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和七仙女,史书古籍里真有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2收藏

董永和七仙女,史书古籍里真有吗?,第1张

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人们在津津乐道传说的同时,对 历史 上究竟有没有董永?以及董永究竟是哪里人?更喜欢刨根问底。

尽管是传说故事,但在古代史书古籍里还真有所记载。

《汉书·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记载,董永的曾祖父董忠,是汉宣帝的侍卫公元前66年,在平息霍光之子霍禹谋反事件中有功,被朝廷封为“高昌侯”,赐千户。后其子董宏、孙董武、曾孙董永世袭继承爵位。属“千乘人”的官宦富豪。因董宏“佞邪”而剥免了封位,星转斗移,到董永这辈已一贫如洗,成了“穷小子”。

晋朝干宝著的《搜神记》中,“永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意思是:董永早年死了父亲,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耕田种地,董永推车跟着帮父亲料理农事。后来父亲死了,没钱埋葬,只好卖身为奴,换些钱粮,为父亲操持丧事。

在《搜神记》里,董永是个汉代农民,而且还是个“穷小子”,属于生活在 社会 最底层的“贫下中农”。

不管是由“千乘人”变为穷小子,还是压根儿就是个穷小子。董永,在 历史 上都是真实的。

董永能被后人传颂,除了找了个“七仙女”当老婆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董永是孝子。他卖身葬父的行为,符合古代传统道德思想,值得人们赞誉和推崇。就是放到现今 社会 ,那也应该是值得褒奖的“道德模范”。

至于“卖身葬父”,这也是有根据的。“卖身葬父”的最早版本是汉代刘向的《孝子传》。而且记述得十分详细:前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无钱还君,以身作奴······。因刘向的《孝子传》佚失,后晋干宝的《搜神记》,宋《太平御览》等都有相应转引。

下面我再着重说说史书古籍对“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记载。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发生在董永“卖身葬父”之后。最早提及“董永遇仙”的是曹植在悼念父亲曹操的《灵芝篇》。其中写道:“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最早对“董永遇仙”作开放式生动描述的,还是《搜神记》。原文为:“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大概意思是,董永卖身葬父后,在去债主家打工还债的路上,遇到一个漂亮姑娘,姑娘主动提出要做他老婆。董永推脱不过,遂答应姑娘,结为夫妻。

更为生动的是,姑娘随董永到了债主家,跟董永一起打工还债。打工还债中,男耕女织。七仙女成了“日织千丈”的“天之织女”。

织女,在古代文献里究竟是什么人?司马迁的《史记· 天官书》中说“织女,天之孙也。这让人们又联想到另外一个神话故事——《牛郎织女》。这牛郎的媳妇也是织女啊。

在早期传说中,董永和牛郎的妻子都是”织女“。那天帝的孙女,怎么可能既是董永的老婆,又是牛郎的妻子呢?怎不”1女嫁2夫“了?这可有悖伦理啊! 于是,在隋唐时期,”人仙之恋“符合道德伦理,人们借天上有三颗织女星,把一织女,换说成”三织女“。为了让”三织女“深入人心,古人还借用了《史记·殷本纪》中”三人行浴“的传说,演绎出”三织女浴于池“的故事。这样一来,董永跟牛郎就成”连襟“了。你说有趣不?

最后,我再说说董永究竟是哪里人?

隋唐之前, 历史 上的”千乘人“董永是山东人;到了唐代,因《董永变文》里面有”孝感先贤说董永“,董永成了湖北孝感人;宋代以后,董永又成了“江苏人”、“安徽人”、“河南人”、”河北人“、“山西人”等等。其中,董永是“江苏人”更有说服力。因为“家住丹阳,姓董名永”嘛!可江苏有三个丹阳。一是镇江丹阳;二是南京旁边的安徽当涂小丹阳;三是东台的丹阳。更有说服力的当然是镇江丹阳。因为明嘉靖唱本《织锦记》里明明写着:“董永,字延年。润州丹阳县董槐村人”。

作为土生土长的丹阳人,我更相信,董永是我们镇江丹阳人。

(吴志阳)

杭州旧书市场

体育场路529号晓风书屋

文化气息浓厚,新旧书兼售,并且价格比较合理。难得的是在内屋玻璃书柜中有古籍出售,虽没有惊世善本,但还是值得一探。

二百大古玩市场

去过两次,主要卖些古玩,古籍很少可以看见,有的也就一些残本。精刻佳椠至今未曾碰见。

荣宝斋杭州河坊街151号

去过一次,主要售卖新书和一些再造线装古籍。

枫林晚文三路54号

据称为杭州地标书店,拥有旧书专区。未曾亲临不知质量如何。

浙江省图书馆前的周末旧书市场

基本可以不去,主要兜售新书二手书,以低价吸引书友。鲜有好书出现。

博库书城三楼旧书坊

主要提供一些再造线装古籍,我感觉属于附庸风雅之士赠人所用。价格也比较高。

是假的

以下属于本人观点非负责,我自己也有去搜索,但是确实找不到证明是真实的资料,其实游戏这回事,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我想有这段文字是为后续有个结局交代,只是一份寄托吧,就像玩家在猜想古剑中的紫胤真人会不会是仙剑4中的慕容紫英。何必执着,回忆就算是假的,却也是美好的。

摘自游戏作者的博客

仙剑忆往十三·我是仙剑中的赝品制造者

玩过仙三外传的玩家,一定记得结局吧,动画过后是诗词,诗词过后是一段字幕。三个结局,三段字幕,各不相同。一段是古文节选,一段是学术论文,最后一段是蓬絮的绘日记。前两段看着像那么回事似的,还真有玩家去查资料,看是不是真的,其实都是我伪造的,现在就让我一一供述出来吧!

第一段古文,写的是煌的招魂术。选自《萃华堂杂记》清•方敬儒。这是我编的,即没有《萃华堂杂记》这本书,也没有方敬儒这个人。《萃华堂杂记》这个名字,来源于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为什么改为“萃”字呢,因为我想到了北京的翠微商厦(北京销售额最高的百货零售集团),至于“华堂”,也是一个北京连锁商场的名字,我想北京了嘛!把草字去掉,笔记变成杂记,伪古董就出炉了,哈哈!

至于方敬儒同学,来自于明代的方孝儒,改成“敬儒”意味着俺虽然造假古籍,但是还是很尊敬儒家的,诸位先贤,地下有知,不要找我麻烦。嘿嘿!那么为何是清朝呢?这很简单,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主要参考了清朝一些文章的文风,而且要尽量拉开和故事发生年代和此文之间的时间间隔,所以就清朝啦。

第二段历史论文,写得是室韦国历史,以及室韦国师(也就是主角南宫煌)的墓葬发掘状况。前半段关于室韦国的,都是网上查出来的真实资料,后面关于南宫煌的,则是我编的了。其中关于蓬絮造型的陪葬品,不过是想说明在这个结局中,蓬絮一直在煌身边,三个伤心人朝夕见面而不能因爱相守的后半生,更增凄凉的况味。并非说明蓬絮先于煌死亡,或者蓬絮殉葬。至于署名中的辅仁大学,是公司某个高层的母校啦~~~

最后一段,蓬絮的绘日记当然是我编的,难不成还是蓬絮自己写的。不过风格上不是我想要的那种,我想像中的,应该更Q一些。类似SS上《魔法骑士》中的绘日记,或者《魔法老师》中书店女的那本书,总之呢!要更萝莉一些才好,这是我的恶趣味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b30c40100084dhtml原文地址

将“十三经”看作是周文化的结晶,这种观感不准确。

要知道“十三经”的意义,就要先知道“十三经”的发展源流以及增改过程,还有这些作品中哪部分内容才是最为丰富的。

“十三经”的确立以及几部石经

现在所说的“十三经”其实是在南宋才得以确立,在此之前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先来说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秦始皇“焚书”之后,很多如《诗》、《书》类的典籍就失传了。

其实秦始皇只是不允许民间私藏“诗书”,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也就是说,所烧的只是非国家正规出版的书籍,并不是将这些作品全都焚毁,所以这些儒家经典在官方和民间自然都是有流传的,项羽幼时就曾学过诗书,便是证明。

到了汉代,人们把很多他们认为内容高深的作品称为经,虽然当时人主观上都认为这些是儒家典籍,但客观来讲,作品却不限于此,比如《离骚》就曾经叫做《离骚经》。

而这个时候儒家经典中还只有五经,即:

《诗》、《书》、《易》、《仪礼》、《春秋》。

直到唐代,先是“五经”拓展为“九经”。

此时将《春秋》分出了三个版本,也就是后来的“春秋三传”,即《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其中《左传》偏重记人和事,《公羊传》偏重“微言大义”,《谷梁传》偏重思想流变。

又将《周礼》、《礼记》加入“经典”行列,与《仪礼》并称“三礼”。

这样一来就凑成了九部经典,合称“九经”。

同样是唐朝,开成年间要将这些经典刻成石碑,此过程中又添加了三部作品:

《孝经》、《论语》、《尔雅》。

这样就凑成了“十二经”。

唐朝到宋朝之间有一个小插曲,后蜀刻石经的时候,将《孝经》、《尔雅》排除,第一次增加了《孟子》,这时只有“十一经”。

直到南宋,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独立出来,和《论语》、《孟子》凑成四书,官方才正式认可了《孟子》“儒家经典”的地位。

直到此时,儒家“十三经”才正式确立。

那么,古代没有先进的印刷技术,如何来保障读书人读的是正版经典呢?

这就出现了“石经”的雕刻。以国家的名义,将这些经典刻成石碑,立于太学门口,供天下士子抄录、拓印。

这件事情有文字可考的,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七次,其中三次形成了所谓的“三大石经”。

“熹平石经”:刻于汉灵帝熹平四年,立于洛阳太学,后来在董卓焚烧洛阳时损毁。“正始石经”:刻于曹魏正始二年,立于洛阳。“开成石经”:刻于唐大和七年,立于长安。因为使用了“古文”、“篆书”、“隶书”三种文体,所以又被称为“三体石经”。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石经”。

除此之外,后蜀刻的“十一经”被称作“蜀石经”,比较独特的是它将“注”一并雕刻。

两宋分别在汴梁、临安都刻了石经,清代乾隆年间在北京也刻了一次石经。

“十三经”中地位不同,后人的注解更值得关注

“十三经”内部的重要程度也有分化,像《诗》、《书》、《周礼》、《仪礼》、《春秋》、《易》这几本叫做“经”;而《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春秋》的注解,叫做“传”;《礼记》、《论语》、《孟子》、《孝经》是“记”;《尔雅》是训诂学的著作。

所以,经高于传、记,传、记又高于《尔雅》。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十三部作品流传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损毁、改动,比如《尚书》在汉代还算可信,但晋代时候就失传了,后来出现的《尚书》已经确定为后人伪造,是一部伪书,其内容和原来已经有了不同。

这时候将其认定为周代结晶,就不足信了。

但需要分清一个概念,“伪书”和“假书”。

“假书”往往是本来没有这本书,后来人为了让其流传,就假托古人所作,是完全的造假。这样的书籍如果内容精良还有些价值,但大部分都属于为博眼球而作的劣质品。

“伪书”不是“假书”,它虽然也是后人伪造,但之前肯定是有这样一本著作存在,只不过伪造的作品是依据其精神来写就,内容可能有些许偏差,但依然有很高的价值。

《尚书》就是伪书,同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更值得注意的是,“十三经”的功用不是为了研究先秦文化,而是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来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更注重实际功用。

所以,相比于“十三经”原文来说,对这些作品的“注”、“疏”更值得关注。

“十三经”原文只不过是某一个时代的思想体现而已,但对它的解读却是两千多年里无数学者的集思广益。这才是这些作品的精华部分。

比如《诗经》,《毛诗序》就特别喜欢做政治解读,《关雎》被认为是“美后妃之德”,而方玉润等人又认为就是在描述君子、淑女间的爱情。

再比如有人认为“风雅颂”中,“变风”、“变雅”的存在是为了影射政事的荒*,但也有人提出,“变风、变雅”其实是变化了“风诗”、“雅诗”的体例而已,本身没有什么深意,就像词派当中,本来有《浣溪沙》,但有人稍作修改,就出现了《摊破浣溪沙》一样。

这些争论包含了作品的内涵、形式、主旨等等方面,百家争鸣,畅所欲言,对其内容的思考就汇集成了极盛极多的新思想,这是“十三经”原文不曾表露的。

所以,认为“十三经”只是周代文化的结晶,这是不准确的。

题主是否想询问“古籍造假严重吗”?严重。因为古籍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很多商贩需要从中谋取利益,但没有真迹,就会进行造假行为,在古代造假行为就层出不穷,是比较严重的。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