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温州名人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活着的温州名人有哪些,第1张

  方韶毅著《民国文化隐者录》(金城出版社11月版)向读者介绍民国时期的温州文化名人,如林损、伍叔傥、刘廷芳、朱维之、朱镜宙、李笠、叶永蓁、邹梦禅等,文笔轻松活泼,插图60多幅,很是可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夏鼐先生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纪念夏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收录海内外纪念夏鼐的文章60余篇。

  温州市政协文史委编《方介堪与中国文化名人》(西泠印社12月版),收录了方先生与文化名人赵叔孺、张大千、郭沫若、张红薇夫妇、苏渊雷、夏承焘等在艺术交往中留下的大量珍贵的资料和书画作品。

  朱程诞辰100周年,苍南县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著名作家黄传会和他的女儿黄海贝所著《抗日名将朱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该书综述这位英雄33岁的传奇人生,内插照片,后附年谱。王小同主编的《百岁人生》(团结出版社1月版)收集王思本先生文稿及有关文章,反映王老的人生风采。缪克构、杨莹雪著《笔墨人生》(复旦大学出版社3月版,本书为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文化公益项目之一)为书法家徐伯清立传。

  尤育号《学政与晚清教育、学风的变迁——以黄体芳为例》(《浙江学刊》第5期)认为,黄体芳在江苏学政任内的严格考试之举,“培士风、振儒术”的种种举措,振兴书院的经古传统以及倡导汉宋兼习和经世学风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教育和学风的变迁。

  温州历史文化读物《瓯风》新刊第1期于9月刊出,设立栏目有特稿、记忆、人物、文本、笔记、传奇、日记、风土、逸事等,刊登了董苗《我的父亲董每戡》等文章。《温州晚报》开设“东瓯人文”专栏,3至6月连续发表近现代温州名人图说16篇,洪振宁撰稿并提供。卢礼阳《郑伟章〈文献家通考〉温州籍人士生平考订》(《山东图书馆学刊》第3期)对12位温州文献家的生平事迹一一予以订正。

  瑞安黄绍第女婿冒广生于1913年来温州,任职五年,多有编著,与温州文化人来往不断。上海博物馆图书馆编《冒广生友朋书札》(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2月版)收录孙诒让、黄体立、黄绍箕、黄绍第、刘绍宽的信札,其中黄绍第信有8通。又收有薇谷信一通,系雁荡诗稿多首。本书对研究冒先生在温州提供了部分重要的史料。

  2010年是弘一法师诞辰130周年,温州举行系列纪念活动。《温州博物馆、平湖李叔同纪念馆珍藏弘一大师墨迹》(浙江古籍出版社9月版)收入两地馆藏弘一大师书信和书法作品140多件。王新宇《弘一大师温州情缘》(《收藏家》第10期)介绍温州博物馆中收藏的弘一法师致温州郭奇远的信札。

三通学·马端临与《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是《通志》之后出现的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史书。全书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共二十四考,纵贯历代典章制度,从上古至唐宋,分门别类,考其源流沿革,使之判然分明。

作者马端临,《宋史》、《元史》,都没有给他立传。他的家乡饶州乐平县的《县志》卷八《儒林传》,有马端临一个小传,今迻录如下:

马端临字贵与,廷鸾仲子。年十九,以郊恩补承事郎,明年,漕试第一。而廷鸾与贾似道不合,去国,遂侍疾,不复与计谐。宋亡,元以留梦炎为吏部尚书,梦炎求端临出身文书,以亲疾力辞。廷鸾薨,稍起为学官,历慈湖书院、柯山书院山长,教授台州路学。三月,引年归老。初家居,门弟子甚众,有所论辨,吐言如涌泉,闻者必有得而返。虑记载缺逸,因唐杜佑《通典》增续之,名曰《文献通考》,考古君子及治世者赖之。又著有《大学集传》、《多识录》等书。祀乡贤。

恰在同书卷七《选举志》,在咸淳九年(1273)的释文中,列有马端临的名字,这样由此上推20年,我们便知道马端临生于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乐平县志》卷十三收有李谨恩写的一篇 《通考序》,说《文献通考》一书完成于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该书在饶州路刊行。《文献通考》卷首所载饶州路的《抄白》说:“其书本儒,用心二十余年。”这样,我们从大德十一年上推20余年,便知道马端临在30岁左右就开始撰著《文献通考》了。

马端临是在研究了《通典》和《通志》之后,开始撰著《文献通考》的。马端临对《通志》提出了中肯而尖锐的批评,他在《通考·经籍考》著录郑夹漈《通志略》时,特加按语说:

按郑氏此书,名之曰《通志》,其该括甚大。卷首序论讥诋前人,高自称许,盖自以为无复遗憾矣。然夷考其书,则 《氏族》、《六书》、《七音》等略,考订详明,议论精到,所谓“出臣胸臆,非诸儒所得闻”者,诚是也。至于《天文》、《地理》、《器服》,则失之太简……若 《礼》及《职官》、《选举》、《刑罚》、《食货》五者,则古今经制甚繁,沿革不一,故杜岐公《通典》之书五者居十之八。然杜公生贞元间,故其所述止于唐天宝。今《通志》既自为一书,则天宝而后,宋中兴以前,皆合陆续铨次,如班固《汉书》续《史记》武帝以后可也。今《通志》此五略,天宝以前则尽写《通典》全文,略无增损,天宝以后则竟不复陆续,又以《通典》细注称为己意,附其旁而亦无所发明。疎略如此,乃自谓“虽本前人之典,而亦非诸史之文”,不亦诬乎!

对《通志》的这些批评,不言而喻,正是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所要极力避免的。马端临的 《文献通考》也是在杜佑《通典》的基础上增广而成。马端临对杜书认识极为清醒而深刻,他说:“有如杜书纲领宏大,考订该洽,固无以议为也。”(《通考·自序》)然而,他又认为: “时有古今,述有详略,则夫节目之间未为明备,而去取之际颇欠精审,不无遗憾焉。”(同上)马端临仔细分析了《通典》这些缺憾,并针对这些缺憾,制订了撰著《文献通考》的大体作法。在全书二十四考中,除《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考外,其它十九考 “俱效 《通典》之成规。自天宝以前,则增益其事迹之所未备,离析其门类之所未详;自天宝以后,至宋嘉定之末,则续而成之”。(同上)上列五考,是《通典》所没有的,属马端临独创,“采摭诸书以成之者也”。(同上)在取材方面,马端临亦规定得十分严格。他说: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通考·自序》)

在体例方面,全书二十四考,亦称二十四门,每门都有小序,述“著述之成规”和“考订之新意”(《文献通考·自序》)。而对于其所征引的文和献两方面的材料,“其载诸史传之纪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辨而未当者”,则“研精覃思”,凡有所得,皆以按语的形式附于有关问题之后。

马端临继承了杜佑重视物质的优良传统,仍将属于“食货”类的项目放在全书之首。在《文献通考》 中,属于 “食货”类的项目共有八考,这就是《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它们在 《通典》 中大都是《食货典》下的子目。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将这些子目升了级,都作为门,而单独列为一考,同时还补充了不少《通典》所未备的资料,大大丰富了其所包含的内容。例如《文献通考》卷一即《田赋考》一,为《历代田赋之制》。两书对比就会清楚地看出,马端临在唐虞田制之后,补充了“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的记载。这是根据《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问为国”条补充的。按照朱熹的解释,夏代一个丁夫受田50亩,而每一个丁夫按照5亩的收入纳贡,即所谓“五十而贡”。而殷人则开始为井田的制度,即将630亩的土地画为九区,每区70亩,中间为公田,其外八家每家各受一区,借诸家之力以耕公田,因此就不再向私田征税。马端临还根据这一条,补充了“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的记载,并引述了朱熹对这两句的解释。这一补充,特别是对夏殷两代有关田赋的补充,虽然由于资料缺乏,所补有限,但却十分重要。因为正如马端临所说:

典章经制实相因者也,殷因夏,周因殷,继周者之损益,百世可知……爰自秦汉以至唐宋,礼乐兵刑之制,赋敛选举之规,以至官名之更张,地理之沿革,虽其终不能以尽同,而其初亦不能以遽异。(《通考·自序》)

这就是说,历代的典制不论怎样变化,只要我们细加考察,其变化弛张的情况还是可以理清楚的。由于典制的代代相因,即所谓“殷因夏,周因殷”等等,故《通典》在唐虞之后不叙夏殷,在相因这个链环上就有所割裂,而马端临恰恰弥补了这割裂之处,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杜佑原书某些易生误解之处,马端临亦加了按语予以说明。如叙周的田赋之制,首云:“周文王在岐,用平土之法,以为治人之道”等等。马端临在这条材料之末加按语说:

按孟子言,文王之治岐,耕者九一,即司马法也。然自卿大夫采地,推而至于诸侯天子者,恐是商之末造,法制隳弛,故文王因而修明之,非谓在岐之时自立千里之畿,提封百万之井,奄有万乘之兵车也。(《通考》卷一)

这条按语显然有助于正确地理解原文,不致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仅从上列材料看,关于《孟子》一书,杜佑是应该看到并且应该是熟悉的,杜氏不加采录,或是嫌其所记较简略,或是偶或遗漏,属于马端临所说“未备”之列;而对于其书朱熹的注,则杜氏是绝然看不到的,马端临引征《孟子》一书的有关记载时,皆引录了朱熹的“集注”,可以看出,马端临的补充着眼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这些材料的确是杜氏所遗漏,另方面又十分注意前人对这些材料的研究成果,并及时把这些成果吸收和反映出来。

在《文献通考》中,马端临较大幅度地压缩和简化了《通典》的《礼典》部分。《通典》的《礼典》分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和《开元礼纂类》等,共一百卷,从卷数上说,占《通典》全书的一半。而马端临只在《文献通考》中保留了《郊社考》、《宗庙考》和 《王礼考》,共六十卷,从卷数上说,只占《通考》全书的1/58。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凡被《通考》保留下来的诸礼,仍贯彻了补其未备的原则,因此,在很多记载方面,都比《通典》更为详审。如《通典》卷四二为吉礼的《郊天》上,其中有云:“文帝即位,诏有司增雍五畤路车各一乘,驾被具(驾车被马之饰皆具)。”而《通考》卷六九《郊社》二则征引了文帝十三年的制书:

制曰,朕赖宗庙之灵、社稷之福,方内艾安,民人靡疾,间者比年登。朕之不德何以飨,此皆上帝诸神之赐也。盖闻古者飨其德必报其功,其增诸神祠。有司议,增雍五畤路车各一乘,驾被具……

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交待的十分清楚,它比《通典》显然加详了很多。

在《文献通考》中,《经籍考》、《帝系考》、《封建考》、《象纬考》、《物异考》是马端临独创新增的,这五考的增设,突破了《通典》经济、政治的固有范围,而拓展到了文化、国家组织形式以及有关自然变化的各个方面,认为它们的“变通张弛之故”都有关于治乱兴衰。在这里,不管理论上如何,但至少在实际上,马端临已看到了封建社会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经籍考》仅仅是著录了经史子集四部图书,但实际上,马端临是要以此证实“圣经贤传终古不朽”的事实(《文献通考·自序》)。他说:

昔秦燔经籍,而独存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然则秦所燔,除《书》之外,俱未尝亡也。若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当时虽未尝废锢,而并无一卷流传至今者,以此见圣经贤传终古不朽,而小道异端虽存必亡,初不以世主之好恶为之兴废也。(同上)

这一段话清清楚楚地说明了马端临创立《经籍考》的深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马端临撰《经籍考》,是“先以四代史志列其目”的。而所谓四代史志,除汉、隋、唐的正史艺文志外,宋代的就是指:

①《三朝国史》艺文志。按所谓三朝,即指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由吕夷简等撰修,共一百五十卷。

②《两朝国史》艺文志。按所谓两朝,即指宋仁宗、英宗两朝,由王珪等撰修,共一百二十卷。其中的艺文志由宋敏求等人撰。

③《四朝国史》艺文志。按所谓四朝,即指宋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由李焘等人撰修,共三百五十卷。

④《中兴四朝国史》艺文志。按所谓中兴四朝,即指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此书卷数不详,亦未详撰者。考 《宋史》卷四四《理宗纪》,宝祐二年八月 “癸巳,谢方叔等上《玉牒》、《日历》、《会要》及《七朝经武要略》、《中兴四朝志传》,诏方叔、徐清叟、董槐等各进秩”。或谢、徐、董即其撰者。

《经籍考》所著录的大量图书,多是宋朝的图书,即所谓“其存于近世而可考者”(自序)。宋在军事上是灭亡了,但作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在精神上并没有灭亡,而“小道异端”,则是“虽存必亡”的。这虽讲的是书的存亡,但是马端临作为宋的遗民,尤其是宋前宰相之子,其用意还是不言而喻的。

在《封建考》中,马端临以泰伯之为吴、鬻绎之为楚、箕子之为朝鲜为例,说当初封他们的用意,不过是将他们 “自屏于荒裔之地”,但他们后来却都“有国传世”。马端临深刻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他说:

窃意古之诸侯者,虽曰受封于天子,然亦由其行义德化足以孚信于一方,人心翕然归之,故其子孙因之遂君其地。或有灾否,则转徙他之,而人心归之不能释去,故随其所居皆成都邑。(《文献通考·自序》)

这里强调了诸侯立国与“行义德化”和人心所向的辩证关系。很清楚,如没有“行义德化”,也就不可能出现“人心翕然归之”的局面,而没有人心归向,诸侯就不可能长久立国。

马端临分析了秦汉之后诸侯的起灭,指出:

愚尝谓必有公天下之心,而后可以行封建。自其出于公心,则选贤与能,而大小相维之势足以绵千载。自其出于私心,则忌疏畏逼,而上下相猜之形不能以一朝居矣。(《文献通考·自序》)

这里提到了只有出于“公心”,才能够行封建的问题。因为只有出于公心,才能选贤任能,才能“行义德化”,才能“人心翕然归之”,这样,诸侯才能够长久立国。否则,封建就行不通。如果我们要在这个问题上找出“其变通张弛之故”的话,最高当权者的公、私心就是问题的关键,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物异考》。什么是“物异”呢马端临说:“物之反常者异也,其祥则为凤凰、麒麟、甘露、醴泉、庆云、芝草;其妖则山崩川竭、水涌地震、豕祸鱼孽。妖祥不同,然皆反常而罕见者,均谓之异可也。”(《自序》)但马端临既不相信妖,也不相信祥,但却承认物有反常的现象。他举例说:

治世则凤凰见,故有虞之时有来仪之祥;然汉桓帝元嘉之初,灵帝光和之际,凤凰亦屡见矣,而桓、灵非治安之时也。

诛杀过当,其应为恒寒,故秦始皇时有四月雨雪之异;然汉文帝之四年,亦以六月雨雪矣,而汉文帝非*刑之主也。

斩蛇夜哭,在秦则为妖,在汉则为祥。而概谓之龙蛇之孽可乎!

僵树虫文,在汉昭帝则为妖,在宣帝则为祥,而概谓之木不曲直可乎 (同上)

同样的物象,却有这样截然不同的结论,无论如何也是难以令人相信的。因此,马端临说妖祥不可信,是完全有道理的。但马端临又认为,某些自然物的反常现象显然也是存在的,他在《物异考》中列有水灾、水异、火灾、火异、岁凶、地震、山崩、地陷、恒雨、恒寒、木冰、冰花、雷震、蝗虫等等,都是不难见到的,因此否定这些物异的存在是不妥的。可以看出,马端临的看法极为客观,他既不否定天下万物有反常的罕见现象存在,又不赞成将这些现象附会为吉凶妖祥。质言之,马端临的《物异考》,只是客观记载了历史上自然万物出现的反常现象,它虽然“取历代史五行志所书,并旁搜诸史本纪及传记中所载祥瑞”(《文献通考·自序》),但却赋予了这些记载以全新的意义,它们不再是牵强附会的吉凶妖祥,而是对大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写照,它们已和记日月星辰运行的 《天文志》,有了不言而喻的异曲同工之妙。

《通典》中没记灾异或五行方面的内容,说明杜佑不太重视,或者根本就不相信这类内容,故全书摒而不取。而《通志·二十略》中,却有《灾祥略》。虽然郑樵慷慨激昂,奋笔陈辞,以为“人间祸福,冥不可知,奈何以一虫之妖、一气之戾,而一一质之祸福之应 其愚甚矣”! 然而他毕竟仍承认人间有 “灾祥”,这与马端临比起来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马端临有着深厚的史学根底,他的父亲马廷鸾很重视对子女有关历史方面的教育,曾亲自编写《读史旬编》以教育儿辈。所谓《读史旬编》,即是一部从上古到五代的一部编年史。这说明,马廷鸾亦主张编撰古今贯通的通史,马端临继承了他父亲的这一观点,对通史大加赞扬。他说:

《诗》、《书》、《春秋》之后,惟太史公号称良史,作为纪传、书、表。纪传以述理乱兴衰,八书以述典章经制。后之执笔操简牍者,卒不易其体。然自班孟坚而后,断代为史,无会通因仍之道,读者病之。(《文献通考·自序》,重点号为引者所加)

而《文献通考》,恰恰在“会通因仍之道”上下了功夫,我们在前面已经列举,有关田赋,马端临在唐虞之后,补充了夏殷的有关记载,这样,再讲周的田赋制度,其因循之迹就较为明显。《通考》卷六中类似这样的实例还可举出很多,如关于水利田,《文献通考》卷六在“秦李冰开蜀渠”之后,引“公非刘氏”(按即刘攽) 《七门庙记》,补充了汉羹颉侯刘信修“七门三堰”事。这一水利工程,据当地人讲,可溉田二万顷。马端临特别加按语说:

按,此汉初之事,史所不载,然溉田二万顷,则其功岂下于李冰、文翁邪愚读公非集表而出之,以补遗轶。(《通考》卷六《水利田》)

按,此项水利工程,魏扬州刺史刘馥又予以重修,如刘信修堰事漏载,刘馥事亦便难得其实了。

再如《钱币考》,汉文帝五年更铸四铢钱,其文曰“半两”。其后,《通考》顺次记: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行三铢钱,五年(公元前136)罢三铢钱,行半两钱,元狩四年(公元前119)造白金及皮币,元鼎二年(公元前115)令京师铸官赤仄钱(即用赤铜为钱郭)。(见《通考》卷八《钱币考》一)虽然,有些内容《通典》也略有涉及,但其它勿论,只讲《通考》对钱币使用和废罢时间的补充,使钱币流行的时序井然,已是《通典》所无法比拟的了。时间是各项制度因循之迹的关键,所以马端临对其特别重视,一丝不苟。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引述了不少宋代名臣的言论,还特别引述了不少其父亲的言论,其中有的解释典故,有的评论时政,有的则是文人轶事,都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如卷二五《国用考》,其中讲到了“汉丞相诸葛亮劝农讲武,作木牛流马运米,集斜谷口,治斜谷邸阁”事,即引用他父亲的话解释邸阁一词说:

先公曰:邸阁者,仓禀之异名欤,魏晋以来多称之。《晋史·景纪》言,蜀将姜维寇狄道,帝曰,姜维攻羌,收其质任,聚谷作邸阁讫,而复转行至此云云,是邸阁者仓禀之名耳。

这一解释娓娓道来,很像是平时对马端临的耳提面命。

再如卷三七《选举考》,记唐代宗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上奏:“凡别敕除文武六品以下官,乞令吏部、兵部无得检勘。”据史书记载,当时元载所奏,拟多不遵法度,恐为有司驳,故上了这一奏折。接着,马端临征引他父亲的话说:

先公曰: 史称载纳贿除吏,恐有司之驳正也。然近世庙堂除官,超资越格,惟意所为,有司亦曷尝敢问! 是唐之法令犹存耳。

这是由元载事所激发的感慨,对南宋时政提出的尖锐批评,也是马端临从亡国之痛中总结出来的教训,藉他父亲的言论加以发挥罢了。

马廷鸾熟悉两宋文人掌故,马端临引来,亦颇令人耳目一新。在《经籍考》所著录《资治通鉴》之后,马端临引用其父亲的话说:

先公曰:张新叟言,洛阳有《资治通鉴》草稿盈两屋,黄鲁直阅数百卷,讫无一字草书(见《李巽岩集》),此温公所谓平生精力尽于此书也,如人之不能读何!公尝谓吾此书惟王胜之尝读一遍,余人不能数卷已倦睡矣。公此书历英宗、神宗二世,凡十九年而书成。

两屋子《资治通鉴》草稿,经黄庭坚读阅好几百卷,竟连一个草写的字都找不出来。司马光撰著《通鉴》那种认真精神跃然纸上,这为了解司马光的治学精神提供了绝好的材料。

由于马端临撰著《文献通考》,主要是摘引前人有关文献组织成文,因而他常常用按语的形式直接抒发自己的见解。例如关于古代的五行说,马端临征引了两个人的言论,一是苏老泉苏洵说,一是郑夹漈郑樵说。在这两说之后,马端临加按语说:

按古今言灾异者,始于五行传,而历代史氏所述灾异因之。然必曰某事召某灾,证合某应,如医师之脉诀、占书之繇辞,则其说大牵强而拘泥。老泉之论足以证其牵强之失,夹漈之论足以破其拘泥之见。然郑论一归之妖妄,而以为本无其事应,则矫枉而至于过正矣。是谓天变不足畏了,不如苏论之正大云。(《通考》卷二九五《物异考》)

这段按语中肯地评论了苏、郑二论的得失优劣,既表达了自己对五行说的看法,又对读者有指导意义。

马端临撰述《物异考》,主要是客观地整理旧文,有时是明知其非,也不得不姑存其旧。例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前后多符瑞,本不可靠,但因编撰体例所限,仍予载录。马端临对这种情况加按语说:

按《三朝符瑞志》载天禧以前草木之瑞,史不绝书,而芝草尤多。然多出于大中祥符以后东封西祀之时,王钦若、丁谓之徒以此导谀,且动以万本计,则何足瑞哉! 姑存其略云。

所谓《三朝符瑞志》,即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国史》的《符瑞志》。马端临对真宗时的“物异”,表示了极大的怀疑,并认为这是时相王钦若、丁谓等人所为。

马端临的按语皆要言不烦,直舒胸襟;并且一箭中的,直指问题所在,对读者实在大有裨益。

《文献通考》博大精深,从经济、政治到文化的各种典章制度都有所涉及,它实际上已把我国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结构,展示在了世人面前,并井井有条地考溯了这一结构的源流、发展和形成。由于马端临采用了辑录前人文献的办法组织成文,故《通考》和《通典》一样,保存了大量的古籍佚文。如宋代著名私家藏书目《郡斋读书志》,向有袁本、衢本之分,而衢本却罕见流传。可喜的是,马端临的《经籍考》所引《郡斋读书志》,却正是二十卷的衢本,它不仅为衢本《郡斋读书志》的存在提供了佐证,而且为其校勘也提供了难得的依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端临引用前人文字,较少省改,其辑佚和校勘价值就更加明显。

《文献通考》的出现,使典制史这一专题史书的体例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唐杜佑《通典》的撰修目的是“将施有政”,即供时政参考利用。而马端临撰修《文献通考》的目的,则是采寻各种典制的“变通张弛之故”,即既要明了各种典制的变化,又要明了它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比“将施有政”的目的更加深刻而远大。在引述前人文字方面,马端临丁卯分明,绝无掠美之嫌,这又是《通志》不可与之同日而语的。可以说,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文献通考》都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了它以前的同类性质的书。

1十通:是指我国古代十部闻名的政书,包括:唐代杜佑根据刘秩所编《通典》,宋代郑樵编纂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朝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清)通典》、《皇朝(清)通志》、《皇朝(清)文献通考》和清末刘锦藻所编《皇朝(清)续文献通考》。“十通”使我国几千年的古代典章制度有了系统完整的记载。2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3元朝马端临积二十余年功力著成《文献通考》,为一部著名的典章制度通史。与杜佑《通典》、郑樵《通志》并称为“三通”。4《通志》,宋郑樵撰。本书是仿《史记》的体例,收罗上起传说中的三皇、下迄隋唐之史料而编成的一部通史著作。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成书。全书200卷,附考证3卷,内容极广,包括了本纪、年谱、世家、列传、载记和二十略。其中纪传终于隋,礼乐刑政诸略止于唐,艺文、校雠二略止于北宋。此书发凡起例,贯穿各史书志,包举历代典章制度、学术源流,提供了有关古代社会和自然的各种知识,在史学上颇有贡献。其最大价值在于“二十略”,除礼、职官、选举、刑法、食货五略多据前人典章加以论述外,余下十五略多为阐述个人见解,而且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等五略为旧史所无,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等略亦颇有可取之处,有较高的文化史、学术史价值。有商务印书馆1935年影印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重印本。5《古今图书集成》 清陈梦雷原编,蒋廷锡奉敕校补,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体例最完善、用途最广的一部类书。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编成。全书10000卷,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等六汇编。汇编之下又分32典,典下分部,共6117部,每部设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无者缺之。它集古代图书之大成,搜罗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以及天文、气象、地质、矿产、农业、牧业、渔业、手工业、工程技术、数学等各方面的资料,其中保存明代文史资料特多,西学传入也多有反映。此书不仅收罗丰富,而且分类细密,体例完善,检索甚为方便6"十三经注疏正义“ 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包括:《发表于 2009-08-24 02:36:44 引用 1 楼 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7蜀本:宋代四川地区所刻的书,世称“蜀本”。蜀本特点是:字体多似颜体,字画肥劲朴厚,结构架势雄浑壮丽,版式疏朗悦目。版心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没有耳子。版心下端多有刊工姓名。纸张雪白,校勘精当,可与浙本相媲美。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评宋刻本书:“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由于在宋末元军进攻四川时大肆焚毁抢掠,因而蜀本流传至今,比浙本、建本要少得多了。蜀本中又可分为成都本、眉山本。8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是《诗经》(《诗》)、《尚书》(《书》)、《礼记》(《礼》)、《周易》(《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9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3年5月1日,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 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82年3月12日,该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79039卷,总字数将近10亿,可谓超级文化大典。《四库全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10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是一部集大成的旷世大典,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永乐大典》屡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存不到800卷,约为原书的4%,《大英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第一,犒赏功臣,每位开国的君主手下都会有一些功劳比较大的臣子,册封爵位主要就是为了犒劳他们。

第二,安抚作用,一般能获得爵位的人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劳苦功高的臣子,这些人往往很有势力,册封爵位也是为了安抚他们,让他们领皇帝的情,不会犯上作乱。

第三,制造竞争。制造等级的差距使他们互相牵制。

第四,巩固皇权。这个应该就是最重要的目的吧。等级的划分,强化等级的观念,使皇帝成为等级观念最大的收益者,从思想上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爵位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因其与皇帝关系的亲疏(皇族封爵)及功劳大小(功勋封爵)而有高低之分。

明代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规定了皇室贵族八等封爵制。

清代皇室贵族的封爵在明制的基础上又增为十二等:

第一和硕亲王,第二多罗郡王,第三多罗贝勒,第四固山贝勒,第五镇国公,第六辅国公,第七不入八分镇国公,第八不入八分辅国公,第九镇国将军,第十辅国将军,第十一奉国将军,第十二奉恩将军。

皇子成年前后受封,或先封贝勒、贝子,后晋封郡王、亲王,或径封亲王,爵位概由皇帝"钦定"。

参考资料

刘锦藻清文献通考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1《中国文学史(新著)》 章培恒等 上海文艺出版社

2《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王运熙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5《文学理论》 [美]韦勒克等 北京三联书店

6《现代西方美学史》 朱立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1、齐鲁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复习辅导与习题集

2、上海古籍《古代文学三百题》

这两本书都很好,尤其是第一本,配套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特别

普通新华书店都有卖的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唐宋词通论》 吴熊和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论汤显祖及其他》 徐朔方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乐府诗述论》 王运熙 上海古籍出版社

再详细的:

--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一 先秦两汉书目

十三经注疏 阮元 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 全四十册

中华书局1982年用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全二册

四书章句集注 四部备要本

论语译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重印

论语新解 钱穆

孟子译注 兰州大学中文系 中华书局1660年版

孟子正义 焦循

墨子闲诂 孙诒让 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

老子本义 魏源 中华书局1955年重印

老子校诂 马敍伦 中华书局1974年版

重订老子正诂 高亨 中华书局1959年版

老子校释 朱谦之 龙门书局1958年版

中华书局1963年新一版

老子新译 任继愈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庄子解 王夫之 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

庄子集释 郭庆藩 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

列子集释 杨伯峻 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

中华书局1979年版

管子集校 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 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荀子集解 王先谦

韩非子集释 陈奇猷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韩非子集释补 陈奇猷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吕氏春秋集释 许维遹 古籍刊行社

春秋左传集解 杜预注 孔颖达疏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左传译文 沈玉成 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国语韦昭注二十一卷 顾广圻 四部丛刊影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

战国策高诱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续注 士礼居仿宋刻本 武昌局

翻刻本

顾广圻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

诗三家义集疏 王先谦

毛诗正义 孔颖达 见十三经注疏

诗集传 朱熹 上海古籍1980年版

诗经通论 姚际恒 中华书局1958年版

诗义会通 吴闓生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诗选与校笺 闻一多 收入《闻一多全集》选刊之四

诗经选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诗经选译(增补本)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诗经今注 高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

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孙作云 中华书局1979年重印

诗三百篇探故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诗经韵读 王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诗经研究论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楚辞章句 楚辞补注 王逸注 洪兴祖补注 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

本重印

楚辞集注 朱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楚辞通释 王夫之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重印

山带阁注楚辞 蒋骥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屈原赋注十卷 通释两卷 戴震 万有文库第一集

楚辞书目五种 姜亮夫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屈原赋校注 姜亮夫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屈赋通笺 刘永济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屈赋新编 谭介甫 中华书局1978年版

离骚纂义 游国恩 楚辞注疏长编第一编 中华书局1981年版

离骚语义疏解 王泗原 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林庚 上海古籍1981年重印

天问论笺 林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楚辞论文集 游国恩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楚辞论文集 蒋天枢 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楚辞韵读 王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楚辞选 马茂元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980年重印

楚辞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山海经笺疏 郝懿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

先秦散文选注 罗根泽

汉魏六朝散文选 陈钟凡

盐铁论校注 王利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论衡集解 刘盼遂 中华书局1959年版

潜夫论笺 汪继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中华书局1979年版

贾谊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晁错集注释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枚叔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司马长卿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扬子云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张河间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蔡中郎集 四部备要本

史记 司马迁

汉书 班固

后汉书 范晔

史记三家注 史记集解 裴駰

史记索引 司马贞

史记正义 张守节

汉书补注 王先谦 商务印书馆1959年重印

汉书管窥 杨树达 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后汉书补注 惠栋

后汉书集解 王先谦 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淮南子高诱注 《诸子集成》中华书局本 世界书局本 第七册

说苑 刘向 四部丛刊影印明钞宋本

新序 刘向 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

文选李善注(有关部分) 中华书局1977年缩印本

文选六臣注(有关部分) 四部丛刊影宋本

古诗十九首集释 隋树森 中华书局1955年版

玉台新咏(有关部分) 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明寒山赵氏刊本1958年

重印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郭茂倩 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

古诗源(有关部分) 沈德潜 中华书局1977年重印本

古诗纪(有关部分) 冯惟讷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丁福保 中华书局1959年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逯钦立 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关部分) 严可均 中华书局1965年重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诗歌选(有关部分) 林庚、冯沅君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 北大中文系

-- 作者:tecdai

-- 发布时间:2004-3-2 19:30:58

-- 二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书目

孔北海集评注 孙至诚 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孔少府集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曹操集 中华书局1959年版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曹子建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曹集铨评 丁晏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建安七子集校注 吴云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三曹研究资料滙编 河北师院中文系 中华书局1981年版

王粲集 中华书局1980年版

诸葛亮集 中华书局1960年版

阮籍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阮步兵咏怀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嵇康集校注 戴明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陆士衡诗注 郝立权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陆机集 中华书局1982年版

靖节先生集 陶澍 集注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排印本

陶渊明集 王瑶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陶渊明集校注 逯钦立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陶渊明研究资料滙编 中华书局1962年

陶渊明诗文滙评 中华书局1961年

陶渊明 中华书局1965年

谢康乐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谢灵运\\集校注 顾绍柏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鲍参军集注 钱仲联增补、集说、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增订

谢宣城集校注 曹融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谢宣城诗注 郝立权

庾子山集注 倪璠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庾信诗赋选 谭正璧、纪馥华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1979版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堮

汉魏六朝文絜笺注 许櫣评选 黎经诰笺注

汉魏六朝散文选 陈钟凡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 北大中文系 北大出版社

水经注疏 杨守敬 熊会贞 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修订重版

洛阳伽蓝记校释 周祖谟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旧小说(甲集) 吴曾祺 辑 商务印书馆1914初版1957年重印

古小说钩沉 鲁迅 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1973年版

太平广记(有关部分) 李昉 中华书局1961、1982年印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关部分)严可均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丁福保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郭茂倩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逯钦立

古诗源 (有关部分) 沈德潜

古诗纪(有关部分) 冯惟讷

古谣谚(有关部分) 杜文澜

玉台新咏(有关部分) 徐陵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萧涤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 王瑶 北大出版社1986年版

汉魏六朝诗论丛 余冠英

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

乐府诗论丛 王运熙

乐府文学史 罗根泽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 曹道衡

八代诗史 葛晓音 陜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钱志熙 北京大学出版社

魏晋玄学 汤用彤 中华书局1985年版

理学、佛学、玄学 汤用彤 北大出版社1990年版

世说新语笺疏 余嘉锡 中华书局1983年版

搜神记 干宝

搜神后记 陶潜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张溥

汉魏丛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北史

南史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唐长孺 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 唐长孺 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拾遗 唐长孺 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

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 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杨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

诗品注 陈延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王子安集注 蒋清翊 光绪间刻本

王元功文集五卷本会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杨烱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卢照邻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

骆临海集笺注 陈熙晋笺注 中华书局1961年版

陈子昂集 中华书局1960年版

陈子昂研究 韩理洲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曲江集 张九龄 四部备要本

孟浩然集 四部备要本

孟浩然诗选 陈贻焮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王右丞集笺注 赵殿成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重印

王维诗选 陈贻焮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重印

李太白全集 王琦 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版

李白集校注 瞿蜕园 朱金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杜诗详注 仇兆鳌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钱注杜诗 钱谦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再版

杜臆 王嗣奭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影印

读杜心解 浦起龙 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

杜诗镜铨 杨伦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排印本

读杜诗说 施鸿保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1964年印

杜甫研究 萧涤非 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1961年印

杜甫评传 陈贻焮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988年版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杜甫卷 中华书局1964年版1982重印

王昌龄诗注 李云逸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刘开扬 中华书局1982年版

岑参集校注 陈铁民 侯忠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元次山集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

钱考功集 四部丛刊本

韦苏州集 四部丛刊本

刘随州集 四部丛刊本

李君虞集 席氏本

卢纶诗集校注 刘初棠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华阳集 席氏本

孟东野诗注 陈延杰 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孟东野诗集 华忱之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张籍诗集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张籍诗注 陈延杰 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长江集 四部丛刊影印本

王建诗集 中华书局1959年版

韩昌黎文集校注 马其昶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钱仲联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柳宗元集 中华书局1979年版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柳宗元 中华书局1964年版

刘禹锡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白居易集 中华书局1979年版

白香山诗集 汪立名编注 四部备要本

白居易诗评述滙编 陈友琴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元氏长庆集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影印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 中华书局1959年版

李贺诗集 叶葱奇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1980年重印

樊川诗集注 冯集梧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樊川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点本

玉溪生诗笺注 冯浩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标点本

樊南文集详注 冯浩 四部备要本

樊南文集补编 钱振伦 钱振常注 四部备要本

温飞卿诗集笺注 曾益 顾予咸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校点本

孙可之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影印宋蜀刻本

罗昭谏集 四库全书著录

皮子文薮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校点新本

唐甫里先生文集 四部丛刊影印本

聂夷中诗 杜荀鹤诗 中华书局1959年断句排印本

韦庄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韦庄词校注 夏承焘 刘金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南唐二主词校订 王仲闻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花间集评注 李冰若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全唐诗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全唐文

说郛

唐人小说 汪辟疆校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唐宋传奇集 鲁迅校录 文学古籍刊行社印本

本事诗 孟棨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唐语林 王谠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云溪友议 范摅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唐摭言 王定保 古典文学出版社

唐国史补 李肇 古典文学出版社

唐诗纪事 计有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五代史

新五代史

文献通考

历代诗话正续编 何文焕 丁福保 中华书局1981年版

清诗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一版

清诗话续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诗话总龟 阮阅 四部丛刊影印本

苕溪渔隐丛话 胡仔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标点本

诗人玉屑 魏庆之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诗薮 胡应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版

历代诗话 吴景旭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随园诗话 袁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点校本

瓯北诗话 赵翼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点校本

昭昧詹言 方东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校点本

带经堂诗话 王士祯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宋诗话辑佚 郭绍虞 中华书局1980年版

原诗 叶燮

饮冰室诗话 梁启超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宋诗话考 郭绍虞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陈寅恪

元白诗笺证稿 陈寅恪

唐诗杂论 闻一多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隋唐五代史纲 韩国磐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唐代科举与文学 傅璇琮

中国文学简史 林庚 北大出版社1988年重印

唐诗综论 林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唐诗论丛 陈贻焮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唐代诗人丛考 傅璇琮 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诗人行年考 谭优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唐人行第录 岑仲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程千帆诗论选集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程千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人选唐诗(十种)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

全唐文纪事 中华书局

唐才子传

唐人说荟

唐音癸签 胡震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

旧唐书

新唐书

唐会要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袁行霈 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汉唐文学的嬗变 葛晓音 北大出版社1990年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 葛晓音 北大出版社1998年版

唐诗小集(丛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tecdai

-- 发布时间:2004-3-2 19:31:50

-- 三 宋元明清书目

小畜集 四部丛刊本

小畜外集 四部丛刊本

河东先生集 四部丛刊本

珠玉词 晏殊 宋六十名家词本

范文正公集 四部丛刊本

乐章集 宋六十名家词本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苏学士文集 四部备要本

苏舜钦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一版

欧阳文忠全集 四部备要本

欧阳文忠公文集 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印

六一词 欧阳修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嘉佑集 苏洵 四部备要本

司马文正集 司马光 四部备要本

元丰类稿 曾巩 四部备要本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中华书局1959年版

王文公文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校点本

王荆公诗文沈氏注 沈钦韩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1962年排印本

王荆公诗笺注 李璧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

王安石 邓广铭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施注苏诗 施元之 四库全书著录

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 查慎行 乾隆间刻本

苏诗合注 冯应榴 光绪九年刻本

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王文诰 嘉庆间刻本、光绪间刻本

苏诗补注 翁方纲

苏轼文集 中华书局1986年标点本

苏轼乐府笺 龙榆生 商务印书馆1958年

苏轼评传 曾枣庄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栾城集 苏辙 四部丛刊本

豫章黄先生文集 黄庭坚 四部丛刊本

山谷诗集注 四部备要本

豫章黄先生词 龙榆生校点 中华书局1957年版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 中华书局1978年版

淮海居士长短句 龙榆生校点 中华书局1957年版

淮海词笺注 杨世明注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王光年增注 中国书店1985年版

晁氏琴趣外编 龙榆生校点 中华书局1957年版

济北晁生鸡肋集 四部丛刊本

后山居士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后山诗注 任渊 四部丛刊本

后山诗注补笺 冒广生 商务印书馆1936年

张右史文集 张耒 四部丛刊本

柯山词 龙榆生校 中华书局1957年

片玉集 陈元龙集注 强村丛书本

清真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