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宣武区琉璃厂的平面图啊?我有急用!
我想老师应该不会问你们找平面图吧,因为琉璃厂本身就是两条巷子,但是我把琉璃厂的概况给你吧,如果你们老师偏让你们画平面图,那就让他自己画吧,别忘了他要是画完了,一定给我传一份啊,我也挺想见识一下琉璃厂的平面图呢。
一、形成变迁
琉璃厂街因烧制琉璃瓦而故名。琉璃厂文化街位于和平门南,以新华街为界,分为琉璃厂东街、琉璃厂西街,全长690米,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辽代,琉璃厂地域为燕下乡海王邨,处燕京(核心部位在今宣武区广安门一带)的东城墙不远,属都城近郊。金代因之。元至元四年(1267年),在金中都城的东北隅建大都时,便在海王村建琉璃窑,烧制琉璃瓦等构件,清乾隆年间停止烧窑,后迁到门头沟琉璃渠。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在崇文门、宣武门等附近,建房“召商居货”。琉璃厂左近的廊房头条、二条、三条和大栅栏就是那时形成的。商业网点始向琉璃厂周围的地域发展,开始形成商业区。明末清初,京城书肆和古玩市的中心在大明门之西的城隍店,后迁至广安门大街路北的慈仁寺(今报国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师地震,慈仁寺有毁,书肆、古玩迁至琉璃厂,文化街开始形成。此后,书籍,古玩业等商人纷纷来到琉璃厂经营,街市日渐兴盛。到民国初年,经营文化商品的店铺及其作坊近200家,形成了享誉国内外的一条文化街。
琉璃厂文化街成因:清顺治元年(l644年)十月,圣祖皇帝诏告“满、汉分城居住”。五年(1648年),又颁布“凡汉官及商民人等尽徙南城”的谕令。于是,汉族在朝任职官员、文人墨客和商民人等,多迁至琉璃厂周围寓居,清史上便有了“宣南士乡”之称。由于他们身居琉璃厂附近,又经常身临琉璃厂,从而确立了街中的文化精神,影响了街中的经营基调;自清代的稽古文到及汉学的兴盛,导致编纂书籍蔚为成风。据《内务府册》载:“康熙十九年(1680年)始以武英殿内左、右廊,共六十三楹,为修书处,掌刊印装潢书籍之事。”康熙年间,编辑57种书,5418卷。清雍正年间,编书获得进一步发展,共计编书72种,11998卷。清乾隆年间,编书进入全盛时期,共计编书307种,19838卷,其中最富盛名的《四库全书》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亲加命名和开始编修的,前后历时10年完成。内府修书的兴盛,对于琉璃厂古旧书业为中心的文化街形成,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翁方纲的《复初斋诗集》注中述,每日清晨,诸官来到翰林院,校勘内府秘书《永乐大典》和各省采进民间藏书,“各以所校阅某书应考某典,详列书目,至琉璃厂书肆访之”。可见内府修书,依然离不开琉璃厂的同时,也拉动了琉璃厂书肆及其古玩、文房四宝等商业文化的繁荣。乾隆年间,朝鲜著名学者洪大容来京,曾多次到琉璃厂。在所著的《外集·燕记·琉璃厂》中述:“市中多书籍、碑版、鼎彝、古董。凡器玩杂物,为商者多南洲秀才应策求官者,故游市者往往有名士。盖一市,长可五里,虽其楼栏应豪侈不及他市,珍怪奇巧充溢罗积,位置古雅,遵循徐步,如入波斯宝市,只见其环然烂然而已,终日行不能鉴赏一物也。”足见乾隆时古香古色的琉璃厂景象。琉璃厂周围建有会馆,众多的会馆是应试各地举子栖身之所,他们在应试之余,又成为琉璃厂的客源;1918年,建成海王材公园,灯市又移至于此,含地处琉璃厂内的旧时兴起的厂甸、土地庙、吕祖祠庙会,游客纷至。这又是文化街形成发展的原因之一。
1980年,中央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做出改建琉璃厂文化街的决定,拨出巨款,经4年多的翻扩建,于1984年竣工,建成59幢具有古朴典雅,富有民族传统形式的店铺,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琉璃厂东、西街中间设汉白玉过街石桥相连,桥额“照古腾今”。东街有汲古阁、天宫阁、锦昌、实宝斋、燕京书画社、墨缘阁、松筠阁、韫玉斋、文盛斋、悦古斋、悦雅堂、北京文物商店收购部、北京翰海艺术拍卖公司、振寰阁、敦华斋、萃文阁、博萃阁、宝晋斋、千年老店、静雅斋、槐荫堂、华锦斋、怡华堂、集珍斋、飞鸿堂、古家俱部、多宝阁、韵古阁、芦雪斋、秋实山房、鹦鸿阁、三秋堂、弘古斋、聚宝斋、慧雅阁、紫竹阁、红玫瑰、泉友斋、怡舫斋、邮局、宣武区文化馆、如意阁、盛唐斋、荷光山馆、老乡亲、卡片商店、屏古斋、虹光阁、宝古斋、瑞成斋、烟壶斋、一得阁、建国斋、槐荫山房、博古斋、戴月轩、龙凤阁、乐海轩、文房四宝堂、古雅阁、信远斋、宝翠堂、古艺斋、安徽四宝堂、邃雅斋、中国书店及3家个体古玩字画摊;西街有:孔方斋、宝荣斋、通古斋、清秘阁、濯锦斋、文物出版社门市部、紫云阁、华彩文化公司、正品斋、文奎堂、古籍书店、兰宝堂、观复斋、庆云堂、古钱币商店、来薰阁、朝花书画社、华夏书画社、孔膳堂、萃珍斋、荣宝斋、荣兴旧货市场、古珍斋、商务印书馆门市部、中华书局门市部、中国书店。
2002年,享有“九市精华萃一衢”美誉的琉璃厂开始致力于构建北京乃至全国的传统文化产业中心。规划中的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将商业区和手工艺区统一规划,占地八十一公顷,其基本框架归纳为“一二四八”:“一”是指一个中心区,即东西琉璃厂;“二”是两座标志性建筑——“东方古玩艺术大厦”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四”是指四个文化专业区即商业区、传统工艺区、景观区和综合发展区;“八”是指形成八条文化商业专卖街,即图书街、玉石街、陶瓷街、雕刻街、铜器街、字画街、文房四宝街和乐器街。建成后的琉璃厂产业园区将成为北京最大的、品位最高的文化艺术品集散地和古都风貌游览区。
二、新老书肆
明代,琉璃厂书业已有二酉堂等书肆。康熙年间,报国寺书肆迁至琉璃厂,古旧书业开始发展起来。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库全书》开始编修,四方书贾纷至琉璃厂经营古旧书业。计有二酉堂付氏、文光楼石氏、文宝堂曹氏、善成堂饶氏、大文堂刘氏、正文斋谭氏等30余家。至光绪初年,这条街上已聚有书肆220余家。甲午战争后,新学和西学译著源源而来,旧书几乎无人过问。1911年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来此开设分店,其后会文堂、广智、广益、世界几家书局及神州国光社等,相继挤进琉璃厂街。主要有文光楼、富文堂、宝善堂、荣华堂、晋华书局、博文书局、中原书局、文益书局、文汇阁、同善堂、来鹿堂、三槐堂、文明斋、藜光阁、积山书局、开明书局、文盛堂、怀文堂、刘炽昌、经腴堂、文莱阁、宝铭堂、钩古斋、第一书局、文澄阁、丁廷造、养拙斋、群玉斋、长兴书局、九经阁、荣华堂、白廷智、纯华阁、丰记书局、张宗兴、文道堂、李根祥、复古堂、书业堂、希古堂、宏文堂、瑞铭斋、龙威阁、维古山房、书业公司、文蔚堂、牛进福、文华堂、修本堂、敬业堂、松筠阁、孙进德、袁经纬、王恩桂、李福荣、蔚文堂、文远堂、宏德堂、宏远堂、修文堂、铭德堂、鸿文斋、文宝堂、翰林斋、连筠书社、苏世桐、鸣珂书店、有益堂、聚好斋、荣禄堂、聚锦堂、福润堂、善成堂、多文堂、二酉斋、博文斋、槐荫山房、榷古斋、友仁堂、古芬阁、复盛斋、宝华堂、文盛堂、铭珍斋、翰文斋、正文斋、孔群书社、待求书社、实学书店、古香书屋、松古堂、益文堂、龙文阁、勤有堂、张林怀、会文斋、何长洲、崇文斋、毓文堂、继文堂、左书升、同文堂、赵文治、德友堂、会文堂、崔学德、胡治稳、文德堂、崔景方、聚古堂、瑞芝阁、宝仁堂、刘安居、文芝阁、务本堂、文友堂、文禄堂、肄雅堂、李恒坦、直隶书局、艺文书局、企古斋、二希堂、敬义堂、贡士才、蜚英阁、勤有堂、宝笈堂、通学斋、文萃堂、文华堂、文琳堂、朴学斋、南阳书房、萃文斋、富晋书社、宏道堂、三友书社、郑纯义、杜世勋、天都阁、文澜堂、大酉堂、国粹书社、石渠山房、袁文麟、尚友堂、瑞文书局、见斋书室、饷华书局、富强斋、文润堂、大村堂、慎记书社、惟一书社、述文堂、翰友堂、焕文斋、振文阁、懿古书店、恒古堂、震旦书林、邃雅斋、宝林堂、奎文堂、文富堂、函雅堂、酉山堂、开通书社、会经堂、本立堂、郁文斋、宏京堂、保古斋、文贵堂、宝森堂、慎记书社、九经堂、九经堂新记、文雅堂、宝经堂、鸿宝阁、同雅堂、鉴古斋、述古堂、瀛文斋、文焕堂、同好斋、幡青书室、萃文斋、森宝堂、久安堂、效贤阁、来薰阁、善成堂东记、宝纶堂、文瑞堂、肄文堂、弘简斋、蔡玉堂、景文阁、宝文斋、宝名斋、锦章书局等。
琉璃厂的书铺,自从清代乾、嘉以来,绵绵二百载,其间兴衰代谢,不知变换了几百家。乾隆时益都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清末江阴缪荃孙《琉璃厂书肆后记》、近人通学斋书铺主人孙殿起《琉璃厂书肆三记》都作了详细的介绍,是考证琉璃厂书铺掌故的名著。尤其是孙著《琉璃厂书肆三记》,时代晚近,更为详赅。
琉璃厂过去书铺,以路南的为多,又以东琉璃厂为多。由厂东门过来,远及火神庙、海王村公园、小沙土园胡同中,每两三家门面,便有一两家书铺,家家都是牙签插架,满目琳琅。一些书铺,外面看看,只有一两间、两三间阔,而内中进度却很深,有的是前后连接,即俗名“勾连搭”的鸳鸯房,看是三间,实际是六间,这样店内就很宽大了。铺中四周都是书架,有的前后房隔开的隔断也是书架,上面堆满了各种线装书,书套一头都夹有一张白纸,写明书名、作者、时代、版式。客人来了,可以挨架参观,随意取阅。如果是老主顾,更会让在柜房先休息,小伙计敬茶敬烟,略事寒暄,然后才谈生意。谈谈最近买到些什么,问问店里最近收到些什么,拿过来看看。好的东西,大家鉴赏一番,买也可以,不买也可以。如果有意要,然后可以谈谈价钱,形成一种朋友式的营业关系。这种营业方式,其源流应该说是很早了吧。
在琉璃厂书铺中,各个时期都有不少版本、目录专门家。晚近如正文斋主人谭笃生、会文斋主人何厚甫、文德堂主人韩逢源(绰号韩大头)、通学斋主人孙殿起、文禄堂主人王晋卿、个人营业的宝坻县人刘宇清(绰号宋版刘)、衡水县人萧金铭等人,都是比较著名的。其中尤以孙、王二人更为突出。伦哲如先生《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所谓“后来屈指胜蓝者,孙耀卿同王晋卿”便是指此。并自注云:“故都书肆虽多,识版本者无几人,非博览强记,未足语此。余所识通学斋孙耀卿、文禄堂王晋卿二人,庶几近之。孙著有《贩书偶记》、《丛书目录拾遗》,王著有《文禄堂访书记》,皆共具通人之识,又非谭笃生、何厚甫辈所能及矣。”孙氏除上列二书外,还有《清代禁毁书目(补遗)》、《清代禁书知见录》、《琉璃厂小志》等著作。当然以上这些人都是琉璃厂的专门家,除此而外,那些一般的书店伙友,也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艺,才能胜任工作。
所说知识,就是熟悉各种书目,首先是四库的书目,其次还有南北各私家的书目,古代的、当代的,毛晋汲古阁、聊城海源阁、宁波天一阁等等。熟悉各种版本,宋版、元版、建刻、蜀刻、白口、黑口、家刻、坊刻等。要能作到象缪荃孙说的“宋椠元椠,见而即识,蜀版闽版,到眼不欺”,那就近于技矣。
所说技艺,就是整理古书,重新装订,重新换护页、书衣,配制书套,仿制抄本,仿制缺页,这中间工夫各有高低。一部破烂霉蛀的宋版书,到了高明师傅手里,重新拆开,轻轻地一张张地摊平,去掉霉迹,托上衬纸,补好蛀处,再一张张折拢,理齐,先用纸捻订好,压平,再配上旧纸护页,配上栗壳色或瓷青色旧纸的书衣,用珠子线(即粗丝线)订好,帖上旧纸题签,配上蓝布、牙签书套。就是用这样水磨的细工夫,一部破烂的旧籍便成为面目一新的善本了。高明师傅作起这些工作来,真有得心应手、起死回生之妙。晚近装褙师傅王仲华,技艺就非常高明,曾为傅增湘重装北宋本《乐府诗集》,“傅在跋语中称他为“缀补旧籍,号为精良”,又说“修订讫事,精整明湛,焕然改观”。这象刻版工板儿杨、张老西一样,都是琉璃厂文化工艺中的高明之士。各书铺或藏书家都存有旧纸,平时把整理旧籍时多余的旧书衣、护页等替换积攒起来,以作修配宋版元版等珍贵善本书之用。至于说重新装订一般的旧书,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琉璃厂在二百年间,不只是一个卖书、卖画、卖古董的文化商业区,也可以说象一所特殊的学校,其间不知培养、薰陶出多少文物、艺术方面的专门人材。他们都是师徒相承,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孙殿起氏所编《贩书传薪记》,对近代书业师承作了比较详尽的记载,是很可珍贵的资料。
坊刻 琉璃厂刻书作坊始于清乾隆时期,善成堂、文成堂、聚珍堂、翰文斋、来薰阁、邃雅斋、尊古斋、直隶书局、富晋书社等9家,曾刻印《医宗必读》、《孙子兵法》、《经典释义》、《西厢记》等书。琉璃厂刻书作坊先后有富文堂、善成堂、文成堂、半松居士、五柳居、二酉斋、龙威阁、老二酉堂、正文斋、有益堂、宝经堂、藜文阁、宝书堂、书业堂、文光楼、二酉堂、来鹿堂、文阔堂、酉山堂、荣禄堂、会经堂、会文斋、荣锦书屋、镜古书屋、文宝堂、宏道堂、文贵堂、鸿宝斋、文成堂、聚珍堂、翰文斋、来薰阁、松筠阁、文奎堂、修须堂、文禄堂、通学斋、藻玉堂、鸿寿堂、开明书局、书业公司、直隶书局、文殿阁、修文堂、富晋书社、邃雅斋、北直文昌、尊古斋、晋文斋、龙云斋、永盛斋、龙光斋、同古堂、清秘阁等。
选介
①来薰阁,开设于咸丰年间,前身是收售古琴的来薰阁琴室。1911年起收售古书,称来薰阁琴书处,店主陈连彬。1922年,其侄陈杭参与经营,店中开始兴旺。1940年在上海开设来薰阁分店。店伙经常到南方及内地省份搜求古旧书,买到多种善本。陈杭还曾经四次到日本收书和售书。现藏北京图书馆的《忠义水浒传》(100卷28册,施耐庵撰,罗本篡修,李贽评阅,明万历刻,清康熙五年石渠阁重修本),就是此店捐赠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西厢记》,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完整刻本,也是此店搜购到的。店中曾刊印书籍十余种。出入这里的知名学者,有钱玄同、刘半农、胡适、周作人、陈垣、郑振锋、沈尹默、马裕藻、马衡、谢国桢等。
②文奎堂,开设于清光绪七年(l881年),创立者是河北束鹿人王云端。店址位于琉璃厂西街。文奎堂在清末曾是全市内外城规模最大的旧书店,店中不仅经销图书,并且搜集、刻印和出版图书。今店内除经营古籍外,也经营文房四宝和字画、摆件等。
③翰文斋,店主河北衡水人韩心源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琉璃厂创办。翰文斋的匾额为内阁大学士孙诒臣、李文田所书。曾先后收得李文藻、李勤伯、缪荃孙等藏书数十种。设铺面开业后,不数年与各大书肆相鼎立。光绪二十年(1895年),其子韩林蔚接手经营,与著名学者盛伯义、王懿荣等相往还。在清末民初收得一批故宫藏书。1956年公私合营后,成为中国书店的门市部之一。
④松筠阁,开设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创立者是河北衡水人刘际唐。初创时店址在西琉璃厂街106号。店中初以经营古书为主,兼售杂志,在廊房头条开设过集文阁分号,在东安市场开设过同文书店。松筠阁在搜求杂志方面颇有作为,被誉为“杂志大王”。其子刘殿文编成的《中国杂志知见目录》,共4册125万条。品种丰富的地方志书也是其经营特色之一,此外兼营刊行书籍。今以经营字画、工艺品为主,兼营艺术类书籍。
⑤通学斋,开设于1919年,河北冀县人孙殿起经营,北大教授伦明投资。孙初在宏京堂书坊学徒,又在鸿宝阁、文会斋作伙计,开店后多次南下外省搜求图书,抢救了一批古籍。他还有几种著述,1936年出版《贩书偶记》,1957年出版《清代禁书知见录》和补遗。此外著有《琉璃厂书肆三记》、《成林琐记》、《古书经眼录》、《北京风俗咏》、《琉璃厂书肆四记》等。
⑥中国书店,全国成立最早的集收购、发行、出版为一体的国营古籍专业书店。位于宣武区琉璃厂西街。隶属北京市新闻出版局,1988年被列为实行计划单列管理的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古旧书业已经瘫痪,古籍文物毁损流失严重。在专家、学者的倡议下,为统一领导、团结和改造北京古旧书业,抢救和保护古籍文献,该店于1952年11月4日正式成立。由郭沫若题写店匾,店址在北京东四南大街。至1958年,有111家私营古旧书店通过公私合营并入该店,中国书店成为北京古旧书业的主体。l963年中国书店迁至宣武区琉璃厂海王村公园旧址,总面积212万平方米。员工总数478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51名(国家级版本专家4名)。中国书店除在北京市坐收、上门串户收购和到废品站拣选有用的古旧书刊外,还深入到全国城乡开展古旧书刊收购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不仅完整的保存了全部店藏图书,还从社会上和造纸厂里抢救了许多古代和近代文献资料。到1994年,共抢救保护各种珍贵古籍文献600多万部,其中5000余部罕见孤本、珍善本,收入国家级图书馆永世收藏,如北宋刻本《开宝藏》、《说文解字五音韵谱》,苏辙撰宋版《诗集传》、宋版朱注《楚辞》、雍正钞本《异史》等;修补珍贵古籍20余万册,补配重要典籍近万部,如清代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等;收购和销售各种古旧图书7000多万部;抢救珍贵文献2万余部;搜集、整理中外文期刊报纸8000多种,30多万套;整理出版古籍图书2000万部,其中木版刷印230件,465万余部;发行各种新版图书5亿多部。
三、古玩字画
源流 琉璃厂开设古玩店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至今可考者,康熙十一年(1672年),松竹斋在琉璃厂西街开业,为琉璃厂文化街最早的收售字画的店铺。清道光中期(1831-1839年),博古斋孙虞苫在琉璃厂创办,以经营金石、字画为主。此后,孙虞苫与赵佩斋又共同在琉璃厂开设了茹古斋。而后,赵佩斋又在琉璃厂开设了大观斋。清咸丰元年(1851年),由刘振卿在琉璃厂开设了德宝斋。清同治四年(1865年),由袁厚民在琉璃厂开设了笔彩斋。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由黄兴甫在琉璃厂开设了尊古斋。清末,由陕西人杨某在琉璃厂开设了庆云堂。据《琉璃厂小志》载,自康熙至宣统年间,琉璃厂古玩店计有40家。1919年,由苏惕夫在琉璃厂开设了贞古斋。1923年,由林华亭在琉璃厂开设了虹光阁。1944年,由邱振生在琉璃厂开设了宝古斋。到1948年,琉璃厂共有古玩店31家,其中,经营字画的有论文斋、振雅斋、墨缘阁、茹古斋、宝古斋、论古斋、悦古斋、贞古斋、宝珍斋、蕴古斋、古欢阁、绮鑫、博韫斋;经营瓷器的有陶庐、博文斋、鉴珍斋;经营陶瓷和字画的有韵古斋、鉴古斋、韫玉斋、信古斋、赏奇斋;经营金石和陶瓷的有华古山房、延古斋、古光阁;经营碑帖等有庆云堂;经营砚台和图章的有韵珍斋;经营铜器和古钱的有云松阁;经营古铜和旧玉的有道古阁;经营玉器的有雅文斋;经营古玩杂项的有致宝斋。
选介
①荣宝斋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明末遗老张氏在琉璃厂101号创办“松竹斋”。经营范围体分为三部分:一是书画用纸,以及各种扇面、装裱好的喜寿屏联、挽联、册页等;二是各种笔、墨、砚、墨盒、水盂、印泥、镇尺等;三是书画篆刻家的笔单。乾隆年间,主持店务的第四代店主张玉峰,善以精品招徕顾客,并利用官府的背景,生意兴隆起来。道光年间,店主张仰山是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和金石篆刻家,书画家赵之谦、吴大澄都是他的好友。此时的松竹斋主要经营古玩和南纸。鸦片战争后,经济萧条,更兼连续两代店主不谐经营之道,好交游,广识,挥金如土,松竹斋急速没落。店东张李氏聘庄虎臣出任经理。广交京师名士。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打出荣宝斋的字号重新开业,店址改在琉璃厂86号。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由同治年间状元陆润庠题书匾额。经理庄虎臣经营手法灵活,使荣宝斋很快兴旺起来。光绪二十二年,副经理张仲儒在甘井院胡同2号创办”荣宝斋贴套作”,聘请雕版高手戴广斋和木印巨匠王月轩,从此自刻自印自销笺纸,不仅优于其他同行,而且为木版水印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此际出版的“缙绅”(官名录),由花钱买得官衔的庄虎臣进宫抄写,不仅准确无误,而且印制精良,成为京师具有垄断性的热门产品,为荣宝斋增加了效益。1925年,王仁山出任经理,使荣宝斋进人鼎盛时期。l928年开设南京分店;1931年开设上海分店;1932年开设洛阳分店;1934年开设武汉分店;1936年开设南京第二分店;1940年开设天津分店。当时著名书法家寿石工曾有“荣宝高斋峙两京,琅琊妙手重平生”的诗句,“琅琊妙手”即指王仁山。1937年8月,北平沦陷后,荣宝斋逐渐萧条。
1950年初,在徐悲鸿、郑振铎、吴晓铃、周扬等斡旋下,由国家出版总署投资,5月,办理了公私合营手续,在荣宝斋后面加上“新记”,于是年10月19日正式开张营业。由于荣宝斋新记原来的业务与现实需要很不合拍。又因旧债还未还清,债主告到法院,判处荣宝斋拍卖财产偿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代为偿清债务后,于1953年初全部收归国营,去掉“新记”二字。从此荣宝斋成为国营文化企业。1960年后,开始在研究、发展和完善传统技术的同时,征集流散的书画文物。在收集到名人字画中,稀世之宝按规定送故宫博物院收藏,其余佳品店内收藏,作为木刻水印知名于世,成为独家的“乱真艺术”,齐白石也曾对自己的作品难辩真伪。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木刻水印以后,惟妙惟肖,在世界上引起震动。毛主席、周总理曾把木刻水印画《簪花仕女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国家元首。1959年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上,荣宝斋的木刻水印作品的整个展厅获“特殊金质奖章”。荣宝斋先后木刻水印了徐悲鸿的《奔马》、齐白石的《蕉下鸣蛙》、赵佶摹唐人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该店的木板水印画作品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在48个国家举行过展览。荣宝斋亦精于修复技术和摹制古画。唐寅的《伏羲是女娲图》出土于新疆 , 绢本已破碎成块;山西应县木塔经卷画幅,在佛像体内秘藏了800多年,因受潮而粘连如棒,经荣宝斋技人之手,或整旧如新,或重现原貌。荣宝斋前后摹制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和辽宁博物馆历代绘画近百幅。金振之临摹宋徽宗《雪江归棹图》、冯忠莲临摹清代袁耀《万松叠翠图》、王宗光临摹仿人《狮子骢》、陈林斋临摹宋代马和之《唐风图》、郭慕熙临摹唐韩晃《文苑图》、孙天牧临摹宋代《渔村小雪图》等。荣宝斋也擅长装裱古今字画,人民大会堂的大型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由著名裱画大师张贵桐率领一个小组装裱而成。一位美国朋友要装裱一幅巨画,竟不远万里来到荣宝斋,裱成后,满意而归。1972年和1984年,荣宝斋进行了两次翻扩建,建成了两座两层营业楼,分为东斋和西斋,总营业面积6750平方米,并有生产用房2300平方米。1987年,荣宝斋有限公司在香港九龙加连威道开业。1989年,在香港举行首次拍卖会,拍卖清光绪以后的书画作品263幅,日成交额2000万港币。1994年,荣宝斋有职工240人,营业额为1000多万元,利润500多万元。
②尊古斋,位于西琉璃厂,开设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办者是湖北云梦人黄肖甫,继承者是其侄黄伯川,后者在1939年将尊古斋关闭,改在东琉璃厂宝铭堂书店旧址开设通古斋,1945年再由黄镜涵继承其父经营。经营者精通铜器,今存故宫博物院的重要文物莽权、莽衡,就是此店收购的。
③宝古斋,开设于1944年,店主邱震生是河北三河县人,以经营历代书画为特色。邱早年在虹光阁学徒,出入于佑任、易培基等人家门,尤其是与天津的收藏家张叔诚过从甚密,成为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
④庆云堂,开设于清末,店主原为陕西人杨某,1931年由河北吴县人张彦生接手,以经营碑帖为特色,由李鸿章、陆润庠题写店名。张早年在隶古斋碑帖店学徒,掌握了收售碑帖和拓、裱技能,接触过汪大变、梁启超、于佑任、张伯英等碑帖收藏家,开店后走遍全国收购碑帖,又结识柯昌泗、郭沫若、陈叔通等,1956年后成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著有碑帖论文和《善本碑帖录》。北京图书馆新馆金石部的许多资料,都来自此店。
四、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为纸、墨、笔、砚的总称。琉璃厂文房四宝店铺的兴起,同“宣南士乡”及众多会馆在其周围密切相关。街中最早的经营文人用纸的当属“松竹斋”,于康熙年间开业,兼营“南纸”。经营墨者仍为“一得阁”,开业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为中国墨汁制造首创第一家,创建人谢松岱,他进京会试落弟后,于琉璃厂东街今64号处开设了制造墨汁作坊,自产自销,生意兴隆。谢自写对联赞墨汁“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店名以对联首字取之,匾额谢松岱书写。老店由谢氏弟子徐洁滨独自经营后,又分别在厂甸和广安门内大街325号开设墨汁制造厂和“制造烟子作坊”,并在天津、郑州开设分店,在上海、西安开办专营代销店。1956年由各店共组一得阁墨汁厂。其墨汁有“油烟”和“松烟”两类。“油烟”有云头艳、兰烟、亮光、桐烟、大单童、双童、油烟等品种,为书写小楷,工笔绘画的佳品;“松烟”有阿胶、五老松、小松烟等品种,其特点是墨迹亮、耐水性强、书写流利、写后易干、石堙纸、永不褪色、适宜拓裱、香味浓厚。50年代后,经过科学检测、分析,研究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新配方和新工艺,改变了过去“油灯取烟,饭锅熬胶,人工研磨”的古老方法。研磨使用电动机器,灌装实现管道化,并建立现代化的产品检验室。年产量达到1000万瓶以上,其中约20%左右销往海外。现墨汁产品分为五大类:北京墨汁、书画墨汁、中华墨汁、一淂阁墨汁、松烟墨汁。一得阁生产的八宝印泥,素与墨汁并誉。“八宝”即红宝石、红珊瑚、珍珠、金筒、朱砂、麝香、冰片及贮存百年以上的老蓖麻油。经阳光晾晒和冬季自然冷冻,使之一年四季适用。特点是颜色纯正,印鉴清晰,不怕日晒、火烤、水浸、久存不干、气味清香,永不褪色。用这种印泥盖的印章色泽鲜艳、美观,可历百年而不变,既使将纸烧成灰,印章处仍鲜红如故;
戴月轩 1916年由戴斌创办。戴斌号月轩,浙江湖州人。幼年来京学艺于贺莲青笔店,期满后自立门户,在东琉璃厂开办以己名为店名的制笔店。一间门面,前店后厂,制笔用料均来自湖州。戴氏亲自制笔,质量均必尖、齐、团、健
线装本各部名称线装本是古籍中最普遍的装订形式,约兴于明朝中叶,到了清朝更是风行,一直沿用到现在。其各部名称分为:书口、天头书脑、书背、书根、包角、书签、书套等。书口:书叶的正中折缝入;天头:指书叶上端(上栏以外的部分)的空白处;地脚:指书叶下端(下栏以外的部分)的空白处;书脑:指一本书册穿孔订线右侧的空白处;书背:指订线处右端顶头(即书脊);书根:指书册最下端顶头部分;包角:书册的右侧,上下两隅,称为“书角”。比较珍贵的书,在装时常以湖色或蓝色的绫子将书角包起,叫做“包角”。书签:是书衣上所粘贴的纸签,也有用丝织品的,用以题写书名。书套:用草板纸(俗称马粪纸)为里,外敷以布(多用蓝布),围裹全书的前后左右四面而露其上下两端者,谓之“书套”。另有围裹四面折叠四边的,名“四合套”。还有在开函处挖做云形环式的,叫“云字套”。
opp、pp、pvc材质的透明书套区别:
1opp:
邻苯基苯酚(O-phenylphenol,英文缩写OPP)是一种重要的精细有机化工产品。
用途:
邻苯基苯酚,为白色片状结晶,是重要的新型精细化工产品和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杀菌、防腐、印染助剂和表面活性剂,合成新型塑料、树脂和高分子材料的稳定剂和阻燃剂等领域。
2pp:
聚丙烯英文名称:Polypropylene,简称:PP,俗称:百折胶。
用途:
汽车工业(主要使用含金属添加剂的PP:挡泥板、通风管、风扇等),器械(洗碗机门衬垫、干燥机通风管、洗衣机框架及机盖、冰箱门衬垫等),日用消费品(草坪和园艺设备如 剪草机和喷水器等)。
3pvc:
PVC即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Polyvinyl chloride),是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 monomer, 简称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用途:
PVC材料用途极广, 具有加工性能良好,制造成本低,耐腐蚀,绝缘等良好特点,主要用于制作:普瑞文pvc卡片;pvc贴牌;pvc铁丝;pvc窗帘;pvc涂塑电焊网;pvc发泡板、pvc吊顶、pvc水管、pvc踢脚线等以及穿线管、电缆绝缘、塑料门窗、塑料袋 等方面。
前言: 现在,我们身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具也是越来越多样化,从曾经的刻刀到现在的激光笔,或许以后就有可能会出现如可以在空中写字,然后瞬间实体化的笔。这些笔虽然发展的快但肯定有利和弊,就比如铅笔盒和削笔刀,他们肯定都有利弊。但是以前的文具弊端肯定最大以至于到现在文具的变化这么大。
文房四宝
毛笔,是古代汉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也是我们汉族为世界艺术宝库提供的一件珍宝。
然后就是墨,它是书写、绘画的色料。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从「李墨」名满天下。宋时李墨的产地歙县改名徽州,「李墨」改名为「徽墨」。
纸,是汉族的一个伟大发明,世界上纸的品种虽然以千万计,但「宣纸」仍然是供毛笔书画用的独特的手工纸,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在国际上有「纸寿千年」的声誉。
说到砚,俗称砚台,是汉族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洮砚、端砚、歙砚和澄泥砚。古代汉族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
文房四宝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汉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 又为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了解过去的优秀文化,正是为了创造未来的新文化。然而,除了文房四宝之外,其实古人还有很多额外的文具哦~
一、印泥
印泥,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历史文物以及金石书画之钤记,都需要使用。根据史书上记载,印泥的发展已有二千年的历史,早在春秋秦汉时期就已使用印沁泥,那时的印泥是用黏土制的,临用时用水浸湿,当时称封泥。到了隋唐以后,社会的进步有人研制出纸张,人们又改用水调组朱砂于印面,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的雏形,到了元代,人们开始用油调和朱砂,之后便渐发展成我们现代的印泥了。
二、镇纸
镇纸,即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
三、水滴
又名砚滴,为滴水入砚的文房用具,也称水滴、水注。最早磨墨往砚里注水的工具叫水盂。“古人无水滴,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从传世品和出土器物来看,砚滴的出现不晚于汉代,最早为铜制,后改为陶、瓷、玉、石等材质。其样式不定,历代均有创新。汉代砚滴多为龟蛇熊羊之形,古朴浑厚。熊形玉砚滴,为一张口卷舌,背有双翅,右前肢托一灵芝,呈蹲坐式的飞熊。其雕工粗犷,为东汉时期器物。飞熊的传说,古代极多。
在文房用具中砚滴(水滴)传世品较少。
四、笔筒
笔不用时插放其内。材质较多,瓷、玉、竹、木、漆均见制作。或圆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其他形的。
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大的变化。笔筒产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其所说笔筒是否为今日笔筒,不得而知。从目前传世品来看多为明代中晚期之物,墓葬出土之物,亦不见有宋元笔筒。明屠隆《文具雅编》:“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明文震亨《长物志》:“笔筒,湘竹,栟榈者佳。”故有笔筒为晚明之物一说,但查宋无名氏《致虚杂俎》:“羲之有巧石笔架,名‘扈’;献之有斑竹笔筒,名‘裘钟’皆世无其匹。”似乎笔筒的年代应起码推至宋代。由于此系文化史范畴,故这里不加以论述。
五、笔洗
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也有花叶形或其他形状。各种笔洗不但造型丰富多彩,情趣盎然,而且工艺精湛,形象逼真,作为文案小品,不但实用,更可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
六、臂搁
臂搁是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外,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因此,臂搁也称腕枕。
臂搁多竹木、象牙质地,上有纹绘雕饰,十分精美多趣。
七、墨匣
墨匣主要用于存放墨锭,起装饰和保护作用。墨匣中,以套墨、集锦墨、彩墨所用的匣最为考究。古代墨匣多以紫檀、乌木、豆瓣楠木为材料,并镶有玉带、花枝或螭虎、人物等图纹,所以,一般都很精美。古代墨匣中,也多有制成漆匣的。据说,清代道光年间,阮文达回京城,“以旗匾银制墨盒,其制正圆,为天盖地式,旁有二柱系环内。”可说是出类拔萃的。清末制墨匣最著名的,当数京城“万礼斋”。
八、笔帘
笔帘是携带和收存毛笔的工具,主要用途:
1、把毛笔卷入其中,不会像装在铅笔盒里来回碰撞损坏笔头。
2、笔帘通风,可使毛笔很快干爽。
3、现在的都是35厘米×33厘米的居多。
4、这样的笔帘,一次可以卷几十支毛笔,方便携带。
5、主要是为了:有急事,需要带毛笔出去,但是因为刚使用过,没干。可以用笔帘一卷,带出去。不会发霉,也不会弄脏书籍等物。
九、笔架
笔架亦称笔格、笔搁,即架笔之物也,为文房常用器具之一。书画中在构思或暂息时借以置笔,以免毛笔污损他物,为古人书案上最不可缺少之文具。从样式来看,一般有挂式与搁式两种,分别称笔挂与笔搁。笔挂是用竹木制成的架子,两边有柱子,高一尺余;上面有横木,宽亦一尺有余,可以倒悬笔管,做晾笔用。笔挂也有制成圆柱形的,圆顶,笔挂在圆顶周边上,很方便。笔搁是搁笔之物。根据不同形状,亦称笔枕、笔山,也有称笔床,清朝还出现了笔船。
其实,文房用品还有很多,明代文人屠隆在《考槃余事》一书中,一共列举了45种文具,可谓是集当时文房清玩之大全了,包括笔格、研山、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水中丞、水注、砚匣、墨匣、印章、图书匣、印色池、糊斗、蜡斗、镇纸、压尺、秘阁、贝光等45种文玩,如果再加笔墨纸砚,总数就达49种之多。这不仅在明代,也是古籍中记载文房用具最多的典籍,成为后人研究与引经据典的重要出处。
学生类文具
品类包括:笔袋、笔盒、铅笔、自动铅笔、水彩笔、白板笔、圆珠笔、中性笔、油画棒、油性笔、蜡笔、钢笔、书包、橡皮擦、削笔机、笔削、液体胶水、固体胶、尺类、圆规、美工刀、剪刀、书套、修正带、文件夹、本册、文件袋、画板、笔芯等等。
办公文具,顾名思义,就是办公用的文具,与学生文具有着很大的差别。办公文具主要的定位人群是企业,事业单位,工厂,政府机关等,办公文具一个特点是追求实用耐用,不求流行花样。这也是与学生文具一个不同之处。
文具事务用品
1、文件档案管理类:有孔文件夹(两孔、三孔文件夹)、无孔文件夹(单强力夹、双强力夹等)、报告夹、板夹、分类文件夹、挂劳夹、电脑夹、票据夹、档案盒、资料册、档案袋、文件套、名片盒/册、CD包/册、公事包、拉链袋、卡片袋、文件柜、资料架、文件篮、书立、相册、图纸夹
2、桌面用品:订书机、起钉器、打孔器、剪刀、美工刀、切纸刀、票夹、钉针系列、削笔刀、胶棒、胶水、胶带、胶带座、计算器、仪尺、笔筒、笔袋、台历架
3、办公本薄:无线装订本、螺旋本、皮面本、活页本、拍纸本、便利贴、便签纸/盒、会议记录本
4、书写 修正用品:中性笔(签字笔)、圆珠笔、铅笔、台笔、白板笔、荧光笔、钢笔、记号笔、水彩笔、POP笔、橡皮、修正液、修正带、墨水笔芯、软笔、蜡笔、毛笔、炭笔
5、财务用品:账本/账册、无碳复写票据、凭证/单据、复写纸、用友耗材、票据装订机、财务计算器、印台/印油、支票夹、专用印章、印章箱、手提金库、号码机
6、辅助用品:报刊架、杂志架、白板系列、证件卡、包装用品、台座系列、证书系列、钥匙管理
7、电脑周边用品:光盘、U盘、键盘、鼠标、移动硬盘、录音笔、插线板、电池、耳麦、光驱、读卡器、存储卡
8、电子电器用品:排插
办公耗材
1、打印耗材:硒鼓、墨盒、色带
2、装订耗材:装订夹条、装订胶圈、装订透片、皮纹纸
3、办公用纸:复印纸、传真纸、电脑打印纸、彩色复印纸、相片纸、喷墨打印纸、绘图纸、不干胶打印纸、其他纸张
4、IT耗材:网线、水晶头、网线转换接头、视频线、电源线
日杂百货
日用品:生活用纸、一次性用品、清洁用品、劳保用品、五金工具、碳酸饮料、办公茶咖啡、纯净水、方便食品
办公设备
1、事务设备:碎纸机、装订机、支票打印机、考勤机、点钞机、过塑机、名片扫描仪、电话机
2、IT设备:电脑、投影仪、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扫描仪、相机、摄像机、交换机、路由器、猫
3、办公电器:加湿器、饮水机、电风扇、吸尘器五、办公家具文件柜、更衣柜、多屉柜、杂柜、保险柜、办公桌、办公椅
财务用品
包括:1、手工记账:①账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等)②凭证(收入凭证、支出凭证、转账凭证)③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等)④钢笔(最好是财务专用的那种)⑤墨水(蓝、黑、红色)⑥算盘(基本上都用计算器了)⑦尺、回形针、大头针⑧科目章、自己姓名图章、印泥⑨出纳需要各类银行结算凭证(贷记凭证、电汇凭证、支票等等,可去银行购买),有条件的可以为出纳配置点钞机等⑩其他
2、电脑记账①电脑(含打印机、最好能接入宽带)②电脑记账凭证③财务软件④尺、回形针、大头针、橡皮筋 ⑤出纳需要各类银行结算凭证(贷记凭证、电汇凭证、支票等等)
爷爷的“家当”
爷爷说,他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经济条件差。上小学时,一支铅笔,一个泛黑的草纸本,两本书,一个用面袋剪了一半做成的书包,这些就是他学习的全部家当了。他还说,那时跟家里多要一支铅笔都会被骂,铅笔往往是在实在拿不住之后再找个小空管套住,接着用,直到用完最后一点点。就是那黑草纸本也得格外珍惜,正面用完再用背面,写完一遍擦掉字迹再用,再擦再用,直到它“粉身碎骨”,爷爷说那叫物尽其用,我笑着说那叫发挥它的最大价值。那个年代有太多的不得已,爷爷也从来没有享用过文具盒之类的东西。
爸爸的“武装”
爸爸说他们上学那会儿,家里条件有了改善,背上一个帆布军用背包就欢天喜地地上学了。至于文具盒嘛,也是在自己多次的努力下,作为奖励,爷爷才给他买了个新的,但小小的,只有一层,有时连一把尺子也放不下。读初中时,才用上了自动笔和圆珠笔。上高中了,一卷透明胶带成了错误的克星,但舍不得多用,一卷够用大半年的。
我的“配备”
爷爷和爸爸都说我是小福孩儿,赶上了好时代。国家的飞速发展,带给每个家庭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书包里各档次的钢笔、圆珠笔应有尽有;自动笔摇身一变,成了不需削尖、笔芯可自由出入的,既方便又快捷;碳素笔和彩笔更是种类繁多,不胜枚举。他们成了我学习中的伴侣、朋友。我的文具盒更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分上下两层,只要一按盒面上的按钮,文具盒就会自动打开,既美观又实用。书包都是品牌的,每年都要更换。爸爸一看到我的“配备”就大发感慨,还不忘叮嘱我要节约,不能浪费。每每此时,我都笑着应一声“知道了!”
利弊
文具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好处可他也有弊端比如涂改液。
因为它是一种化学的合成物,这里面危害性比较大的首先是:对二甲苯,长期的使用可以对肝脏、肾脏等等造成长期的慢性的危害,甚至于有的少数的孩子还会引起像白血病等等症状。其次是各种各样的卤化烃。包括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等等,这些化合物对眼睛有很明显的刺激,经常使用会造成流眼泪、眼睛发红,个别的还会造成恶心、呕吐、浑身不舒服,甚至于造成一些更严重的长期的危害,干得快是涂改液的一个优点,因为它里面含有挥发性很强的有机烃类物质,也正因为如此,它对孩子的五官会造成更加明显的损害,加强了它的毒性渗透
走访市场,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学生文具市场早不乏五花八门的个性文具。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些造型奇特又带有“技术含量”的文具产品,对于不少孩子们来说最新最奇特的文具是他们的心头好。由于经济水平的上升,学生文具市场也越来越红火,年轻的80后父母,他们在给孩子选文具产品的时候,更注重产品的风格和个性化外观,受到这股青春风潮的带动,个性化的流行文具成为了学生文具市场的主旋律。
但是个性文具的风潮却难以“御驾”部分老师家长的想法,个性色彩的创意文具虽然逐渐占领了传统市场,但是价格不菲的个性文具也让家长们直喊贵。也有部分家长认为,文具本身就是孩子们的消耗品,购买这样的高价文具不值得。此外,老师们也倡导多使用简单实用的文具。那么,个性文具的出现,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个性文具的出现一直存有争议,个性文具让消费者有所顾虑不可否认,诚如部分家长老师所言,为了让个性文具更加吸引人,很多文具厂家会在上面做“文章”,这就增加了文具的销售成本,也就让其比普通文具昂贵。此外,小学生本身自制力较差,往往容易出现上课摆弄文具,分散注意力,影响听课质量。同时,也怕孩子们因此产生盲目追风或满足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
虽然时尚文具的存在令人争议,但是也有好的一面。学生文具的个性化实则是大势所趋,存在即是合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而小到从文具产品的变化,我们都容易看到信息元素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正是这些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一昧的抗拒新型文具的存在是不明智的。
其实,只要家长们引导得当的话,这些个性化的文具可以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起到牵引的作用。从科学角度来说,孩子对某种文具有好感,就会经常性接触。而文具的最终功能就是辅助孩子学习。经常摆弄这些文具,从一层面来说,也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换句话说,这些新式文具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对孩子们的学习是利大于弊的。
本文2023-08-06 15:57:0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