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城市地名的由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中国各城市地名的由来?,第1张

“无锡”这一地名的由来,现存在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即现在流行的说法,认为周、秦间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新莽时锡复出,改县名为“有锡”,东汉初为无锡。这一说法见于唐朝陆羽《惠山寺记》,谓:“山东峰(按:指惠山东峰,即锡山),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吴郡。”这一说法,历代无锡地方志都相沿记载。但清光绪《无锡县金匮县志》认为:“王莽时大改郡县之名往往与旧名相反”,所谓“锡出而更名,孝顺时锡竭而复旧,殆不足据。”

另一种说法认为“无锡”是古越语地名之一。“无”是发语词,无实义,“锡”的原义因古越语佚亡已久,无从考证。这一说法是当今一些地名学者、语言学者、历史地理学者在总结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对江浙地区大量地名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无锡”和江浙地区其它许多地名,如夫椒、余杭、句容、姑苏等一样,都是属于齐头式地名,冠首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语的发语词,无实义。这些地名随着古代吴越地区的氏族迁徙、流散和与华夏族的融合,原义渐至湮没,但一部分却因用汉字记录同样的音而保存下来,后人不知道所由来,往往望文生义,妄加解释。又有学者认为,“无锡”是因为生活在无锡的一个古越人部落以一种“治鸟”为图腾而得名,其本义应上“神鸟"。

关于“香港”一名的由来,有三种传说:

一说来自“香江”。据说早年岛上有一溪水自山间流出入海,水质甘香清甜,为附近居民与过往船只供应淡水,称为“香江”。由香江出海的港口也就称为“香港”。香江故址在今薄扶林附近,早已不存,但“香江”却成了香港的别名。

另一说香港名称来自“香姑”。香姑是传说中的女海盗,盘踞香港岛,后该岛被称为香姑岛,简称香岛,再演变成香港。

还有一说香港之名源于”红香炉”。传说很久以前从海上飘来一个红香炉,泊于天后庙前,居民以为天后显圣,便把红香炉供奉在庙中。岛上有个山也称为红香炉山。后来把这地方叫做“红香炉港”,统称“香港”。

有根据的一种说法,是说香港得名与香树、香市有关。香树生长于广东沿海及越南北部,以东莞、新安等县为多,香港沙田及大屿山亦有种植。

香树长高至二十尺时,割出树液,就可制成“香”,是多种香制品的原料,可作供神和上贡的佳品,“莞香”闻名全国。明神宗万历元年以前,香港一带均属东莞县。沙田、大埔一带是“莞香”的著名产地。

因香产丰盛,这里的香市贸易也十分发达。香产品多数先运送到九龙的尖沙咀,再用“大眼鸡”船运至石排湾(即今日的香港仔)集中,然后转运往中国内地、南洋以至阿拉伯国家。故尖沙咀古称“香埠头”,石排湾这个转运香料的港口,也就被称为“香港”,附近的村庄也被称为“香港村”后来,“香港”一名被扩大应用于全岛。

长沙作为地名,应出现于城市形成以前。长沙一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逸周书》又名汲冢周书,传为281年(晋太康二年)得于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时期的魏安厘王墓中,则其成书至少在战国以前,虽然战国至秦汉时期篇章有所增变,但据历代学者考证其记载的史迹多有根据。“王会篇”记载了公元前11世纪周公营建雒邑竣工后,周成王大会诸侯,方国的盛况。当时“长沙鳖”是作为方物贡献给周王室的,据孔晁注“王会篇”,谓“长沙鳖”“特大而美故贡也”。方物以地而名,可见长沙当时已是很有名气的地方,这是长沙之名出现有据可考的最早时间,此后在《战国策·赵策》中有“长沙之难,太子横为质于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长沙,楚之粟也”等等,长沙的名称就屡见不鲜了。如果说历史文献在流传过程中还有可能失实的话,还有一份最有权威的资料,1986年湖北荆沙铁路修建时发掘的包山2号大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2件有长沙之名,一为“长沙正”名“龚怿”,一为“长沙公之军”。包山2号墓的时代为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00年。以上资料证明,长沙地名的出现不晚于战国中期,可能早于公元前11世纪。据《湘川记》云:“秦分黔中郡以南之沙乡地区置长沙郡,则长沙之名始于洪荒之世,而以之为乡为郡,则在后世耳。”所谓洪荒之世,也是指有人类聚居生活之始。

长沙一名是怎么得来的,历来众说纷纭,史籍记载各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说:

第一,得名于长沙星。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天象时选择一批星象作为定位观测的标志,创二十八宿之说。认为上有星象,下有相应的“星野”,《史记·天官书》云:“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二十八宿中轸宿有一附星名为“长沙”,古人按星象分野的理论,将长沙之地以应长沙星,认为长沙地名源于星名,故长沙又有“星沙”之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云:“长沙一星在轸中,主寿命。”又云长沙星明则“主长寿,子孙昌。”这些说法适应于封建社会人们的认识和心理需要,故长沙得名的此说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第二,得名于万里沙祠。万里沙祠一说最早见于晋阚马因 所著《十三州志》:汉“有万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东莱万里,故曰长沙。”此后,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援引《东方朔记》云:“南郡有万里沙祠,自湘州至东莱可万里,故曰长沙。”唐杜佑《通典》中潭洲“秦为长沙郡”的自注亦云:“有万里沙祠,故曰长沙。”于是以后的各代地方志,多引此说作长沙得名之源,并加以阐发考释,认为长沙在古代有祭礼沙土之神的活动。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前111年)春,曾到山东东莱祈祷“万里沙”(东来曲城有“沙径三百余里”的沙原),东汉应劭注曰:万里沙,神祠也。长沙至东莱相距万里之遥,人们将此事和此两地联系,于是有“长沙者,所谓万里长沙也”之说。

第三,得名于“沙土之地”。长沙的地质结构为以石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及页岩等为基础,经过长年的外力作用,地层崩塌的岩石,经风化和水流的冲刷,使大量的砂、石都聚积于地表,特别是现长沙市区所在的湘江河谷地带,分布着大片的沙滩,沙洲等,每当枯水时节,这些洲、滩露出,向人们展现出成片的砂土,尤其是沙粒长大,“白沙如霜雪”。在古代,自然环境未经污染破坏,这种景象很是引人注目,故古籍中多有称长沙为沙乡或沙土之地。如唐大历间长沙太守张谓著《长沙土风碑铭》引《遁甲记》云:“沙土之地,云阳之墟。”又《路史》曰:“沙,为长沙;云阳,为茶陵。”又《元和郡县志》云:“《禹贡》荆州之域,春秋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乡为长沙郡,以统湘川。”

第四,得名于长形的沙洲。长沙湘江中的水陆洲,长约5000米,宽约100米,是一较有特色的地理景观。关于水陆洲的出现,有不同的认识,过去人们根据宋代《太平寰宇记》说:“晋惠帝永兴二年此洲生。”认为水陆洲是东晋才出现的。但地质工作者在对长沙的地质结构作取样分析时,确认水陆洲为第四纪全新世时形成的一级阶地的典型地层,时代至少在1万年以上。古代湘江水位较低,如1986年发掘的长沙县南土乇 遗址,与水陆洲南头相距不远,位置就在低于水陆洲的河滩上,遗址年代距今7000多年,其底层亦为属第四纪全新世地层。因此,水陆洲应早在东晋以前就已出现,可能由于水位的涨落,有时被洪水淹没。

第五,得名于“蛮越”语“祭礼女神的地方”。在楚国“南平蛮越”之前,长沙居民属“蛮越”族。在蛮越语中,“长”是“祭坛”的意思,“沙”是“女神”的意思,而不是“沙土之神”。“长沙”在蛮越中的含义就是“祭祀女神的地方”。至今,壮、侗诸民族聚居区还有女神崇拜的风俗,他们的成语中有“未立村塞,先立长沙”之语。

以上数说,经过各时代文人学者的研讨,第一、二说逐渐被否定。关于第一说,认为提出“天有九野,地有九州”理论的著作《吕氏春秋》中记录了轸宿和长沙子星,但该书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239年。轸宿名称的出现也仅在公元前443年。曾侯乙墓1件漆器上有二十八宿图和轸宿之名。此外,根据二十八宿的部分星宿在《诗经》已有出现,可把其星宿营的出现定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但以上均晚于长沙一名出现的时间。正如《善化县志》所说“星以沙而得名,非沙以星而得名也。”至于第二说,亦早有人提出质疑,明崇祯《长沙府志》云:“通志谓郡有万里沙祠,日方 (按:开始)于周威烈王之季,不可考矣。”又明《一统志》云:“在莱州府城东北三十,夹万岁两岸,沙长三百里,是祠在东莱,与长沙无与。”综合各方面关于“万里沙祠”并无关系,长沙是否在周威烈王时始有万里沙祠,不但连记述者都认为“不可考矣”,且周威烈王在位为公元前425年至前402年,距长沙一名出现的周成王时晚了600多年,恐怕即使有万里沙祠,也在长沙地名出现之后。

第三说和第四说的依据基本相同,都是突出长沙的地物特征,不同的是前者偏重于个体,后者则偏重于群体。沙质土是长沙的地质结构特点,长如米,白如雪也一定是很引人注目的,但形成长约5000米的沙洲则是更壮观的景物了。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人们以其居住的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来命名地名,是古代地名产生的主要来源,这符合古代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长沙地名,应是先民们根据长沙古代的自然环境特征而逐步确认,最后约定俗成,流传后世;理应“始于洪荒之世”,至西周时被确认。

至于第五说,虽无定论,但亦可作为一家之言。长沙地名的来源之多,正好说明了地名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亚地名的由来

三亚,镶嵌在祖国宝岛海南岛南端的一颗明珠。

近些年来,随着三亚知名度日益提高,前来三亚的游客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对三亚地名由来感兴趣者。笔者日前走访三亚有关人士,并查阅有关方面记载,打听到了当地群众广为认可的说法。

三亚早在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就序列于中国版图。其建置演变先后为:临振县、临振郡、振州、崖州(宋)、珠崖军、吉阳军、崖州(明)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升崖州为直隶州,领万安、陵水、昌化、感恩四县。民国元年(1912年)废直隶州,设崖县。1958年,崖县县治从崖城迁至三亚。1984年5月,撤销崖县,以崖县行政区设立三亚市(县级)。1987年11月,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三亚陆地总面积1919平方公里,是一个黎、苗、回、汉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三亚市的地貌有山有海有河,北面环山,南面临海。

三亚地名的由来与三亚河的名称紧密相联。三亚市境内有中小河流12条,集雨面积最大的宁远河、藤桥河;其次为三亚河、大茅水、龙江水等。

三亚河,由六罗水、水蛟溪、半岭水三条河组成,以六罗水为主流,发源于三亚市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交界的中间岭右侧高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经三亚市区注入三亚港入海,流程28.8公里,流域面积337.02平方公里。

它之所以被称之为三亚河是因为它在靠近入海口处时分成东河、西河,其流入大海处形状呈“丫”字形。此处是个天然良港,后来一些渔民从此上岸,成为城市的起源地。定居这里的人形象地把该河称之为三丫。本地方言“丫”与“亚”同音,后来逐渐被人称之为三亚河。

三亚市区名称几经变化,1949-1950年,为榆亚特区;1951年称三亚镇,1958年人民公社化至1959年7月先后属鱼雷公社、榆林公社、三亚公社、南海公社、南海水上运输公社;1961年5月改三亚镇;1962年11月三亚镇和三亚公社合并。1964年6月恢复三亚镇建制。1984年11月,三亚镇被撤销,筹备成立河东、河西街道办事处。1988年5月,成立河东、河西区。

在越南北部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交趾又作交阯、交址)是中国明朝设置的一个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布政使司下设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余县。

统治范围大致为现在越南北纬十七度以北地区。

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设置,宣德是从小深受理学在德不在险教诲的君主,谨记洪武的不征之国祖训,一直有放弃交趾的打算,正值明军刚受到挫败,又听到王通私自求和消息,三杨于是顺水推舟,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年)正式废除。嘉靖年间再置,为安南都统使司。

永乐四年(1406)底,明军进人安南后,纪律严明,一再宣告;“黎氏父子,必获无赦,胁从必释,毋养乱,毋玩寇,毋毁庐墓,毋害稼墙,毋斥人妻女,毋杀降,有一犯者,虽功不饶。”此举得到了许多不满黎氏政权统治的安南各阶层的支持,他们积极与明军配合,提供帮助。永乐五年(1407 } 5月,黎氏父子被抓获,战争胜利结束。在这场战争中,黄福受命先至两广治办军需,很好地保证了明军的后勤供应,为平定安南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

在平定安南后,南策州官员莫邃与安南着老尹沛等1100余人联名给明军统帅张辅上书:“安南本古中国之地,其后沦弃,溺于夷俗,不闻礼仪之教,幸遇圣朝扫除凶孽,军民老稚得睹中华衣冠之盛,不胜庆幸,咸愿复古郡县,庶几渐革夷风,永沾圣化。”

张辅根据当地人民要求,上书成祖,成祖于永乐五年(1407)宣布设立交趾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任命黄福以尚书兼掌布政、按察二司事,全权处理交趾的民政与司法工作,后又命英国公张辅镇守交趾。

黄福在交趾任上,一直面临着极为尖锐的民族矛盾。他意识到仅靠大量军队是难以稳定交趾局势的。他写信给张辅,力主在补充兵伍、完善兵制的基础上用文治的办法让交趾人民安居乐业,使交趾局势不致生变。为此,在任期间既协调完善军队又重点采取了种种稳定交趾局势、发展交趾经济、造福当地人民的举措。

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涨海,南海及南海诸岛地名很早就出现于古籍。

海南岛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大雪梨,地势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地貌构成。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暖热,雨量充沛。

位置境域

南海位于北纬23°37′以南的低纬度地区,北抵北回归线,南跨赤道进入南半球,南北跨纬度26°47′,位于印尼的南苏门达腊和加里曼丹之间,北边至中国广东、广西、福建,香港和澳门,东北至台湾岛,东至菲律宾群岛,且包含吕宋海峡西半侧,西南至越南与马来半岛。

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汇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以及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南海周边国家(地区)从北部顺时针方向有台湾地区、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越南、中国(大陆地区)。

以上内容参考 -南海

以下书籍按不同种类分,个别会有重复!内容不全,仅供参考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诸子百家:《论语》、《孟子》、《荀子》、《道德经》、《庄子》、《列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吕氏春秋》、《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

先秦:《穆天子传》、《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山海经》、《楚辞》、《国语》、《战国策》、《考工记》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濒湖脉》、《奇经八脉考》、《金丹》、《仙药》、《黄白》、《肘后救卒方》、《玉函煎方》、《千金方》、《神农本草经》、《四部医典》

天文历法:《夏小正》、《甘石星经》、《三统历》、《乾象历》、《皇极历》、

《大衍历》、《授时历》、《崇祯历书》、《周髀算经》、《步天歌》、《灵台秘苑》

数学:《九章算术》、《缉古算经》、《缀术》、《割圆密率解法》、《海岛算经》、《黄帝九章算法细草》、《议古根源》、《数书九章》、《测圆海镜》、《日用算法》、《杨辉算法》、《算学启蒙》、《四元玉鉴》、《图解》、《梅氏丛书辑要》

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镜花缘》、《聊斋志异》、《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老残游记》、《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金瓶梅》、《北宋志传》、《皇明英烈传》、《醒世姻缘传》、《雷峰塔传奇》、《女仙外史》、《七侠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残唐五代史演义》

诗词歌赋:《诗经》、《楚辞》、《汉乐府》、《文选》、《全唐诗》、《花间集》、《全宋词》

农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农书》、《农桑辑要》

地理学:《水经注》、《徐霞客游记》

字典:《尔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

还有:《梦溪笔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菜根谭》《天工开物》《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关于伏羲出生的一个美丽神话 在静宁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关于人类始祖伏羲降生的神话传:在静宁的南部,有一个古地方,叫“成纪”。相传在太古时候,这个古地方只生活着一个没有名字的女子。她不怕水,不怕火,不怕狼虫虎豹,常常一个人钻进大林里去游玩。大森林里有一个大得没边的池子,这个女子总要在池子里面洗身子。一次洗罢身子,看见池边上有一个几丈大的脚印,她好奇地躺在脚印里晾身子,过了一会儿,她头晕恶心,肚子里边也胀起来了。她正要挣扎着翻身,不料身底生下一个儿子来,这个儿子就是伏羲。 伏羲降生后,还没睁开眼,这个女子羞得不想活了,便跳进水池里。谁知,大水池里又出现了一只大蛙。后世叫她“女娲”。女娲有七十二变化,她看见睡在池边大脚印里的伏羲,立即变成和伏羲一模一样。因为同生在一个地方,就成了亲兄妹。 他兄妹俩不知在这里生活了多少万年,两个人都老了,很孤单,女娲就对哥哥说:“我看咱们用黄土捏些人,让他们繁衍接代。”伏羲点头同意。他俩于是挖黄土,舀池水,—个捏男,一个捏女,一边捏一边放在池边那个大脚印上。说也奇,一个个都活了,围在伏羲和女娲跟前叫“大大”、“娅娅”。 从此,成纪一带人就多起来了,一代接一代,直到今天。 在成纪水谷地,在颠簸的车上,静宁籍学者王知三向笔者不停地讲述在静宁流传的关于伏羲的诸多神话故事。 王知三:伏羲出生地在静宁县境内 记得有位学者说过:“史前社会既是一个很难揭晓的黑洞,又是一个魅力无穷的学术领域。”由于依附了后人敬意的史前人物的事迹,多以神话形式的口传文学流传后世。因此,这些受人敬仰的人物是否真的存在过?如果真的存在过,那么他们出生在什么地方?他们生前又是怎么生活的?这些远古的秘密,一直吸引着众多的学人。笔者也是怀着这样的好奇,知遇了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静宁县文联常务副主席、著名学者王知三。 20年来,王知三先生一直致力于伏羲文化的研究,考察过全国五十多个伏羲文化遗存,出版过数本专著,计有200多万字。 王知三先生的观点非常明确,他说,伏羲真的存在过。而且《后汉书郡国志》成纪县条注:“帝王世纪曰:伏羲氏生于成纪”。这个成纪就是已经考证清楚的现在在静宁县境内的成纪水谷地。 据王知三先生介绍,最早记载“伏羲生成纪”的古籍是汉纬书《遁甲开山图》:“伏羲生成纪,徙陈仓。”后来《黄氏逸书考》引《河图稽命微》:“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而生伏羲于成纪。”王知三说,现在学术界对于伏羲生于成纪已是定论。但是,成纪具体在哪儿曾经有过争议。 成纪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中国传统的地方命名方式,多取傍依的山、水之名。成纪得名,应为流经该地的水名或傍依的山名。翻阅许多古籍,但无“成纪”之山,而有“成纪”之水。最早出现“成纪水”的古籍是《水经注渭水篇》:“瓦亭水又南,经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右与成纪水合……”因此,可以推论,先有成纪水而后有成纪地,再后有成纪村落、成纪寨、堡、成纪城、到成纪县治。 女娲补天图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发掘的秦安县五营乡大地湾古文化遗址,具有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经测定,最早的文化遗存距今已有7800年历史,晚期的距今也有4900年,考古学者认为与伏羲文化有渊源关系,现已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成纪水谷地开阔段发现的成纪古城(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距大地湾28公里,该地出土有与大地湾同期文物。 古籍中人身蛇尾的伏羲女娲 据冯绳武先生考证,在历史上,成纪城曾三次搬迁,秦汉时期的成纪古城,在今静宁县南之治平川,城址“在治平乡与李店乡交界处的刘家河与五方河二村间”,今名治平古城,也称“治平成纪”,遗址今存。城内有大量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板瓦、筒瓦、瓦当残片和各种绳纹、篮纺陶片等遗物。清代的《秦安县志》主修者,他们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大量的查阅文献资料,严肃认真地分析研究、精密地论证,总结出成纪两次南迁的史实。严长宦把成纪分为“治平成纪”、“显亲成纪”和“秦州成纪”三个历史阶段。唐开元二十二年(734),陇右发生大地震,成纪城、秦州城都被毁,成纪与秦州都迁至成纪县所属的显亲川。宋初,秦州州治、成纪县治又一并南迁,依雄武城(今天水)建秦州,县与州倚。这就是秦州成纪。 所以,根据成纪名称最早的由来,及其成纪水谷地的人类遗迹,可以肯定伏羲出生地在今静宁县境内的成纪水谷地。 远眺成纪古城遗址 成纪水谷地及其人类生活的科学考证 成纪水发源于今通渭县义岗乡的华家岭,全长约100公里,大部在今静宁县境内,流经两县七乡,最后汇入静宁境内的葫芦河。 根据地质学家对成纪水谷地河床断层面的测算分析,它的形成至少有一万多年的时间,比伏羲生活的时代还要早三、四千年。这就是说,成纪水形成时,还很少有人类在成纪水谷地生活,而是后来,人类发现了这一块“山清水秀”的宝地,才逐渐迁徙到成纪水谷地定居下来的。这个时期,社会已进入到新石器时代,成为中国原始文化的繁荣鼎盛时湖。距离成纪水谷地仅五六十里路的大地湾文化遗址的发现,以及其丰富的遗迹、遗物等文化内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繁荣”史实。 稳定的村落的确立,促进了原始人口的繁衍。人口的繁衍增加,使成纪水谷地的土地负担加重,生活所需资料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始人的生活水平,于是原始人群开始向其他地方迁徙、移居。原以成纪水谷地为生活中心的氏族部落,向新的河、水谷地开辟生活地。以清水河谷地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原始部落——大地湾遗址,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由此,肯定地说,成纪水谷地,是产生成纪地名的最早古地。由于成纪水谷地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繁荣、发展起来,这一地域的原始部落、原始人群,不论是生产水平、劳动方式,还是生活环境、自然生态、人文环境,以及人们的思维、语言、行为,都是最先“文明”起来的。 伏羲生地说的源流 据王知三介绍,黄河流域大凡伏羲、女娲生活过的地方,有好多与这两位圣人相关的山川河流,城堡村落及文物古迹的名字,如卦台山、龙马洞、龙城、龙山、龙泉、龙池、女娲祠、风沟、风谷、风台、风莹、伏羲等等,这些扑朔迷离的神奇地方,都会使人产生极大的兴趣。 静宁有许多关于龙和凤的地名,古成纪城就建在凤龙川里。 后来仓颉创造了文字,把盘古、伏羲、女娲等人类始祖开天辟地、创造人类,建构华夏文明的远古传说记载下来,成为今人最为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王知三说,据史载:七八千年前;西部文化就已进入农业定居时代,成纪作为西部文化的核心,成纪水作为伏羲部落的发源地,是有历史根据的。县境内现存的144处古村落遗址,相当一部分是分布在葫芦河沿岸的。称成纪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是当之无愧的。 伏羲的生地,到了晋代,说法基本统一。都认为成纪是古帝庖牺氏所生之地。 成纪文化城 王知三先生还就静宁地区的风俗习惯,向笔者说明伏羲女娲至今在静宁的“人文存在”。他说,在静宁的农村,青年男女结婚,新娘必须要乘天黑进门,这种忌俗也就是女娲氏传下来的。因为她给人皇氏许下“穿针引钱”为证的愿,想在天黑时丢针穿线一了心愿,不料,龙凤作合促成婚姻,后来,人皇的子孙们成婚,认为这个时辰是新娘进门的最好时辰,故有意让新娘在太阳搭山畔时进门。太阳搭山引亲,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人皇地皇成婚后,人类一代一代繁衍发达,太阳为天,高山为地,“搭”即紧密结合之意,太阳从早晨运行到晚上,象征“天长地久”。 相关链接:伏羲的个人档案 姓名:风姓,名伏羲,别名包羲、庖羲、怉羲、炮羲、宓羲、包牺、庖牺、宓牺、伏戏、虑戏;号曰雄皇、牺皇、羲皇、皇羲、戏皇、大昊、泰昊、大皞等。 出生年月:7000年一8000年。 生 时:人定时。 生 地:成纪雷泽。 籍 贯:华胥氏之国,成纪。 族 别:华族(羌族)。 配 偶:女娲。 职 务:部落酋长、伏羲氏帝皇。 家庭主要成员:父:雷神;母:九河神女华胥;妹:女娲;女儿∶宓妃;孙:鼓延。 主要政绩:始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造六法,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作甲历;始创网罟以佃以渔,教民渔猎,开始畜牧;始制陶器,灼土为埙,作瓮;始创音乐,作琴,作瑟,造驾辩之曲;始名事物,以定民志,以一民称;嘶木为耜,揉术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豢育牺牲;制俪皮嫁娶之礼,以礼迎聘,男女册而夫妇定。 建都地:成纪,仇夷,陈仓,陈州(今河南淮阳县,遗址在今淮阳县宛丘,县城东南) 。 葬 地:宛丘(南郡),冢在山阳高平之西。

(1) 朱仙镇(河南)

河南开封县的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处,与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景德、湖北的汉口同为我国的四大商埠重镇。相传战国为朱亥故里,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镇。朱亥本是一位屠夫,因勇武过人,被信陵君聘为食客,以后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信陵君的盖世英名也是与他发现和任用朱亥分不开的。朱仙镇的全盛时期是明末清初。当时全镇面积为25平方公里,人口二十多万,民商四万多户。镇内街道纵横、百货云集。贾鲁河将全镇分为东镇和西镇。明清两代东镇是重要市街。乾隆以后,因黄河决溢,镇中屡遭水患,东镇地势较低,商贾多由东镇移至西镇。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岳飞曾在这里大败金兵,取得朱仙镇大捷。岳飞曾有以五百精骑大破十万金兵的壮举,金兀术也不得不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2)景德镇(江西)

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直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50万。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3) 佛山镇(广东)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踞广州上游而处西江、北江下游,是水路通达省城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古籍记载:“诸宝货南北互输,以佛山为枢纽,商务益盛。”繁荣的商贸带动了以手工业为主的制造业迅速发展。到明清时期,佛山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合为“中国四大名镇”。逐步发展成为岭南地区商品集散地和冶铸、陶瓷、纺织、中成药等制造业的中心。以至与京城、汉口、苏州合称为“天下四聚”。繁华的商贸活动和兴旺的手工制造业孕育了中医中药行业的迅速发展。

(4) 汉口镇(湖北)

湖北省武汉市的汉口,四大名镇之首,处于长江中游,古代以水运为主,有“九省通衢”之称,后铁路运输发展,水陆并运,因处于我国南北中间位置,与其他省市联系方便。

现在大家对西歧和朝歌这两个地名感兴趣,主要是受许仲琳小说《封神演义》的影响。

您看,该书第一回《纣王女娲宫进香》,就提到了纣王乃帝乙之三子也,因力大无穷,在帝乙游于御园飞云阁塌梁之时,托梁换柱,得立为太子,并在帝乙死后继承其位,都朝歌。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朝歌就是商纣王的都城。

但这是错误的。

商朝历史长达五六百年,期间曾多次迁都,有史料可查的有亳,敖,相,邢,庇,奄,殷这七个地方,大部分都在河南境内。

不过,殷是商朝最后一个都城,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因为,《竹书纪年》在讲到商代中期盘庚迁都于殷的时候,是这样表述的:“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也就是说,从盘庚到商纣王被周武王伐灭时,商朝始终都是以殷为都城,时间长达273年。

也正因如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这殷就是现在河南安阳的殷墟所在。

那么,许仲琳在著作《封神演义》时,为什么会把朝歌写成商纣王的都城呢?

许仲琳并不是乱写,要知道,根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是始于在牧野决战的。

这场牧野大战的战场在哪里呢?

《史记》写,“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纣王兵败后在一日之内就退回了朝歌,然后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古朝歌城遗址就在现今河南鹤壁市下辖的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因城西朝向歌山,故称“朝歌”,据牧野才70多里,而安阳在古朝歌城遗址往北120多里。

要满足纣王兵败后一日退回,似乎朝歌更符合史实。

并且,现在经过考古研究,古朝歌城遗址附近有纣王建造的摘星楼遗址,还有纣王墓。

所以,纣王就是死在朝歌。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对殷墟进行大规模考古挖掘之后,考古专家证实:殷墟没有城墙!

殷墟没有城墙,显然不利于直接的军事防御。

而朝歌城墙遗址至今犹存,其部分遗存城墙犹高约10米,顶宽约130米,基厚约150米,城垣东西宽4里,南北长6里,城周20里,总面积24平方里。

朝歌城垣既然这么巍然壮观,纣王当然会选择驻守在这儿进行抵抗了。

即从这一意义上说,朝歌也可以算成商朝的“陪都”。

那么,许仲琳把朝歌写成了商纣王的都城并不奇怪。

说过了朝歌,再来说说西岐。

之所以被叫为“西岐”,只因其位于中原地带的西面而已。

岐山不仅是周人的起源地,也是炎帝的发祥地。

“凤鸣岐山”的谣言越传越广,得到了很多人的相信。

不过,周朝建立后,建都在镐京,后来又在周平王时代迁都洛阳,岐山渐渐不为人所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