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古籍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中庸的古籍记载,第1张

英 文alleged to be written by Zi Si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listed in the Song Dynasty as one of the Four Books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即后世通见的礼记)中的一篇,第五十二卷中庸第三十一。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并非儒生,而是卒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的方外之士——释智圆。智圆之后,司马光则是宋儒中论中庸较早的一个。后来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中庸之道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的哲学观念和践行标准。在古代中国,“中庸”被誉为本体论意义上的“至德”“中和”。而在近现代中国则被看作折衷主义、明哲保身等而备受质疑批评。当代学者以更为平和的学术态度和全球化中的东方文化身份重建的新视野,重新检视《中庸》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义。[1]正是基于这种辨证统一、多元开放的学术研究态度,使当代中国学界对《中庸》的研究更为学理化,中庸思想的各个维度和被掩盖不彰的深意,也逐渐得到中国学术界和国际汉学界重视。[2]

应该说,《中庸》是《四书》中难度最大的一部著作,其三十三章各有精彩。史论结合,纵横交错,通过开掘个体身心修为之维,将外在事物和天地大道相合相生,显示了中国哲学思辨性和践行性。对此朱熹总结道:“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3]叶秀山认为:“以中庸为道路,从你自己(身、中)入手,要诚于己,坚持住(庸)自已的性、而这个天命的性,已经有了相对于他者的关系在内,没有他者,你的性就会成了空洞的,中和就意味着有一个他者在。自己是从他者得到的,所以才有中的问题。中者,当中、中间也,也才有中(去声)不中(去声)的问题。”[4]这些看法,无疑有相当的合法性。

中庸之道与中国思想史上的其它重要范畴组成一种话语系统,诸如“执中”、[5]“中行”、[6]“中节”、[7]“中用”、[8]“中立”[9]等,形成了一整套中国哲学话语,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个体修为和中国文化和合精神的延伸。可以说,中庸是以人为本的儒家哲学,而不是以神为本的宗教信仰。中庸本于《易经》,强调在天地的发展化育中以人为本的中庸之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扩而大之,中庸重视万事万物中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强调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遵循天地万物规律而生生不息,在中正、平衡、有序、适度、合律、和谐中获得生命的延伸和文化的拓展。[10]通观《中庸》全书,其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话语,表征出《中庸》思想的精神历史穿透性和当代性意义。

其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开篇论及性、命、道、教、和。从天地自然谈到了人的教化,可见中庸之道最终要落实在人之教化上。人之教是要慎独,慎独就要致中和。[11]中和一旦达到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万物自然而得位,万物欣欣而向荣。这种依循自然来发展的秩序是古代的秩序,也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秩序的思想基础。

其二,“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中庸是不偏不倚,坚持自己的理念,但是行为合度适中。“小人反中庸”,小人却非常专横跋扈,偏激、暴烈、极端,所做之事往往破坏性很大。今日世界所提倡的建设性平等公平的文化对话,其中不难看到中庸宽容平衡的精神气质。

其三,“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可以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爵禄可以拒斥,壮士可以慷慨就义,这些都是非常之难,但相对于中庸之道而言又不是最难的。人可以一时举百斤之重,但却很难将一杯水平举半天。这表明不偏不倚和恒常持久的中庸最难,难在于日常的坚持、一生的坚持、永远的坚持。

其四,“君子常乐”。君子“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君子从责问自己开始,他不推委,不把自己的缺点错误推给别人,所以他知道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并在艰难生活中感受生命和精神生长的大快乐。

其五,君子不拒绝微小之事,所以“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微小恰好是人们上云端的最重要的过程,没有它人们终将留在原地。而且,《易经》的双鱼图已然说明,微小的力量诞生在对立面最强大的时刻,在微小中庸平衡展开中,必然有阔大的未来境界。

其六,君子重视知行合一。“博学之,慎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还要加上“笃行之”。前面的学、问、思、辨都属于知识论,而笃行才可以把自己的知识转变为实践。

其七,君子在相反相成中获得新的精神维度。“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君子既从内在发扬自己的德性,又从外在发扬自己道问学的求知和探索精神;既做到了最广大的高远的追问,又做到了最精细的探索;既做到了最高明的思辨,又做到了极中庸的为人处事,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君子。

其八,君子不愚忠。“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君子保存自己让薪火相传,把自己的学问传下去,益于后世,泽被万代。

其九,君子与时俱进,绝不固守过去。因为孔子说,在夏、商、周三朝中“吾从周”,“从周”不是复古,而是按照当时代的规范和原则做。

其十,坚持获得“诚”,因为“君子至诚”就可以无敌天下,并化育天下。

《中庸》强调以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等。虽不乏迂腐之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剥离这些文字和制度上的局限性,其文化精神内核仍有相当的合理性。换言之,穿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仍能感受到文化精神深度的共鸣。

进一步考察中国儒家的历史命运,对理解《中庸》在中国思想史的地位无疑有重要意义。儒学绵延流传长达2500多年,这是中国文化史上值得深入研究的在总结的现象。透视儒学发展语境中的《中庸》在中国思想史中的地位,有必要考察包括《中庸》在内的儒学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困境和问题:

儒学在时代发展中修正和改变谱系。儒学诞生时,儒由相礼的职业团体转化为学术教育团体,开创了学术下私人的局面。孔子全力推进儒学而处境艰难——奔走于列国并饿于陈蔡,前后达十三年之久,而孔子在政治上真正得到重用并贯彻自己学说的机会却很少。孔子身后儒学分而为八。

战国荀子并没有将儒家看成铁板一块,相反,他将“儒者”按人品分为四类:俗人、俗儒、雅儒、大儒。认为:“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用俗儒,则万乘之国存;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用万乘之国,则举错而定,一朝而伯。”[12]这种区分,超越了孔子和《中庸》关于君子和小人的二分法,在儒家内部将儒者分成由低到高的四类。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儒家就此以往就长治久安,儒学也没有就此永远成为中国的中心意识形态。事实上,“独尊”的儒学,在政治主张和理论形态上都背离了孔子儒学的原貌。何况独尊儒术只不过大体确定了儒术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的基础而已,其它学派并未被废止。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召开儒家经学会论“五经”之同异。最后将梁丘的《易》、大小夏侯的《尚书》和谷梁的《春秋》纳进了官学体系。后来,时为太子的汉元帝对其父宣帝的治国之道劝谏:“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汉宣帝马上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13]司马光认为:“夫儒有君子,有小人。彼俗儒者,诚不足与为治也,独不可求真儒而用之乎?……乃曰王道不可行,儒者不可用,岂不过甚矣哉!”[14]

秦用法家,汉用儒家,魏晋至唐,佛入中原,老庄亦受重视。到了宋明,儒学的绝对地位才被真正确立起来。但不能忽略的是,南宋只有半壁江山,而明初就开始实行海禁政策,明中叶更是完全闭关封海,使中国封海长达四百年之久。[15]中国在失去了对世界开放的重要历史契机中,儒学从儒学的神学化和儒学的哲理化中,走向了儒学的颓败化和儒学的祛魅化。[16]

在我看来,儒学从其诞生起,在其三个层面在都遭遇了一步步的困境:

第一,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已经失效。不管是作为治国方略,还是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都随着西方现代性的进入,而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从此,儒学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可能性已经丧失,再想恢复“独尊儒术”的辉煌事实上已不可能。可以说,从汉唐的经学诠释系统“十三经注疏”到宋元明清的经学诠释系统“四书五经”的转变,随着《中庸》、《大学》的地位上升,反映出中国思想史上的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空前重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出,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学已经衰微,而作为人的哲学的入儒学有可能焕发出历史人文风采。[17]

第二,儒家思想必须在返身与个体心性修为中,放弃意识形态的诉求。不难看到,知识分子对“天下”精神的追求,无论是《中庸》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还是《大学》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都给知识分子个体修为和担当天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真正的知识分子会永远坚持这一高标准。但是,我仍不无担忧地问: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是否还有“学术者,天下之公器”的气概?心中是否还有“天下”?手中还有没有“公器”?

第三,儒家思想尤其是中庸思想遭遇西方“竞争哲学”和“丛林法则”的挑战,使其在日常生活的进退应对中显出了弱势,坚持宽厚中道的儒学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遭遇到了危机。[18]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孔融让梨是儒家美德的体现,但在当代社会中“孔融为什么要让梨”成为了一个问题。西方教育体制实施的全球化的竞争教育,构成对“孔融让梨”的批判。对美国人而言,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不能“让”而要“争”。事实上,今天的教育全球化奉行的恰恰是“争梨”教育模式,而不是“让梨”修为模式。

直面当代儒学三重困境,我意识到,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将会慢慢地淡出历史,而作为第二层面的个体心性修为的儒学,和第三层面的重视返身而诚精神生态平衡的儒学,可能具有更宽更大的国际意义和东方文化振兴的意义。[19]

就正面价值而言,《中庸》弘扬孔子“忠恕之道”和《大学》“挈矩之道”,坚持在制约自我欲望达成中和平衡方面,对社会的精神生态和人的心理和谐都有其价值。人们践行中庸之道,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不怨天尤人,至诚尽性,中正平和的境界。在坚持至诚和谐中,当代人放弃“我执”,就有可能激发自我的善良天性,尊敬自然万物的本性,参与天地化育万物,找到了人类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中庸思想在现代性的困境和现代性的恶果中,将以其自身不偏不倚不极端的思维方式,中正平和的价值构成,抵制放纵情感欲望和唯理性的偏颇,坚持辩证看待社会和人生,透析人性的弱点,使人类重新看待东方思想中的合理因素,避免在现代性的误区中,将人类引入“技术的夜半”和“发展的灾难”的歧途。在这个意义上,在今日重温《中庸》,也是通过回忆唤起曾经被遗忘了的东方思想文化经验,而打开面向更高生存形式的可能。[20]自我看来,今天众多的重要理念和政治命题或多或少与“中庸”相关。诸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成己成物”、“过犹不及”、“通权达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立己达人”,“居安思危”、“多难兴邦”、小康社会、与时俱进、和谐世界、互利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双赢胜零和,等等,其中都寓于了中庸的哲理与方略。

就历史局限性而言,《中庸》中有不少过时之语、腐儒之言、不合时宜之句,需加以分梳和批评。《中庸》思想的局限性无疑是当时时代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和意识形态僵化所决定的。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中庸》思想在处理矛盾中过分强调保持中立稳定,而忽略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对事物的自我否定和质变飞跃未能参透,加上其中过多的君臣上下的统治术,形成一些哲学思想的硬结和政治思想的缺陷。但我仍然认为,《中庸》一书时代的合理性大于历史的局限性,书中精彩高远的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其与西方不同的东方智慧在今天更显出了精神魅力,值得阐释和发扬。

我坚持认为,在今天全球化时代,当西方人用西方的思想统率了全球,要全球同质化变成一体时,东方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21]东方应该清理自己的精神遗产,让这个世界不仅有西方的法律精神,还要有东方的德教精神。[22]人类的未来不是由西方自己说了算,而是应该由东方、西方、南方、北方的全世界的聪明睿智的至诚之人一起商讨一起促进,由此人类和平、世界大同、天下太平才会最终到来。

注释:

[1] 参王岳川著《发现东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王岳川著《全球化与中国》,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

[2] 就其中有关论著本身而言,近代以来著作多矣,依笔者之所见择其要者大致如次: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Leonard A Lyall and King Chien-kün Title: The Chung-yung; or, The centre, the common, Publisher: London, New York (etc)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27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书智书局1929年版;杨荣国著《中国古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吕振羽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版;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侯外庐等主编《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任继愈著《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吴怡著《中庸诚字的研究》,台湾(台北)华冈书城1974年版;宋天正注译、杨亮功校订《中庸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陈满铭著《中庸思想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80年版;萧公权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年版;张岂之著《中国思想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童书业著《先秦七子思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罗光著《中国哲学思想史先秦篇》,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刘泽华著《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孟子微 礼运注 中庸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金景芳、吕绍纲合著《周易集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张岂之著《中国儒学思想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钱逊著《先秦儒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徐超今译、何百华英译《中庸:汉英对照本/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载《孔子文化大全》,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版;宋赵顺孙纂疏、黄珅整理《中庸纂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杨向奎著《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谭宇权著《中庸哲学研究》,台湾(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赵俪生著《赵俪生史学论著自选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金景芳著《<</font>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吴龙辉著《原始儒家考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葛兆光著《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刘周堂著《前期儒家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杜维明著、段德智译《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邹昌林著《中国礼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陈科华著《儒家中庸之道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丁四新著《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上海: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David L Hall and Roger T Ames: Focusing the familiar : a translation and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Zhongyong Publisher: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1刘成纪著《中庸的理想》,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董根洪著《儒家中和哲学通论》,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版;郭沂著《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杨祖汉著《中庸义理疏解》,台北:鹅湖出版社2002年版;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蒋庆著《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陈明著《儒者之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徐儒宗著《中庸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子程子曰》,王云五编万有文库2集700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页。

[4] 叶秀山《试读<<中庸>》,《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另外,张岂之在讲演《<<四书>的文化意义》中也认为:“佛教有佛性,那儒家有一个什么呢?儒家就有一个中庸、中行、中正,将这些东西用不同的词来表述,讲了一个道理,就是诚,诚心诚意的诚。诚者知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什么是诚呢?按照自然规律运行,人按照规矩办事,不能随心所欲,我就强调这个。人要讲诚信,不欺人不自欺,自尊、自信、自爱,人不但要爱人,而且要爱万物。

[5] “执中”即不偏不倚之道。《论语·尧曰》:“允执厥中。”((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35页)刘宝楠正义:“执中者,谓执中道用之。”((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35页)《礼记·中庸》:“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26页)郑玄注:“两端,过与不及也。用其中于民,贤与不肖皆能行之也。”(《礼记·中庸》,(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26页)

[6] “中行”即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论语·子路》,(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08页)清姚鼐《方侍庐先生墓志铭》:“先生默默,独守中行。”

[7] “中节”即守节秉义,中正不变,合乎礼义法度。《周易·蹇》:“《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52页)孔颖达疏:“得位居中,不易其节,故致朋来,故云以中节也。”((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52页)《后汉书·虞延传》:“﹝富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51页)(明)黄绾《明道篇》卷一:“行之于身,无不中节,谓之道。”

[8] “中用”即合用有用。《诗·小雅·白华》“白华菅兮”汉郑玄笺:“白华于野已沤,名之为菅,菅柔忍中用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衣服不中制,器械不中用,不粥于市。”

[9] “中立”即中正独立。《礼记·中庸》:“中立而不倚,强哉矫。”(《礼记·中庸》,(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26页)孔颖达疏:“中正独立,而不偏倚,志意强哉,形貌矫然。”(《礼记·中庸》,(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26页)(唐)白居易《养竹记》:“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2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明)徐霖《绣襦记·汧国流馨》:“尔李氏狎邪而白坚贞之志,波靡而励中立之行,是则尤人所难者也。”(《六十种曲评注》,长春:吉林人民2001年版,第274页)

[10] 李宗桂等著《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中和”实际上成为“中庸之道”的内在表征,只有“致中和”天地万物才能各得其所生机勃勃,处于中正平和的和谐之境。《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杨倞注:“中和谓宽猛得中也。”(《诸子集成》2,第96页)(唐)权德舆《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大乐本天地,中和序人伦。”

[12] 《荀子·儒效》,《诸子集成》2,第79—80页。

[13] 《汉书·元帝纪》,第277页。

[14](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臣光曰》,(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81页。

[15] 参郝侠君等主编《中西五百年比较》,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16] 参(英)安东尼·派格登著《西方帝国简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 参周大鸣、秦红增著《中国文化精神》,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8] 纪云华、杨纪国主编《中国文化简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19] 《中庸》在三百多年前就翻译到了西方,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667-1669年,《中庸》的中文-拉丁文对照译本完成,书名为Sinarum scientia politico-moralis,译者署名殷铎泽。1687年,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编辑出版于巴黎的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该书翻译《大学》、《中庸》、《论语》,中文书名为《西文四书直解》。

[20] 参(法)雅克·布罗斯著《发现中国》,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

[21] 参赛义德著《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22] 参徐行言主编《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孔子后裔子思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目录

基本词义

中庸的道德标准

1 执中守正

2 折中致和

3 因时制宜

词意探源

古籍《中庸》

关于《中庸》

中庸主题思想

中庸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天道与人道合一

2 (2)天性与人性合一

3 (3)理性与情感合一

4 (4)鬼神与圣人合一

5 (5)外内合一

中庸具体内容

1 (1)五达道

2 (2)三达德

3 (3)九经

中庸主要原则

1 (1)慎独自修

2 (2)忠恕宽容

3 (3)至诚尽性

关于中庸之道

《中庸》全篇

从《论语》全书看中庸的含义:

《中庸》译文

基本词义

中庸的道德标准

1 执中守正

2 折中致和

3 因时制宜

词意探源

古籍《中庸》

关于《中庸》

中庸主题思想

中庸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天道与人道合一

2 (2)天性与人性合一

3 (3)理性与情感合一

4 (4)鬼神与圣人合一

5 (5)外内合一

中庸具体内容

1 (1)五达道

2 (2)三达德

3 (3)九经

中庸主要原则

1 (1)慎独自修

2 (2)忠恕宽容

3 (3)至诚尽性

关于中庸之道

《中庸》全篇

从《论语》全书看中庸的含义:

《中庸》译文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词义

拼 音 zhōngyōng

英 文 doctrine of the mean

词 性 名词,形容词,

褒 贬 中性词

近义词 不偏不倚

反义词 厚此薄彼、偏听偏信

释 义

[名词]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庸之道。

[形容词]指德才平凡:中庸之才。

编辑本段中庸的道德标准

在《论语》中,孔子把在“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其含义大致有三:

执中守正

就是 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折中致和

就是 执两用中 和而不同。

因时制宜

就是 与时俱进 通权达变 随机应变

所以综合起来,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编辑本段词意探源

(1)指平常的。犹言中材,中人。

贾谊《过秦论》:“材(才)能不过中庸。”

(2)指儒家的道德说教。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朱熹注:“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3)泛指平庸、妥协、保守、折中。

鲁迅《华盖集·通讯》:“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

编辑本段古籍《中庸》

英 文alleged to be written by Zi Si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listed in the Song Dynasty as one of the Four Books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并非儒生,而是卒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的方外之士——释智圆。智圆之后,司马光则是宋儒中论中庸较早的一个。后来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既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本性,从临界点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恶。

编辑本段关于《中庸》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编辑本段中庸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管理。此《中庸》之性不等同于《孟子》之性。“天命之谓性”是指天命也属于人性;“率性之谓道”是说要自我管理而不是放纵本性;“修道之谓教”是说改善自我的仁道就是儒教(聂文涛谈《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当然,他们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明确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编辑本段中庸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编辑本段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 “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与人性合一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3)理性与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5)外内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杨骅《中庸提要》云:“《中庸》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记.礼运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说者,大抵皆宗此义。天命之谓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该交会秀气在内。‘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乐,即五行之端,而慎独二字,尤示人节欲以践形而尽性之要旨也。全书中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曰‘人莫不饮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阐‘道不远人’之旨。书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结,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阐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为德,又以阐天人合一之真机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别无所谓道,别无所谓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也。所以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诚也。性为人性,道为人,教者教以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远人,而目之曰庸,谓之曰不可离,始于慎独,极天参赞,祗完得生人本来面目,毫无加损于间焉。子思以中庸名书,‘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远人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编辑本段中庸具体内容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1)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综观斯两章,五达道备焉。

五达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种人际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诚如《礼运》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2)三达德

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3)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编辑本段中庸主要原则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并分别论述于下。

(1)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威于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自。’至矣!”

(2)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诫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 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 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这谓 矩之道。“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3)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亦泽“中道”,古希腊哲学范畴,毕达歌拉斯学派把现存事物看作是对方之间的“恰如其分的均衡”,柏拉图开始把这种均衡概念移植到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则把中庸和节制相联系,并制定了系统的理论。认为万物皆有其中庸之道,如“10”这个数“5”居其中;人的心理状态、情感中欲望过度是荒*,不及则是禁欲.节制则是适度。中庸有两种,自然界的中庸是绝对的,人事的中庸则是相对的;在伦理中观上,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美德是一种适中,是以居间者为目的。他还把这种中庸原则运用于政治国家学说。认为由中等阶级治理的国家最好,因为拥有适度的财产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最不会逃避治国的工作或拥有过分的野心.是国家最安稳的公民阶级,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城邦.是结构个最好的和组织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

编辑本段关于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 《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 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 “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 “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