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县志的历史简述
海阳县位居胶东半岛南陲,因处黄海之北,故名海阳。境内“壮于山而雄于海”,形势险要。两汉、后赵、东魏、金、元各代,均重此地利,据为“镇疆屏藩”。明设大嵩卫后,政治、军事地位益显重要。清雍正十三年(1735)裁卫设县。县内海拔4 00米以上的山峰9座,玉皇山最高海拔589米,地形北高南低,皆属崂山山脉分支,有二山、四丘、三平原之分;较大河流7条,均系季节性河;海岸曲线长128千米,15米等深线内浅海面积919万公顷; 沿海港湾、近海岛屿各9个,较大岩礁17处。气候属季风型大陆气候区, 四季分明, 寒暑显著。 累年平均气温115℃。累年平均降水量7878毫米。境内发现矿藏达27种,矿床矿(化) 点149处,已开采者有石灰石、滑石、大理石、 金、铜、硫铁等矿;探明未开采有矿床、矿化点102处。海水资源,得天独厚。 潮间带栖息生物189种,海洋鱼类78种,虾类14种,蟹类21种,藻类41种。野生禽兽51种,草本药材278种。林木65科364种。土特产中,海阳香豆、平岚秋桃、杨台大葱、秋口苹果、清泉夼板栗、九岭夼山楂、牟家黄烟、朱吴芋头、大庄淡竹、山西头楸树、何家缢女(蚬)、丁字嘴蠓虾等,均负盛名。 海阳是中共在胶东建立党组织最早的县份之一。民国17年(1928),夏泽村首建***小组。民国21年(1932)宋竹庭等***员在城里秘密进行斗争。同年,胶东早期中共党***张静源到该县开展革命工作。翌年,创建中共海阳特支,中共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中发展。1941年中共胶东区党委凭借海阳地利、人和等条件,在县境建立起革命根据地, 指挥全区的革命斗争。同年4月。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小店村成立。1942年9月16日, 本县人民配合八路军光复海阳县城,为全国沦陷区中解放最早的县城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广泛开展地雷战、麻雀战,毙、伤、俘敌1500余名,涌现出胶东区以上民兵英雄、模范150余人及3个胶东特等模范爆炸村和“五虎村” 等单位。1945年6月胶东军区授予“战斗模范县”称号。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出动民工154万人次,支援前线,因功绩卓著,于1949年10月胶东军区授予“支前模范县” 称号。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全县有23800名青壮年踊跃参军。有6593名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牺牲。新编《海阳县志》人物篇部分,给35名仁人志士立传;列有向阳山抗日阵亡将士和6593名烈士名录。 海阳是农业大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85年,农业总产值增至304亿元,比1949年增长137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5年的36年间, 向国家交售公粮1175亿千克。县内种植由杂粮变为小麦、玉米、地瓜、花生为主。“海花一号”花生是海阳培育的优良品种,1982年每公顷产量10991千克的地块创全国最高纪录。海阳渔业生产历史悠久,主要为近海捕捞,养殖甚少。 1936年有渔区6个,渔村45个,渔民3325户,捕捞总量6286吨。新中国成立后捕捞产量逐年增加,同时海、淡水养殖得到重视,1978年后发展迅速,1981年被国家确定为淡水商品鱼基地县。1985年,海洋捕捞产17838吨,比1949年增长29倍。海、淡水养殖面积3108公顷,产量1453吨,其后养殖又有大的发展。 传统工业,首推制盐,次为酿造、土陶、缫丝、网扣、花边等,1949年工业产值309万元, 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办国营、集体工业规模扩大。1958年,社办工业兴起,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县内有机械、纺织、工艺、食品、建材、电器、化工等门类。1985年,全县有工业企业1715个, 工业总产值32191亿元,比1949年增长103倍,占工农业总值的515%。境内北有蓝烟铁路, 南有凤城商港,干线公路5条,支线公路12条,乡、村路全通,村村通电话,交通邮电事业发达。 新中国成立后, 海阳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584所,小学732所, 中学88所,学龄儿童入学率994%,考入大中专学校5391人。海阳历来重视文化事业。全县文化事业机构设施齐全,布局合理。海阳大秧歌多姿多彩,久享盛誉,被评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
新编《海阳县志》1994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从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遂一颤即倾,城楼堞口有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如平地……人立地上,如覆圆石,辗转摇晃,不能站立,势似即陷,移时方定。阁邑震塌房屋约数十万间……”如此惊心动魄的景象出现在300多年前的山东郯城,这是康熙《郯城县志》对郯城大地震——— 这场既是山东也是整个中国东部地区有史以来最大地震的记载。
郯城大地震,发生于清朝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波及陕西、山西、辽宁、河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广东等10多个省的410多个县及中国东部海域和朝鲜半岛,破坏区域纵长千余公里,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有感半径800多公里。郯城地震高达85级,这是我国东部唯一一次85级地震,也是中国3次85级地震之一(另两次为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85级地震及1950年11月18日西藏察隅85级地震)。因为郯城隶属临沂,又称临沂大地震,因郯城、沂州(今临沂)、莒州(今莒县)受灾最重,又称郯城—临沂大地震,郯城—莒县大地震,郯城—麦坡地震。
因为地震发生在戌时(晚上七点至九点),古时的人们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而,这是一个人们正在准备睡觉或者已经入睡的时间,很多人是在睡梦中被顷刻坍塌的房屋砸死砸伤的,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也特别严重。地震中的人口死亡在5万人以上,康熙时期山东鲁南地区仍是地广人稀,多层建筑物少,这样的数字在当时已经是天文数字。同时,由于消息流通缓慢闭塞,震后无法组织积极有效的救灾活动,适逢夏季又连降暴雨,导致了灾区瘟疫流行:“区内死尸遍野,不能殓葬者甚多;暴雨烈日,瘟痢随作,人民疏散。”虽然清政府在地震发生后便命令户部速行详议、分别蠲赈,发免山东沂州等40州、县、卫年租多寡不等,并遣官赈济,但还是导致灾民流离失所,经济损失极为惨重。
震后,我国约500余种县志、方志,碑文、诗文等对这次地震作了详尽的记载,其中有破坏的记载达150余县,堪称是我国历史上史料记载最为翔实丰富的特大地震。这场突兀而至的大地震对建筑物的损毁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据当时县志记载,莒县内“官民房屋、寺庙、牌坊、城垣俱倒,周围百余里无一存屋”;郯城内“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临沂则是“城郭宫室庙宇公廨一时尽毁,人无完宇”。同时聊城始建于宋代的庙学在地震中“栋宇倾圮,门庑颓废益甚”;宁阳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的大成殿毁于一旦;而滕县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城池“周五里许,高三丈五尺,阔一丈五尺,门楼四,角楼四,堡二十四,池深一丈五尺,广一丈五尺。地震城崩,砖石尽倾。”……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始建于唐、宋、元、明的学庙、牌坊等古建筑在这次大地震中几乎全体遭受重创,虽然震后有所修葺补救,但毕竟已不再是“古”时遗存,对山东地区的古文化保存流传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人文环境遭受空前重创,自然环境则在地震中几乎重塑,地震中伴有大规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涌水喷沙等现象,将之评述为“山川易景”毫不为过。在郯城大地震的史料中,有二三十余州县记载了山崩地裂或滑坡等有关自然面貌破坏现象。由于地表大面积升降,平地大面积被溢出来的地下水淹没,如江苏北部的赣榆县海滩隆起,黄海海水退舍30里。
除了县志之外,当时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很多地震记忆,最为著名的当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地震》一文中的描述,他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真实细腻的笔调,客观地记录了康熙七年郯城地震发生时邹平县的情景,读来如身临其境。地震发生时,蒲松龄正在长山县(即今邹平县)表兄家做客,两人秉烛对饮,突然听到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传来,向西北方而去。接着,“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他与表兄“相顾失色”,在短暂的惊慌茫然之后,才意识到发生了地震,赶紧跑出房间。室外呈现的景象让人目瞪口呆:“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开始安定了一些。再看街上,男人和女人裸着身体聚在一起,惶恐不安地谈论着刚刚发生的地震,竟然忘记了自己没有穿衣服。蒲松龄后来听人传说,有的地方“井倾仄,不可汲”,有的人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开了,沂水河塌陷出一个大的洞穴,有好几亩宽。蒲松龄于是在文章后面感叹地说:“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郯城地震在给人们带来无尽灾难的同时,也不经意间创造了许多自然奇观。300多年来无数人都曾到过有历史记载的地方去寻查郯城地震留下的山崩滑坡等自然遗迹,2000年春天在枣庄市山亭区发现的熊耳山天然大裂谷,算是不枉现代学者的苦苦搜寻,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有史料佐证的特大地震山体崩裂遗迹,就是这次大地震“山川易景”的极好见证。另一处保存比较好的大地震遗址是2006年被中国地震局批准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的“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该地质奇观也是全世界仅存两处、国内唯一的第四纪活断层的地貌景观。大地震过后的地质地貌保留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对环境的塑造,但是随着岁月流逝,农田开发,人类住所、水利工程以及工矿设施建设等,郯城85级地震造成山崩地裂、滑坡、喷沙冒水等令人敬畏而又奇特的自然景观逐渐消失,而且再也不可复生。
著名的地方志书籍也就《中国地方志集成》和《中国方志丛书合集》,这两部集成了全国各地且志县而,内容广大也非常的丰富,不过其它的地方志古籍也是非常不错的,
如果要研究这些地方志古籍,图中红色的标记有下面这些所有地方志古籍的全套电子版,
比较有名的非常不错的地方志全集推荐: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明代孤本方志选 (全12册、共收录古籍方志23种,pdf格式235G》
《清代孤本方志选 (第1辑30册76种,第2辑10册后20册暂缺)pdf格式72G》
《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 26种 书目文献出版社》
《日本早稲田大学图书馆藏书-地方志部分16种:》
《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全十六册,55种)pdf格式198G》
《宋元方志丛刊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8册40余种》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早稲田大学图书馆藏书-地理历史部分》
《浙江图书馆丛书-地理考证类34种》
《中国地方志集成(不全)》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
《中国方志丛书合集》
《中国风物志丛书》
《中国历代书院志》
《中华山水志丛刊(山志+水志) 山志(1-20册)缺21-38册,河川湖泽志(37册全) 》
38-1、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3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df格式
38-2、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省府县志辑(68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df格式
38-3、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5册全),凤凰出版社, 2004,pdf格式
38-4、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编(57册全),凤凰出版社, 2007,pdf格式
38-5、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编(50册全),巴蜀书社, 2006,pdf格式
38-6、中国地方志集成-台湾府县辑(5册全),上海书店,1999,pdf格式426M
38-7、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86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pdf格式14G
38-8、中国地方志集成 湖北府县志辑(全67册), 民国以前湖北方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pdf格式,115G
38-9、中国地方志集成 吉林府县志辑(全10册),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pdf格式,14G
38-10 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辑, 史念海、谭其骧等编,中国书店1992年,pdf格式
《宁强县志(1993-2012)》的地域性、时代性、权威性
《宁强县志(1993~2012,)》,续前志体制,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之体裁,取“编、章、节”之架构。首为概述,次为大事记,后为专志,末为附录。统揽全志,内容厚实,结构严谨,体例完备,行文流畅。既有宏观鸟瞰,一县概况,又有微观透视,各业变化。溯本探源,严谨可察。可谓一志在手,全县在胸。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权威性。
地域性。《宁强县志(1993~2012)》续修志突出地域特色,记载了本县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和国家文化部命名的羌族文化保护实验区。二十一世纪初,宁强县围绕"汉水之源,羌族故里"准确定位把文旅兴县作为重点产业加以实施,建设以汉水源森林公园、青木川古镇、羌文化博览园等主要景区,彰显出宁强县独有的汉水之源优美的生态环境,氐羌故里风土人情。后又陆续发掘被誉为“巴山之巅,地河天窗”的禅家岩天坑群,草川子石林,使宁强县获得“国家级园林县城”“中国天然氧吧”“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中国十大魅力茶乡”“京津之乳”多项荣誉称号。而且该志增加了“羌文化”和“宁强县抗震救灾”两编,对羌族历史及遗迹进行了考察和记载,本县对羌族文化研究发掘保护工作,使宁强县成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宁强羌族刺绣成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强县地处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北段,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宁强带来巨大灾难,全县24万人受灾,学校医院、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严重损级,被国务院确定为地震重灾县。地震灾害后,宁强县在中、省、市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天津人民无私援助下,宁强人民自力更生、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新建集中安置点113个,学校66所,村卫生室268个,水泥路240千米,桥梁26座,帮助城乡居民重建房屋22705户。新建的县体育场、县影剧院、羌族文化博物馆、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宁强县天津医院已成为县城的标志性建筑。极大地改善了全县基础设施,为宁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宁强县志(1993~2012)》全面记述了宁强20年来的发展历程。内容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农林水牧、工业、商业、服务业、旅游业、财税、金融、经济管理与监督、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人物等二十八个门类。续志与前志衔接做到纵不断线,对前志未涉及的方面,及时补缺,如增加了旅游业、广电、羌文化和抗震救灾等重要篇目章节,突出了20年间宁强随时代变迁不断向前发展的风貌,使志书内容更加全面丰厚,体现出该续修志书的价值。如在城乡建设篇目中,三轮县城总体规划记述了县城续修史志,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更是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的时代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它以它特有的资料性、知识性和地方性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生动、具体、感人的材料,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地方志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是最好的地情资料教材。让人们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培养热爱故乡的情感,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所以说《宁强县志(1993~2012)》的问世,不仅是完成宁强史志续修的大事,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大重要成果。该志在传统的记述体文字表述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佐证,图文并茂,起到了单纯文字记述难以达到的“眼见为实”的效果。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该志在附录部分专列了《老照片》一项,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这些老照片收集,一有存史珍藏意义,让历史永远留存;二有与志前彩图配合对比作用,新老照片,实质反映的是社会沧桑巨变,让读者对宁强的历史、发展变化有更深刻、更具体、更直观的对比了解。。全志条分缕析,主次有序,简洁晓畅,图文并茂。
权威性。该志记述采用语体文,记述体,文风力求严谨、朴实,文字力求准确简洁通俗。资料来源于档案、各部门和乡镇志、县年鉴、县广播(电视台)新闻稿件及当事人口述,经反复核实后载入。数据以县统计局公布的为准,个别有差异的注明了出处。
仓圣墓:在县城大西门外迤北百步许。久为一邑名区。墓前东西有井二,昔所谓仓颉双井也。墓南有祠,始建于明洪武中。
寒浞冢:在斟灌故城东北百步许。
汉大中大夫东方朔墓:在县城东南十五里,东方朔庙侧
汉建威大将军耿弇墓:在县城北十五里王胡城内。
晋龙骧将军辟闾浑墓:在县城东南十五里,弥水北岸。俗名钓鱼台。
苻秦丞相王猛墓:在县城南门内迤西。
北魏尚书贾思伯及其弟思同墓:在县城西南十里李二庄东北。
北魏高士朱岱林墓:在县城东北三十里田柳庄西前。
后唐丞相赫铎墓:在县城东十二里纸坊村东。
宋中书令潘美墓:《旧志》云:在县城西十里,有南北二潘曲村,因墓名也。
宋殿中丞牟公墓:在县城西北。
宋殿中丞源待举墓:在县城西南岳寺庄。今无存。
宋参议方之中墓:在县城东北五十里侯镇。
宋忠武散骑校尉吕中墓:在县城东一里。
金王驸马墓:在县城东南七里,延庆寺庄西。
元管领诸路界总府知事冯居正墓:在县东南二十里冯家庄。
元山东淮南等路行省参议冯垍墓:在县城北十里北冯庄孙岭
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泾墓:在垍墓旁。
元怀远大将军赵公墓:在县城东北四十里东方吕西北。
元赠朝列大夫同知益都路总管府事骑都尉追封寿光郡伯宋瑾墓、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除户部主事迁中书检校拜监察御史宋彦墓、中书右丞相知枢密院本厅经历改充太傅本厅郎中升益都般阳等路秃鲁花总管宋焘墓、池州路总管府治中改授浙东道观农政司副史奉议大夫福建道宣慰司副史宋熙墓:均在县城东北四十里回河口村外。
姨娘子冢:在县城西二里。俗呼红娘子冢。
元忠武将军孙德墓:在县城东北三十五里北上口庄。
元怀远大将军都统领李铉墓:在县城东北三十五里北上口庄。
元右卫亲军百户柳公林墓:在县城东北三十里赵家南楼庄北。
元镇守江西道招讨使司皇甫珪墓:在县城东北四十里申明亭。
元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齐国公李庭墓:在县城东北四十里留吕庄东。
元忠显校尉郑立墓:在县城东北五十里侯镇河东村。
元侍郎田士成墓:在县城北二十五里田柳村东。
元武德将军行中书省都镇抚盖珍墓:在县城东四十里潘家稻庄西门外。
元何敦武墓:在县城东四十里何家庄西。
元忠显校尉孟琛墓:在县城东南三十里孟家庄东南。
元屯田千户杭州镇褚公墓:在县城西北三十五里凤凰台西。
九女冢:在县城南胡营庄前。
明按察司副使刘甄墓:在县城西四十里阳河之东涯。
明谨身殿大学士刘珝墓:与叔父甄墓同阡。
明刑部尚书赵鉴墓:在县城西郭之北原。
明广西道监察御史刘璧墓:在县城东北二十里垒村庄南。
明怀来道兵备副使丁应璧墓:在县城东南二十里丁家尧河。
明工部侍郎刘学易墓:在县城东北南楼庄。
明直隶献县知县赵维屏墓:在县城南六里南寨庄西。
明嘉湖道兵备副使刘庚墓:在县城西三十里臧台侧。
明陕西巩昌府府丞李不矜墓与弟南康府推官不伐墓:皆在县城东北四十里广陵庄后。
明将仕郎韩雷墓:在县城东南三十里田马东门内。
明霸州兵备道副使李苘墓:在县城东南三十里官家庄东。
明商州府同知刘承学墓暨子户部郎中廓墓,俱在县城西四十里南马庄前,阳水之东。
明吏科给事中刘三宅墓:在县城西四十里阳河庄南。
明保定府推官李献明墓:在县城西南五里公孙庄。
明汉中府知府刘超墓:在县城北四十里邢姚庄。
明汝宁县知县常文业墓:在县城东北二十五里临泽东。
明平阳府推官张撰墓:在县城北五里赵旺铺前。
明四川右布政使张问明墓:在县城西二十里布政庄。
明平凉府知府隋不矜墓:在县城西北五十里隋家道口。
明绥宁县知县夏廷璜墓:在县城东南三十里田马庄。
明保定府知府张标墓:在县城西南五里公孙庄东。
明山西布政使张柱墓:在县城北三里夏家庄北。
明陕西按察司副使李时渐墓:在县城西南七里燕家庄。
明工部郎中尉钟墓:在县城正南二里。
明光禄寺少卿岳相墓:在县城北八里岳家庄后。
明西河转运使苏继墓:在县城东北二里仓上庄侧。
明敕封承德郎刑部河南司主事赠中奉大夫郯城县教谕张东阳墓:在县城东北五十里侯镇北。
清兵部侍郎魏琯墓:在县城南门外迤东。
清邢部侍郎李迥墓:在县城东北五里赵旺铺北。
清广西陆川县知县隋鸣霄墓:在县城西北五十里彭家道口。
清扬州府推官刘毓桂墓:在县城东三十里稻田村东,弟合水县知县胤桂墓与同阡。
清合水县知县刘之浴墓:在城东南三十五里管村。
清四川长寿县知县苏群黎墓:在县城东三十五里高淮庄,子直隶房山县知县一圻墓附。
清湖南粮储道董思恭墓:在县城东南五十里溎河庄东。
清赠承德郎户部湖广清吏司主事安致远墓:在县城南三十里安家庄。子翰林院庶吉士筼墓在致远墓侧。
清翰林院编修李懋墓:在县城东北五里赵旺铺前。
清四川黔江县知县杨云彩墓:在县城东北五十里杨官庄。
清广西提学道刘体元墓:在县城东北二十里垒村庄南。
清内阁中书孙果墓:子进士炜墓附。
清江苏萧县知县张蕙圃墓:在城东三十里张家庄侧。
清云南恩乐县知县董长春墓:在县城东三十里西丹河庄侧。
清浙江温处兵备道李琬墓:在县城北三里庄东。
清湖北宜昌府知府李墉墓:在县城南关外温泉东南隅。
清翰林院检讨宁武府同知李铎墓:在父墉墓侧。
清湖北建始县知县尹可谟墓:在县城北三十五里常家庄南。
清直隶临城县知县尹可传墓:在县城北三十里王高庄北。
清湖北巡抚李封墓:在县城西关前。
清广西布政使李鋐墓:在城西南十里西玉兔埠后。
清进士山西寿阳太原县知县魏来田墓:在县城北关后。
清南宫县知县翟宫槐墓:在县城西北三十里青冢庄北。
清四川夔州知州嘉定府知府杨玉堂墓:在县城东北四十里仉家庄前。
清进士浙江绍兴府通判梁士鹤墓:在县城西六里赵家庄子。
清陕西乾州直隶州知州夏与贤墓:在县城东五里前朴里东南。
清云南丽江县知县刘共之墓:在县城东北五十里侯镇。
清湖北施南府同知杨万庆墓:在县城东北五十里侯镇
清进士山西猗氏县知县马毓芝墓:在县城西北三十五里牛头镇。
清进士福建建安县浙江黄岩县知县王佩文墓:在县城东北十二里沙埠屯庄北。子浙江奉化慈溪县知县山东莱阳县知事兰芳墓,在佩文墓侧。
清光绪戊戌科进士河南候补知县刘允亨墓:在县城北郭外刘旺庄前。
《国家数字图书馆》现存有两部清代《诸城县志》,其中距明朝较近的一部是康熙年间的。《县志》第二卷就有诸城县八乡所辖各个里社的详细记载。篇幅很长且字迹模糊,阅读起来非常费劲,需要自己下功夫。没有人因为你一句感谢的话就去花费大量的精力,凡事都要靠自己,不能坐享其成。因为精力所限我只能帮你这些。具体方法:百度《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网页——注册——登陆——点开《古籍》一栏下面的《数字方志》——输入《诸城县志》——搜索到之后在线阅读。你要的内容在《卷二》后半部分。
本文2023-08-06 14:53:1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2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