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常识: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艺术包括哪些内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古籍常识: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艺术包括哪些内容,第1张

(1)简策

简策就是编简成策的意思。“策”就是“册”的假借字。古代有些词有音无字,行文时只好依声托事,借用同音的字加以表示。这种现象,文字学上就称为同音假借,也称为古音通假。“册”是象形字,像是绳穿、绳编的竹木简。所以《说文解字》解释“册”字说:“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礼记·聘礼》中说:“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在这句话的“策”字之下,有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分别作了解释。一位是东汉的郑玄,他说:“策,简也。”一位是唐代的孔颖达,他说:“策是众简相连之称。”郑玄的意思,“策”就是竹木简;孔颖达的意思,“策”是编连在一起的竹木简。两个人的解释都对,但角度不同。我们把这两个人的解释综合起来,那就是一根一根写了字的竹木片就称为“简”,把若干根简编连在一起就成了“策”(册)。可见简策的确是编简成策的意思。

古人编简成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绳串连;一种是两道绳、乃至四道绳的编连。汉代刘熙在《释名》中说:“札,栉也,编之为栉齿相比。”这意思是说在写好的竹木简上端钻孔,然后用绳依次串编。上边好像梳子背,下边诸简垂挂,如同梳子的栉齿并列相比。另一种是用麻绳或丝线绳,像编竹帘子一样地编连竹简。编绳的道数取决于竹木简的长短。短简两道编绳即可,甘肃出土的《永元兵器簿》,就是两道编绳(图6)。长简两道绳子编不结实,就编三道或四道编绳。如武威出土的《仪礼》汉简,简长三尺,其编绳就是四道。至于是先写后编,还是先编后写,则两种形式都有。

图6 东汉永元兵器簿编简

为了保护正文不致磨损,古人编简时常在正文简前边再加编一根不写文字的简,叫作赘简。今天书籍的封面,就仍然带有这种赘简的遗意。赘简上端常常书写篇名,下端书写书名。这是因为古人写书于简,不能无阶段地写下去,那样编简太大,不易检阅和收藏,所以常常写到一定长度就结为一篇。而用书的人也常常要先查找篇名,然后才能找到自己所要检索的内容。可是古书往往一书包括很多篇,例如《论语》就有22篇,《孟子》也有七篇。七篇中的各篇还要再分上下。如《滕文公上》、《滕文公下》、《公孙丑上》、《公孙丑下》等。如果所要查找的内容不知道在哪一篇,那就无从着手了。所以古人很重视篇名,把篇名写在赘简上端,以示醒目。而把书名反倒写在赘简的下端,以示篇名的归属。这种格局虽然是仅适应简策书籍而出现的特定形式,但对后世书籍形式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直到雕版印书盛行的宋代,特别是北宋时代,卷端题名还常常是小题在上,大题在下。这仍是简策书籍格局的流风余韵。

一篇文章的简编完,或一编编好的简写完,便以最后一根简为轴,像卷竹帘子一样从尾向前卷起。《永元兵器簿》出土时,就保持着原来卷起的形式。武威旱滩坡出土的医简,有的也保留着卷起的原型。武威出土的汉代《仪礼》简,篇题和篇次并写在第一、二简的背面,卷起后正好露在外面。这也证明其原型是从尾向前卷起的。卷起的简需要捆好,而后放入布袋或筐箧〔qie切〕。居延出土的简策中有“书箧一”的记载。《汉书·贾谊传》中也有“俗吏之务在于刀笔筐箧”的说法。这些盛装简策的布袋、筐箧相当于“帙”〔zhi至〕,而一帙通常包函10卷。简策书籍这种编连卷收的做法,也只是适应竹木简的特质而形成的特定形式,但对后世书籍的装帧形式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帛书卷子装、纸书卷轴装的出现及长期流行,完全可以说是对简策卷起收藏形式的模仿。

(2)帛书卷子装

帛书与简书虽然制作材料不同,成书之后的面貌也各异,但在装帧形式上彼此却有许多相似之处。缣帛轻软,可塑性较强。表现在装帧形式上便既有折叠,也有卷子。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有的写在整幅帛上,难以卷收,故折叠随葬在一个漆盒内。有的写在半幅宽的缣帛上,则以一条23厘米宽的竹片为轴心,将帛书从尾向前卷成帛卷,这大概就是卷轴装的雏形了。

清代有位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叫章学诚。他有一部著名的著作,叫《文史通义》。他在《文史通义·篇卷》中说:“古人之于言,求其有章有序而已矣。著之于书,则有简策,标其起讫,是曰篇章。”还说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受命整理国家藏书,“著录多以篇、卷为计,大约篇从竹简,卷从缣素,因物定名,无他义也。而缣素为书后于竹简,故周、秦称篇,入汉始有卷也。”这两段话的意思是说篇、章是竹木简书的计量名称,卷则是缣帛书的计量名称。周、秦时盛行竹木简书,故多以篇称之。入汉以后,缣帛为书普遍流行,卷便成了广为使用的计量名称。刘向、刘歆父子整理国家藏书,凡是整理完毕正式誊录进呈的书,都是用缣帛书写的。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佚文十一》说“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改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这里的“上素”,就是抄写在缣帛上。于是“卷”便成了主要计量单位。表明章学诚所说的“入汉始有卷也”的理论,基本上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也证明帛书的装帧形式主要还是卷子装。

(3)纸书卷轴装

用纸来制作书籍,东汉已发其端。纸具备着缣帛的轻软,但较之缣帛则更易成型。所以纸书出现之后,它的装帧形式便模仿帛书卷子装,而慢慢发展为普遍流行的纸书卷轴装。这无论是从文献记载,还是实物留存,都能得到有力的证明。

晋代傅咸的《纸赋》中,除了赞美纸的方正洁白,很便于书写之外,还说纸张“揽之则舒,舍之则卷”。这两句话实际是对卷轴装书籍的描绘。纸张有一定弹性,卷久了就有回收的惯性,所以用手揽之便舒展开来,可是一撒手就又收卷回去。这是卷轴装书籍固有的现象,也是这种装帧形式的弊病之一。可见晋时纸书已是卷轴装了。

《续高僧传》卷二,记载隋朝文帝时有一位沙门叫明穆彦宗,他曾经利用梵文经本校对佛经。说昔日“支昙罗什等所出《大集》卷轴,多以30成部”。说明早在隋朝以前,纸写的佛教《大集经》,已装潢成了卷轴。

《续高僧传》卷三十八,记载隋朝另一位沙门叫法泰,他自己精勤书写了一部《法华经》,多次显现灵瑞,所以要把它带到成都去进行装潢。可是中途过河掉在了水里,以后又失而复得,所以“至成都装潢,以檀香为轴”。可证隋朝的书籍不但已是卷轴装,而且所用轴材有的已是檀香木了。

《续高僧传》卷五,记载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之后,又奉皇帝之命在大慈恩寺翻译佛经。当他翻译完毕,装成卷轴之后,曾经上书皇帝,请求皇上给写一道序文。他说:“所获经论,奉敕翻译,见成卷轴,未有铨序,伏惟陛下睿思。”可见唐玄奘翻译过来的佛经,其装帧形式也都是卷轴。

《续高僧传》卷二十六,记载唐开元间沙门玄览,他一个人就“写经三千余轴”。

所有上述这些,都是唐及唐以前关于纸书采用卷轴装的记载。而唐以后关于这方面的记载,那就更是史不绝书了。北宋欧阳修在他的《归田录》中说:“唐人藏书,皆做卷轴。”元朝吾衍在他的《闲居录》中说:“古书皆卷轴。”明朝都穆在其《听雨记闻》中说:“古人藏书,皆作卷轴。”清朝高士奇在其《天禄识余》中说:“古人藏书,皆作卷轴……此制在唐犹然。”这些说法,也证明自纸书出现,直到唐、五代,大约八九百年的时间里,书籍盛行的装帧形式,的确是卷轴装。

本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了大批遗书,其中主要是手写本佛经。现在分藏在世界各国,其中主要收藏在英国、法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总计大约四万多件。这些敦煌遗书产生的时代,大约上起南北朝,下至五代,即公元420—960年这500多年的历史跨度内。此期正是手写纸书的高峰期。这些遗书,有的就是简单的一卷儿,有的木轴犹存,进一步又以实物,证明唐五代及唐五代以前,纸书的装帧形式,的确普遍流行卷轴装。

古时历代纸张的大小规格不尽相同。晋代纸高大约23—24厘米,长26—27厘米;唐代纸高25—26或26—27厘米,长40—43厘米或44—51厘米;五代时期纸张的规格大小不等。内容长的书,一张纸无法容纳,只好写完一张再接写第二张、第三张……直到写完为止,可能是几张、十几张、几十张,乃至数百张。一部用多张纸写完的书,按顺序粘接成一幅长条。长条可以先写后粘接,也可以先粘接好后写。写完的长条纸书,即可以从左向右,或说是从尾向首卷起。为使纸卷不至于折皱或损坏,在长条纸书最后一纸的末尾粘上一根圆木棒,然后以木棒为轴心从左向右搓卷,所以称作卷轴。轴的长度比纸的高度略长,纸书卷好后上下两端都有轴头露出,这样有利于图书保护(图7)。

古书卷轴装似乎也有精装与简装的区别。简装,仅用一根普通的圆木棒为轴,有的甚至连轴都没有,只是从尾向前卷起,也是卷轴装。精装就有不同的讲究了,据记载,王羲之、王献之晚年写的字要比青少年时写得好。他们在缣帛上写的字,要以珊瑚装饰轴头;在纸张上写的字,要以金属装饰轴头;最次的也要以玳瑁、旃〔zhan沾〕檀装饰轴头。可见晋代的卷轴装,有的已经相当精致了。

《隋书·经籍志》说隋炀帝即位之后,秘阁所藏之书,上品的要用红琉璃轴,中品用绀〔gan干〕琉璃轴,下品用漆轴。表明隋朝政府的藏书,其卷轴装潢已分出不同品级。《大唐六典》记载唐政府的藏书,经库书用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史库书用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书用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书用绿牙轴,朱带白牙签。可见唐代的政府藏书不但裱轴十分讲究,而且已经懂得用颜色来类分图书了。

图7 卷轴装示意图

图8 卷轴插架示意图

为保护图书内容不受污损,卷轴装在正文第一张纸前边还要粘加一张空白纸,考究的粘加绫、绢等丝织品。粘加的这张空白纸或绫、绢,叫作“褾”〔biao表〕,也叫作“包头”或“玉池”。褾的右端接有不同质料、不同颜色的带。带的右端接有不同质料、不同颜色的别子,叫作“签”。卷子卷好,褾在最外层,用带绕捆,以签别住。卷轴存放的方法是在书架上平放,轴的一端向外,系上不同质料、不同颜色的书签。签上标写书名、卷次,以便于取阅。取阅图书时依签上所标抽出卷轴,用毕原位插入,所以称为插架(图8)。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中说“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描绘的便是一座插架宏富、装帧考究、满目琳琅的私人藏书宝库。

(4)经折装

经折装也称折子装,顾名思义,应该是从折叠佛教经卷而得名。前边说过了,到唐代为止,最盛行的书籍装帧形式,仍然是卷轴装。但到唐代,佛学在中国的发展也达到了鼎盛时期。一方面是僧尼遍于域中,另一方面翻译过来的佛经又普遍以卷轴装的形式流行。僧尼遍于域中,意味着善男信女诵经的普遍;卷轴装盛行,则意味着它对僧尼们诵经的不便。因为佛门弟子念经,要盘禅入定,正襟危坐,以示恭敬与虔诚。善男信女们念经时的这种姿态,卷轴装的不方便可想而知。任何一种纸卷,包括佛教经卷,卷久了,都会产生卷舒的困难。由于卷久的惯性,念过去的部分,经卷会由右向左自动卷起;未念到的部分,经卷又会自动由左向右卷起。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调整镇尺的位置,经卷就会从左右两个方向朝中间卷起。试想,如此麻烦不便的卷轴装式,怎么能适应佛门弟子们那种盘禅入定、正襟危坐的读经方式呢!因此,一场对流行许久的卷轴装的改革,首先在佛教经卷上发生了。这就是将本是长卷的佛经,从头至尾地依一定行数或一定宽度连续左右折叠,最后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再在前后各粘裱一张厚纸封皮,一种新型的装帧形式就出现了,这就是所谓的经折装。正像元朝吾衍和清朝高士奇所揭示的那样,经折装的出现,完全是针对卷轴装卷舒之难的弊病而发生的。元朝吾衍在《闲居录》中说:“古书皆卷轴,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久而折断,复为簿帙。”清朝高士奇在《天禄识余》中也说:“古人藏书,皆作卷轴……此制在唐犹然。其后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久而折断,乃分为簿帙,以便检阅。”这两位不同时代的古人,揭示了同一个道理,即经折装的确是由改造卷轴装而来。

1975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钱存训先生的《中国古代书史》,披露了一幅经折本图版,经名为《入楞伽经疏》,共211叶,原出自中国敦煌石室。其装帧形式就是左右相连折叠的经折装。这是唐代佛经出现经折装的实物证明。

英人斯坦因在他的《敦煌取书录》中,还描绘过一件五代印本佛经的装式,也是经折装。他说:“又有一小册佛经,印刷简陋……书非卷子本,而为折叠而成……折叠本书籍,长幅接连不断,加以折叠……最后将其他一端悉行粘稳。于是展开以后甚似近世书籍。是书时为乾祐二年,即纪元后九四九年也。”斯坦因看到并描绘的这件实物,表明印刷而成的佛经,在五代时期也有的是经折装式了。

(5) 梵夹装

过去的书史论著,常把经折装混为梵夹装。说经折装又称梵夹装,或者说梵夹装就是经折装,或经折装即梵夹装。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梵夹装并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而是古代中国人对古印度用梵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佛教经典装帧形式的一种称呼。梵是天竺国梵文文字的创始人。《祐录》卷一《梵汉译经音义同异记》中说:“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楼,其书左行;少者苍颉,其书下行。梵及佉楼居于天竺,黄史苍颉在于中夏。”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产生在印度的佛教经典,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将梵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的,所以又称为贝叶经。当然也有不少写在桦树皮上。

我们在前边说过了,书籍的装帧形式,只能视书籍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而采取相应的方式。古印度佛经既是采用修长硕大的贝多树叶或桦树皮书写,其装帧形式也就只能适应这种材料而采取相应的方式了,这就出现了古代中国人所称呼的梵夹装。何谓梵夹装?如果用最通俗的语言加以铨释,那就应该是古印度用梵文书写在贝多树叶或桦树皮上的佛教经典而采用夹板式以绳穿订的装式。对这种装帧形式,古代中国人称之为梵夹装。隋朝有个叫杜宝的,他有一部著作叫《大业杂记》。杜宝在《大业杂记》中说东都洛阳的“承福门即东城南门。门南洛水有翊津桥,通翻经道场。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叶形似枇杷,叶面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缀其一边,牒牒然今呼为梵夹”。夹原意同册,后来演化为夹。这段描述,比较明确地告诉我们,梵夹装是隋时人对传入中国的古印度书写在贝多树叶上梵文佛教经典装订形式的一种形象化的称呼。其具体的装订方式,是将写好的贝叶经,视经文段落和贝叶多少,依经文的次序排好,形成一摞。然后用两块比经叶略宽略长一点的经过刮削加工的竹板或木板,将排好顺序的贝叶经上一块下一块地夹住,然后连板带经穿一个或两个洞。一个洞者,穿绳之前先将绳的一端挽上疙瘩,以另一端将夹板及贝叶串连;两个洞者,则以绳子两端同时将夹板及贝叶串连,最后绕捆起来,一个梵夹装式就算完成了。这就是杜宝所说的“约经多少,缀其一边,牒牒然”的梵夹装。

图9 僧伽罗文贝叶经装帧

用贝多树叶来写经,不仅是古印度如此,近世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也有用贝叶写经的。北京图书馆就藏有僧伽罗文的贝叶经(图9),其装帧形式就是典型的梵夹装。近年北京图书馆还入藏一批傣文贝叶小乘经,其装帧形式也是梵夹装。这些实物也印证了古印度梵夹装的形式特点,从而丰富了中国书籍的装帧形式。

中国以纸张来制作书籍,至隋、唐而极盛。书籍的制作材料与贝叶不同,当然装帧方式也就不同。但中国纸制书中,包括写本和印本,也有裁成长条而模仿贝叶的。现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东方手稿部的中国敦煌遗书中,还颇有几件这样的遗书。它们状似长条,形仿贝叶,编绳虽然已不复存在,但当年的穿孔犹存,表明它们的确是中国纸书中模仿梵夹装的装帧形式。北京图书馆珍藏一件五代时回鹘文写本《玄奘传》。其书叶狭长,横作行书,每叶上靠近两端各有一红色圆圈,据说也是模仿的梵夹装式。北京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中,有一件唐写本《思益梵天所问经》(图10)。其写纸为长条形,意仿贝叶。厚厚一册,却中间穿孔,单绳穿装,是中国纸书遗存中典型的梵夹装。其夹板虽佚失一块,但另一块却原样留存。穿绳虽也大部分佚去,但仍有一段原绳贯穿册叶与夹板。直到后世刻印的藏文大藏经、蒙文大藏经,也都是纸作长条,横作行书,上下各有一块厚重的夹板,所以它们也是中国纸书中模仿梵夹装的装帧形式。只是这种装帧形式在中国并未普遍流行,所以也就鲜为人知了。但不管是古印度的梵夹装,还是中国纸书模拟的梵夹装,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书中模仿的梵夹装,都和经折装毫无相同之处。所以经折装就是经折装,梵夹装就是梵夹装,两者既不相等,也不相通,不应混为一谈。

图10 唐写纸本《思益梵大所问经》梵夹装

(6)旋风装

过去很长时间里,中外学者对什么是中国古书的旋风装认识并不清楚。长期把经折装粘加一张整纸就说成是旋风装,或把经折装直接说成是旋风装,就是这方面的例证。事实上,旋风装跟经折装没有任何联系。它与经折装产生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它们是在同一个时代里,同在卷轴装的基础上,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需求而产生出来的两种完全不同的书籍装帧形式。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都有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文学,诗歌几乎占据了整个文坛,使唐代成了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诗歌的发展,特别是近体律诗的发展,一方面要求要有严格的韵律,一方面遣词造句、运用掌故又要求典雅有据。这就促使唐代社会相应地产生并发展两方面的著作:一方面是备查检掌故用的类书空前发展;另一方面就是供起韵赋诗、检查格律的韵书一再被修正、增补、传抄而流布社会。唐代的韵书,类乎现在的字典,带有工具书的性质,是备随时查检使用的。因此,这类书籍的书写方式和装帧形式,也就都要以方便随时翻检为原则而作相应的改变。

但是,我们在前边说过了,唐代书籍最通行的书写方式和装帧形式,仍是单面书写的卷轴装。这样,在通行的装帧形式与要方便翻检之间便产生了很大的矛盾。继续采用单面书写的卷轴装,翻检方便难以解决;突破卷轴装,另外采取更新的装帧形式,一时又难以创造出来。于是便出现了一种既未完全打破卷轴装的外壳,又达到了方便翻检为目的的装帧形式,这就是旋风装。

在当今的世界上,中国古书旋风装的实物留存绝无仅有。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可以说是现存中国古书旋风装的典型实物例证。故宫所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全书共五卷24叶。除首叶是单面书字外,其余23叶均为双面书字,所以共是47面。其装帧方式,是以一比书叶略宽的长条厚纸作底,然后将书叶粘在底纸上。其粘法是,除首叶因只单面书字而全幅粘裱于底纸右端之外,其余23叶,因均是双面书字,故每叶都只能以右边无字空条处,逐叶向左鳞次相错地粘裱于首叶末尾的底纸上。所以从书叶左端看去,错落相积,状似龙鳞。收藏时,从首向尾,或者说是从右向左卷起,外表仍然是卷轴装式。但打开来翻阅,除首叶因全裱于底纸上而不能翻动外,其余均能跟阅览现代书籍一样,逐叶翻转,阅读两面的文字。这种装帧形式,既保留了卷轴装的外壳,又解决了翻检必须方便的矛盾。可谓独具风格,世所罕见。古人把这种装帧形式称作“龙鳞装”或“旋风装”。

图11 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装帧

北宋欧阳修在他的《归田录》卷二中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其制似今策子。凡文字有备检用者,卷轴难数卷舒,故以叶子写之。如吴彩鸾《唐韵》、李郃〔he 合〕《彩选》之类是也。”故宫所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图11),相传就是吴彩鸾书写的。欧阳修所见到的大概就是这类的东西。他说出了这种装帧形式产生的原因,也描绘了这种装帧像策子的特点,但未说出它究竟叫什么名字。

南宋初年的张邦基,则在自著《墨庄漫录》卷三中说:“成都古仙人吴彩鸾善书名字,今蜀中导江迎祥院经藏,世称藏中《佛本行经》十六卷,乃彩鸾所书,亦异物也。今世间所传《唐韵》犹有,皆旋风叶。字画清劲,人家往往有之。”可见南宋张邦基也见过这类的东西,他则把这类书籍的装帧形式称为“旋风叶”了。

元朝王恽在他的《玉堂嘉话》卷二中说:“吴彩鸾龙鳞楷韵,后柳诚悬题云:‘吴彩鸾,世称谪仙也。一夕书《唐韵》一部,即鬻〔yu玉〕于市,人不测其意。稔闻此说,罕见其书,数载勤求,方获斯本。观其神全气古,笔力遒劲,出于自然,非古今学人所可及也。时大和九年九月十五日。’其册共五(疑五为二误)十四叶,鳞次相积,皆留纸缝。天宝八年制。”可见元朝王恽也见过这类东西,而且见到的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收藏并写了上述题识的那件东西。王恽描绘它是“龙鳞楷韵”,“是鳞次相积”。与故宫所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的装帧形态完全相同。

清朝初年的著名藏书家钱曾,也见过这类东西。《涵芬楼烬余书录》引证他的话说:“吴彩鸾所书《唐韵》,余在泰兴季因是家见之,正作旋风叶卷子,其装潢皆非今人所晓。”可见钱曾见到的,跟故宫所藏相传为吴彩鸾所写的《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其装帧是完全一样的。他将之称为“旋风叶卷子”。可见我们把故宫所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的装帧形式称作旋风装,是不乏古人见证的。

且考自然界旋风的形象特征,亦是因某处气压低,四周空气向一处注流而形成的螺旋式旋转的风,其中大而强烈的,就是龙卷风。这种风的特点,就是空气分若干层次前后朝一个方向旋转。它的立体形象就仿佛若干张鳞次相积卷起的芦席,像个圆筒。故宫所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其装帧形式,内中书叶错落相积,朝一个方向卷收,外壳又保留着卷轴装的格局。装帧完毕,卷收起来,内中书叶很像空气分若干层朝一个方向旋转的旋风。因此,我们认定这种形式才是中国古书的旋风装。不是经折装包粘一张整纸就成了旋风装,更不是经折装又称为旋风装。旋风装有自己的独立形态,但又没有完全摆脱卷轴装的制约。它是对卷轴装的一种改进,是卷轴装向册叶装转化过程中的过渡形式。经折装是对卷轴装的彻底改造,已由卷轴装过渡到了册叶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旋风装比经折装出现得要早。

(7) 蝴蝶装

(8)包背装

分类: 娱乐休闲 >> 收藏

解析:

广州市:海珠路集邮市场内有些旧书摊

『闲闲书话』 [旧书交流]广州旧书店地图050615

作者:gzyikee 提交日期:2005-6-15 20:49:00

按:以下内容根据“闲闲书话』 [旧书交流]请问广州哪里有旧书店?”和本人实际探访整理。

1、广州市新华书店古籍书店:天河广州购书中心1楼。(不可讲价)

2、广州市新华书店古旧门市:东川路东山书城4楼。(不可讲价)

3、文津阁:中大西门文化街(学而优旁边)。

4、两脚书橱:石牌东天马通讯城三楼和石牌购物中心二楼。

5、东川路口东山美术馆三楼电梯口旧书店。

6、宝山书屋:长寿西路132号。(未经核实)

7、文昌南路名酒交易市场对面的古玩城内有10来家古旧书店(离上下九的广州酒家很近)。(未经核实)

8、66路车在多宝路站下车往多宝路方向路边藏身于一家废品收购站里的旧书店(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附近)。(未经核实)

9、纵原邮币卡交易中心(海珠中路288号穗安楼)三楼,二楼也有几间较小的旧书档口,一楼侧楼梯口也有一间;周六上午9点开始有散摊。

10、晓港西往泰沙路,中山图书馆背后某地下书店。(未经核实)

11、华工东侧门对出华农正门一家很小的旧书店。(未经核实)tianya/new/publicforum/contentidWriter=0&Key=0&strItem=books&idArticle=62961&flag=1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作为目前地摊上的古籍古董一般来说来的渠道是多样化的。有从老宅子。翻新拆迁淘来的。还有有的家庭在搬迁的时候处理的。多数的古籍善本惠氏从。废品站收购站二死回收回来的。当然也不排除1些。相应的收藏家收藏机构由于后人对于这些古迹上门不太了解,不太懂,所以低价转让的。祝您心想事成,开心每一天,每一生。

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塑料包装,与这些材质有关的如:报纸、杂志、广告单及其它干净的纸类等皆可回收。

投放要求

1、废纸应保持平整,立体包装物应清空内容物,清洁后压扁投放。

2、废玻璃有尖锐边角的,应包裹后投放。

每周给大家推荐书,有很多同学提到:电子书的体验不如实体书好,总买实体书又太贵了。

好好好,轮到我表演了。推荐几个二手书平台,书目齐全,量大,看完还能回收,可以说是很环保了。

1、多抓鱼

俗称二手书市场的豆瓣。

图书馆里有很多书,但有些你就是借不到。

这里有高分的书,畅销书,必读书,各种各样的书,统统都有书单。

单本价格也很便宜,定价在原书的1%-50%不等。

总结:

适合:喜欢购买经典书籍,畅销书,并追求实惠的价格的群体。

优点:书经过翻新消毒,会标注破损程度,卖书上门回收,包邮。

缺点:买书需要满79元才包邮。

2

小木屋图书

这是一个很好的图书租赁和售卖平台!

无论实物图书多么便宜,一旦多了,就会占用更多的空间,更何况,很多实体书都没有收藏价值。

那租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仅可以看到不同的书,还可以通过邮寄回来节省空间。

小木屋是会员制,普通会员一年365人,每月可租2次,一次3本。超级会员每月无限次租用4本书。

也就是说,如果你一个月读6本书,一个月大概要30元。

回收利用的话小木屋并不会进行直接给钱,而是需要换成虚拟书币,可以通过激发你二次电子阅读的兴趣。

总结:

适合:经常读书,只想买自己喜欢的纸质书的人。

优点:每个月都有新书看,环保,不占用空间。

缺点:不能获得实体书。

3

孔夫子旧书网

这是一个二手书平台,你一打开就觉得自己已经进了博物馆。

书的种类很多,教科书、古籍、畅销书都可以找到,但前两种更适合买。

比如1988年出版的书,或者专业课老教授要的书。

总结:

适合:需要购买旧书,偶尔购买专业书籍。

优点:旧书很完整,其他平台找不到这里找的书。

缺点:畅销书不全,卖书麻烦,需要注册。

4

转转

一个非常具有适合买畅销书的平台,价格很多都5元以内。

总结:

适合:购买畅销书,追求实惠的价格。

优点:价格最低的畅销商品。

缺点:卖书也给你超低的价格

5

漫游鲸

本文提到的所有平台里,卖书给的价格最高的。

大部分图书都是按原价回收,不仅给你钱,还给你虚拟币。

回收也是门到门回收+包裹邮寄,这没有后顾之忧。

总结:

适合:想卖书的人。

优点:卖书价格更高,上门回收也是邮寄。

缺点:买书的书库较小。

现在买书的平台越来越多,无论如何,平台终归是媒介,最终希望阅读能成为我们的学习乐趣。

二手商品交易平台有转转、瓜子二手车、孔夫子旧书网、爱回收和58同城等。

1转转

58同城旗下核心子品牌,业务覆盖全国约564个城市,为二手手机行业第一。2020年5月6日,转转完成了对找靓机的并购,进一步拓展二手手机3C领域B2C市场。

转转通过提供质量检测、估价等服务来展现平台的价值,之后又在数据清除等环节后将旧机出售给C端,同时还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无疑提升了信任度。在国内二手电商市场,转转仅次于闲鱼。

2 瓜子二手车

二手车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二手平台之一,业务覆盖全国200多个主流城市,为用户提供二手车检测定价、居间服务、汽车金融、跨区域流转、售后保障、维修保养等一站式服务。

作为行业领军者,瓜子二手车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能力,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二手车非标品的标准定价,该定价逐步成为中国消费者买卖二手车的重要依据。

3 孔夫子旧书网

国内领先的图书类二手交易平台,汇集全国各地13000家网上书店,50000家书摊,展示多达9000万种书籍,拥有大量极具收藏价值的古旧珍本,如明清、民国古籍善本,珍品期刊,名人墨迹,民国珍本,绝版书,版画宣传画等,品类齐全。

另外,还涉及碑帖印谱、玉器文房雅玩、邮票、钱币、陶瓷、古玩杂项等艺术品,亦开设了在线拍卖专场,涉及全品类图书、古玩等。

4 爱回收

爱回收二手平台采用当下的020商业模式,承诺彻底粉碎旧机内的用户信息,通过百万回收商实时竞价给到用户全网高价,并提供优质便捷的免费上门回收服务与热门商圈门店全覆盖,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安全、高价、便捷的一站式手机回收服务。

并与京东、1号店、三星等知名品牌合作,创新式地提出“以旧换新”服务,帮助用户以更低的成本置换新机。

558同城

自2005年成立至今,58同城已成长为中国互联网生活服务领域的真正领导者,为亿万用户提供二手、房产、招聘、汽车、本地生活等领域的服务。2013年,58同城在纽交所上市,旗下拥有多家独角兽企业。

其二手买卖平台业务覆盖全面,除了开始常见的日用品、数码产品、服饰等二手类目外,还有工程机械、机床车床、发电、化工等多个行业的二手设备,以及闲置成人用品、残疾人用品、艺术品等

●城隍庙藏宝楼推荐指数:★★★★★ 地址:藏宝楼地处城隍庙旅游景区,“上海老街”的西端

 特色:藏宝楼是华东地区较大的古玩旧工艺品市场,也是上海人气最足的古玩市场。藏宝楼的新旧工艺品种类非常多,档次高中低全有,可以满足各个层次人群的需要。 藏宝楼四楼层面在每周六、日两天有交易。这里延续了福佑路地摊市场的交易,保留着明清古玩早市交易(又称“鬼市”)的特色。前来摆摊的是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流动从业人员,汇集了各个地方古老旧式的东西,如陶瓷玉器、古玩摆件、石雕、木雕、新旧字画、文房四宝等等,300多个地摊挤得满满的。 ●静安寺珠宝古玩城推荐指数:★★★★★ 地址:位于静安寺边特色:作为上海市中心的中高档大型室内专业珠宝古玩交易市场,静安寺珠宝古玩城经营内容涵盖古玩珍品、瓷器杂件、玉器翡翠、奇石木刻、字画文房、古旧家具、欧洲古玩等各个大类。 其中,一楼是以玉器翡翠、奇石珠宝、古玩杂件等藏品专卖为主,二楼则分别形成了以新老玉器经营为主的“玉器一区”以及古玩杂件经营为主的“古玩二区”;三楼和四楼则是以古玩杂件、书画文房、紫砂陶艺、旧藏精品为主的古玩专营楼层。另外,一楼到二楼之间有一条集字画、玉器、杂件于一体的珍品回廊。由于古玩城内有不少是从海外回流的高档藏品,因此价格相对较高,适合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藏家。 ●云洲邮币古玩城推荐指数:★★★★ 地址:位于大木桥路近肇嘉浜路特色:拥有25年历史的云洲邮币市场,在保持邮币这一经营特色之外,今年5月成功开出了四楼古玩交易市场,并于日前再次扩建了三楼古玩交易市场,使整个云洲邮币古玩城成为拥有四个楼层经营场地、双休日露天市场,汇集古玩、邮票、钱币等经营大类的收藏品交易市场,并被上海市收藏协会命名为“上海市收藏活动基地”。 此次扩充的古玩商场,汇集了古铜镜、古代佛像、青田玉雕、明清陶瓷、古典家具、紫砂壶、海派书画等几十家专卖厅房,入驻的不但有美国、日本、印尼等国外客户,还有台、港、澳地区及国内多家颇具影响力的收藏界名家。由于开张时间不长,人流量不大,没准会以低价淘到一些宝贝。 ●南京夫子庙和朝天宫推荐指数:★★★★★ 地址:在夫子庙正殿的后头是一片古色古香的仿明清建筑群,这里深藏着大大小小近二十家古玩店铺 特色:来夫子庙的多是游客,故而这里的古玩店主要经营的是各类工艺品、字画和仿古画。当然偶尔也可以见到一些晚清、民国时的瓷器、杂件。 朝天宫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南京市博物馆也设在这里,每到周末,从四方赶来的行商小贩就汇聚在这里摆摊设点,出售各式名样稀奇古怪的玩意儿。由于在中国历史上,江苏是文人墨客辈出的地方,因此流散在民间的名人墨宝要比其他市场多。如果您是一位熟练的“淘金者”,在这里没准会遇上一些在别的古玩市场淘不到的东西。 ●杭州“二百大”收藏品市场推荐指数:★★★★ 地址:位于湖墅南路特色:它共有4个楼层,固定包厢式摊位百余个。“古萃堂”是市场内独立门户的场所,以经营中高档古旧木器、古陶瓷、苏州玉为主,兼以寄售、鉴定等综合功能。“他山堂”以经营系列石雕佛像为主,而“博雅堂”则是经营高仿瓷器、布艺、古旧木器、裱画等,装修古朴、摆设典雅。 该市场最吸引藏家的,当数双休日开设的地摊集市。你可别小看了这个集市,约有2000多平方米的面积,可容纳临时地摊摊位700多个。每到周六、周日早晨,成群结队的藏友就会汇集于此。市场还与杭州市集邮协会在市场四楼联合推出了“假日邮市”,给广大的集邮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场所。 ●苏州古玩城推荐指数:★★★ 地址:苏州古玩城在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旁边 特色:这里并非专业的古玩城,而是与其他销售工艺品的商店一起合成的一个旅游工艺品销售市场,专门面向世界各地来拙政园参观的游客,只要从拙政园游玩以后出来就必须经过这里。这个古玩城里有数十家古玩店,主要经营字画、瓷器、杂件和玉器,其中,清代的瓷器、杂件和明清小型佩饰玉器还是有不少出彩的东西。 ●绍兴古玩城推荐指数:★★★ 地址:绍兴古玩城紧靠鲁迅故居百草园特色:古玩城面积2800多平方米,设立3个交易区。现有固定店铺60多间,临时地摊近百个。城内艺术品琳琅满目,字画、陶瓷、木雕、铜器、玉器等几十个品种,可让你一饱眼福。它是目前全国较具规模和品位的古玩市场之一,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经营者纷纷进“城”设摊。 ●北京古玩城和潘家园旧货市场推荐指数:★★★★★ 地址:在总面积仅43平方公里的潘家园辖区内 特色:潘家园是一个假日特色市场,以旧货货色齐全、交易时间长、客流大而著称,也是“全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目前,共有3000多个摊位。整个市场从类别上可划分为民间工艺品区、旧生活用品区、字画区、瓷器区、铜器区、旧书刊区和仿古家具区等几大部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艺人和经营者带来了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古玩艺术品。 北京古玩城是全国古玩业最大的集散地,营业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不仅为全国之翘楚,而且是亚洲之最。城内有300多家在文物部门监管下经营古玩的店铺,主要经营古旧陶瓷、珠宝钻翠、古旧家具、中外字画、古旧钟表、玉器骨雕、地毯刺绣、金属工艺、奇石根雕、纸墨笔砚、景泰蓝、文革文物等10大类上千个品种。藏品相对比较高档,珍品精品也比较多。 ●成都送仙桥古玩艺术城推荐指数:★★★★ 地址:位于成都市青羊宫、杜甫草堂、百花潭和文化公园之间,与四川省博物馆临街 特色: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去年评选出中国十大古玩城,成都送仙桥古玩艺术城荣获第三名。主要经营民间工艺品、旅游用品、文化用品、字画、钱币、邮票、珠宝、翠钻、刺绣、骨雕、奇石、金银铜器、古董珍玩、陶瓷器、古旧家具、古籍善本、仿古家具等,是西南较大的古玩市场。 ●广州西关古玩城推荐指数:★★★★ 地址:位于广州西关带河路以西特色:广州西关历来是广东甚至南方地区古董的集散地,如今成为全国四大古玩市场之一。古玩城是一条长约一公里的古色古香的古玩专业街,主要经营古旧陶瓷、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翡翠玉器,还有不同类型的新旧相交以旧为主的艺术品。 由于文化渊源,西关古玩城有一些颇具实力的古玩商活跃在古玩界和拍卖界,因此在这里常常能够看到一些珍品级的好东西出现,其中陶瓷占的比例最大,远达隋唐,近至民国。此外,古玩城内专门经营回流文物的店铺有七八家。 ●西安古玩城推荐指数:★★★★ 地址:位于朱雀路特色:作为一个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城市,西安的文物古玩市场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历来都是举足轻重的。其中,陕西西安古玩城规模较大,形成时间较长。古玩城里有固定营业的文物商店500多家,另外有两个交易大厅。古玩城逢周六有早市,这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古玩交易早市,临时摊位达到300多户,一些南方城市如南通等的商户也来此交易。在古玩城,瓷器、玉器、字画、像章、书籍、古币等都有专门的店面。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