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生重在养心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很多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因此而导致重大疾病的发生,影响了生活的质量。不少感觉身体滑坡的人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于是四处寻医问药,注重养生,但药养、食养、运动、按摩都试过一遍,却不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把握住养生的重点。
俗话讲,心病还需心药医,现代社会人们很多不健康的状态,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通过养心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中医认为养心为养生之首要条件
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属于中医所讲的情志不调的表现,所谓亚健康,就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亚健康的人有失眠、头痛、浑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问题,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却都很正常。
在中医看来,这些症状大都是由于工作压力过大、生活中受到挫折等导致情绪波动多大,打乱了人体各系统的阴阳平衡所致,比如大怒则伤肝,造成气血郁结,过于悲伤则伤肺,导致气血消散。因此,中医认为养心为养生之首要条件,再好的药,再好的方法,如果情志不调节好,疾病就不会消除。
如何养心?自我调节心理情绪养心就是学会自我调节心理情绪,让自己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中医古籍《黄帝内经》就十分强调对于心志的调节,其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论述不仅受到历代养生名家的推崇,也成为现代养生的重要依据。
现代医学也认为,人们保持心情愉快,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力,而且可以提高骨髓的造血能力,促进血液循环,让人更有精力。因此,当我们感觉到疾病的威胁时,不妨闹中取静,反思一下自己的心境,将抑郁、愤怒、忧伤等不良情绪排解掉,重新获得轻松快乐的心情,各种身体的不适将会不药而愈。
夏日气温飙高,翻来覆去不易入睡怎么办?中医师指出,改善失眠应先从养心做起,同时应先了解自己为什么失眠,再进行治疗,不应该过度依赖安眠药,平日可利用风池等3穴位 ,或饮用酸枣仁汤这一味安神助眠。
台北市中医师公会名誉理事长陈潮宗指出,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有许多人都反应有睡不好的情形发生,并且常会出现不易入睡、多梦、早醒、心烦、疲劳等的情况发生,从传统中医观点来看,主要多因心浮气躁、心火旺所致。
夏季养心助眠 重在养阳
特别是夏季出汗量多,容易增加心脏负担。中医有「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一说,心主血脉,又有「津血同源」一说,津液是生成汗液的物质基础。当夏时阳盛极,暑热邪盛,大热耗气,易伤人体之阳。再加上天气炎热,嗜食寒凉之品则更伤心阳。
据古籍《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心属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对全身都有温养作用,并有汗液调节等作用,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阳,而养阳重在养心,所以才会有「夏季养心」一词。
养心补帖 终结失眠妙招
中医师陈潮宗强调,失眠在传统中医又称为「不寐」、「不得眠」、「著不得卧」。病因多以情志(精神)、饮食或气血亏虚、心火旺、肝机能不佳等内因居多,外加上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心神不安引起失眠等症状。
1心静安神: 俗语说:「心静自然凉」,在高温酷热的夏天,不容易平心静气及保持心平气和,其实越是天热心态越要调整到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须避免心浮气躁产生暴饮暴食的行为出现。
建议: 平日应多做安静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尽量保持精神安静、心情舒畅以怡养心神。
2苦味入心: 可适当食用如苦瓜、莲心等食材,可清热泻火,缓解因心火旺导致的失眠、烦躁等问题。
3助眠食物:
a各色蔬果如青椒、甜椒、地瓜、番茄、樱桃、葡萄等,不只拥有维生素C,还有其他抗氧化、多酚类营养素,能够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身体氧化压力。
b从黑芝麻、牛奶等食物中摄取钙质,帮助稳定情绪、放松肌肉。
c像香蕉富含矿物质钾、镁,也可以帮助安定神经、避免抽筋。
d可多喝无糖豆浆,其含有色胺酸,能帮助合成血清素,让人睡个好觉。
助眠养生/保健3穴:
1神门穴: 位于手腕横纹处,从手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肌腱凹陷处,
功效: 能够安神定志,纾解焦虑,也可改善失眠。
2风池穴: 后头枕骨下,发际内有个凹陷处。
功效: 缓解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失眠等。
3百会穴: 两耳尖直上头顶中央。
功效: 平肝熄风、安神、醒脑、开窍、升提阳气。
法: 用拇指用力按压10次,一天2-3回,可左右手的指尖交替按压,可改善失眠。
助眠茶饮/酸枣仁汤
中医师陈潮宗推荐:有睡眠困扰者可买一些可供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回家熬煮成茶饮来服用。
材料:酸枣仁(捣碎)12克、百合10克、桂圆5克,加入500cc水,中火熬煮浓缩剩下至150cc,于睡前30分钟服用。
功效: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中医认为苦味入心,夏日常失眠,可多吃些苦瓜清热泻火助眠。 夏日失眠中年女性居多,平日可喝酸枣仁汤助眠安神。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有养心安神作用的穴位 2 有养心安神作用的方剂 3 有养心安神作用的中成药 4 养心安神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养心安神 养心安神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yǎng xīn ān shén
2 英文参考tranquilizing mind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养心安神是一种治疗因阴虚而致心神不安的方法。由于心血亏损,以致心悸易惊、健忘失眠、精神恍惚、多梦遗精、大便秘结、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针灸常选用神门、心俞、三阴交、肾俞、太溪(或复溜)等穴,补泻兼施[1]。
症见心悸易惊,健忘失眠,精神恍惚,多梦遗精,口舌生疮,大便燥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多因心血亏虚。方用柏子养心丸。常用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麦门冬、龙眼肉等药。
4
1、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孔子
2、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3、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4、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5、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6、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8、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9、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10、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11、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2、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13、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14、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6、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1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18、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19、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2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2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22、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23、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24、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25、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26、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27、一言九鼎重千秋。——陈毅
2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9、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30、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31、民无信不立。——孔子
3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3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3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35、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司马光
36、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37、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3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本汤是补虚固涩之品。汤中芡实性味甘涩平,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其“止渴益肾”,《本草从新》则认为其“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本品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莲子健脾养心,与芡实合用,能协调心肾功能。猪肚即猪胃,性味甘温,有补虚损、健脾胃的作用,《本草经流》说“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本草图经》又说其“补羸助气”。红枣补脾益气,并能调味。合而为汤,能使脾胃健运、心肾协调、平补虚损,是四季皆宜、老少咸宜之家庭常用汤品。
1 有关教养的文言文句子,求回答必须是中国的
古籍中有关教养的文句实在是多如繁星,以下仅采摘几句:如果感兴趣我可提供文本。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己良箴。 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 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
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 心一执著,万事不得自然。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 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古之学者,在心上做工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 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工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 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 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喜来时,一检点。
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
放肆时,一检点。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 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 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 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 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人争求荣乎,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人争恃宠乎,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功名气节。
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
本真不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
小人之事上也,必谄必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立朝不是好舍人,自居家不是好处士。
平素不是好处士,则小时不是好学生。 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
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 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 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 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辄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 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可拘之权。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不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鸟,哀哉羞此七尺之躯! 暴同三足虎,毒比两头蛇,惜乎坏尔方寸之地! 到处枢偻,笑伊首何仇于天? 何亲于地?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富儿因求宦倾资,污吏以黩货失职。 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
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
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 广田宅,结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
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 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不当为此生市名。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 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
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不当为一家伤财。
济宗党,广束修,救荒歉,助义举,此用财也。 靡苑囿,教歌舞,奢燕会,聚宝玩,此伤财也。
用财者,损而盈:伤则者,满而覆。 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
省嗜欲,减思虑,戒忿怒,节饮食,此养身也。 规利害,避劳怨,营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
养身者,啬而大,惜身者,膻而细。
2 形容一个人没教养的文言文一、《诗经·鄘风·相鼠》——春秋·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译文:
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
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
二、行为不通世俗,玩劣怕读文章。——清·曹雪芹《红楼梦》
释义:活动不合乎世俗的礼仪,性格顽固恶劣不喜欢读书。
三、眼晴长在 上, 只认衣冠不认人。——清·文映江《咏针》
释义:写穿衣服的人,无感恩之心,眼睛只看衣服,不管做衣服人的人的辛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诗经·鄘风·相鼠是一首讽刺诗,其讽刺的对象,说法不一。前人对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二说:《毛诗序》以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郑笺从之;《鲁诗》则认为是妻谏夫,班固《白虎通义·谏诤篇》承此说。
后一说虽然有何楷、魏源、陈延杰诸家的阐发,但究竟由于所申述的内容与此诗所显露的深恶痛绝的情感不吻合,故为大多数说诗者所不取,而从毛序郑笺之说。
搜狗百科-诗经·鄘风·相鼠
3 修养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四义:1指道家的修炼养性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柳公权 书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2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或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近思录·为学》引 宋 程颐 :“修养之所以引年……皆工夫到这里,则有此应”3学习,仿效《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权利篇》:“胥一国之人,皆以忍耐谦让为美德,争相模效修养之,日无暇刻,岂不痛哉!”4休息调养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除去浮花,修养残躯,安排暮景”。
4 求一篇解说人要有教养的古文君人者、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臣以礼事君,忠顺而不解,父宽惠而有礼,子敬爱而致恭,兄慈爱而见友,弟敬诎而不慢,夫照临而有别,妻柔顺而听从,若夫行之而不中道,即恐惧而自竦。
此全道也,偏立则乱,具立则治。请问兼能之奈何?曰审礼。
昔者、先王审礼以惠天下,故德及天地。动无不当。
夫君子恭而不难,敬而不巩,贫穷而不约,富贵而不骄,应变而不穷,审之礼也。故君子于礼也,敬而安之;其于事也,经而不失;其于人也,宽裕寡怨而弗阿;其于仪也,修饰而不危;其应变也,齐给便捷而不累;其于百官伎艺之人也,不与争能而致用其功;其于天地万物也,不拂其所而谨裁其盛;其待上也,忠顺而不解;其使下也,均遍而不偏;其于交游也,缘类而有义;其于乡曲也,容而不乱。
是故穷则有名,通则有功,仁义兼覆天下而不穷,明通天地、理万变而不疑,血气平和,志意广大,行义塞天地,仁知之极也,夫是谓先王审之礼也。若是、则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如赤子之归慈母也。
曰:仁刑义立,教诚爱深,礼乐交通故也。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摘自韩诗外传•卷四。
5 修养的古文《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⑴,其待人也轻以约⑵。
重以周,故不怠⑶;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⑷。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⑸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⑹。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⑺。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⑻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常试之矣。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⑼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⑽而理欤![1]⑴重:严格。
周:周密、全面。 ⑵轻:宽容。
约:简少。以上二句出自《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⑶不怠:指不懈怠地进行道德修养。 ⑷舜: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君王。
仁义人:符合儒家仁义道德规范的人。句出《孟子·离娄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⑸句出《孟子·滕文公上》:“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⑹周公:周文王子,周武王弟。
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继位,由周公摄政。多才与艺人:多才多艺的人。
句出《尚书·金縢》:周公有言:“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事神。” ⑺廉:少。
⑻已:太、甚。 ⑼说:同“悦”。
⑽几:庶几、差不多。[2]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密,他要求别人宽容而简约。
严格而周密,所以不懈怠地进行道德修养;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 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寻求舜所以成为舜的道理,君子对自己要求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仿效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
听说古人中有个叫周公的,他的为人,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寻求周公所以为周公的道理,对自己要求:“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仿效那些像周公的地方。 舜,是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的。
周公,是大圣人,后世(也)没有人能赶上他的;这人就说:“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吗? 他对别人呢,就说:“那个人,能有这些优点,这就够得上一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些事,这就够得上一个有才艺的人了。”
肯定他一个方面,而不苛求他别的方面;就他的现在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地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一件好事容易做到,一种技艺容易学会,(但)他对别人,却说:“能有这些,这就够了。”
(又)说:“能擅长这些,这就够了。”(这)不就是要求别人宽而少吗? 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
(对人要求)全面了,所以人们很难做好事;(对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却)说:“我有这点优点,这也就够了。”
自己没有什么才能,(却)说:“我有这点技能,这也就够了。”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 他对别人,(就)说:“他虽然才能这样,(但)他的为人不值得称赞。
他虽然擅长这些,(但)他的本领不值得称赞。”举出他的一点(进行批评),不考虑他其余的十点(怎样),追究他过去(的错误),不考虑他的现在表现,提心吊胆地只怕他人有了名望,这不也是要求别人太全面了吗? 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那样高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在尊重自己。
虽然如。
6 何为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辞典上说:礼貌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礼貌和教养不全是一回事,礼貌只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懂礼貌和礼节的人不一定具备教养,而有教养的人通常都懂得遵守他所在环境中的礼节和礼貌。比如一个有教养的农民会很好地遵守乡村礼节和礼貌。
就礼貌和教养的关系问题:
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也就是说一个人有礼貌,讨人喜欢,但他可能内在是自私虚伪的。但当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而且还说明这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是好的。
一开始说起教养,现在知道,若非出于真心而表现得面面俱到,那只是礼貌,但礼貌的行为坚持一段后可能会改变态度,成为发自内心的,礼貌也就随之转化为教养了。由此看来,礼貌似乎是教养的基础,是获得教养的量变的修炼过程。
好的教养是天生发自内心的行为,它是善良地对待他人,是一种天性,而不是后天的强制学习。我曾在意大利、牙买加以及美国西部和那里的农民们相处过,他们虽然从事体力劳动,但却天生有一种谦逊的礼貌。
教养与礼貌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区别在于,教养反映的是人本质上的品质与道德水平,反映一种积极的对己对人的态度和行为,而礼貌只是人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的对人谦让恭敬的外在举止。它们的联系在于,有教养的人与人相处时总是会借助礼貌这种形式。因此,我们既不能说一个社交场合彬彬有礼而私下总说人坏话的人有教养,也无法说一个“刀子嘴豆腐心”,十分热心助人的人有教养。
换言之,我们既需要内在道德品质的美好与完善,也需要外在行为举止的礼貌与得体。两者统一,才有助于我们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否则,别人对我们要么“避之惟恐不及”(如果我们是伪君子),要么“敬而远之”(如果我们是满口粗话的热心人)。
教养的核心
“教养”在良好人际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爱心,尊重他人,做事有分寸,善解人意,温文尔雅,注重细节,关心他人,心胸宽阔并发自内心,正派真诚、光明磊落等等。
教养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因为关怀,我们才能注意并准确地把握交往尺度,给别人留下了必要的私人空间;我们才会克服种种不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注意处处使用礼貌用语,努力营造文雅平和的氛围。
人际交往有一条基本规则:你怎样待人,别人也怎样待你。你关怀别人,对别人体贴、周到、真诚、正派、尊重、得体,别人通常也会反过来如此待你。久而久之,你就会具有人际吸引力,你的社会交往、社会赞许需要就能得到充分满足,于是,你便为自己创造了一种有助于持续发展的良好的人际环境。
如此,你便具备了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外在资源之一:健康的人际关系。
因此,教养中的关怀是一种有助于人际交往进入良性循环的对人、对己的大关怀。
7 要有修养文言文阅读孔子去访问康子,弟子子张和子夏跟随着前往。
孔子入座之后,子张和子夏相互讨论问题,讨论了一天也没有决出个胜负。
子夏说话的时候,言辞激切,语气强悍,表情变化很大。
子张说:“您也曾听说过夫子如何议论吧?夫子说话的时候比较言辞缓慢,态度平和而意志坚定,仪态稳重而含有敬意,在没有弄明白别人的意思之前先沉默静听,心平气和而又谨慎小心地把看法说出来,能够推己及人而且谦让有礼,见解高超而符合礼义,心胸开阔而能以宽恕的态度对待他人,大道就由此言传身教而得以弘扬。”
子张接着说:“修养不够的小人在议论的时候,只从自己的心意来看问题,而且又自以为是,专门挑拣别人的错误,眼睛瞪得大大的,攥紧拳头,几乎要赤膊上阵,言辞急切好像喷发出来的一样,口若悬河好像沸腾的水,因为感情冲动而眼睛变得红红的,偶然在某一方面胜过了对方,便沾沾自喜,哈哈大笑,仪态固执而又鄙陋,言辞和语气都鄙下俗气,因此,君子不提倡这样的方式。”
原文
传曰:孔子过康子,子张、子夏从。孔子入坐,二子相与论,终日不决。子夏辞气甚隘,颜色甚变。子张曰:“子亦闻夫子之论议邪?徐言暗暗,威仪翼翼。后言先默,得之推让。巍巍乎信可好,严乎,块乎,道归矣。小人之论也,专意自是,言人之非。瞋目扼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一幸得胜,疾笑嗌嗌。威仪固陋,辞气鄙俗,是以君子贱之也。” (《韩诗外传》卷九)
文章来源:华夏复兴网,原文题名“君子之论与小人之论”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体仁汇编》卷六方之柏子养心丸 41 柏子养心丸的别名 42 组成 43 柏子养心丸的用法用量 44 功效与主治 5 《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引《集验方》之柏子养心丸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柏子养心丸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56 附注 6 《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之柏子养心丸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功效 64 柏子养心丸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承德方)之柏子养心丸 71 组成 72 柏子养心丸的用法用量 73 功效与主治 8 柏子养心丸的药典标准 81 品名 82 处方 83 制法 84 性状 85 鉴别 86 检查 87 功能与主治 88 用法与用量 89 规格 810 贮藏 811 版本 9 柏子养心丸药品说明书 91 药品名称 92 药品汉语拼音 93 剂型 94 性状 95 柏子养心丸的主要成份 96 柏子养心丸的功能主治 97 柏子养心丸的用法用量 98 注意事项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柏子养心丸 1 拼音
bǎi zǐ yǎng xīn wán
2 英文参考Baizi Yangxin Wa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eminis Biotae Pill for Nourishing Hea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baizi yangxin pil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aizi yangxin w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柏子养心丸为方名,同名方剂约有4首。
中成药柏子养心丸的主要成分为柏子仁、党参、炙黄芪、川芎、当归、茯苓、远志(制)、酸枣仁、肉桂、五味子(蒸)、半夏曲、炙甘草、朱砂[1]。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的功效。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柏子养心丸的药典标准。
4 《体仁汇编》卷六方之柏子养心丸 41 柏子养心丸的别名柏子养心丹[2]。
42 组成柏子仁四两,枸杞子三两,麦门冬、当归、石菖蒲、茯神各一两,玄参、熟地黄各二两,甘草五钱[2]。
43 柏子养心丸的用法用量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2]。
44 功效与主治功能养心安神,补肾滋阴[2]。治营血不足,心肾失调,精神恍惚,怔忡惊悸,夜睡多梦,健忘盗汗[2]。
5 《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引《集验方》之柏子养心丸 51 方名柏子养心丸
52 组成柏子仁(鲜白不抽炽者,以纸包捶去油)2两,白茯神2两,酸枣仁2两,五味子半两,当归身2两,生地黄2两,甘草半两,辰砂(细研)半两,犀角(镑)半两。
53 主治《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引《集验方》之柏子养心丸主治心劳太过,神不守舍,合眼则梦,遗泄不常。
54 柏子养心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午后、临卧时津嚼。
55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子大,金箔为农。
56 附注《丸散育丹集成》有黄耆。治血虚内热,失眠心悸,及妇女经少,瘦损潮热。
6 《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之柏子养心丸 61 方名柏子养心丸
62 组成柏子仁(蒸,晒,去壳)4两,枸杞子(酒洗,晒)3两,麦门冬(去心)1两,当归(酒浸)1两,石菖蒲(去毛,洗净)1两,茯神(去皮心)1两,熟地(酒蒸)2两,元参2两,甘草(去粗皮)5钱。
63 功效《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之柏子养心丸具有宁心保坤,益血固精,祛烦热惊悸,聪明不忘之功效。
64 柏子养心丸的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临睡白汤送下。
65 制备方法上为末,内除柏子仁、熟地黄蒸过,石器内捣如泥,余药末和匀,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承德方)之柏子养心丸 71 组成柏子仁、远志、酸枣仁、五味子、人参、肉桂各75g,茯苓60g,川芎、黄芪、当归、半夏曲各30g,甘草3g[2]。
72 柏子养心丸的用法用量为细末,炼蜜为小丸,朱砂为衣,每服9g,日2次[2]。
73 功效与主治功能滋补气血,强心安神[2]。治心血亏损,精神恍惚,怔忡惊悸,失眠健忘[2]。
8 柏子养心丸的药典标准 81 品名柏子养心丸
Baizi Yangxin Wan
82 处方柏子仁25g、党参25g、炙黄芪100g、川芎100g、当归100g、茯苓200g、制远志25g、酸枣仁25g、肉桂25g、醋五味子25g、半夏曲100g、炙甘草10g、朱砂30g
83 制法以上十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柏子仁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5~40g加适量的水制成水蜜丸,干燥;或加炼蜜100~13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84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水蜜丸、棕色至棕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先甜而后苦、微麻。
8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当归)。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炙黄芪)。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品纤维(炙甘草)。石细胞类圆形或类方形,直径32~88μm,壁一面菲薄(肉桂)。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深棕色物(醋五味子)。内种皮细胞**,表面观长方形或多角形,壁微波状弯曲(柏子仁)。内种皮细胞棕**,表面观长方形或类方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酸枣仁)。联结乳管直径12~15μm,含细小颗粒状物(党参)。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品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川芎)。草酸钙针晶成束,长32~144μm,存在于黏液细胞中或散在(半夏曲)。不规则细小颗粒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朱砂)。
(2)取本品水蜜丸12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18g,剪碎,加硅藻土10g,研匀。置索氏提取器中,用乙醚回流提取至提取液近无色,挥去药渣中的乙醚,用适量的甲醇提取至提取液近无色,提取液回收甲醇至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试液洗涤3次,每次40ml,弃去洗涤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40%甲醇10ml使溶解,加在中性氧化铝柱(80目,5g,内径为15cm)上,用40%甲醇1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约5分钟,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水蜜丸12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18g,剪碎,加硅藻土10g,研匀。加乙醚50ml、氨试液10ml,摇匀,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g,加乙醚10ml、氨试液2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三氯甲烷(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水蜜丸25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25g,剪碎,加等量硅藻土,研匀,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nm,理论板数按桂皮醛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
8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87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88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89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810 贮藏密封。
811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9 柏子养心丸药品说明书 91 药品名称柏子养心丸
92 药品汉语拼音Baizi Yangxin Wan
93 剂型大蜜丸:每丸重9g。
94 性状柏子养心丸为棕色的水蜜丸、棕色至棕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先甜而后苦、微麻。
95 柏子养心丸的主要成份柏子仁、党参、炙黄芪、川芎、当归、茯苓、远志(制)、酸枣仁、肉桂、五味子(蒸)、半夏曲、炙甘草、朱砂。
96 柏子养心丸的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97 柏子养心丸的用法用量水蜜丸每次6g,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天2次。
98 注意事项1肝阳上亢者禁用。
作者 / 郑州市中医院 苏金月 李莉莉
在民间,人们有害怕炎暑而称体重的风俗,据说立夏这天称过体重后,就不会担心夏季炎热而消瘦,也不怕疾病缠身了。
古籍中曾有记载: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立夏也称作“孟夏”,即夏天的开始,这时天气逐渐转热, 夏天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
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 养生 的关键。注意养心, 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 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 养生 保健。
夏天,体力消耗大。而消化功能有所降低,进食减少。所以一到夏季,营养物质进入减少,而又消耗增加,很多人都逐渐消瘦,这就必须进补。
夏天要顺应天气的变化, 养生 ,养心。
夏季 白昼长,夜晚短 ,可以晚睡早起,适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但是不能太晚,不要超过晚上十一点。
早上的起床时间也要比在春天时稍早一点,5—6点起床为宜。
中午适当小睡,让大脑和身体能得到休息,但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午休后也不要立刻起床,最好静卧10分钟。
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不宜午休。
中医讲“冬藏夏放”,夏天要增强代谢, 适当运动和晒太阳,把身体的阴寒和邪气驱除出去。可用丝巾抱住头在阳光下适当的晒一晒,气温渐升,易出汗,汗为心之液。
夏天运动量不宜太大,天气炎热,出汗太多,会加重对人的损耗。 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防止心肌缺血发作。
可以在运动的时候,多备一些绿茶、绿豆汤,生津止渴,降温补水。
《素问·上古大真论》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立夏之后,人们情绪可能会随着气温的上升变得烦躁,情绪波动较大。 生气易怒最容易给心脑血管带来损伤,因而夏季要戒躁戒怒,保持心态平和。
这时若能保持笑口常开,恬淡虚无,不仅有利于改善血管功能,还能协调人体各脏器,避免心火内生。
清补凉煲老鸭
配方:老鸭1只(越老越好),沙参、怀山药、莲子、大枣、玉竹各15克,百合12克,枸杞子10克,薏米30克,食盐、冰糖适量。
制法:宰杀老鸭,去毛洗净,将鸭身切成寸块,与中药、冰糖、盐一起放入锅中,加水,共煲2~3小时,即可食用。
功能特点:陈年老鸭性味甘寒,擅长滋阴降火,而且营养丰富。沙参、玉竹、枸杞子滋阴;百合润肺;山药、莲子、大枣健脾;薏米健脾祛阴。处方组织合理,不黏不腻,不温不燥, 适合于夏季热毒疮疖、肺燥久咳、阴虚体质等食用。
冬瓜海带汤
配方与制作:冬瓜100克切片,海带30克洗净,虾皮、精盐适量,煮汤食用,每日一次。也可加鲫鱼一条,一起炖汤。
功能特点:冬瓜味甘淡性寒凉,能清热利水、养阴止血;鲫鱼性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湿止渴。 本方消暑除湿功效显著,多数人可以食用。
香薷饮
配方与制作:香薷5克,白茅根5克,紫苏叶3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代茶饮用,每日一剂。
功效特点:香薷味辛微温,可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紫苏性味辛温,能发散风寒、行气和中化湿,又解鱼蟹之毒;白茅根清热利尿。 本方特别适用于夏季贪凉导致的感冒,伴身困重,怕冷而心烦,头痛而无汗,或见腹痛吐泻者。
本文2023-08-06 15:18:1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