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寿文言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贺寿文言文,第1张

1 祝寿用的文言文

由于逢寿必祝,祝诗祝联难免多且滥,所以有词家道出其中难处:“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

纵观许多祝寿的诗词联话,都离不开什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旧话,所以即使多得车载斗量也难以流传。宋代祝寿诗词最多,辛稼轩有一词谐戏欢愉被人称道,这是祝他本家一亲戚八十寿,其词道: “更休说,便是个,住世观音菩萨。

甚今年,容貌八十,见底道,才十八。莫道寿星香烛,莫祝灵椿龟鹤。

只消得,把笔轻轻去,十字上,添一撇。” 在十字上添一撇,成了千岁,这种祝寿词确实比干巴巴地祝寿要强许多。

在祝寿上难免有借机谄谀献媚者,据《东望阁随笔》中记,南宋奸臣贾似道,曾祝寿谢太后和宋度宗,因为二人的生日仅差一天,其笺上写道: 圣母神子,万寿无疆,复万寿无疆; 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 所以有人评论说,“文人慧业,此登峰极矣。”

寿诗有一些本不是经心之作,却流传下来。有一村校书年70,买一妾才30岁,正巧苏东坡杖藜经过,老校书乞为寿诗,苏东坡戏为诗, “侍者方当而立岁,先生已是古稀年”。

以而立对古稀,工整而巧。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他60岁生日时题写一副自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

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

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

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观此联不愧是大手笔,舒适闲逸之态跃然纸上。上联言只要够吃够花、身体灵便就心满意足了;下联说不想成仙长寿,只有自在不虚度,眼下一日顶两日,已是活了一百多岁了。

在寿联上,人们绞尽脑汁使得词章工巧,构思奇特,清代彭文勤祝乾隆八十大寿,在位五十五年的寿联可以称“最”了,其上下联以“五”和“八”为对,可谓对得天衣无缝: “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斓辉彩服;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方缥缈奏丹墀。” 乾隆逢八秩大寿,联以“八”为词,那么百岁老人也常以“世上难逢百岁人”为题祝寿。

清代一些老人百岁寿诞,岳麓书院主讲王文清送一寿联: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独逢。” 在祝寿的词诗联语中,也有不少是带有讽刺意味的。

民国初年,有一位县太爷搜刮地皮,百姓怨声载道。这一年逢县太爷生日,要全县绅商送寿礼,一秀才代绅商写寿联道: “大老爷做生,哪管它高粱、玉麦、黄豆、白花,刮尽地皮收贺礼; 小百姓该死,已吃尽苦蕨、葛藤、树皮、青草,求天开眼救微躯。”

据传闻,某奸臣为其母做寿,请人当场书写寿联,只见那人开始写道:“这个婆娘不是人”,满座见之哗然,寿星见之欲发作,只见那人从容写道:“王母娘娘下凡尘”;其下联是:“养个儿子是盗贼,偷来蟠桃奉至亲。”此联可谓“骂人不吐核”,让人有苦说不出。

寿诗寿词寿联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时下老年人是很重视自己的生日的,逢寿诞之日以吃为主的多,但祝寿的诗词曲联已是很罕见的了 这个是长了点,麻烦兄台整理下,我还没吃饭呢,赶时间。

本人文笔有限,下面的可参考: 龙耀七旬新纪跨,寿山诗海任飞腾。 龙年贺祖龙,寿比泰山松。

李桃枝叶茂,诗坛不老翁。 七十阳春岂等闲,几多辛苦化甘甜。

曾经沧海横流渡,亦赖家庭内助贤。 连日凝神新墨劲,五更着意旧诗鲜。

如今但祝朝朝舞,当信人生二百年。 金沙峭岸一株松,干劲枝遒塑祖龙。

桃李盛时甘寂寞,雪霜多后竞青葱。 根深更爱阳春雨,叶茂犹怜翠谷风。

师表才情堪敬仰,古稀不愧焕神容。 南山信步好逍遥,杖国而今又杖朝 诗苑丰收夸老将,政坛竞秀领 阳春白雪抒怀抱,明月清泉尚节操 汝向期颐跨劲足,我来祝福奉蟠桃。

文言文是否太文邹邹,实用价值不如白话高,毕竟老人听懂文言文的少,给你几个模版,学习一下,相信可以找到你需要的,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第一个: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下午好: 又是一个万物争荣的季节,在公元。年月日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为我们的老寿星卢老太太举行八十大寿仪式, 在此,我谨代表。

先生同乡会所有会员及在。地的同乡人士,祝愿老太太增福增寿增富贵,添光添彩添吉祥 诸位朋友,各位来宾,今天真是群贤毕至,鼓舞欢欣。

前来祝贺的有老朋友,老乡亲,还有不少海外特地归来拜寿的亲友人士。这正是:亲朋共享天伦乐,欢声笑语寿满堂。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老寿星的脸上始终泛着红光,寓意就是福寿满堂,欢乐远长。在这里让我们共同祝愿老寿星寿比南山、天伦永享。

在六十年的风雨中,老太太含辛茹苦的将她的子女抚养成人。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六十载生活沧桑。

岁月的泪痕悄悄的爬上了她的额头,将老人家的双鬓染成白霜。大千世界里,孩子们把心中的话语都撒向老人那宽厚慈爱的胸膛。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真工作,发奋图强”简单的话语,。

2 祝寿用文言文怎么说

1、福如东海 解释:福气象东海那样大。

旧时祝寿颂语。 出自: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佳期。

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 释义:寿命比南山,幸福像东海,佳期。

从今后,子孙昌盛,个个到丹墀。 示例:梁裁缝连忙依着尺寸剪了太太的衣裳,又剪老太太的寿衣,一面嘴里还说了许多“~,寿比南山”的话。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与“寿比南山”连用 近义词洪福齐天、福星高照 反义词生不逢时、时乖命骞、时乖命蹇 2、洪福齐天 解释:洪:大。旧时颂扬人福气极大。

出自:元·关汉卿《西蜀梦》:“这南阳排叟村诸葛,辅佐着洪福齐天汉帝王。” 释义:这排老人村南阳诸葛亮,辅佐着大福齐天汉代帝王。

示例:我居然逃过了这一关,真是~,就是每年开一次庆祝会也不算过分。 ◎鲁迅《集外集拾遗·我的种痘》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客套话 近义词福星高照、福寿天齐、三生有幸、福如东海、吉星高照 反义词劫后余生、祸不单行、灭顶之灾、不祥之兆、在劫难逃 3、福寿双全 解释: 既有福分,又得高寿。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要说个个都是福寿双全,这句话只怕未必,大概总有几位不足去处。” 释义:要说个个都是福寿双全,这句话只是怕不一定,大概总有几位不值得去那里。

示例 老祖宗只有伶俐聪明过我十倍的,怎么如今这么福寿双全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近义词: 多福多寿 用法: 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祝福等 4、松鹤延年 松鹤延年是中国常用的表示吉祥的话。 松:傲霜斗雪、卓然不群,最早见于《诗经·小雅·斯干》,因其树龄长久,经冬不凋,松被用来祝寿考、喻长生:“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松的这种原初的象征意义为道教所接受,遂成为道教神话中长生不死的重要原型。

在道教神话中,松是不死的象征,所以服食松叶、松根便能飞升成仙、长生不死。被赋予高洁不群地形象。

鹤:也是被道教引入神仙世界,因此鹤被视为出世之物,也就成了高洁、清雅的象征,得道之士骑鹤往返,那松鹤延年瓷板画——叶烈青作品,松鹤延年瓷板画——叶烈青作品么,修道之士,也就以鹤为伴了,赋予了高洁情志的内涵,成为名士高情远志的象征物。鹤在民间被视为仙物,仙物嘛,自然是长生不死。

两种仙物合在一起即是祝人如松鹤般高洁、长寿。古人用此祝寿。

5、南山献颂 ,日月长明。 释义:祝愿老人像南山一样长寿,像日月那样永放光明。

出处:"南山献颂 ,日月长明"最初见于唐武则天60大寿时,文人骆宾王的祝寿文章。

3 祝寿用的文言文

由于逢寿必祝,祝诗祝联难免多且滥,所以有词家道出其中难处:“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

纵观许多祝寿的诗词联话,都离不开什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旧话,所以即使多得车载斗量也难以流传。宋代祝寿诗词最多,辛稼轩有一词谐戏欢愉被人称道,这是祝他本家一亲戚八十寿,其词道: “更休说,便是个,住世观音菩萨。

甚今年,容貌八十,见底道,才十八。莫道寿星香烛,莫祝灵椿龟鹤。

只消得,把笔轻轻去,十字上,添一撇。” 在十字上添一撇,成了千岁,这种祝寿词确实比干巴巴地祝寿要强许多。

在祝寿上难免有借机谄谀献媚者,据《东望阁随笔》中记,南宋奸臣贾似道,曾祝寿谢太后和宋度宗,因为二人的生日仅差一天,其笺上写道: 圣母神子,万寿无疆,复万寿无疆; 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 所以有人评论说,“文人慧业,此登峰极矣。”

寿诗有一些本不是经心之作,却流传下来。有一村校书年70,买一妾才30岁,正巧苏东坡杖藜经过,老校书乞为寿诗,苏东坡戏为诗, “侍者方当而立岁,先生已是古稀年”。

以而立对古稀,工整而巧。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他60岁生日时题写一副自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

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

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

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观此联不愧是大手笔,舒适闲逸之态跃然纸上。上联言只要够吃够花、身体灵便就心满意足了;下联说不想成仙长寿,只有自在不虚度,眼下一日顶两日,已是活了一百多岁了。

在寿联上,人们绞尽脑汁使得词章工巧,构思奇特,清代彭文勤祝乾隆八十大寿,在位五十五年的寿联可以称“最”了,其上下联以“五”和“八”为对,可谓对得天衣无缝: “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斓辉彩服;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方缥缈奏丹墀。” 乾隆逢八秩大寿,联以“八”为词,那么百岁老人也常以“世上难逢百岁人”为题祝寿。

清代一些老人百岁寿诞,岳麓书院主讲王文清送一寿联: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独逢。” 在祝寿的词诗联语中,也有不少是带有讽刺意味的。

民国初年,有一位县太爷搜刮地皮,百姓怨声载道。这一年逢县太爷生日,要全县绅商送寿礼,一秀才代绅商写寿联道: “大老爷做生,哪管它高粱、玉麦、黄豆、白花,刮尽地皮收贺礼; 小百姓该死,已吃尽苦蕨、葛藤、树皮、青草,求天开眼救微躯。”

据传闻,某奸臣为其母做寿,请人当场书写寿联,只见那人开始写道:“这个婆娘不是人”,满座见之哗然,寿星见之欲发作,只见那人从容写道:“王母娘娘下凡尘”;其下联是:“养个儿子是盗贼,偷来蟠桃奉至亲。”此联可谓“骂人不吐核”,让人有苦说不出。

寿诗寿词寿联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时下老年人是很重视自己的生日的,逢寿诞之日以吃为主的多,但祝寿的诗词曲联已是很罕见的了 这个是长了点,麻烦兄台整理下,我还没吃饭呢,赶时间。

本人文笔有限,下面的可参考: 龙耀七旬新纪跨,寿山诗海任飞腾。 龙年贺祖龙,寿比泰山松。

李桃枝叶茂,诗坛不老翁。 七十阳春岂等闲,几多辛苦化甘甜。

曾经沧海横流渡,亦赖家庭内助贤。 连日凝神新墨劲,五更着意旧诗鲜。

如今但祝朝朝舞,当信人生二百年。 金沙峭岸一株松,干劲枝遒塑祖龙。

桃李盛时甘寂寞,雪霜多后竞青葱。 根深更爱阳春雨,叶茂犹怜翠谷风。

师表才情堪敬仰,古稀不愧焕神容。 南山信步好逍遥,杖国而今又杖朝 诗苑丰收夸老将,政坛竞秀领 阳春白雪抒怀抱,明月清泉尚节操 汝向期颐跨劲足,我来祝福奉蟠桃。

文言文是否太文邹邹,实用价值不如白话高,毕竟老人听懂文言文的少,给你几个模版,学习一下,相信可以找到你需要的,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第一个: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下午好: 又是一个万物争荣的季节,在公元。年月日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为我们的老寿星卢老太太举行八十大寿仪式, 在此,我谨代表。

先生同乡会所有会员及在。地的同乡人士,祝愿老太太增福增寿增富贵,添光添彩添吉祥 诸位朋友,各位来宾,今天真是群贤毕至,鼓舞欢欣。

前来祝贺的有老朋友,老乡亲,还有不少海外特地归来拜寿的亲友人士。这正是:亲朋共享天伦乐,欢声笑语寿满堂。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老寿星的脸上始终泛着红光,寓意就是福寿满堂,欢乐远长。在这里让我们共同祝愿老寿星寿比南山、天伦永享。

在六十年的风雨中,老太太含辛茹苦的将她的子女抚养成人。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六十载生活沧桑。

岁月的泪痕悄悄的爬上了她的额头,将老人家的双鬓染成白霜。大千世界里,孩子们把心中的话语都撒向老人那宽厚慈爱的胸膛。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真工作,发奋图强”简单的话语,。

4 用文言文写篇祝寿的文章

盖闻阐元经三千言守雌,实养生至秘。炼丹砂廿二洞抱,合嘉耦成编。古籍不语升腾,淳淳熙熙。谷神断声华之路,仙人亦称眷属。茵茵蕴蕴,闺房开福寿之门。

如我姻家世叔胡老先生暨德配廖老孺人七十双寿,有足纪焉。先生家有易象传人,系著春秋列学。读书只求大略,六经本孝悌慈为。学岂在多文近仁,惟木讷毅丈夫计出家产事,嗟失恃于中年。小子家有老母存,谢功名于知己,亦曾公孙纳谷,聊且李膺挂名,适黄巾构乱,青犊成群。角啸则草木皆兵,火烈则沙虫入劫。

先生因山作堡,集众成城,剖方为圆,大匠不失规矩,知白守黑,清净始开权谋。儿辈自有杀贼策,甚事上干父兄忧,本志只卫乡里人。此外自有诸公计,叹辛苦者十年,幸升平于—旦,乃托业于楮先生,或买舟作鸱夷子游。榕潭落日,吊帝子于苍梧故墟;赤峡晴霞,访太白于读书岩上。问杨妃之消息,真武楼头;步邵公之遗纵,娑婆洞顶。向平之游不计岁月。彦方之迹,时溷渔盐。旋以未赋熊祥,留心燕吉(注:此字为左为女字旁,右为吉字)。秋风起而杨柳歌,春水生而桃花浪。放将棹去,溯之剑江文岭之滨;载与俱归,得之金井梧桐之里。亦极市急风流,尽山林乐事矣。

而德配廖老孺人:有助焉。孺人生自礼门,归于华族。茂先之箴心,通大家之文;形役男子,负一世不羁意气称誉。敢使落他人,高堂事七十以上翁姑,劳倦敢分诸娣姒。:子以母贵,名位固不以庶出而稍分;义由情生,孝养实本此恩之备至。 宜其—捻桃祥,东海早得佳婿;三枝玉秀,河间并说嘉儿。旧业克绳,长令君偕次令君而就傅;中男侍养,大摒挡与小摒挡具有人。蕴事业以为文章:功名不拘一格。出田间而拾紫,声闻请自他年;迩当小阳令节,正乃稀寿嘉辰。极宿双悬,傍少微而更丽;仁风四布,合五老而呈祥。

先生且以名位为辞,后辈必定以德音上祝。抑又闻之,先生同叔父者,兄弟十一人,惟大年克享。联科第者,我朝四百载,惟君家独先,不教而孚,过王烈之门:咸思质证,惟善最乐;入于公之里,知其必兴,则何必侈蓼萧之什,斯当鸳鸯之咏焉。

仆也雒水归来,亦须眉之古处,故园小住,傍杖履其依稀,升堂而捧兕觥,庶当兄事之列,临文不尚骈丽,在通家之称,所愿我辈后犹强,聊当洛邑耄耆,增故乡,他日图画,老妻两无恙,合绘女宗寿考,供吾都仅有清谈。

敕授修职郎晋封文林郎署兴业县训导,补署雒容县教谕姻家世侄黄坚宝顿首拜祝

5 鲁学士祝寿文言文翻译

1、鲁学士祝寿文言文翻译

赵司成,号类庵,京城人士。有一天经过鲁国学士的家,鲁学士问他:“你要到哪里去啊?“司成说:“今天是西涯先生的生日,我要去给他贺寿。“

鲁学士说:“那你送什么寿礼呢?”司成说:“两方锦帕。”

鲁学士说:“我也要和你一样送两方锦帕。”但是进屋打开了几个箱子,并没有找到手绢。鲁学士想了半天,回忆起有人曾经赠送过家里一条鱼干,忙叫家人拿出来打包。

家人回他说鱼干已食用过,仅剩半条。鲁学士实在尴尬,环视四围,家无他物,实在拿不出其它可以当寿礼的东西了,只好包起半条鱼干与赵永一同前往祝寿。

西涯烧了鱼买了酒,用它们来宴请两位好友。三人把酒言欢,作诗酬唱,一醉方休。

扩展资料

1、鲁学士祝寿文言文原文

赵司城,号类庵,京师人。一日过鲁学士铎邸。鲁曰:“公何之?”赵曰:“今日为西涯先生诞辰,将往寿也。”鲁问:“公何以为贽①'? ”赵曰:“帕二方。”

鲁曰:“吾贽亦应如之。”入启笥②,无有。踌躇良久,忆里中曾馈有枯鱼,令家人取之。家人报已食,仅存其半。鲁公度家无他物,即以其半与赵倶往称祝③。西涯烹鱼沽酒,以饮二公。欢甚,即事倡和而罢。

注释①贽:礼物。②启笥:打开盒子。③称祝:祝贺,祝寿。

2、《鲁学士祝寿》中鲁学士、找司城、西涯等三人的性格特征

从赵司成和鲁学士带了两条手帕和半条咸鱼去给西涯先生祝寿,西涯先生还异常高兴,可以看出他们三人不拘小节、随性、率真、率性、看重友谊、不重物质、真诚。

3、《鲁学士祝寿》的出处

该文出自《古今谭概》贫俭部第十三,位于桶中人献姜之后。《古今谭概》又名《古今笑史》、《古今笑》、《谈概》,是由明朝著名小说家冯梦龙写的笔记小说。内容大多是历代的典故,如著名的“州官放火”。

《古今谭概》取材历代正史,兼收多种稗官野史、笔记丛谈,按内容分为36 类,一卷一类,所取多为真人真事,它们经过冯梦龙纂评,组成一幅奇谲可笑的漫画长廊。李渔为此书作序,称“述而不作,仍古史也”。

1、一天,李时珍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说:“快停下来,棺材里的人还有救啊!”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彼此都不敢相信。人已死矣,再开棺惊动故人,不是太不吉利了吗可万一……李时珍当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便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一试。李时珍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竟然醒了,于是,人群欢动。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于是人们都传言李时珍一根银针,救活了两条人命,有起死回生的妙法。这就是李时珍开棺救母子的故事。 

  2、还有传言李时珍“活人断其死”的故事。传说李时珍在以一根针救活母子两人后,许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医。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说了之后,也想去看看热闹。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挤到李时珍面前,问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吗”李时珍见此人气色不好,赶忙给他诊脉,过后,十分惋惜地说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吧,免得家里人到处找。”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方才气咻咻地走了。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由此,人们更是惊叹李时珍的神奇医术了。

  3、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曼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象茄子叶,花象牵牛花,早开夜合的曼陀罗花,他又为了掌握曼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乃验也。”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据现代药理分析,曼陀罗花含有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大脑和延髓作用,对末梢都有对抗或麻痹副交感神经作用。

  李时珍在做曼陀罗花毒性试验时,联想到本草书上关于大豆有解百药毒的记载,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并说:“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4、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他再也不愿耽下去了,借故辞职。在回家的路上,一天,李时珍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说:“我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写道: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此事使李时珍意识到修改本草书要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所发现。

  5、李时珍出生在明代一个医学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医生。他自幼也喜欢医学,长大后当上医生,并钻研医学,成为中国伟大的医学家。

  当时,嘉靖皇帝迷信仙道,祈求长生不老。方士看准了皇帝的心意,便大炼不死仙丹,取悦皇帝,因而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炼丹热潮,但不少人服用仙丹后中毒死亡。

  李时珍知道仙丹多用水银、铅、丹砂、硫磺、锡等炼取,含有毒素,于是大声疾呼:「丹药能长寿的说法,决不可信!」

  他列举服食丹药后死亡的例子,但有方士反驳说:「古代药书上说,水银无毒,服食可以成仙,是一种长生药。」

  李时珍说:「前人遗留下来的知识可以参考,但一定要经过分析,我们不能尽信书上所说的。古书上也说过,『食黄金能成神仙』,但有谁见过有人成了神仙呢?秦始皇、汉武帝都是吃仙丹望长生,结果还不是死了吗?所谓仙丹的成分,大多是有毒的物质,吃了不但不能长寿,反而会令人中毒死亡呢!

  李时珍虽然坚决反对服食仙丹,却以科学的态度应用炼丹的方法。他亲自研制水银来医治疮疥等病,又利用炼金术烧制外用药物,他还把研究的数据记载在《本草纲目》里,对后世影响深远。

  6、1518年,李言闻的第二个儿子李时珍出世了。当时,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这个瘦弱的男孩,日后会成为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在李家后院,种着好多药草,都是喜欢研究药学的李言闻采来的。李时珍从蹒跚学步之日起,就和这些草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喜欢看这些花草发芽、开花、结果;喜欢看父亲怎样把它们制成草药,为别人治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这些草药的性能日渐了解,越发如痴如醉,整日消磨在庭园之中。当时,医生被豪绅贵族视为“下九流”,社会地位十分卑微。李言闻对所受歧视刻骨铭心,自然不愿让聪慧的小儿子重蹈覆辙,而把改换门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时珍身上。

  李时珍虽酷爱医学,但为了不辜负父亲的厚望,只好把心思暂放在那枯燥乏味的八股文章上。他聪明颖悟,才智过人,14岁便考中了秀才。李言闻乐得心花怒放,以为这下儿子升腾有望了。谁知事与愿违,从 17岁起,李时珍接连3次乡试都名落孙山。严峻的现实,教育了李言闻,使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子,强扭的瓜儿不甜啊。从此,李时珍放弃了功名,一心一意当起了郎中。

  还在李时珍少年时代,李言闻就常把两个儿子带到自己充当诊所的道士庙“玄妙观”中,一面行医,一面教子读书,不时让孩子们帮助誊抄一下药方。李时珍耳濡目染,对行医的知识技能越来越熟,兴致也越来越浓,常常偷空放下八股文章,翻开父亲的医书,读得津津有味。《尔雅》中的《释草》《释木》《释鸟》《释兽》等篇,他都背诵如流。

  一天,李言闻应病家之邀,带着长子出诊去了,玄妙观中只剩下时珍一人。这时,来了两位病人,一个是火眼肿痛,一个是暴泄不止。李时珍思索了半晌,说道:“父亲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要不,我先给你们开个方子,试试看能不能治好。不行的话再找我父亲。”那泻肚子的病人难受极了,迫不及待地说:“好,好,郎中的公子开方子还能有错?”另一个病人也捂着红肿的双眼,连连催促时珍开方。李时珍便果断地开方取药,打发病人走了。李言闻回到家中,发现了小儿子开的药方,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忙问:“这是你开的?”时珍小声回答:“是的,不知道对不对?”然后,把病人是什么症状,为什么要用这些药,这些药有什么性能等等,一股脑儿说了一遍,讲得头头是道。李言闻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这才知道,儿子不仅读了不少医书,还能在治病实践中加以运用,对症下药,确实是块当大夫的材料,心中不觉又惊又喜。这时,做兄长的果珍在旁边听着弟弟大谈药性,十分羡慕,暗自下决心定要干件漂亮事,让父亲看看谁的医道高明。

  事有凑巧,没过几天,又有两个眼痛和痢疾病人前来就诊,而那天正好只有果珍一人在诊所。他一见这两人和弟弟说起过的那两人病情-样,便不假思索,依照弟弟的方子作了处理。不料,第二天一早,这两个病人就找上门来,说服药后病情反而加重,要李言闻看看是怎么回事。果珍在一旁不敢隐瞒,只好如实相告。李言闻一听就连呼“错矣”。果珍还不服气:“同样的病,同样的药,为什么弟弟对,我偏错了?”李言闻答道:“有的病症看上去差不多,实质却不一样。”接着,把为什么那天时珍要以艾草为主药,而今儿这两个病人却应该以黄连为主药的道理讲了一遍,把个果珍说得心服口服。李言闻总是这样,从医理和病情两方面给孩子们灌输全面的医学知识,使两个儿子都大得裨益。

  7、李时珍20岁那年,蕲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水灾。滔滔洪水如猛兽般冲决了江堤,蕲河两岸的千顷良田顿时化作一片汪洋。乡亲们流离失所,到处是一片哭声。洪水刚过,瘟疫开始蔓延,病魔无情地吞噬着无辜的生命。李时珍目睹惨景,心如刀绞,和父兄一道,没日没夜地救护着病人,不知把多少濒临死亡的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这天,李时珍正在诊病,突然一帮人闹闹嚷嚷地拉着一个江湖郎中涌进诊所。为首的年轻人愤愤地叫道:“李大夫,你给评评理!我爹吃了这家伙开的药,病没见好,反倒重了。我去找他算账,他硬说药方没错。我们信得过你,你给看看。”说着把给父亲煎药的药罐递了过来:“喏,这就是药渣。” 李时珍抓起药渣,一一仔细闻过,又放在嘴里嚼嚼,自言自语道:“这是虎掌啊!”那江湖郎中一听“虎掌”,慌忙分辩说:“我绝对没开过这味药!”

  “那肯定是药铺弄错了!”年轻人说着,就要往门外冲。李时珍忙拉住他,说道:“别去了,这是古医书上的错误。就以《日华本草》的记载来说,就把漏蓝子和虎掌混为一谈了”“对,我开的是漏蓝子!”江湖郎中急急地插了一句。“是啊,药铺有医书为据,打官司也没用。”众人慨叹了一阵,只得把江湖郎中给放了。

  不久,又有一位医生为一名精神病人开药,用了一味叫防葵的药,病人服药后很快就死了。还有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吃了医生开的一味叫黄精的补药,也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原来,几种古药书上,都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说成是同一药物,而狼毒、钩吻毒性都很大,人吃了怎能不送命呢?这一桩桩、一件件药物误人的事,在李时珍心中激起巨大的波澜。毫无疑问,古医药书籍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漏误。若不及早订正,医药界以它们为凭,以讹传讹,轻者会耽误治病,重者要害人性命啊!

  深夜,月光如水,烛光摇曳。李时珍和父亲在灯下倾心而谈。听了儿子的一番宏论,李言闻语重心长地说:“你想重修本草的想法不错,可是难啊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恐怕只有朝廷才有这么大的力量。何况,关于本草的书,相当浩繁,你虽然读了一些,可研究得还很不够,远远不能适应修书的要求。还是先在读书上狠下一番功夫吧,你说是不是?”

  父亲的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李时珍的心。在以后的10年中,他全身心地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医书宝库中,熟读了《内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医籍以及历代名家著述和大量关于花草树木的书籍,单是笔记就装了满满几柜子,为修订本草积累了许多珍贵资料。

  8、1551 年,明宗室武昌楚王闻知李时珍医术精湛,聘他到王府主管祭祀礼仪和医务。李时珍本不愿与皇亲国戚交往,但考虑到楚王也许会帮忙,使朝廷答应重修本草,于是就打点行装进了王府。不久,便因治愈楚王世子的暴厥和其他不少人的疑难杂症而名扬朝廷,被举荐担任了太医院的医官。这太医院,是明王朝的中央医疗机构,院中拥有大量外界罕见的珍贵医书资料和药物标本。李时珍在这里大开眼界,一头扎进书堆,夜以继日地研读、摘抄和描绘药物图形,努力吸取着前人提供的医学精髓。与此同时,他多次向院方提出编写新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李时珍很快便明白,这里绝非自己用武之地,要想实现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只有走自己的路。一年后,他毅然告病还乡。

  1552年,35岁的李时珍着手按计划重修本草。由于准备充分,开头还比较顺利,但写着写着,问题就来了:所谓本草,是古代药物学的代称。它包括花草果木、鸟兽鱼虫和铅锡硫汞等众多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由于其中绝大多数是植物,可以说是以植物为本,所以人们又将药物直称为“本草”。 东汉《神农本草经》成书,到李时珍诞生前的400余年间,历代本草学家都有不少专著问世,但却从未有一部能概括这一时期药物学新进展的总结性著作。李时珍责无旁贷地挑起这副重担,并意识到了它的分量,却仍未料到,药物是那样的多种多样,对它们的性状、习性和生长情形,很难全部心中有数。比如,白花蛇,同竹子、艾叶,本是蕲州的三大特产,可以主治风痹、惊搐、癞癣等疾病,是一味贵生药品。但他从药贩子那儿买来的“白花蛇”,有时是另一种蛇冒充的,跟书上描述的大相径庭。那么,真正的白花蛇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为了解开这个谜,李时珍曾跟着捕蛇人亲自上山,捕捉到一条白花蛇,仔细一看,果然和书上讲的一模一样。

  从此,李时珍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除湖广外,先后到过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达两万余里。那些种田的、捕鱼的、打柴的、狩猎的、采矿的,无不是他的朋友和老师,为他提供了书本上不曾有过的丰富药物知识。

  9、一次,李时珍路过河南境内的一处驿站,见几个车把式正在把一些粉红色的草花放在锅中煎煮。他凑近去看了看,见不过是南方随处可见的旋花,却不知这些车夫煮它有何用?便向他们开口讨教,一个车把式答道:“我们这些人常年在外,风里来雨里去,盘骨多半都落下了伤痛。喝点旋花汤,能治盘骨病呢。”李时珍用心把这种药草的形状、药性等记了下来,并把它写进书中。

  还有一次,李时珍带着弟子庞宪来到武当山。这武当山,风光绮丽,草木繁茂,古树参天,野花似海,是天然的药物宝库。师徒二人仿佛探宝者发现了钻石矿,一下子被这些花草迷住了。九仙子、朱砂根、千年艾、隔山消这些名贵药物一一被他们采集下来,制成标本。这天,庞宪劈藤开路,仔细寻觅。突然,他眼睛一亮:曼陀罗花!这是华佗配制麻沸散的名药!李时珍显然也非常兴奋,指点着花儿对庞宪说:“可惜,麻沸散早已失传了。这种花有毒,究竟如何配药,还得重新试验呢。”以后,为弄清曼陀罗花的毒性取得可靠验方,李时珍又冒着生命危险,亲口尝试,证实了它的麻醉作用,并把它同火麻子花配合,制成了手术用的麻醉剂。

  李时珍一路考察,一路为父老乡亲们治病,深受人们尊敬与依赖。有位老婆婆,患习惯性便秘达30年之久,虽多方治疗,终不见效。李时珍运用从民间学来的偏方,以适量的牵牛子配成药,很快就治好了她的病。还有个妇女鼻腔出血,一昼夜都止不住,怎么治也不见效。李时珍用大蒜切片敷贴患者足心,不大工夫血就不流了。这个方子,也是他从民间采得的。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李时珍深切地感到,这广阔的田野上,处处都是知识的天地,日日都会有新的收获。就这样,李时珍几十年如一日,在医学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终于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理想:1578年,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终于脱稿了。

  遗憾的是,李时珍生前并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终身为之呕心沥血的这部巨著印行。1593 年初秋,这位76 岁高龄的老人告别人世时,《本草纲目》还在南京由书商胡承龙等人主持刻版,直到3年后才印出书籍。

  这部旷世名著有190多万字,每一个字都浸透着李时珍的心血。书中编入药物1892 种,其中新增药品374 种,并附有药方11000 余个,插图 1100余幅。其规模之大,超过了过去的任何一部本草学著述。它综合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等许多领域的科学知识。它那极为系统而严谨的编排体例、大胆纠正前人漏误的确凿证据以及继承中有发扬的科学态度,都令人赞叹不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从 17世纪初开始,《本草纲目》就在医药学界不胫而走,辗转传往世界各地,先后被译成日、德、法、英、俄、拉丁等十几种文字,被公认为“东方医学的巨典”。19世纪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评价《本草纲目》,说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的一生,成果卓著,功绩彪炳,为祖国的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如今,蕲州雨湖南岸的李时珍墓前,有一座用花岗石砌成的墓门,横梁上镌刻着“科学之光”四个大字,这便是华夏子孙对他的最高赞誉。

  10、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原序中自述,读古书典籍,就像吃糖啃甘蔗一样,“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一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中,增删考证而著作成功的。当《纲目》书著作将成,要贡献朝廷之时,李时珍已经七十六岁了,也自己预见了将死时期,果然很快地“遽卒”。李时珍在未逝前,写了一个上书表遗给其子建元,命他送与皇帝。

  没多久,神宗万历年间,诏修国史,命令中外贡献四方文籍,建元将父亲遗表及本书《纲目》献予。天子嘉许,朝廷命礼部誉写,分两京、各省布政刊行,从此“士大夫家有其书”。本草之学从这以后才算是集大成了。李时珍遗书上皇帝的表,大略是说:历代,经久远年代后,许多的药物有同物不同名的,有同名不同物的,有难以辨识的,有些分类不对的,有些药物有毒却和那些无毒的药形态相似,增加采药困难,这都影响治病的效果。还有些历代发现的新药,以前的书中还未记载,于是增补、订正了许多药物。旧籍记载的一千五百多种,在《本草纲目》书中,增加三百七十四种。分为十六部,共五十二卷。根据药物的“正名”为纲,而“附释”的则为目;再加上以集解、辨疑、正误,详细的将其出产地、药物的气味、主治都记载于书中。著作本书的参考书籍非常多,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只要有攸关者,都收掇在书中。虽然称之为医书,实际是将万物以及药物的理讲明了。希望皇帝能“特诏儒臣补注,成昭代之典”,如此,本书便能成为指导医生们使用的很好的参考典籍。李时珍晚年之时,自号“濒湖山人”,著作有《所馆诗》、《医案》、《脉诀》、《五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诗话》。因为他的儿子建中当官,所以他被封为“文林郎”。李时珍不只是一位好的医生和本草家,他还是一位修神仙之术的修炼人,每晚都打坐炼功,以神仙自命。观顾景星《李时珍传》即知:“余儿时闻先生轶事,孝友,饶隐德,晚从余曾大父游,读书以日出入为期,夜即端坐,其以神仙自命,岂偶然与?” 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有一段评述张紫阳八脉经的记载:“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 ,其言必不谬也。”正说明了修仙家所观察到的奇经八脉和医生所认知有所不同的秘密,就是反观而照察到的。

  另外,作为精通医学和修仙者的他,很重视“奇经八脉”之秘要。所以在他的《奇经八脉考》中,认为医生和修仙者一定要知道“奇经八脉” 。他说,“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医而知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虎龙升降,玄牡幽微窍妙得矣。”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科学遗产。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药物知识,大部分载入历代的本草书籍中。由于本草学中对一些药物的来源、性质、鉴别、制法及配方的叙述,涉及广泛的化学知识,因而本草学成了中国古代及中古时代化学的一个丰富内容和源泉,是我国化学史中辉煌成就的一个侧面。对本草学做出伟大贡献的是卓越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已赞同4| 评论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镇心省睡益智方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7 《千金翼》卷十六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镇心省睡益智方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镇心省睡益智方 1 拼音

zhèn xīn shěng shuì yì zhì fāng

2 处方

远志15千克(去心)益智子 菖蒲各250克

3 制法

上三味,捣筛为数。

4 功能主治

治惊悸,嗜眠,健忘。

5 镇心省睡益智方的用法用量

每次2克,以淳糯米酒调服。

6 摘录

《千金翼方》卷十六

7 《千金翼》卷十六 71 方名

镇心省睡益智方

72 组成

远志50两(去心),益智子8两,菖蒲8两。

73 主治

心风,风湿多眠,狐惑多眠。

74 镇心省睡益智方的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醇酒送服。100日有效。

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古籍中的镇心省睡益智方 《杂病广要》:[脏腑类]嗜眠

取九升,煮药取三升半,分三服。(《千金》)镇心省睡益智方。远志(五十两去心)益智子菖蒲(各八分)上

《千金翼方》:[卷第十六·中风上心风第五]定志小丸

味,为散,食后水服方寸匕,日三,常服不忘。镇心省睡益智方∶远志(五十两,去心)益智子菖蒲(各八两)

《绛雪园古方选注》:[中卷内科]王荆公妙香散

以摄真精。茯神安神,朱砂定气,龙骨秘精,三者皆安镇心经之药,炙甘草调和阴阳,则心有所主而精不摇矣。二

《妇人大全良方》:[卷之一调经门]妇人白浊白*方论第十八

见《简易方》)。更宜小乌沉汤,每贴加茯苓一钱重,益智二十枚、去壳,碾盐,煎服。治血脏久冷,腹胀疼痛,

《普济方》:[卷一百二诸风门]风惊邪(附论)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医学心悟》卷四方之安神定志丸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安神定志丸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之安神定志丸 41 组成 42 制法 43 安神定志丸的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5 《医便》卷一方之安神定志丸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安神定志丸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之安神定志丸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安神定志丸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之安神定志丸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安神定志丸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活人心统》卷下方之安神定志丸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安神定志丸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方之安神定志丸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安神定志丸的用法用量 95 运用 96 摘录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安神定志丸 1 拼音

ān shén dìng zhì wán

2 概述

安神定志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七首。

3 《医学心悟》卷四方之安神定志丸 31 处方

茯苓、茯神、人参、远志各一两,石菖蒲、龙齿各五钱[1]。

茯苓 茯神 人参 远志各30克 石菖蒲 龙齿各15克

3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1]

33 功能主治

《医学心悟》卷四方之安神定志丸功能养心安神[1]。治惊恐不安,睡卧不宁,梦中惊跳怵惕[1]。

34 安神定志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开水送下[1]。

每服6克,开水送下。

35 摘录

《医学心悟》卷四

4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之安神定志丸 41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茯神、菖蒲、远志、麦门冬、酸枣仁、牛黄、朱砂[1]。

42 制法

上药为细末,龙眼肉熬膏,作蜜丸服[1]。

43 安神定志丸的用法用量

日三次[1]。

44 功能主治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之安神定志丸功能补血养心,开窍化痰[1]。治健忘[1]。

5 《医便》卷一方之安神定志丸 51 处方

人参1两5钱,白茯苓(去皮)1两,白茯神(去心)1两,远志(去心)1两,白术(炒)1两,石菖蒲(去毛,忌铁)1两,酸枣仁(去壳,炒)1两,麦门冬(去心)1两,牛黄1钱(另研),辰砂2钱5分(水飞,另研,为衣)。

52 制法

上为末,龙眼肉4两熬膏,和炼蜜34两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53 功能主治

《医便》卷一方之安神定志丸功在宁心保神,益血固精,壮力强志,清三焦,化痰涎,育养心神,大补元气。主咽干,惊悸,怔忡,健忘。

54 安神定志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清米汤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55 摘录

《医便》卷一

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之安神定志丸 61 处方

酒地4两,圆肉2两,当归2两,于术1两5钱,川芎1两,菖蒲8钱,茯神8钱,远志(炙)8钱,枣仁1两,黄耆2两,杭芍1两,党参1两,炙草1两。

62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小丸,或每丸3钱重,蜡皮封固。

63 功能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之安神定志丸功在安神定志,益气养血。主心脏衰弱,惊悸失眠,精神恍惚。

64 安神定志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开水送下,或清水汤送下。

65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

7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之安神定志丸 71 处方

党参1两,茯苓1两,柏子仁1两,远志1两,枣仁1两,茯神1两,当归1两,琥珀5钱,石菖蒲5钱,乳香5钱,

72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朱砂3钱为衣,每丸重3钱。

73 功能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之安神定志丸主治神志不足,心虚多梦,烦躁盗汗。

74 安神定志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75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8 《活人心统》卷下方之安神定志丸 81 处方

人参7钱,远志(去心)1两,茯神(去木)7钱,龙齿7钱,枣仁1两,当归1两,琥珀3钱,朱砂7钱,麦冬(去心)5钱,金箔10张,银箔10张,甘草5分,天竺黄5钱,生地(酒洗)1钱5分(焙干)。

8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金银箔为衣。

83 功能主治

《活人心统》卷下方之安神定志丸主治阴虚血少,神不守舍,恍惚怔忡,健忘。

84 安神定志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灯心汤化下。

85 摘录

《活人心统》卷下

9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方之安神定志丸 91 处方

远志1两,人参1两,白茯3两,菖蒲2两,琥珀1两,天花粉1两,郁金1两,贝母5钱,瓜蒌5钱。

92 制法

上为末,姜汁、竹沥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93 功能主治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方之安神定志丸主治肥人痰迷心膈,惊悸怔忡。

94 安神定志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

95 运用

火盛者,加黄连1两。

96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巴戟补酒 1 拼音

bā jǐ bǔ jiǔ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Baji Bujiu

22 处方

巴戟天 10g 何首乌 8g 杜仲 6g 肉苁蓉 4g 续断 5g 仙茅 3g 金樱子提取液 10ml *羊藿(叶) 6g 覆盆子 5g 当归 4g 党参 2g 熟地黄 5g 枸杞子 4g 甘草 8g 黄芪 3g 狗脊 4g

23 制法

以上十六味,除金樱子提取液外,其余巴戟天等十五味加37度米酒650ml,密闭浸 泡45~60天,取浸出药液,加金樱子提取液及 20g蔗糖,搅匀,静置,滤过,制成1000ml,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微香,味微甜。

25 鉴别

(1)取本品80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水溶液加乙醚20ml,振摇 提取,分取乙醚层,挥去乙醚,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巴戟天对照药材 1 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 法(附录 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醇—甲 酸(8: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1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个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

(2)取本品80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15ml使溶解,加稀盐酸10ml,置水浴上回流30分 钟,放冷,加乙醚20ml,振摇,分取乙醚层,加5%氢氧化钠溶液20ml,振摇,分取堿液层,加 稀盐酸使成酸性,再加乙醚20ml,振摇,分取乙醚层,挥去乙醚,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 供试品溶液。另取何首乌对照药材 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 加水15ml,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 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 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醇(8:1)为展开剂,展开,取 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 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棕色荧光斑点。

(3)取本品80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醋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分取 醋酸乙酯层,用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 溶液。另取金樱子对照药材1 2g,加水煎煮2次,每次20ml,每次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加 等体积的乙醇,搅拌,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自“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起 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 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 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酸(2:4:01)为展 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 的位置上,显三个相同颜色的斑点。

26 检查

乙醇量 应为23~27%(附录 Ⅸ M)。 总固体 不得少于15%(附录 Ⅰ M第一法)。 其他 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Ⅰ M)。

27 功能与主治

补肾壮腰,固精止遗。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致的神疲不振、阳萎不举或 早泄、腰膝软弱,亦可用于遗精滑泄、精冷而稀、夜尿频繁。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

29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注:金樱子提取液的制法 取金樱子 400g,洗净,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适量,静置24小时,倾取上清 液,加入米酒80ml,搅拌,静置,取上清液,加入冷开水使成400ml,即得。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巴戟补酒 《医学入门》:[内集·卷二本草分类]治疮门

并水煮汁饮,外封之立消。一方同忍冬藤,煎浓汤,入酒少许,服罢随手欲睡,是其功也,睡觉乳安。又捣敷疔

《张氏医通》:[卷十一婴儿门上]遗尿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卧则阳气内收。肾与膀胱之气。虚寒不能约制。故睡中遗尿。一味补骨脂酒炒为散。

《寿世保元》:[卷五]腰痛

扶沟何晴岳传。仙灵脾(酒浸五两)远志(去心四两)巴戟(去心六两)杜仲(酒炒五两)破故纸(酒炒五两)肉

《普济方》:[卷二百十九诸虚门]补壮元阳

)附子雄(去皮)研)细辛(各一两)(去皮研另入)巴戟(酒子(酒浸蒸三次研各四两加至五六十丸苁蓉丸(出

《本经逢原》:[卷二芳草部]白芍药

目录 1 拼音 2 《千家妙方》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肾著灵效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肾著灵效汤 1 拼音

shèn zhe líng xiào tāng

2 《千家妙方》 21 方名

肾著灵效汤

22 组成

白术15g,茯苓24g,甘草9g,制乳香3g,制没药3g,丹参12g,当归12g,土元9g,骨碎补12g,杜仲9g,木瓜9g,怀牛膝12g,续断12g,三七粉45g,金钱白花蛇1条,蜈蚣3条,桃仁9g,红花9g。

23 功效

补肾壮骨,强筋通络,祛风除湿,活血祛瘀。

24 主治

增生性脊椎炎(寒湿瘀阻型)。

25 肾著灵效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古籍中的肾著灵效汤 《本草新编》:[卷之一(宫集)]远志

以用远志也。而吾以为不止治心、肝、脾、肺也。夫心肾常相通者也,心不通于肾,则肾之气不上交于心,肾不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肾脏方]肾脏脉论第一

云面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一作痹)并痛。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冰状(一作如水洗状,一

《普济方》:[卷二十九肾脏门]总论

沉为阴在里。不可发汗。发汗则如蜾虫出。见其霜蛾入汤。重客在里。慎不可熏。熏之逆客。其息则喘。无持客

《本草新编》:[卷之一(宫集)]熟地

如清水者,用二陈消痰化痰之药,百无成功,乃服八味汤,而痰气之汹涌者顷刻即定,非心、肝、肾之痰用熟地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五]水热穴论第六十一篇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