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作者是谁
是孔伋。
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享年82岁。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扩展资料孔伋的思想
天命
孔伋的天命,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天道与其必然表现的统一。天命是天道表现作用,这种表现作用作为规律,就是性。自天道以下的一切都在循其性而动之,而表现之,这就是道。
中和之道
对孔子说,礼作为人行大法,虽然是仁本身的具体大全,但它与行仁的具体情节相联系,便以“克己复礼”为尺度而转化为一个中庸之道。
-子思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中庸》相关问题
一、《中庸》一书的来由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章。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某一位学者的著作,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子思二十三篇”,(已佚)“《中庸说》二篇”。南北朝时有宋戴颙《礼记中庸传》二卷,梁武帝《中庸讲疏》一卷,《私记制旨中庸义》五卷,见于《隋书·经籍志》。以上这些书皆已散佚不存。到宋代学人把它提到突出地位,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中庸》的作者
《中庸》的作者究竟是谁,向有不同看法。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郑玄在《三礼目录》中也说:“《中庸》者……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清人崔述以“《中庸》独探赜索隐”、“《中庸》之文独繁而晦”断言“《中庸》必非子思所作”。近人冯友兰曾认为今本《中庸》的中段多言人事,发挥孔子的学说,文为记言体,似为子思所作《中庸》的原貌,其首末二段多言天人关系,似就孟子哲学中的神秘主义倾向加以发挥,其文为论著体裁,乃后儒所加。近来也有学者根据《史记》所说,并引《荀子·非十二子》中批评思孟学派的言论为旁证,肯定子思作《中庸》,但书中类似“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语,则是秦统一后增补的文字。
三、中庸观念的提出
作为一个概念,“中庸”虽始见之于《论语》,但“尚中”的观念却是由来已久的。早在甲骨文、金文里,便已有了“中”字,而且在《易经》、《尚书》、和《诗经》之中,也多次出现过诸如“中德”、“中罚”、“中行”等等观念;尤其是《易经》的八卦三爻,体现的就是天地人三才,三者之中,人为天地之精英,故中间的位置最为重要,这是伏羲那个时代人们“尚中”观念的体现。《易经》一卦六爻,二、五爻位置最好,因为皆居上下卦之中也。《尚书·大禹谟》中有“允执厥中”一词,有人认为它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论及中道的话。但《大禹漠》属伪古文,“允执厥中”究竟为何人何时所论,已难以考辨。老子提倡守中,强调“清静无为”、“少私寡欲”、“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夫唯不争故无尤”等观念,老子认为出于阴阳调和的中间状态最为稳定和持久,其思想实质是反对走极端,一切顺其自然。老子的“守中”源于《易经》的“物极必反”和“阴盛阳衰,阳盛阴衰”的观念。与此同时,“庸”字则亦每每见之于《尚书》等典籍之中。而孔子本人,则只不过是在继承和发挥殷周时期“尚中”思想的基础之上,首次将“中”、“庸”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完整统一起来,并将其进一步提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而且最终由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而正式地提出了这个“中庸”的概念。在孔子那里,“中庸”既是哲学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人生修养上的行为准则。于是,中庸之道就成为一种指导思想的理论而贯串渗透于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一切领域,并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的思想意识中了。
四、《中庸》的主要思想
《中庸》全书四千七百零二字,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原则。郑玄在《礼记·中庸》注云:“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
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三点:
一是揭示了什么是中庸。中庸这个概念出自《论语》,《中庸》对其加以阐发,指出中庸是指一种始终恰如其分的状态(所谓“时中”),君子应当始终坚持这样的标准。
二是论述了关于“诚”的思想。什么是诚?诚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人心的诚,就是真诚;另一种是宇宙自然的诚,指天地万物那种符合规律的运行特点,所谓“诚者,天之道也”,“诚者,物之终始”,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指出了中庸和诚的关系。中庸指人的行为方式,诚指的是自然的运行方式,二者放在一起是基于这样一个思路:人之所以要追求中庸的行为方式,就是因为人要向自然学习,达到诚的状态,这样人就能够契合天地的规律了,所谓“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所以,《中庸》的开篇纲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应该这么理解:天与人是相通的,人具有与天一样的属性和规律。人们只要按照自身的规律行事,就能够契合天地了。但是,人类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也是有欲望的,所以会偏离规律,这就需要教育来使之遵循规律。
由此可见,《中庸》一书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它为儒家的一系列道德观念如中庸、诚、慎独、忠恕、修身、知仁勇等等,寻找到了一个新的依据:即来自于宇宙自然的依据。我们知道,儒家是不喜欢谈论天道自然的,喜欢谈论天道的是道家和《易传》。《中庸》正是在吸收道家、《易传》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诚”这样的带有形而上意味的思想。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主要内容:
《中庸》全书集中讲述性与情与封建道德修养,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至诚无息”,将“诚”看作是世界的本体,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中庸之道”在现代人心目中几乎成了迂腐、缺乏个性、走中间路线、不思进取的代名词。细读《中庸》,你就会发现这完全是我们曲解了古人。《中庸》通篇都在告诫我们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并且不厌其烦地列举各种例子,感情充沛地赞美“圣人之道”。静读此书,孰能不心动?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
本文2023-08-06 16:05:4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