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人参、枸杞同食,有哪些功效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3收藏

黄芪、人参、枸杞同食,有哪些功效呢?,第1张

黄芪、人参、枸杞可谓是现代 养生 一代保温杯里最常见的药材了,古籍记载黄芪补虚,人参、枸杞“久服延年”,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此三味药都有抗衰老的作用,因此此三味药成为人们保温杯里的“宠儿”,那这三味药同食,又有哪些功效呢?

黄芪、人参--补气之最强组合

人参和黄芪都是大家熟知的补气药,两药合用,就组成了补气最强组合药对。

黄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

功效补气升阳,益胃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本草》谓之:“夫黄芪乃补气之圣药”。

人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胎。为“百草之王”。

黄芪补气兼升阳,其性走而不守,人参补气兼养阴,其性守而不走,两药合用,动静结合,阴阳兼顾,通补无泻,补气之力大增,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若脾虚,则可鼓舞中气。若肺虚,则可补气固表。李东垣创立的“黄芪人参汤”就体现了其良好的效果。

枸杞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肺经。

功效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枸杞为滋阴药物,黄芪人参为补气药物。黄芪走表,可补肺气,人参守里可益脾气,枸杞滋阴可填肾精。《内经》所言:“精食气”、“化生精”,便说明了精与气的密切关系,气得精之供养,需要精提供营养物质才可生气,而精的生成又依赖气的化生。因此黄芪、人参、枸杞同食有气精双补的功效,并且补气和益精都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参考用量:黄芪6g,人参6g,枸杞6g。可根据自身气虚或精亏程度适当加减。

文: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硕士研究生李钰昕/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男科主任医师王传航

刚巧,今天笔者也弄来点枸杞,准备泡茶。大家可能好奇,会问:“你怎么也要喝枸杞了”?因为最近笔者晚上写科普时,感觉到眼干,眼涩,视力减弱,并且还足跟痛。于是,决定也喝点枸杞来滋补滋补肝肾。 但我不会搭配黄芪与人参一起喝,为什么呢?

因为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虽说其不是很燥热,但补气力却很强,号称补气强身的要药;而黄芪也味甘,微温,可谓是补气之王;枸杞味甘,也是滋补药。三者都 是甘味,并且都是补虚药。而甘味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再加上人参与黄芪都是补气之品,这样三药合用, 只补气却不行气, 我们想象可能产生的结果如何?

结果可能因气“盛”而壅滞在中焦,并且“多余的气”会把脾胃脏器给熏“睡着了”,从而妨碍到脾胃的正常运化。而一旦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初期会出现口臭,大便黏腻等易被忽视的症状。但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脏腑气血津液失调! 这样一来,就弄巧成拙了不是

所以,笔者建议,大家有 养生 意识固然好,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

对于一些药性平和,药力较弱的或者药食同源的东西,我们倒可以自行简单地搭配服用。比如:山楂、大枣、桂圆、枸杞等等。 但对于药性较偏的,药力峻猛的中药,一定要在医师与药师指导下合理使用。 就拿大家普遍钟爱的黄芪来说,似乎我们都知道黄芪能补气。动不动有的朋友就弄点黄芪来 “补一补” 身体。但殊不知,黄芪是一味典型的药理药性复杂并且注意事项也多的中药。比如:表实邪盛、气滞湿阻、实积内停、阴虚阳亢、疮痈毒盛等都不宜服用黄芪,只因它能助火敛邪。

话说回来,笔者不建议将黄芪、人参与枸杞三药同食。当然,如果有的朋友非要将这三药合用,那么建议再加一味陈皮。 这样,人参可以尽情地发挥补气之功,黄芪也可尽情地显现补气之力。而陈皮有辛散苦降的特点,黄芪有甘温升补的特点。两者一升一降完美配伍,同时陈皮发挥行气醒脾的功用,这样补气就不至于壅滞了。至此,诸药组合的弊端就避开了,可它们到底有哪些功效呢?

人参与黄芪都能补脾肺之气。如果人参投量大,那么可视其为“君”药,从而在方中发挥主攻作用。 如: 治疗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等以及发挥人参特有的安神益智功效 ;而黄芪为“臣”药,在方中则发挥兼治的作用。 如: 中气下陷,自汗、盗汗,气虚不足所致的疮痈不溃,气虚水肿 等。 枸杞为“佐”药,在方中也起次要作用,除能帮助君臣两药 起润肺作用外,还能起些滋补肝肾及明目的作用 。 而陈皮就扮演了调和药性的“使”药角色了。如果黄芪投料量大,那么其就是方中的 老大 ,从而整方中发挥主药作用的就是黄芪了。

为了不使大家有凌乱感,我总结一下:

如果人参是君药, 整药的主要功效是治脾肺气虚诸症(具体文中横线处看)与安神益智;并兼起托毒生肌,利水消肿,滋补肝肾的功效。(具体文中横线处看)。

如果黄芪是君药, 整药的主要功效也是治脾肺气虚诸症(具体文中横线处看)以及能升举清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并且兼起安神益智与滋补肝肾等功效。

以上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关注执业中药师“药文汇”,分享客观严谨的医药 健康 常识。

黄芪、人参、枸杞很明显,都是常见的补益类中药材,尤其是黄芪、枸杞搭配气血双补,比如李济仁教授的气血双补方中,就有黄芪和枸杞,另外与西洋参和黄精来搭配,在气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补益。

黄芪,为“补药之长”“第一大补气”中草药,可以补养五脏六腑之气,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排脓、生肌消肿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等。

人参,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海腴,皱面还丹。味甘,无毒,能补五脏,安神定惊,除邪气,明目益智,久服可轻身长寿(《本草纲目》)。俗话说“大补元气靠人参,五脏安乐定气神”,人参是珍贵药材,中医认为它是长精力,大补元气 的要药,为虚劳内伤第一药。可用于经常腹泻、失眠多梦、惊悸、健忘、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久病气虚,心慌、出虚汗、食欲不振,容易感冒等。既能单用,也能与其他药物配伍。但服用人参有诸多禁忌,比如:如无气虚,无虚弱现象,则不必进服,如果误用或多用,反而导致闭气。另外可在冬季服用,忌夏季;忌饮食。忌用五金炊具,忌吃萝卜等。

枸杞,又枸忌、枸棘、苦杞、甜菜、天精、地辅、地仙、味苦、补精气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本草纲目》)。李时珍认为: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还可以治“肾精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比如在补肾明目的“四神丸”中,枸杞就是最重要的一味药物。枸杞性平,适合各类人群服用。

三味药物一起,主要用于五劳七伤、诸虚不足,起到调护气血、补虚疗损,提精、气、神的作用。最后提醒:如果三味药物同时服用,切记对症。

黄芪人参构杞同食,这三味药都具有补益作用的药材!黄芪善补肺气,人参大补元气,枸杞子明目益肾气!三药同用具有大补真元,补气养肾,明目益精,合用很好的配伍!

它们功效对人体促进精气神帮助

这3味中药合用主要作用是针对气虚人群使用。它有补气固本,填充元气,增强免疫力,赔补肾气的作用。是中老年以及身体虚弱体质的代茶饮品。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2、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3、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5、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参考资料:

-难经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

-伤寒杂病论

参考资料:

-脉经

发热恶寒为症状名。即发热怕冷。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系感冒、伤寒、温病等多种外感热病的常见症状。一般先见恶寒,继而发热,发热后恶寒即减轻。亦有已发热而仍恶寒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为太阳表证的主要征象,治以解表为主。亦为劳倦内伤的常见症状之一。《张氏医通·诸伤门》:“劳倦所伤,寒温不适,身热头痛,自汗恶寒,脉微而弱,黄芪建中汤。”参见发热:发热为症状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指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发热原因,一般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常因感受六*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属于实,可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症;内伤多虚,可见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由于发热的类型不同,又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因发热时间不同,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等;因发热部位不同,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又有痰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

详见百科词条:发热恶寒 [ 最后修订于2016/1/27 16:18:07 共56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