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注解(集解、索隐、正义)中对原文中某个字的注音,应该怎么样来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古籍注解(集解、索隐、正义)中对原文中某个字的注音,应该怎么样来读?,第1张

一、古书旧注的重要性

1、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诗·邶风·终风》)

汉·郑玄《毛诗笺》:“言,我;愿,思也。~当读为不敢嚏咳之嚏。我其忧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

卫人来。(《左传·成公八年》)

唐·孔颖达《左传正义》:“庄十九年《公羊传》曰:‘~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传曰:‘同姓~之,异姓则否。’是夫人与~皆同姓之国也,鲁卫同姓,故来~之。”

2、重新注释古书和检验新注是否正确的重要依据

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译文:“把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哭他。”

3、能教给我们注解古书的方法

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墙篱落于粪溷之侧。(《梁书·范缜传》)

4、旧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诗·周南·汝坟》)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不我遐弃’者,犹云‘不遐弃我’也。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

二、古注发展概述

1、注释的萌芽——先秦

(1)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

《礼记·乐记》:“《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

《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2)他注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微言大义

《春秋·文公五年》:“秋,楚人灭六。”

《左传·文公五年》:“六人叛楚,即东夷。秋,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

《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2、注释的兴盛——两汉

(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

①语言发展演变 ②政府提倡

③古今文之争的影响

(2)两汉注释的特点

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 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3)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毛亨 《毛诗故训传》

孔安国 《古文尚书注》

马融 注《周易》、《尚书》、《毛诗》、《论语》、《周礼》、《仪礼《礼记》等

郑玄 《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何休 《春秋公羊解诂》

高诱 《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王逸 《楚辞章句》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1)魏晋至隋唐注视的特点

①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

②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王 弼 《老子注》

郭 象 《庄子注》

韦 昭 《春秋外传国语注》

孔颖达 《五经正义》(《易》《书》《诗》《礼》《左》)

贾公彦 《周礼疏》、《仪礼疏》

徐 彦 《春秋公羊传疏》

杨士勋 《春秋谷梁传疏》

邢 昺 《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

孙 奭 《孟子疏》

陆德明 《经典释文》

杨 倞 《荀子注》

尹知章 《管子注》

张守节 《史记正义》

司马贞 《史记索隐》 (《史记》三家注)

裴 骃 《史记集解》

颜师古 《汉书集注》

李 善 《文选注》

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

(1)本期注释的特点

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后人称其为“六经注我”。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朱 熹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5、注释的复兴——清

复兴的原因

①清政府文化政策的推动

②文字、音韵、训诂研究的深入

③“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影响

三、旧注的体例

毛传:毛亨对《诗经》注释,传”指阐明经义。

郑笺:郑玄对《诗经》的注释,笺”有补充订正毛传。

孔疏:孔颖达对《诗经》原文以及毛传、郑笺等的注释。“疏”不仅解释古籍正文,连前人的注释也一起加以注释,也叫做“正义”。

讲解书中所引的《十三经注疏》中《诗经·相鼠》的正文与注疏。

四、旧注的常用术语

学习旧注的术语,目的是读懂古注。如:

《汉书·高帝纪》:“公巨能入乎?”颜师古注:“巨读曰讵。”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1、曰、为、为之

①都是用来解释字词含义的 ②被解释的词都放在术语的后面

③都是强调被释词的特点 ④都能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

⑤都可译作“叫”、“叫做”等

《诗·魏风·硕鼠》:“胡瞻尔庭有悬特兮。”毛传:“兽三岁曰特。”

《诗经·魏风·硕鼠》:“胡取禾三百囷兮。”毛传:“圆者为囷。”

《诗经·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毛传:“后熟曰重,先熟曰穋。”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枚乘《上书重谏吴王》:“譬犹蝇蚋之附群牛。”李善注:“《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

2、谓

与“谓之”的差别: ①使用的位置不同 ②解词的内容不同

“谓”常用来解说词语意义的范围或比喻映射的事物。可译为“是指、指的是”。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楚辞·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朱熹注:“阴谓小人,阳谓君子。”

3、貌、之貌

解释动词或形容词,说明被释词语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的样子”。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郭象注:“泠然,轻妙之貌。”

《楚辞·哀郢》:“众踥蹀而日进兮。”洪兴祖注:“踥蹀,行貌。”

枚乘《七发》:“沌沌浑浑,状如奔马。”李善注:“沌沌浑浑,波相随之貌也。”

4、犹

用“犹”注释的词和被注释的词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在某一语境中意义相通。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汉人作注云‘犹’者,皆义隔而通之。”

《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涯也。”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

《诗经·豳风·鸱鸮》:“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郑笺:“室,犹巢也。”

5、之言、之为言

声训术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注释。

声训:依据读音线索来探求词语的含义。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周礼·地官》:“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郑玄注:“媒之言谋也。”

6、读曰、读为

一般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点明通假现象。

段玉裁《说文注》:“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又:“‘读为’亦言‘读曰’。”

《庄子·逍遥游》:“而御六气之辩。”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书经·尧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

7、读若、读如

主要的作用是注音。

段玉裁《说文注》:“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又《周礼汉读考·序》:“‘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

《楚辞·离骚》:“又重之以修能。”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高诱注:“酏读如《诗》‘虵虵硕言’之虵。”

也可用来说明通假现象。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楚辞·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洪兴祖注:“霾读若埋。”

8、衍文、脱文

“衍文”也叫“衍字”,也简称“衍”,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

“脱文”也叫“夺字”,也简称“脱”,古籍在传抄刊刻中漏掉的字。

《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

《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释文》出‘吾焉得而食诸’………案《史记·仲尼世家》及《汉书·武五子传》并作‘岂’,与皇本合。《太平御览》二十二引‘吾恶得而食诸’。‘岂、焉、恶’三字义皆相近,疑今本‘吾’下有脱字。”

“音 X Y 反”的说法,实际上是声母韵母的雏形。例如,“种”释义为“音朱用反”,即“朱”的声母“zh”和“用”的韵母“ong[带有第四声]”拼在一起,成为“zhong[同样带有第四声]”。

当然,在古代没有完整的拼音体系,不可能达到标准。例如下面的“度”字,用现代汉语拼音应为“duo[二声]”,表示“度量、丈量”的意思。在古注“度音徒洛反”,表示拼为“tuo[四声]”。

产生误差至少有三个原因:

1作注者的方言问题,导致注音不准确。

2被注释的字,由于时间推移,读音发生改变,当时确实那么读,现在演化的不一样罢了,发生了古今异音。

3在做注的时候,选取的“音X Y 反”中,X或者Y发生了古今异音。

中文古籍注释格式如下: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期刊作者题名 [J] 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参考文献类型: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份: 起止页码。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起始页码。[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旧注所使用的术语很多,不能一一列举,这里只选择一些主要者说明如下:

1、曰、为、谓之 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释词总是处于术语之后,其含义等于现代汉语中的“叫做”。除了一般释义外这些术语有时还用来分辨同义词。例如:

①《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玄注:“《大司徒》云:‘同师曰朋,同志曰友。’”(见孔颖达《正义》)

②《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2、谓 意为“说的是……”、“指的是……”,被释词在术语之前。如: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杨倞注:“本谓农桑”。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3、貌、之貌 表示性质或状态的术语,意为“……的样子”。例如: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郭象注:“冷然,轻妙之貌。”

《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王逸注:“崔嵬,高貌也。”

4、犹 “犹”表示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意为“如同”、“等于说”。例如:

《孟了·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朱熹注:“直,犹但也。”

《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杜预注:“间,犹与也。”

5、之言、之为言 声训术语。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进行训释,表示被训释词和训释词语源相同,意义相通,旨在探求事物得名的由来,这就是所谓“声训”。例如: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说文》:“祓,除恶祭也。徐锴曰:‘按:祓,之为言拂也,”《说文》:“禳,磔禳祀疠殃也。徐锴曰:‘禳之为言攘也。’”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声训也可以不用专用术语,例如:《释名》:“日,实也。”“月,阙也。”“冬,终也。”“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山,产也,产生物也。”《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

6、读若、读如 表示注音的术语。例如:

《说文》“宄读若轨。”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yí)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高诱注:“酏读如《诗》虵虵硕言之虵。”。

“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有时也用来表示通假字。

7、读曰、读为 说明通假字的术语。例如:

《庄子·逍遥游》:“而御六气之辩。”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汉书·贾谊传》:“天下无倍畔之心。”颜师古注:“倍读曰背”。

8、辞、词 古人把虚词叫做“辞”或“词”,在注解中使用这两个术语,就是指明虚词。例如:

《诗·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毛传:“思,辞也。”

9、衍文,脱文

校勘术语。衍文也叫“衍字”,简称“衍”,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误加的文字。

脱文也叫“夺字”,简称“脱”,指古籍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

首先,古注是阅读古言语的阶梯和桥梁。我们今天读不懂古书,障碍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其中包括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书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古书在流传、抄刻过程中的讹误,等等;二是知识性的障碍,由于古书记载的事情离我们已很遥远,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典章制度、礼仪习俗等各方面缺乏了解。其实,这些障碍古人读书时同样遇到。为了使人们读懂古书,一代一代学者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对许多古书作注释。古人作注,大抵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字词句进行训释,以排除语言文字的障碍,二是对古文中所涉及的诸如政治、经济、军事、礼制、名物、习俗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解说,以排除知识方面的障碍。古人的注释为我们阅读架设了阶梯和桥梁,通过读古人注,我们既可以通晓文意,又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古代社会生活,扩大知识面。例如我们读《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下的一段注疏,就可以详细了解古代打猎的具体做法和古人关于保护生物资源的具体规定;读《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于是乎用之”下的注疏,可以了解古代藏冰的制度以及冰的多种用途;读《诗·小雅·常棣》“傧尔笾豆,饮酒这饫”下的注文,可以知道宗族私宴的细节。

其次,古人注释,接近实际,较为可靠。古人注书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他们当时离经典文献成书年代不远,他们生活的社会和前代社会在制度上一脉相承,因此他们对古书所记载的各方面情况有感性认识,比较熟悉。再加上这些注家大多是皓首穷经的著名学者、训诂专家,因而他们作注一般说来切合实际,可信可靠。例如作《春秋经传集解》的杜预,是东晋时代的经学家,深通《左传》,自称有“左传癖”;同时他还是一位军事家,能领兵打仗,人称“杜武库”。而《左传》一书,讲打仗的内容占了很大篇幅,这样的一部书,由杜预这样的人来注,自然翔实可靠,大为生色。

再次,古人注是今人注的源头,是今人注的重要依据。翻开今人注本,可以发现今人注的一些说法,并非出自独创,而是来自古注。他们作注时,或把古注径直抄来,或用现代流语把古人之说复述一下。这样做,当然是可以的。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古注是源,今人注是流,读了古注,我们就能知源而识流,同时可以对今人注的优劣得失做出评判。例如:《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一本,《历肛文选》注:“施(yí):延,及,作‘跟踪’解。”按此注,“施”和“从”就是同义的并列谓语,意是:“一早起来跟踪丈夫到他所要到的地方去。这么说解我们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如果翻一下赵岐《孟子章句》就会知其有失。赵注:“施者,邪施(同迤)而行,不欲使良人觉也。”所谓“邪施而行”,就是走路时左躲右闪。赵歧把“施”解释成“邪施”是有根据的。因为“施”的本义是“旗貌”(见《说文》),也就是旗子随风来回飘动的样子。“施”做“从”的状语,十分形象地描画出了妻子钉梢时的真实情景。所以读古人注,可以使们具有鉴别的眼光,对今人的译注不至于云亦云。

古籍注解中的密码

武汉话有一个非常常见的句末语气词,就是撒,比如你去撒。那么这个撒古代用不用呢?其实古代也是有的。关键是我们要能读懂古人的密码,就得依赖古人的注疏。而注疏里面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就是他们常用的术语,这是帮助我们判定一个词到底怎么理解的关键。这一讲就来简单介绍一下,阅读古籍中常见的一些术语。

一、曰、为、谓之

这几个词都是用来解释词义的,解释的时候,一般被解释的词放在后面。比如:

宋代的朱熹这样注释说:“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也是这样说的。

加工骨器这叫做切,加工象牙这叫做磋,加工玉器这叫做琢,加工石头一类的东西这叫做磨。

二、谓、谓之、之谓;某,某也;某者,某也

这一组主要说明这个词专指什么,或者是某一个特定的事物。比如

没有说这个后生是谁?何晏注:“后生为少年。”这个后生是少年。

我们在博物馆里面看到的那个礼器,这个豆,用木头做的,它叫做豆,用竹子做的叫做笾,用土烧制而成的叫做豋。

还有某者某也来注释的。

我们有个词叫奔走相告。

三、貌(皃)

这个貌就是容貌的意思。所以它放在一个词的后面来训诂的时候,经常是表示这个某种性质,或者是某种状态,这个词往往是形容词或者是一个动词。

朱熹注:“沃若,润泽貌。”这个叶子当时长得还很繁盛。

这个莞尔而笑怎么笑的呢?何晏:“莞尔,小笑貌。”

四、犹

这个犹就是像什么什么一样,就是差不多。

《毛传》:“侧犹厓也。”就是水涯水边儿。河之侧就是河边,就是河岸。

五、之言、之为言

之言、之为言,这个术语是有一个非常强的规律性在里面。我们看到这两个术语,它们基本上都是用声音来训释的,就是用声音相同或声音相近的词来训释,那么这两个词之间一般是有同源的关系,古人造这个词的时候,把它们的意义进行了一定的联系。

什么是鬼呢?《说文解字》说:人神曰鬼,就是人死了之后那个是叫做鬼。鬼就是回去了,我们现在说这个走了,说回到原来地方了,委婉的表示。在它同音的时候也可能会造成误解,比如说有一年春节晚会,有个人在这个接近零点的时候在那唱归来哟,归来吧,这个很多人听了之后都感觉不好,因为把那个归都听成了鬼。

就是说为政,首先要自己身正。

六、拟音的术语:读若、读如

就是读的像什么?

这个阇,它要读的像这个都一样都读做都。

七、改字的术语:读为、读曰

这两个术语基本上都是说明通假的。少量的是说明这个音应该怎么读的。比如

颜师古注:“说罢独曰疲。”罢的字形不能再读罢了,要把它读成疲,这时用的读曰。

八、正误的术语:当作、当为

还有更正错误的术语,当作、当为,应该是什么。比如

郑玄注:“牲当为腥,声之误也。”这里有一个牲口的牲,他写错了,应该是腥臊的那个腥。

九、析言、浑言

这是常用的,它主要是用来比较词义的差别。

段玉裁在下面注释:“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如果要详加分析的话,这个病它比疾的程度要重。

但是笼统的说这个疾就是病,病就是疾,两个没有差别,都是生病了。

十、如字

这个也是非常常用的一个训诂术语。主要是来强调被解释的这个词。要按照他本来的读音读,不要去改变他的音,读成别的词,理解成别的词。

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这样注音的:“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

上面这个恶字应该读作乌路反,那就是读作恶wù,下面的恶字呢,就不要再读作乌路反了,就要按照它本来的这个读音恶è去读,这就叫做如字。

还有我们最常见的。如

我们在影视剧里,经常看有人把好读作第四声。这个读法的差异在《经典诗文》里面已经记载了。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好,毛如字,郑呼报反。”

就是毛亨把它当成好来读,而郑玄把它读成好hào,所以在那个时代就有人把它读成好hǎo,也有人把它读成好hào。

十一、辞、词、语词、语助、语助辞

《毛传》:“思,辞也。”在这个地方啊。这是一个语气词,不能当成思念的思。这个在武汉话里面实际上就是撒,“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撒)。”

另外像我们都很熟悉的“河水轻起涟漪”,现在有人一说我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那么这个涟漪是不是一个词呢?我们看古人注释发现它不是一个词儿。

朱熹的注释说:“猗与兮同,语词也。”这个猗呀实际上就相当于兮。那也就是河水清且涟兮,是表达语气的一个词,它不是一个双音词。

通过以上术语的学习,基本上常见的古籍注疏就可以读懂了。那读懂之后呢?我们就可以尝试理解古文的意思、语气和断句了,这样的基础练习在古代更是受到了重视,只不过他们的方法主要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我们主要是掌握了规律之后去举一反三。在古代如果没有长时间的阅读,可能连标点都不会,甚至还会被人讥笑为没读过书。就像周星弛的**,《九品芝麻官》中的那个小官一样,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又该怎么样正确的标点断句?请看下一讲古籍阅读与断句案例分析。

古书注解在两汉之际兴起并发展成熟的原因是什么如下:

我国古书的少释,开创于西汉。西汉时期,封建统治制度已经确立。为了巩固这一统治,西汉王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提倡学习儒家经典,而先秦典籍经秦火劫难,亟待整理。再者,从先秦至汉,文字、语言发生了较大变化,先秦典籍文字艰深,其古音古义不易为人通晓,急需进行注释。

此外,西流经济发展,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也为古书注释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从西汉到东汉,注释古书方兴未艾。两汉注释古书,以解经为目的,所注之书大部分为经部典籍,两汉经常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学派不同,师说家法各异,因而注释古书各具特色。今文学派好阐发“微言大义”,讲谶纬之学,注释往往繁琐冗杂。古文学派重文字训诂,考证名物制度,注释循经立训,简约质朴,不离经空发。

古文学派的这种学风,人称“朴学”、“汉学”,为后代所继承。

两汉注家林立,注本亦多。注家之中,古文经学派实力最雄,出现了贾逵、服虔、马融、郑兴(曾任太中大夫,人称“郑大夫”)、郑众(兴子,曾任大司农,人称“郑司农”,“先郑”)许慎、郑玄(人称“后郑”)等一大批经学大师。两汉儒生,大都注一经,只有郑玄,意主博通,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融汇古今,集两汉经学大成,世称“郑家”。

注的本义是灌注。古代经书多难懂,好像水道阻塞,必须灌注才能疏通,所以把对经文的解释也叫做注。古注就其特点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传、笺、章句、集解、疏五类。

1、传——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

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献叫做“经”,把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如孔子著《春秋》,后人写书解释《春秋》者,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如西汉鲁人毛亨的《毛诗传》: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毛传》:“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

2、笺——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

笺的本义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说文》:“笺,表识书也。”如《诗经》毛传郑笺。郑笺就是郑玄以《毛诗》为依据、对《毛传》进行补充和订正的注释。对《毛传》隐晦简略的地方,郑氏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写出来,以表示有别于已有的注释,标作“笺”,后人称为《郑笺》。例如: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3、章句

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其特点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如东汉赵歧《孟子章句·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以利吾国乎?”

父也。孟子去齐,老而至魏,故王尊礼之。曰:‘父不远千里之路而来至此,亦将有可以为寡人兴利除害者乎?’”此段话从“孟子去齐”以后串讲整个句义,是章句的体例。

4、集解

集解可以分为两类:

(1)又称为集注,集说,集释等,这是汇集各家解说,加以选择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方法,如魏何晏的《论语集解》。

(2)不是集各家之说,而是通释经传。如晋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5、疏

疏即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汉魏时期所作的注,到了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到了唐代,由于时间久远,人们感到不易理解,于是出现了“疏”这种新的注解方法。疏的注释特点是不但对古书原文进行注解,同时对前人所作的注解也进行注释。六朝所作的义疏很多,流传到今天的只有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唐代进行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尚书 汉孔安国传 唐孔颖达正义

周易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 唐孔颖达正义

诗经 汉毛亨传 郑玄笺 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仪礼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礼记 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 晋杜预注 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 汉何休注 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 晋范宁注 唐杨士勋疏

宋代所作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孝经 唐李隆基注 宋邢昺疏

论语 魏何晏注 宋邢昺疏

尔雅 晋郭璞注 宋邢昺疏

孟子 汉赵歧注 宋孙奭疏

后人将以上这些注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成一部书,称作《十三经注疏》。

注释在古代汉语阅读中是不可或缺的。由于时间、地域和书写形式的障碍,人们只有通过注释才能理解古籍的内涵。

注释形式多样,有传记、注释、注释、疏、理、训、章、句、集、释等多种类型的注释包含了大量的文史知识,如法律法规、名物典故、历史人物等。它们与原著一起,构成了中国灿烂而悠久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也是现代人理解古籍典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人用汉语读写,很多时候需要“注释”,但也有很多时候不需要注释!为什么?

注释始于先秦时期,说明古人善于使用“注释”工具

注释是指用来解释词和句子的词,也指用来解释词和句子的词。可以是文字符号、等形式。注释是介绍和评论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词汇、内容、背景和引文的词语。

注释始于先秦时期。在中国古代,它们分为笔记、释义、传记、简、书、章举等。它涵盖了广泛的内容。每一个字的音义、时间和地点、人物的行为、典故的来源和时代背景都是注释的对象。有脚注、尾注和其他形式。正文部分列出了古籍注释,包括双线和双线。

古人在阅读文言文时为什么需要注释?

事实上,古代有两套语法。一种是文言文,另一种是日常交际用的白话文语法。

学习文言文,特别是一些专业的、难学的文言文,必须以注释为工具,否则就看不懂。

而且,在古代,社会阶层是高雅的,士大夫和贵族都是社会的上层人物。普通人很少接触到文言文。很少有人读,如果没有中文注释的话,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注释在古代盛行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周易》看不懂,于是对《周易》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注释,写出了著名的《周易》,成为《周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更是精彩绝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