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利用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如何保护利用古籍,第1张

1、古籍需要保护,但利用是对古籍最好的保护。古籍不能只是“束之高阁”与世隔绝,从故宫让更多馆藏走出库房,到古籍数字资源的免费阅览,这种变化的背后是技术之变,如今的文物保护技术、数字化技术让传统的保护手段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这种变化更是观念之变,图书馆、博物馆回归公益属性,让更多的免费资源惠及于民,这既符合公众期待,也是文化传承的职责所在。

2、古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知识的宝库。古籍文献中蕴藏着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可供挖掘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如今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典籍中寻根溯源,回到古籍寻找答案。

先回答你这道题目,处理好古籍的“藏”与“用”是主次矛盾的关系。

答题的时候可以这样组织语言: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结合材料分析(在处理古籍的“藏”与“用”时,应该正确认识到,藏是次要矛盾,用是主要矛盾。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合理开发和利用中华古籍资源;与此同时,要做到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做好对估计的收藏保护工作,以实现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可持续开发。)

再来解决你的问题,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非常简单,你就记着一个原则,主次矛盾是怎么“做”,主次方面是怎么“看”/“评价”。(这句话是我所有话的核心!!)

你还记得背这两个原理时怎么背的吧?

我们要“抓”主要矛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因为主次矛盾就是一堆问题中,最需要解决的那个问题,和其他不着急的问题的关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决定着能不能“做”好这件事。

我们要“看”主要方面,同时也要“看到”次要方面。主次方面是一个矛盾,一个矛盾不是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吗?这两个方面哪个比重大,哪个当然就是主要方面,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性质不就是怎么看,怎么评价某个事物)

好了,举几个例子,你试试用“做”和“看/评价”来判断下是主次矛盾还是主次方面。(答案附上了但是尽量先别看。)

1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在对待古籍时,我们是应该处理好藏和用的关系。

4怎么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是昏割线~~~~~~~~~~~~~~~~~~~~~~~~~~~~~

参考答案:

1“正确认识”一词告诉我们了,应该是看、评价,那么当然是主次方面。既要看到机遇,又要看到挑战,同时应该正确认识到,机遇是主流(主要方面),我们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2射、擒是两个动作,是我们做两件事情,那么当然是主次矛盾。射马和擒王分别是这两件事情的主要矛盾。

3藏、用也是两个动作,我们做一件事(处理古籍),哪个动作要优先做?哪个动作要后做?这就是主次矛盾。

4这个有点点迷惑性,不过“看待”一词已经暴露了它的心。。肯定是主次方面咯,套话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既要看到它的精华(主要方面),也要善于识别糟粕加以剔除(次要方面)。这里不要觉得剔除是怎么做,关键是题目问你“看待”,所以“识别”的过程就是看待、评价的过程,就是主次方面。

最后,一点儿小窍门。实在不会分的时候,你就找关键词好了:

主次矛盾常见关键词:重点,中心,关键,重中之重,核心,优先,首要。。。

主次方面常见关键词:主流,支流,主要看。。。

手工码字,望采纳~~

  目前所说的古籍善本,主要包括刻本、墨迹本、碑帖、印谱、信札以及其他文献。刻本是使用雕版技术印制的书籍,其顶峰期的宋元刻本在流通市场上已廖廖无几,继而由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精刻本引领风潮;墨迹本为文人稿本、手抄本等,一般存世量稀少,且多为孤本;碑帖、印谱、信札、文人墨迹等,是近年来古籍拍场上重要的品种,其中明清名家或现当代名人信札尤受欢迎。  古籍善本收藏原则

  古籍收藏的原则:除了看年代外,还要注意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随着印刷技术的日新月异,除了进入图书馆、博物馆等专业机构收藏保护外,流通于民间的线装古籍日益稀少,能称得上是“善本”的线装古籍更是屈指可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雕版线装古籍,已成为不可再生的社会资源,稀缺性可见一斑。收藏古籍善本,不仅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还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鉴伪欣赏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

  辨别伪籍善本

  古籍善本收藏市场的赝品虽没有字画杂项多,但冒名人批校、加盖伪章、残本充全、挖改描补、撕去序跋的事也时有发生。制作古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方法有两类:一是染纸,用各种方法将纸染成黄褐色,以求使纸显旧色。二是旧纸新作,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上辨别真假。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的序跋,序跋后还写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对于收藏者来说,主要选择好的拍卖行,并且寻找以往的拍卖成交,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赝品的风险。手工制版与原书总有差别,而扫描可以使伪书与原书分毫不差,一切细节都能很好得以体现,这无疑使得古籍善本拍卖更具挑战性,选择古籍善本,更要注重细节。

古籍校勘发现的问题记录方法为:

1、文本标注:通过添加标识符或者码洋方式,将校勘问题直接标注在古籍文本中。

2、校勘表:将校勘问题整理成表格,列出古籍的相关信息。

3、校勘笔记:在校勘过程中,研究人员应该记录下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便于自己日后的研究或者其他人进行参考。

4、数字化数据库:如果研究人员有条件,可以将校勘记录整理成数字化数据库,方便进行搜索和查询。

《老残游记》是刘鹗(1857—1909)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发表时署名“洪都百炼生”,后来改署“鸿都百炼生”。[1]他原名孟鹏,字云抟,后字铁云。清江苏丹徒人。刘鹗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得名师传授学业。曾师事太谷学派周星垣的传人李光炘,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他的父亲刘成忠,咸丰二年<1852)进士,以御史出官河南,在天算、乐律、方技、词章等诸方面,无不擅其妙。鹗学识博杂,精于考古,他在算学、医道、治河方面的成就,有其家学渊源。光绪二年(1876)和十二年(1886),曾两度赴南京应乡试未第,中间曾从事过商业,并悬壶行医。光绪十四年(1888)后,相继在河南巡抚吴大澄和山东巡抚张曜处任幕宾,主要为协助治理黄河,从此声誉日盛。后经山东巡抚福润保荐,入总理衙门,得以知府任用。不久,应外商的聘请,辞官主办山西矿务,并和外国人士有所结交。晚年曾东渡日本游历。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因他在庚子(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曾用贱价向联军购得太仓储粟,设平粜局赈济京津饥民,遂加以私售仑粟的罪名将他逮捕流放新疆。第二年七月,病死于迪化(今乌鲁木齐),时年五十三岁。本书以“老残”这个摇串铃走江湖的医生的活动为线索,记述作者在各地游历时的见闻,内容广博,所涉三教九流,妓家赌场,通过幅射式的结构,广泛地展示了晚清社会黑暗腐败的内幕。尤其在揭露官场流弊方面,与一般小说住往专写贪官者不同,它的重点是揭露“清官”。书中化了大量笔墨所写的玉贤和刚弼两人,都是著名的所谓“清官”,而且刚弼还是“清廉得格登登的”。可是他在齐河县会审贾家十三条命案时,只因发现魏家家人行贿,于是审案时先有了成见,认定贾魏氏为元凶。结果屈打成招,把一个平白无辜的寡妇定了凌迟的罪名。尽管这案后因老残干预,经过复审,终于真相大白;但人们却可从中看到封建司法制度的暗无天日。至于玉贤这个酷吏,一谈起他,人们乃是谈虎色交。他在山东曹州做知府时,不到一年时间,就用惨无人道的站笼这种刑罚,残酷杀害了二千多个平民百姓。在这些人中,有不少人完全是无辜的;董家口杂货店的儿子酒后说了“玉大人怎样糊涂,怎样好冤枉人”,就彼抓去以“谣言惑众”的罪名站死。于家父子因被强盗栽赃,在审问时方说得一声“冤枉”,玉贤惊堂一拍,大嚷道:“人赃现获,还喊冤枉,把他‘站’起来!”可是一查簿子,笼子早已站满了人。差投提出将于氏父子“先行收监,明天定有几个死的,等站笼出了缺,将他们补上”时,作者写道:玉大入凝了一凝神,说道:“我最恨这些东西!若要将他们收监,岂不是又披他多活了一天去了吗7断乎不行!你们去把大前天站的四个放下,拉来我看。”差人去将那四人放下,拉上堂去。大人亲自下案,用手接着四人鼻子,说道:“是还有点游气。”复行坐上堂去,说:“每人打二千板子,看他死不死!”于是,活活打死了旧的“罪犯”,再把新的“罪犯”关进了站笼。种情景,读来怎不令人发指!

不仅酷吏杀人,治河官吏的只管中饱私囊,不顾百姓死活的事,更是触目惊心。在第十三回中,作者借妓女翠花、翠环与老残的交谈身世,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山东治河官吏以为齐河县一带河床大狭,为了放宽河道,提出“废了民埝,退守大堤”的主张,人为地造成数十万人葬身鱼腹的惨剧。原来在大堤与民埝中间,是一道五六里宽,六百里长,住着十几万户人家的地区。丧心病狂的决策者,竟商定:“可不能叫百姓知道。……被他们知道了,这几十万人守住民埝,那还废的掉吗!”作者接着借翠花的嘴说:这“就是杀这几十万人的一把大刀!可怜俺们这小百姓那里知道呢!”由于作者曾做过幕僚,对官场的接触颇多,而且又是光绪二十四、五年黄河大渍决,直隶东南部,山东沿运河西部,淹死人口十六七万的目击者,就使这种叙述,更具艺术感染力。

本书的另一个特色是作者语言精炼,富于表达能力;对书中人物的心理描写,也有其独到之处。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这书为“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书个第二回的“明湖居说书”、第十二回的“黄河上打冰”,都写得非常精彩。所以早从二十年代起,就被作为范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刘鹗这书是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十七岁时开始写作的。这时正当庚子事变后不久,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运动正蓬勃兴起,在这民族矛盾、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关键时刻,他的思想感情始终倾向于清王朝,并把自己的命运和这个行将灭亡的末代王朝联系在一起。在《自叙》中他叹道:“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书中主人公化名老残的用意,正出于此。因此他十分痛恨和恐惧革命,第十一回中对“北拳南革”的斥责,充分反映了他的政治立场,所以这是一本瑕瑜互见的作品。

《老残游记》最早发表在1903年8月上海商务印书馆《绣像小说》第九号上,刊至第十四回为止。[2]翌年改在天津《日日新闻》重新刊行,至二十回,刊成单本初集。光绪三十三年(1907),有神州日报馆印本,民国元年(1912),有商务印书馆本。二十年代亚东国书馆、艺文书局曾分别出过二十回的单行本。《续集》六回,亦发表于《日日新闻》,良友复兴图书印50公司又在二十回本之后将它作为附录,出版二十六回本。此外又有石印本多种。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了简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62年出版了魏绍昌编的《老残游记资料》,该书收有从刘氏的后人厚滋、厚泽所提供的《二编》卷七至卷九以及《外编》卷一(残稿),合计共四卷的新稿。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797html

1、整理出版是古籍善本保护的有效手段。

2、古籍善本保护工作意义重大,无需赘言。而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更多情况下,需要以整理出版作为有效手段。

3、比如成书于明代永乐年间的《永乐大典》,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87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

4、《永乐大典》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