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些将经典古籍解释的面目全非的例子,要有原文言文和解释,急~~分高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我需要些将经典古籍解释的面目全非的例子,要有原文言文和解释,急~~分高,第1张

  1、以德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这就让人感觉很有点肃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感动到傻眼,这多好一孩子,多伟大的情操啊……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明一向被认为是谦逊坚忍的,同样是被人欺负,西方的带头大哥耶稣在圣经里就叫嚣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小弟们!别人瞪了你一眼,你就要瞪回去,别人咬了你一口,你就要咬回来!而东方呢?佛家的精神领袖释迦牟尼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而且他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大鹰来欺负他,要吃他的肉,他也真从自己身上一刀刀帮大鹰割下肉来,这就伟大得有点近乎BT了。说完了国外的几位大领导,再回到中国,孔老宗师的这句话为什么会被别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心思,无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抱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抱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剥削和压迫。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吧,孔老先生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抱怨”,在中国文化史上起的压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皇帝残暴,我们要“以德抱怨”,地主剥削,我们要“以德抱怨”,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了,还是要“以德抱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称臣,要想尽一切办法彰现自己的“德”,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就是没想过反抗。试想,如果中国的文化里,没有这种把正确的思想东篡西改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习,如果孔子这句原话没有被刻意地曲解成这样子,我们中国人会养成这样一种懦弱的思维惯性吗?有人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本性是狼性,而东方人的骨子里的本性是羊性,这里如月影倒想问问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成了这样?如果我们从古以来信奉的是西方那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训诫,近代史上的中国,会给世界留下那么一个任人鱼肉的印象吗?

  以德抱怨。

  原句: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歪曲程度:8

  反面影响:9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秦伯》

  又是孔老先生的话,小小景仰一下下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是说,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绝对很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辈子,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抹杀了多少真理与人民的创造性,但同时,我们的问题就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断”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在这里插一句,孔子的文章为什么被后人引用得非常多呢?这其一当然是孔子本身的名望使然,其二,则是因为他的语录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一来,后来的人无论是谁,抱着什么目的,都可以从孔子的话中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相关部分,再加以自己个人倾向的理解和句断,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方说现在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从前文来看,我们孔老先生前边一直在讨论诗礼乐这三种东东的教育问题,可怎么后边一下子就变成去教帝王权术的训诫了呢?原来,这又是后人别有用心地断章取义,刻意在句子的中间用一个不恰当的“句断”使这句话产生了歧义的缘故。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好好的一句话,硬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混蛋生生地坳成了孔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挠人民知书答理寻求知识的愚民之术。真不知道那些曲解这话的SB怎么想的,你要说这种P话是教育家孔子说出来的,谁信啊?都把人民当白痴来忽悠了?

  有人说古时候的中国人民是不幸的,即便是在物质丰富的盛世,他们的精神世界也贫乏得可怜,到了中近代,西方的思想领域渐渐迎来了文艺复兴,迎来了民主共和,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推动世界的发明进步与思想启蒙,而聪明的中华民族呢?在更早的时候他们就有了伟大的四大发明,走在了世界的前边,可为什么就是这么好的基础,到了近代我们反而远远于西方这些小字辈的民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多恶毒的训诫啊!它象一条张开血盆大口的大蛇,狠狠地缠在中华民族的身上,泯灭了多少先进的思维火花,束缚了多少应有所作为的苗子。但反过来看看,故意曲解这句话的封建统治者固然可恨,但我们能完全把责任都推到他们身上吗?这本身就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我们怎么就没想想,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用一生置身于教化天下民众的孔子,又怎么会说出“民不可使知之”的蠢话来?更可笑的是,这句话我们竟然就这样相信了几千年膜拜了几千年,这最后该伤心的,是孔老先生呢?还是我们呢?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歪曲程度:7

  反面影响:9

  3、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绝对是中国众多以讹传讹的话中最搞笑的一个例子之一,就算是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也能轻易看出这其中的不妥之处,首先,这无毒不丈夫,就跟我们认识的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什么时候恶毒阴损,暗箭伤人这种前缀也能放在前边来形容大丈夫了?

  原来,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于是这句话,终于成了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成了迂腐文人的笔下的又一个牺牲品,“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原话里一个君子对一个丈夫,一个度对另一个量,本来是很完美的一个句子,可经过上千年的以讹传讹,竟成了“无毒不丈夫”这句现在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这句话的整个演变过程,我宁可相信是无意的,否则也太缺德了,这不故意往咱男人身上抹黑么?但就是这无意的一个讹传,却也给我们带来了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先入为主,潜移默化。无毒不丈夫,我们天天在耳濡目染这个被篡改了的男人形象之际,心里的价值观人生观,难免也会受到些不良影响,天天看着电视里奸人怂恿主角干坏事的时候都用这句:“干吧!无毒不丈夫!”然后主角想想也对,于是五指并拢手掌上举,狠狠地做一个切的动作:“无毒不丈夫,干!”你能说同样作为一个男人,这东西看久了你的思维能不收到一丁点儿的影响么?关于这种语言的影响力量,我再举个例子,比如隔壁顶撞了我一下,这时候我朋友张三来了:用的是原版的好话劝我:“老话说,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大如啊你是个男人,就别跟他一般计较了。”张三这样说,我这个大丈夫当然再拉不下面子去计较这种小事,可如果另一种情况,张三来和我这么说:“这老话怎么说的?无毒不丈夫!大如,你是男人,不能怂啊!给你刀,去做了他!” 看看,我听到他这话,除了接过刀速度冲出去乱砍以证明自己是个男人之外,还真没什么好办法,你说对不对?

  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歪曲程度:9

  反面影响:5

  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现今女权主义抬头,孔老夫子的这一句话便立时变成了女权精英批判者们群起而攻之的绝好靶子,看看,这就是你们中国男人歧视咱女性的最初起源,孔夫子这老混蛋啊!害我们女性被压迫了几千年啊几千年,好不容易翻身做主人哪,我们要顶上半边天再抢他们的半边~~天!一时间,群情激愤,凶狠异常,热闹非凡。但各位姐姐们阿姨们姑奶奶们,且听如月影说两句话,你们把这罪过都推到孔老人家身上,却是大大地冤枉了他了。

  先根据当年老孔的处境,提出一个疑问:“孔老先生当时,为什么要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的话?任何人说话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当然,除了疯子,而我们的孔老先生应该不是疯子吧?而且这位孔老先生受《诗经》的影响很深,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他认为《诗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而我们再来看看这部孔子都很推崇的巨著,里边倒有很大一部分歌颂了女子的活泼美丽,大方善良,歌颂了当时男女平等的浪漫爱情氛围,事实也是这样,在春秋时代,男女间是相当平等的,而孔夫子本人更是曾反复多次以诗经里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来表达了自己对婚姻和女子的平等看待观点。所以,说孔子歧视妇女,不仅和孔子的思想不符,更与当时的民间社会整个大环境对不上号,因此这个说法,实在是大大地有待商榷。

  所以我们就要看看,孔子当初是在什么一种环境下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这话又是对谁说的?他一宗师级别的身份,不可能在路边想着想着突然心情烦躁就开骂一八杆子打不着的妇女同志吧?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我来大致翻译一下这段话,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个郁闷啊,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多些,还是喜欢女色多些?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重要?干醋自己吃完,依然没人鸟他,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GO,GO,GO!”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你看,知道了这些历史背景和人生经历,孔子这话就很好理解了。我们知道,他骂的人是那种“被养”的女人和小人,女子还好说,可想想什么人才能养小人?君主啊!再看看孔子的卫国之行,一切都明白了,他这话断不是发神经突然开骂起包括自己老妈在内的所有女人,而是有一个特指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卫灵公那位老婆南子,就是那些“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宫廷女权,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后一句话怎么解释呢?就是说你作为一个君主,对那些后宫的女人和没什么本事的拍马小人太亲近了,她们就会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开始用你的权力胡做非为,而你疏远她们吧,她们又要埋怨,总之是非常麻烦。此前没见过什么宫廷里女人之间的斗争的孔子说出这话是可以理解的,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孔子之前,妲己误国,烽火戏诸侯,这些事例还少吗?孔子之后,宦官小人当道,皇后外戚乱政的桥段更是屡屡上演,不可枚数。所以我们的女性同胞们,你们要清楚,孔子当时没发神经把你们全天下的女人不分青红皂白地乱骂一通,别再憋屈他老人家了~~

  最后一个问题,那么是谁误传了这句话,让我们可爱的女性同胞被压迫了几千年之久呢?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如月影要帮孔老夫子平反,自然也要再帮你们找到一个真正的罪魁祸首,让你们发泄出那几千年积下的怨恨(怎么说着说着象鬼片了-_-!),好了,拉回正题,西汉的时候有一位所谓的“大儒”董仲舒,此人大力主张“夫为妻纲”,就是这个家伙,借孔子的一句话断章取义,给广大的中华妇女头上戴上了千年的枷锁。看看这家伙在《基义》一书里提出的“三纲”:“君臣父子夫妻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他这东西就是一为讨好历任统治者的马屁之作。“君为臣纲”,为历代皇帝所接受,渐渐形成了封建统治的一套准则,而“夫为妻纲”,则为历代男人所推崇。这“纲”是什么意思?君为臣纲,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知道这个“纲”的厉害了吧?你想想,各位苦命的女子没嫁人前都一可人的窈窕淑女,本来身份平等,嫁了人,就得时刻提心吊胆地按着老公的这个“纲”过日子,这三纲五常,束缚了中国多少年,害了多少代人啊!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歪曲程度:6

  反面影响:9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

  这句话是庄子说的,八卦一下,庄子此人,实在是如月影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他的思想和性情,都非常十分很特别对我胃口,什么大家不爱听这些?那算了,本来想抖点猛料让大家深入了解一下我这个好同志的……好了好了别扔鸡蛋,我说正事还不行吗?好,先来看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我们在什么地方见得最多呢?第一,是图书馆,第二,是全国各个小学的后墙上,按照现在人们的普遍理解,这句话实在是学习励志类的不二明言警句,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多崇高的目标啊,这比什么孔老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都来得有气势多了,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学子在这句话的激励下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奋发图强追求上进读那些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动力啊,偶像啊,庄子七老八十还能说出这么振奋人心的话,咱年轻的小辈正当青春,怎么能输给他老人家?不狠狠地读书怎么对得起他老人家?

  但真相说出来,往往会让人哭笑不得,庄子的这句话其实是这样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庄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尽头,你当我是SB吗?这样会搞死自己的捏~~庄子是一个追崇顺其自然,清净无为的洒脱人物,他认为人吃个饭,饱了就行,没什么必要追求奢华,穿个衣,别冻着就行,实在不需与什么人攀比。同样,学问也是如此,学够了就行,学以致用,学问学来就是为了用,你一个人再牛B,还能全部用到这世间所有的学问?既然不能用到,那你老学老学把自己整个生命都拿来学这是干啥呢?时间都被你拿来学习了,还怎么有时间把学到的东西拿来用呢?这不就跟吃饭是为了炫耀穿衣是为了攀比的人一样,完全本末倒置了吗?所以他老人家就在《养生主》一书中给后世陷入这个怪圈的书呆子们提了个醒,你们这样苦学盲学乱学通学,对身体不好滴,会搞死自己滴~~

  当然,庄子的这句被人误解的话,其实并没有以上那些例子引起的反面作用那么大,读书是必须的,掌握一定的知识也是必须的,但咱们要记得自己把握好,有个度。你就算用半辈子武装得自己学富五车,却发现很多知识你根本用不上,这不浪费了么?庄子从来都不认为一个人能比自然更大,这是他所有的话中唯一的主题思想,实际上,就算我们拿现在的世界观来衡量一部《庄子》,仍能发现他的学说里,有许多是符合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可叹的是,就是这么一位崇尚自然的思想家,他一句劝解读书人适可而止循序渐进的话却被一些叫嚷着“人定胜天”的人当成了激励年轻人拼命读书的名言来供着,科举改成了高考,八股改成了应试教育,于是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可素质却一年比一年低下,最后整黄了吧?你看现在大学文凭都和废纸没什么两样了,这帮人还不醒悟,还是继续读,读完大学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读完博士读博士后……读完出来一看,嘿,好象我已经老了捏,很多知识也用不着捏,这不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么?最后再说一句私人的牢骚话,最近我去图书馆,总看见一帮老头老太太天天在那侯着,一见有啥免费的学习班就往里钻,也根本不管别人老师是教着什么,各位老爷爷老奶奶们,听我这个后辈说句话,您们这不瞎捣蛋么?赶时髦啊?摆个性哪?想让我们称赞下您啊?还是真打算活到老学到老啊?自个儿细细思量一下有什么意义么?能不能腾些地方给些真正需要的人进去?M的连“量子力学基础浅谈”都有街道的老大妈在里边占着位置,我真是无语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歪曲程度:8

  反面影响:3

  6、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说点轻松点的吧。

  沿着伟大的思想家庄老爷子的足迹,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条咱们耳熟能详的名句:“相濡以沫”。

  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我想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吧?江湖,这个“江湖”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以为最初是古龙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在《大宗师》篇中,庄子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我们口口声声说的“江湖”就是这么来的,没想到吧?做下小广告哈,欢迎观看点评在下拙作:小说《书江湖》,不是什么特别牛B的书,主角比佐罗牛B一点而已,现正联系出版或许不日上市,先搜索来看一下也可以~~

  恩,恩,回来,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当年街道居委会的老大妈就算再没文化,这句话肯定是会说的,在我们的父辈那个婚姻靠组织介绍的年代,这句话支撑了多少性格各异,却本没有多少感情基础的夫妻一直走到了今天,相濡以沫,多好的一个榜样啊,只是当年没曾想,只是当年不知道,既然需要相濡以沫才能支撑,为什么却不干脆洒脱地放手,把自己,也把对方放开去找各自的幸福,去找各自的江湖呢?

  相濡以沫,这句话的全部意思,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我有个大学的同学,是个陕西的女孩子,她在上学时找了个陕西的男朋友,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当然包括了身体,可是那个懒惰的男朋友对她很不好,常打她骂她象佣人一样地指使她,却又根本离不开她,我们惊奇的是,她竟然一直默默忍受了下来,一忍就是四年,我们忍不住问她,你们过得这么辛苦这么难受,为什么还要在一起呢?她却这样回答:“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虽然在一起不是很快乐,但这不就是相濡以沫吗?”

  我无言,这能算是相濡以沫吗?为什么明明外边有更大的江湖,更宽广的天地,为什么明明知道知道自己有更好的未来,却要把双方都绑在一起,不开心地继续过下去呢?我们都身处一个传统思维占据非常强势地位的社会,一句相濡以沫,不知道让多少爱情做了这种传统思维的牺牲品。其实想一想,如果自己都不开心,别人的称赞又能怎么样?如果自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天地,别人的指责又能怎么样?唉,说大了,有点没边没际,父母也教育过我劝合不劝分的道理,这话题也到此为止吧,劝合不劝分,相濡以沫啊,原来我也不能免俗。

  只是叹息一声,我们都没曾想到,除了一句相濡以沫,原来后边,还可以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歪曲程度:--

  反面影响:--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要说起这句话,大半的愤青都会告诉你,这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标准的无政府主义宣言,标准的对社会不满。这句话在各种愤青的文章中,在当前下三流的网络YY小说里那是随处可见,主角通常是弱小无助,饱受压迫和不公,于是有一天突然醒悟,大喊一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立时或悟道飞升,或肉身成佛,或从一个人人可以欺负的小瘪三变成一方霸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基本上,这些孩子的思维都可以总结为一种抑郁太久的被压迫感大爆发,就好象连老天都欠了他们个十万八万似的。可是呢?另一方面这帮无政府主义的家伙又没胆子喊出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类更牛B的话,更不敢扯出个大旗子大叫“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最后,只好喊一喊这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表达一种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憋屈。说实话,其实我挺同情这些人的,无政府主义没什么了不起,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没有经历过无政府主义的阶段,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没有青春,我也经历过那种思想特别冲动觉得这世界上谁都跟自己过不去的时代,不同的是现在我知道了怨天尤人一点用都没有,社会是不公平,社会就是这么吊不公平,如果你觉得社会不公平,你只有自己努力去改变这一切。

  但就算我非常理解他们的青春年少,我还是有必要得跟这些后辈们说一句,你们这句话,其实恰好用错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根本不是你们从字面上理解的,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世间万物都看成猪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猪狗,也根本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说所谓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把百姓看得低微卑贱。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你们推崇的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你们所需要的压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为什么现在你啃着干面包,别人却吃着海鲜大餐?孩子,在大叫不公平之前,为什么你不想想你是否和他流过一样的汗水?如果想不通,也行,那就别想了,为什么你不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稍微扭转一下这样的“不公”?只是大叫着不公平大叫着没天理大叫着等着天上掉个馅饼下来补偿你的委屈你的遗憾你正损失着的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有用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一、普通话中存在的词

1、天文(9个)

太阳——日头、太阳 月亮——月光

小雨——细雨 小雪——细雪

小风——细风 结冰——冻冰

下雪——落雪 下露——打露水

下雨(了)——落雨

2、地理(4个)

小路——细路 温水——温暾水

鹅卵石——河螺扁

开水(煮沸的水)——滚水

3、时令 时间(24个)

白天——日间 先前——先头

去年——旧年 明年——明年

昨天——昨日 星期天——礼拜日

后天——后日 大后天——大后日

前天——前日 大前天——大前日

每天——每日 前几天——前几日

后来——后头 中午——当昼

明天——明日 十几天——十几日

每天晚上——每日夜间

往年(以往的年头)——前几年

凌晨(天快亮的时候)——天光

黄昏(日落以后星出之前)——挨夜边

夜晚(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夜间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三十夜

清晨——晨光早

4、农业(2个)

井绳——井索 垃圾——垃圾(lε sε)

5、植物(16个)

浮萍——薸 芫荽——洋须菜

扁豆——扁荚 小米儿——细米

山芋——红苕 凤仙花——指甲花

玉米——苞萝 向日葵——丝瓜莲

茄子——落苏 马铃薯——马铃芋

荞麦——乌麦 四季豆——四月荚

小白菜——细白菜 黄瓜——生瓜

杜鹃花——映山红

6、动物(19个)

公鸡——鸡公 母鸡——鸡母

鸡蛋——鸡子 鸭蛋——鸭子

鱼卵——鱼子 黄鳝——蛇鱼

蚯蚓——河恨 蜘蛛——蛛蛛

蝎子——酸蝎 蚊子——蚊虫

青蛙——蛤蟆 癞蛤蟆——癞宝个

牛犊——细牛 羊羔——细羊

翅膀——竹翼 猴子——猴狲

兔子——毛兔儿 蝴蝶——布翼儿

蝙蝠——拉叭布翼 萤火虫——点灯星

7、房舍(13个)

楼上——阁上 楼下——阁下

楼板——阁板 窗子——槛窗

钥匙——锁匙 厨房——灶下

客厅——堂前 厕所——屎缸

牛圈——牛栏 猪圈——猪栏

楼梯——阁楼梯

门坎儿——门舌儿

门后(门扇的后面)——门后腋

8、器具 用品(11个)

桌子——桌 洗脸水——洗面水

绳子——索 脸盆架——面盆架

耳挖子——耳朵环

簸箕——畚出 糨糊——面糊

钉锤——狼头 脸盆——面盆

东西——物事

9、称谓(7个)

男孩儿——(男)囡家跛子——折脚

女孩儿——妮家铁匠——打铁个

补锅的——补锅个

吝啬鬼——小毛鬼

小孩子——囡儿、伲家

10、亲属(20个)

曾祖母——老太 小舅子——插米舅

祖父——老朝 祖母——婄

外祖父——公外祖母——姥姥

伯父——伯爷 伯母——伯娘

舅父——舅爷 姐姐——姊

哥哥——大郎 嫂子——嫂

弟弟——弟郎 弟媳——弟妇

妹妹——令妹 妹夫——令妹夫

儿子——囡儿儿媳妇——新妇

女儿——妮儿 女婿——妮婿

11、身体(18个)

脸——面嘴 大腿——大髈

头——头脑壳 颈——头下颈

肩膀——肩膊 口水——嘴涎水

左手——反手 小指——小指指儿

右手——顺手 手指——指指头儿

屁股——屎窟 肛门——屎窟眼

眼泪——眼泪水 掉头发——跌头发

鼻孔——鼻孔眼 胳肢窝——胳落荚

鼻涕(液体)——鼻孔水

鼻子(五官之一)——鼻孔

12、疾病 医疗(3个)

小病——细病 罗锅儿——驼子

肚子疼——肚里痛

13、衣服 穿戴(2个)

尿布——屎片 手绢儿——洋幅儿

14、饮食(10个)

饼——馃 油条——丝瓜菩

早饭——天光 白酒——烧酒

午饭——当头 米汤——米羹水

晚饭——晏饭、夜饭 江米酒——酒酿

蛋羹(加水调匀蒸的)——鸡子糕

煮鸡子儿(连壳煮的鸡蛋)——萝卜鸡子

15、红白大事(4个)

嫁闺女——嫁妮 生孩子——生囡

新郎——新郎倌 新娘——新人

16、日常生活(16个)

盛饭——舀饭 吃早饭——吃天光

喝酒——吃酒 吃午饭——吃当头

抽烟——吃烟 吃晚饭——吃夜饭

洗脸——洗面 吃零食——吃零碎

洗澡——洗浴 逛街 ——荡马路

睡觉——困 睡不着——困不着

做早活——打早朝

小便(动词)——拉尿

大便(动词)——拉屎

(衣服等)洗一次——(衣服等)洗一水

17、讼事(1个)

斩首——砍头

18、交际(2个)

丢人——跌股 拉近乎——套关系

19、商业 交通(6个)

零钱——零碎钞票

三分钱——三分洋

四角钱——四角洋

五块钱——五块洋

自行车——脚踏车

20、文化教育(2个)

学校——学堂 教室——课室

21、文体活动(2个)

玩——嬉 捉迷藏——躲羊

22、动作(5个)

遇见——碰着 捡起来——跋出来

知道——晓得 不知道——不晓得

聊天——说鳖

23、位置(8个)

上面——上头 下面——下头

里面——里头 外面——外头

右边——顺边 手里——手里头

左边——反边 心里——心里头

24、代词等(12个)

我——(吾)我侬 我们——(吾)我人

你——尔(侬) 你们——尔人

他(她)——渠(侬) 他们——渠人

我的——个 你的——你个

他的——(吾)我个什么——得物

你们俩——尔人两个

他们俩——渠人两个

25、形容词(2个)

凉快——凉修修 安静——冰冷修静

26、副词、介词等(5个)

和(这个~那个一样个)——跟

向(~渠打听一下)——跟

问(~渠借一本书)——跟

给(~大家办事)——递(~大家办事)

给我(虚用,加重语气。如:尔~吃干净这碗饭!)——递我

二、休宁方言中存在,而普通话中并不存在的词

在休宁方言中,有的词汇是休宁方言中特有的,但这些词汇的分布范围并不相同,有些只是分布在屯溪区的部分地区。

植物类中——苞萝:玉米。薸:浮萍。

房舍类中——槛窗:窗子。堂前:客厅。 灶下:厨房。

器具用品类中——洗面:洗脸。

亲属类中——朝:祖父。新妇:儿媳妇。

饮食类中——馃:徽州方言区非常常见的一种圆饼形的面食。

日常生活类中——洗浴:洗澡。

交际类中——跌股:丢脸、丢人。

文体活动类中——嬉:玩。

形容词类中——鬎[le33]:物细长。气魄量:形容男子漂亮。

老老大:非常大。 浪浪浅:水很浅。

拱:凸。 急拉拉:焦急。

得人憎:令人讨厌的家伙。

附加成分中——个:结构助词“的”。

添:动词的后置性成分,相当于“再”。

还有一些休宁方言特有的词在结构上或构词方式上不一定都是普通话中现成的词,它可以是短语或固定搭配,甚至有的只是一个单纯的记音符号,如:“一世夫妻三年半”指旧时徽商夫妻相聚时间很短,“清家白说”指聊天。这些固定结构是对屯溪作为历史古城的特定历史文化现象的反映,在其他方言及普通话中往往比较少见,可以说,它们是屯溪方言中特有的词。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休宁方言中不少方言词富有修辞色彩,有趣地反映了休宁人的形象思维。

如:时令时间类中的“挨夜边”,在普通话中即指黄昏,是“日落以后星出之前的时候”,而在休宁方言中称“黄昏”为“挨夜边”,取“挨着夜的旁边”意,从字面即可理解其含义。

动物类中的“蛇鱼”,在普通话中指“黄鳝”,《现代汉语词典》中释“黄鳝”为“鱼,身体象蛇而无鳞,黄褐色,有黑色斑点。生活在水边泥洞里,也叫鳝鱼”,就是这样一种似鱼非蛇的动物,在休宁方言中被称为“蛇鱼”,充分体现了黄鳝的特点,也反映了休宁人起名的智慧所在。

休宁属徽州府,徽州古民宅多为平房,青砖石瓦。徽商外出归来翻新修盖,无法扩大房屋的占地面积,则在空间上下功夫,在高高的平房上又架起一层较矮小的楼,雕梁画栋。直至今日,休宁方言依旧称 “楼上”为“阁上”,称“楼下”为“阁下”,称“楼板”为“阁板”。这就与古徽州民俗“未出阁的及笄少女不得下楼”联系上了。(见房舍类)

此外,像称“右边”为“顺边”、“左边”为“反边”则与人们平时的生活习惯相关联,吃饭、写字多用右手,用右手干活“顺手”,用左手则“不顺手”,因此将“顺手”的“右边”称为“顺边”,将“不顺手”的“左边”称为“反边”颇有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味道。而把“中间”称作“中间心”,缘于古人认为“心”是人身体最重要的部分,而古徽州风俗中,祖宗画像是置于堂前正中的,由此可见“中间”这个位置是很重要的,将同样都很重要的“中间”与“心”相关联,则更显休宁人对堂前正中的重视程度,表明了休宁人尊崇先长的优良传统。(见位置类)

休宁人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如:将整间房子视作一个人。房子本是毫无生气的,门是门,窗是窗,但在休宁人眼中,门槛犹如一个人的嘴里的舌头,故称门槛为“门舌儿”。又把一扇门看作人的胳膊,那“门背后”自然被称作“门后腋”了。(见房舍类)

外地人到屯溪,最大感觉是屯溪人讲话语速快、办事速度快,风风火火。的确,屯溪人性子急,雷厉风行,犹如烧开了的沸水,而那些性格不爽快的人,则被冠以“温暾”一词。“温暾水”指“温水”,在屯溪方言中,以不冷不热的水为喻,形容一个人性格不爽快。举例说:你这个温暾象,如何办得大事!其实,“温暾“一词并非休宁人原创,《广韵》中:“暾,徒浑切。” 《说文解字》中:“温,从水昷声。”在唐人王建《宫词》第四十八:“新晴草色暖温暾。”白居易也有诗:“池水暖温暾”、“温暾冻肌活”。)这些词句中均以“温暾”形容水温。而屯溪方言中以水喻人,更显屯溪人思维的灵活生动。(见地理类)

除上文略举的几例表明了休宁方言词汇的形象性特点外,具体地,休宁方言词汇还具有如下特点:

一、休宁方言词汇不仅富有修辞特点,而且有些还保存有古词,甚至延用古义。

徽州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古代除土生土长的“山越人”外,在隋末、唐末、南宋初有过中原世家大族和百姓向徽州山区的人口大迁移。古徽州人大多依姓构筑聚落,但语言经细细考察,仍可发现诸多历史遗存。现举几例如下:

1、 先

《广韵·下平声·卷二》中:“先,苏前切。”《史记·晁错传》:“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徐广曰:“先即先生。” 《汉书·梅福传》:“夫叔孙先非不忠也。”颜师古注:“‘先’犹言先生也。”而在休宁方言中,“先”也作“先生”的省称,通常在前面冠以姓或名,称为“某先”。如休宁方言中:“王先,尔今朝下午冇得课吧?”(“王先生,尔今天下午没得课吧?”)在这里,“先”字就是延用了古义。

2、 吃(酒) (见日常生活类)

在休宁方言中,“吃”不仅用于一般食物的咀嚼吞咽,如“吃饭”、“吃肉”,而且用于吞下流体的各种饮料,喝茶可以叫“吃茶”,喝酒通常称“吃酒”。一般在酒席上,主人劝菜劝酒通用一个“吃”字,不分是“吃菜”还是“吃酒”。也就是说,“吃”字在休宁方言中兼有古汉语的“食”与“饮”以及现代汉语的“吃”和“喝”的双重意义。

“食”与“饮”在古代汉语中一般用法有分工,如《荀子·大略》:“饮而不食者,蝉也;不饮不食者,浮蝣也。”在现代汉语中,“吃”与“喝”的分工更是清楚,《现代汉语词典》中:“吃,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喝,把液体或流食咽下去。”

其实,“吃”和“喫”同。“喫”可训“食”,“食”又可训“饮”。《说文解字》:“喫,食也”,《正韵》:“食,饮也”。可见,“吃”可以兼有饮、食两种用法。唐代大诗人杜甫《送李校书》诗:“对酒不能吃”中“吃”便是指“饮”。至于元人杂剧及明清小说中,把饮酒叫作“吃酒”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如《警世通言》:“捕人也吃了几遍水酒,全无影响”,《儒林外史》:“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水浒传》:“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客官,你要吃酒时,还有五六碗酒哩!只怕你吃不的了。”

“吃”既是“食”,那么,“吃酒”当然也可以叫做“食酒”。清人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有阛阓子作日记册云:“某日买烧酒四两食之。”人遂传为笑柄,而不知亦未可非也。《于定国传》曰:“定国食酒数石不乱。”柳子厚《序饮》亦云:“吾病痞,不能食酒”。则酒之言食,其来有自这则随笔中涉及到的有于定国,汉代丞相,郯人;柳子厚,唐代人,河东人。这则随笔告诉我们,早在汉、唐时期,“食酒”一词通用于郯地及河东(即今山东、山西一带)的诗文语汇之中,只是到了清代,“食酒”一词渐为“吃酒”、“饮酒”代替,人们少见多怪,反而嘲笑阛阓子,这正表明他们不了解历史,暴露了他们自己才是无知之徒。

把“饮”、“食”或“吃”、“喝”予以明确的分工,这是我们汉语语言进步的一种表现,现代汉语中不再说“食酒”而是说“饮酒”,普通话里也常用“喝酒”而不说“吃酒”了。

唐代有“吃酒”,也有“吃茶”。诗人卢仝的《走马谢孟拣议寄新茶》诗:“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在休宁方言中,与“茶”搭配的也往往是“吃”而非“喝”与“饮”。

3、 凉修修(见形容词类)

在休宁方言中,形容天气凉爽有风,常用的是一个“ABB”形式的形容词:“凉修修”,如:今朝夜间凉修修的,特别舒服(今天晚上天气凉爽有风,特别舒服)。

《广韵·下平声·卷二》:“凉,薄也,亦寒冷也,吕阳切”。“修,息流切”。唐代韩愈在他的诗《赴江陵途中》云:“湘水清且急,凉风日修修。”白居易的《舟中雨夜诗》中也有句:“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凉修修”也读作“凉飔飔”。《广韵·上平声·卷一》:“飔,风也,楚持切,又侧持切。”《广雅释诂四》:“飔,风也。”《文选·吴都赋》:“飔,疾也。”《说文新附》:“凉风也。从风思声。”陆游《七月二十四日作诗》有:“凉飔入袂诗初就,幽鸟呼人梦不全。”

由此可见,以“凉修修”喻天气凉爽有风是古已有之。

4、利市

休宁方言中,遇事有个好的开头,常说“发利市”。“利市”初见于《易经》:“为近‘利市’三倍”。本指做买卖发了财、赚了钱。后人引申为交到好运气,出现好兆头。我国古代民间各地多有乞求“利市”的风俗,如广东一带每年腊月二十四日市井迎神赛会,挨家挨户去乞求“利市”(见《乾淳岁时记》);明人小说中也记载“正月初五,苏州风俗,是日家家户户,祭献五路大神(即财神),谓之烧‘利市’”(见《警世通言》)。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宋代风俗“娶妇至儿家门,从人及家乞见利市财物。”休宁方言把这叫做“讨发利市”。现在人们改为向新娘讨喜糖,表示祝贺喜庆,已不再单纯是“乞讨利市”、“讨发利市”的含义。

5、 造化

休宁方言把幸运叫作“造化”。“造化”本为创造化育的意思。《淮南子》说:“怀万物而友造化”,注解“造化”为“天地”。古人以为人的命运由天决定,所以俗称幸运的事为“造化”,有“天幸”的意思。

在元人杂剧里,“造化”这个词常见到,如说运气不好,“今日造化低,惹场大是非”(《黑旋风》);说运气好,“他如今不来寻你,就是你的造化了”(《燕青博鱼》)。《红楼梦》里有“我们也没有这么大造化”,意思是在说福气。

在休宁方言中,“造化”一词还常用于某些侥幸避免意外事故的时候,如说“好造化,我将走过,那堵墙就倒下来着”,这和现代普通话的用法是有一定差别的。

6、物事

“物事”一词在吴语中很常见,也是休宁方言中最常见的词之一,“物”,读若“木”, “物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东西”。它是“事物”一词的倒装,也是具体的“事”与“物”的总称,可以指代许多具体的对象。例如用休宁方言说:“我上街买物事。”(我上街买东西)中“物事”指代物;说“尔侬做何物物事?”(尔做得物事情?)中“物事”就是指代事。

“物事”一词本来分指“物”和“事”。指“物”,如《古今注》:“农家呼粟麦可食之物,以为物事”;指“事”,如《隋书》:“张衡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见《辞源》)由此可见这个词的来历很早。

明清时,“物事”一词在口语中很普遍,如《警世通言》:“这神道上个作怪的物事,栾太守来看,故不敢出来”。又:“娘问:这物事哪里来的?”《聊斋志异》:“帘内诸官,皆以此等物事进身”,这里的“物事”则指那种芜杂冗长粗鄙不能卒读的文章。而在《红楼梦新补》中也有一句:“分给各房的物事,你可仔细挑选,值多少大小不一般哩!”这句话中也沿用了清代当时“物事”这一土语。

“物事”一词在现代的书面语言中多写作“事物”,只有方言中还保留着它,在休宁方言里有,吴语中也经常看到及听到。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将长期地广泛使用,不会那么快被其它词汇淘汰。

二、休宁方言中有些与普通话词义不同或不尽相同的词汇

现略举几例:

1、担

“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释义:“用肩膀挑”和“担负;承当”,而在休宁方言中,“担”却是“拿”或“拿取”的意义。

如:尔担本书来递我看看(你拿本书来给我看看)。

我叫尔马上就担来(我叫你马上就拿来)。

2、是

“是”在普通话中是表示认同的判断动词,但在休宁方言中,“是”有时表示“在”义,有确定语气。

如:妈妈是屋里困(妈妈在屋里睡觉)。

令妹是体育场,尔到那寻(妹妹在体育场,你到那找她)。

3、标致

“标致”在休宁方言中是“美丽”、“漂亮”的同义词。

“标致”在古代原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明白显示,如《魏书》有“自晋圣达之作,贤哲之书,莫不统理成章,蕴气标致”。“标致”也可指文采风度,虞集文有“尚标致,则多清谈”的话。休宁方言引申作姿质美丽,如说某人貌美,就说某人“标致”,用于女性,也用于男性。

“标致”一词在别的地方方言中也有,常见于前人作品中。如杂剧《鸳鸯梦》:“闻知他有个**,生得十分标致”,《红楼梦》:“(香菱)给薛大傻子作了屋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得标致了”,《警世通言》:“田氏一见楚王孙人才标致,就动了怜爱之心”。现代作品里也有时见到,如鲁迅《藤野先生》里讽刺那些“留学生”:“也有些解散辫子,盘得平的……实在标致极了”。

在休宁方言中,“标致”不仅用于形容人的美,而且可以形容许多事物,如形容色彩、花朵、服等,都可以用“标致”,较其它地方方言用途更为广泛一些。

4、将就

对于某些不尽如意的事物,勉强接受下来,休宁方言叫做“将就”,有姑且如此的意味,比如说:“这件旧衣服,你将就穿一下吧!”

“将就”见于《诗经·周颂·访落》“将予就之,继犹判涣”,意思是说,将勉强依顺它,还恐怕分离,合不到一切。后人把“将”与“就”合成“将就”一词。

“将就”在各地方言都有,古人作品中例句也不乏少数。如元杂剧《窦娥冤》:“我是你亲爷,将就的你”,又:“这也还少些儿,将就他罢”。“将就”后带宾语,都用作动词,这和休宁方言的用法有些区别。

5、记认

在休宁方言中,“记认”有“记号”、“暗号”、“标志”的意思。叫做“记认”,是作个“记”号便于辨“认”,是名词。

某些物品大家都有,为了避免搞错,或遗失后便于认领,在自己的物品上人们不注意的地方做个暗号,叫“做个记认”。有的婴儿胎里带来身上某处有个黑痣或疤块一类的印记,家人就把它作为自己孩子的标志。例如说:“我家囡耳朵背后有个记认。”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常有由于天灾人祸,孩子从小散失,长大以后,凭着身体上的特征——“记认”,和家人重新同居的悲喜剧。

“记认”一词,较早见于古籍。如唐人笔记《王氏见闻》,记一个蜀汉故事:“使人细问之,其男身有何记验,曰:‘我儿脚心上,有一黑子,余不记之’”。这里的“记验”,是“记认”的近音词。另外,如《儒林外史》第三回:“取过笔来,在卷子尾上,点了一点,做个记认”,李渔《连城壁》:“巴子多了,各有记认。这是小的用熟的,难道不认得?”这里的:“记认”的词句都是在物品上做暗号的好例子。

6、翳[ie42]

《现代汉语词典》中:“翳,眼睛角膜病变后遗留下来的疤痕。”在休宁方言中,“翳”指瓜果病了不长,也指人幼年有病不发育。如:“那个小丝瓜翳塌了,好可惜!”又:“对面老张家囡都十五岁了,是恁只这点个子?怕是哪里翳着了吧?”

《广韵·上平声·卷一》:“翳,蔽也,于计切。”《说文通训定声》:“翳,假借为殪。”《诗·大雅·皇矣》:“具畜其翳,修之平之。”《毛传》:“立死曰菑,自毙为翳。”陆德明《释文》:“翳,韩诗作殪。”《孔子家语六本》:“殪而不避。”

由此可见,“翳”字在休宁方言中是沿用了古义,且与普通话词义很不相同。

天津市河北区张兴庄煤业商店张兴庄煤店张兴庄马家胡同3

下文请看。

马家店确认颠末记

殷墟甲骨、西北汉简和敦煌遗书,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三大考古发现。甲骨学、敦煌学和红学,则被列为国际汉学的三大显学。由此不难看出,甲骨之发现与甲骨学在中国乃至国际学术上的显赫地位。到底是谁最先发现(这里的“发现”特指学术意义的发现和认知,并非一般意义的找到或出土)了甲骨文?天津的王襄还是北京的王懿荣?种种相关话题在甲骨学界一直争论不休。

长期以来,王懿荣吃中药辨“龙骨”几成定论,并被写入中学语文教材,影响可谓十分深远。但近年来,随着王襄著作整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倾向王襄发现说,虽然他很可能只比王懿荣早那么十天半个月。

马家店问题的提出

王襄作为著名古文字学家,因与孟广慧最早辨识确认甲骨文而名垂后世。

据王襄遗作《簠室殷契》(《历史教学》1982年第9期)记述:潍友范寿轩售器物(指古董)来天津,说“河南汤阴出骨版。中有文字,征询吾人欲得之否。时有乡人孟定生共话,及怂恿其往购,且欲得之。孟氏意此古版为古之简策也。翌年十月,范君来,告已得古骨版。期吾侪到彼所观览。彼寓西门外马家店,店甚简陋,土室壁立,窗小如窦,炕敷苇席,群坐其间,出所谓古版者,共相摩挲。所见大小不一,沙尘满体,字出刀刻,既定其物,复审其文。知为三古遗品。与之议定价格,骨之巨者,一字一金,小以块计值。孟氏与襄皆寒氏,各就力所能得者,收之而已。所余之骨版,据云尽售诸王廉生,得价三千金,言之色喜”。

王襄的这段文字,生动记述了中国最早的甲骨辨识和交易之详细过程,“土室壁立”的马家店也因此被载入史册。很长一段时期,由于甲骨文的王懿荣发现说一直居垄断地位,因此“马家店”并未引起学者的足够关注,但随着王襄发现说的逐步确立,“马家店问题”的重要也开始日益凸显出来。

大家都知道,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目前国际公认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就是以殷墟甲骨文字的出现为标志的。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王襄和孟广慧发现辨识甲骨文的马家店,与出土甲骨的殷墟同样重要。因此,寻找最早发现辨识甲骨文的天津马家店,就成了津门学者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

马家店胡同之否定

“马家店”到底在哪里?王襄给出的方位非常简单,就是天津“西门外”。为了弄清这个“西门外马家店”的具体位置,天津的许多老中青学人付出了艰辛努力。最初,人们将目光聚焦到了马家店胡同。据《天津市地名志·红桥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1版)记载:“马家店胡同,在红桥区南部,现西马路北段西侧。约1880年形成。东起二道街,西至寺南王胡同。1987年拆除建楼。现名西关北里。”

从20世纪80年代起,王襄先生之子王翁如、孙子王成,以及学生李鹤年等人,就试图寻找“马家店”,并多次到西门外一带考察。1989年7月16日,王翁如先生在《今晚报》发表《甲骨文与马家店胡同》一文,指称马家店胡同即“马家店”所在地,首次将这里与甲骨文联系在一起:“马家店胡同是西马路二道街上的一条胡同名,顾名思义,胡同是因店而得名,但这个店却和一般的‘安寓客商、仕宦行台’的店房不一样。清光绪25年(1899),中国的瑰宝:甲骨,就在这个店里,第一次和世人有了正式的接触,使中国人民知道了甲骨,这是文化界、史学界、考古界一件极其重大的事件。”文章还说这家旅店叫“元胜店”。1993年3月21日,王先生又在《今晚报》发表《马家店胡同》一文,重申了“马家店”在马家店胡同的看法,只是将“元胜店”修正为“元升店”。王先生的文章影响很大,《红桥区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三篇第三章《名街名宅》之“马家店胡同”条,就采用了其说法:“在今西马路,原有一条不长的小胡同,叫马家店胡同。马家店约开设于清中叶,正名叫元升店,店主马姓,俗称马家店……光绪二十五年(1899)秋,古董商范某携刻有文字的甲骨即住在此店,经古文字学家王襄等人的鉴定,系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所以这家小店就是最早发现甲骨文的纪念地。”

从方位上看,马家店胡同恰好在“西门外”,完全符合王襄的记载。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从现今西关北里居民口碑中可知:马家店本名元升店,店主是马姓回民,建筑是二层青砖楼房,1987年随马家店胡同一起拆除。显然,“青砖楼房”与王襄所说的“土室壁立,窗小如窦”无法等同。因此,“马家店”只能是另有其地。

2010年11月,笔者又采访了王翁如先生的侄子王成。据王成介绍,叔叔(王翁如)对其文章中“马家店”在马家店胡同的提法,去世前曾多次予以否定;王翁如还回忆,他和父亲(王襄)去过马家店,对面有座寺庙,曾赶上庙会大集,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而马家店胡同旁边未见有寺庙存在。

如此看来,王翁如先生等的最初考察,大约是循名责实,并未进行仔细辨证(从“元胜店”到“元升店”的修正即可看出),马家店胡同的说法绕了一个圈子,最后又被王先生自己否定,使问题重新回到原点。

马家店问题的重提

2005年,天津电视台文艺部拍摄“甲骨文在天津”纪录片,找到著名民俗学家张仲先生。张仲又请出熟悉西门外一带的钱币收藏家王宗发先生。

2005年12月19日,王宗发引导张仲先生和天津电视台记者,到故物场大街1号进行了采访。王宗发先生1945年生,在红桥区房管局供职长达四十多年,先后负责公房和私房的查勘管理,对西门外一带街道里巷、地理地名等十分熟悉。他早就知道除了马家店胡同的“马家店”外,故物场大街1号也被称为“马家店”或“麻雀店”,因此径直把张仲先生和记者引到这里。

据王宗发回忆,张仲先生对现场和周遍环境进行了仔细考察,最后认为这里应该就是王襄等购买甲骨的马家店。张仲先生还认为“马家店”和“麻雀店”是一音之转,但当时他没有提出具体证据。有关这次考察,留有一段电视录像资料,相关电视片也在天津电视台播出过。可惜随着2008年张仲先生的去世,这一问题再次被搁置起来。

2009年初,已经归于沉寂的马家店问题,因为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的一篇网络帖子,再次被提出并引起各界关注。1月10日14:20,中国记忆论坛网友“卫德大院”(民俗画家王志恒),在天津版以《中国最先发现甲骨文的地方》为题发帖,指称红桥区故物场大街1号和南小道子85号,是“中国第一次发现甲骨文的地点”,并说该地名为“麻雀店”。

事后笔者了解到,王志恒先生和王宗发先生相友善,他关于“麻雀店”和故物场大街、南小道子的情况,均得自于王宗发先生。因为各种机缘之凑巧,马家店问题终于又浮出水面。

故物场大街1号沿革

“卫德大院”的帖子,引起了包括笔者在内的诸多网友的浓厚兴趣:“麻雀店”和故物场大街、南小道子到底与甲骨发现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为此笔者多次与“卫德大院”沟通了解情况,又四处查找资料寻觅线索。

2009年6月25,笔者与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另一位成员张强先生,到故物场大街和南小道子进行了实地考察。事情后来的发展和引起的连锁反应都让笔者始料未及,因此在当天的日记中只有寥寥数语的记录:“考察中国甲骨发现地——故物场大街1号,此地旧为马家店,据说范寿轩第一次就在这里将甲骨卖与王襄与孟广慧。”

那是一个孟夏的下午,天气出奇的热。穿行在狭窄的街巷里,不时可以听到几声蝉鸣。笔者与张强在居民的指引下,很快就找到故物场大街1号。

询问了十余位过往行人,大家都说这里叫“mǎqudiàn”,也有径称这里为“麻雀店”者。据住在1号院的居民介绍,这里解放前是家大车店,院落略呈方形,建筑为U字布局,为低矮的青砖基土房,中间空场可停放车马;抗战胜利后改为“胜利旅馆”,1949年后又更名“黎明旅馆”,一直营业到二十世纪80年代。这里现在是企业产,属红桥区服务公司,现在居民多是该单位职工。

如今的1号院大门,是1976年地震后重修,但尚依稀保存旧观,其余院内原始建筑,则已荡然无存,但如果仔细搜寻辨认,偶或能发现些许原始构件。青砖土房早已被红砖临建取代,密密麻麻布满院内,只剩下几条曲折窄小的短巷,以供居民出入。

紧邻故物场大街1号的南小道子83-87号,是三间老的青砖灰瓦平房,早年与大车店各行各门,两者并无紧密关系。

人证范贵林之发现

关于故物场大街1号的考察无法深入,正当我们觉得收获甚微欲行又止时,有位居民推荐说:百岁老人“范六爷”,住在北小道子一条胡同,十分熟悉本地掌故。他建议我们前去采访。并没费什么周折,我们很快就打听到老人的家。“范六爷”大号范贵林,1907年出生,除了耳朵略背外,身体十分健康。

在20多平方米的私密小院中,我们大声与老人交流起来。被当地居民叫做“mǎqudiàn” 或“麻雀店”的故物场大街1号,老人则称之为“mǎjidiàn”。当笔者追问何谓“mǎjidiàn”,与“麻雀店”有什么关系时,老人笑着说:“mǎjidiàn就是马家店,叫白了就是‘麻雀店’。那里过去卖鸟的挺多,也有麻雀之类的,时间久了就约定俗成,大家还觉得挺恰当。”

随后,范贵林老人又兴致勃勃地讲起马家店的历史。他说,这里原是山东人马姓开的大车店,虽然比较简陋,但在附近仍属“大店”,生意一直很好,在山东、河南客商中,知名度很大。故物场大街左近,原来是繁华的旧物市场,也有卖鸟兽虫鱼的。范老的父亲,曾经做“大包”(承揽装卸运输之类活儿),经常在马家店揽生意。范老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