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标点符号?
有关古典文献之古籍标点名词术语与思考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资料,供大家参阅。
古籍标点名词术语
1句读
古人著书,一般不加标点符号,人们在读书时必须对如何停顿作出判断,这项工作,古代称为“句读”。宋人毛晃父子在《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卷四中说:“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讽咏谓之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句话的结尾点断称为“句”,为便于阅读在一句话当中点分称为“读”。
2标点
宋、元人读书,继承了先秦两汉以来句读的传统,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已经出现了标点一词。当时的所谓标点,是除句读外,还有符号。点,是指句读说的;至于“标”只是将书中重要的或特殊的内容,用各种符号打记下来以帮助记忆。整理古籍,把整篇或整卷的文字分段,加上新式标点,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开始的。
3胡适与古籍标点
五四运动前后,胡适积极等酝酿并尝试着使用新式标点。胡适在1916年发表《论句读及文字元号》、《论句读符号》等文。在广泛讨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胡适、马裕藻等人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作为教育部1920年训令公布。胡适也为新式标点符号的普及作出了贡献,当时他要求与他合作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标点本古籍,其他出版社纷纷仿效,新式标点符号很快得到了普及。胡适还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强调,国故整理之初步工作,如标点、校勘,必须首先做到,然后可谈进一步的整理。整理古书,一律须用标点符号。”
4顾颉刚与古籍标点
在胡适的影响下,顾颉刚当时标点了《崔东壁遗书》、《四部正讹》等,并酝酿标点《二十四史》,还与徐文珊合作,将司马迁《史记》标点、分段,作为整理国故的第一部书。抗战期间,顾颉刚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时,曾拟定若干计划,整理廿四史并逐一加以标点,这为他20世纪70年代初主持标点《二十四史》工作做了准备。
5古书句读释例
《古书句读释例》是著名学者杨树达所撰的讲述古书句读基本知识的著作,有中华书局1954年版。全书分误读的型别、误读的贻害、误读的原因、特殊的例句等四个部分。作者从先秦两汉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中,选择l68条句谪有歧义的例句一一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6标点符号使用法
新中国成立后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工作相当重视,1951年9月,中央人民 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使用法》,适用于直行文稿。1956年4月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了再版本,主要适用于横行文稿。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修订释出了《标点符号用法》,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主要增加了连线号“一”和间隔号“”。本书依据30多年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及某些发展变化,对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举例作了说明,是我们目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依据。
7古籍点校通例
针对古籍整理,中华书局编辑部草拟了《古籍点校通例》初稿,并有关于古籍标点的特别说明。其所拟古籍点校标准,大致依据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的点校准则,其具体内容分标点、校勘和其他三部分。载于《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112期。
8标点致误原因
古籍标点出现一些错误是常见现象。古籍标点错误的原因大致有八项,即,一、不明词义;二、不明专有名词;三、不明文献名称;四、不明引文;五、不明语法;六、不明文体;七、不明文意;八、文献有误,未加校勘就加标点。
9标点方法
标点古籍需要精通古汉语、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还要具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当然这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针对形成标点错误的主要原因,标点古籍的主要方法有以下数项,即,一、弄清全文和上下文义;二、参考已有的标点成果;三、勤于查考相关工具书与其他资料;四、充分注意并利用文体特点。古籍标点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其方法需要反复实践才能掌握。
思考题之一标点错误有哪些主要原因
古籍标点错误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八项,即,一、不明词义;二、不明专有名词;三、不明文献名称;四、不明引文;五、不明语法;六、不明文体;七、不明文意;八、文献有误,未加校勘就加标点。
这八项主要原因有各有一些具体小类,分述如下。
第一大项不明词义,具体又包含不明古汉语词汇、不明古音通假、不明典故、不明方言俗语等。
第二大项不明专有名词,不明专有名词实际上也属不明词义的范畴,由于专有名词涉及中国文化基础知识,情况比较复杂,所以专门列为一类。 具体包括有不明人名、不明地名、不明官名。所以我们在标点古籍时,还应当对古代文化、地理、官制有所了解,否则也会出现错误。
第三大项,不明文献名称。文献名称当标书名号,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判断文献名称,标点时可能会出现以下错误。具体包括系文献名称而未标书名号、非文献名称而标了书名号、两种文献名合而为一、一种文献名误分为二。
第四大项,不明引文。《标点符号用法》要求:“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般要用引号标明,为的是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不明引文起讫导致标点错误的主要有直接引用的话未加引号、非直接引用的话加了引号、将两条引文误合在同一引号中。
第五大项,不明语法。不明古汉语语法也是古籍标点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具体包括不明词类、不明句式、不明句子的成分和结构等。
第六大项,不明文体。标点古籍应当熟悉古代的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如诗词需要押韵,每句诗的字数通常有规律可循,骈体文强调行文对仗等,熟悉这些特点会有助于标点工作,不注意这些特点会造成标点错误。
第七大项,不明文意。有些古文从字面上看,并不难理解,但是如果我们把文意领会错了,标点也不容易点对。
第八大项,文献本身有误,未加校正,就加标点,当然也会导致标点错误。
思考题之二我们在标点古籍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标点古籍需要精通古汉语、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还要具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当然这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针对形成标点错误的主要原因,标点古籍时应当注意下述问题。
首先要弄清全文和上下文义。标点古籍应先易后难,分析上下文意解决难点。点句遇到难通的地方,先把能点断的地方点断,读完全篇,再解决难点,理解了全文的意义,有些难点自然迎刃而解。因为区域性的问题和整体的意义相联络,前后进行比较就可以明确。
其次,要参考此前已有的标点成果。有些古籍,前人已经作过句读标点,我们当然可以用作参考。也可以参考相关材料的标点成果,还可以利用注释,因为古书中的注释往往置于需要句读处,并且对如何理解词义,怎样标点作了辨析。
其次,要勤于查考。标点古籍,遇到疑点一定要查考清楚,不能随意为之。有的问题,只要翻翻工具书就可以解决。如遇到书名、作者有怀疑,不妨查查目录;遇到引文有怀疑,不妨查查原书。
再次,要注意利用文体特点。各种文体在行文时都有一定的规律,我们在标点时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规律,不应当违背这些规律。应充分注意古文中的对偶、排比句。古籍标点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其方法需要反复实践才能掌握,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仅仅限于上述四个方面。
在古书籍中,单独框起来的字通常是用来表示重要的内容或者特殊的用途。这些框起来的字有时会用不同的颜色、笔画和形状来区分,以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识别它们。这种方式可以提醒读者注意这些字,有时候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思。
在古代书籍中,八边形边框通常用来标记重要的节选、引用或者重点内容。这些内容可能是与主题相关的经文、诗歌、格言等。使用八边形边框来强调这些内容可以使它们更容易被读者注意到,并在读者记忆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时,这种框框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可以使页面更加美观。
“丶”作为断句的符号时,不算汉字,但也不是现代意义的标点符号,属于句读标记。
真正的古籍是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读书人只有自己去断句。断句并没有统一规定的符号,通常使用“○”或“丶”,称为“圈点”。因而,古人认为某人的文章值得一读时,会说“可圈可点。”最早,圈和点并没有区别,都表示“句读”。宋元以后,一些启蒙读物开始出现有圈点的印刷品,大多以圈为主。近代以来,有人将圈、点和句、读分开:意思比较完整处,用圈,称为“句”;一般停顿处用点,称为“读”。现代标点符号吸收了句读符号,将“○”标为“。”,即句号,将“丶”标为“,”,即逗号。
另外,“丶”也是一个古汉字,同“主”。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其中的 习其句读 意思就是教小孩断句,古代没有标点,但读书人断句是基本功。现代给古书加标点不过是在断句的基础上添上合适的标点罢了
我们平时读书写作的时候特别注重断句,因为这样可以使我们读起书来要顺畅一点,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书的理解,那这是我们现代的人用的,用标点符号短句,那有的人就会问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怎么办呢,因为古代人不用标点符号,那他们看书时是如何断句的呢?古代的人看书的时候他们就用短句符来断开句子与句子之间,而他们看书的时候看到断句符,他们就会进行断句。
我们会在古代的书上发现他们的书上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他们的看书断句的时候都会用断句符来对其进行断句,所以我们一般会发现在古树上没有标点符号,只有一些我们看不懂的符号。其实那些就是古人用来对书本进行断句的,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标志的时候,我们就要对其进行断句,而不要好奇为什么在古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在我们现在的书上离不开标点符号的存在,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看书的时候就会看不到镜头,就会有一中长篇大论的感觉,这样我们看起书来就特别的累,其实标点符号和我们平时说话是一个道理,如果我们一直的不停的说话,那我们就会喋喋不休的一直在那里说,就像一个无限循环小数一样,所以我们在说话的时候都是有停顿的,而停顿之间就是我们书本上常用的标点符号,而在古代的话,因为没有标点符号的存在,他们就用断句符来对其进行断句。
我们在古书上是看不到任何标点符号得,我们只会在上面看到一些奇怪得字符,那这些字符就是古人们常用得的标点符号,他们就是用断句符来对文章进行断句的,而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时候,我们就要断句。
本文2023-08-06 16:39:1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