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经文能抄写吗?要注意些什么?
同意宇宙外的三道题 ,清洁身体于清静干净之处恭敬抄写。最好不要错字。错了最好重抄错字那页。可焚香有助于凝神静气。若焚香要清香,不可要檀香、乳香、安息香。这些气味辛浓冲。道教上香供也是这个道理。便宜又好的是柏香。最好用毛笔。用水笔·也行
明代计成著作《园冶》,亦名《园牧》,是我国古代造园理论专著。其中所提\“巧在因借,精在体宜”之原则,对后世颇有启发,影响深远。《营造法式》我国古代建筑学专著,北宋李诫奉敕编修,共36卷。《天工开物》我国古代第一部综合介绍工业农业技术的专著。明代宋应星著。共18卷,分3编。《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北魏贾思勰撰。10卷,92篇。《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撰。26卷,后增《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
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类,凡609条,10余万字。该书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被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不存在相互抄袭。中国道教的经典都产生于春秋时间。彼时释迦摩尼还未降生在印度成佛,而佛教传入中国则是东汉左右的时间。因为,老子出生早于释迦摩尼佛,故此佛教在传入中国时,遭到本土道教文化的打压,有道教信徒根据老子西出函谷关后不知所踪,编纂出了“老子化胡”的故事。认为说是老子出函谷关后到了印度去传教或者说点化了释迦摩尼佛。但实际上这是没有的事。
之所以你觉得两教有相互抄袭的情况,那是因为两教在道理上本就有相通的地方。我一直觉得老子的境界相当于佛教中所说的“辟支佛”,虽然辟支佛还尚未到达佛的境界但已然是相当高的啦。
再者,你所言不错。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和中国本土的道家甚至儒家思想互相融合,形成了本土化的佛教。而既然说是融合,道家也从佛教中有所采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种难舍难分的感觉,几种思想共同建立起了中国的文化。
事实上佛教有这么一种思想,但凡导人向善、给予人精神指引的宗教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是方法和境界高下上有所区别,实在是无谓去因为宗教不同引起纷争。
比如说上面那位说自己是基督徒的,如果他是新教徒。那么其实以我看来,基督在新约里所宣扬的忍辱、慈悲、宽容等等思想都非常符合佛教中菩萨道修行的精神呢!
完全可以抄佛经,真正的宗教是没有界限的。抄佛经没有什么规定,你随意,但尽量避免污秽之处,抄写前净手。写错字只要不是故意的没事的。佛陀不是小心眼的。另外最关键的该知道的,抄佛经不能得大道,不能开悟获大解脱,不能成道。找大开悟的明师修习大解脱成道法门才是最彻底圆满的。
道教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但战国时代的道家还不是道教。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汉朝之后才有教团产生。
汉魏两晋是道教的起源时期。作为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天师道)。
东汉顺帝时(126年—144年),于吉(一说干吉)、宫崇所传的《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据信传自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编著的《包元太平经》)得到广泛传播。到汉灵帝时,张角奉《太平清领书》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颇有影响。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日趋衰微。
同是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学道于蜀郡鹤鸣山,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其子张衡其孙张鲁(三国时期割据政权阆中侯张鲁)保据汉中多年,后又与最高统治当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发展为道教正宗天师道。
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宋徽宗更自号“教主道君皇帝”,道教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此时出现了茅山、阁皂等派别,天师道也重新兴起。自汉晋以来一直隐而不显的道教丹鼎一派,由于汉钟离、吕洞宾等人的大力倡导,内丹之学始露于世。道教在唐宋时盛兴。
张道陵,道教正宗天师道祖师,道教的创始人,被尊为第一代天师。
道教人物
伏羲 女娲 黄帝 老子 庄子 列子 关尹子 茅盈 河上公 严君平 黄石公 张良 张道陵 魏伯阳 于吉 左慈 诸葛亮 葛玄 许逊 葛洪 寇谦之 陆修静 陶弘景 孙思邈 成玄英 王玄览 司马承祯 吴筠 杜光庭 钟离权 吕洞宾 刘海蟾 彭晓 陈抟 张伯端 石泰 薛道光 白玉蟾 刘永年 翁葆光 彭耜 王重阳 马钰 邱处机 刘处玄 王处一 郝大通 孙不二 曹文逸 李道纯 张君房 王志谨 张三丰 孙玄清 陆西星 袁可立 王常月 黄守中 刘一明 傅金铨 柳华阳 李涵虚 黄元吉 汪东亭 刘名瑞 燕玄乙 陈撄宁 吕洞宾 曹国舅 钟离权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韩湘子 铁拐李 谭处端
泛指宗教的学说与法术,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旧时由于人对自然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与民间神话一样,其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彼此相互串联,其是一种心灵寄托。
遵守法制
法制
1 法令制度。
《管子·法禁》:"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 汉贾谊《新书·制不定》:"仁义恩厚,此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此人主之斤斧也。" 清 何琇 《樵香小记·钧金束矢》:"夫圣王之世,法制修明,豪强纵暴,有举其官者矣,安用讼哉"
2 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根据这些法律制度建立的社会秩序。法制在不同性质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
严复《原强》:"自其官工兵商法制之明备而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事至纤悉,莫不备举。"巴金《作家要有勇气,文艺要有法治》:"这就说明发扬民主要讲两方面,一方面要讲勇气,一方面还要有健全的法制来保障。"
3 犹方案,格式。
宋范仲淹《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须差近臣,往彼密为经略,方可预定法制,临时不至差失。"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旧曲韵杂,出入无常者,因其法制未备,原无成格可守,不足怪也。"
道教教义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又当定陵镇静,以道法宥天下,四五十年间,留贤在野,怨咨不生。"
教义
指一种宗教所信奉和宣扬的神学道理思想
道家道法
老子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自然。而我们科技的每一次的进步都以为自己看清楚了这个世界,掌握了这个世界,是绝对的真理,然受制于自身所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迈一步的时候,又自嘲自己停留在某种固定的思维中几百甚至上千年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法的意识里,就是自然法。当然,法制的概念尚未形成。不过,在治理国家时,他主张用自然法来治理天下。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无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本文2023-08-06 16:37:1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