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被当成赝品,经过析是国宝的是哪幅古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4收藏

一开始被当成赝品,经过析是国宝的是哪幅古画?,第1张

在故宫博物院中,收藏了一幅国宝级别的画卷,即《听琴图》。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听琴图》曾一度被当成是赝品,还差点被丢进垃圾桶。后来,一位专家经过研究,才让《听琴图》从“垃圾”变成国宝。究竟这背后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事情还得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说起,当时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件,即故宫盗宝案。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故宫博物院收集到了大量的证据,使得案件成功被侦破。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还就留下了一个大箱子,箱子贴上法院封条后,就一直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库房里。一直到1949年,故宫博物院在整理库房时,院长马衡先生就无意中看到了当年大箱子,而且早已落满了厚厚的灰尘。马院长经过一番了解,确定箱子里的东西,是当年法院判定的赝品文物。

如此一来,马院长心里也犯嘀咕了,箱子里的文物,真是都是赝品吗?毕竟,马院长自己就是文物专家,因此他有这样的疑惑也很正常。为了进一步确定这批尘封文物的真伪,马院长决定将它打开看看,同时他还喊来了另外一位文物鉴定专家——朱家溍。在当时,朱家溍的大名在学界内可是响当当的,因为他曾从数百件的走私文物中,一眼就发现了3000多年前商周时期的青铜饶,故此,马院长对朱家溍的鉴定能力也是格外的佩服。

经过一番准备,朱家溍先将箱子上的灰擦拭干净,接着再小心翼翼地取下封条,然后将箱子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件青花瓷和青铜壶,然后将上面的大件拿出来后,下面还有十多件玉器和鼻烟壶。不过让朱家溍眼前一亮的,则是最下面的一件卷轴,长约50多厘米,看起来就像是一卷字画。对朱家溍来说,他自幼就接触过大量的古籍字画,因而对其的真伪鉴定十分有信心。

朱家溍将卷轴打开,发现原来是一幅画,长约140多厘米,而且还是难得的绢本画。此画的内容并不复杂,一共有四个人物,其中一人在树下抚琴,另外三人在旁边聆听。很快,朱家溍就陷入了沉思,因为他在卷首右侧看到了三个字——听琴图,而且还是北宋徽宗标准的瘦金体。另外,在卷首中部还有一首七言绝句的小诗,最后的题名竟然是蔡京。不仅如此,画上还有嘉庆御览之宝等八个印记,可见它曾是嘉庆皇帝的藏品。朱家溍经过深入研究,百分之百确定,画上的“听琴图”三个字是宋徽宗的御批,因此《听琴图》应是北宋的一件真迹。

朱家溍看到《听琴图》之后,暂时也顾不得其他的文物了,于是就立刻找到马院长汇报,并将自己的判断和依据都陈述了一遍,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听琴图》不是赝品,而是一件货真价实的国宝。马院长一听,心里先是激动,然后又有一些疑虑,毕竟他对字画方面不是很精通。于是,马院长就召集了其他专家一起开会讨论,但开会的结果,专家们却对这幅古画的真伪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有的人依然坚持《听琴图》是赝品的观点,理由是宋徽宗的亲笔御批,通常格式都是“什么什么御制”,同时还会画押,但是在《听琴图》上却都没有,而且整个画卷的风格和运笔,也都和宋徽宗传世的其他画卷不相符。但也有一些人却支持朱家溍的观点,理由是宋徽宗当时信奉道教,而《听琴图》所反映出来的风格,就有一种很浓郁的道教文化特点。另外,从画卷的绢本来分析,也不可能是近代以来伪造的,因此综合来看它就是北宋时期的绢本。

一直到现在,对于《听琴图》还有颇多的争议,不过争议的焦点却是作者问题,到底是不是宋徽宗的亲笔画呢?答案还有待研究。不过毋庸置疑的是,《听琴图》确确实实是北宋时期的绢本画,而且现代科技也能做鉴定和证明。因此,《听琴图》最后也还是成了国宝。

对于朱家溍来说,他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学识,以及敏锐独特的观察力和鉴赏力,为国家的文物保护工作,立下了一件奇功,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朱家溍能有如此的成就,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苦心钻研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他的努力,或许《听琴图》早就和其他赝品一样,被扔进了暗无天日的地下仓库中去了。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幅画高25厘米半,长525厘米。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59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

千古绝唱《清明上河图》

坐落在市府广场东南隅的辽宁省博物馆,将于11月中旬隆重开馆。届时,曾在沈阳“生活”了6年的国宝《清明上河图》,将回沈“省亲”。《清明上河图》问世近900年以来,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颠沛流离,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扑朔迷离的谜团。9月13日,记者探询了《清明上河图》的身世,以及鲜为人知的经历———

千古绝唱《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北宋徽宗时期,张择端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来“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曾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为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它继承发展了久已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更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期,首都汴京(今开封)清明时节郊区、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城内建筑和民生的繁华景象。

据齐藤谦《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比《三国演义》的1191人、《红楼梦》的975人、《水浒传》的787人,都要多得多,堪称价值连城的国宝。颠沛流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流传后世后,以独具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受到后人的关注。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逊位之后的11年中,受到“清室优待条件”庇护,仍在北京紫禁城里称孤道寡,并且监守自盗,乘机大肆窃取宫中珍藏多年的稀世文物,为数之多,竟有千余件之巨。借口赏赐盗国宝

溥仪12岁时,在张勋策动下,重登太和殿宝座,但没多久便再度逊位,处于“小朝廷”风雨飘摇之中。此刻,溥仪着手下一步打算:留学国外。

他们留学国外的第一步是筹备经费。于是,他便把宫廷内最值钱的字画和古籍运出宫外,存在天津英租界的房子里。运出的字画、古籍皆为出类拔萃的珍品,大约有1000多件手卷字画,200多种挂轴、册页,200种左右的宋板书。其中,便有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尽管有“清室优待条件”作后盾,但溥仪还是不敢公然盗窃宫中宝物。他便以赏赐弟弟为名,行盗窃文物之实。1922年前后,北京局势动荡,他的父亲便在天津英租界十三号路,代溥仪买了一所楼房。从1922年起,他们就秘密地把宫内收藏的古版书籍、历朝名人字画等文物,以赏赐为名,分批盗运出宫。

溥仪正式“赏赐”弟弟们,从1922年、所谓“宣统十四年七月十三日”开始。溥仪利用两名弟弟每天上午“进宫”陪同溥仪读书的机会,将珍贵文物包裹在包袱里,由他的弟弟们每天下学时运出紫禁城。从开始“赏赐”起的两个多月中,有时是逐日“赏赐”,如1922年8月14日至26日,没有一天间断过。这些宫中文物积累到七八十口大木箱后,便运到天津英租界的楼房里存放。携带国宝投他国

直到1924年11月5日,当时的北京卫戍总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璧,率领20名短枪手突然闯进紫禁城,撵走了溥仪,拆散了“小朝廷”,溥仪窃取宫中所有文物的计划因此中断。

1924年11月5日,溥仪回到父亲的“醇亲王府”;11月29日,溥仪逃往日本兵营,要求“避难”,公然搬到日本公使馆居住,在日本军国主义卵翼下恢复“小朝廷”。1925年2月23日,在日本警察护卫下,溥仪潜逃到天津,在日本租界地张彪私宅“张园”中安顿下来。可是,当时的经济来源远远满足不了他那浩繁的开支,于是,他便打起了变卖宫中国宝的主意。国宝流落伪皇宫

通过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的阴谋策划、天津日军的密切配合,将溥仪乔装成日本军人,于1931年农历十月初一,乘小汽船偷渡白河,经大沽口,登上日本商船“淡路丸”,潜到营口,至鞍山汤岗子小住,然后前往旅顺口,进入日本殖民地。1932年4月,溥仪进入长春伪皇宫,登上了伪满洲国皇帝宝座。

溥仪从天津出逃,必须经过国民军的驻扎地区,所以他只能轻装简从,大批的宫中国宝,仍然存放在天津。

1932年至1934年间,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中将参谋吉冈安直,将存放于天津静园的法书名画、宋元善本、珠宝玉翠等约70箱,运到长春伪皇宫内,将装有书画的木箱,存放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楼下东间,即“小白楼”;将装有古玩珠宝的金库,存放于“内廷”缉熙楼客厅。携逃国宝被俘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伪满洲国汉奸们闻风丧胆,各奔生路。当时,一直由日本关东军担任警卫的长春伪皇宫,改换成伪满军队警卫。傀儡皇帝溥仪见大势已去,惶惶不可终日。他最为忧虑的,是不可能将存放在伪皇宫的所有国宝统统带走,而只能有选择地将晋、唐、宋、元的法书名画大批携逃。为了能够多带国宝,他把保护法书名画的楠木盒、花绫包袱皮等统统扔掉,将这些国宝硬塞进大木箱里。

1945年8月10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小田乙三宣布:伪满国都由长春迁到通化。同年8月13日,溥仪从长春逃到通化大栗子沟;8月17日,溥仪乘坐一架小型军用飞机企图逃往日本。当飞机经过沈阳时,溥仪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苏联红军俘获。溥仪随身携逃的法书名画和一批珠宝玉翠,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缴获后,上缴东北人民银行代为保存。专家揭秘《清明上河图》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现辽宁省博物馆)在沈阳成立并开馆,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开放的博物馆。东北博物馆的大部分展品,为东北人民银行拨交、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溥仪处缴获的名贵书画、珠宝翠玉饰品。独具慧眼鉴瑰宝

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先生,是在溥仪携逃的众多法书名画中,独具慧眼发现了《清明上河图》。

历来,以张择端之名流传的《清明上河图》繁多,杨仁恺先生过目的就有10余件之多。1950年秋,从东北人民银行拨交来的一批《佚目》书画尚未整理,良莠杂存、玉石不分。当时,杨仁恺先生在东北博物馆临时库房里整理书画作品时发现,其中有3件同名为《清明上河图》的作品。杨仁恺先生当时以为,这些都是过去常见的“苏州画片”一类的东西,根本没想到会在此中出现奇迹。

然而,使杨仁恺先生大为出乎意料的是,数百年来始终埋没在传闻中的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迹,会在这个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被意外发现!杨仁恺先生顿时“目之为明,惊喜若狂,得见庐山真面目,此种心情之激动,不可言状。”真本解开百年谜

杨仁恺先生当时的激动心情是有根据的:因为在此之前,专家学者们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究竟是个什么面貌,一无所知。他们只能从经常接触到的许多苏州画片上,推断《清明上河图》与其大同小异,以为《清明上河图》原作大体是苏州画片的原始所本。《清明上河图》的本来面目,数百年来一直是个不解之谜。难怪杨仁恺先生看到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本后,“目之为明、惊喜若狂”。

至此,杨仁恺先生才真正了解到,苏州画片的作者根本没有见到《清明上河图》原作,只是参照历来文字记载构图铺陈而成的。比如,《清明上河图》东水门前的虹桥为木结构,而苏州画片则为石头建筑;人物衣着、民房、铺面的形制等,也都与苏州画片大相径庭,尤其是船只写实描绘技巧生动自然,已达到出神入化境地。张择端能将北宋京城开封的复杂纷繁景象绘入画图,要比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叙述得更为概括、更为形象,难怪《清明上河图》历代以来一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仇英临本辨真伪

3件《清明上河图》中既然已经发现了真迹,其余两件自然便是赝品。然而,另外一个奇迹又在杨仁恺先生面前出现了:两件中的一件作品,竟然是仇英的重彩工笔《清明上河图》,并具名款。该作品参照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形式,但描绘的是苏州社会生活现实内容。从此,揭开了“苏州画片”的奥秘:明代苏州坊间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原来都出自仇英此图。由于历来的《清明上河图》赝品,均以仇英《清明上河图》临本为背景,于是,仇英临本也就成为衡量《清明上河图》真伪的一个条件。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即现今的辽宁省博物馆)开馆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便始终珍藏在沈阳;1955年,被国家有关部门拨交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万松烟霭(国画)1325×665厘米 约20世纪40年代 中国美术馆藏 黄宾虹

原标题:黄宾虹《万松烟霭》赏析

黄宾虹(1865-1955)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别号予向、虹庐、虹叟等,中年更号宾虹,以号著称,浙江金华人。其画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早年主要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工作,主编《神州日报》《神州大观》等刊物。1926年参与发起“金石书画艺观学会”,著有《黄宾虹谈艺录》等。

据《黄宾虹著述所见摅录》,黄宾虹的著述,甲项画类(理论、技法、史料)有63种,其中包括收入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的《古画微》《金石书画编》讲义及《中国画学史大纲》等重要著作;乙项金石类26种;丙项工艺美术类5种;丁项诗文类12种;戊项编纂类25种,包括与邓实合编、神州国光社出版的皇皇巨著《美术丛书》。他丰沛的学养,广博的中国美术史知识,堪称“画史”;遍游故乡及江南名胜之外,他还西到四川,南至两广,北上幽燕……对祖国山川名胜了然于胸,写生数以万计。古人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黄宾虹可谓真正的实践者。对历代名画的精熟,对画理画法理解透彻,以他的长寿,从容汲取,渐次领悟,积健为雄,水滴石穿,由“渐悟”而“顿悟”,“技进乎道”,终成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

笔墨与“黑宾虹”

《万松烟霭》无年款,但笔墨近看一片迷茫,远观则生机盎然,神韵流溢而又朴茂无华,应为19世纪40年代最成熟期的“黑宾虹”作品。1937年,黄宾虹应邀赴北平鉴定书画,兼任国画研究院导师和北平艺专教授。不料“七七事变”爆发,全家陷北平,不得南归。于是“伏居燕市,谢绝应酬,惟于故纸堆中,与蠹鱼争生活,书籍、金石、字画,竟日不释手。”(《八十自叙》)“伏居燕市”过程中,其画风完成了“白宾虹”向“黑宾虹”的转变。

“左山右水”式构图

此作为黄宾虹画中常见的“左山右水”式构图:近景山势圆浑而起伏和缓,苍松夭矫其间,高高低低,一片蓊郁,数间屋宇,掩映于山间平地,朝向右前方。一条小路,起自右侧一角的江边,逶迤向上,隐入山后升腾的云雾间。云雾之上,草木葱茏的高山,与近景几乎连为一体。山的右侧,留白的蜿蜒江水,与云雾气脉相通……层叠的远山,则将画面推向渺茫的天空。在右上方空白处,题曰:“黄山平天矼望西海门,深谷中万松烟霭,如入夜山。宾虹。”

画中封闭而重叠的地貌特征,令人联想到黄宾虹的家乡皖南。几无黄山特征却“如入夜山”的视觉感,不仅源于自然,更源于他对古画的研究:“北宋画多浓墨,如行夜山,以沉着浑厚为宗,不事纤巧,自成大家。”

“一波三折”的笔法

全作笔法松秀而笔笔分明,讲求“一波三折”,以点染法将石色的朱砂、石青、石绿点染到水墨线条之中,“丹青隐墨,墨隐丹青”,色墨沉凝斑驳,满纸氤氲淋漓,已是法自心生,令人浑忘其所从出。高远幽深而富于变化的景致,苍茫朦胧的画面,如傅雷所称,有“模糊复灿烂”的视觉效果,又有些他喜欢的印象派油画的味道,正是画家毕生追求的“浑厚华滋”的美学意象和造化心源的总结。

黄宾虹常用“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来形容用墨之妙。最著名的,就是他的“五笔七墨”说:“笔的‘五法’曰:平,如锥画沙;留,如屋漏痕;圆,如折钗股;重,如高山坠石,如金之柔,如铁之秀;变,李阳冰曰:‘点不变谓之布棋,横不变谓之布算。’余称之为‘六如’法。墨的‘七法’曰:浓、淡、破、泼、积、焦、宿。唐以前多用浓墨,王维、李成始创淡渲,有淡墨法。以淡破浓,以浓破淡,互相融洽,因名破墨。破墨之法,盛行于宋元,明代以下,知此渐尠。吴小仙、郭清狂辈,枯笔焦墨,恣意涂抹,墨法尽废。沈、文继起,偶用古法。董玄宰师董、巨,绍其遗绪,兼皴带染,方便初学。至若焦墨之法,垢道人擅其长;宿墨之法,释渐江尽其美。泼墨虽始于王洽、二米,高房山而后嗣响寥寥矣。”黄宾虹认为,充实、丰厚、超越的笔墨,本身就构成绘画的视觉蕴含,不应假借文学性的联想与提示,因而不喜欢那种以潦草浮薄的技巧描绘一个意象,然后注入文学意义的文人画。正如他所说的,“画有三:一、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鱼目混珠,亦欺世盗名之画;三、惟绝似又绝不似物象者,此乃真画。”

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

[作者] 梅尧臣   [朝代] 宋

野性好书画,无力能自致。

每遇高趣人,常许出以视。

邵侯多奇玩,留我特开笥。

首观阮与杜,驴上瞑目醉。

韩干貌四马,临流解鞍辔。

花骢照夜白,正侧各畜意。

系衣穿裤靴,坐立皆厩吏。

精神宛如生,于腮复穿鼻。

梅鸡徐熙画,竹间寒雀睡。

逸少自 ,对镜绝相类。

数本失姓名,古胡并老骥。

山水树石硬,荆关艺能至。

巨然李成者,落笔愈奇异。

人物张僧繇,虽传恐非是。

其余又莫究,模拾似未备。

周秦已来书,行草楷篆隶。

声名旧烜赫,一一果可喜。

邵侯爱我曹,咸使纸尾记。

况侯有古学,小字刻珉翠。

各赠墨本归,怀宝谁肯忌。

《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作者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的其它作品

○ 鲁山山行

○ 陶者

○ 东溪

○ 苏幕遮·草

○ 金山寺

○ 梅尧臣更多作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