]。另外四个小桥洞节约石料二百多立方米,又减少桥身五分之一的重量,让桥基部分的负担大大减轻。同时可以起分洪缓冲的作用,减轻洪流对桥身的冲击力量。宇文恺曾为隋炀帝造观风行殿,殿下置轮轴,离合便利,可以分开行动,也可以合成一个容纳数百人的大殿。何稠为隋炀帝造六合城。在攻城时,一夜间可以合成一座周围八里、高十仞的大城,城上能列甲士,立旗仗。另外何稠能用绿瓷制玻璃,与真玻璃无异[12]。

  隋朝医学相当发达,设有大医署。临床医学出现分科的趋势,大医署分为医学、药学两部分教受学生;而医学又分为医、针、按摩、咒禁四科;其中医科又分成体疗(内科)、少小(小儿科)、疮肿(外科)、耳目口齿与角法(拔罐)等五个专业[13]。由于南朝医学进步,隋朝时南北医师交往,医书流通,有利于医学的描进。《隋书‧经籍志‧子部‧医方类》中不少是南朝人的著作。南方名医许智藏有为隋炀帝治病过。隋朝也译出十余种天竺和西域的医方书,知识十分丰富。[5]。隋朝医学家以巢元方最为著名,他撰有《诸病源候论》[14]。这是中国第一部详细论述疾病分类和病因、病理的著作。书中记有用肠吻合手术治疗外伤断肠,是中国外科手术史上的重大成就。但《诸病源候论》也有不少错误,例如在〈九虫候〉中称:“蛲虫在人肠内,变化多端,发动亦能为癣,而癣内实有虫也。”事实上蛲虫跟癣没有关系。隋炀帝于大业时期敕编《四海类聚方》,全书共2600卷,专述理论,与《诸病源候论》相辅相成[13]。

  一张唐代的星图唐朝科技相对于前代有明显进步。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他还与梁令瓒合作,制成水运浑天铜仪。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

  唐朝首都长安城与东都洛阳规划严整,盛唐年间极盛时人口达到80—10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为后世留下了城市规划的样板。当时周边国家的首都,如当时的:日本平安京、新罗金城、高句丽平壤和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是仿照长安建造。

  唐朝的木结构建筑规模雄浑,气魄豪迈。佛塔形式也融合了中国与印度的造型,显得千变万化,多种多样。868年,中国《金刚经》的印制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在751年的怛罗斯战役之中传入阿拉伯帝国,之后在12世纪传入西班牙,到13世纪传入意大利,到14世纪初叶传遍整个欧洲646年,甘蔗熬糖法也从摩揭陀传入唐朝[15]。

  主条目:宋朝科技

  到两宋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了高峰。

  [编辑] 元朝时期天文学、数学、医学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来源请求]

  阿拉伯与波斯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在尚未登基之前,就征招“回回为星学者”。他们翻译及带来诸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伊本·优努斯(又译作尤尼)的《哈基姆星表》(又译作《哈基姆历数书》)等天文学著作。1260年,元朝承金国旧制,设立司天台,1271年正式设立回回司天台,1312年设立回回司天监。后来还任用了一大批以札马剌丁(又译作扎马鲁丁、扎马剌丁)为代表的天文学家管理此类工作。

  中国人在此时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来源请求]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王恂与郭守敬等完成编制《授时历》。《授时历》以3652425天为一年,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有26秒的差距。

  制订《授时历》时,列出了三次内插公式(招差法),还使用“垛垒、招差、勾股、弧矢之法”进行缜密计算,其中将穆斯林发明的弧三角法应用于割圆术获得“弧矢割圆术”(即球面直角三角形解法)。

  1303年,朱世杰著成《四元玉鉴》,将“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四元高次联立方程),并提出“消元”的解法。朱世杰亦研究各有限项级数求和问题,而且在此基础上得到高次差的内插公式。

  一般认为欧几里得的著作《几何原本》前六卷是明代的徐光启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帮助下翻译并引进中国的,但有学者认为早在元代,此书已经被来华的穆斯林带到中国。[16]

  中医学有很大发展,出现了金元四大学派。医药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兼收并蓄、互通有无”的局面,大大丰富了医药学知识的内容。《回回药方》是中国的大型综合性回回医药学典籍,作者不详,原有36卷,少数残本现可见于北京图书馆。该书多以汉语书写,同时夹杂许多阿拉伯语与波斯语医药术语及汉语音译。从残本目录可以看出,《回回药方》是一部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和皮肤病等科,具有中西特色的医学典籍。研究中国医药史的学者根据残存部分推断,《回回药方》约有药方6000-7000首之多,其价值与中医古籍《外台秘要》相当。[来源请求]

  1291年,郭守敬指挥修建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当中有七座水闸,这七座水闸彼此相距约半公里的地方,又设计有斗门。郭守敬的设计是通过水闸和斗门的关闭与开放,调节运河各段的水位高低,引导船舶顺畅通过。工程竣工后,元世祖亲自将这段164里长的运河命名为 “通惠河”。通惠河是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的杰作,其运用的巧妙方法与现在国外一些运河采用的技术是基本相同的。

  元世祖在位时即开始重视农业,制定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治措施,使得农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来源请求]王祯编著的《农书》有37卷,现存36卷,是中国古代一部对农业生产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著作。《农书》全书约有十三余万字与300多幅图画,全文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农桑通诀》包括对农、林、牧、副、渔及水利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论述,提出“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的农耕思想。《百谷谱》对各种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种植、收获、贮藏和利用等知识加以介绍,将农作物分为谷、蔬、果、杂等六大类,为中国农作物分类学奠基;而对于植物性状的描述,也是此前书籍不曾有过的。《农器图谱》则是《农书》的重点部分,该部分就田制、仓廪、舟车、灌溉、蚕桑、织纤、麻芒等分为20门类,详细介绍了257种农业机械,而且配绘图谱306幅并加以文字说明,其价值超过以往所有农业机械书籍。

  在活字印刷术方面,王祯设计出木活字及转轮排字架,并于1298年用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其《造活字印书法》(附于《农书》书末)是最早的系统性介绍活字排版印刷术的科技文献。

  [编辑] 明朝时期[编辑] 概述明朝科技成就灿若繁星,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涌现了许多名家巨作,号称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明前期,由于朝廷鼓励垦荒,所以在水利以及农业的技术上有大为的进步,手工业的繁荣,造就了像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这类研究手工业的百科全书式书籍,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实用以及科学价值,明熹宗就经常亲自参与木工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但因为明代实施文字狱以及八股文,使得中国读书人思想僵化,失去了宋代自由活跃的思想,使得这些科学家们多半都很难考上科举,也很难被朝廷重用。由于科举大兴八股文模式并删减数学内容,以及珠算盛行,因此建立在筹算基础上的中国古代数学便衰落了。

  明太宗时由于有郑和下西洋的海上活动,使得绘制海图以及罗盘运用的技术大为进步,其他民间的科学作品,像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都是流传至今的科学名作,这也使得中国的建筑技术更上一层楼。16世纪西方逐渐脱离黑暗时代,文艺复兴开始,西洋科学突飞猛进,大量的西学随着传教士进入中国,像是徐光启以及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

  可惜后来殖民统治中国的满洲国盛行文字狱,扼杀国人思想,使得中国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

  [编辑] 数学数学方面,王文素著《算学宝鉴》,程大位写成集珠算理论之大成的著作《直指算法统宗》,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原本》,李之藻著《同文算指》。

  [编辑] 天文学天文学方面,出版名著《白猿献三光图》(作者不详)载有一百三十二幅云图,赵友钦著《革象新书》,徐光启吸收西洋历法成果编成《崇祯历书》,李之藻著《浑盖通宪图说》,王锡阐著《晓庵新法》。安装中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筒"(yong) 。

  [编辑] 地理学地理学方面,编成《郑和航海图》,徐霞客著《徐霞客游记》,出现最早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顾炎武著《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

  [编辑] 建筑学建筑学方面,明初大兴土木工程,兴建紫禁城以及修建万里长城,计成写成园林学名著《园冶》。

  [编辑] 医学医学方面,明成祖组织编成《普济方》,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杨继洲著《针灸大成》,陈实功著《外科正宗》,吴有性著《瘟疫论》,张景岳著《类经》,明朝还在世界上最早种痘预防天花。

  [编辑] 农学农学方面,俞宗本著《种树书》,朱橚著《救荒本草》,马一龙著《农说》,屠本畯著中国现存最早的海洋生物专著《闽中海错疏》,喻仁、喻杰合著兽医学著作《元亨疗马集》,徐光启著《农政全书》,玉米、地瓜、土豆、花生、烟草、西红柿、向日葵、南瓜、辣椒从美洲传入。

  [编辑] 军事学军事学方面,茅元仪著《武备志》,出版名著《火龙经》,赵士祯著《神器谱》,孙元化著《西法神机》,焦勖著《火攻挚要》,王钲编成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机械工程专著《新制诸器图说》,戚继光著《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编辑] 兵器科技兵器科技方面,1372年造碗口铳,1377年造手铳(小口径管形),14世纪末发明“神火飞鸦”,1453年造铜火铳(滑膛式),1524年在北京铸造佛朗机炮,16世纪中叶发明“火龙出水”,1558年造出中国第一批火绳枪一万支,称之为“鸟嘴铳”,1580年戚继光发明"自犯钢轮火"(其效类似地雷),1642年南京出现遂发火枪。

  [编辑] 物理学物理学方面,朱载堉著音律学著作《律吕精义》,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方以智著《物理小识》,万户进行世界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孙云球制造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器,并著《镜史》。

  [编辑] 清朝时期康熙对西洋科技方面纯属个人兴趣,且窒塞民智以防范汉人接触科技[17],以及雍正禁教,再加上后来的闭关自守,使先进的西方科学无法传入中国,失去了中西互相学习的机会。而清廷的文字狱以及延续了明朝科举的八股文,使中国科学已经逐渐失去了领先世界的地位。

  康熙时,经过三十余年的筹划、测绘工作,制成了《皇舆全览图》。这部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18]。乾隆时,又派明安图等人两次到新疆等地进行测绘,最后在《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根据测绘的新资料,制成了《乾隆内府皇舆全图》。这两份地图,至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乾隆时官修《医宗金鉴》九十卷,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经验良方,并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作了许多考订,是一部介绍汉医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强调解剖学知识对医病的重要性,并对古籍中有关脏腑的记载提出了疑问,通过对尸体内脏的解剖研究,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

  王锡阐著《晓庵新法》、《五星行度解》等十几种天文学方面的著作,肯定了西洋历法先进的地方,也指出了其中的许多缺点和错误,对日食月食的算法、天文数据的应用、以及回归年的长度、岁差常数等问题,都提出了比较中肯的意见,促进了中国历算学的发展。

  梅文鼎整理和阐发中国古代的历算学,同时也研究和介绍西洋科学,著有天文、历法、数学方面的书籍达86种。其著作《中西数学通》,几乎总括了当时世界数学的全部知识,达到当时中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该书的《方程论》部分,阐明了中国古代方程的独创性,指出这种算法是西洋所没有的;在《勾股测量》、《九数存古》等部分,也证明了中国古代算法的成就;在《堑堵测量》、《几何补偏》部分,介绍了西洋的球面三角学,并对西洋立体几何作出论述和发展;而在《筹算》、《度算》、《比例数解》等部分中,则解释和介绍了西洋的对数、伽利略的比例规等方法。

  明安图著有《割圆密率捷法》四卷。因当时从欧洲传进的割圆三法(圆径求周、孤背求正弦、弦背求正矢)只有公式,而没有公式的证明方法,于是创用“割圆连比例法”证明了三条公式,而且进一步创造了“弧背求通弦”、“通弦求弧背”、“正矢求弧背”等一系列的新公式,是中国用解析方法对圆周率进行研究的第一人。

  龚振麟于1841年首创铁模铸炮法,并著有《铸炮铁模图说》,是世界上最早论述铁模铸造法的科技文献之一。

  李善兰独立发明对数微积分,并在组合恒等式方面提出李善兰恒等式。1872年发表了《考数根法》,是中国质数论方面最早的著作。

  [编辑] 近代的科学技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科学大量传入中国,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直到辛亥革命,中国都在吸收西方科学成果。民国初年中国科学社等民间学术社团创立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开始和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为系统地融合在一起。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194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都获得政府的财力支持。

  1963年世界上首次成功获得人工合成胰岛素。

  1964年10月成功爆炸了第一枚原子弹;1967年6月又成功爆炸第一枚氢弹。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一号,进行试验航天飞行,次日15时41分神舟一号飞船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3年10月15日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以及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因借,是巧于因借的意思,指园林设计的手法。\“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虽然是人的手中作出来的 却好像从天上带来的 (它)巧妙的地方就在于能够依照原材料的样子 (它)的精美就在于形体适度,大小得宜  这句话通常用于形容园艺设计的手法高超。  虽然是由人工巧手制作出来的,但却像是由天上的神仙来开凿出来的一样。巧妙之处就在于其因形借势(自然顺畅),精致之处在于其形状适宜(大小得体)。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园冶》一书中最为精辟的论断,亦是我国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因\”是讲园内,即如何利用园址的条件加以改造加工。《园冶》说:\“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谢,小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  而\“借\”则是指园内外的联系。《园冶》特别强调\“借景\”\“为园林之最者\”。\“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它的原则是\“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方法是布置适当的眺望点,使视线越出园垣,使园之景尽收眼底。如遇晴山耸翠的秀丽景色,古寺凌空的胜景,绿油油的田野之趣,都可通过借景的手法收入园中,为我所用。这样,造园者巧妙地因势布局,随机因借,就能做到得体合宜。

  先秦时期

  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铸造冶炼 《夏小正》

  技术非常高超,同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基本奠定。 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 《夏小正》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 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包括都江堰、郑国渠等。 创造十进位制。 发明筹算,能进行四则运算以及乘方,开方等较复杂运算,并可以对零、负数和分数作出表示与计算。有学者认为,筹算促成了印度-阿拉伯数字体系。 创造九因歌,为世界上最简便的乘法表,直到今日还在使用。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 测定了比较精确的回归年长度。 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

  编辑本段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的各个科学技术已经趋 《九章算术》

  于成熟。 农业上的轮作制已经确立。 中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面世。 《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 造纸术已被发明并且得到了重大改进。 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发达。 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已有牵星导航技术(过洋牵星术)。 发明抽水马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抽水马桶的国家[2]。

  编辑本段魏晋南北朝时期

  刘徽、祖冲之、张子信等对数学和天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创造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基础理论。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农学的成熟。 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丰富了中医学体系。 葛洪在炼丹上的研究,对中国原始的化学做出了贡献。 马钧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水平。 解飞、魏猛变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车磨。

  编辑本段隋唐、两宋时期

  主条目:宋朝科技隋唐时经济文化发达,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到两宋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了高峰。

  编辑本段元朝时期

  阿拉伯与波斯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在尚未登基之前,就征招“回回为星学者”。他们翻译及带来诸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伊本·优努斯(又译作尤尼)的《哈基姆星表》(又译作《哈基姆历数书》)等天文学著作。1260年,元朝承金国旧制,设立司天台,1271年正式设立回回司天台,1312年设立回回司天监。后来还任用了一大批以札马剌丁(又译作扎马鲁丁、扎马剌丁)为代表的天文学家管理此类工作。 中国人在此时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王恂与郭守敬等完成编制《授时历》。《授时历》以3652425天为一年,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有26秒的差距。 制订《授时历》时,列出了三次内插公式(招差法),还使用“垛垒、招差、勾股、弧矢之法”进行缜密计算,其中将穆斯林发明的弧三角法应用于割圆术获得“弧矢割圆术”(即球面直角三角形解法)。 1303年,朱世杰著成《四元玉鉴》,将“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四元高次联立方程),并提出“消元”的解法。朱世杰亦研究各有限项级数求和问题,而且在此基础上得到高次差的内插公式。 一般认为欧几里得的著作《几何原本》前六卷是明代的徐光启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帮助下翻译并引进中国的,但有学者认为早在元代,此书已经被来华的穆斯林带到中国。[3] 中医学有很大发展,出现了金元四大学派。医药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兼收并蓄、互通有无”的局面,大大丰富了医药学知识的内容。 《回回药方》是中国的大型综合性回回医药学典籍,作者不详,原有36卷,少数残本现可见于北京图书馆。该书多以汉语书写,同时夹杂许多阿拉伯语与波斯语医药术语及汉语音译。从残本目录可以看出,《回回药方》是一部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和皮肤病等科,具有中西特色的医学典籍。研究中国医药史的学者根据残存部分推断,《回回药方》约有药方6000-7000首之多,其价值与中医古籍《外台秘要》相当。 1291年,郭守敬指挥修建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当中有七座水闸,这七座水闸彼此相距约半公里的地方,又设计有斗门。郭守敬的设计是通过水闸和斗门的关闭与开放,调节运河各段的水位高低,引导船舶顺畅通过。工程竣工后,元世祖亲自将这段164里长的运河命名为 “通惠河”。通惠河是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的杰作,其运用的巧妙方法与现在国外一些运河采用的技术是基本相同的。 元世祖在位时即开始重视农业,制定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治措施,使得农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王祯编著的《农书》有37卷,现存36卷,是中国古代一部对农业生产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著作。 《农书》全书约有十三余万字与300多幅图画,全文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农桑通诀》包括对农、林、牧、副、渔及水利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论述,提出“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的农耕思想。《百谷谱》对各种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种植、收获、贮藏和利用等知识加以介绍,将农作物分为谷、蔬、果、杂等六大类,为中国农作物分类学奠基;而对于植物性状的描述,也是此前书籍不曾有过的。《农器图谱》则是《农书》的重点部分,该部分就田制、仓廪、舟车、灌溉、蚕桑、织纤、麻芒等分为20门类,详细介绍了257种农业机械,而且配绘图谱306幅并加以文字说明,其价值超过以往所有农业机械书籍。 在活字印刷术方面,王祯设计出木活字及转轮排字架,并于1298年用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其《造活字印书法》(附于《农书》书末)是最早的系统性介绍活字排版印刷术的科技文献。

  编辑本段明朝时期

  综述

  明朝科技成就灿若繁星,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涌现了许多名家巨作。 徐霞客游记

  明前期,由于朝廷鼓励垦荒,所以在水利以及农业的技术上有大为的进步,手工业的繁荣,造就了像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这类研究手工业的百科全书式书籍,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实用以及科学价值,明熹宗就经常亲自参与木工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明太宗时由于有郑和下西洋的海上活动,使得绘制海图以及罗盘运用的技术大为进步,其他民间的科学作品,像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都是流传至今的科学名作,这也使得中国的建筑技术更上一层楼。16世纪西方逐渐脱离黑暗时代,文艺复兴开始,西洋科学突飞猛进,大量的西学随着传教士进入中国,像是徐光启以及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由于科举大兴八股文模式并删减数学内容,以及珠算盛行,因此建立在筹算基础上的中国古代数学便衰落了。

  数学

  数学方面,王文素著《算学宝鉴》,程大位写成集珠算理论之大成的著作《直指算法统宗》,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原本》,李之藻著《同文算指》。

  天文学

  天文学方面,出版名著《白猿献三光图》(作者不详)载有一百三十二幅云图,赵友钦著《革象新书》,徐光启吸收西洋历法成果编成《崇祯历书》,李之藻著《浑盖通宪图说》,王锡阐著《晓庵新法》。安装中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筒"(yong) 。

  地理学

  地理学方面,编成《郑和航海图》,徐霞客著《徐霞客游记》,出现最早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顾炎武著《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

  建筑学

  建筑学方面,明初大兴土木工程,兴建紫禁城以及修建万里长城,计成写成园林 万里长城

  学名著《园冶》。

  医学

  医学方面,明成祖组织编成《普济方》,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杨继洲著《针灸大成》,陈实功著《外科正宗》,吴有性著《瘟疫论》,张景岳著《类经》,明朝还在世界上最早种痘预防天花。

  农学

  农学方面,俞宗本著《种树书》,朱橚著《救荒本草》,马一龙著《农说》,屠本畯著中国现存最早的海洋生物专著《闽中海错疏》,喻仁、喻杰合著兽医学著作《元亨疗马集》,徐光启著《农政全书》,玉米、地瓜、土豆、花生、烟草、西红柿、向日葵、南瓜、辣椒从美洲传入。

  军事学

  军事学方面,茅元仪著《武备志》,出版名著《火龙经》,赵士祯著《神器谱》,孙元化著《西法神机》,焦勖著《火攻挚要》,王钲编成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机械工程专著《新制诸器图说》,戚继光著《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兵器科技

  兵器科技方面,1372年造碗口铳,1377年造手铳(小口径管形),14世纪末发明“神火飞鸦”,1453年造铜火铳(滑膛式),1524年在北京铸造佛朗机炮,16世纪中叶发明“火龙出水”,1558年造出中国第一批火绳枪一万支,称之为“鸟嘴铳”,1580年戚继光发明"自犯钢轮火"(其效类似地雷),1642年南京出现遂发火枪。

  物理学

  物理学方面,朱载堉著音律学著作《律吕精义》,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方以智著《物理小识》,万户进行世界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孙云球制造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器,并著《镜史》。

  编辑本段清朝时期

  康熙时,经过三十余年的筹划、测绘工作,制成了《皇舆全览图》。这部地图“不但是 皇舆全览图部分

  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5]。乾隆时,又派明安图等人两次到新疆等地进行测绘,最后在《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根据测绘的新资料,制成了《乾隆内府皇舆全图》。这两份地图,至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乾隆时官修《医宗金鉴》九十卷,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经验良方,并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作了许多考订,是一部介绍汉医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强调解剖学知识对医病的重要性,并对古籍中有关脏腑的记载提出了疑问,通过对尸体内脏的解剖研究,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 王锡阐著《晓庵新法》、《五星行度解》等十几种天文学方面的著作,肯定了西洋历法先进的地方,也指出了其中的许多缺点和错误,对日食月食的算法、天文数据的应用、以及回归年的长度、岁差常数等问题,都提出了比较中肯的意见,促进了中国历算学的发展。 梅文鼎整理和阐发中国古代的历算学,同时也研究和介绍西洋科学,著有天文、历法、数学方面的书籍达86种。其著作《中西数学通》,几乎总括了当时世界数学的全部知识,达到当时中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该书的《方程论》部分,阐明了中国古代方程的独创性,指出这种算法是西洋所没有的;在《勾股测量》、《九数存古》等部分,也证明了中国古代算法的成就;在《堑堵测量》、《几何补偏》部分,介绍了西洋的球面三角学,并对西洋立体几何作出论述和发展;而在《筹算》、《度算》、《比例数解》等部分中,则解释和介绍了西洋的对数、伽利略的比例规等方法。 明安图著有《割圆密率捷法》四卷。因当时从欧洲传进的割圆三法(圆径求周、孤背求正弦、弦背求正矢)只有公式,而没有公式的证明方法,于是创用“割圆连比例法”证明了三条公式,而且进一步创造了“弧背求通弦”、“通弦求弧背”、“正矢求弧背”等一系列的新公式,是中国用解析方法对圆周率进行研究的第一人。 龚振麟于1841年首创铁模铸炮法,并著有《铸炮铁模图说》,是世界上最早论述铁模铸造法的科技文献之一。 李善兰独立发明对数微积分,并在组合恒等式方面提出李善兰恒等式。1872年发表了《考数根法》,是中国质数论方面最早的著作。 但因为清廷的文字狱以及延续了明朝科举的八股文,使得中国读书人思想僵化,失去了宋代自由活跃的思想,康熙对西洋科技方面纯属个人兴趣,且窒塞民智以防范汉人接触科技,以及雍正禁教,再加上后来的闭关自守,使先进的西方科学无法传入中国,失去了中西互相学习的机会。使中国科学已经逐渐失去了领先世界的地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