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明了口罩,可还有多少中国人记得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他发明了口罩,可还有多少中国人记得他,第1张

原文,介绍的是伍连德,顺便提一下,知乎上关于他对抗鼠疫的事迹的回答很好,可以去看一看

如今雾霾天气每况愈下,一年比一年厉害!先来看看今天全国空气质量指数图

其中污染最严重的前十座城市分别是:1晋中402,2齐齐哈尔376,3松原357,4太原350,5邯郸343,6邢台337,7吉林334,8鞍山323,9石河子319,10五家渠

在今天北京的雾霾中,呼吸5个小时后会发生什么?就是答案。我刚刚拍的,今早新换的口罩,大概戴了三四个小时,别再觉得防霾口罩可有可无了!

实在是太触目惊心了!

雾霾,

已经成为时下中国社会,

最大的烦恼之一。

近日,中国各地持续雾霾,

尤其是北京,成了“重灾区”。

碰到雾霾天该怎么办?

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

——戴口罩。

口罩已经成了中国人“自保”的重要工具。

你知道口罩很有用,

但是你知道是谁,

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口罩吗?

你知道是谁,

推广用口罩预防传染病吗

看到他的简历你会吓一大跳!!

他是第一个,

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华人;

他是日本的首位“中国交换教授”;

他是世界知名公共卫生学家,

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

他在中国主持兴办了,

20多所著名的医院和医学院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中央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东北陆军总医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202医院);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

他还先后发起成立了,

中华医学会和中国防痨协会。

他主持并主办了,

中国史上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他曾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

他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口罩并进行推广;

还发明了中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旋转餐台”;

他在中国干过最惊天动地的大事是:

在百年前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拯救了中国大地无数的生命!

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他,就是伍连德。

一个不该被历史遗忘的人……

他的父亲伍祺是广州人,

16岁,带着一张草席和一个枕头,

就独自跑到马来西亚的槟榔屿闯荡,

后来和本地建筑商的长女林彩繁成婚。

两人共生了15个孩子,

存活下来的却只有11个,

伍连德,是他们的第4个儿子,

在1879年3月10日出生,

取名伍连德,意为兼备五种美德。

从小,伍连德就显露出,

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决心。

1886年,7岁的他进入大英义塾就读。

这所学校主要用英语教学,

家里并没有给他提供好条件和环境,

有的只是他日复一日的自强不息。

家里没有专门供他学习的房间,

他就哪里空就在哪里学。

有一次,他放学回家后就病倒了,

他的母亲急忙去请中医,

医生说是小风寒,休息几天就没事了。

可是一个多星期过去了,

病情丝毫不见好转。

他的父亲又急忙去请镇里最好的西医。

西医看完后,只能摇摇头。

之后请了很多医生,都表示无能为力。

三个星期过去了,

大家都绝望了,打算给他准备后事,

没想到,他的病竟奇迹般地好转了!

从这以后,原本想当一名翻译的他,

最终选择了医学作为职业。

中间:伍连德

1903年,年仅24岁的他,

就被剑桥大学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1904年底,他回到槟榔屿,

在珠烈街开设私人诊所,

并积极参加华侨社会服务,

致力于社会改革,如反对吸毒和赌博。

1907年,胸怀报国理想的他,

接受了清政府直隶总督袁世凯的邀聘,

回国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

副监督(副校长职)。

到天津一上任他便请教师学习中文,

很快就学会了用普通话讲课。

他在与梁启超、辜鸿铭、胡适等人的交往中,

对中国古籍也逐步有了了解,

加深了对祖国历史的认识。

不畏生死,只为救人!

这是作为一名医者,

对职业操守的坚持,

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

他说:“我觉得一个人,

择定了他的工作后,

就应该认真去做。

千万不可敷衍因循,

如果是本着良心做事,便不可怕负责任。”

中国医史上第一例疫尸病理解剖。

疫尸病理解剖

当时人们并不了解肺鼠疫,

是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经呼吸传染的。

医生护士也都不戴口罩。

为使救助人员免受感染,

伍连德发明并命令赶制了大批口罩

——一种特殊的加厚口罩。

这种口罩的制作方式简单,

每个只需国币二分半,价廉物美,

此为后人称作“伍氏口罩”。

老百姓们都纷纷戴上了口罩,

死亡率大大地降低。

1911年4月,

奉天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

这种方便实用的口罩,

受到各国专家的赞赏:

“伍连德发明之面具,式样简单,

制造费轻,但服之效力,亦颇佳善。”

防治鼠疫期间,

他发现,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

大家共食很容易互相感染病菌。

从卫生角度来看,

应该采用西方的分食制。

可是分食制很难被中国老百姓所接受,

他想到“双筷制”,

即为每位用餐者准备两副筷子,

一副取食,一副入口。

他的一系列措施开始实行一个月后,

到了1911年3月1日,

死亡人数就已经下降为零。

令人闻之色变的鼠疫,

他仅仅用了67天,就控制住了!

伍连德从此名扬天下。

如果没有他,

这场鼠疫夺走的,

中国百姓生命绝不只是6万,

而是十倍、甚至百倍。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隔离等办法,

应对城市发生的传染病疫情。

直到今天,世界各国,

用于防治非典等传染病的紧急措施,

许多都是从他这里沿用而来的。

当时他的知名度如日中天,

传遍世界各地!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的记者,

莫理循1911年7月9日,

写给他的信中提到:

“由于您在控制最近的鼠疫流行中的功绩,

您的名字在欧洲特别是英国家喻户晓。”

梁启超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科学输入垂五十年,

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

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

梁启超手书

这一场东北鼠疫的战争结束了,

但是还有更多的战争在未来打响,

凭借着自己的研究和经验,

他先后两次杜绝了哈尔滨霍乱的大流行,

杜绝了上海爆发的中国最大的霍乱的流行。

大多数人都说,

伍连德是中国人吗,

应该是华侨吧,这样的华侨太多了,

他们很厉害,但他们是外国人,

也没有什么值得好自豪骄傲的。

但这个华侨不一样,

无论他身处满清,

国民党,英伦剑桥,

还是在南阳(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他都说自己是中国人。

他出生在国外,

却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与爱国思想。

他专注于中国医学的发展,

是中华医学会的创始人,

1914年,伍连德提出在北京建一所,

现代化医学院和医院的建议被采纳

——这便是后来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医院。

伍连德和基金会董事杰尔姆格林(Jerome Greene)与协和医院华人医师合影。

1918年1月,伍连德提议,

建立一所大型医院的建议,被政府批准。

在为该院筹款过程中,他自己捐了2500元。

同时他全权负责总管筹建:

在他主持下建成的北京中央医院,

成为中国人建立的第一所现代医院,

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924年,他在沈阳建成了东北陆军医院,

这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医院。

1926年,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

为当地培养医学人才,

这个学校就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

他前前后后在中国主持兴办了,

20多所医院和医学院校,

为中国培养了众多医学人才。

他为中国做的事情远不止此。

中国海港检疫始于1873年,

但半个世纪中海港检疫权,

与海关主权一并控制在帝国主义者手中,

专门只为外国人服务。

他力争收回海港检疫主权并促其实现。

他负责成立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

中国海港检疫事业能够收回主权、

统一号令、开展业务,

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1916年前后,他读到美国医史学家,

加里森所著《医学史》,

全书有关中国医学的内容介绍,

短到连一页都没有,且有谬误。

他致函作者质询,作者复函说,

既然中国医学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为何中国人自己不向人们宣传介绍?

他震动很大,深深地感受到,

必须研究中国医学史,

并将中国在医学方面历代的,

发明创造向中外广为介绍。

于是他与王吉民合作,

用英文著成了《中国医史》。

该书于1932年出版,并再版多次,

成为早期介绍中国传统医学的英文著作,

受到国外医学家的重视。

鸦片误国误民,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的禁毒事业,

1919年,他代表外交部,

到上海监督焚烧鸦片1200箱。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日本人早闻他的大名,

想要他参与对中国的细菌战,

他誓死不与日本人合作。

从哈尔滨赴大连途中,

他被日军诬为间谍拘留并关入地牢。

沦为日本人阶下囚三天两夜后,

经英国驻沈阳总领事伊思特斯营救,

才侥幸脱险。

在故乡他开了一个小诊所,

成为了一位普通的医生。

当地显贵多次劝说他出任政府职务,

他都以年迈为由谢绝。

老人经常悠闲地在街头漫步,

并偶尔用广东话劝小贩们

“不要抽烟喝酒,多运动”。

终其一生,他再也没有回到过,

他为之付出了青春与热血,

服务了20年的东北。

他曾说过:

“我曾经将我的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那一切在许多人的脑海里记忆犹新,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伟大文明古国,历经世世代代的兴衰荣辱,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衷心的希望她能更加繁荣昌盛。”

“赤诚爱国,自强创业”

这是他坚持的精神,

今天,这八个大字为他创建的,

哈尔滨医科大学奉为校训。

他用自己的学识,

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了奉献,

即使有一天自己无法再为祖国效力,

他的学生们也能够为祖国干大事出成绩,

中国的未来,

就是靠这样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大概这,也是他创办医院,学校的真正原因。

1960年1月21日,

在槟榔屿邹新庆律39号,

一位伟大的医生因心脏病而离世了。1月27日,《泰晤士报》写道:

“伍连德是“流行病的英勇斗士”,

伍连德的逝世使医学界,

失去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他的毕生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我们无以回报,我们将永远感激他。”

他生前还有一项更大的荣誉,

那就是被提名为,

193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候选人。

因为候选人的保密期为50年,

这个消息直到2007年,

才被正式公开。

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是曾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

因为他晚年隐居海外,

在历史的巨变中,

他的名字如无根之萍,随波沉浮,

淹没在中国各处厚厚的典籍杂文中。

而在国外,

关于他的论文和研究却从未间断。

1959年,晚年的他在写就了,

650页的英文自传,

自豪而坦然地题写了书名:

《鼠疫斗士:一个中国医生的自传》

此书由剑桥大学出版。

在伍连德的心中,

他一直是一个中国人。

在外国人眼里,

他的确是一个爱国的中国人,

而有些中国人,

却擅自把他开除了“国籍”。

直到后来,

一本《国士无双伍连德》的书面世,

一些中国人,才认识了这位当年,

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拯救万千中国老百姓的英雄!!

天啊,如果没有伍连德,没有伍氏口罩,现在糟糕的天气,不知道大家觉得还能出门吗?

黄省三

黄省三(1882年~1965年),广州番禺化龙镇人,著名中医学家。幼年随傲乡村医生的父亲学医,12岁丧父后,一边做杂工维持生计,一边苦读中医学名著,17岁因治好家乡瘟疫而名声鹊起,1910年迁居广州南关西横街开黄崇本堂行医,1924年赴香港,开始钻研西医医学理论,是中国倡导中西结合的中华医学新体系的先驱者,他治病药到病除,驰名省港澳。1955年回广州,历任中山医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等职。至1965年逝世时行医65年,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论著10多种。在肾炎、肺结核、急性阑尾炎、流感等领域均有开创性成就。逝世公祭时,周恩来总理送来花圈。

中文名:黄省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州番禺化龙镇

出生日期:1882年

逝世日期:1965年6月24日

职业:中山医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成就:我国提倡中西医结合的中华医学新体系的先驱者

代表作品:《肺结核实验新疗法》、《肾脏炎肾变性实验新疗法》、《急性阑尾炎药物新疗法》、

上善若水大医精诚

中文词语中常包含着充满智慧的辩证法,如“危机”二词。癸未年(2003年)春天猝不及防地降临神州大地的“非典”疫情,一度令许多城市成为人心惶惶的“危城”,对于冲锋在前的中国医学界更是一场生死考验。“非典”病魔终被迅速控制,这不仅令一度失落的白衣天使形象重树民间,而中西医结合的神奇疗效,更令全球医学界刮目相看,长期以来未能获得西方认可的中医再一次迎来了迈向世界的大机遇。

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并将由此引发世界医学的突变。它的源头,可追溯到上世纪上半叶一些中医所开始的探索,而生于番禺的南派医学权威黄省三便是其中的杰出先驱者。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与疾病作搏斗的历史,千万年的繁衍生息离不开医学。而作为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并驾齐驱的一种文化,中西医学分别深深烙着不同文化特征的烙印,各自有一套看起来迥然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基础上,把生病的人看做一个整体,通过草药调理人体而达致阴阳五行平衡;而在西方,从1676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第一台显微镜起,发现细胞是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后,西医学便步入了微观世界,其治疗理论是把人体中的病菌病毒作为消灭目标。从今天看来,中西医互有短长,以草药治病的中医副作用小,但诊治手段笼统模糊、药效也较慢,而结合现代科技的西医则诊断精确、化学药物见效迅速,但副作用的问题却一直难以解决。

黄省三踏上职业医师之路并一鸣惊人也因一场来势凶猛的瘟疫。然而,军阀统治下的混乱社会则比瘟疫更凶狠,一代名医却无法立足广州。1924年的一个很小的历史机缘——在广州南关西横街“黄崇本堂”医馆行医的黄省三因不堪歹徒的“打单”(勒索),连夜逃往香港。这次有点仓皇的赴港,不仅是黄省三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也使医学发展史迎来了一个新的纪元。中西医这两种在各自轨道上发展数十个世纪的科学开始走向殊途同归。

而初到香港的黄省三敏锐地意识到:强调实验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西医比中医更精确、更易令人信服,中医必须在面对挑战中主动与现代科技结合,寻求新的发展。于是,一直靠自学成名成家的他,在年届不惑时又开始了全新探索:学习日文,去“啃”日文版西医经典原著,还花巨资购买了显微镜和实验设备,并聘清两位留学德国的西医师协助研究,力行中西结合。这种把两种医学融合并取长补短的试验,使他在肾病、肺结核、流感、麻疹等等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在中医学探索上,黄省三可谓当时锐意革新的新派人物,他突破数千年中医的封闭传统,进行了“西化”,甚至被许多老中医同行视为异端。其实在行医为人上,黄省三却是深受着儒家传统的影响。幼年丧父的他事母至孝,日夕侍奉至她满百岁仙逝;对病人从不分贫富贵贱,都以谦和礼仪相待,一生中给贫苦患者诊病免收诊金、自掏腰包付药费不胜枚举;对于学生和后辈,都倾心将一生绝技毫不保留地传授。他是“出世”的,一生深居简出而钻研医术;又是“入世”的,除了65年不辍行医外,解放后,在祖国一声召唤下便放弃了优厚待遇回国,穷晚年全部精力奉献于中西医结合的中华医学新体系发展上。观其一生,可谓是绝不愧对“大医精诚”四字的一代儒医。

中医是中国国粹,自传说中尝百草的神农氏、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医生扁鹊以来,数千年来名医辈出,使中医发展成了博大精深的科学文化宝库。然而,直到今天,统治世界主流医学的仍是西医。黄省三所倡导的与实践推动的中西医结合学,虽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在国内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要世界普遍认可,仍有待医学界的长期不懈努力。

读万卷书医万人疾

黄省三是泰斗级的一代名医,但他不仅从未接受过学院派的系统教育,也没有机会正式师从名医学艺,甚至幼年受过的普通私塾教育也极有限,而他渊博的学识,却是同辈医学家中罕有的。这完全靠他数十年如一日不倦汲取积累而来;他取得卓越的医学成就,则是在他一生行医共达65年的漫长岁月中,对数以千万计的每个病例中悉心总结而得。

1882年,黄省三生于番禺化龙镇的乡村医生家庭。当时乡村中没有药店,父亲黄紫轩常上山采药为乡亲治病,受耳濡目染的黄省三幼年对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本来他可以顺利地继承父业,但他12岁那年父亲即与世长辞,留下了贫寒的家境和几箱古典医籍。13岁起,黄省三便在一个乡间当铺起早摸黑地打杂来维持生计,生活的重荷却磨灭不了他决心继承父业的意志。每晚当铺关门之后,他便在铺中挑灯把父亲遗下的线装医书一本本诵读、钻研,后来当铺老板怕他夜读易惹火灾而禁止,他每晚便躲进村里的更楼中继续孜孜不倦地攻读。

这样默默的用功终于使黄省三17岁那年一鸣惊人。这年适逢瘟疫流行,蔓延凶猛,别无良策的乡里长辈见黄省三晚晚夜读医书,便让他试着为乡亲治病,当铺老板在当铺侧门摆上一张台,这便成了他第一个医馆。他细心诊察,灵活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一医界新手竟能药到病除,救人无数,几十里乡亲踊跃来就医,随着他把瘟疫控制下来,黄省三的名声也随之鹊起。

从此,黄省三踏上职业医师之路。

在家乡做了十余年乡间医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1910年,28岁的他自信地步人大都市——广州,在地处繁华市中心的南关西横街(今北京南路旁)开设“黄崇本堂”医寓行医。上世纪20年代中又到香港继续设馆悬壶济世,因为救治了无数病人、治好大量奇难杂症而驰名省港澳乃至世界华人社会。而他的医术日益炉火纯青,所开医馆数十年均门庭若市,许多华侨慕名专程从海外回来找他求诊。

黄省三医术的不断提高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爱书如命,从幼年至80多岁高龄的晚年,都博览群书不辍。他一生深居简出,更从不赴宴,除了治病救人,稍有业余时间便手不释卷,一生读过的各种书籍过万卷。据后人回忆,由于他长期勤于背诵,博学强记,练就出的记忆力十分惊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他回到广州,70多岁高龄的他常参加广州各大医院的专家会诊,常当场指出病者症候记载于某书第几卷第几页,所述从不差错,令同行钦佩不已。他毕生还十分注重搜罗收藏古籍医书,共藏有上万册,许多都是珍本孤本,他去世后,他的后人根据他遗嘱把这些书全部捐赠给广东医科院图书馆,泽被后世。

融会古今医贯中西

上世纪20年代,广州这座城市有上百个派系的军阀盘踞,各立山头对商家市民征税,社会治安十分混乱。1924年,在广州行医的黄省三因不堪歹徒“打单”(勒索)及人身安全的威胁,不得不连夜离开广州。这次有点仓皇的离开,不仅是黄省三人生的一大转折,也使中医发展史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

黄省三到香港跑马地礼顿道继续设馆行医。当时英国殖民者统治香港已数十年,西医的医院已经渐出现并兴起,但香港市民仍多以中医中药来治疗保健。这时的中医大多都墨守成规,对西医学充耳不闻,大多中医师连“细菌”、“血清”等都不肯相信。好学的黄省三却开始接触外国医学,他敏锐地意识到:强调化验、实验等科技手段的西医对病症的诊断比中医更令人信服,而诊治方法一直较模糊的中医在发展数千年后即将面临重大的挑战,中医要发扬光大,既要继承其博大精深的传统,同时要走上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道路。

于是,黄省三在深入钻研中国古典医学的同时,悉心研究西方医学理论。当时译成中文的西医原著很少,而日文版则相当多,年过不惑的他便学习日文,去“啃”日文版的西医经典原著。他不仅“纸上谈兵”,还真金白银地花巨资购买了显微镜和实验设备,并聘请两位留学德国的西医师协助研究,力行中西结合,相互取长补短。

黄省三是以当时极新的西医科技手段对病症进行确诊,同时运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病,这使他的医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对心脏病、慢性肾炎、麻疹、肺结核、霍乱、伤寒等疾病的治疗上,用中药治疗能药到病除。在抗菌素尚未面世的当时,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强调治病必求于本,这用药平和,故疗效持久而无副作用,深受社会各界赞誉和同行的尊敬。

对于古典医藉,黄省三博览古书而不“泥古”,对于现代西医,吸收其理论素养及科技手段,再结合中国数千年医术精髓。在他这里,博采古今医学之长,把中医西医融于一炉,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全新的医学体系——中西医结合学开始诞生,而黄省三是我国提倡中西医结合的中华医学新体系的先驱者。

上世纪50年代初,年近古稀的黄省三开始把他一生的行医经验进行总结著述,在香港和广州渐次出版,如《肺结核实验新疗法》、《肾脏炎肾变性实验新疗法》、《急性阑尾炎药物新疗法》、《白喉病药物新疗法》等共有十余种,其中多部都一版再版,被医学界奉为该领域必读著作。黄省三的高徒、现任中山大学医学院内科学博士生导师的叶任高教授告诉记者,他本人行医40年,在肾病治疗方面一直沿用黄老前辈在肾炎、尿毒症等方面的治疗原则,而且疗效非常好。

仁心仁术一代儒医

中国自古有“医乃仁术”之说,而黄省三的高徒叶任高教授对老师最简洁的评价是:“仁人”。

黄省三气质儒雅、和蔼可亲,病人在他面前一坐便有如沐春风之感。不管来求医者是贫富贵贱,甚至不管能否付得起诊金,均一视同仁,细心诊察病情,耐心听病者诉说,剖析病因病理,详细说明药方煎服方法及服后反应等等。病者往往一下子对战胜疾病的自信心骤增。据后人回忆,有不少病者还未服药便自觉病情好转。

对于贫困病者,黄省兰常赠医送药,他一生为多少贫苦人免费医治难以计数。只要他观察到经济困难的病者,不但分文诊金不收,还在处方上加盖印章,病者到药店配药都不用付钱,由他自掏腰包与药店结账。

在儒家思想长期作为主流的中国,评价各行业杰出者都有向“儒”这“正宗”靠拢的惯例:这正如岳飞等能文能武、心忧天下的将军被称为“儒将”;像“红顶商人”胡雪岩等被称作“儒商”;而知识渊博、富有儒家思想的良医被称作“儒医”。黄省三自幼年起一生不辍于向古典医籍求索,同时博览包括儒家经典在内的典籍,无论个人品行还是报国理想,都受儒学思想影响甚深,可谓一代儒医。

黄省三早年丧父,事母至孝,每天早上亲自到母亲床前请安,晚间必到母亲房中问好;母亲如有不适、他必亲奉汤药。由于他的悉心侍奉,他母亲足足活满了一百岁无疾而终。在他出版的第一本医学著作的时候,他本人年近古稀,父母双逝,他还在该书的扉页印上“谨以此书之成,奉献给先父黄紫轩公、先母卫太夫人”以示不忘养育之恩。

据其子侄辈黄永俊等后来的回忆,黄省三待人一向彬彬有礼。凡乡亲到他医馆求医治病的,诊治完毕,无论他工作多忙碌,都亲自送到门外,站在门前鞠躬送客;而黄永俊作为子侄到他家中做客,黄省三也一样执意要躬送到门外,这使后辈们十分过意不去。

上世纪20年代,黄省三因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连夜悄然离穗赴港。而解放后,在香港已行医三十多年,已成为誉满港澳、收入丰厚的名医的黄省三,1955年却利用旅游的机会突然从澳门举家迁回广州。这事轰动港澳及海外,从后来他接受香港记者采访的话中,可看到他当时那种报效祖国的心怀:“回国来为国家服务,与在香港时为个人生活,意义大不相同了。只因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残民以逞,才不得不羁居香港,但是谁人不怀念自己的家乡庐墓所以解放以后,我从报刊消息,亲友相告,知道了***的各项优惠政策,尤其是***和人民政府如此重视中医,对我的确是极大感召,因此我决心把我的一些经验,多年来研究的一得之愚,贡献给国家和人民,于是我毅然回到广州。”(见《文汇报》1955年9月14一日)。

黄省三大半生超然于政治和任何组织之外,一个人潜心行医及研究。而回国后,积极出任公职:如任中山医学院教授,无私地传道授业,培养后辈医学者;出任广东省卫生厅顾问、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等职,极力推动中国医学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学的发展;还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而在回国的十年中,在社会活动和门诊之余,他更分秒必争地总结提炼毕生的经验,著作一本本问世。

1965年6月24日,黄省三医生与世长辞,而他以超卓医术、高尚医德而誉满海内外,在他逝世的追悼会现场,庄严地放着周恩来总理送来的悼念花圈。

临危受命拯救领袖

1925年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重,当时北京的医生救治效果并不明显。孙中山身边的人士得知黄省三在南国医界的名望后,邀请他北上参加专家会诊,黄省三火速收拾行装赶赴机场,准备全力救治伟人。不料,当他正准备登上飞机前往北京时,北京方面却传来噩耗:孙中山已不幸逝世。

上世纪50年代中,黄省三在国家统战部的动员下,举家从香港回到祖国,他被选为第二、三、四届的全国政协委员。每次开两会期间,会期虽只有半个月左右,但他必须在北京留一两个月才能回广州,因为常要给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看病。有趣的是,当时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一批***都对黄省三的医术十分信服,但毛泽东却从未找黄省三看病,也许是因为觉得黄省三的诊治已西化太多的缘故。(严家森)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一批颇具特色的馆藏,其中包括:古籍图书馆珍藏有中文古籍28,000余种、230,000余册,其中被《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者1,885种、孤本425种。这些馆藏古籍文理兼优,四部咸备,在海内外古籍界有一定的影响。清华文库主要收藏清华学人(包括曾在清华任职的教师、工作人员和历届校友)的个人学术著作;清华自建校以来的校刊及其他内部或对外出版刊物,以及各种有关清华人、事、物、历史等的书籍资料等。清华学位论文库包括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的部分毕业论文和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至今的全部博硕士学位论文。所有纸本学位论文,均已完成数字化,面对全校读者提供电子版论文的服务。“保钓、统运”资料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一批中国台湾、香港留学生发起了以“保卫钓鱼岛”为中心的爱国运动,历经十年之久。由当年参与保钓运动的人士捐赠我馆的。这批史料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这段历史。科恩图书室该图书室收藏了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科学哲学大师罗伯特·科恩捐赠给我馆的私人藏书21,000余册,其中包括从出版至今共计250卷的《BostonStudiesinthePhilosophyofScience》、《ViennaCircleCollection》、共计350卷的《SynthesesLibrary》,以及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及艺术建筑领域类的图书期刊。波尔文献室尼耳斯·亨利克·戴维·玻尔是丹麦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他是原子结构学说之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因其学说已被历史证明是现代原子学说和量子力学的起点,被公认为是20世纪与爱因斯坦并驾齐驱的伟大人物之一。清华校友戈革先生是12卷《尼耳斯玻尔集》的独立汉译者,为此获得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授予的“丹麦国旗骑士勋章”。文献室陈列展出的诸多珍贵文献、照片、物品,是戈革先生几十年来收集和整理的,在国内乃至亚洲亦属珍品。在他去世两年后,于2009年7月由其女戈疆全部捐赠给清华大学图书馆以成立玻尔文献室。社会名人捐赠包括国际知名记者爱泼斯坦先生的藏书在内的诸多国际友人、政府政要的捐赠。地方志自本世纪初开始,清华图书馆大力收集各地方志,已收藏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地方志1500多册。工艺美术特色资源清华美术图书馆特色馆藏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陶瓷;古今名家书法绘画;明清古典家具;明清及现代染织刺绣作品;民间工艺美术与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各类作品;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及民间工艺品等。特色资源数据库自上世纪末以来,清华图书馆一直在开展馆藏数字化工作,已建成可提供在线阅览的自建数字化资源主要有:清华大学学位论文服务系统;清华大学学生优秀作品数据库;中国科技史数字图书馆(包括中国建筑数字图书馆、中国机械史数字图书馆、中文数学数字图书馆、中国水利史数字图书馆);清华大学教育资源数字图书馆;校内其他特色资源网站

捐赠的图书可以根据市场价格进行估值。

图书的市场价格可以根据新书定价、二手书市场价格、图书馆收购价格等多个因素进行估算。其中,新书定价是最基础的参考因素,可以通过查询同类型、同出版社的新书价格进行估算。二手书市场价格则可以通过线上二手书交易平台或线下二手书店进行查询,但需要注意的是,二手书的价格会受到书本状况、出版年份、版次等因素的影响。图书馆收购价格则是一个相对权威的指标,可以通过查询图书馆的收购目录进行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分别进行估值。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图书,如稀有书籍、古籍等,还需要考虑到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等因素。

除了市场价格,还可以考虑图书的使用价值进行估值。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使用价值较高的图书,可以参考其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估算。

总之,对于捐赠的图书,可以通过市场价格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进行估值,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同时,需要注意估值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避免出现估值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