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历史传承
书者,述也,以文字记述事物者也,书之含义甚多,今人称述书为书籍,为别于书法言也。书籍之肇始甚早,文字发明之后,即有书籍。不过,各代所用书写之质料,及其装订之形式,多有不同耳。从古至清,所有之书籍,以其形式可分为三期。由古至周末,为简牍时期;由秦至唐,为卷轴时期;由宋至清,为线装时期,兹分别述之如下:
简牍时期:三代以前,所用以载文者,竹木而已。载于竹者,曰简;载于木者,曰牍;连编简牍,则谓之策。古者,大事书之于策,小事则书之于简牍而已。初以刀刻,继以漆书,周宣王时,始有墨书。三代以上社会之文化,完全赖此以推进,国家之文明,亦完全赖此以保存,与后世之书籍功用正同。是简牍者,实即当时之书也,创之最早,行之最久。降及周末,尚仍流行“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既以韦编,其为简策也可知。是孔子之时之所谓书籍者,仍为简牍也。由古至周,所有书籍完全为简为牍,故谓之为简牍时期。 卷轴时期:嗣以简牍之书写烦难,而所载之文字有限,在秦以前人文简易之时,尚足应用。及秦灭六国,事务增繁,官私文书,日益增多,以前书写之方式,在事实上已感运用不能圆滑,不适于使用。而首感棘手者,厥为狱隶。因狱隶之文字,时间有限,不能任意积压,遂由狱隶之片倡而自动发生改革。篆书之耗时也,而改篆为隶;竹木之难治也,而代以缣素。以帛作书,从此肇始。但缣素价昂,一般平民无力购用。故缣素虽兴,只于官方通行,社会尚不普遍也。即以前所遗传之典籍文书,仍以简策保存者为多;钞录于缣素者,尚少也。迨至汉时,发明造纸,从此书写上又发生一极大之转变。盖纸为书写之惟一合适质材,有缣素之长而无竹木之短,价值既廉,得之亦易。此后遂以纸张为书写之独用品,缣素竹木均受自然之淘汰,而无人使用矣。惟无论缣素或纸张,其文字均系手写,所谓书籍者亦不过手写之纸卷,并非如今日之书也。及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从此始有刻板印刷之书籍。以常理言之,刻印与抄写,其难易何止倍蓰,宜乎刻印发明,社会景从,各种书籍均改刻印也。乃事实竟大谬不然,除敕令刻印之刻经典外,其余文书仍均手抄,且以抄本为贵。此固由于提倡者之不力,要亦由于刻印之不佳使然。盖刻印初创前无取法,办理者既非有经验之人,而从事者又系毫无训练之辈。刻印度既不精良,文字尚多错误,其不受社会欢迎,固其宜也。且当时之士子,尚有一种特殊之成见,以为手抄一次,足抵目读数次。故多数上层社会家庭,仍多为其子弟聘请名师,专为指示抄写一切经史,印刷之书,概不购读。故刊印之木虽发明于隋,然终隋之世,未有特殊之进展。及唐,刻印之事,仍未畅行,社会心理仍贵抄录,不尚雕撰。迨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二月,冯道、李愚等奏请刊印九经,从此重要经书均用刻印,而不再事抄写矣。雕刻刷印,至此方为成功。然一般每易误会,以为一代所刻之经书,即与现之经书同。其实则相去悬殊,极为不同。盖自以缣素作为以来,直至五代所有之书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抄或刻印,均系成卷成轴,所谓邺候架插三万轴者是也。并非如今装辑成本、成册、成部、成套者,其一卷即系一卷书。《史书》载宋以前之书籍,均系若干卷,并无若本者,盖系统记实。非如今以卷为虚以设之符号,有名无实地。其后,以卷本之舒卷为不便,检阅烦难,乃变而为折,又以折之久而易断,乃分为薄帙。及至有唐中叶,又创用叶子,即将长卷折叠成为若干叶,其形式宛如今之手折,或前清朝考之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写或刻印,其形式完全为卷轴,故谓之为卷轴时期。 线装时期:至宋,因长卷之种种不便,遂依据叶子之格式,而改进为今日之线装式。即将一叶分割,使不连续,以一叶为一板,一叶为变易,但在检阅上、诵读上以及收藏,其为便利已不可以道里计也。故吾人所读之线装书,其实际肇始于宋,为时仅千年。宋以前,绝未有线装书也。文字多为刻印,抄写者甚少。至宋仁宗庆历中,有布衣毕升为活板,用胶泥刻字,从此又有活字印板之发明。元王桢亦有活字印刷法。明弘治嘉靖中,无锡华燧、安国先名曰“了聚珍板”。是均活字印刷也。在印刷上比较经济,但在书籍上,固与刻印无殊也。总之,自宋至清,其书籍之形式完全相同,均为线装,故此时期谓之为线装时期。清末则渐有洋装,民国后且有取线装而代之之势,其形式与装订,尽人所悉,毋庸赘述矣。 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
写刻情形:
按照写刻的不同情情形,可分为祖本、写本、影写本、底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等。
祖本,版本学中的专业术语。中国古籍中无论是刻本或是写本,最接近著作人或成书年代的本子最为真实完整,错误也最少,称为祖本或母本。
底本,是古籍整理工作者专用的术语。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校勘古籍时要选用一个本子为主,再用种种方法对这个为主的本子作校勘,这个为主的本子也就叫校勘所用的底本。标点古籍时也要选用一个本子在上面施加标点,这个本子也可叫标点使用的底本。注释、今译以及做索引时,也都要分别选用一个本子来注,来译,来做索引,这个本子也可叫注释、今译或索引的底本。除影印外,其他各种整理方法所用的底本,通常也可叫做“工作本”。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课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写的图书,非抄写者亲撰。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抄本。
稿本,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其中,由作者亲笔书写的为手稿本,由书手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视,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价值较高的稿本,一向为藏书家珍爱。
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如民间流传的《推背图》等。
原刻本,据原刻本重印的图书。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
精刻本,指校勘严审、字体工整、纸墨优良的刻本。其中请名人书写上版的刻本(多在书版上留有姓名)称为写刻本。
修补本,递修本,将旧存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印出的图书称为修补本或重修本。有的书版保存时间较长,历经多次修补,则称递修本。如果宋朝书版经过宋、元、明三朝修补的,则称为三朝递修本或三朝本。
配本,将不同地区的书版,配合起来印成一种完整的书,称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苏、浙江、湖北五省官书局出二十四史,版式不同,却同为一部书。
百衲本,百纳即补缀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百衲本。清初人宋荦汇集宋元三种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记》,近代又有百衲本《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为著名。该本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如《史记》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塾本,《汉书》用宋景佑刻本,《晋书》以几种宋刻本配齐,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佑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邋遢本,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还在使用,印出的书字迹迷漫,被称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
活字本,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瓢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中期,毕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祯又用木活字排印了《农书》,但均未见存本。现存最早的活字本是1972年发现的西夏文木活字排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明清时期活字本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华燧以铜活字排印了《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斋随笔》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书。清雍正年间,内府以铜活字排印了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乾隆间又以枣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外,流传到中国的还有朝鲜活字本。
套印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图书。常见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称为朱墨本。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发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术,称为饾版和拱花,这种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画。
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意谓可置于巾箱之中。宋戴埴《鼠璞》载:“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手写《五经》置巾箱中。”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古代书商还刻印有一种儒经解题之类小册子,专供科举考生挟带作弊之用,这种袖珍本则称为挟带本。
两截本,有的书在版面中增加一条横线,使之分为上下两块,称为两截本或两节本。常见于图文并茂的小说戏曲,便览大全之类图书。
铅印本,采用现代铅印技术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汉文铅印本《六合丛谈》。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铅印法。晚清及民国铅印古籍多用线装,与刻本外观形式相似,要注意鉴别。
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中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件字,易于辨认。
刊刻时代:
按照刊刻时代区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等。
唐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刚刚出现,抄写本仍是图书的主要形式,流传下来的印刷品多为佛经和历书。
五代刻本,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公元959年)刻印的图书。包括后唐、后晋、后周刻印的蓝本九经及后蜀、吴越、南唐刻印的类书、别集、佛经。五代刻本大都亡佚,现能见到的多是刻经,有敦煌发现的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34年)所刻《金刚经》,吴越所刻《宝箧印经》等。
宋刻本,两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279年)在宋王朝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官私刻书业极为繁盛,刻书范围已包括经、史、子、集各类图书,刻印质量上乘,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本。
辽刻本,与北宋同时代,在契丹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契丹书禁甚严,辽刻本极少流传。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发现了60余件印刷品,多为辽代刻经,还有最早的刻本《蒙求》。
西夏刻本,西夏建国于1032年,1227年为蒙古所灭。西夏自创文字,并以西夏文刻印了《大藏经》等书,但传世很少。考古工作者在宁夏贺兰山中发现了8册蝴蝶装西夏文刻经。
金刻本,大致与南宋同时,在金代统治的中国北方地区刻印的图书。其中以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刻书最为发达,官方设有经籍所,主持刻书。金刻本流传下来的不多,较著名的有《刘知远诸宫调》和《赵城金藏》。
蒙古刻本,元朝立国之前在平阳刻印的图书。基本沿袭金代平阳经籍所旧规。传世品有1247年刻《析城郑氏家塾重校三礼图注》,1249年平阳府张存惠晦明轩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1244年刻《玄都宝藏》残卷等。
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刻印的图书。北方以大都(北京)、平阳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为书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传较多,且有独特风格。
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范围等方面都远胜前代。流传下来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较多,正统以前较少。明中期以后刻本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出现了适应于印书的仿宋字,二是线装取代了包背装。
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官私刻书业均达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兴起,学者热衷于版本校勘,出现了大批校核精审,刻印典雅的图书。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民国刻本,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图书,以汇刻、翻刻历代珍本、善本居多。这一时期,影印、铅印技术已大量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势渐衰微。
刻书地域:
按照刻书地域分,则有浙本、建本、蜀本、平阳本、外国本(日本本、高丽本)等。
浙本,宋代浙江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两浙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刻书数量大,质量高,杭州、衢州、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等地均刻印图书,因而有杭本、衢本、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本的区分。
建本,又称闽本,为宋元明福建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福建刻书集书于建宁、建阳两地,建阳麻沙镇盛产榕木竹纸,易于雕印图书,因而书坊林立,一些著名书坊历宋元明三代未衰,所印图书又称为麻沙本。
蜀本,五代及两宋时期四川地区刻印的图书。以成都、眉山较发达,成都在北宋初刻印了著名的《开宝藏》,眉山则刻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七史及《资治通鉴》等书。蜀本又分大字、小字两种。
平阳本,又称平水本,金元时期山西平阳(又叫平水,今山西临汾)地区刻印的图书。金灭北宋以后,将北宋开封的刻工掠至这里,又设立刻书机构,从此平阳成为北方刻书中心。
日本本,又称东洋本,古代日本刻印的古籍。多用日本皮纸,与高丽本相似,惟质量不及高丽本。日本本常间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较易识别。
朝鲜本,又称高丽本,古代朝鲜刻印的汉文古籍。中国印刷术最早传入朝鲜,朝鲜刻本继而传入中国。朝鲜本刻印比较精美,书品宽大,写刻清晰,多采用洁白的皮纸。
刻书性质:
根据刻书的性质,又可区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图书。五代以来,历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书之举,但所设机构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主要有:
监本,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据文献记载,从五代开始,国子监刻印有九经,北宋承其遗制,继续刻印经史,南宋时,旧版不存,遂征调地方版片至京师国子监印书,称旧版为“旧监本”,新版为“亲监本”。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设国子监,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的区别。
公使库本,两宋地方官府动用公使库钱刻印的图书。
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多《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常见古籍。特点是书品宽大,字大如钱,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校勘不精,错讹较多。
内府本,明清两朝宫殿刻印的图书。明内府刻书主要是经厂本,清内府刻书多殿本。内府刻书往往不惜工本,讲究形式,但清内府本校勘亦精。昭连《啸亭杂录》续录有内府刻书目录。
殿本,清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设刻书处,派亲王、大臣主持校刻图书,所刻之书称为殿本。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书,一向被列为清刻善本。
聚珍本,清乾隆年间选刻《四库全书》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万余个,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被称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
书局本,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
私刻本,即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其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家刻书称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廖莹中“世彩堂本”,余仁仲“万卷堂本”,明范钦“天一阁本”,毛晋“汲古阁本”,清纳兰性德“通志堂本”,鲍廷博“知不足斋本”,黄丕烈“士礼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黄善夫本”,明“吴勉学本”。
坊刻本,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流传情况:
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古籍又可分为足本、节本、残本、通行本、稀见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
足本,内容完整无缺的图书。
节本,因原书篇幅过巨,刻印时只节取其中一部分,或是因为其它原因予以删节,称为节本或删节本。
残本,指内容残缺的图书。古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残缺,有的仅是缺卷、缺册,经过抄配,仍能补全;有的残缺过甚,只能作为他书的配本。一般说来,残本较足本的价值要降低很多。
通行本,指刻印较多、流传较广、年代较晚的古籍版本。
稀见本,刻印较少,流传不多的古籍。如明刻方志,历代族谱、家谱,均不多见。
孤本,世所仅见的古代图书,往往不见于诸家著录,如明《永乐大典》。国内仅存一部的书则可称为“海内孤本”,如宋刻30卷本《五臣注文选》。
珍本,写刻年代较早,流传很少,研究价值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内府写本,有史料价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由于历代藏书家中,善本肯定是旧本,那些抄写、刻印年代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书家丁丙在其《善本书室藏书志》的编例中,规定收书范围是:1.旧刻、2.精本、3.旧抄、4.旧校。他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将旧刻规定为宋元版书,精本为明代精刻。依据这一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民国时期,明刻本渐渐进入旧刻行列,20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变成了善本,甚至无论残缺多少,有无错讹,均以年代划界。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1970年代末,《中国善本书总目》开始编纂,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这应该是对善本概念的一个完整周详的表述: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中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1、最早的类书——皇览 2、现存最早的类书——北堂书钞 3、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4、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5、最早的政书——政典 6、现在最早的政书——通典 7、现存编纂最早的断代政书——唐会要 8、最早的丛书——儒学警悟 9、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10、最早有内容提要的书目——别录 11、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12、现存最早的书目——汉书·艺文志 13、最早的四部分类法目录——中经新簿 14、第一部正式作用“经、史、子、集”名称区分部属的书目——隋书·经籍志 15、现存最早的私家书目——郡斋读书志 16、现存最早着录版本的书目——遂初堂书目 17、现存第一部详记版本的书目——读书敏求记 18、最早的丛书目录——汇刻书目 19、最早的专录佛教译经的书目——汉录 20、现存最早的佛经书目——出三藏记集 21、现存最翔实的佛典目录——开元释教录 22、第一部道经总目录——灵宝经目 23、现在最大的一部经籍目录——经义考 24、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医藏目录 25、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史籍考 26、最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 27、最早的书后索引——本草万方针线 28、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29、第一部有体系的学术思想史专着——明儒学案 30、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 31、现存最早的佛学论文集——弘明集 32、第一部刻印的佛经总集——开宝藏 33、现存最早的道教总集——太平经 34、现存最早的道教经书总辑——正统道藏 35、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春秋 36、现存最早的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 37、最早的国别史——国语 38、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39、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40、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41、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42、第一部历史学评论专着——史通 43、第一部科学家传记汇编——畴人传 44、第一部最大的藏书家传记汇编——藏书纪事诗 45、现存最早研究金石文字的专着——集古录 46、现存最早古器物图录专书——考古图 47、现存最早集古器物大成的专书——宣和博古图 48、现存最早钱币学专着——泉志 49、最早的地理专着——禹贡 50、第一部河道水系专着——水经 51、第一部潮汐学史专着——海潮辑说 52、现存最早的完整古地方志——华阳国志 53、现存最早的全国总地方志专书——元和郡县志 54、最早的地名辞典——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 55、现存最早的纸写书——(晋抄)三国志 56、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书——(唐刻)金刚经 57、国内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品——(唐刻)陀罗尼经咒 58、现存最早的雕版历书——(唐乾符四年)历书 59、现存最早泥活字印书——泥版试印初编 60、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 61、现存最早的铜活字本——宋诸臣奏议 62、现存最早的套印绘画——南无释迦牟尼佛像 63、现存最早的有文字的套印本——(元资福寺刻)金刚经注解 64、第一部论述图书馆活动的专着——藏书纪要 65、现存最早的写本围棋着作——棋经 66、现存最早的刻本围棋着作——忘忧清乐集 67、现存最早的象棋谱专书——梦入神机 68、最早的字书——史籀 69、第一部辑录甲骨文字的专书——铁云藏龟 70、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书——契文举要 71、第一部词典——尔雅 72、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73、最早的韵书——声类 74、现存最早的韵书——切韵 75、最早的方言词典——方言 76、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 77、最早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 78、现存最早的神话小说集——搜神记 79、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80、现存最早的传奇小说——古镜记 81、现存最早且最大的古代小说总集——太平广记 82、现存最早刊刻的话本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 83、第一部古典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84、最早的小说丛书——古今说海 85、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86、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单篇——典论论文 87、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专着——文心雕龙
专著作品
1 文海研究 (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3月
2 西夏文化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年12月
3 西夏佛教史略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11月重版)
4 西夏文物 (合作) 文物出版社 1988年3月5 番汉合时掌中珠 (合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9年12月
6 中国民族古文字图录 (傅懋绩主编,史金波、张公瑾、道布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12月
7 类林研究 (合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3年9月
8 西夏天盛律令 (合作)《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甲编第五册 科学出版社 1994 年8月
9 西夏用兵史话 (合作)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7年4月
10 俄藏黑水城文献 (主编史金波、魏同贤、克恰诺夫,已出版第1—11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2000年
11 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研究丛书·昭觉县彝族卷 (合作)民族出版社 1999年9月
12 中国饮食史(卷四) (合作) 华夏出版社 1999年10月 13 西藏人权研究 (合作) 中国藏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
14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合作)《中国传世法典》之一 法律出版社 1999年12月
15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 (合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1月
16 电脑处理《文海宝韵》研究 (合作) 日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2000年1月
17 中国风俗通史·辽金西夏卷 (合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11月
论文等共145篇
(一)西夏学(西夏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宗教、法律、文物、文献等)
1《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文考释》质疑 《考古》 1974年6期
2 明代西夏文经卷和石幢初探 (合作) 《考古学报》 1977年1期
3《西夏译经图》解 《文献》(第一辑)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79年12月
4 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考释 (合作)《民族研究》1979年1期
5 西夏文及其文献 《民族语文》 1979年3期
6 简述西夏文辞书 《辞书研究》 1980年2期
7 莫高窟榆林窟西夏资料概述 (合作) 《兰州大学学报》 1980年2期
8 也谈西夏文字 《历史教学》 1980年11期
9 略论西夏文字的构造 《民族语文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3月
10 西夏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发愿文译证 《世界宗教研究》 1981年1期
11 西夏党项史料正误三则 《民族研究》 1981年3期
12 西夏语构词中的几个问题 《民族语文》 1982年2期
13 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 (合作) 《考古学报》 1982年3期
14 西安市文管处藏西夏文物 (合作执笔) 《文物》 1982年4期
15 西夏语中的汉语借词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2年4期
16 西夏后裔在安徽 (合作) 《安徽大学学报》 1983年3期
17 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序跋考 《世界宗教研究》 1983年3期
18 西夏文辞书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辞书研究》 1983年6期
19 西夏语的存在动词 《语言研究》 1984年1期
20 明代西夏文经卷和石幢再探 (合作) 《西夏史论文集》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4年7月
21 西夏文概述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8月
22 重修凉州感应塔碑校译补正 《西北史地》 1984年2期
23 元代党项人余阙及其后裔 《宁夏大学学报》 1985年2期
24 北京图书馆藏西夏文佛经整理记 (合作) 《文献》 1985年4期
25 再谈西夏文反切上下字合成法 《民族研究》 1985年5期
26 西夏佛教的流传 《世界宗教研究》 1986年1期
27 西夏文字典《同音》的版本与校勘 (与黄振华合作) 《民族古籍》1986年6期
28 西夏陵园出土残碑译释拾补 《西北民族研究》第-集 1986年6月
29 西夏名号杂考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6年4期
30 蒙、元时期党项上层人物的活动 《民族史论丛》 中华书局 1987年1月
31 西夏“秦晋国王”考论 《宁夏社会科学》 1987年3期
32 黑水新出西夏文辞书《同音》初释 (合作) 《文物》 1987年7期
33 略论西夏文物的学术价值 《考古与文物》 1987年4期
34 黑水出土西夏本《类林》考辩 (合作)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8年2期
35 西夏文本《类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日刊)《中亚西亚语言和历史研究》(西田龙雄教授还历纪念文集) 1988年
36 西夏佛教新证四种 《世界宗教研究》 1989年1期
37 藏族文化和西夏王朝的历史渊源 《中国西藏》 1989年2期
38 西夏汉文本《杂字》初探 《中国民族史研究》(二)中央民族学院出报社1989年6月
39 《类林》西夏文译本和西夏语研究 《民族语文》 1989年6期
40 西夏文本《类林》译文分析 《固原师专学报》 1990年2期
41 一部有特色的历史法典-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9月
42 从西夏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5月
43 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考释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年12月
44 西夏党项人的亲属称谓和婚姻 《民族研究》 1992年1期
45 西夏文字典《音同》序跋考释 (合作)《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
46 略论西夏前期的用兵特点 (合作) 《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
47 西夏文《天盛新律》进律表考释 (合作) 《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 出版社 1992年10月
48 西夏《天盛律令》略论 《宁夏社会科学》 1993年1期
49 死文字重见光明 《紫荆》 1993年5期
50 西夏文《六祖坛经》残页译释 《世界宗教研究》 1993年3期
51 西夏境内民族考 《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3年6月
52 西夏官印姓氏考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3年10月
53 西夏的官职制度 《历史研究》 1994年2期
54 穿越时空、古国新诠-西夏学的研究现况与国学的互动 台湾《历史博物馆馆刊》 第四卷第三期 1994年7月
55 西夏学 《中国学向通鉴》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
56 西夏文本《碎金》研究 (合作) 《宁夏大学学报》 1995年2期
57 西夏语的“买”、“卖”和“嫁”、“娶” 《民族语文》1995年4期
58 西夏佛教制度探考 台湾《汉学研究》第十三卷第一期 1995年6月
59 寻找流失在异域的珍宝-俄国所藏黑水城文献 台湾《历史月刊》第95期 1995年12月
60 西夏文《三才杂字》考 (合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5年6期
61 贾敬颜先生藏西夏陵园残碑拓片简说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西夏陵》 东方出版社1995年
62 整理拍摄俄国所藏黑水城文献记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6年1期
63 西夏古籍略说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6年3期
64 西夏文化的风采 《光明日报》 1996年9月3日
65 儒释兼融东西交汇-多元色采的西夏文化 台湾《历史月刊》第105期 1996年10月
66 额济纳旗绿城新见西夏文物考 (合作) 《文物》 1996年10期
67 西夏刑法试析 《民大史学》(创刊号) 1996年
68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西夏活字印本考 《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7年1期
69 西夏·宁夏·华夏 《宁夏日报》 1997年2月21日、2月28日
70 西夏皇族后裔考论 (与白滨、聂鸿音合作) 《辽金西夏史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
71 西夏活字版文献及其特点 台湾《历史文物》第七卷三期 1997年6月
72 西夏和回鹘对活字印刷的重要贡献 (与雅森●吾守尔合作)《光明日报》1997年8月5日
73 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考 《今日印刷》 1998年2期
74 俄藏西夏文世俗文献目录 (合作)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2期
75 黑水城的发现与俄藏西夏遗书 (合作)《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年11月
76 西夏《天盛律令》及其法律文献价值 法律史论集(第一卷) 法律出版社 1998年9月
77 西夏的饮食制度和风尚 《历史科学与理论建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4月
78 西夏文写本《文海宝韵》 《民族语文》 1999年4期
79 西夏文书和西夏史(西夏文书と西夏史) 日本《史滴》(早稻田大学)1999年12月
80 敦煌莫高窟北区西夏文文献译释研究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 第一卷 文物出版社 2000年
81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西夏文文献初探 《敦煌研究》2000年3期
82 发现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黑水城出土西夏历书 《学术动态》2000年4期
83 回眸千年活字印刷术 《新闻出版报》2001年3月2日 84 百年西夏学 《光明日报》2001年3月27日
85 现存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刍证 《中国印刷》2001年3、4期
86 千年活字印刷史概说 《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4期
87 《文海宝韵》序言、题款译考 《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4期
88 西夏佛教新探 《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5期
89 黑水城出土活字版汉文历书考 《文物》2001年10期
90 西夏和西夏文化 《黄河论坛》第7期
91 西夏学百年回顾 《民族研究年鉴》2001年
92 西夏和西夏文化 《黄河文化论坛》第七期(2001年2期)2001年12月
93 国图藏西夏文文献价值 《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27日
94 西夏的藏传佛教 《中国藏学》2002年1期
95 西夏度量衡刍议 《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2期
96 简介英国藏西夏文献 《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 2002年增刊
97 国内现存出土西夏文献简明目录 (合作)《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 2002年增刊
(二)民族历史、文化
1 中国民族史研四十年的重要贡献 《云南社会科学》 1990年2期
2 中国民族史学的社会功能 《民族研究》 1990年2期
3 十年来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与白滨合作)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0年11月
4 要重视和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 《思想战线》 1991年4期
5 试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 《思想战线》 1991年4期
6 论少数民族近代史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 1991年6期
7 积极开展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研究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1年10月
8 把中国民族史研究引向深入 《黑龙江民族从刊》 1992年2期
9 美国印第安人印象 (合作) 《世界民族研究》 1992年3-4期
10 积极开展新时期的民族调查工作 《民族研究》 1993年5期
11 拉萨西郊采访日记(三则) 《中国西藏》 1993年秋季号
12 历代民族政策简述 (合作) 《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九十年代发展战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4月
13 西藏现代化和西藏人权 《民族研究》 1995年4期
14 振奋精神 勇于探索 开创民族史研究的新局面 《宁夏社会科学》 1996年6期
15 中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展望 《海峡两岸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与教学研讨会论文》1996年1月
16 重视家支问题 吸收德古参政议政 (合作) 《凉山民族研究》 1996年10月
17 略论凉山彝族地区人口和社会发展 (合作) 《凉山民族研究》 1996年10月
18 西藏宗教信仰和西藏人权 《民族研究》 1997年4期 19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概述 《民族研究动态》 1997年1期
20 关于南昆铁路建成后的几点思考 《西南民族研究动态》 1998年3月,总第28期
21 西藏宗教信仰和西藏人权问题 《民族研究》 1997年4期 (中国佛教协会编《研究动态》1997年6 期转载
(三)民族古文字、文献
1 我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的新阶段 《中国民族古文字》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 1982年编印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年2月
2 中国民族古文字概说 《民族研究》 1984年5期
3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史料价值 《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2月
4 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少数民族史研究 《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1月
5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整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0年1期
6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文字改革刍议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90年1期
7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综述 《文物》 1991年6期
8 中国民族古文字和中华民族文化 《民族语文研究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
9 女书和中国民族文字 《奇特的女书》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
10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 《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合作) 书海出版社 1998年7月
11 风采各异、内涵丰富的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及其文献 台湾《历史文物》10卷3期, 000年3月
(四)书评、序
1 国外研究西夏文、西夏史简况 (合作) 《民族史译文集》第三辑 1978年
2 评1983年北方民族史研究 《中国历史学年鉴》 1984年10月
3 评介西田龙雄西夏文研究专著四种 《民族语文》 1985年2期
4《西夏文物研究》评介 (合作) 《西北史地》 1986年3期
5 古文字研究的新成果-介绍《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 《民族研究动态》 1989 年2期
6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工作总结(执笔) 《民族研究动态》 1990年2期
7 一部翔实的少数民族断代史-评《唐代党项》 《民族研究动态》 1990年4期
8 一部包含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制度史新成果的好书-《中国政治制度史》读后 《民族研究动态》 1992年3期
9 喜读《凉山民族研究》 《凉山民族研究》 1993年
10 《俄藏黑水城文献》整理出版近况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6年3期
11 钟灵毓女书,中国又一绝 《奇特的女书》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
12 《陈述先生纪念集》序 《陈述先生纪念集》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95年7月
13 十年心血 一部力作-评郭大烈、和志武的《纳西族简史》 《民族学》 1996年4期
14 西夏文献整理研究的新成果 (合作)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7年6期
15 透视中国人生归宿的门径—评徐吉军的《中国丧葬史》 《浙江学刊》2000年2期
16 熔铸多民族文化精粹—评铁木尔达瓦买提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词典》 《中国读书评论》2000年12期
参与编辑辞书及其他著作21种
1 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 ( 编委、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年6月
2 民族词典 (撰稿) 上海词书出版社 1987年8月
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 (撰稿)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年
4 藏缅语语音和词汇 (撰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1月
5 社会科学重要理论关点综述(1978-1988) (撰稿) 学苑出版社
6 中国少数民族艺述词典 (撰稿) 民族出版社 1991年9月
7 藏缅语族语言词汇 (撰稿)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年12月
8 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 (撰稿) 北京出版社 1994年1月
9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词典 (副主编,撰稿)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6年
10 中华五千年纪事本末 (撰稿) 人民出版社 1996年10月
11 敦煌学大词典 (编委、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
12 辞海(1999年版) (编委,民族历史分科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年
13 民族史论丛 中华书局 1987年1月
14 中国民族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
15 国民族关系史论文集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
16.国民族史研究(二)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年6月
17 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0年11月
17 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1年10月
18 特的女书 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
19 藏缅语研究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7年6月
20 辽金西夏史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8月
21 《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特约主编) 2002年增刊
四、译文
1 (俄)西夏文字典《文海》和《文海杂类》及其在西夏辞书中的地位(原著苏联克恰诺夫) 《民族史译文》第三辑 1978年
2 (日)西夏文字(原著西田龙 与云雁合译) 《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三集 1984年6月
3 (日)西夏语音图《五音切韵》的研究(上、下)(原著西田龙雄)《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五集 1985年6月、第六集 1985年12 月
4 (俄)西夏语的结构(原著苏联克平)《中国民族史研究》(二) 1989年
红娘子
广西人 喜食巨蟒 ,每见之,即诵“红娘子”三字,蟒辄不动,且行且诵,以藤蔓系其首於木,刺杀之。
五溪蛮
即洞蛮。遇父母死,行鼓踏歌,饮宴一月,尽产为椁,临江高山凿龛以葬,三年不食盐。
黑苗饮食
黑苗在都匀,八寨,镇远,清江,古州.每十三年,畜牡牛,祀天地祖先,曰喫枯脏.又以猪,鸡,羊,犬骨杂飞禽 ,连毛脏置甕中,俟其腐臭,曰(酉音)菜。 食少盐,以蕨灰代之。
后眼国
兀良河鞑靼曾见,不知国在何处。其衣帽与胡人同, 项后有一目。 其性狠戾,鞑靼多畏之。
狗国
其国在女真之北,乃阳消阴长之地,得天地之气,驳杂不纯。妇人与人同,穿衣,能人言; 男子狗也,不能语,其音狗嗥,不穿衣,食生肉。妇人食熟肉 。辽有商人曾至其国,犬遇绝不令归,其妻与箸十余只曰:“汝走数里,可置一枚于地,狗见必衔归家,汝方得脱为善。”狗能护爱家物之意故也。
大野人
国有大山林, 男子奶长如瓠 ,曾被鞑靼追赶至,将奶搭在手上奔走。会人言,食叶,即野人同。
小野人
在女真之北,性狠戾,不畏生死,以杀死为吉祥,病终为不利, 父子相杀,以为常焉 。种类以黥面为号。
秦镜
儛溪古岸石窟有方镜,径丈余,照人五藏,秦皇世号为照骨宝。在无劳县境山。
萤火芝
良常山有萤火芝,其叶似草,实大如豆,紫花,夜视有光。 食一枚,心中一孔明。食至七,心七窍洞彻 ,可以夜书。
鬼官
有七十五品。仙位有九太帝,二十七天君,一千二百仙官,二万四千灵司,三十二司命,三品、九品、七城(一曰域,一曰地)。九阶二十七位,七十二万之次第也。
芋羹
百越人好食虾蟆,凡有筵会,斯为上味。先于釜中置水,次下小芋烹之,候汤沸如鱼眼,即下其蛙,乃一一捧芋而熟,如此呼为抱芋羹。又或先于汤内安笋后投蛙,及进于筵上,皆执笋瞪目张口。而座客有戏之曰:“卖灯心者。”又云疥皮者最佳,掷于沸汤,即跃出,其皮自脱矣,皮既脱,乃可以修馔。时有一叟闻兹语,大以为不可,云:“切不得除此锦袄子,其味绝珍。”闻之者莫不大笑。(《太平广记》卷四八三)
PS:诸条目皆出自李唐至满清各朝各代的笔记,随意摘抄了一些。至于出自哪一本哪一卷,不一一叙说了。
出差在外,随心随意吧。
本文2023-08-06 15:35: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