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食文化视域看中国民族精神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2收藏

从饮食文化视域看中国民族精神,第1张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人类文明始于饮食。饮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进步,饮食超越了单纯的生理需要,不断丰富着自身的自身内涵,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部分。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国旅游开发中的宝贵旅游资源。

  饮食文化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的属性,制作过程和仪式,用餐的器具、环境、礼仪和风俗等。

  饮食文化从来就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名扬四海的中国美食,就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丰富的食源、独到的饮食加工技艺、蕴涵深厚的饮食美学和饮食民俗等文化内涵,它已成为历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这两种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尺之一。同时,中国美食也是一种色、香、味、形、器、健、意诸美俱全的艺术。它在色彩上,追求冷暖相配,浓淡相宜;在气味上,崇尚香气扑鼻,清醇诱人;在滋味上,重视五味调和,脍炙人口;在造型上,讲究变化多端,精美和谐;在器皿上,力求质地精良,美观舒适,相得益彰;在功能上,主张健康安全,补益身心;在饮食氛围上,讲究清静幽雅,情趣盎然。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调技艺精湛,闻名寰宇,在世界上素有“饮食王国”之美誉。如同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剧一样,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可以说,在今天的旅游活动中,饮食早已超越了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目的,而是体现人们热爱生活、彰显自我、追求高雅、注重体验、丰富情趣的文化载体和符号,是一项包含着丰富社会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如今“食在中国”,品尝中国大江南北风味佳肴,是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旅游者到中国旅游的动机之一。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

  饮食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又随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形成自己丰富的内涵。关于饮食文化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有人依据黄帝制造釜甑、教民建灶蒸谷的传说,认为他是烹饪的始祖;有人认为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是他揭开了烹饪史的第一页;还有人认为伏羲氏“结网罟,以教佃渔”,应为中国烹饪的始祖。其实,古籍中的这些记载都是后人追记的,而且常常涂上一层神话色彩,更难免把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氏族部落的某些创举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人类原始的采集野果、捕获动物只是为了果腹,是为了充饥保体,古籍记载反映的也不过是从茹毛饮血到熟食的转化,还谈不上人类有意识的烹调的艺术。用科学眼光来看,饮食活动的产生应该是从人类吃熟食开始的。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剩余产品日渐丰富,社会分工日益扩大,饮食活动成了人类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并逐步形成周期性的惯制,进而创造出了一系列与饮食相关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体系,从而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一种文化。

  大约在1万至4万年前,人类发明了烧石传热熟物的石烹法,这是最原始的烹调方法。原始人类或把食物直接放在火上烤熟,或把食物放在石板上加热石板烤熟而吃,这在北京周口店的考古中得到证明。到了新石器时代,中国社会进入了陶器时期,人们以陶器为炊具,或用陶鼎煮肉,或用陶鬲煮谷,或用陶甗汽蒸食物。陶制炊餐具的使用,促进了原始烹饪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了烹调时代。

  夏、商、周三代到秦统一中国,是我国烹饪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自夏代以后,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人们开始用铜制炊具,将原料改成小块,使用动物油烹制菜肴,这就使烹饪又进步到油烹法。这时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装着各种珍馐美馔,即所谓的“钟鸣鼎食”。我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程式,就是在这个时期初步定下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先秦时期的饮食和原始社会时期相比有了极大的进步,如食物范围日益扩大,烹饪器具不断发展,烹饪方法有所进步,烹饪制度、饮食文化初步形成,等等。

  汉代的饮食品种和烹饪水平都较前朝有了长足的发展。汉代以后,铁器逐渐取代铜器,植物油开始登灶入馔,已掌握了炖、煮、炒、煎、酱、腌、炙等烹调方法,对食品原料也十分讲究,烹饪操作的技术分工已趋成熟,这可以从山东出土的《庖厨图》、“厨夫俑”中得到证明。《庖厨图》描绘了一套前后连贯的烹饪制作过程的宏大场面,图中刻绘的人物个个忙碌,各司其职,从上到下有六个层次,概括了从原料准备到加工处理等各个环节,分工层次明确,是汉代烹饪文化的有力表现。“厨夫俑”则是关于厨师形象的造型,从衣着装束看,几乎与如今的厨师不相上下,这说明当时厨师已形成为一种职业。汉代张骞通西域后,大量引进了葡萄、西瓜、芝麻、菠菜、芹菜、大蒜、茴香等域外食品,使传统饮食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各族人民饮食文化大交流、大融合时期,加之受道教“长生不老”思想的影响,在食馔的内容和形式上多姿多彩,追求“医食同源”、“药食如一”的丰富多彩的烹饪方法。此时的食品种类几乎包括了现代绝大部分常用食物,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反映了当时食文化发展的高度。另外,魏晋以后饮茶之风开始兴起,南方吴国把茶作为宫廷饮料,贵族宴会,皆设茗饮。南朝时期,饮茶已经普及到贫民百姓家庭。北朝时期,士大夫把饮茶作为“华夏口味”。

  唐宋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全盛时期。商业和手工业的蓬勃发展,水陆交通的发达和城市的兴起促进了饮食业的发展。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时期,被后人称为“茶圣”的陆羽所著的《茶经》的问世,使中国茶文化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即由饮用变为品饮,由一种习惯、爱好升华为一种修养、一种文化。到了宋代,茶更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特别是宋代的瓷器食具还以其精美绝伦滋润着我国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生活成为文人士大夫重要的社交文化活动,文人们对饮食讲究美食、美味、美器、美境,强化了饮食文化的审美性质。

  明清时期,饮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无论是宫廷饮食、贵族饮食和官府饮食,还是民族饮食、地方饮食和民间饮食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特别是清朝统一全国后,饮食文化呈现出融南北美食于一炉的特征,其典型代表是满汉全席的出现。满汉全席以其礼仪隆重、用料华贵、菜点浩繁、场面豪富而著称,是能与享有盛名的法国大菜媲美的中国名菜之一。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是建立在中国历代先人广泛的饮食实践基础上的,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反映,并与人们的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特色。

  首先,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化,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神韵和魅力。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中国古代先人自己的饮食活动开始时就已经产生了,“它是人类生活的第一朵花”。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无论是饮食用具,还是饮食礼俗都在不断的发展丰富。中国饮食文化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是生生不息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独具特色。饮食文化是跨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许多领域,又具有自己独特内涵和外延的一种文化形态,是自成网络又具有独特神韵的一种文化形态。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土开发和农业生产的进程息息相关,这些基础因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它的母体,同时又规定了它的特性。中国饮食文化是在中国特定的物质环境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便有了饮食搭配、礼节到位、四时有序、三餐合理、讲究餐具、卫生可口的特有的文化基调和品味。

  再次,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尺,也是中华民族特质的体现。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是提高人类体质和促进智慧创造的重要物质手段,同时也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标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食物构成和饮食风尚,反映着该民族的自然物产、生产状况、文化素养和创造才能,反映着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成就和民族特质。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和进步状况,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民族,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独特风采。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食文化

  中国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广泛的流传地域、众多的食用人口、卓越的烹调技艺、丰美的营养菜式、深蕴的文化内涵而享誉世界,成为人类饮食文化宝库中的明珠。

  一、食文化的成因

  中国是个素来重视饮食的国度,在几千年的文明演进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食文化。中国饮食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使中国赢得了世界“烹饪王国”的美誉,中国菜肴也跻身于世界四大名菜之列。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烹饪艺术相比,中国烹饪无论是在食料选取、烹饪技法上,还是在菜肴设计、调味的处理上,以及菜点的酿名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首先就自然条件来看,中国地理环境优越,地大物博,气候变化多样,动植物品种繁多,为食料的选取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来源。

  其次就历史条件来看,稳定、漫长的农业生活,重历史、重家族和重传统技艺(包括烹调、酿造等方面的技术)的传统,使“祖传”的烹饪手艺得以承继和补充。中国不分食的合家共餐的传统吃法,起着情感交流、维系家族家庭团结的重要作用。

  再次就政治条件来看,古代中国大一统的集权力量,把各地的美味佳肴荟萃到帝王贵族的餐桌上来,构成富丽多彩的宴席。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以士大夫阶级的生活为基础,以封建专制下的王公贵族为中介,尤以宫廷的饮膳为集中代表积累、保存、流传和发展而来的。中国帝王登峰造极的奢侈,也就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最高体现。

  最后就文化条件来看,中国农业文化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认为食是人之“大欲”,“食为民天”,因此重食。中国传统食文化是由极少数人享用的。众多的人口、丰富的物产和缓慢的生活节奏,决定了时间是最不值钱的。为了整治一桌丰盛的山珍海味宴席,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精雕细刻,力求达到完美无暇的地步,以供达官贵人享用。

  中国的食文化如同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剧一样,是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主要地方风味

  长期以来,各地由于选用不同的原料、配料,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因而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味和不同的菜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中国菜划分为不同的流派。从原料性质来看,可将中国菜划分为素菜(宫廷素菜、寺院素菜、民间素菜)和荤菜;从菜肴功用来看,可将中国菜划分为普通菜和保健医疗菜;从地域角度来看,可将中国菜划分为四大菜系,即鲁菜、苏菜、川菜和粤菜。它们都是在各个地域的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长河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这里对四大菜系作些简单介绍。

  1鲁菜

  鲁菜,又称山东菜系 ,由胶东与济南两地地方菜发展而成。鲁菜风味不仅扩大到京津,而且远播至白山黑水之间,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一大菜系。明清两代,鲁菜成为宫廷御膳的主体,是我国北方菜的代表。其特点是:选料精细,精于制汤,以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讲究丰满实惠。另外,山东曲阜的孔府菜,对鲁菜的形成也具有影响。现在,曲阜根据《孔府档案》记载的明清时期孔府向皇帝进贡的菜单和孔氏家族日常筵席食谱,进行仿制,深受国内外旅游者的欢迎。

  鲁菜的代表名菜有:糖醋鲤鱼、德州扒鸡、锅贴豆腐、九转大肠、清氽赤鲤鱼、红烧大虾、油爆海螺、孔府一品锅等20余味。其点心小吃有:周村酥烧饼、武城暄饼、荷叶饼、潍县杠子头火烧、煎饼、糖酥煎饼、锅贴、高汤小饺、开花馒头、煎包、金丝面、氽子面、蛋酥炒面、福山拉面、蓬莱小面、鸡肉糁、甜沫等。

  2粤菜

  粤菜, 又称广东菜, 是由潮州、广州、东江(惠州)三大流派组成。广东菜的特点是:选料广博奇杂,配料较多,注重装饰,讲究鲜嫩爽滑;擅长小炒,善于掌握火候,油温恰到好处;注意季节搭配,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以广州菜为代表的粤菜影响闽、台、琼、桂诸地。

  广州菜特点是制作精细、花色繁多,重视蒸炸, 烧脍也很精湛,花色菜形态生动。在动物原料方面,除猪、牛、羊外,还有蛇、猫、鼠等,尤其是以蛇入菜,由来已久,西汉《淮南子》中就有“越人得蛇以为上肴”的记载,故民间有“食在广州”之誉称。18、19世纪,随着对外通商和“下南洋”,粤菜也逐步走向世界。据称,现在仅美国纽约就有粤菜馆数千家。潮州菜以烹制海鲜见长,以菜汤最有特色,刀工精细,甜味较浓,注意保持主料原味。东江菜则下油重,味偏咸,主料突出,朴实大方,具有乡土风味。

  代表名菜有:脆皮乳猪、白云猪手、龙虎斗、烤鹅、蛇羹、太爷鸡、杏元鸡脚炖海狗、鼎湖上素、东江盐焗鸡、护国菜、脆皮炸双鸽等20余味。其点心小吃有:成珠鸡仔饼、皮蛋酥、煎堆、冰肉千层酥、大良膏煎、酥皮莲蓉包、叉烧包、粉果、伦教糕、马蹄糕、肠粉、蜂巢芋角、松糕、蟹黄灌汤饺、薄皮鲜虾饺、干蒸烧卖、沙河粉、荷叶饭、及第粥、艇仔粥、大良双皮奶等。

  3川菜

  川菜,又称四川菜,以成都、重庆两地菜肴为代表,在我国享有崇高的声誉。川菜重视选料,规格讲究一致,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自古有“尚滋味”、“好辛辣”的饮食传统。它的特点是: 麻辣、鱼香、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 即辣椒、胡椒、花椒 )和鲜姜, 以辣、酸、麻、香脍炙人口, 素来享有“一菜一格, 百菜百味”的美名,地方风味十分浓郁,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因此有人把川菜特点归纳为“清鲜见长, 麻辣见称”。川菜对湘、鄂、黔、滇也有影响。川菜历史悠久,秦末汉初就已显露锋芒,现今川菜馆已遍布世界各地。

  代表名菜有宫保鸡丁、回锅肉、鱼香肉丝、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灯影牛肉、鸳鸯火锅、干烧岩鲤、家常海参、锅巴肉片、干煸冬笋等20多味。其点心小吃有:荷叶蒸饼、蒸蒸糕、蛋烘糕、鸡蛋熨斗糕、青城白果糕、崇庆冻糕、锅盔、宜宾燃面、龙抄手、红油水饺、玻璃烧卖、担担面、赖汤圆、芝麻圆子、广汉三和泥、川北凉粉、小笼蒸牛肉、顺庆羊肉粉等。

  中国食文化的特色

  中国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五味调和是中国食文化最大的特色

  中国食文化在烹调上无论是对品味的追求上,还是对菜肴的制作上都以五味调和为最高原则。五味调和的原则贯穿于中国食文化整体之中,是中国食文化的精髓。

  五味调和首先是满足人们饮食口味的需要和选择食品原料的要求。五味,是指甜、酸、苦、辣、咸;五味调和是指这五种口味既有变化,又能搭配合理,保持和发挥食物的本味或真味。五味调和还要合乎时序,对食品原料的选择,不同时令有不同侧重,《礼记•内则》中就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的说法,强调既要满足人们的口感需要,又要与四时变化和人的生理需求和谐一致。五味调和也是对烹调过程的要求。《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曾描述过这一过程和要求:五味谁先放后放,如何掌握时机,放多放少,如何调配才能合适,都很有讲究。在烹调过程中,锅中异常微妙的变化难以用语言说明白,关键在于烹饪者把握适当的 “度”,使菜肴具有“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的上乘特色,其宗旨是将诸味中和成一协调的有机体。

  2追求色、香、味、形、器、境有机统一的美食观

  中国食文化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不仅仅追求五味调和之美,还有对色、香、味、形、器、境综合之美的偏好,这是中国食文化的审美文化特性。中国烹饪素有“吃的艺术”、“吃的美学”之称。在中国饮食中把色美放在首位,可见辨色对触动食欲的重要,孔子就提出“色恶不食”,菜肴色彩搭配组合的优劣往往是筵席成功与否的关键。菜肴的香气,能引发人们品评菜点的欲望和动机,同时香的感受能够加深和促进人们对色与形的审美愉悦。饮食中的愉悦以“味”为主体,与色、香、形结合的美味是饮食审美感觉的高潮,“重味”是中国饮食文化区别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形美有助于饮食审美情调与氛围的营造。美味配美食,犹如琴瑟和鸣,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境美,主要是指优雅和谐的饮食空间环境和情感环境,它能使宴饮锦上添花,令人畅神悦情。

  色、香、味、形、器、境诸美的和谐统一,使饮食活动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行为,而且具有明显的审美欣赏、审美体验的价值,而烹饪与宴饮的设计与安排则有着艺术创造的意义。

  3共食同餐的进食方式

  中国人对待饮食,从来都不把它仅仅看作果腹的手段,而习惯于用它作为联络人与人感情的纽带。在进食方式上,多喜“共食”的方式。西方人虽然也有同桌而食,却是各吃各的“分餐”吃法,与中国人同吃一菜、共饮一汤不同。虽然“分餐”的吃法从卫生的角度而言是不科学的,但是中国人宴饮中的“共食”追求的则是一种人生境界。中国古代君王通过宴饮“以通上下之情”,藉以获得国家的长治久安;民间宴饮则是通过吃喝联络感情、清除隔阂、和睦家庭、邻居相亲乃至民族团结。无论是文人墨客雅集宴饮的吟咏唱和,还是民间酒肆游戏的相互争逐,在对不同口味菜肴的共同品尝中,在诗情画意的宴饮氛围中,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美的人生境界。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们热情好客的传统。中国现代旅游饮食文化仍然遵循这一传统,热情接待来自各国的旅游者,在宴饮中追求感情的融洽,气氛的亲切,主宾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但在饮食中应充分尊重客人的饮食习惯,在“共食”的方式中运用公筷,或保持共食的形式而采用分餐的进食方式,使西方旅游者既感受到我国饮食文化和谐的诗意氛围,又能在心理和习惯上相适应,也使当代中国饮食文化适应现代人对生活的卫生质量追求。

  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中国酒已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酒文化。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从酒中可以了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农业、商业、历史文化等都可以在酒文化中找到可贵的资料。酒是饮食文化中一朵绚丽的花朵,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一、酒文化的形成

  酒是用高粱、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等原料经过糖化、发酵制成的含有食用酒精(乙醇一度以上方能称为酒)等成分的饮料。从酿造技术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我们的祖先就已懂得酿酒。但至今,人工酿酒滥觞于何时何人尚难确定。有仪狄酿酒说,也有杜康酿酒说,后世一直把仪狄、杜康奉为酒神。此外,还有“猿猴造酒”说、黄帝酿酒说等。虽然说法纷纭,但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我国酿酒在龙山文化时期是较为发达的行业。从其发展来看, 中国酒可分为启蒙期、成长期、成熟期、发展期、繁荣期五个阶段。

  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至夏朝初年为启蒙期。这一时期为原始社会晚期,先民们用发霉但已发芽的谷物制酒。人工酿酒的先决条件是农业文明的发达和陶器的出现。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约在6000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

  从夏王朝至秦王朝,大约1800年左右,为中国酒的成长期。这一时期,由于农业中已有五谷六畜, 酿酒业中发明了曲糵,使中国成为最早使用曲酿造酒的国家。同时,随着酿酒工艺的迅速发展,加速了酿酒行业开始作为独立手工部门与农业分离的步伐,朝廷开始设官治酒,以掌管重大的国事和王室的饮宴活动。酒官的设置,标志着酿酒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这对于规范和提高酿酒技术,总结和推广酿酒经验都具有重要作用。

  周人以农为本,认为大量酿酒和酗酒会浪费很多粮食,是难以容忍的“罪恶 ”。为了节约粮食,积蓄国力,西周初年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禁酒法典——《酒诰》,它规定了十分严厉的禁酒措施。西周从设官治酒到以法禁酒,标志着酒文化与制度文化结伴运行,这对于几千年来中国的酒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礼制文化的直接影响下,西周统治者还大力倡导酒德、酒礼,其目的除了分尊卑之外,主要还是为了禁止滥饮酒。西周倡导的“酒礼 ”、“酒德”,后来同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融合,成为数千年来中国酒文化区别于西方酒文化的最大特色。西周酒业的发展状况基本奠定了中国酒文化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用曲发酵,从古到今,这是中国的国酒——黄酒和白酒与用菌种发酵的洋酒生产工艺的根本区别;二是把酿酒、饮酒和用酒都纳入法制化、礼制化、礼仪化的轨道,大大增加了酒的精神文化价值,减少了酒的负面作用。几千年来,中国酒文化历经无数次的发展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是沿着这样两个方向不断变革,曲折发展,逐步完善的。另外,由于商、周时代均有酒色乱政、亡国的实例,秦汉之际又出现玩弄阴谋的“鸿门宴”, 所以人们对酒尚存有一定戒心,也给酿酒业的大发展带来一定障碍。

  从秦王朝至北宋,大约1200年左右,迎来中国酒的成熟期。这一时期有汉唐盛世,经济贸易发展,中西文化交融, 李白、杜甫、杜牧、苏东坡等酒豪文人辈出,加之东汉末至魏晋长达两个世纪的战乱,失意文人借酒浇愁,狂饮空谈,从反面也促进酒业大兴。饮酒风气不仅限于上层,同时也广泛传播到民间。由于酒量需求大增,为中国白酒的发明、发展奠定了社会与物质基础。在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养生方》和《杂疗方》中,记载了人们对酒的药用功能已有一定的认识深度。在东汉时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上,酒事是常见的题材。最引人注目的是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庖厨图”中的酿酒场景,它是对当时酿酒全过程的描画。《齐民要术》等有关饮食及造酒的科学技术书籍的面世,为中国酒业的成熟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北宋到晚清,历时800多年,是中国酒的发展期。这一时期,蒸馏器从西域传入中国, 给中国白酒的发明提供了物质基础。白酒也称烧酒、白干酒。《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起始创其法。”从这一时期出土的不少小型酒器判断,度数较高的白酒已迅速普及到一般庶民百姓中。明中叶以后,以高粱为原料,以大麦制曲,用蒸馏方法制造的烧酒渐渐取代黄酒而占据主导地位,在北方发展很快。与蒸馏白酒发展提高的同时,黄酒、葡萄酒、果酒、药酒也得以提高发展,使中国的酒文化迎来灿烂多彩的时代。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可谓中国酒发展的第五阶段,堪称繁荣期。中国传统的酿造技术与西方先进的酿造技术相互影响,争放异彩。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和日本清酒等都传入中国,不仅促使中国传统酒出现新品种,而且竹叶青、五加皮等老牌白酒也迅速发展,各显优势与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酿酒业迎来繁荣时代。90年代初,中国白酒年产量已达720余万吨,约占世界烈性酒总产量的40%, 居第一位

1巍山特色小吃卷粉两百字的作文

吃在巍山

在大理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玩在大理,吃在巍山。这话一点也没错,作为南诏古国的发祥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饮食文化也是巍山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不仅小吃众多,而且风味独到,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

走进巍山,众多的风味小吃中最具魅力的当属饵丝。清晨,走在典雅古朴、独具明清建筑风格的巍山古城,街上飘满扒肉饵丝的清香,那清香沁人心脾的诱惑,让人忍不住就要上一碗。扒肉饵丝百吃不厌,关键在于做工精细,选料考究。最地道的选料要用巍山有名的“黄皮谷”米,制成的饵丝色泽洁白,口感细软甜润,不脆不粘。选肉要用刚刚宰杀上市的新鲜猪肉的后腿、肘子、腹部三线肉,在炭火上用大火将外表烤焦,再放进温水中浸泡片刻并将糊渣刮洗干净。放进大砂锅中加适量草果、腊骨头用文武两火煮炖,把肉煮炖至熟烂松软,再经过一天一夜备好上汤和“帽子”。烹煮饵丝也有学问,掌握时间和火候最要紧。饵丝在八成烫的开水中熟而不烂时,加上炖好的肉、汤汁,放上葱花、酱油、巍山草场山上的大红袍花椒所制的麻油,也可添加蒜汁、香焙辣椒面等配料,这时的扒肉饵丝吃起来汤汁鲜美,味道浓香,入口令人回味无穷。

“一碗面是一根/一锅面是一根/一家人吃的是一根/一千个人吃的还是一根。。”在巍山古城,名气排在扒肉饵丝之后的就应该数长寿拉面了。巍山的一股头长寿拉面,独具特色,既好吃又好看,而且具有深刻的含意。吃面时,一边生面不停地被拉下锅,一边捞起熟面,连根不断。面汤的帽子也十分讲究,需用当地特产的荷包豆豆米,配上当地的一种特殊香菇,再加上黄心蓝皮的嫩瓜和红灯笼辣椒,用串上瘦肉丝爆炒而成。可谓色、香、味俱全,吃起来香气扑鼻,十分可口。在过去,长寿拉面一般要为老人祝寿时才吃,是名副其实的长寿面,又寓示着传宗接代根脉不断。随着市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今巍山的长寿拉面不但已走进了古城居民的日常生活,还成为了接亲待友和游客品尝观赏的吉祥美食。

青豆小糕是最有巍山地方特色的一种小吃,也是很多人最想吃的“早点”。青豆小糕可不是时时有哦,只有青蚕豆成熟的这一季才能吃到。巍山青豆小糕只用本地的新鲜豆子做,所以精贵。它是把优质大米磨成米面,再与优质青蚕豆磨成的青豆面混和,然后经蒸熟成糕,呈自然的绿色,既精致、又好吃。最独特的还是蒸青豆小糕的蒸具一口大号锣锅,在锣锅盖上挖几个拳头大的洞眼,又备有相应数量的木制的小圆甑,小圆甑也很特别,上圆下尖,中间的铁皮隔板上有透气的小孔。小圆甑恰好卡置在锅盖洞眼上,远看就像一个奇怪的大望远镜。锣锅内盛满水,置在炉火上。水煮沸后,在小米甑内装入已混和好的米面和青豆面,两个小甑一起蒸。只需两三分钟,凭着蒸气的热力,就蒸熟两甑糕。这时在其中一甑糕面上撒上芝麻、红糖,再把另一甑糕翻扣在上面,又蒸约一分钟,从甑内取出糕置于盘子上。两甑糕夹着红糖并为一合,巍山人称之为“一合糕”,翠绿翠绿的糕面浇过暗红的糖汁,散发着幽幽的清香,看了就想吃。据说,青豆小糕虽是甜食,却有减肥、美颜的功效,所以,女士们最喜爱吃。

2巍山特色小吃卷粉两百字的作文

吃在巍山 在大理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玩在大理,吃在巍山。

这话一点也没错,作为南诏古国的发祥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饮食文化也是巍山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不仅小吃众多,而且风味独到,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 走进巍山,众多的风味小吃中最具魅力的当属饵丝。

清晨,走在典雅古朴、独具明清建筑风格的巍山古城,街上飘满扒肉饵丝的清香,那清香沁人心脾的诱惑,让人忍不住就要上一碗。扒肉饵丝百吃不厌,关键在于做工精细,选料考究。

最地道的选料要用巍山有名的“黄皮谷”米,制成的饵丝色泽洁白,口感细软甜润,不脆不粘。选肉要用刚刚宰杀上市的新鲜猪肉的后腿、肘子、腹部三线肉,在炭火上用大火将外表烤焦,再放进温水中浸泡片刻并将糊渣刮洗干净。

放进大砂锅中加适量草果、腊骨头用文武两火煮炖,把肉煮炖至熟烂松软,再经过一天一夜备好上汤和“帽子”。烹煮饵丝也有学问,掌握时间和火候最要紧。

饵丝在八成烫的开水中熟而不烂时,加上炖好的肉、汤汁,放上葱花、酱油、巍山草场山上的大红袍花椒所制的麻油,也可添加蒜汁、香焙辣椒面等配料,这时的扒肉饵丝吃起来汤汁鲜美,味道浓香,入口令人回味无穷。 “一碗面是一根/一锅面是一根/一家人吃的是一根/一千个人吃的还是一根。

”在巍山古城,名气排在扒肉饵丝之后的就应该数长寿拉面了。

巍山的一股头长寿拉面,独具特色,既好吃又好看,而且具有深刻的含意。吃面时,一边生面不停地被拉下锅,一边捞起熟面,连根不断。

面汤的帽子也十分讲究,需用当地特产的荷包豆豆米,配上当地的一种特殊香菇,再加上黄心蓝皮的嫩瓜和红灯笼辣椒,用串上瘦肉丝爆炒而成。可谓色、香、味俱全,吃起来香气扑鼻,十分可口。

在过去,长寿拉面一般要为老人祝寿时才吃,是名副其实的长寿面,又寓示着传宗接代根脉不断。随着市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今巍山的长寿拉面不但已走进了古城居民的日常生活,还成为了接亲待友和游客品尝观赏的吉祥美食。

青豆小糕是最有巍山地方特色的一种小吃,也是很多人最想吃的“早点”。青豆小糕可不是时时有哦,只有青蚕豆成熟的这一季才能吃到。

巍山青豆小糕只用本地的新鲜豆子做,所以精贵。它是把优质大米磨成米面,再与优质青蚕豆磨成的青豆面混和,然后经蒸熟成糕,呈自然的绿色,既精致、又好吃。

最独特的还是蒸青豆小糕的蒸具一口大号锣锅,在锣锅盖上挖几个拳头大的洞眼,又备有相应数量的木制的小圆甑,小圆甑也很特别,上圆下尖,中间的铁皮隔板上有透气的小孔。小圆甑恰好卡置在锅盖洞眼上,远看就像一个奇怪的大望远镜。

锣锅内盛满水,置在炉火上。水煮沸后,在小米甑内装入已混和好的米面和青豆面,两个小甑一起蒸。

只需两三分钟,凭着蒸气的热力,就蒸熟两甑糕。这时在其中一甑糕面上撒上芝麻、红糖,再把另一甑糕翻扣在上面,又蒸约一分钟,从甑内取出糕置于盘子上。

两甑糕夹着红糖并为一合,巍山人称之为“一合糕”,翠绿翠绿的糕面浇过暗红的糖汁,散发着幽幽的清香,看了就想吃。据说,青豆小糕虽是甜食,却有减肥、美颜的功效,所以,女士们最喜爱吃。

3巍山县的历史文化

巍山地处云南省西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上段,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巍山历史悠久,是云南省设治最早的郡县之一。据史籍记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邪龙县,元代设千户所,明代设蒙化府,清代没直隶厅,民国时曾设行政专署,1956年成立巍山彝族 自治县。巍山自西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巍山从唐代开始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直是滇西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巍山曾是南诏国的故都。唐初,洱海地区"六诏"兴起,其中蒙舍诏,蒙糊诏就在巍山境内,因蒙舍诏在五诏之南,故称南诏。自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南诏始祖细奴罗建立大蒙国,称奇嘉王。建都巍山图山的图城,到其曾孙皮罗阁统一六诏建立南诏政权。这个在祖国西南边疆由少族民族执政的显赫一时的南诏国,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历史的贡献。南诏国经十四主,传位十三世,共历时253年,与唐正朝相始终。南诏在巍山发祥并经营四代,即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细奴罗避难定居巍山巍宝山至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皮逻阁迁都大理太和城止,历时114年。据考证巍宝山前新村亦即南诏始祖细奴罗自衰牢山避难至蒙台川的耕牧之地。现存巍宝山南诏土主庙是细奴罗孙盛罗皮所建盖的,内奉细奴罗塑像。此外,境内尚有南诏早期经营的梅子菁、蒙舍城、咙吁图城群遗址。

巍山是云南推行土司制度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南诏后裔、彝族首领天摩牙九部火头左禾,因支持明王朝征战有功被封为土知州,推行土司制度。左氏承袭土知府一直到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共十七世,历任知府18人,时间长达514年。 巍山是 首领杜文秀反清起义誓师之地。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杜文秀遥奉太平天国号令,在云南滇西领导的反清起义,威震云南,影响全国。坚持斗争18年,首举义旗就在巍山县永建乡大围埂和小围埂村。 据史书汇载,中原文化在巍山传播较早。南诏细奴罗时,即劝民习读汉书,敦崇八行。明洪武中建盖孔庙,此后,兴建书院,讲学课试,尚文敦礼之风历久不息,人才辈出,佳作不乏,曾被清廷御封为云南全省四大文献名邦之-。

巍山也是滇西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巫教、道教、佛教、 教、天主教,基督教甚为盛行,其中尤以巫教、道教、佛教历史最为久远。境内有巍宝山、巫印山,小鸡足山等名山以及天魔牙寺、伏虎寺,降龙寺、玄尼守,灵岩寺等等道佛寺观。白唐代以来,在境内修建大批宗教寺庙,这些寺庙历代不断修复重建,1994年巍山古城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巍山还是云南省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道教、佛教、伊 斯兰教、天主教、基督和原始宗教都有悠久的历史,县内还有玄珠观、圆觉寺、云隐寺、是和庵、龙于山、五印山、三鹤洞、圭峰寺、 寺等等。据统计全县现有佛寺85座,道观104座,原始宗教78座,目前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16处, 各级各类馆藏文物共2100多件,省、州、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0多处,明代以来人文蔚起,出过 进士20多人,举人200多人,留下许多珍贵墨迹,清乾隆年间,被御封为"文献名邦"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 23年,城内古建筑星罗棋布,主要标志拱辰楼建筑雄伟壮观。有的文物古迹如巍宝山道观古建筑群,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巍山是个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境内主要有汉、彝、回、白、苗、傈傈等6个世居民族。汉族主要是明代中原王朝在巍山汶蒙化卫兵戍守时进入,主要来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族。 彝、回、白等其他民族为当地土著或由外地较早迁入的民族。巍山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节日,民族风情绚丽多彩。彝族的打歌、火把节。 的开斋节、宰牲节、亡人节及 妇女的姑太节等,汉族的洞经音乐,祭孔音乐 ……都颇具特色。

巍山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风景名胜荟萃,古建筑建造精美,已被省人民 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点多面广,景观别致。巍山的民族民间 艺术古朴深厚,1997年彝族民间艺术节团应邀到日本出席第六届南亚民族民间艺术节,1988年国务院公布 巍山为对外开放县,并把巍山列为国家级的大理风景名胜区景点;1992年林业部批准巍宝山为国家级森林公 园;1994年巍山古城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巍山又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旅居欧、美、亚太地区各国的华侨约1400多人。总而言之, 巍山是一片神奇多姿的土地,是旅游、观光、度假、疗养和考古的极好地方。

4巍山扒肉饵丝的来历

巍山扒肉饵丝是大理特色小吃之一,饵丝是由黄谷米经过蒸、舂、揉最后切成丝,将饵丝拌上肉汤汁,加入扒肉、葱、香菜等即可食用。本菜饵丝筋道、肉质鲜美、汤汁浓稠,适合各种人群食用。

巍山的扒肉饵丝的创始人是南诏国开国元君细奴逻。细奴逻未发祥时,他同彝族同胞一起以打猎为生。有一天,他们在围猎时碰到大火烧山,森林里的野猪被烧死了,他们就把烧黄了的野猪煮着吃,觉得非常香美。后来他们就经常把猎到的野猪用火烧后再煮着吃,渐渐地就流传下来。再后来细奴逻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巍山饵丝,让人们把烧猪肉与饵丝配拢着吃,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今天色、香、味俱全的扒肉饵丝。

至今,巍山的彝族同胞过年时都舂软米做饵丝,在大年夜煮一碗扒肉饵丝祭祖,以此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

5肠粉的历史

关于肠粉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有人说“最早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又有人说“肠粉起源于广州,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也有传说是乾隆皇帝游江南那会儿,受了吃客大臣纪晓岚的蛊惑,专门拐去粤西吃肠粉。当吃到这种“够爽、够嫩、够滑”的东西时,乾隆赞不绝口,并乘兴说:这米粉有点像猪肠子。肠粉在广东是最为普遍的早餐粉 嫩、晶莹剔透的感觉实在美不可言!看起来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吃起来鲜香满口、细腻爽滑、还有一点点韧劲让人一吃难忘,越吃越爱吃。

6肠粉的来源,和历史有谁知道的

肠粉的历史由来

肠粉是广东的一种特色小吃,

也是当地大小茶楼、

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

它具有白

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等特点。各位请注意,这肠粉不是粉肠,粉肠指的是猪

肠子,

一般用来煲粥,

名曰粉肠粥。

不过肠粉也和猪肠扯得上一点关系,

那就是它形似猪肠。

肠粉的历史由来

肠粉的称呼还有很多———“拉粉”、“卷粉”、“卷筒粉”、“布拉蒸肠粉”,因为

早市销量大,多数店又供不应求,人们常常是排队候吃,因此又被戏称为“抢粉”。因为广

东盛产水稻,肠粉店遍布广东大街小巷

7想知道巍山过江饵丝的来历

过江饵丝是将烹煮好的饵丝和扒肉等佐料分别盛入两个汤碗中,吃的时候,用筷将饵丝一点点夹入装有扒肉的汤碗里食用。其香气四溢、不油不腻,味道极佳,口感尤甚。

过江饵丝的来历说法不一:一种是说,由于巍山的扒肉饵丝一直以来远近闻名,十里八乡的人们都去争相够买,为了便于携带,人们便将饵丝和扒肉等佐料分碗盛装,这种方式既能够原汁原味地品尝其独特的风味,又能有所选择,满足不同口味人的需求。洁白的饵丝在两个汤碗中往来穿梭,犹如过江蛟龙一般;另一种说法则简单地认为,这主要是由蒙自的“过桥米线”演变而来;不过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应该是与南诏一直延续至今的“接三公主”典故有关。

传说在大蒙国(公元649年,南诏开国君主细奴逻称奇嘉王时的国号)时期,当时的白蛮酋长、建宁国国王张乐进遵从尧舜禅让的礼制,逊位给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并将自己最疼爱的三女儿浔弥脚白崖娇许配给这位雄才大略、文武双全的乌蛮蒙氏青年。三公主嫁给细奴逻后,精心操持王宫内的事务,使宫中各项活动运行得井然有序。她帮助细奴逻施行仁政、善待部民,赢得了白蛮、乌蛮等各个部族的尊重和爱戴。白、彝两个民族的合亲,对后来南诏政权以彝白为主的多民族执政影响很大。大理白族人民十分爱戴敬重三公主,每年都要把她从蒙舍川(现在的巍山)接回大理娘家过年。

由于古时的蒙舍四面环水,三公主每次回家都要跨越额骨阿宝①的阳瓜江②,才能将蒙舍城内最著名的扒肉饵丝带回到大理。由于路途遥远,为了不改变其特殊的口感,聪慧的三公主便将饵丝和扒肉分开来盛装。这样暨保证了色鲜味正、清淡适中,又满足了众人的不同需求。从此大理周边的许都地区便开始逐渐流行起这种吃法。

三公主死后,大理白族群众十分怀念这位公主,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仍按她生前的习俗接“三公主”回大理过节。他们来到彝家山寨的巍宝山上,将带来的新衣给三公主的塑像换上,将旧衣服用马驮回去,表示接回了三公主。而三公主创造的这种饵丝的独特吃法也由于食用过程中饵丝在两个汤碗间的过渡以及跨越阳瓜江等原因,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过江饵丝”。

注释

①“额骨阿宝”是彝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大河之父”。

②“阳瓜江”是指现在的国际性河流——红河。红河的源头在巍山叫西河,古称阳瓜江、羊子江,也叫滔江或元江,经河口进入越南称红河。

来源:李政

肠粉调浆的方法如下:

工具/原料:粘米粉、澄面、玉米淀粉、水、猪肉、牛肉、葱、鸡蛋、生抽、水淀粉。

1、把三种主要粉料(粘米粉、澄面、玉米淀粉)称量好倒入盆中,再倒入清水搅拌至无干粉混合状态,用滤网过滤1~2遍,把无法混合的面团滤出并再次挤压混匀。

2、调配蒸肠粉用的配菜,把肉块(猪肉、牛肉)剁成肉糜后,下点盐、油、生抽拌匀,再倒入葱花和鸡蛋,混合打散就可以了,以免后期手乱脚忙。

3、锅中水烧开后,取一大小合适的烤盘,先涂刷一层油,用大汤勺勺入1~15勺米浆进盘中并滑盘摊开,端进锅中后盖上锅盖,大火蒸最多3分钟,就可出锅了。

4、蒸制到点开锅能见肠粉底有气泡冒起并呈透明状,说明已经熟透,刚出锅后放入另一盘继续清蒸,节省时间,用刮刀把出锅的那盘肠粉刮下装盘。

肠粉是什么美食

肠粉是一种广东非常出名的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源于唐朝时的泷州(今广东罗定市)。肠粉分类只能按其制作方式来划分,一般用布拉的称为布拉肠粉,另一种是直接蒸的,通常是用抽屉式肠粉。

根据记载,肠粉最早出现在唐朝泷州(现在的广东罗定),由当地的一种传统美食油味糍演变而成。当地人称之为“龙龛糍”。是一名佛家人在龙龛道场的无意发明。起初他是用米浆加上油盐、花生碎、葱、韭菜混合蒸制成一块半厘米厚的米糕,方便随时食用。因为制作时间短、用料简单、味道清爽、质感细腻嫩滑,龙龛糍在泷州流传起来。

蒸肠粉又滑又嫩的方法是掌握好调浆比例、开大火蒸、不要用生菜。

1、掌握好调浆比例

肠粉做的好不好吃,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调浆。大米粉、生粉、玉米淀粉的比例为6:2:1,加入两倍量的凉水,最后注意加上一小勺香油,这样做出来的肠粉保证顺滑味美。

2、开大火蒸

蒸肠粉的时候要开大火,而且面浆不能铺的太厚,薄薄的一层就好。打入鸡蛋或者提前用生抽腌好的肉末一起上锅蒸,都非常合适。

3、不要用生菜

很多人吃肠粉喜欢卷者生菜,其实这是不对的。生菜中水分太多,渗入肠粉中会让肠粉不成形,而且生菜气味太大,吃起来口感并不好。

肠粉的起源与发展

根据记载,肠粉最早出现在唐朝泷州,由当地的一种传统美食油味糍演变而成。当地人称之为“龙龛糍”。是一名佛家人在龙龛道场的无意发明。起初他是用米浆加上油盐、花生碎、葱、韭菜混合蒸制成一块半厘米厚的米糕,方便随时食用。因为制作时间短、用料简单、味道清爽、质感细腻嫩滑,龙龛糍在泷州流传起来。

肠粉已经是广东著名的传统特色美食之一,肠粉分咸、甜两种,咸肠粉的馅料主要有猪肉、牛肉、虾仁、猪肝等,而甜肠粉的馅料则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肠粉按流派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布拉肠粉,另一种是抽屉式肠粉,由于使用的制作工具不同,所以导致做出的肠粉都不相同。

早餐是当代人类的一大痛点。

很多生活在北京的人们,不吃早餐已成习惯。就算是吃早餐,很多时候也就是塞几口面包,或者啃一个街头的鸡蛋灌饼。

要上工的年轻人是没有时间去茶楼叹早茶的,但他们还是可以走进蒸汽弥漫的肠粉店,用一碟肠粉作为一天的完美开端

对广东人来说,肠粉不仅是早餐的第一选择,也是最能消解乡愁的美食。

肠粉的身世之谜

肠粉,又称卷粉、猪肠粉、拉肠,其实就是米浆蒸制而成的薄皮,再搭配各种馅料制成。

很多外地人听到“肠粉”这个名字都不敢吃,因为跟肥肠粉一样是“肥肠+米粉”,但上桌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小清新的食物。

肠粉之所以会有这么“凶悍”的名字,也是因为最初形状大小与猪大肠相近,故名为“猪肠粉”,简化称“肠粉”。

与充满油脂气息的热干面、豆皮、面窝这些武汉早餐相比,广州的早餐就像是从米浆里捞出来的,米粉、河粉、肠粉、陈村粉……各种粉类占据了广州早餐届的半壁江山。

而这些粉类中的王者,毫无疑问就是肠粉。

而一碟优秀的肠粉,出品时要做到油光闪亮,里边包裹的食材若隐若现,吃起来要爽滑可口,绝不可像米粉那样过于弹韧,而调味也要直抵粤菜的灵魂——鲜。

为什么说肠粉才是广东早餐界的王者?

早餐是当代人类的一大痛点。

很多生活在北京的人们,不吃早餐已成习惯。就算是吃早餐,很多时候也就是塞几口面包,或者啃一个街头的鸡蛋灌饼。

而在2200公里外的广州,豉汁蒸凤爪、虾饺、酥皮蛋挞、叉烧包、艇仔粥……早餐盛大得就像一场仪式。

当然,要上工的年轻人是没有时间去茶楼叹早茶的,但他们还是可以走进蒸汽弥漫的肠粉店,用一碟肠粉作为一天的完美开端。

对广东人来说,肠粉不仅是早餐的第一选择,也是最能消解乡愁的美食。

▲简简单单的烹调方法,佐以数不胜数的配料,广东人把肠粉发挥到了极致

▍肠粉的身世之谜

肠粉,又称卷粉、猪肠粉、拉肠,其实就是米浆蒸制而成的薄皮,再搭配各种馅料制成。

很多外地人听到“肠粉”这个名字都不敢吃,因为跟肥肠粉一样是“肥肠+米粉”,但上桌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小清新的食物。

肠粉之所以会有这么“凶悍”的名字,也是因为最初形状大小与猪大肠相近,故名为“猪肠粉”,简化称“肠粉”。

▲猪肠粉

中国小吃大多喜欢攀龙附凤,肠粉也没能逃脱这个命运。

关于肠粉的起源,网络上有不少“野史”:一说是源于唐朝,六祖惠能无意中创造的;还有一说是纪晓岚蛊惑乾隆专门来到粤西品尝,肠粉以此也由此而来。

第一个说法缺少史料支撑,而第二个说法基本可以认定是虚构的,因为乾隆爷并没有去过广东。

其实,关于肠粉的历史,并没有一个详细的官方记载。而烹饪类的书籍则普遍认为,肠粉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才成为广州流行小吃的。

▲肠粉是不折不扣的街头美食

2007年出版的《中华名吃·广东菜》中认为,肠粉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广州西关泮塘荷仙馆创制。

而1998年出版的《香港特色小吃》则认为,肠粉实际上是20世纪30年代的流动小贩们所制作出来的一种街边小吃。到了后来,才渐渐地出现在了餐馆里,并搭配了各种馅料。

所以,肠粉流行起来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和地点(广州西关一带)基本还是可以确定的。

这里要说说广州西关,它位于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在明清时隶属南海县管辖,如今则属于广州市荔湾区。

在清代,西关是整个南海县乃至广东省的商贸中心,著名的十三行就位于西关。

发达的商业文化,不仅孕育了西关独特的建筑风格,也使它成为众多广州美食的发源地,艇仔粥、肠粉、云吞面、牛杂汤……时至今日,西关仍是广州著名的美食地标。

▲广州西关

▍一碟有灵魂的肠粉蕴藏着什么秘密?

与充满油脂气息的热干面、豆皮、面窝这些武汉早餐相比,广州的早餐就像是从米浆里捞出来的,米粉、河粉、肠粉、陈村粉……各种粉类占据了广州早餐届的半壁江山。

而这些粉类中的王者,毫无疑问就是肠粉。

而一碟优秀的肠粉,出品时要做到油光闪亮,里边包裹的食材若隐若现,吃起来要爽滑可口,绝不可像米粉那样过于弹韧,而调味也要直抵粤菜的灵魂——鲜。

▲食材好了,肠粉就好了

做出这样一份肠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米浆、蒸制、馅料、酱汁,每一样都不能掉以轻心。

米浆

一道好的肠粉粉皮要薄,气味要香,入口要滑,咬下去还要有韧劲,而这完全取决于选米和磨米浆。

选米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店家可能要试过十几种米之后,才能找到最适合的那种。

新米和陈米的选择也没有对错。有人选择用新米,也有人更喜欢用陈米。一般来讲,新米的香味更浓,而陈米做出来的肠粉更爽滑薄透,但这些也会受到不同品种米的影响。

▲如今还在坚持用石磨米浆的肠粉店并不多

泡米也有讲究,一般要提前三至八个小时浸泡,夏季时间短些,冬天则可以泡的时间稍长。

所以,选择什么品种的米,用新米还是陈米或者是掺着用,浸泡多长时间,这些其实都构成了一家肠粉店的核心竞争力。

《早餐中国》第27集就记录了广东顺德一家肠粉店,它是用新米和陈米混合磨浆,用手勺舀起、倒下,挂壁的米浆微微起泡,粘度刚刚好,全凭操作者多年来的经验。

然而,用纯米浆制作肠粉却是件十分辛苦的事情。夏季气温高,只需要提前三四个小时泡米,肠粉店做的又是早餐生意,所以往往要午夜时分泡米。

而且大米这种农产品,即便是同一块地长出来的,不同年份的品质也会有差异,这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非常高。

所以,很多餐厅为了保证出品稳定,就用粘米粉代替米浆,再加入澄面、栗粉和生粉,改善它的质地和口感,就可以用来制作肠粉了。

这样出品的肠粉,其实口感也很好,不过还是缺少一些米香气。

蒸制

米浆做好之后,下一步就要上锅蒸制了。

而根据蒸制手艺的不同,肠粉也分为三种:窝篮拉肠、布拉肠、抽屉式拉肠。

▲窝篮拉肠

窝篮拉肠是最古早的肠粉制作方式。将米浆倒在竹篾编织成的扁平篮子上,撒上馅料,再放到蒸笼里蒸熟。因为费力又占地,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这么做肠粉了。

取代窝篮拉肠的是布拉肠,把磨好的米浆均匀浇至编制细密的布上,盖上盖子,利用蒸汽将米浆蒸熟。

▲布拉肠

虽然不是食材,但“布”确实是制作布拉肠的关键,一般要用“的确良”布,因为它的布质光滑,能够减少粉皮表面的褶皱。

不过,因为布表面的流动性一般,非常容易使粉皮薄厚不均,所以,倒完米浆后要用手均匀地将米浆朝各个方向推,以保证受热均匀,这非常考验肠粉师傅的手艺。

随着需求的增加,传统的布拉肠出品还是太慢,于是有人改良的多层蒸屉,也就有了抽屉式拉肠。

▲抽屉式拉肠

米浆倒入铁盘,铺上馅料,再推进蒸笼里蒸制。因为铁盘表面的流动性比较好,所以抽屉式拉肠的出品更加透薄。

不管哪种方式制作,蒸肠粉的蒸炉火一定要猛,这样口感才会爽滑。

近些年,总有人争论布拉肠和抽屉式拉肠孰优孰劣。其实,决定肠粉口感的,更重要的还是米浆、师傅的手艺和蒸制时间。蒸制工具当然会对口感有影响,但并没有很多人描述得那样夸张。

当然,布拉肠对肠粉师傅手艺的要求更高,这或许是很多人认为它更好吃的原因。

馅料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肠粉到底是什么味道的?”下面有一位广东的朋友回答说: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包子,包什么馅,就是什么味儿。

鸡蛋、猪肉、牛肉、猪肝、虾仁……都可以成为肠粉的馅料,一般情况下,广州肠粉的馅料不会特别复杂,一份肠粉至多一两种馅。

▲《早餐中国》第27集预告片截图

《早餐中国》讲到的顺德那家肠粉店的馅料就很有特色,一般的鸡蛋肠粉都是鸡蛋液摊在粉皮上,而这家店是一整只鸡蛋打在上面,吃起来特别有满足感。

当然,肠粉也可以做成什么馅料都不加的素肠粉,也叫斋肠粉。这能体现出肠粉最原本的米香以及爽滑弹牙的口感。

还有一种特殊的肠粉叫做“炸两”,就是将肠粉包裹住油条,两种小吃合二为一。通常来讲,肠粉店卖炸两的比较少,反而粥店卖得会比较多,因为炸两跟粥在一起是绝配。

▲炸两

酱汁

酱汁是一碟肠粉画龙点睛之笔。

酱汁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酱油,而是要用酱油加上水、高汤、冰糖、蚝油以及香料熬煮。

这样的做法可以降低酱油的咸味,而又烘托出肠粉的鲜味。

对于很多肠粉店来说,口味独特的酱汁也是核心竞争力。

▲酱汁也是核心竞争力

▍在广东,肠粉可不止一种

上边说到的其实都是广州西关肠粉,而在广东,其实还有客家肠粉、潮汕肠粉,尤其是在潮汕地区,每个城市的肠粉几乎都有不同。

与广州肠粉的小清新、颜值高不同,潮汕肠粉给人的第一视觉虽然乱,但轻轻拨开粉皮会发现馅料不是一般的丰富。不仅有猪肉、牛肉、鸡蛋等传统馅料,还因地制宜的加入了各种海鲜。潮汕肠粉各地的做法大抵相同,最大的区别往往就在酱汁。

汕头肠粉在潮汕肠粉中粉皮是最薄的,习惯用酱油和卤汤作为酱汁。

潮州肠粉的最大特点是会浇上花生酱或者沙茶酱,口味对比其它肠粉非常独特。

普宁肠粉则是会用到蒜香味的卤汁,而且汤汁会比较多。

揭阳人吃肠粉时,一般还会搭配炖汤。

潮阳肠粉对比其它地方,会在肠粉上面铺一层西洋菜或者空心菜。

澄海肠粉与汕头类似,但是会在肠粉上撒一层油炸过的菜脯。

▍广东人为何最钟意肠粉?

听远离广东家乡的朋友们说,生活在北方,最怀念的味道并不是那些大菜或是山珍海味,其实就是街角的肠粉。

肠粉之所以这样被人惦记,一方面它是最日常的食物,最熟悉的味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制作肠粉的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从凌晨开始泡米、洗米,到清晨磨米浆,确定米浆的粘稠度;蒸制的火候要十分精确,时间长了粉皮会太老,时间短了馅料又有可能没熟,每一份肠粉背后,可能都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验积累。

这样充满十足诚意的食物,能不让人惦记

广东特色美食小吃如下:

肠粉是广东比较知名的特色小吃,用米浆做成有不同的口味,主要分为布拉肠粉和抽屉式肠粉两种流派,所以制作出的味道不一样,是广东十大美食小吃之一,受到很多食客的好评。

激粉是广州人喜欢吃的特色小吃,这道美食从选料到制作工序很复杂,需要借用很多人的力量才能制作成功。是广东十大美食小吃之一,味道很好。

1、蒸肠粉

蒸肠粉是广东地区特色传统名吃之一,是一道米制品,因其形状似猪肠,所以叫做肠粉。肠粉是广州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同时也是广东人民早餐的必选之品,老广记忆中的美食之一。

本品是用老包米水磨成米浆,铺在洁净的布上放在锅中蒸熟的肠皮,包裹住肉糜、鸡蛋、青菜等蒸熟后,淋上酱汁。经典的肠粉按地理(口味)区分较出名的有广州的西关肠粉,梅州的客家肠粉,潮州潮汕肠粉,云浮的河口肠粉,郁南的都城肠粉等。

注意,猪肠粉与肠粉并非同一类食物,但某些食客会将之混淆。猪肠粉虽然同是米浆制作,但是却与肠粉不同,味淡的猪肠粉并无馅料,是由米浆卷成卷状然后切粒,每粒的横切面有如树木的年轮般成不规则的圈状,配以不同风味的酱油而成。

此外,肠粉还分咸、甜两种,咸肠粉的馅料主要有猪肉、牛肉、虾仁、猪肝等,而甜肠粉的馅料则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肠粉按流派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布拉肠粉,另一种是抽屉式肠粉,由于使用的制作工具不同,所以导致做出的肠粉都不相同。

2、干蒸烧卖仔

许多人一提到去广州茶楼饮茶就会想到虾饺和烧卖,这两样是饮茶必选。干蒸烧卖是用半肥瘦肉、虾仁、云吞皮和鸡蛋为主要原料,以生抽、白糖、盐、鸡粉、胡椒粉、生粉、料酒为配料加工制作而成,用薄面皮裹半露的肉馅料蒸熟,色鲜味美,质地爽滑,爽口不腻。现在,有配以马蹄糕、笋粒等爽口配料,使其更加鲜香爽口,肥美不腻。广州也有的高档查了在烧卖里面用上鲜虾肉,这种新式的烧卖做法,味道极其鲜美,感爽滑。所以,在广州饮早茶的时候,记得叫上一笼干蒸烧卖仔了!

3、传统沙河粉

沙河粉是广州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镇而得名。其做法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沙河粉有百多年历史。其粉洁白薄韧,食法除干炒、湿炒之外亦可以用下汤煮,广东人称之为“汤河粉”或“汤河”。

炒河粉曾被《洛杉矶时报》评为2009年世界十大美食首位,2012年又因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章《五谷的芬芳》介绍了干炒牛河,令广州沙河粉这一知名的平民美食在全国名声大噪。

沙河粉现在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遗憾的是,现在沙河已不再产沙河粉,以制作传统沙河粉闻名的沙河大饭店也于16年前倒闭,如今沙河粉第三代传承人以及制作团队均不是沙河人。

4、泮塘马蹄糕

马蹄糕是广东地区传统经典小吃。相传源于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