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炎黄子孙的图腾--龙真的存在吗???活生生的存在???而且12生肖中怎么有龙的存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我们炎黄子孙的图腾--龙真的存在吗???活生生的存在???而且12生肖中怎么有龙的存在???,第1张

 中国龙一直都是中国人的象征.

   那么中国龙真的存在吗?

   人们一定会说:"龙是我们祖先想象出来的."

   因为龙有马一样的长脸,蛇一样的身躯,鸡爪一样的四肢,还有八十一片鳞。它既能在空中飞舞,又能于水中畅游,神出鬼没,变幻莫测。

   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动物.

   

   再来看看古籍:历代真龙记载  

  ●(后汉书五行志〕:龙降温明殿

  此句在清代〔洛阳县志,仟异志〕中引作黑如车盖隆起,奋迅五色,敕〔后汉书〕更明确。

  灵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迅,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

  灵帝即东汉皇帝刘宏,光和是他在位时所用的年号之一,光和元年六月丁丑,即公元一七八年七月一日。东汉都城在今河南洛阳市近郊,温明殿或许就是皇帝陛下的寝宫吧。在温明殿的东院,从空中坠下一个巨大的黑色物体,像圆形的车伞一样,身子在快速的旋转中显露出五色光芒,虽有头,但无足,不见尾,似龙非龙,长达二十余米。

  ●〔元史五行志〕云:至元二十七年七月,益都临胸县有龙见于龙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

  至元二十七年。临胸县在今山东省。龙山出现了龙,可惜不知它的模样如何。它的到来,竟能使千斤巨石浮空而起。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黄龙出现在武阳赤水,逗留九天后离去, 当时曾为此建庙立碑。

  ●东晋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两条龙,出现在 龙山。燕王亲率朝臣,在距离龙200多步的地方,举行了 祭祀活动。

  ●明清时期的地方志中,还不时发现有关龙的记录。据《临安府志》记载,崇祯四年(西元1631年)云南石屏县东南的异龙湖中发 现巨龙,「须爪鳞甲毕露,大数围,长数十丈」龙山和异龙湖中 出现龙,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会有「龙山」和「异龙湖」之 称 !

  ●《唐年补录》记载,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龙坠在桐城县境内, 因喉部有伤,当场死去。龙全长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 尾呈扁平状。它的鳞片跟鱼差不多,头上有双角,口须长达两丈 ,腹下有足,足上有红膜。

  ●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明代成化末年,广东新会县海滩上 坠落一条龙,被渔民活活打死。此龙约一人高,身长数十丈,酷似画中龙,只有腹部呈红色。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边发现一条龙,巨鳞长须,腹白背青,背上有鳍,头上耸起高高的双角,在几里之外都能闻到腥味。当地群众用席子遮盖它的身体,官府还派人亲自祭祀。一夜雷雨过后,龙消失了。它卧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沟。

  ●《永平府志》记载,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乐亭县境内,蝇蚋遍体。当地群众为它搭棚以遮蔽阳光,并不断用水泼洒它的身体。三天后,在-场大雷雨中,龙离开了原地。

  ●西元1944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县陈家围子村后,数百人围观一条趴在沙滩上的黑龙。据仍然健在的目击者任殿元说,该龙长约20多公尺。这个动物外形像四脚蛇,脸形和画上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长须,身子的前半部份直径约一公尺多。四个爪子深深扎进沙滩里。它全身都是鳞片,形状像鳄鱼鳞。任殿元至今仍满腹疑团,那条巨型动物为什么长得那么像画上的龙?

  ●1953年夏天,豫东某地降落一条不明动物,不少好事者徒步数里前往观看。据目击者所描述的形状,这东西像一条巨大的鲨鱼。它的腥味招来很多苍蝇。这鱼应是生活在深海的稀有鱼类,至于为什么会由天而降,似乎可以和龙坠落的原因产生关联。

想象,必须与现实联系,

   到底有没有真龙?

   或者说到底有没有近似龙的生物?

   

   来看看几个"真龙"事件.

世界上是没有蛟龙。

蛟龙即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拥有龙族血脉的水兽在朝龙进化时的其中一个物种,只要再渡过难劫就可以化为真龙,都有强大的力量。

龙是汉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张果星经》云:"又有辅翼,则为真龙",认为有翼方是真龙。如西周有大量身负羽翼龙纹器皿,乃至青龙在先秦纹饰中也有羽翼,一说应龙、青龙为祖龙。封建时代,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但与广为流传的"五爪金龙为天子象征"之说不同,古籍中记载有翼飞龙,方为天子之像。

古代的雅言就是夏言,中国古代的普通话是以河南话为标准音的,而今天的北京话其实是四百年前的东北话……这些说法你相信吗?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郑张尚芳(以下简称郑张)先生从事语言研究已经有五十来年,尤其在上古音和方言领域成就斐然。近日记者就普通话的源流问题对郑张先生进行了专访。 </p><p>  记者:我国最古的词书叫《尔雅》,意思是解释雅言以逼近正音。《现代汉语词典》上说,“雅,合乎规范的。”“雅言,古代指通行的标准语。”所以“雅言”就是合乎规范的古代标准语。我们知道,在孔子时代雅言就是共同语,我想知道,雅言有没有更古老的来源呢? </p><p>  郑张:雅言来自夏言。“雅”、“夏”古代互通的例证很多:《左传》“公子雅”,《韩非子》作“公子夏”;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简《孔子诗论》“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引“大雅”也作“大夏”。尤其《荀子·荣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作“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这个与楚越相对的“雅”或“夏”明显指中原。 </p><p>  先秦古籍中所记夏代歌谣可能是口头相传的记录:《尚书·汤誓》记夏民骂夏桀“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孟子》所记《夏谚》、《逸周书》所记《夏箴》,这些谣谚都押韵,押韵系统也类似周代古音。所以我们可推断夏商周的语言差不多。 </p><p>  记者:如果夏商周三代的雅言真的一脉相承,我国古代的“普通话”就有四千来年悠久历史了。 </p><p>  郑张:是啊。古华夏人是汉族的核心,说的夏言有巨大凝聚力,众多古代历史民族后来不再出现,实际都通过使用汉字改说汉语融入汉族大家庭,北魏鲜卑拓跋王朝改元氏就是史证。 </p><p>  记者:那么雅言或者说夏言,是以什么地方为标准音点呢? </p><p>  郑张:<font color="#0000ff">是洛阳。东周“雅言”应以王都洛邑语音为准,往上承自周人学习殷商文字,商则继承夏文化。夏起于晋南豫西,长期建都于伊洛地区,洛阳边上的偃师二里头古都遗址,考古界认为属夏文化。甲骨文虽发现于安阳,但周灭商后即于洛阳建造成周来集中殷商贵族,并在那里向他们学汉字。学汉字必须出于师授,字得一个一个学,在士族中有极其古老的代代相传的传习传统。故历代都以洛阳太学教书音为标准音,作为读书音相传授。</font><br/> </p><p>  通过上古音研究,雅言的音我们已经重新构拟出来了,现在已经能够把《诗经》、《论语》用孔子时代的上古音来读。 </p><p>  记者:我想很多人一定会有疑问,古代没有录音机,怎能知道古人是这么念的呢? </p><p>  郑张:语言是有规则的发展,可以用一些材料,根据音韵学规律来复原古音系统,把古代音重建出来。 </p><p>  周边语言在长期交流中也保留了很多汉语古代音,有的还有拼音文字记录,比如佛经用“南无”来译梵文namas,“浮屠”来译buddha,这就记下这些字的古音,现在和尚念“南无”的音还近于古印度原话,他们怕佛听不懂就世代传下来了。佛经东汉开始翻译,所以至少可知道东汉读音,孔夫子比东汉早五百年,但上古音变化慢,音韵体系相差还不太大。 </p><p>  记者:古音在变化中是否也会有所保留呢? </p><p>  郑张:语言总包括变与不变两部分,像现今普通话也含有古音。它有两点是南方话比不了的,一是鼻尾韵前的元音多念古音,如“干康工根恩因温”等基本未变。因为元音后面带尾受阻就变得慢,不受阻的自由元音才变得快。二是“假甲交江监”、“夏瞎孝巷咸”这类音韵上称“牙音二等”的字读j、x,是声母后带i介音造成的,由古代带r音的复声母变来,南方话则不带i跟g、h没有区别。这两点都比南方方言老,所以普通话也有一半的上古音遗留。 </p><p>  记者:周代以后的标准音有没有什么变化,各代是不是一样? </p><p>  郑张:周以后历代也都以中原为标准,教育与办公都要求学标准音。首先是师教,汉代王充是会稽郡上虞人,他在《论衡》中自记八岁上学馆,学童有百余人,许多人字写不好被老师打手板。那么偏远的县都如此重视从小教育。中国从古实行由小学开蒙学至太学的制度。上学第一步就是认字,不能教土话,要教标准音,标准音就一代代传下来了。 </p><p>  有人说杨雄的《方言》表明汉代以秦晋话为通语,实际全书看来秦晋是当时一支最大方言而非通语。中古著名的《切韵》则代表南北朝至隋这一段的标准音,当时颜之推等人长安论韵,就是审定洛下和金陵所传读书音的音韵纲领,并不用都城长安音。<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ff0033">唐后期李涪曾根据已变化的唐音,批评《切韵》是“吴音”,但他说“中华音切,莫过东都”,说洛阳“居天地之中,禀气特正”,仍推崇洛阳为正音。</font><br/> </font></p><p>  宋代建都汴梁,朝官寇准和丁谓也曾讨论标准音问题。《谈选》记他们论及天下语音何处为正,寇说“惟西洛人得天下之中”,丁说“不然,四远各有方言,唯读书人然后为正”。洛阳在开封西,故叫西洛,说明当时的正音既非都城开封音,也不是洛阳口语音,而是其读书音。<font color="#ff0033">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也强调“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正”。</font><br/> </p><p>  <font color="#ff0033">元代进北京前,就请国师西藏喇嘛八思巴创造新字拼汉语和蒙古语,所编我国第一本拼音韵书《蒙古韵略》,就是照着《平水新刊韵略》编的,这原是宋《礼部韵略》并韵改编本,所以同样以宋、金的洛阳读书音为标准。 </font></p><p>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欲正语言,必宗中原之音。”在起例说:“上自缙绅讲论治道,及国语翻译、国学教授言语,下至讼庭理民,莫非中原之音。”但《中原音韵》实际收了更多元代口语音。明初编《洪武正韵》,同样标榜“一以中原雅音为定”。 </p><p> <font color="#0000ff"><strong> 唐宋元明编韵书的,一致声称依中原伊洛话正音定音。这从上古、中古一直沿袭至近代官话,但各代的伊洛音在演变,肯定有变化。 </strong></font></p><p>  记者:洛阳的标准音地位延续了几千年。但雅音也随时变化,商周和秦汉已不一样。秦汉唐都在长安定都,这些河南中州话传到西安以后,音变没变? </p><p>  郑张:自然会有变动,唐代也有人用长安音编韵书,但是不能流传,因为它不标准。隋初制定切韵的八个学者都是从邺下到长安作官的,但论韵时标准点只提洛下、金陵,因金陵书音本传自洛下移民,他们不提长安,还批评关中音“去声为入”,像“四”读“悉”、“泪”读“律”、“狯”读“刮”等读不标准。 </p><p>  <font color="#0000ff">某代的京都如非洛阳,如唐长安、宋汴梁、临安、明南京,其语音对标准音会发生某些影响,但由于这些地方的读书音也源于洛阳,最多只是出现某些官话支派,南方官话有的存古成分多些,包括南京官话、临安官话,音系核心基础却原是一个。 </font></p><p>  记者:官话和口语是工作语和生活语的区别吗? </p><p>  郑张:“官话”就是官场的办公用语,是教学读书唱诵用语。先秦称雅言,以后叫正音,到明代才叫官话,英语说Mandarin,有人误以为来自“满大人”,其实来自明代葡萄牙人所说指挥,那时还没有满大人呢。 </p><p>  官话以中州音为准,指的是以历史上洛阳读书音为办公用语,并非洛阳口语,更非现在的洛阳口音。各代都有官方工作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区别,各地也都有书面语和口语区别,标准点也一样。书音和口语音同时存在,就如京剧舞台上,上等角色说韵白,下等角色说京白。韵白里有不少“上口字”:分尖团,“日”读i韵,“住、处、书、如”读yu韵,“歌、各”读o韵,“内、类”读uei韵等,都是更早阶段的旧音传承。昆曲还要咬更老的收–m尾的“闭口韵”。北方艺人说十三辙,“猪”读舌尖圆唇元音归“衣齐(一七)”辙,同样是传统旧音。后代人看上口字,有点像人为的味道,但老辈人就是这么念说的,老师口里那是不能含糊的雅音正宗。所以明代时朝鲜的汉语教本《老乞大、朴通事谚解》都正俗音并列。同样学官话,正音有入声,俗音没有。有人以为有入声的可能依据南京音,其实洛阳几十年前也还有入声(见洛阳县志)。南京因有秉承金陵旧音的传统,其音常合于旧书音规范而已。像“饺子”实际是古代“角子”的口语音。朝鲜译官崔世珍《翻译老乞大朴通事凡例》说当时汉字“角”字有4个音:“gio、giao去、giao上、ge”,但正文《朴通事》和他的《四声通解》并未记全4个音,俗音“giao上声”倒是记了。口语力量大,往后常能吃掉读书音,所以前代的俗音后一时代也可上升为正音。 </p><p>  记者:明代朱棣进了北京,那时北京大多说河南话吗? </p><p>  郑张:朱元璋灭元把蒙古人赶回草原,其他居民全遣送开封,然后由山西、山东、河北、云南、江南大批移民到北京。四方移民杂处,北京话已不是元代大都话,应是带河北味的中原官话。官场办公的官话应是河南式的,但明代大官多来自江淮官话区,可能还有南京话的影响。朱棣移都北京也会提高北京官话的地位,但官话标准真向北京转移,还是清代中期以后的事,当官的逐渐向清朝皇帝的话看齐了。 </p><p>  记者:今天北京话从哪来的,怎么形成的?是清朝皇帝说的官话先发生变化,跟北京当地话还有他的家乡话,包括官话结合成一种北京话了。清中期以后全国才学北京话么? </p><p>  郑张:我说过北京话不是元大都话的后裔,底子应是中原和河北的官话。满清进京又赶原住民于外城,旗人住内城,今天北京话是东北旗人话和北京老话合起来的,东北味很重,听东北话声调就比天津话还更近北京些。清夏仁虎《旧京琐记》说京师“言庞语杂,然亦各有界限。旗下话、土话、官话,久习者一闻而辨之”。北京的这三种话本有区别,官话原不同于北京土话、旗人话,后来这三种话以官话为中心结合起来,成为普通话语音的基础。北京话也有文读白读,文读就来自旧标准音。清代初期读书人还坚持读书旧音,后来坚持不住,要学当朝皇帝的话了。 </p><p>  对全国官话标准来说,北京话的地位是到清中后期才这样提高的。民国时教育界已提出以北京音为国语标准音,但当时的教育部未批准,到解放后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这才确定下来。</p>

  世上真的有龙

  1934年营口坠龙初探

  1934年8月8日,在营口发现了一具与传说中的龙极相似的骨骼,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神秘生物未死之前,当地的居民曾经两次见到它,并与其有过长时间近距离的接触!

  在《营口市志》第一卷中记述:“(1934年)8月8日午后,辽河北岸东小街一农民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伪营口第六警察署将其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说,这个怪物曾经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

  肖素芹老人:当年9岁,她爸爸是给地主赶马车的,当时很多人都说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于是赶到那里。爸爸就把她放在马背上,扶着她看。她所看见的“龙”方头方脑,眼睛很大,还一眨一眨的,而身体为灰白色,弯曲着蜷伏在地上,尾巴卷起来,腹部处有两个爪子伸着,而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感觉这条 “龙”有气无力,眼半睁半闭,再加上眼睛有些发红,很多人都说是天气太热的缘故,于是在龙的上面搭了个棚子为它避暑,还有人抬水往它身上浇,让它得以“解暑”。后来,下了很长时间的大雨,这条“龙”就不见了。

  当时,老百姓认为天降巨龙是吉祥之物,人们有的用苇席给怪兽塔凉棚,有的挑水往怪兽身上浇,为的是避免怪物身体发干。据说,人们都非常积极,即便是平日里比较懒惰的人也都纷纷去挑水、浇水。而在寺庙里许多百姓、僧侣每天都要为其作法、超度,此举一直持续到又一次的数日暴雨过后,这只怪物神秘地消失了为止。

  然而,连续二十多天大雨后,这个怪物第二次又奇异地出现了,这次出现是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此时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难闻的尸骸。

  据杨义顺老人回忆:在发现“龙”骨之前,曾听大人们说芦苇荡里总有噼里啪啦的响声,而且还有“呜……”像牛一样的叫唤声,听起来很沉闷,还能听到挣扎的声响,后来就没有动静了。当时,营口地区已经连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街路上全都是水,一些房屋因进水太多而倒塌。雨停后,随着北风吹过,空腥臊味很大,看管苇塘的一名卢姓工人顺着怪味寻找,发现大片大片芦苇倒伏,拨开后进去一看,吓了一大跳:里面赫然躺着一个已经死去的庞大动物!该工人吓得转身就跑,回到家里大病了一场。百姓们听说之后,结伴前去观看,并且报告给了当时的政府。当时西海关附近的一家防疫医院人员穿着白大褂,给已经生蛆的动物尸体喷射了消毒水。“龙”骨被抬出来后,有人用4个船锚系上绳子将骸骨围成一圈,供大家参观。

  孙正仁:光骨头不是原来的龙型,画的那个、描得那个不是那个型,就是挺长的,挺大的头,两个大角一米多长,不止一米三、四尺,长两根。趴在地上,身上弯弯曲曲的,能有十几米这么长。

  原营口市著名正骨医生马子臣(曾亲眼见过“龙”骨)的儿子马国祥记得父亲曾对他说过,骸骨被发现时,肉还没有完全腐烂,看上去特别像“龙”。

  记者翻阅1934年8月12日《盛京时报》时惊奇地发现,此“龙”竟然有“爪”,而且还用“爪”挖了一个近17米长,6米多宽的土坑,说明“龙”后曾经挣扎过。

  相关记载:“……该龙体气参天,头部左右各生三支甲,脊骨宽三寸余,附于脊骨两侧为肋骨,每根约五六寸长,尾部为立板形白骨尾,全体共二十八段,每段约尺余,全体共三丈余,原龙处,有被爪挖之宽二丈长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至该龙骨尚存有筋条,至皮肉已不可见矣。”

  这些特征也进一步验证了是龙的看法。

  据几位老人讲,当年有关方面曾邀遍老渔民辨认,但没一个人认识怪物尸体。人们议论纷纷,普遍认为是“龙”。

  营口伪第六警察分署组织人力,将其尸骨分解后运到南岸,在西海关前空场上按原状摆放,任人参观。

  当时的《盛京时报》派人采访,也称之为“龙”、“天降龙”、“营川坠龙”、“巨龙”等,同时还配以照片,图文并茂。营口市民争相观看,附近城市专程来参观者也络绎不绝,购买往返营口的火车票因此紧张起来。后又有报道说,营口水产高级中学校渔捞科张老师判定“确系蛟类”。

  当时的营口美大照相馆和英明照相馆洗印了大量“龙”骨展览的照片,在二本町胡同附近沿街贩卖,一些从外地来营口参观“龙”骨的人,争先恐后购买“龙”骨照片带回去给家人欣赏。

  李滨生:记得那一年我十岁,在70年前,在西海关露天展览围的一圈是锚,舢板下固定船的锚用那个间断着围起一个圈,用绳子拦着,地下洒着白灰,因为人很多也挤不进去。随着人流的移动才能到前边看,人都有一个好奇心理去看,只是传说中有龙,实际生活中没有见过的机会,都很好奇,去看。重点都看头,它很长,有两三丈长,十米左右,立着。脊梁骨朝上不像鱼。奇怪的是头上有角,任何水族没有角。

  翻阅相关资料,记者看到了1934年8月14日《盛京时报》刊登的“龙”骨照片复印件,虽然年代久远,加上受当时摄影技术以及种种因素制约,只能依稀看出头戴草帽观看“龙”骨展览人群的模糊身影,然而画面中一具长长的动物骸骨及其头上生出的两只长角依然清晰可见。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社会秩序混乱,水产高级中学也几经搬迁,偌大的骸骨就这样遗失了。

  1939年,16岁的孙正仁来到大连给人做管家,女主人的丈夫是营口商会会长的弟弟。孙正仁深得主人的赏识,1941年离开大连时,女主人把一段“龙” 骨当作奖赏给他。据介绍,女主人手中的龙骨大约有三斤多重,呈白色条状,骨头底端约有碗口大小,慢慢向上延伸越来越细,直至最尖端。骨头表面的白色釉面很亮,大家说是‘龙’牙。女主人告诉他,这是曾经在营口展览的龙骨。

  6月16日上午,孙正仁老人把自己保存了整整六十三年的五块“龙”骨捐献给了市史志办公室,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鉴定一下他手中的骸骨。

  营口坠龙事件和龙骨现世的经过大概如此。对此,多方媒体进行过报道,也有各种质疑的声音:

  中央电视台还拍摄了专题片,片中得出的结论认为,这是鲸鱼搁浅,然后骨骼拼错。

  辽宁省研究员傅仁义根据《盛京时报》的照片断定“龙”骨是出土的“原始牛”的化石。

  董为副研究员认为,这有可能是一种象的化石,而那两个“角”,是长齿。

  有专家研究孙正仁老人捐赠的龙骨后初步认为是第四纪野马的化石。

  这些解释显然都不圆满:

  鲸鱼不会有角和四爪,根据刚腐烂活体拼装的骨头不太存在长度体形和特征严重摆放错误的可能。

  牛马象都不可能有十多米长的蛇形骨骼。

  而且考古学者都忽视了最重要的问题:当时是活体腐烂得到的骨骼,而并非古生物化石,新鲜骨骼也不可能成为化石。

  由于孙老的龙骨来源问题,加上化石和新鲜骨骼的差异,不免使人怀疑这是不是当时的营口龙骨。

  虽然有大量目击者,非常详实的记载照片,由于缺乏实物,营口坠龙仍然成了难以解开的历史之谜。

  因为要尽量保证事情的客观,以上的记叙多是整理自光音的相关文章。我不敢贪功,在此致谢!

  我整理了一些网上的目击龙事件,发现这些事件的目击者(很多时候是相当多的人同时看到)多数都声称自己看到的神秘生物很像龙,都有牛头,蛇身,四爪且长角,身形都相当长而巨大。这些事件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目击:许多人称看到过飞在空中的龙。有时是身体的一部份,在一次内蒙的目击事件中,多个目击者声称看到云中露出一只巨爪。有时是全身。最离奇的是多个解放军女伞兵称在文革中的一次跳伞训练中在云中看到了龙。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这几人都没有伸张。另些人目击的龙则在水中。这和水怪目击事件较相似。就不多写了。

  第二类就是坠龙。据有的文章作者说,他收集的坠龙事件已有几十起,就我看到的来说,这些事件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旱灾严重的时候久不下雨,村民在空地上发现一条巨大的类龙生物,它好像筋疲力尽,一直趴在地上,只是偶尔扭动一下身体。好心的村民一般都会给它盖上席子。龙在地上的时间从两三天到两个月不等,其间不吃不喝。龙的消失总是在大风大雨的夜晚,村民认为龙在地上受苦是上天对它犯错的惩罚,龙的刑期满了就回到天上。另一种是闪电击毙类龙生物,,如果说前一中是活坠龙,那这中就是死坠龙了。死坠龙的数量比活坠龙少,民间的解释是龙犯了大罪,被上天诛杀。

  从这些事件中也看出一些问题:关于龙的目击事件都是在中国发生的,有一例在新加坡。(日韩也有,但我没找到例子)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不到龙?如果这中生物确实存在,这又该怎么解释,龙没有翅膀,它怎么飞行呢?十二生肖中唯独龙被说成是不存在的,可是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创造一种不存在的动物来和十一种存在的动物并列呢?请大家不要把这篇文章当成猎奇的作品,我只是想寻找事情的答案。

  附:历代对龙的记载(相信是很不完全的,请朋友们提供资料)

  ●(后汉书五行志〕:龙降温明殿

  此句在清代〔洛阳县志,仟异志〕中引作黑如车盖隆起,奋迅五色,敕〔后汉书〕更明确。

  灵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迅,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

  灵帝即东汉皇帝刘宏,光和是他在位时所用的年号之一,光和元年六月丁丑,即公元一七八年七月一日。东汉都城在今河南洛阳市近郊,温明殿或许就是皇帝陛下的寝宫吧。在温明殿的东院,从空中坠下一个巨大的黑色物体,像圆形的车伞一样,身子在快速的旋转中显露出五色光芒,虽有头,但无足,不见尾,似龙非龙,长达二十余米。

  ●〔元史五行志〕云:至元二十七年七月,益都临胸县有龙见于龙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

  至元二十七年。临胸县在今山东省。龙山出现了龙,可惜不知它的模样如何。它的到来,竟能使千斤巨石浮空而起。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黄龙出现在武阳赤水,逗留九天后离去, 当时曾为此建庙立碑。

  ●东晋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两条龙,出现在 龙山。燕王亲率朝臣,在距离龙200多步的地方,举行了 祭祀活动。

  ●明清时期的地方志中,还不时发现有关龙的记录。据《临安府志》记载,崇祯四年(西元1631年)云南石屏县东南的异龙湖中发 现巨龙,「须爪鳞甲毕露,大数围,长数十丈」龙山和异龙湖中 出现龙,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会有「龙山」和「异龙湖」之 称 !

  ●《唐年补录》记载,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龙坠在桐城县境内, 因喉部有伤,当场死去。龙全长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 尾呈扁平状。它的鳞片跟鱼差不多,头上有双角,口须长达两丈 ,腹下有足,足上有红膜。

  ●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明代成化末年,广东新会县海滩上 坠落一条龙,被渔民活活打死。此龙约一人高,身长数十丈,酷似画中龙,只有腹部呈红色。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边发现一条龙,巨鳞长须,腹白背青,背上有鳍,头上耸起高高的双角,在几里之外都能闻到腥味。当地群众用席子遮盖它的身体,官府还派人亲自祭祀。一夜雷雨过后,龙消失了。它卧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沟。

  ●《永平府志》记载,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乐亭县境内,蝇蚋遍体。当地群众为它搭棚以遮蔽阳光,并不断用水泼洒它的身体。三天后,在-场大雷雨中,龙离开了原地。

  ●西元1944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县陈家围子村后,数百人围观一条趴在沙滩上的黑龙。据仍然健在的目击者任殿元说,该龙长约20多公尺。这个动物外形像四脚蛇,脸形和画上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长须,身子的前半部份直径约一公尺多。四个爪子深深扎进沙滩里。它全身都是鳞片,形状像鳄鱼鳞。任殿元至今仍满腹疑团,那条巨型动物为什么长得那么像画上的龙?

  ●1953年夏天,豫东某地降落一条不明动物,不少好事者徒步数里前往观看。据目击者所描述的形状,这东西像一条巨大的鲨鱼。它的腥味招来很多苍蝇。这鱼应是生活在深海的稀有鱼类,至于为什么会由天而降,似乎可以和龙坠落的原因产生关联。

  龙飞行的问题:

  生物改变自身密度并非难事(你跳进游泳池把体内气吐光就会导致密度增大,沉下去。)

  雨天由于空气中水分子的增加导致空气密度增大(雨云中的情况也是类似,但密度要更大),假设龙是一种生物,它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某些特殊生理结构来改变自身密度。比如将背部鳞片舒展开,利用自身粘液使鳞片下形成气泡(许多案例中都有提到龙的鳞片可以开阖);另外,龙的骨骼应该也类似鸟类中空,比较轻巧,有益于降低自身的密度。为了使自己能腾起(龙腾虎跃,不是没有道理的)得更高,更接近雨云(雨云的密度最大情况下应该接近于水,因此当龙进入雨云中几乎就可以在里面轻松的“游泳”了),它可以将腹部向内收缩就如同某种可以在树林间滑翔的热带蛇类,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猜测。

  这样,龙在雨天将自身密度变得非常之小,约等于雨天空气的密度;然后尽力向上腾起,越接近雨云空气中水分子的含量就越大,密度也就越高,龙最后就能够如同在水中一般快乐地“游”进雨云了。

  唐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进龙骨一具,因有表录其事状云:“州之桐城具善政乡百姓胡举,有青龙斗死于庭中。时四月,尚有茧箔在庭。忽云雷暴起,闻云中击触声,血如酾雨,洒茧箔上,血不氵于箔,渐旋结聚,可拾置掌上。须臾,令人冷痛入骨。初龙拖尾及地,绕一泔桶,即腾身入云。及雨,悉是泔也。龙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疮。凡长十余尺。身尾相半。尾本褊薄。鳞鬣皆鱼。唯有须长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双角各长二丈。其腹相(明抄本“相”作“光”)自龃龉。时遣大云仓使督而送州。以肉重不能全举,乃剸之为数十段,载之赴官。(出《唐年补录》)

  唐咸通年末,舒州刺史孔威进献龙骨一具,并且有表奏描述这件事说:“舒州所属的桐城县善政乡有一个百姓叫胡举,有青龙斗死在他家的院子里。当时是四月,院子里还有养蚕用的竹筛子。忽然间云雷暴起,听到云中有打斗触碰的声音,血就像下雨,洒到养蚕用的竹筛子上。那血不污染筛子,渐渐集中凝结,可以拾起来放到手掌上。不一会儿就让人感到刺骨般冷痛。一开始,一条龙尾巴拖在地上,围绕着一桶泔水。然后又腾飞钻进云里。等到下雨,下的全是泔水。龙死了之后,把它剖开,发现它的咽喉里有一个大疮。龙共长十多尺。龙的身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巴又细又薄。鳞鬣就像鱼鳞。只有须子有两丈长。它的脚有红色的角膜蒙着。两只角都有两丈长。它的肚子自相抵触。当时派大云仓使指挥人马把死龙送往舒州。因为龙肉很重,不能整个搬运,就把它割成几十段,载运到州府。这个古籍里对龙的描写还挺仔细的。

  舒城在安徽中部,离江,海都远。不会是某种海洋生物或扬子鳄之类。孔威的表里说,这条“龙”的血“渐旋结聚,可拾置掌上。须臾,令人冷痛入骨”,显然是冷血动物。而“其足有赤膜翳之”,脚有红色的角膜蒙着,显系作划水之用,而它的身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巴又细又薄。鳞鬣就像鱼鳞。只有须子有两丈长。这些又都是两栖动物的特征。 “其腹相自龃龉”,肚子自相抵触,这样的动物肯定不是生活在陆上了。所以可以基本断定是水生动物了。至于龙为什么会飞,不知道刚才的说法,算不算一种说法?

  大庆“掉龙”传说

  撰文/记者魏国栋

  2003年12月15日

  从小就听老年人讲过“掉龙”、“救龙”的故事,记者从来都一笑了之,认为这些不过是民间以讹传讹的闲话罢了。直到11月25日这天,杜尔伯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任青春认真地对记者说:“我父亲就见过真龙。”

  任老回忆:我见到过真龙

  1944年8月(具体哪一天记不清了),我父亲任佰金领着我(任殿元,当时27岁)和渔民丛来顺(43岁)、谢八(38岁)等驾船出江打鱼。我们出江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几天,和我们一同出江的还有4只船、10多个人。

  这天早晨,我们的船只行进到了牡丹江(为松花江某段的旧称)南岸(当时这里归肇源县管辖,位于肇源县城偏西北15公里处),突然发现陈家围子村后头围了许多人,估计要比陈家围子全村人还要多4倍。我们将船靠了岸,向岸边的一个人打听,那人小声地告诉我们:“黑龙江里的黑龙落到沙滩上了!”一听这消息,我们既兴奋又紧张,我父亲说:“鱼上不上网也不差这一会儿,走,看看去!”5只船上的10多个人就全上了岸,我们几乎是跑着赶到的。

  一看那场景,把我父亲那样的老“鱼鹰子”都吓呆了。但见一个黑色的巨型动物卧在沙滩上,它太大了!陈家围子的人用柳条子在它身上搭了个棚子,算起来得有20多米长。它有10多米长,头颈比身子细,头像牛犊子脑袋那么大,略呈方形,上宽下窄,头上没有杈角,只是在前额上长了一个扁铲形状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约10厘米。脸形和画上画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长须子,又粗又硬,还直抖动,嘴形特像鲇鱼嘴,又扁又宽,嘴有30多厘米长,闭着,看不到它的牙和舌。它闭着双眼,眼角围了一团苍蝇,它的眼皮一动,苍蝇就“嗡”的一声飞开了。它长着4个爪子,但看不准爪子有几个趾,因为爪子深深地插进了沙滩里,小腿比小伙子的胳膊还粗。它的身子前半部分粗,由于是趴在地上,能看出接近大人腰那么高,估计直径得有1米多。后腿以后的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细,但很长,足有八九米。整个形象就像个巨型4脚蛇(东北土话叫马蛇子,即蜥蜴类动物)。它通身是鳞,脊背上的鳞是铁青色的,足有冰盘那么大,形状和鲤鱼鳞差不多。肚皮和爪子上的鳞是粉白色的,瞅着比脊背上的鳞鲜嫩,并且略小于脊背上的鳞。脊背上的鳞干巴巴的,像晒干的鱼坯子(干鱼)。大群的苍蝇在它身上飞来飞去,它不时地抖动身上的鳞,发出干涩的“咔咔”声,每响一次,苍蝇就“嗡”的一声飞起来;声音一停,苍蝇就又落了下去。它身上的腥味儿极大,相距几百米远就能闻到。它身下卧着的地方已经卧出了一条长沟,身边的嫩杂草都被它踩倒了,可惜的是看不出脚印是什么样子。

  陈家围子只有20多户人家,总共60多口人,而在场却有300多人,原来,附近的任家亮子、瓦房子、尚卧子等好几个村的人全来了。他们有挑桶的,有端盆的,都拿着盛水的工具,统统由陈家围子伪村长陈庆指挥。陈庆不许大家管它叫“龙”,只能称“水虫”。听陈庆讲,昨天下午他还来过这里,什么也没有,今天早晨就有人看到了这个“水虫”,说明它是昨夜卧在这里,今早被人发现的。陈庆组织陈家围子人搭起了棚子,然后让人挑水往“水虫”身上浇,水一浇上去,“水虫”身上的鳞就随之一抖,人们就这样一桶桶地往“水虫”身上浇水。谢八说:“快看,它的脖子多像马脖子!这家伙肥啊,要是宰了吃肉该多好。”

  看了一个多时辰,我父亲说:“走吧,明天再来看。”就这样,我们恋恋不舍地上了船。在船上大家还直议论,丛来顺说:“如果这个‘水虫’没有尾巴的话,那它就是黑龙江里的秃尾巴老李。”谢八说:“这一定是黑龙江里的黑龙,你没看它通身都是黑色的吗?”大家连鱼都没打好。

  当天下午下起了大雨,到夜晚变成了暴雨,整整下了一夜,时缓时急。第二天一早转为牛毛细雨。我们5只船直奔陈家围子村后,赶到那儿一看,心凉了!曾经趴卧“黑龙”的地方现在只剩一条深沟,沙子里还留有浓烈的腥味儿。据当地人讲,“水虫”是半夜走的,怎么走的,到哪儿去了,谁也不知道,因为下暴雨的夜晚不可能有人守候它。但我们清楚地看到,距它趴卧的沙沟东北处还有一条深沟,明显能看出是它站立起来时弄成的,这说明它极可能是朝东北方向走的,怎么走的,却是个谜。会不会是像飞机那样行进一段距离后鳞甲张开、腾空飞起来了呢?这只能是猜测。

  再后来我们打鱼到那里时,听当地人悄悄地讲,日本人封锁这消息,不准人们到处乱讲。以后就很少有人提起了,到如今已经40多年了,那动物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仍然不知道,但40多年前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恍如昨天发生的一样……

  这段往事被刊登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1989年12月《中外书摘》第3卷第4期的《人间奇事》专栏里,题目为《我所看到的黑龙》,杜尔伯特对山奶牛场退休干部任殿元口述,杜尔伯特博物馆任青春整理。任殿元老人于1994年3月初辞世。《中外书摘》在刊登这篇文稿的同时,还发表了任青春写给编辑部的一封信。编辑同志:

  想写这篇文章是我10年前的想法,因为我父亲亲眼看到了“龙”这件事对我震动极大,我总觉得应该把它记录和整理出来,这将是一份极珍贵的资料。事情已经过去40多年了,许多当年的目击者都去世了,如拙稿中的丛来顺、谢八等都早已去世,就是我父亲也已经73岁了。但他精神好,一点也不糊涂,讲起这件事情就如同昨天发生过的一样。

  我不知道肇源县志是否记载此事,但我相信陈家围子附近还有与我父亲一样的目击者存在。我这是第一次向报刊披露这件事,尽管我很早就听我父亲讲这件事,但当时我也怀疑此事的真实性。1986年,我去肇源县出差,住在县委招待所对面的一家个体旅社内,夜晚同屋的一位老头和我闲聊时讲起了此事,其经过和我父亲讲的完全一样。我问他是哪里人,他答是陈家围子的,当年77岁(可惜的是我忘问他叫什么名字了),他也是目击者之一,还亲自挑水往黑龙身上浇过水。通过这件事我相信,我父亲讲的是事实。

  任青春1989年5月17日

  四次调查:这是事实吗

  这一切是真的吗?为了证明这段经历的可靠性,任青春提出了4个论据:一、自己第一次听父亲谈及此事时,才六七岁,母亲脸上那不耐烦的神情表明,此事早已是老生常谈,如果不是真实事物强烈地刺激了老人,他不会把这个故事一讲再讲;二、父亲是一个老党员,为人诚实厚道,绝非信口开河之辈,他不信鬼不信神,思想开明,上个世纪40年代,他第一个带领群众拆庙砸神像,若不是亲眼所见之事,父亲断不会反复陈述;三、当年自己在肇源县的小旅社中住宿,一老人谈及同一起事件;四、任殿元老人在松花江南岸看到的那条身长10多米的黑龙“像一个大马蛇子”,马蛇子为蜥蜴的俗称。令人惊讶的是,甲骨文中某些“龙”字的写法,看上去酷似蜥蜴,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彩陶纹饰也是如此形状。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了“龙”,文化程度只有初小的任殿元,怎么可能认识“龙”字的甲骨文字形?古籍中不止一次记载了古代的“堕龙”事件,其描述与父亲所讲的大同小异,父亲又怎么可能知道

  龙生九子的几个版本。

  中国古代传说中龙生有九子,都不像龙,各有所好。

  版本一:

  好重者:赑屃(音毕喜),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背上驮一块石碑

  好望者:鸱吻(音吃吻),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参见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的装饰小兽

  飸餮(音滔帖),最贪吃,能吃能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因它能喝水,也有装饰在桥栏板的,防止大水将桥淹没。

  生性好杀者:睚眦(音牙自),嗜杀喜斗,常饰于兵器刀环,剑柄

  狴犴(音毕岸),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

  好烟火者:狻猊(音酸泥),性好烟火,常饰于香炉盖子的盖钮上

  好水者:趴蝮(音八夏)位于桥边的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在后门桥的四个角上趴蝮,造型非常优美。

  性情温顺者:椒图,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常饰于大门口。

  好鸣者:蒲牢,最喜欢音乐和吼叫,常饰于大钟的钟纽上。

  版本二:

  1、赑屃(bi,xi):形似龟,好负重。一冲在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其背负石碑的样子。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赑屃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

  2、螭吻(chi,wen):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

  3、蒲牢(pu,lao):有摇滚气质,爱好音乐,也爱吼叫。古代乐器编钟顶上就用它来装饰,寺庙大钟上的钟钮上也可见到他的身影。

  4、狴犴(bi,an):掌管刑狱。常被装饰在死囚牢的门楣上,因其形状似虎,所以民间又有虎头牢的说法。

  5、狻猊(suan,ni):身有佛性,喜好香火,于香炉盖上可见。而且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座骑,在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中均可见到。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因狻猊为龙的五子,所以庙名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一冲曾游过此庙,香火极为旺盛。

  6、饕餮(hao,tie):美食主义者,性贪吃。夏商时期出土的青铜器上经常可见饕餮纹,为有首无身的狰狞怪兽。

  7、睚眦(ya,zi):性情凶残易怒,喜欢争杀。民间成语"睚眦必报"所讲即为此物。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环上上面可以见其雕像,以加强杀气。

  8、淑图(shu,tu):形似螺蚌,性情温顺,有点自闭症。所以将他安排在门上衔着门环,免得宵小光顾。

  9、貔貅(pi,xiu):在南方及东南亚一带都称其为龙的第九子,大嘴无肛,只进不出,深为赌徒所喜。澳门赌场便摆了一只玉貔貅,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挣不赔。

  版本三:

  龙生九子古时民间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传说。但九子是什么,说法也不同。《中国吉祥图说》谓:

  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老二叫睚眦(ya zi),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老三叫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五子狻猊(suan ni),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

  六子霸下,又名XX(bi xi),似龟有齿,喜

  明朝:北京人多说河南话

  [ 2007-2-7 19:02:00 | By: ice2000 ]

  通过上古音研究,雅言的音我们已经重新构拟出来了,现在已经能够把《诗经》、《论语》用孔子时代的上古音来读。

  官话以中州音为准,指的是以历史上洛阳读书音为办公用语,并非洛阳口语,更非现在的洛阳口音。

  今天北京话是东北旗人话和北京老话合起来的,东北味很重,听东北话声调就比天津话还更近北京些。

  古代的雅言就是夏言,中国古代的普通话是以河南话为标准音的,而今天的北京话其实是四百年前的东北话……这些说法你相信吗?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郑张尚芳(以下简称郑张)先生从事语言研究已经有五十来年,尤其在上古音和方言领域成就斐然。近日记者就普通话的源流问题对郑张先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我国最古的词书叫《尔雅》,意思是解释雅言以逼近正音。《现代汉语词典》上说,“雅,合乎规范的。”“雅言,古代指通行的标准语。”所以“雅言”就是合乎规范的古代标准语。我们知道,在孔子时代雅言就是共同语,我想知道,雅言有没有更古老的来源呢?

  郑张:雅言来自夏言。“雅”、“夏”古代互通的例证很多:《左传》“公子雅”,《韩非子》作“公子夏”;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简《孔子诗论》“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引“大雅”也作“大夏”。尤其《荀子·荣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作“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这个与楚越相对的“雅”或“夏”明显指中原。

  先秦古籍中所记夏代歌谣可能是口头相传的记录:《尚书·汤誓》记夏民骂夏桀“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孟子》所记《夏谚》、《逸周书》所记《夏箴》,这些谣谚都押韵,押韵系统也类似周代古音。所以我们可推断夏商周的语言差不多。

  记者:如果夏商周三代的雅言真的一脉相承,我国古代的“普通话”就有四千来年悠久历史了。

  郑张:是啊。古华夏人是汉族的核心,说的夏言有巨大凝聚力,众多古代历史民族后来不再出现,实际都通过使用汉字改说汉语融入汉族大家庭,北魏鲜卑拓跋王朝改元氏就是史证。

  记者:那么雅言或者说夏言,是以什么地方为标准音点呢?

  郑张:是洛阳。东周“雅言”应以王都洛邑语音为准,往上承自周人学习殷商文字,商则继承夏文化。夏起于晋南,但后来长期建都于伊洛地区,洛阳边上的偃师二里头古都遗址,考古界认为属夏文化。甲骨文虽发现于安阳,但周灭商后即于洛阳建造成周来集中殷商贵族,并在那里向他们学汉字。学汉字必须出于师授,字得一个一个学,在士族中有极其古老的代代相传的传习传统。故历代都以洛阳太学教书音为标准音,作为读书音相传授。

  通过上古音研究,雅言的音我们已经重新构拟出来了,现在已经能够把《诗经》、《论语》用孔子时代的上古音来读。

  记者:我想很多人一定会有疑问,古代没有录音机,怎能知道古人是这么念的呢?

  郑张:语言是有规则的发展,可以用一些材料,根据音韵学规律来复原古音系统,把古代音重建出来。

  周边语言在长期交流中也保留了很多汉语古代音,有的还有拼音文字记录,比如佛经用“南无”来译梵文namas,“浮屠”来译buddha,这就记下这些字的古音,现在和尚念“南无”的音还近于古印度原话,他们怕佛听不懂就世代传下来了。佛经东汉开始翻译,所以至少可知道东汉读音,孔夫子比东汉早五百年,但上古音变化慢,音韵体系相差还不太大。

  记者:古音在变化中是否也会有所保留呢?

  郑张:语言总包括变与不变两部分,像现今普通话也含有古音。它有两点是南方话比不了的,一是鼻尾韵前的元音多念古音,如“干康工根恩因温”等基本未变。因为元音后面带尾受阻就变得慢,不受阻的自由元音才变得快。二是“假甲交江监”、“夏瞎孝巷咸”这类音韵上称“牙音二等”的字读j、x,是声母后带i介音造成的,由古代带r音的复声母变来,南方话则不带i跟g、h没有区别。这两点都比南方方言老,所以普通话也有一半的上古音遗留。

  记者:周代以后的标准音有没有什么变化,各代是不是一样?

  郑张:周以后历代也都以中原为标准,教育与办公都要求学标准音。首先是师教,汉代王充是会稽郡上虞人,他在《论衡》中自记八岁上学馆,学童有百余人,许多人字写不好被老师打手板。那么偏远的县都如此重视从小教育。中国从古实行由小学开蒙学至太学的制度。上学第一步就是认字,不能教土话,要教标准音,标准音就一代代传下来了。

  有人说杨雄的《方言》表明汉代以秦晋话为通语,实际全书看来秦晋是当时一支最大方言而非通语。中古著名的《切韵》则代表南北朝至隋这一段的标准音,当时颜之推等人长安论韵,就是审定洛下和金陵所传读书音的音韵纲领,并不用都城长安音。唐后期李涪曾根据已变化的唐音,批评《切韵》是“吴音”,但他说“中华音切,莫过东都”,说洛阳“居天地之中,禀气特正”,仍推崇洛阳为正音。

  宋代建都汴梁,朝官寇准和丁谓也曾讨论标准音问题。《谈选》记他们论及天下语音何处为正,寇说“惟西洛人得天下之中”,丁说“不然,四远各有方言,唯读书人然后为正”。洛阳在开封西,故叫西洛,说明当时的正音既非都城开封音,也不是洛阳口语音,而是其读书音。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也强调“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正”。

  元代进北京前,就请国师西藏喇嘛八思巴创造新字拼汉语和蒙古语,所编我国第一本拼音韵书《蒙古韵略》,就是照着《平水新刊韵略》编的,这原是宋《礼部韵略》并韵改编本,所以同样以宋、金的洛阳读书音为标准。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欲正语言,必宗中原之音。”在起例说:“上自缙绅讲论治道,及国语翻译、国学教授言语,下至讼庭理民,莫非中原之音。”但《中原音韵》实际收了更多元代口语音。明初编《洪武正韵》,同样标榜“一以中原雅音为定”。

  唐宋元明编韵书的,一致声称依中原伊洛话正音定音。这从上古、中古一直沿袭至近代官话,但各代的伊洛音在演变,肯定有变化。

  记者:洛阳的标准音地位延续了几千年。但雅音也随时变化,商周和秦汉已不一样。秦汉唐都在长安定都,这些河南中州话传到西安以后,音变没变?

  郑张:自然会有变动,唐代也有人用长安音编韵书,但是不能流传,因为它不标准。隋初制定切韵的八个学者都是从邺下到长安作官的,但论韵时标准点只提洛下、金陵,因金陵书音本传自洛下移民,他们不提长安,还批评关中音“去声为入”,像“四”读“悉”、“泪”读“律”、“狯”读“刮”等读不标准。

  某代的京都如非洛阳,如唐长安、宋汴梁、临安、明南京,其语音对标准音会发生某些影响,但由于这些地方的读书音也源于洛阳,最多只是出现某些官话支派,南方官话有的存古成分多些,包括南京官话、临安官话,音系核心基础却原是一个。

  记者:官话和口语是工作语和生活语的区别吗?

  郑张:“官话”就是官场的办公用语,是教学读书唱诵用语。先秦称雅言,以后叫正音,到明代才叫官话,英语说Mandarin,有人误以为来自“满大人”,其实来自明代葡萄牙人所说指挥,那时还没有满大人呢。

  官话以中州音为准,指的是以历史上洛阳读书音为办公用语,并非洛阳口语,更非现在的洛阳口音。各代都有官方工作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区别,各地也都有书面语和口语区别,标准点也一样。书音和口语音同时存在,就如京剧舞台上,上等角色说韵白,下等角色说京白。韵白里有不少“上口字”:分尖团,“日”读i韵,“住、处、书、如”读yu韵,“歌、各”读o韵,“内、类”读uei韵等,都是更早阶段的旧音传承。昆曲还要咬更老的收–m尾的“闭口韵”。北方艺人说十三辙,“猪”读舌尖圆唇元音归“衣齐(一七)”辙,同样是传统旧音。后代人看上口字,有点像人为的味道,但老辈人就是这么念说的,老师口里那是不能含糊的雅音正宗。所以明代时朝鲜的汉语教本《老乞大、朴通事谚解》都正俗音并列。同样学官话,正音有入声,俗音没有。有人以为有入声的可能依据南京音,其实洛阳几十年前也还有入声(见洛阳县志)。南京因有秉承金陵旧音的传统,其音常合于旧书音规范而已。像“饺子”实际是古代“角子”的口语音。朝鲜译官崔世珍《翻译老乞大朴通事凡例》说当时汉字“角”字有4个音:“gio、giao去、giao上、ge”,但正文《朴通事》和他的《四声通解》并未记全4个音,俗音“giao上声”倒是记了。口语力量大,往后常能吃掉读书音,所以前代的俗音后一时代也可上升为正音。

  记者:明代朱棣进了北京,那时北京大多说河南话吗?

  郑张:朱元璋灭元把蒙古人赶回草原,其他居民全遣送开封,然后由山西、山东、河北、云南、江南大批移民到北京。四方移民杂处,北京话已不是元代大都话,应是带河北味的中原官话。官场办公的官话应是河南式的,但明代大官多来自江淮官话区,可能还有南京话的影响。朱棣移都北京也会提高北京官话的地位,但官话标准真向北京转移,还是清代中期以后的事,当官的逐渐向清朝皇帝的话看齐了。

  记者:今天北京话从哪来的,怎么形成的?是清朝皇帝说的官话先发生变化,跟北京当地话还有他的家乡话,包括官话结合成一种北京话了。清中期以后全国才学北京话么?

  郑张:我说过北京话不是元大都话的后裔,底子应是中原和河北的官话。满清进京又赶原住民于外城,旗人住内城,今天北京话是东北旗人话和北京老话合起来的,东北味很重,听东北话声调就比天津话还更近北京些。清夏仁虎《旧京琐记》说京师“言庞语杂,然亦各有界限。旗下话、土话、官话,久习者一闻而辨之”。北京的这三种话本有区别,官话原不同于北京土话、旗人话,后来这三种话以官话为中心结合起来,成为普通话语音的基础。北京话也有文读白读,文读就来自旧标准音。清代初期读书人还坚持读书旧音,后来坚持不住,要学当朝皇帝的话了。

  对全国官话标准来说,北京话的地位是到清中后期才这样提高的。民国时教育界已提出以北京音为国语标准音,但当时的教育部未批准,到解放后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这才确定下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