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文学创作!在线跪求!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福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文学创作!在线跪求!,第1张

  1魏晋南北朝隋时期昊越、中原人入闽

  据文献记载,自汉至南朝,吴越及中原人入闽者,较为小批、零星,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罪犯及家属入闽。当时闽为蛮荒瘴疠之地,成为流放罪人及家属的去处。如三国时吴国孙皓即帝位后,“以诸父与和相连及者,家属皆徙东冶(今福州)”④。刘宋时傅亮以擅废少帝被杀,儿子徙建安(今建瓯)⑤。齐明帝时,晋安王子懋起兵反,兵败被杀。子懋的防合董僧慧被执,配东冶⑥。二是避乱入闽。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

  ①叶国庆等:《住居我国大陆和台湾的古闽越族》,《厦门大学学报》1980年

  第4期。

  ②林惠祥:《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林惠祥人类学论著》,福建人民出版

  社1981年版。

  ③方怀我:《蛇郎故事》,《民俗》第104期;连横:《台湾漫录•蛇郎君》,

  《雅堂文集》卷三。

  ④陈寿:《三国志》卷四八《孙皓传》裴注引《吴录》。

  ⑤沈约:《宋书》卷四三《傅亮传》。

  ⑥李延寿:《南史》卷四四《董僧慧传》。

  次分裂和战乱,中原兵荒马乱,杀掠成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如汉献帝建安年间,会稽黄隆弃职避世人闽,成为惠安锦田黄姓始祖。避乱人闽最有名者当是晋“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林、陈、黄、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故六朝间仕宦名迹,鲜有闻者”①。晋代中原人口第二次因战乱较集中南迁福建,是在侯景之乱以后。天嘉六年(565年)三月乙未诏:“侯景以来,遭乱移在建安、晋安、义安郡者,并许还本土。”②三是将士人闽。三国孙吴曾五次对福建用兵,战争结束后,一些将士留驻福建。建安八年(203年)移南部都尉于建安,驻兵五千,后多有留闽。四是亡命人闽。如西汉吴楚七国之乱,兵败国灭,昊太子驹亡命人闽越③。光绪《邵武府志•古迹》载:三国昊“孙策建检其江左时,邻郡逃亡,或为公私苛乱,悉投于此。因是有长乐、将检二村之名”。东晋孙恩、卢循领导的起义军失败后,余部散居福建沿海。五是仕宦入闽。这一时期,在闽任官者,绝大部分是中原人。他们虽然往往任满北返,不留居福建,但对福建的治理开发影响较大。六是道士、和尚人闽。晋安郡霍山(今宁德市霍童山)是著名的炼丹采药之地,一些有名的高道如左慈、葛玄、郑思远等都到过霍山。其中郑思远还带着一批弟子前来,古籍载:“(晋惠帝)太安元年,(郑)知季世之乱,江南将鼎沸,乃负笈持仙药之扑,将人室弟子,东投霍山,莫知所在焉。”④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这一时期的移民,不难发现其大部

  ①乾隆《福州府志》卷七五《外纪》引路振《九国志》。

  ②姚思廉:《陈书》卷三《世祖纪》。

  ③班固:《汉书》卷三五《吴王濞传》。

  ④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一九《遐览》

  分还是较为零星分散的。只有四次比较集中,规模大些。第一次是三国孙昊时期,不愿被检人伍的邻郡人口逃到福建邵武建立了长乐、将检两个村庄,可见其人数不会很少。第二次是永嘉之乱时的八姓人闽,虽然有的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但这条记载至少可以反映出永嘉年间确有较大规模的北方汉人避乱人闽。福建出土的东晋墓葬之多,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这点。第三次是东晋末年卢循余部散居福建沿海一带,其数量亦不少,故《太平寰宇记•泉州•风俗》谓其“遗种”“散居山海,至今种类尚繁”。第四次是南朝萧梁末年的侯景之乱时,其人数当也较多,影响较大,故陈世祖才会把它当作一件国家大事,在天嘉六年(565年)三月为此下诏,允许移民建安、晋安、义安郡者,回归本土。

  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看出,在诸多移民类型中,避乱人闽者当占最大的比重,四次较大规模的移民中,避乱人闽占了两次。特别是那些北方衣冠望族南迁人闽,通常是举族迁徙,部曲也随行。如定居在晋江流域的陈姓所拥有的部曲不少,以致要设部曲将来管理他们。

  把朱维斡《福建史稿》罗列的古文献上记载的中原移民福建的史料印证这一时期福建郡、县设置的情况,我们可以推断当时北方汉人移民福建后,主要居住在闽北、闽中和闽南地区。特别是闽南地区因移民发展很快,《太平御览•州郡部十六》引《十道志》载:“泉州清源郡,秦汉土地,与长乐同。东晋南渡,衣冠士族,多萃其地,以求安堵,因立晋安郡。”孙吴时代闽南见于记载的地名仅有东安,西晋则分东安为晋安和同安两县。晋安县治,在今南安丰州。根据在丰州等地出土的东晋墓葬考察,当时有不少南迁的汉人在晋江流域聚族而居。到了南朝梁天监中(502-519年)置南安郡,以晋安县为南安郡,始置龙溪县 而属之①。南安郡管辖今莆田、泉洲、漳州等地。可见, 这一时期闽南地区人口已有很大增长,开发速度加快,故 自立为一郡。

  文献来源:《闽台民间习俗》

  作者:方宝璋

  ISBN:7-211-04370-9

  

 福州的畲族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乌饭节。

 早在隋唐时期,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就成了畲族先民的主要活动区域。但令人意外的是,据当地家族谱牒记载,畲族三大主姓中,当时仅有雷氏、钟氏聚居于闽西南,以宁化雷氏、长汀钟氏为著,唯独不见三姓之首蓝氏的踪影。资料显示,直到数百年后的南宋中叶,蓝氏族人才姗姗来迟肇居此地。

 徙居闽西南的畲族蓝氏族人一致认为蓝吉甫是蓝氏入闽第一人。

 据说,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正值兵慌马乱、民不聊生之际。18岁的蓝吉甫随同避难的人群从江苏句容南下,途中与父母兄弟失散,只身流落到福建福清五福乡开基创业。蓝吉甫娶福清姑娘林七娘为妻,生了3个儿子:长子常新,次子常美,三子常秀。

 淳祐六年(1246年),25岁的蓝常新离开福清徙居建宁崇善坊,重开基业。妻子李氏,福清人,生了5个儿子,长子万一郎嗣后离开建宁,肇居汀州宁化石壁,成了汀州蓝氏开基始祖。至今,从闽西南到粤东、赣南乃至台湾,蓝吉甫的后裔满天下。

 不过,笔者却从《八闽通志》和《福建通志》中找到一则记载,足以证明蓝吉甫入闽之前福建已有蓝氏族人世居。泉州府晋江籍学子蓝圭、蓝丞兄弟于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得中进士,而后蓝圭官居太常寺丞,蓝丞历任南剑州、汀州知州。北宋天圣八年比南宋宝庆元年早了近200年,明清福建省志中确凿无疑的记载,彻底打破了多年来闽西南蓝氏族人一致认为蓝吉甫是入闽第一人的传统说法。

 明代开始,古福州府(辖今福州、宁德)成了全国畲族最集中的地方。遗憾的是,至今都找不到一部完整的蓝氏家族谱牒,能让人准确无误地知道他们明代以前生活在哪里,其家族先祖的名讳行状和世系排行。古福州府的畲族并不认同蓝吉甫是他们的先祖,他们中的大多数宁愿相信先辈流传下来的一段话:“祖上世居广东潮州,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盘、蓝、雷、钟、李共360口从王审知为乡导官入闽,至连江马鼻登岸,徙居罗源大浿头。盘王端一船被大风漂流,不知去向。”

 据说这段话是有“历史依据”的,因为《资治通鉴·唐纪》中记载:“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二月,王潮以从弟彦复为都统,弟审知为都监,将兵攻福州。民自请输米饷军,平湖洞及滨海蛮夷皆以兵船助之。”但是,平湖洞在今福建中部沿海的莆田,王氏从莆田攻打福州何来广东入闽之说?能以“兵船助之”的当地滨海民众与其说是畲民还不如说是疍民更为恰当!

 蓝氏究竟是何时入闽的呢?明清以来,浙江南部聚居了众多畲族先民,据悉大部分徙自福建东北部的福州、宁德两地。近些年当地的畲族古籍被大量发掘面世,其中不乏蓝氏家族谱牒的珍品。来自景宁、龙游、兰溪等地的十多部蓝氏族谱显示,虽然他们的祖先从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迁入浙江,却有共同的世系渊源和共同的始祖蓝一可。现今流传于世保存完好的有民国三年的8卷和12卷两种刻本,为叙述方便,本文将它们统称为“蓝氏一可公宗谱”。

 蓝氏一可公宗谱的卷首共收录新旧谱序26篇,创修于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创修时有唐开成元年(公元836年)的“草录一秩”作为参考。而后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共续修16次,其中宋代两次,元代3次,明代5次,清代5次。前后相距674年,平均每隔42年续修增补一次。正由于先祖的坚持不懈,使得该族谱世系格外清晰,内容翔实,在目前已知的所有畲族族谱中实属罕见,对研究畲族历史渊源和家族迁徙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打开世系表可见,第一世为入闽始祖蓝一可,讳滋生,生于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卒于唐咸亨二年(公元671年)。祖上世居南京,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年至公元649年)徙居福建上杭县大洋埠(又称蓝家渡)肇基创业。

 第十三世,罗源始祖蓝允富,名玉斯,生于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卒于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祖上世居上杭,于唐末五代梁开平年间徙迁罗源县南乡九都清格林家庄开基立业。其兄蓝允玫迁居南京,为当地高峰岗开基祖。蓝允富生4子,次子蓝力达于宋初由罗源移迁连江县西乡灵九峰傅庄,成为连江始祖。

 第二十世,古田始祖蓝锡程,生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卒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蓝锡程在大观年间(1107年至1110年)曾任漳州通判,因受宦官迫害,隐居古田大坪源小茶岭蓝家山,从此派衍古田。该蓝氏一可公族谱即由蓝锡程长孙蓝渭林于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主持创修。

 第三十世,福安始祖蓝丹山,生于元大德十一年(1370年),卒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祖上世居古田,于元末至正年间徙居福安东门。传至第三十四世蓝相益,生5子,于明代分别离开福安。长子蓝敬华、次子蓝敬太、三子蓝敬泉、四子蓝敬连迁居浙江处州云和、丽水等地,只有幼子蓝敬棠留居祖地。

 综上所述,该蓝氏的历史迁徙流程是:唐朝时,蓝一可自南京迁至上杭;五代时,蓝允富迁至罗源,蓝力达迁至连江;宋朝时,蓝锡程迁至古田;元朝时,蓝丹山迁至福安;明朝时,蓝敬泉兄弟迁至浙江。

 由于该世系表是最终移居浙江的蓝氏族人所编纂,按修谱惯例只详尽记述本支祖,对支派点到为止。不过从中仍可以得知,唐代有第四世蓝誉文移居广东潮州,第六世蓝芳永、蓝芳远移居安徽,第八世蓝进元移居四川雅安;宋代有第十六、十七世数支回迁上杭祖居地,第二十世蓝锡传移居安徽凤阳,第二十三世蓝钧启移居宁化石壁等等。

 如果上述蓝氏一可公宗谱的记载真实可信,那么畲族蓝氏先民入闽就应该是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年至公元649年),他们原居地为南京,肇基地是上杭,这倒应了闽东北、浙西南畲族《高皇歌》中常见的一句话:“都是南京一路人。”

 罗源一带的蓝氏畲民信誓旦旦地认为他们的先祖早在唐末五代王审知主闽时期就入迁当地,看来这也不见得是空穴来风。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王审知在福州称闽王,据蓝氏一可公宗谱记载,其第十三世蓝允富正是在开平年间(公元907年至公元911年)徙迁罗源开基立业。

 江西赣州是中原人氏入闽的集散地,至今赣州客家祖祠中还年年供奉蓝氏的神主牌,或许蓝一可是第一拨入闽,蓝吉甫是第二拨入闽,或许蓝吉甫只是蓝一可后裔中的一个支系。随着日后更多畲族古籍的发现,蓝氏入闽之谜将会找到最终的答案。

《大医精诚》和《备急千金要方》。根据相关资料查询得知,精诚书院成立于2014年8月,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其书院的名称出自唐代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和《备急千金要方》两本古籍,寓意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品德修养,书院秉承“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勉励修身、诚信致远”的院训。

文化是一种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积淀才能形成的,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体现。而福建历史上就有着八闽的称呼,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文积蕴和海洋文化的浸淘,构建成为现在我们所看见的八闽文化。

那么,下面随我一起来看一下福建文化吧!

福建省,简称闽,史称八闽,宋代置“福建路”而得省名。穹起的武夷山脉一片苍翠,秀丽的丹霞地貌给福建山水留下缕缕淡淡的红晕,雄峙于太平洋彼岸,一衣带水于台湾岛。但自晋唐以来,南渐的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相融衍生,朱熹等闽地学者启沃的丰厚的人文积蕴,门户的敞开又受海洋文化的浸淘,构筑了绚丽多姿的八闽民族民间文化。

妈祖的传奇,客家的故事,惠安女的服饰,畲族女的头缠,神奇的寿山石雕,精美的脱胎漆器,南音、锦歌,闽南语歌谣等等无不传载着福建百姓借助于文化纽带,和谐于自然万物的意愿……

永春纸织画(泉州)

“是真非真画非画,经纬既见分纵横。”永春纸织画创始至今已有1000多年。早在隋末唐初,宫廷艺术与民间编织相结合,诞生了永春纸织画。纸织画近看纸痕交织,好像一个又一个有规律的色块。远看就像是有一层薄薄的纱覆盖在上面,如同仙境,若隐若现。这正是永春纸织画独特的视觉效果。奇特的永春纸织画将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以编织的方法制作出来,又为这一民间工艺品增添神秘的色彩。

泉州南音

在被誉为“南音穴”的浮桥镇,笋江月色让人流连忘返,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南音人。每当夜晚,人们经常聚集在笋江月色(泉州古城十八景之一)桥头边的榕树下听老人们讲薛仁贵故事、聊斋故事、以及李九我的故事或接官亭的传说,远处不断传来丝丝弦管声。夜深,当人们返家路过霞州巷、祠堂口、和光宫,南音依然阵阵,清音雅乐不绝于耳。浮桥南音之盛,可见一斑。

南音本说“河南话”千年流传的遗韵。宋室南迁,赵匡胤嫡系皇族在泉州一住就是147年,人口发展至3000多。中原移民不仅带来了中原音乐,还把其家乡话“河洛语”也带至泉州,而且反客为主成为泉州的主流语言与音乐,一直保存至今。

浦城闽派古琴(南平)

恍惚间,规模宏大的“祝家十二琴楼”在浦城拔地而起,大批琴手纷至沓来,只为追随利用一生心血精研古琴30余载,一手创出闽派古琴文化的祝凤喈。耳边,隐约又响起那曲让祝凤喈和闽派古琴声名大噪的《风云际会》,彼时的祝凤喈已步入晚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后的动乱年代,眼见洋人胡作非为,而清政府腐败无能,民族受辱,一曲《风云际会》,祝凤喈寄忧愤于琴音。170多年过去,“祝家十二琴楼”已经消失不见,珍贵的琴谱古籍更是早已散落在外,闽派古琴陷入濒危之境。

您可能还喜欢:

迷人的蒙古风情—鄂尔多斯婚礼

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的搏克

细腻婉约而又刚柔并济桂剧

鲜明特色的山南门巴戏

张敏是明朝的大太监,以“违背万贵妃意,私下保护年幼的明孝宗”,而闻名于世,据明史记载张敏是个好人,而万贵妃则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张敏为了保护幼年时的明孝宗,被万贵妃得知后,被吓得自尽。

数百年来人们对于明史记录的深信不疑,张敏用生命来保护皇子,直接反应了当时万贵妃的权势滔天,和心狠手辣,以及明宪宗的昏庸懦弱,但实际上明朝真的是皇帝昏庸,后宫干政,忠臣需要以死来捍卫皇权吗?

在数百年后的福建发现了张敏的家谱,其中的记载颠覆了这段历史,万贵妃早年就是皇宫的一个保姆,她比明宪宗大了17岁,不知道用的什么手段让皇帝喜欢上她,后来一路高升成为贵妃,权势越大野心也就越大,她想自己独占后宫,于是设计不让其他嫔妃怀孕,有孕的也会强行逼其堕胎,甚至准备毒杀刚出生的明孝宗朱祐樘。

明史对于万贵妃的记载确实有不准确的地方,明宪宗先后育有20个子女,且那时的太子朱佑极还在世,张敏如何惊讶的说皇帝无子呢?据明史记载,张敏来了一出狸猫换太子,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救走了明孝宗,几年后才将此事告诉明宪宗。

万贵妃得知后很是愤怒,逼死了明孝宗的生母和张敏,如果记载真实,为何明宪宗对此事无动于衷呢,连自己的儿子和妻子都保护不了,多年来学者们翻阅大量古籍,只为寻找答案。在福建同安县,学者发现了一本《张氏族谱》,上面有关于张敏死亡的记载,明史上记载的张敏死亡时间是1475年,而在家谱上却记录着张敏死亡时间是1485年。

另外学者又查看同安县县志,其中记载张敏死亡的时间也是1485年,且明史中记载的张敏的官职是门监,而族谱上张敏的官职是司礼监太监,这一官职在明朝皇宫中的地位很高。由此学者们推断明史中记录的扭曲了历史,很有可能是清朝为了丑化明朝而篡改了正史。本期内容就到这了,才华横溢的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1、福建有个叫徐登的人,他是由女子变成男人的。他与东阳郡的赵 都善于方术,当时兵荒马乱,二人在溪水边相遇。他们开始都认为自己的本事大。徐登先露出一手,让溪水停住不流;赵 接着施展本领,让枯死的柳树长出茂密的枝叶。二人不由相视一笑。徐登年龄大些,赵便拿他当作老师对待。后来徐登死了,赵 便向东进了长安城。这里的百姓都不认识他。他便跳上房顶,用鼎来烧火煮饭。这家的主人感到很吃惊,便大声责怪他。赵 却笑而不答,房子也一点没有损坏。接着,他又来到河边想渡过去,船家不许他上船;他便打开雨伞坐在当中,一声长啸,呼来一阵狂风,将他送到了对岸。于是,百姓们都很敬服他,拜他为师的人如潮水般涌来。长安县令对赵 深恶痛绝,便将他杀害了。老百姓在永宁为他修了一座祠堂,连蚊蚋之类的昆虫都无法入内。

2、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故事。用反衬手法,写出了李寄非凡的勇敢和机智。

3、武夷山观音石的传说。

4、龙井茶的神话传说。

汉源书店(咖啡馆+书店)地址:绍兴路27号简介:书店的门面和内里都很古雅,进门迎面的一屏圆弧形大书架看似不经意但肯定是刻意布置过的,书在这里几乎成了一种艺术品,和墙上、立柱上摆满的各种古旧的艺术壁挂、小饰品、旧家具融为一体,让人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叫一杯茶,找一本好书,打发一个下午,这里是最好的去处。 韬奋西文书局地址:长乐路325号,陕西南路口简介:两层楼的小别墅书吧,暖暖的红橙色装修风格,漂亮整洁的书架,一排一排崭新的西文书陈列着,许多还是欧美的热销书,柜台上也有最新的国外报刊出售,很安静,还可以在这里小坐喝杯咖啡,慢慢地读书。不过,这里一样不欢迎只看书不买书的人。 广告湾咖啡书吧地址:绍兴路23号简介:汉源隔壁,镶嵌在古朴的石库门建筑中,据说,它是亚洲唯一以广告为主题的咖啡馆,还附带一个广告图书馆,如果你是广告人,就去那熏陶一下吧 常青藤书店(中信泰富五楼)地址:南京西路1168号中信泰富广场5楼简介:这间书店位于南京路上的中信泰富大厦五楼,其装修也相应配合了这地段的身价,柔和的射灯下,厚实松软的地毯上,稳重的胡桃木色书架。 虽然书的品种远比不上思考乐那样的书店,不过却更加安静怡人,正是泡书店的最佳选择。 季风书店(总店)地址:地铁1号线陕西南路站简介:上海陕西南路地铁站里的季风书园很大,客流量也大,大部分是等候地铁的人,顺手买上一些翻看,但名气大了,专程过来买书的人也不少。在书店的过道里,还放着一些桌椅,专供买书的人坐下来慢慢地看。 这里的新书多,可惜桌椅偏少,而且不买饮料是不能坐在这的。多少有点不爽! 思考乐书局-美罗店地址:肇嘉浜路1111号美罗城四楼 思考乐书局-福州店地址:福州路579号简介:“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思考乐是因此得名的吗?思考乐在上海的几家分店搞得都极有特色,不仅书多,而且书店干净整洁,人也不像上海书城那么挤。在地毯上、地板上随意地席地而坐,正是享受“书非借而不能读也”的最好去处。 上海书城总店地址:福州路465号(福建中路口) 上海书城淮海店地址:淮海中路701号 上海书城南东店地址:南京东路345号简介:上海书城,正如其名,是一座书的城堡。人多书多,气派。当然要在这里泡书店,只好站着看书了,因为人多吵得慌,我在这里看书时,一般都塞上耳机,一直看到两腿打颤。 文庙图书批发市场地址:文庙路215号图书市场简介: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每周日全天开放 中国科技图书公司地址:河南中路221号(福州路口) 上海外文书店地址:福州路390号 上海古籍书店地址:福州路424号 沪港三联书店地址:淮海中路624号 上海法学书局地址:新会路282号中国法律图书上海公司地址:万航渡路1575号 上海金融书店地址:福山路84号 上海音乐书店地址:河南中路221号 上海建筑书店地址:四平路941号 上海军事书店地址:四平路2575号 上海机械工业书店地址:丽园路548号 上海少年儿童书店地址:石门二路3号 上海体育书店地址:凇沪路25号 上海佛学书局地址:常德路418号 上海邮电书店地址:天潼路319号上海现代建筑书店地址:广东路556号 上海工具书店地址:四川北路856号 宛平路特价书店地址:中山南二路909号 淮海特价书店地址:淮海中路1881号 浦东特价书店地址:昌里东路655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特价书店地址:福建中路206号 上海外文书店旧书门市部地址:盛泽路89号简介:专门收购、销售过期外文期刊和图书 上海新文化服务社地址:福建南路136号简介:收购、销售各类古书、旧书、期刊、碑帖、画册 上海群众书店地址:中华路1351号简介:收购、出售各类旧书籍。上海金融书店 黄陂南路381号 63858446 沪港三联书店 淮海中路624号 53064393 上海联合学术图书公司 绍兴路54号 64721254 上图大学城店 国定路485号 55521894 上海法学书局 新会路282号 62276056 中国法律图书上海公司 天钥桥路225号 62514343 上海法律书店 万航渡路1575号 62071679 上海外文书店 福州路390号 63223200 若论大学旁的书店,最成气候的就要算复旦大学附近了。位于国权路的鹿鸣书店,店名取自《诗·小雅·鹿鸣》,专营中西学术图书,新书上架很快,不少书打9折,如果累积消费满2000元打85折。国年路上的心平书店,学术类新书及法学专业书籍也打9折。科技书店复旦店在政肃路国定路口,营业面积很大,兼售学术类图书、科技类图书,打9折,还有5折的特价书柜。中图读者俱乐部嘉惠书屋,位于国权路近政肃路,学术类图书9折,买两本书即成为会员,享受会员价85折,另有原版进口外文书。商务印书馆门市部(五角场图书批发市场内),淞沪路,江湾体育场对面,有大量商务本版图书,8折。复旦大学新华书店,复旦大学正门内东侧,有中华、商务、三联等版图书及各科大学学生用书,88折。 要买社科类图书,不妨去华东师范大学看看。在华师大图书馆老馆的心中书社里有许多品位较高的社会科学著作,常年打折。图书馆对面的一家书店里有专营教育类书籍的书店。大学内还有一家大夏书店,各家出版社的学术类专著都很全。值得一提的是,不妨去华师大出版社买孩子的教辅类书籍,这里华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教辅书一应俱全。 此外,要买法律类书籍,在华东政法学院校内有一家法律书店,那里的法律书相当齐全。华政的门口还有两家法律书店。3家大都打85折至88折。在上海财经大学的门口,有一家经济类的书店,经济理论类的书籍挺全的。买海事方面的书籍也不妨到海事大学周围的书店逛逛,里面的该类书很丰富。 旧书不仅便宜,而且拿在手中翻阅,还能隐约感受到时间的沉淀。特别是一些优秀的版本,只有在旧书店里才能觅到。最受欢迎的旧书市场当属文庙,文庙是目前上海旧书交易最集中的一个市场。文庙书市的营业时间从星期日上午7时半到下午4时,买书者最多时接近一万人次,不少名人都会来文庙淘书。 说到古书,福州路上的上海古籍书店(博古斋)是本市唯一经销古籍类、古典艺术类图书的大型专业书店,它汇集了全国18家古籍出版社、美术出版社的近2万种精品图书及数以万计的线装古籍、古旧字画、碑帖。临近的上海旧书店拥有近300平方米的营业场所,汇集了上海图书公司的“家当”和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收藏家的近3万种藏品,包括古籍善本、老期刊、旧平装、碑帖、印谱等。 徐汇区南丹东路上的成功书店里有许多老书,价格适中。其他如瑞金二路的新文化服务社、黄浦区盛泽路上的外文图书公司旧书门市部等也值得一去。 申城还有不少特价书店。中山南二路上的特价书店以2至6折的优惠销售各地出版社的历年库存的积压图书,内容包括人文、经济、中外文学、通俗读物、美术、外语等等。市中心商业区的淮海中路上有一家淮海特价书店;浦东的特价书店在昌里东路;福建中路上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特价门市部也是美术专业人员的好去处。 如果说去古旧书店品的是古老韵味,身在时尚之都的各类休闲书店讲的就是年轻人津津乐道的时尚。位于地铁一号线陕西路站地下一层的季风书园,有上海文化的地标之称。据说,季风整个的格局规划是参照了曼哈顿的一家书店,布局非常周全。在儿童书籍区域安排了供儿童读书的桌椅。店内还有时尚文具专卖和可聊天喝茶的袖珍“吧”。书算不得多,但几乎都是畅销书类的。店内一些学术类的书籍其他地方很少见,值得一买。 颇受年轻人追捧的思考乐书局24小时营业,任何时间都能来这里放松一下。书局还提供咖啡外卖业务。思考乐书局在上海有4家大型门店,分布于浦东南路、徐家汇、福州路和正大广场。 绍兴路上的汉源书店可称得上是上海最具个性品位,也最具人文优雅气质的书店,它融阅读、休闲、观赏于一身。这样的书吧上海还有不少,虽然不大,可是很有读书的氛围,喝咖啡、品香茗,读书会友,十分逍遥。 为了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学、高中,大多数的家长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为自己的孩子挑选教辅类书籍,所以专业的考试书店因其针对性强而广受欢迎。 先行考试书店是上海第一家具有一定规模、影响较大的专门经营各类考试书籍的国有书店。主营大、中、小学生、研究生、成人考试等书刊,专营计算机、外语及各专科等级考试书刊,兼营工具类、文学类、政治类、经济类书刊,有53家大型出版社供书,28个城市的考试书店联网,教辅类、试卷类、答题类、分析类等书多过万余种,可零售、团购、电函预订。上海的总店位于天目东路。 中山南二路上的上海教材书店经营中小学课本、幼儿图书、大中专教材、成人高考教材、中学教材、教学电子出版物以及各类教师用书,教学辅导读物和文教用品等,有“课本大王”之称,在浦东新区、普陀区、卢湾区、长宁区、闵行区都有分店。 不少学生族逛完书城,也会转到广东路上继续淘书。亚光书刊电脑经营部里的教学参考书、教辅书籍吸引着不少学子。此外,长宁区天山路上的上海技术教育书店是中国劳动出版社上海代理发行站,囊括了各类职业培训的书籍。

书者,述也,以文字记述事物者也,书之含义甚多,今人称述书为书籍,为别于书法言也。书籍之肇始甚早,文字发明之后,即有书籍。不过,各代所用书写之质料,及其装订之形式,多有不同耳。从古至清,所有之书籍,以其形式可分为三期。由古至周末,为简牍时期;由秦至唐,为卷轴时期;由宋至清,为线装时期,兹分别述之如下:

简牍时期:三代以前,所用以载文者,竹木而已。载于竹者,曰简;载于木者,曰牍;连编简牍,则谓之策。古者,大事书之于策,小事则书之于简牍而已。初以刀刻,继以漆书,周宣王时,始有墨书。三代以上社会之文化,完全赖此以推进,国家之文明,亦完全赖此以保存,与后世之书籍功用正同。是简牍者,实即当时之书也,创之最早,行之最久。降及周末,尚仍流行“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既以韦编,其为简策也可知。是孔子之时之所谓书籍者,仍为简牍也。由古至周,所有书籍完全为简为牍,故谓之为简牍时期。 卷轴时期:嗣以简牍之书写烦难,而所载之文字有限,在秦以前人文简易之时,尚足应用。及秦灭六国,事务增繁,官私文书,日益增多,以前书写之方式,在事实上已感运用不能圆滑,不适于使用。而首感棘手者,厥为狱隶。因狱隶之文字,时间有限,不能任意积压,遂由狱隶之片倡而自动发生改革。篆书之耗时也,而改篆为隶;竹木之难治也,而代以缣素。以帛作书,从此肇始。但缣素价昂,一般平民无力购用。故缣素虽兴,只于官方通行,社会尚不普遍也。即以前所遗传之典籍文书,仍以简策保存者为多;钞录于缣素者,尚少也。迨至汉时,发明造纸,从此书写上又发生一极大之转变。盖纸为书写之惟一合适质材,有缣素之长而无竹木之短,价值既廉,得之亦易。此后遂以纸张为书写之独用品,缣素竹木均受自然之淘汰,而无人使用矣。惟无论缣素或纸张,其文字均系手写,所谓书籍者亦不过手写之纸卷,并非如今日之书也。及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从此始有刻板印刷之书籍。以常理言之,刻印与抄写,其难易何止倍蓰,宜乎刻印发明,社会景从,各种书籍均改刻印也。乃事实竟大谬不然,除敕令刻印之刻经典外,其余文书仍均手抄,且以抄本为贵。此固由于提倡者之不力,要亦由于刻印之不佳使然。盖刻印初创前无取法,办理者既非有经验之人,而从事者又系毫无训练之辈。刻印度既不精良,文字尚多错误,其不受社会欢迎,固其宜也。且当时之士子,尚有一种特殊之成见,以为手抄一次,足抵目读数次。故多数上层社会家庭,仍多为其子弟聘请名师,专为指示抄写一切经史,印刷之书,概不购读。故刊印之木虽发明于隋,然终隋之世,未有特殊之进展。及唐,刻印之事,仍未畅行,社会心理仍贵抄录,不尚雕撰。迨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二月,冯道、李愚等奏请刊印九经,从此重要经书均用刻印,而不再事抄写矣。雕刻刷印,至此方为成功。然一般每易误会,以为一代所刻之经书,即与现之经书同。其实则相去悬殊,极为不同。盖自以缣素作为以来,直至五代所有之书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抄或刻印,均系成卷成轴,所谓邺候架插三万轴者是也。并非如今装辑成本、成册、成部、成套者,其一卷即系一卷书。《史书》载宋以前之书籍,均系若干卷,并无若本者,盖系统记实。非如今以卷为虚以设之符号,有名无实地。其后,以卷本之舒卷为不便,检阅烦难,乃变而为折,又以折之久而易断,乃分为薄帙。及至有唐中叶,又创用叶子,即将长卷折叠成为若干叶,其形式宛如今之手折,或前清朝考之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写或刻印,其形式完全为卷轴,故谓之为卷轴时期。 线装时期:至宋,因长卷之种种不便,遂依据叶子之格式,而改进为今日之线装式。即将一叶分割,使不连续,以一叶为一板,一叶为变易,但在检阅上、诵读上以及收藏,其为便利已不可以道里计也。故吾人所读之线装书,其实际肇始于宋,为时仅千年。宋以前,绝未有线装书也。文字多为刻印,抄写者甚少。至宋仁宗庆历中,有布衣毕升为活板,用胶泥刻字,从此又有活字印板之发明。元王桢亦有活字印刷法。明弘治嘉靖中,无锡华燧、安国先名曰“了聚珍板”。是均活字印刷也。在印刷上比较经济,但在书籍上,固与刻印无殊也。总之,自宋至清,其书籍之形式完全相同,均为线装,故此时期谓之为线装时期。清末则渐有洋装,民国后且有取线装而代之之势,其形式与装订,尽人所悉,毋庸赘述矣。 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

写刻情形:

按照写刻的不同情情形,可分为祖本、写本、影写本、底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等。

祖本,版本学中的专业术语。中国古籍中无论是刻本或是写本,最接近著作人或成书年代的本子最为真实完整,错误也最少,称为祖本或母本。

底本,是古籍整理工作者专用的术语。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校勘古籍时要选用一个本子为主,再用种种方法对这个为主的本子作校勘,这个为主的本子也就叫校勘所用的底本。标点古籍时也要选用一个本子在上面施加标点,这个本子也可叫标点使用的底本。注释、今译以及做索引时,也都要分别选用一个本子来注,来译,来做索引,这个本子也可叫注释、今译或索引的底本。除影印外,其他各种整理方法所用的底本,通常也可叫做“工作本”。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课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写的图书,非抄写者亲撰。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抄本。

稿本,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其中,由作者亲笔书写的为手稿本,由书手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视,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价值较高的稿本,一向为藏书家珍爱。

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如民间流传的《推背图》等。

原刻本,据原刻本重印的图书。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

精刻本,指校勘严审、字体工整、纸墨优良的刻本。其中请名人书写上版的刻本(多在书版上留有姓名)称为写刻本。

修补本,递修本,将旧存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印出的图书称为修补本或重修本。有的书版保存时间较长,历经多次修补,则称递修本。如果宋朝书版经过宋、元、明三朝修补的,则称为三朝递修本或三朝本。

配本,将不同地区的书版,配合起来印成一种完整的书,称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苏、浙江、湖北五省官书局出二十四史,版式不同,却同为一部书。

百衲本,百纳即补缀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百衲本。清初人宋荦汇集宋元三种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记》,近代又有百衲本《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为著名。该本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如《史记》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塾本,《汉书》用宋景佑刻本,《晋书》以几种宋刻本配齐,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佑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邋遢本,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还在使用,印出的书字迹迷漫,被称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

活字本,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瓢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中期,毕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祯又用木活字排印了《农书》,但均未见存本。现存最早的活字本是1972年发现的西夏文木活字排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明清时期活字本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华燧以铜活字排印了《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斋随笔》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书。清雍正年间,内府以铜活字排印了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乾隆间又以枣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外,流传到中国的还有朝鲜活字本。

套印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图书。常见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称为朱墨本。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发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术,称为饾版和拱花,这种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画。

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意谓可置于巾箱之中。宋戴埴《鼠璞》载:“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手写《五经》置巾箱中。”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古代书商还刻印有一种儒经解题之类小册子,专供科举考生挟带作弊之用,这种袖珍本则称为挟带本。

两截本,有的书在版面中增加一条横线,使之分为上下两块,称为两截本或两节本。常见于图文并茂的小说戏曲,便览大全之类图书。

铅印本,采用现代铅印技术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汉文铅印本《六合丛谈》。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铅印法。晚清及民国铅印古籍多用线装,与刻本外观形式相似,要注意鉴别。

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中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件字,易于辨认。

刊刻时代:

按照刊刻时代区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等。

唐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刚刚出现,抄写本仍是图书的主要形式,流传下来的印刷品多为佛经和历书。

五代刻本,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公元959年)刻印的图书。包括后唐、后晋、后周刻印的蓝本九经及后蜀、吴越、南唐刻印的类书、别集、佛经。五代刻本大都亡佚,现能见到的多是刻经,有敦煌发现的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34年)所刻《金刚经》,吴越所刻《宝箧印经》等。

宋刻本,两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279年)在宋王朝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官私刻书业极为繁盛,刻书范围已包括经、史、子、集各类图书,刻印质量上乘,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本。

辽刻本,与北宋同时代,在契丹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契丹书禁甚严,辽刻本极少流传。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发现了60余件印刷品,多为辽代刻经,还有最早的刻本《蒙求》。

西夏刻本,西夏建国于1032年,1227年为蒙古所灭。西夏自创文字,并以西夏文刻印了《大藏经》等书,但传世很少。考古工作者在宁夏贺兰山中发现了8册蝴蝶装西夏文刻经。

金刻本,大致与南宋同时,在金代统治的中国北方地区刻印的图书。其中以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刻书最为发达,官方设有经籍所,主持刻书。金刻本流传下来的不多,较著名的有《刘知远诸宫调》和《赵城金藏》。

蒙古刻本,元朝立国之前在平阳刻印的图书。基本沿袭金代平阳经籍所旧规。传世品有1247年刻《析城郑氏家塾重校三礼图注》,1249年平阳府张存惠晦明轩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1244年刻《玄都宝藏》残卷等。

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刻印的图书。北方以大都(北京)、平阳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为书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传较多,且有独特风格。

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范围等方面都远胜前代。流传下来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较多,正统以前较少。明中期以后刻本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出现了适应于印书的仿宋字,二是线装取代了包背装。

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官私刻书业均达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兴起,学者热衷于版本校勘,出现了大批校核精审,刻印典雅的图书。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民国刻本,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图书,以汇刻、翻刻历代珍本、善本居多。这一时期,影印、铅印技术已大量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势渐衰微。

刻书地域:

按照刻书地域分,则有浙本、建本、蜀本、平阳本、外国本(日本本、高丽本)等。

浙本,宋代浙江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两浙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刻书数量大,质量高,杭州、衢州、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等地均刻印图书,因而有杭本、衢本、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本的区分。

建本,又称闽本,为宋元明福建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福建刻书集书于建宁、建阳两地,建阳麻沙镇盛产榕木竹纸,易于雕印图书,因而书坊林立,一些著名书坊历宋元明三代未衰,所印图书又称为麻沙本。

蜀本,五代及两宋时期四川地区刻印的图书。以成都、眉山较发达,成都在北宋初刻印了著名的《开宝藏》,眉山则刻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七史及《资治通鉴》等书。蜀本又分大字、小字两种。

平阳本,又称平水本,金元时期山西平阳(又叫平水,今山西临汾)地区刻印的图书。金灭北宋以后,将北宋开封的刻工掠至这里,又设立刻书机构,从此平阳成为北方刻书中心。

日本本,又称东洋本,古代日本刻印的古籍。多用日本皮纸,与高丽本相似,惟质量不及高丽本。日本本常间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较易识别。

朝鲜本,又称高丽本,古代朝鲜刻印的汉文古籍。中国印刷术最早传入朝鲜,朝鲜刻本继而传入中国。朝鲜本刻印比较精美,书品宽大,写刻清晰,多采用洁白的皮纸。

刻书性质:

根据刻书的性质,又可区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图书。五代以来,历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书之举,但所设机构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主要有:

监本,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据文献记载,从五代开始,国子监刻印有九经,北宋承其遗制,继续刻印经史,南宋时,旧版不存,遂征调地方版片至京师国子监印书,称旧版为“旧监本”,新版为“亲监本”。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设国子监,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的区别。

公使库本,两宋地方官府动用公使库钱刻印的图书。

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多《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常见古籍。特点是书品宽大,字大如钱,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校勘不精,错讹较多。

内府本,明清两朝宫殿刻印的图书。明内府刻书主要是经厂本,清内府刻书多殿本。内府刻书往往不惜工本,讲究形式,但清内府本校勘亦精。昭连《啸亭杂录》续录有内府刻书目录。

殿本,清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设刻书处,派亲王、大臣主持校刻图书,所刻之书称为殿本。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书,一向被列为清刻善本。

聚珍本,清乾隆年间选刻《四库全书》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万余个,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被称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

书局本,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

私刻本,即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其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家刻书称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廖莹中“世彩堂本”,余仁仲“万卷堂本”,明范钦“天一阁本”,毛晋“汲古阁本”,清纳兰性德“通志堂本”,鲍廷博“知不足斋本”,黄丕烈“士礼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黄善夫本”,明“吴勉学本”。

坊刻本,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流传情况:

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古籍又可分为足本、节本、残本、通行本、稀见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

足本,内容完整无缺的图书。

节本,因原书篇幅过巨,刻印时只节取其中一部分,或是因为其它原因予以删节,称为节本或删节本。

残本,指内容残缺的图书。古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残缺,有的仅是缺卷、缺册,经过抄配,仍能补全;有的残缺过甚,只能作为他书的配本。一般说来,残本较足本的价值要降低很多。

通行本,指刻印较多、流传较广、年代较晚的古籍版本。

稀见本,刻印较少,流传不多的古籍。如明刻方志,历代族谱、家谱,均不多见。

孤本,世所仅见的古代图书,往往不见于诸家著录,如明《永乐大典》。国内仅存一部的书则可称为“海内孤本”,如宋刻30卷本《五臣注文选》。

珍本,写刻年代较早,流传很少,研究价值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内府写本,有史料价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由于历代藏书家中,善本肯定是旧本,那些抄写、刻印年代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书家丁丙在其《善本书室藏书志》的编例中,规定收书范围是:1.旧刻、2.精本、3.旧抄、4.旧校。他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将旧刻规定为宋元版书,精本为明代精刻。依据这一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民国时期,明刻本渐渐进入旧刻行列,20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变成了善本,甚至无论残缺多少,有无错讹,均以年代划界。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1970年代末,《中国善本书总目》开始编纂,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这应该是对善本概念的一个完整周详的表述: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中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