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纸张的发展历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从古至今,纸张的发展历史?,第1张

最早的纸在2200年前,西汉初期已有,但还是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后,被认为是现代造纸术的鼻祖。

(“莎草纸”并不是现今概念的“纸”,它是对纸莎草这种植物做一定处理而做成的书写介质,而中国所发明的造纸术,打破了植物纤维的原有排列,使之重新无规则交叉排列,制作出来的成品,才能叫做“纸”。)

华夏殷商时期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春秋时期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产生了纸。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经过砑光,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

五代制纸业仍继续向前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此纸“滑如春水,细密如蚕茧,坚韧胜蜀笺,明快比剡楮”。

到了明清,造纸业又兴旺和创新。各种笺纸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推崇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如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纸,印花图绘染色花纸等,纸的制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绝伦的地步。清代的造纸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

:

纸,用植物纤维制造,能任意折叠用来书写的非编制物。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浆纸。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

有别于糹氐,糹氐为动物纤维“丝滓”。纸张:纸的总称。纸以张计,故纸张一般分为:凸版印刷纸、新闻纸、胶版印刷纸、铜版纸、书皮纸、字典纸、拷贝纸、板纸等。

参考资料: 纸

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最初西汉劳动人民发明了麻料纸的新技术,到了东汉在蔡伦的推广下又出现了以树皮、旧麻布、旧鱼网为原料的“蔡侯纸”。再之后,皮、竹、草等均用以造纸。由于造纸原料的不同,大致将古籍用纸分为三类加以介绍。

一、麻料纸

发给陌生人的,才是最真实的心情

广告

麻料纸的原料有苎麻、大麻、亚麻等,统称麻纸。用于写书印书,始于西汉,盛于隋唐,衰于宋元,绝于明清。麻纸面无光,纤维束较多,易着墨,纸质韧性强,抗老化亦强。

古籍中麻纸主要有以下几种:

白麻纸:萌牙于西汉,是我国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初期纸质白度差,表面不平滑,结构不紧,还不能用来写字。至东汉时用于书写,隋唐时期成为上层社会的重要文化用纸。

黄麻纸:白麻纸入潢即成为黄麻纸,可以驱虫。是我国最早的染色纸,始于晋,唐代广为使用。

藏经纸:唐宋元时期用黄蘖染色而成,为写刻佛经所专用,故称藏经纸。其中用料麻、皮、竹均有。藏经纸分厚薄两种,薄着也较一般纸厚,没有光腊,厚而不硬。作为装裱珍贵善本书签之用。

硬黄纸:始于唐代,是采用黄蘖染色,两面加腊砑光而成,是专门用来摹写佛经的名纸。宋时演变成一面加腊砑光的金粟山藏经纸。

二、皮料纸

皮料纸的原料主要是落叶乔木中的楮树皮、桑树皮、青檀皮等。皮料始于东汉,逐渐取代麻纸成为纸中之首。主要产自浙江、安徽、河北等地,其品种较多,一般称纸质较细、制作精良者为绵纸或宣纸。而纸质稍粗,纤维束较多者为皮纸。

白棉纸:以树皮为主要原料,纸质绵软耐折,拉力强,纸破丝连,如同棉丝,故名绵纸。明以前主要产自江浙地区,清以后渐变为仿宣纸一类产品,通称宣纸。可用作裱书、搓纸捻、溜口纸条等。

黄绵纸:黄绵纸是由白棉纸染色而成,贵在防蛀。

高丽纸:又名鸡林纸,以桑皮为主料的阔帘白皮纸。产地朝鲜,宋代传入我国,清代我国生产仿制品,多用做书皮纸。高丽纸纸色洁白,有厚薄。厚者韧而坚固,两面光泽如一。也可分层揭开,帘纹间距竖宽横密。薄者较少,隔纸见物,帘纹同厚者,纸面可见明显的交结紧密而发亮的纤维束,酷似蚕茧所造。

皮纸:以树皮为主料,有黄白二种。多纤维束,拉力极强。厚者坚固耐折,薄者隔纸见物而有韧性,近似以桑皮为主料的高丽纸,但帘纹不显。

日本皮纸:以树皮为原料按厚薄分为两种。厚者韧性强,纸质坚固,纸色白都有,又称东洋绵纸。薄者俗称日本美浓纸,纸色洁白,细薄均匀,帘纹较宽,纸面光滑,绵软而有韧性,在日本广为应用。

草茎纸:以皮料为主、草茎为辅的一种混料纸,始于元代。纸色淡黄,薄如蝉翼,绵软有韧性,多纤维束。夹有如同发丝的草茎并呈黑褐色,隐帘纹较宽,古书中颇为少见。

毛头纸:以草为主辅以树皮的一种混料纸。产于河北省迁安县,又名迁安纸。其色多为灰白,质地厚薄不均。夹有草棍,发涩,背粗糙呈疙瘩状。有棉性,隐帘纹。

开化纸:又名桃花纸,因产于浙江省开化县而得名。其纸虽薄而韧性极强,虽有帘纹而不明显。开化纸始于明代,大量应用于清初至乾隆年间,列为名贵纸品,专供清内府、武英殿及扬州书局印书。

开化榜纸:产于开化县,用料同于开化纸。其特征也与开化纸相似,但比开化纸厚,纸色洁白发暗,隐帘纹。

混料开化纸:以草为主辅以树皮的混料纸。多见于雍正年间到清后期的殿版书。纸色微黄,隐帘纹而质粗、有韧性,厚薄均匀,面平滑,背稍涩。含较多纤维束而带**斑点,这是因为纸浆有稻草的原故,虽产于开化,但其质不及开化纸和开化榜纸。

宣纸:宣纸源于唐代的宣州贡纸。主要产地是安徽泾县,其料是青檀皮,实为绵纸或皮纸。宣纸品种很多,用于印书的主要有绵连、罗纹、单宣等。

单宣:又称料半,厚于绵连有帘纹,其质次于绵连。

绵连:由皮料连四发展而成,质地细薄,色白如玉,匀净细腻,纸质柔软耐折,有帘纹。可做补书、护叶、镶书和衬纸、染书皮等用。

罗纹纸:纸色洁白,其质地、厚薄同于绵连,但横纹深而清晰,宛如丝织罗绸一样,故名罗纹纸。可以作为护叶,或者染色后裱书皮用。

三、竹料纸

竹纸始于宋代,南方的毛竹、苦竹、淡竹、麻竹、篁竹是其主要原料。竹纸成本低,一经出现即取代皮纸而据首位。竹纸纸薄适中,其色有黄白两种,以淡**居多。面平滑,背稍涩,夹有沙粒和草棍,韧性差而脆,帘纹宽窄都有,随年代变化为二指至一指左右。竹纸种类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连史纸:是明清著名一时的精良竹纸,以嫩竹为料,又称竹料连四纸。产于福建、江西两省,色洁白,面光滑,背稍涩,没有草棍、毛屑粘附,帘纹约一指。多见于清乾隆以后的书籍,为现代古籍修复的必备纸。

毛边纸:明代产于福建、江西两省,以嫩竹为料染**而成,不防蛀。纸质较细,色淡黄,厚薄适中而脆。面光滑,背稍涩,吸水性较好,隐帘纹,毛氏汲古阁本多用此纸。一般旧书裱书皮、衬纸、补书等都用此纸。

建阳扣:又称麻纱纸,宋代产于福建建阳县而得名,也由于建阳麻纱书坊印书皆用此纸,故称麻纱纸。建阳扣是一种用山椒染过的防蛀竹纸,其纸色黄褐,厚薄得中,面平滑,背稍粗,夹有较多的草棍和毛屑,呈黄褐色或黑色。纸薄有光,抖之有响声。

毛太纸:产地纸色与毛边纸同,但较毛边薄,色也较暗。面不光滑,但较柔和,为现代古籍修复的必备纸。毛氏汲古阁亦多用此纸。

太史连纸:始于清代,康乾年间用来印刷殿版书的一种精致竹纸,乾隆以后用这种纸印书基本少见。色淡黄,质细薄面平滑,背稍涩,没有草棍、毛屑粘附,隐帘纹,抖之有响声。

万年红:明清时期广东刊行的线装书在其扉页和封底均衬有这种纸,成为广东刊本的特征。色桔红可防虫,又称防蠹纸。采用毛边或连史纸涂上砒霜等染制而成。

粉连纸:清代产于福建的竹料纸。年代晚于连史纸,质差、厚而粗糙,色发暗性脆,有帘纹。一般普通旧书的镶衬多用于粉连纸。

机制有光纸:清光绪年间生产的一种机制纸,其用料是进口纸浆。清末民初满文印本多用此纸。该纸酸性大,仅二百年间就已经发脆变黄,触之即碎,不可用作古籍修复用纸。

造纸术曾作为“使者”将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制纸的日益普及,使得传统造纸工艺正在淡出历史舞台。其技术、技艺亟待传承与保护。

1、宣纸。

优点:具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之特色,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被誉为“国宝”。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作画“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少虫蛀,寿命长。宣纸自古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

2、麻纸

优点:主要分白、黄两种。白麻纸洁白光滑,质地细薄,坚韧。纤维长,纸浆粗,纸质坚韧,虽历经千余年亦不易变脆、变色。

缺点:黄麻纸色略黄,稍粗糙,白麻纸背面较正面粗糙且有草棍等粘附。

3、竹纸

优点:以嫩竹为主料生产的夹江手工书画纸具有洁白柔软、浸润保墨、纤维细腻、绵韧平整等特点,被人们赞之曰"淡画不灰、淡泼浓、浓泼淡、诗有烟霞气,书兼龙虎姿"。

缺点:夹江手工纸生产面临危机,原材料供给困难,传承乏人。夹江全县虽还有一千多家造纸作坊,但严格意义上的传统手工纸生产已不多见。

扩展资料

纸张发明过程

西汉麻纸: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谈到“纸”的来源。他说:“‘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

这句说话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与如今意义上的纸是完全不同的。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这种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纸”,有人把这种“纸”称为“赫蹄”。

这可能是纸发明的一个前奏,关于这种“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

《汉书·赵皇后传》中记录了成帝妃曹伟能生皇子,遭皇后赵飞燕姐妹的迫害,她们送给曹伟能的毒药就是用“赫蹄”纸包裹,“纸”上写:“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测纸可能与丝有一定关系。

-宣纸

-竹纸

-麻纸

古籍修复主张修旧如旧,所以选择修复的纸张要跟古籍的纸张尽量保持一致,那么古籍修复的纸张种类有哪些呢?

1竹纸  竹纸,是使用最普通的古籍纸张,竹纸本是常见的几种明清用纸中除土纸外最差的一种。竹纸产生于唐末,但没有普及,到宋代才大量使用。竹纸就是用竹的整个茎杆,经过几十道工序而加工成纸的。中国造纸最初是用麻料破布,而后发展到用树皮纤维造纸,这是造纸术的一大进步,而从树皮纤维发展到用整个茎杆造纸又是一大进步,使得纸得以降低成本而大量普及。但今天流传下来的宋版书用纸大多数是麻纸,其主要原因是竹纸发脆易碎,而在当时好书都是用麻纸来刷。现今市场流通的明清古籍绝大多数是用竹纸,就纸张的性质而言,  2藏经纸:唐人写经所用的一种纸张,颜色黄褐,犹如茶色,略有棉性,质地厚硬,不透明。  3毛边纸:色呈米黄,故亦称黄纸。正面光,背面稍涩,质地略脆,韧性稍差,牢固度次于太史连纸。《常昭合志稿》云:“隐湖毛氏所用纸,岁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曰毛边,薄者曰毛太,至今犹存其名不绝。”然据《中国雕版源流考》称,明司礼监造纸名色中,既有“毛边”名称,则非始于明末以毛晋得名可知。清乾隆以后印书用纸,除太史连纸、棉纸外,有一大部分是用毛边纸印的。  4、棉连纸:实际是宣纸的一种。汪六吉制造的称六吉棉连,色白如玉,匀净细腻,绵软有韧性,摹拓碑帖彝器多用之。清末比较考究的印本,也多用棉连纸。  5、官堆纸:色黄比毛边纸略厚,金陵书局印书多采用之。  6、毛太纸:与毛边纸颜色相似,质地略差,纸幅也较小,厚薄不等,有明显的直纹。清同治光绪间,用此纸印书较多。  7、白绵纸:白绵纸印本书籍是明刻本的一大特色,尤其在正德至万历年间大为使用。“明白绵纸本”近乎明版好书的代称,故藏家自当珍视之。历来认为白绵纸就是由绵茧所造的纸,但经过现代科学方法的检测,得知白绵纸实际是楮皮纸的一种。  8、皮纸:皮纸是用楮树皮和桑树皮所造的纸。产生于唐代,由于皮纸生产成本较高,故一般讲究的书才用皮纸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皮纸坚韧、抗蛀,比麻纸更加洁白平滑,而有的皮纸在生产过程中也加入一些麻料,所以用肉眼看,有时候皮纸看上去像麻纸,如南宋廖莹中世采堂本《昌黎先生集》习惯说法是白麻纸,而其实是白色桑皮纸。  明代官方刻书主要是用皮纸和白棉纸,故而从收藏角度上看,凡皮纸本书大部分都是好书。对于初入门者这是一个简单的办法。  9、太史连纸:比开化纸色略黄,质地细腻匀净,绵软有韧性。清雍正年间用铜活字排印的殿版《古今图书集成》所采用的两种纸,一为开化纸,一即太史连纸。  10、开化纸:开化纸也叫“桃花纸”,主要是因为在白色的纸上常有一星半点微黄的晕点,如桃红。开化纸产生于明中晚期,到清三代大为盛行,殿版书几乎均用此纸来印刷,到嘉庆之 后逐渐失传了。由于开化纸洁白细腻,薄而有韧性,再加上雕版精良,所以印出的书真正称得上纸白墨黑。到民国初年,陶湘的其中一项专藏就是开化纸本,因此而赢得了“陶开化”的雅称。因开化纸产量不大,除殿版书使用外,民间使用极少。开化纸是清代最名贵的纸张,因为它质地细腻,极其洁白,帘纹不明显,纸虽薄而韧性强,柔软可爱,摸起来柔润而有韧性。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宫里刊书以及扬州诗局所刻的书多用这种纸。

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纸很快便取代了竹帛,而广泛应用于书写或印刷。桓玄废掉晋安帝以后,曾下令说:“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至少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纸的普遍应用起了催化作用。

我国古代的纸张种类繁多,但用于书写和印刷的,主要是麻纸、竹纸和皮纸。麻纸分白麻纸和黄麻纸两种。白麻纸正面洁白有光泽,背面略为粗糙;黄麻纸微呈**,纸张亦比白麻纸略厚,但皆宜于书写或印刷,而且这种纸经久耐用,很受人们看重。早在唐代,宫廷起草诏书就用黄麻纸,故后世又称“草诏”

为“草麻”,宋、元(包括辽、金)刻本,不少都采用这两种纸印刷。

五代有一种名贵的纸叫澄心堂纸。所谓澄心堂,是南唐烈祖李弁的宫室之名,可见这种纸是专为南唐宫廷制造的。这是一种楮皮纸,生产于安徽的池州和歙州。据说,这种纸要用腊月敲冰所取的水抄纸,故宋人梅尧臣写诗歌咏这种纸说:“塞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

这种纸后来大抵只供文人把玩而已,因其昂贵,没有普遍使用的价值。

宋代开始用竹造纸,称为竹纸。宋人周密在其所著《癸辛杂识》前集《简椠》条中说:“淳熙末,始用竹纸,高数寸,阔尺余者……”竹纸的颜色微黄,故又称作“黄纸”。我国南方产竹,故竹纸多产于南方。福建的麻沙镇,不但印刷业发达,而且造纸业同样发达,所生产的纸即竹纸,称为“麻沙纸”,多为当地印书所采用,故宋麻沙本多竹纸。竹纸质地较脆。吴、越和蜀地的竹纸质地较好,南宋陈《负暄野录》认为越地的竹纸“甲于他处”,并且说:“今吴人取越竹,以梅水淋,晾令干,反复捶之,使浮茸去尽,盘骨莹澈,是谓舂膏,其色如蜡。若以佳墨作字,其光可鉴。故吴笺近出,而遂与蜀产抗衡。”这是说,吴人将越地的竹纸再行加工,制成了一种与蜀产竹纸质地相仿的竹纸。

以树皮为原料所造的纸称为皮纸,也称棉纸,常见的`主要是楮皮纸和桑皮纸,质地平滑、细白,南宋廖莹中世采堂所刻《昌黎先生集》,就是用桑皮纸印刷,是现存宋刻的珍品。

明清以来,造纸技术不断改进,纸的质量亦不断提高,著名的宣纸就是一种皮纸。以前多认为宣纸的原料是楮皮或桑皮,今人潘吉星先生则认为是榆料的青檀皮。因这种纸产于安徽宣州府的泾县,故称宣纸。这种纸洁白,质地绵细腻,且有韧性,特别是其受墨性极好,故印书、绘画广为采用。后来的“棉连纸”、“料半纸”、“玉版纸”,都是宣纸的不同品种。

明人毛晋汲古阁印书用竹纸,“所用纸,岁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曰‘毛边’,薄者曰‘毛太’……(见《常昭合志稿》)。毛边纸或毛太纸略呈米**,正面光洁,质地较脆,清乾隆以后的印本,多用毛边纸。由于造纸技术的提高,明清

之际出现了不少纸的新品种,如产于浙江开化县的开化纸,又称桃花纸,质地细白,有较强的韧性,清初内府及武英殿刻书,多用这种纸印刷。

再如太史连纸,只是颜色略比开化纸微黄,质地则很相近,清雍正间用铜活字印《古今图书集成》,即采用了开化纸和太史连纸。

古代造纸,由于主要是手工操作,技术不平衡,纸的质量亦各异,但大体掌握了麻纸、竹纸和皮纸的基本特点,对于考定古书的年代还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书籍的标准尺寸

平面设计常用的制作尺寸列表正度纸张:787×1092 mm 开数(正度) 尺寸 单位(mm) 全开 781×1086 2开 530×760 3开 362×781 4开 390×543 6开 362×390 8开 271×390 16开 195×271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 大度纸张:850×1168 mm 开数(正度) 尺寸 单位(mm) 全开 844×1162 2开 581×844 3开 387×844 4开 422×581 6开 387×422 8开 290×422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 常见开本尺寸:787 x 1092 mm 开数 尺寸 单位(mm)对开:736 x 520 4开:520 x 368 8开:368 x 260 16开:260 x 184 32开:184 x 130 开本尺寸(大度):850 x 1168mm开数 尺寸 单位(mm)对开:企业570 x 840 4开:420 x 570 8开:285 x 420 。 850×1168 mm 开数(正度) 尺寸 单位(mm) 全开 844×1162 2开 581×844 3开 387×844 4开 422×581 6开 387×422 8开 290×422 注。

纸的发展也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公元105年发明造纸后,造纸术就从河南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其它地区传播。蔡伦被封到陕西洋县为龙亭侯,造纸术就传到汉中地区并逐渐传向四川。据蔡伦家乡湖南耒阳的民间传说,蔡伦生前也向家乡传授过造纸术。东汉末年山东造纸也比较发达,出过东莱县(今掖县)的造纸能手左伯。公元二世纪造纸术在我国各地推广以后,纸就成了和缣帛、简 牍的有力的竞争者。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公元三到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造纸术不断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扩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纸。在设备方面,继承了西汉的抄纸技术,出现了更多的活动帘床纸模,用一个活动的竹帘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捞出成千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在加工制造技术上,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改进了纸的质量,出现了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加工纸。

从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碛出土的这一时期所造出的古纸来看,纸质纤维交结匀细,外观洁白,表面平滑,可谓“妍妙辉光”。公元六世纪的贾思勰还在《齐民要术》中,专门有两篇记载了造纸原料楮皮的处理和染黄纸的技术。同时,造纸术传到我国近邻朝鲜和越南,这是造纸术外传的开始。

公元六到十世纪的隋唐五代时期,我国除麻纸、楮皮纸、桑皮纸、藤纸外,还出现了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秆纸和新式的竹纸。在南方产竹地区,竹材资源丰富,因此竹纸得到迅速发展。关于竹纸的起源,先前有人认为开始于晋代,但是缺乏足够的文献和实物证据。从技术上看,竹纸应该在皮纸技术获得相当发展以后,才能出现,因为竹料是茎秆纤维,比较坚硬,不容易处理,在晋代不太可能出现竹纸。竹纸应该起源于唐以后,而在唐宋之际有比较大的发展。欧洲要到十八世纪才有竹纸。

这一时期的产纸地区遍及南北各地。由于雕板印刷术的发明,兴起了印书业,这就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纸的产量、质量都有提高,价格也不断下降,各种纸制品普及于民间日常生活中。名贵的纸中有唐代的“硬黄”、五代的 “澄心堂纸”等,还有水纹纸和各种艺术加工纸。唐代的绘画艺术作品已经有不少纸本的,正反映出造纸技术的提高。

在公元十到十八世纪的宋元和明清时期,楮纸、桑皮纸等皮纸和竹纸特别盛行,消耗量也特别大。造纸用的竹帘多用细密竹条,这就要求纸的打浆度必须相当高,而造出的纸也必然很细密匀称。先前唐代用淀粉糊剂做施胶剂,兼有填料和降低纤维下沉槽底的作用。到宋代以后多用植物粘液做“纸药”,使纸浆均匀,常用的“纸药”是杨桃藤、黄蜀葵等浸出液。这种技术早在唐代已经采用,但是宋代以后就盛行起来,以致不再采用淀粉糊剂了。

这时候的各种加工纸品种繁多,纸的用途日广,除书画、印刷和日用外,我国还最先在世界上发行纸币。这种纸币在宋代称作“交子”,元明后继续发行,后来世界各国也相继跟着发行了纸币。明清时期用于室内装饰用的壁纸、纸花、剪纸等,也很美观,并且行销于国内外。各种彩色的蜡笺、冷金、泥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花纸等,多为封建统治阶级所享用,造价很高,质量也在一般用纸之上。

这一时期里,有关造纸的著作也不断出现。如宋代苏易简的《纸谱》、元代费著的《纸笺谱》、明代王宗沐的《楮书》,尤其是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造纸技术都有不少记载。而《天工开物》第十三卷《杀青》中关于竹纸和皮纸的记载,可以说是具有总结性的叙述。书中还附有造纸操作图,是当时世界上关于造纸的最详尽的记载。 经过元、明、清数百年岁月,到清代中期,我国手工造纸已相当发达,质量先进,品种繁多,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传播的物质条件。

纸是中国人发明的。东汉蔡伦发明改良版的造纸术。造纸术成了中国古代的影响西方的“四大发明”之一。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中国人曾长期使用竹简来书写文字。当然,商周还有甲骨文和金文。

相比骨头、龟壳、青铜器和锦帛,无疑竹简是成本最低的,有利于大规模广泛使用。

根据《尚书》“(商朝)有册有典”的说法,商朝人就开始使用竹简。现在保存最早的竹简,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随着造纸术的普及,直到晋朝,竹简才慢慢淡出中国古人的生活。

中国的造纸术大概在公元8世纪传播到阿拉伯地区。说是在怛罗斯之战中,阿拉伯人俘虏了一些唐朝工匠,从而学会了造纸术。

阿拉伯人用了几百年才普及造纸术。到13世纪造纸术传入欧洲南部的意大利地区。

但当时的欧洲生产力水平很低。直至17世纪,欧洲的造纸技术还只能达到中国宋代的水平。

为了解决欧洲纸张质量低劣的问题,法国财政大臣杜尔阁曾希望利用驻北京的耶稣会教士刺探中国的造纸技术。乾隆年间,供职于清廷的法国画师、耶稣会教士蒋友仁将中国的造纸技术画成图寄回了巴黎,中国先进的造纸技术才在欧洲广泛传播开来。

那么,问题来了:在纸传播到西方之前,西方人使用什么书写文字呢?

使用莎草纸和羊皮卷。

莎草纸诞生于古埃及,流传于古希腊等国的莎草纸。

但莎草纸并非是“纸”,而是将纸莎草的茎切成薄片浸泡后,再平摊捶打后形成的薄片。与中国人的造纸术,完全是两回事。这种莎草纸可以在干燥环境下保存,还曾是古埃及重要的出口商品,主要出口到欧洲。

羊皮卷则是把羊皮泡在石灰水里去掉毛脂,然后再用木框拉伸,就变成了可以用来写字的“纸”。

对于欧洲人来说,这两种“纸”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贵。

羊皮卷是用小羊羔的皮做的,成本高的吓人。而莎草纸制作工艺复杂,跟“三合板”差不多。欧洲人本地缺乏莎草这种植物,只能从埃及进口,所以,成本也很高,跟羊皮卷的价格差不多,但不如羊皮卷好用。所以,欧洲人只使用了一段时间的莎草纸,后来就改用羊皮卷了。

在纸发明之前,中国人广泛使用竹简,欧洲人则主要使用羊皮卷、莎草纸。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又反映了哪些问题?

第一,欧洲没有原产的野生竹子。

竹子一般成长在天气比较热的亚热带地区。欧洲地处高纬度地区,南欧的威尼斯与哈尔滨差不多处在同一纬度上。

在商周和秦汉时期,中国北方比现在温暖一些,所以北方也有大量的竹子。中国人使用竹简方便就地取材,成本很低。

当然,这并不是欧洲不适用竹简的主要原因。因为欧洲可以进口莎草纸,自然也可以进口更便宜的竹子。甚至可以使用木片代替竹子。

第二,欧洲真正不使用竹简的原因是社会发展落后。

中国之所以使用竹简,是生产力取得大发展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原来的甲骨文、金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播的要求。竹简开始大规模使用。竹简的大规模使用又反过来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

首先,竹简的使用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子喜欢研究《易》,每天翻竹简,竟然把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翻断了很多次。

如果没有竹简,那孔子只能读甲骨、青铜器或者锦帛上面的文字了。严重影响文化传播。

其次,竹简的大规模使用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促进了封建制的瓦解,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形成。

甲骨文和金文时期,只有贵族才能读书,贵族垄断了知识,也就只有贵族能做官。

竹简让普通人也可以读书、做官。

再次,竹简让官府可以使用低成本的竹简来传达政令,可以管理更广阔的疆域。

与中国相反,欧洲不使用竹简及类似的东西,说明当时欧洲非常落后,贵族和教会垄断知识,官府政令不能远距离传播,欧洲的奴隶制和封建制依然根深蒂固。

总结:一枚小小的竹简,其实反映了在使用纸之前,古代中国的先进和古代欧洲的落后。欧洲人在没有纸的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很难有较大的突破。

另外,莎草纸这种东西其实比较诡异。中国出土的任何文物,包括竹简、青铜器等,大都是有 出土时间和地点的。而欧洲现存的十万多张莎草纸,上面有大量的数学公式、古埃及文字等,但很多都色彩艳丽,如同刚制作出来的,且没有出土时间和地点。简言之,有造假嫌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