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9年西晋从古墓中出土的神秘古籍,是一本什么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公元279年西晋从古墓中出土的神秘古籍,是一本什么书?,第1张

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有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西晋时从古墓中发现的一部先秦纪年体史书。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十月汲郡汲县(今河南汲县)的一座战国时魏王的墓被盗,墓中沉睡了五百多年的一批古书得以重见天日。这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据说整整装了几十年。晋武帝对这一发现十分重视,命令将墓中出土的全部文物“藏于秘府”。

两年后,西晋朝廷征调了一批当时著名学者,对这批竹简古加以校读整理并将它们由古文改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字体。

这批竹简是什么样子呢

据有关资料,竹简用素竹编联成册,每长度约为晋尺二尺,当战古尺二尺四寸,一简四十字,分为两行,每行二十字,用黑漆书写。简上文字为战国古文,即篆书,人们习称为科斗文。这种文字在秦统一后即已废弃,到了晋代、在当时人们看来简直茫光然若天书,且由于盗墓者的破坏,灯简散乱不全,所以整理起来十分困难。学者们整整花费了二十年时间,才大体整理完毕,计编校出古书十六种七十五篇,包括传世的《易经》《国语》等。

其中尤使人注目的是十三篇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夏、商、周、三代史事,西周灭亡后,即接晋国纪年,至战国三家分晋后,又用魏国纪年至

“今王二十年而止”,

所谓今据推算为魏襄王,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99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书记述的许多史事与儒家经典所言截然相反,如太甲杀伊尹,文王杀季历、幽王被逐等。以幽王时史事为例,史书称周、召二相共和,竹年称是共伯和执政,孰是孰非,这就在当时学术界中引起轩然大波,至今仍未得出定论。

唐代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加强,与儒家经典不合的《竹书纪年》,为世人所漠视,经唐末五代战乱,到宋代仅剩残本三卷,约在宋末元初,连残本也流失了。

后代又出现了今本和古本。

今本是元末明清以来的通行本里混入了某些其它古书的内容。一些学者鉴于此,从古书中汇辑出竹书纪年的佚文,即竹书纪年的“古本”。古本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可订正和补充一些史籍的失误和遗漏。如《史记》记战国自田成子杀简公自立为齐王,至秦灭齐,共历十世。但《纪年》则记为十二世,与《庄子·肤箧》

“田成子…十二世有齐国”

的记载是一致的,纪年的记载是正确的。

其记越王朱句名,《史记》中不见。传世的与新发现的两柄越王州句剑铭文有

“越王州句自作自剑”

说明历史上确存在过一位名闩“朱句”的越王。又是《竹书纪年》的记载正确。

再如《尚书·无逸》篇提到商王中宗。《史记》认为中宗为太戊,《竹书纪年》则称“

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

殷墟卜辞出土后,人们发现甲骨文中有“中宗祖乙”四字连文,证实了纪年记载的正确性。

而今本竹书纪年,经著名学者王国维考证,为后人重编,有许多作伪的东西。

关于《竹书纪年》至今还有不少没有解开的谜。

其一、《竹书纪年》是不是晋之《乘》?

《孟子》曾提到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秦焚书坑儒后,除鲁之《春秋》外,其他诸侯国的史书差不多都失传了。那么《竹书纪年》按其用晋国纪年,是否与晋之乘有关系呢历代史学家就持有这一看法,并为许多学者赞同,但这仅是推测,无直接证据。

其二,所谓今本《竹书纪年》,究竟哪些为原文

哪些是混入的他书,仍然没有完全弄楚。

所以史学家没有绝对把握,是不会随引用今本《竹书纪年》的。

  汉初在文字上,是个空白时期,既没有西周以来豪华庄重的铜器,也没有秦代颂功的巨石丰

  碑,一些星星点点的残迹,在文字上也没有大的价值。然而在这茫茫黑暗中,却又出现了几颗明

  珠,照彻了秦汉之际的文字变化脉胳,这明珠就是1972年山东临沂县银雀山汉墓出土的近五千枚

  竹简,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不仅出土了六百多枚竹简,而且出土保存了相当好的帛

  书。这批汉初文物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孙膑兵法》之类失落已久的古书,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看清

  楚了从秦篆到汉隶演变的轨迹。

  上述文物是从汉文帝、武帝时代的墓中出土的,但所出的竹书和帛书的年代可能更早。五十

  二病方、孙膑兵法、老子甲本,文字直接承自睡虎地秦简,是篆意浓厚的古隶。经法和老子乙本

  字形已失去篆形,只存篆意,属于西汉初期的隶书。由此可见,汉初是秦隶汉隶交替时期。秦

  隶、汉隶都用直笔,区别在于秦隶保存更多皂脱胎于秦篆结体的胎记,汉隶已较彻底的用笔画改

  造了秦篆字形,只略存篆意而已。

  西汉初期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守势,到了武帝时,西汉国劫强大,在北方转而采攻势。汉军不

  断出击,在河西走廊一带修边塞、置亭隧,在西域置屯田,终汉之世几乎没有断过。这些木简就

  是这些屯戍的将士遗留下来的文书簿籍。本世纪以来,它们先后从敦煌、酒泉、张掖、武威等地

  出土。目前编印成书主要的有罗振玉、王国维的《流沙坠简》,张凤的《汉晋西陲木简汇

  编》。 1930年在内蒙古额济那河附近发现的汉中科院考古所编的《居延汉简甲编》和考古所与甘

  肃博物馆合编的《武威汉简》。把两汉以至魏晋出土的木简文字编成字典的有《西域出土汉晋真

  迹字鉴》。

  近四十年来,汉墓屡见简牍古籍或遣册(随葬器物清单)。其中较有影响的有959年甘肃武威

  县磨嘴子汉墓出土的《仪礼》、《王杖十简》等古籍,著录于《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1964

  年);1972年武威磨嘴子汉墓又出土汉代医药书,已整理成《武威汉代医简》(文物出版社,

  1975年)。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

  子》、《管子》、《晏子》等一批古籍,统称为银雀山汉简,著录于《银雀山汉墓竹简》(共三

  辑)(文物出版社,1985年)。 1973年河北定县汉墓出土《论语》、《儒家者言》、《哀公问五

  义》、《太公》、《文子》、《六安王朝五凤二年五月起居记》等遗书和史料(参见《文物》

  1981年第8期)。 1973年和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大批遣册竹简,称为凤凰山汉简》(见

  《文物》1974年第7期、《考古》1974年第1期和1975年第1期)。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

  《苍颉篇》、《诗经》、《周易》、《相狗经》、《日书》等,称为阜阳汉简(参见《文物》

  1978年第8期,《苍颉篇》见《文物》1983年第1期,《诗经》见《文物》1984年第8期)。 1979年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汉墓出土《孙子兵法》和军旅文书(参见《文物1981年第2期)。 1983年湖北

  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汉律》、《脉书》、《算术书》、《日书》《历谱》及遣册等(参见《文

  物》1985年第1期)。以上简牍,马王堆、银雀山、凤凰山、阜阳等地出土者是较早期西汉简,属

  于古隶书文字;定县、大通县出土者是晚期西汉简,武威出土的是早期东汉简,都属于成熟的隶

  书;居延汉简的时代跨度较大,早的在西汉武帝时代,晚的已属东汉。在居延汉简和武威汉简

  中,还出现了许多草书,属于章草字体。汉代的帛书最重要的是1973年长沙马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老子》、《战国策》、《春秋事语》、《周易》、《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等古籍抄本

  或佚书,是西汉初期的古隶书文字。以上帛书著录于《马王堆汉墓帛书》(共三册,文物出版

  社)。

  除了简帛之外,,汉代文字的资料尚有碑刻。西汉的碑刻几乎都是用篆书来书写的,至宣帝

  时的《鲁孝王刻石》(又名《五凤刻石》)虽已属隶书,但仍未脱篆意。东汉早期的碑刻,还有

  一些是用篆书刻写的,如《袁安碑》(永元四年,西元92年)、《李昭碑》(元初五年,118年)

  、《嵩山少室石阙铭》(延光二年,123年)等,但多数已采用隶书。东汉中期顺帝以后的碑刻,

  隶书渐臻精美成熟,成为后世隶书的楷模。其中较著名的如《石门颂》(建和二年,148年)、

  《乙瑛碑》(永兴元年,153年)、《孔庙礼器碑》(永寿二年,156年)、《西岳华山庙碑》

  (延熹八年,165年)、《史晨前后碑》(建宁二年,169年)、《曹全碑》(中平二年,185年)

  、《张迁碑》(中平三年,186年)等,在书法方面最受称道。

  鲁孝王刻石是西汉晚期的庄重文字,从文字结构和运笔上看,他们横平竖直,反映了用直线

  改造篆书已到完成的阶段,不仅己基本上已失去了篆字字体,连篆字的笔意也所余无几了。这是

  标准的古汉隶。

  东汉是刻石立碑成风的时代。这个时期虽然也有金文、砖瓦文、玺文传世,但最具有代表性

  的文字是碑刻文字,传世的东汉碑版近二百种,代表隶书成熟的刻石有张迁碑、礼器碑、史晨

  碑、熹平石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熹平石经,因为它是作为标准文字刻的,可以说东汉

  的标准字体。这种结构完整、布局稳重匀称,笔画横平竖直、蚕头燕尾、左右对称、如「八」之

  分的汉隶也叫「八分」、「分书」。和西汉中晚期的简书对照,可以发现如敦煌、居延汉简中属

  于汉武帝晚期到汉宣帝时代的文字中,所谓的「分书」早已被采用。可见「八分」在民间书法中

  酝酿成熟,只不过到东汉时期才被承认代表性的书体而已。可见一种字体总是先酝酿于民间,后

  规范于庙堂。

  八分书是美化了的隶书,是成熟阶段的隶书。因为八分字和隶书是同一字体的两个不同发展

  阶段,为了区别,文字学上把脱胎于篆书隶书阶段的称为「古隶」,把标志它的成熟的八分字称

  作「今隶」。由篆变隶的字体交替是从秦、从战国开始的,整个汉代所完成的是秦代所没有完成

  的使命,就文字学上来说,秦、汉属于同一文字阶段。

  由隶书的酝酿到隶书的完成前后经历了将近五百年,而从殷周的篆书脱胎的秦小篆,它的从

  酝酿到成熟的过程大体上也是经历了五百年左右。由此可见,一种字体被另一种字体取代是一个

  相当漫长的过程,其中经历了孕育、脱胎、磨炼、提高,最后被社会公认,为政府承认诸阶段,

  是相当不易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诞生新字体。

  从篆书到隶书,这是字体的一大飞跃,是时代的飞跃,这一飞跃表现在字的组织上,也表现

  在组字的基本材料的变化上。篆书时期是用线条组字的,隶书时期改由笔画组字朋。这种改变从

  根本上变化了中国文字的面貌,汉字史上最剧烈的变化,可以说是一场字体革命,文字学上称为

  「隶变」。 (和这一变化相比,从隶书到楷书的转变,只能说是字体的改进而已。关于隶变的详

  细情形,上讲已说明,不赘。 )

  汉代虽然没有废除篆书,但篆书因为无法和应用简便的隶书竞争,已自动退出应用的舞台,

  躲到了装饰用的角落去了。汉代人是把篆书当图案文字来使用的,这就像战国时的鸟虫书、就像

  现代的写字一样的。

和字的小篆字体如下:

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籍多以“和”假借“龢”;而“龢”被“籥”代替。在汉语词语“和谐”中,“和”与“谐”近义而有所不同:

“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和,相譍也。从口,禾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和,言论相呼应。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禾”作声旁。

相关词汇:

1、和气[hé qi]

态度温和:对人和气。

2、和好[hé hǎo]

和睦:兄弟和好。

3、总和[zǒng hé]

全部加起来的数量或内容:力量的总和。

4、平和[píng hé]

(性情或言行)温和:语气平和。

5、暖和[ nuǎn huo ]

解释:温暖。谓不冷也不太热。

  “古今主要字典有哪些?词典又有哪些?”这个问题我回答后,不知为何没有显示出来,所以就在这道问题中再答一次,还有就是“古书中的用字有哪些”这个问题问得不清楚,可以再具体明白一些,另作一问再提吧!

  我国古代的字典、词典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一是以义为系的字、词典。它以汉代《尔雅》为代表,按字、词的性质和意义分类排列。《尔雅》系统的著作有汉代孔鲋的《小尔雅》、刘熙的《释名》(又名《逸雅》)、三国魏张揖的《广雅》等,后人通称其为“群雅”或”《尔雅》派”。

  二是以形体结构进行编排的字书。它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代表,按字的形体结构排列,《说文解字》以后,有梁代顾野王的《玉篇》、宋司马光的《类篇》、明张自烈的《正字通》、清朝的《康熙字典》(样页)等。

  三是以字的音韵进行编排的韵书。最早的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现存的以隋陆法言等的《切韵》为早,是根据字的音韵来排列的。按《切韵》这一体系发展的,有唐代的《唐韵》、宋陈彭年等的《广韵》、丁度等的《集韵》、明乐韶凤等的《洪武正韵》、清李光地等的《音韵阐微》等。

  这三类字书的编排方式,都经历了一个完善的过程。以排检方法为例,如《尔雅》系统的分类、《说文解字》系统的部首、《切韵》系统的韵部都发生过变化,都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修改,以适应当时的情况。其中部首和韵部,总的趋势是走向简化。如部首法,《说文解字》以汉字构字法原理,把所收的9353个字的篆书形体归纳为540部;而《字汇》根据楷书的形体,从检字法的角度精减为214部,为后世《康熙字典》及现代的《辞海》等书所效法。

  http://ccrocn/xxjs/Courseware/Html/chap9/pages/9_1_1_2_1htm

  近代、现代字典和词典的编纂

  近代、现代的字典和词典,是在古代这一类工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华大字典》,编者陆费逵、欧阳博存等,中华书局1915年初版。全书收单字四万八千余,稍多于《康熙字典》,还纠正了后者的错误二千多条。尽管该书的缺点和错误也不少,但因它收字较多,在新的大型字典出版以前,还不失为一部重要的字典。

  在词典方面,《辞源》是编辑最早、规模较大的一部,该书由陆尔奎、方毅、傅运森等任编辑,商务印书馆1915年出版正编、1931年出版续编,后来又多次重印再版。全书收词目约十万条,内容包括普通语词、成语、典故和人名、地名、书名以及专科术语等等,按字头部首编排;每个字头先用反切注音,并附直音,再标明声韵,解释字义。词条按词头首字排列在字头之后。该书在内容和编排体例上,都吸收了前人的成果,注音简易,词条较多,引证丰富,释义明了,至今仍不失为有使用价值的词典。它的缺点是,第一、文史方面的条目多根据唐宋以来的类书,没有核对原文,往往发生错误和遗漏,而且引书不注篇名,难以查对,第二、摘引原文不标明删节,容易产生断章取义的错误;第三、有的词条去取失当;第四、没有使用新式标点;第五、一些释义上的立场、观点也有问题。

  继《辞源》之后的百科性词典应数《辞海》,舒新城、张相等编,1936—1937年由中华书局分三册出版,后又再版。全书收录词条的数量和编制体例大致上与《辞源》相同。当然,《辞海》对《辞源》所存缺点错误有一些改正,如引书注了篇名,还采用了新式标点,但是,除此以外,前面所举《辞源》的缺点、错误,在《辞海》中仍多存在,特别是立场、观点上的问题,二书有不少共同之处,读者查考时应当注意。《辞海洲辞源》二书收编的条目不尽相同,可相互参照,取其所长。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性的字典和词典,如杨树达的《词诠》、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朱起凤的《辞通》、符定一的《联绵字典》、徐嘉瑞的《金元戏曲方言考》等等,至今也还有参考作用。

  解放后,字典和词典的编纂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三十年来,先后编辑、出版了《新华字典》、《同音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小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一些专门性的字典和词典,并开始新编《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此外,还有《辞源》、《辞海》的修订、改编。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学术界协作努力下,《辞海》(1979年版)已于1979年9月出版,精装三巨册。新版《辞海》收单字一四八七二个,复词九一七○六条,插图二千余幅,计一千三百余万字。这是一部百科性辞书,主要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在改编、修订过程中,除上述1979年的新版本外,从1961年起,《辞海》还曾印刷过四种本子:(1)《辞海·试行本》,1961年出版,按学科编排,平装十六册,附总词目一册。(2)《辞海·试排本》,1963年印,供征求意见用,按部首笔画编排,乎装六十册,精装合编成三册。(3)《辞海·未定稿》,1965年出版,按部首笔画编排,精装二册。(4)《辞海》分册,按学科编排,共计分册,装订成甘八本,分两种版本:“修订稿”,已出版廿三本,1980年出齐;“修订本”已出六本。

  《辞源》的修订定稿工作也于1979年完成,共四个分册,将于1981年出齐。修订后的《辞源》是一部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供文史研究工作者参考。收词限于古典文史范围,而且一般止于鸦片战争;旧《辞源》中的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全部新词则一律删去。单字下注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并加《广韵》(间采《集韵》等)的反切,标出声纽。释义简明确切,并注意语词的来源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发展演变,全部书证加注了作者、篇目和卷次,有些条目之末还附了参考书目。

  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GZ/GZLS/LSBL/WSGJSDSY/13155_SRhtm

篆刻入门难度不低,有条件最好拜个老师带路。只是感兴趣学习以上书籍够你学习,相比碑帖,印谱贵的不是一点点,天价印谱不是说说而已,

    关于篆刻史和篡刻文化的书籍其实查多的,但总体似乎比较杂乱。这里介绍几本我看过的,因为看过,所以知道其中优劣。

    其一,《印学史》 ,小小的一本,比较精简,分各个时期逐一介绍,至明清以后则以流派名家介绍为主。

另外就不得不说一个篆刻书籍收藏的   古籍阁   目前来说是我见过的篆刻书籍最全的,有兴趣的不妨看看,绝对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其二,《汉印技法解析》 《古玺技法解析》 《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等等,不仅有技法详尽的解析,还有相关理论梳理与研究,来龙去脉都比较清晰。而且相对来说比较齐备。

    其三,我《篆刻及其刀法》 其篡刻的研究比较细致,值得一读。

    另外个人觉得对某一家感兴趣的话,完全可以借助网络,网上也有不少的篆刻资源,在熟识这些篆刻资源之后,你大概就了解了在这一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

其它不错的篆刻入门书籍书单推荐:

《篆书入门》

《篆书技法指南》

《篆书导学篆书用笔间架一百法》

《篆隶楷行草五体字典》

《篆刻字典(日)中西庚南》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

《中国篆刻聚珍系列》

《中国历代篆刻集萃》

《怎样学习篆书》

《怎样临摹印章》

《再谈篆刻章法的形式构成美》

《十钟山房印谱》

《篆刻章法50例》

《篆刻艺术临摹的典范-以吴让之仿邓石如印为例》

《篆刻五十讲》

《篆刻如何用刀》

《篆刻美学》

《篆刻病印评改200例》

《篆法入门·篆法指南》

《篆法百韵歌》

《古玺、秦印、汉印三百品》

《古玉印集存》

《古玺汇编》

《古玺、汉印精华》

《吴颐人篆刻五十讲》

《历代篆刻技法解析系列》

此为我以前学篆刻时看过的篆刻书籍,主要有篆刻技法、篆刻印章、篆书、篆书文化、篆刻工具书等一些 篆刻书籍资料,对于篆刻和篆书的朋友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料

约300本篆刻资料,注意看中右下角,此所有篆刻书籍资料均出自于此处

推荐篆刻书籍目录:

│  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七篇pdf

│  战国鉩印分域编pdf

│  掌上金石大字典CHM

│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pdf

│  故宫博物院藏肖形印选pdf

│  方介堪《心经》原打印谱pdf

│  方介堪篆《心经》pdf

│  方介堪精品鸟虫篆印pdf

│  施晓峰篆刻网络展pdf

│  明清着名藏书家-藏书印pdf

│  明清着名藏书家[1]藏书印pdf

│  来一石先生篆刻pdf

│  来楚生自用印存 [原石精拓]pdf│  百扇斋主手拓悲鸿用印pdf

│  福庵印缀pdf

│  秦印文字汇编pdf

│  秦汉鸟虫篆印选pdf

│  简明中国文字学 [修订版]pdf

│  篆书技法百日通pdf

│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pdf

│  甘氏集古印正pdf

│  印面pdf

│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篆书卷pdf

│  历代印风系列 汉印pdf

│  历代篆刻作品精选 doc

│  古图形玺印汇pdf

│  汉玉印精选(正)jpg

│  汉瓦当精品doc

│  汉私印pdf

│  汪关印谱pdf

│  沉阳古籍:百体千字文pdf

│  沙孟海印学史pdf

│  沙村印话-沙孟海pdf

│  河南驻马店的新蔡地区出土的战国封泥pdf

│  玉印集存pdf

│  玉印(反)jpg

│  玉印(正)jpg

│  王福庵pdf

│  王福庵印存pdf

│  王福庵原印拓片rar

│  王福庵篆书千字文pdf

│  王福庵篆书说文部目pdf

│  古玺文编pdf

│  古玺汇编 释文订补及分类修订pdf

│  古玺汇编pdf

│  古玺鉴赏150例pdf

│  古肖形印臆释pdf

│  古陶文汇编pdf

│  吴昌硕临石鼓文pdf

│  吴颐人篆刻作品展示pdf

│  图释古汉字pdf

│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pdf

│  增补徐三庚印谱pdf

│  壬辰年迎春篆刻展pdf

│  大千印留pdf

│  天津博物馆藏印pdf

│  安持精舍印冣djvu

│  宝子碑pdf

│  封泥汇编-福庵pdf

│  将军印100方rar

│  履盦三代朱迹pdf

│  山西博物院藏历代玺印pdf

│  峄山碑pdf

│  峄山碑与篆书技法pdf

│  峄山碑及其笔法pdf

│  张遴骏道德经pdf

│  影印古本篆刻学邓散木pdf

│  徐正濂谈刀法与线条pdf

│  战国文字编pdf

│  战国玺印字根研究ZIP

│  篆书章法pdf

│  篆刻doc

│  篆刻五十讲_吴颐人pdf

│  篆刻入门pdf

│  篆刻刀法常识pdf

│  篆刻印史编年txt

│  篆刻四大家印谱pdf

│  篆刻技法-如何用刀pdf

│  篆刻技法图典pdf

│  篆刻爱好者最易进入的四个误区pdf

│  篆刻病印评改200例_韩天衡pdf

│  篆刻病印评改摘要pdf

│  篆刻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边款pdf

│  篆刻针度pdf

│  罗福颐+汉印文字征补遗pdf

│  罗福颐印选pdf

│  虢季子白盘清末朱拓pdf

│  西夏官印汇考pdf

│  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pdf

│  西泠印社社员袁道厚作品欣赏pdf

│  西泠印社藏-西泠八家篆刻pdf

│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一册]pdf

│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二册]pdf

│  西泠四家印谱pdf

│  西泠秋拍陈巨来精品pdf

│  赵之谦印谱原印本pdf

│  边款知识和钤印法pdf

│  送给篆刻新手的礼物 临摹教程pdf

│  逍遥-武陵老井近作十数方pdf

│  邓散木原拓印稿pdf

│  金意庵篆刻pdf

│  金文大字典pdf

│  金文编(四版)pdf

│  陈巨来治印墨稿选pdf

│  青泥遗真-新出秦汉封泥特集pdf

│  高清汉代私印印谱2pdf

│  鲁迅美术学院藏《峄山碑》pdf

│  鸟虫印精选(反)jpg

│  齐白石印存 [原石精拓]pdf

│  

├─篆刻工具书

│      092 篆刻编 先秦玺印pdf

│      《古玺汇编》(《古鉨文编》)罗福颐pdf

│      《古籀汇编》pdf

│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      篆字印汇pdf

│      篆字汇pdf

│      集古印篆增补六书通pdf

│      鸟虫书通考pdf

顾廷龙《毛笔手写篆书书法对联》

 

(已故上海图书馆馆长、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毛笔手写篆书书法对联》旧软片。 年代现代。 材质水墨纸本(红色洒金旧宣纸)。 性质毛笔手写篆书书法对联,手工书写,绝非印刷品!尺寸22X114厘米X2张。 印章顾廷龙(白文);起潜八十后作(朱文)。 品相保存基本完好(品相如图)。 包装邮寄精致、安全、防潮的包装邮寄发货。 藏品来源几年前在书画艺术品市场购得。  书法家简介 顾廷龙(1904年~1998年)江苏苏州人。字起潜,号陶誃,又号隶古定居主人、小晚成堂主人,笔名路康。是现代海内外学术界公认的著名古籍版本目录学家、古文字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