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有几个中译本?译者分别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呼啸山庄》有几个中译本?译者分别是谁?,第1张

中译版本众多,举例这些:

1、1930年    伍光健    华通书局    

2、1944年    梁实秋    商务印书馆    

3、1949年    罗塞    联益出版社    

4、1980年    杨苡    江苏人民出版社    

5、1986年    方平    上海译文出版社    

4、1994年    梁实秋    海南出版社    

5、1995年    孙恺祥    四川文艺出版社    

6、1995年    徐希法、刘万润    九州图书出版社    

7、1996年    孙致礼    北岳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1998)    

8、2010年    曹博    哈尔滨出版社    

9、2010年    李洪    作家出版社    

11、10、2011年    刘颖    接力出版社    

12、2015年    长江文艺出版社    

13、2016年    宋兆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14、2016年    张玲、张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扩展资料:

主要内容:

十九世纪,在英国约克郡一个阴沉的荒原边上,一个名叫希斯克利夫(Heathcliff)的吉普赛男孩被欧肖(Earnshaw)先生带到了呼啸山庄。

他得到主人之女凯瑟琳(Catherine)的钟爱,然而,凯瑟琳在爱他的同时,又无法拒绝自己想过优裕生活的愿望,而能提供这种生活条件的是凯瑟琳的邻居埃德加·林顿(Edgar Linton)。希斯克利夫无意中得知这些后,便悄然离去。凯瑟琳在愁苦的心情中嫁给了埃德加。

几年以后,希斯克利夫风度翩翩地回来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Isabella)则爱上了希斯克利夫。希斯克利夫不仅买下了呼啸山庄,还与伊莎贝拉结婚。婚后,希斯克利夫的冷淡无情使伊莎贝拉很快枯萎凋谢,凯瑟琳也因为悲伤过度而濒临死亡。

在凯瑟琳弥留之际,希斯克利夫来到她身边,把她抱到窗前遥望那方岩石——童年时代那曾是他们的“城堡”。凯瑟琳说她等待着他们的团圆,然后死去。心神错乱的希斯克利夫在哀悼凯瑟琳、期待死亡中捱过了二十年。他对周围一切人都极端轻蔑、百般折磨,直到凯瑟琳的幽灵在一个严冬的雪夜把他召唤到他们最喜爱的荒原上。

-呼啸山庄

《开明中国历史讲义(未删节版)》(王伯祥宋云彬)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5Y171_D8wn0z7HN-wNPQUQ

提取码:GZDB    

书名:开明中国历史讲义(未删节版)

豆瓣评分:84

作者:王伯祥宋云彬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6-6

页数: 382

内容简介

《开明中国历史讲义》,是开明众多课本和讲义的重要一种,由文史研究大家王伯祥和宋云彬先生合编,共七十讲,内容从三皇五帝到中华民国成立。三十万字写尽中华五千年历史。宏观方面写意勾勒,细节处采用工笔手法,情节丰满,有料有趣。书不受当时政治倾向和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摒弃假大空的说教和预设结论,发乎人文,忠于历史,对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立论公允,识见独到。本次再版精装本,将平装本删除的部分文字重新收录,完整呈现八十年前老开明读物的全貌。更加便于读者阅读,精装本也适合读者收藏。

作者简介

王伯祥(1890-1975),名钟麒,著名文史学者。1922年初,任北京大学中文系预科讲师;后和叶圣陶同时被聘为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1925年,与匡互生、丰子恺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1932年春,就职于开明书店;1953年,在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编著《史记选》《增订李太白年谱》,参与古籍《四库全书总目》的整理。作品主要有《我国三千年来地方制度的演变》《古史辩与经今文学》《三国史略》《四库全书述略》《清史稿述肊》《辛弃疾的生平》《郑成功》《太平天国革命史》《中日战争》等。

宋云彬(1897—1979),著名文史学者。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负责整理校订《辞通》;主编《国文讲义》与《中学生杂志》;1947年赴香港,后任文化供应社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浙江省文史馆馆长、文联主席;中华书局编辑,参与点校《二十四史》,并在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任教。作品主要有《东汉之宗教》《王守仁与阳明理学》《中国近百年史》《中国文学史简编》《明文学史》《玄武门之变》《康有为》《玄奘》《鲁迅语录》《宋云彬杂文集》等。

作者:霍小山

1796年正 初 ,紫禁城举 了盛 的禅位典礼,乾隆将皇位传给了 的 嘉庆,并宣布普免明年全国的地丁钱粮。

这是 乾隆一生中最完美的压轴戏 ,自己当政以来,国泰 安,四海升平,万国来朝,缔造了 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如今,他还能让帝国最 的权 平稳交接,这在中国 历史 上都极为罕见。

乾隆志得意满,自己的 功武略应该已经超越了历朝历代的所有帝王,是名副其实的千古第 完人。

然而, 打脸总是来得飞快。压轴戏之后的第6天,川楚边境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 。这场起义彻底撕碎了康乾盛世的幻梦,乾隆的一生心血,全部灰 烟灭。

这场起义爆发的原因,表 上看起来是乾隆晚年清政府吏治松弛,贪腐严重,导致官逼 反。但本质的原因应该是人口增长超过了 社会 经济发展所能承受的程度,导致国 活的极端困苦,为 社会 动乱提供了温度、水分都很适宜的 壤。

1681年,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并收复台湾,中国内部的战争告 段落。此后,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修 养生 息,中国的 口数量直线上升,相继突破2亿、3 亿 关。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的副使斯当东甚至估计中国的人口达到了35亿。

人口的野蛮生长, 固然是清政府 项了不起的成就,但是这也为 清政府埋下了 颗随时爆炸的地雷 。因为中国的人口在呈几何级数增 , 粮 却只能以算术级数增 。僧多粥少,就会导致粮价和土地租佃价格的直线上升。早在1709年,康熙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在免除天下钱粮的谕旨中说,“户口虽增而土田并 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 ,其谋 焉能给 ?”。

第 年,他 说“ 所以未尽殷 者, 良由承帄既久,户口 蕃,地不加增,产不加益, 不给,理有必然。朕洞瞩此隐,时深轸念”。

不过, 人口压力在康熙时代并未成为 社会 主要问题 ,因为当时全国 口才刚过1亿 关, 且 清朝的领 也还在扩张。领 的扩张可以给中国 带来更多的耕地,更多的耕地可以带来更多 的粮 产量。这就像美国的 进运动 样,东海岸 三州的农 可以去辽阔的 部垦荒种地, 缓解东部地区的 口压力。因此,康熙时代只有江宁、苏州、上海、 福建这 个地 成为缺 区,需要从其他省份调配粮 。

但是到了康熙晚年, 人口压力带来的贫困问题日趋显现 。雍正刚 上台, 就对各省督抚说,“国家休养 息,数 年来,户口 繁,而土田 有此数,非率天下农 竭力耕禑,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

然而,雍正帝 法缓解 口压力,以 于乾隆初年, 价昂贵的情形,已经遍及全国。沃野千 的天府之国四川,雍正 、九年(1730、1731)时, 价每 价格为 4到5钱,到了乾隆 三年(1748)时价格增 到每 1两,最少也 8、9 钱。四川这种粮 产区的 价尚且翻倍,其他那些粮 产量 般般的省份的 价,就更可想 知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登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的“清代粮价资料库”, 检索1736年以后各省按 向皇帝奏报省属各府及直 州厅的主要粮 价格,从 对清代粮价的上涨有 个更具体的认识。

到了 乾隆晚年,人口压力已经成为朝野共识 。1793年,乾隆在上谕中表达了 的忧虑,“生之者寡, 之者众,于闾阎 计诚有关系。若再因岁事屡丰,粒 狼戾,民情游惰, 亩荒芜,势必 不继,益形拮据。朕甚忧之! ”

那么,乾隆有没有解决办法

乾隆时期,有 位著名的江苏学者 洪亮吉 ,对中国 口的问题提出了 的 解。他认为中国 口过剩造成了 计艰难,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前没有 劳永逸的 案,只有两个可以稍微 缓解压力的办法。

一是天地调剂法 ,即靠 然的力量如瘟疫、天灾造成 口的 批死亡,以减 缓 口压力。但是他通过对中国 历史 的研究,认为“ 之遭 旱、疾疫 不幸者,不过 之 、 矣”,对解决 口的迅速增 起不了 作 ; 二是君相调剂法 ,即最 限度的开发资源,政府要制定政策,刺激 产,发展 产,改进 活。洪亮吉虽然没有提出解决 案, 但仍然被后 称为“中国的 尔萨斯”。

清政府在 “君相调剂法” 这 已经做了很多努 。 其 ,清政府鼓励垦荒 ,据统计,从顺治初年到康熙晚年,全国主要省区共垦荒地四 三万 千余顷。雍正五年,政府准许各地 前往云南、贵州 省 开垦,并给予垦荒者参加科举考试的权 。乾隆三 年,政府 励各地 前往新疆开垦 地;

其二,清政府大力推广红薯、玉米这两种美洲作物 , 来填饱 百姓的肚 。这两种神奇的作 物对 地的要求不 ,贫瘠的 区丘陵坡地都可以种植,绝不挤占主要粮 作物的地盘。在乾隆帝的示意下,各地地 政府规定对于种植番薯、 的 地永远免税;

其三,清政府不遗余力的治理 河、淮河、永定河等等喜欢兴 作浪的河流,各省政府也都全力疏浚主要河道。水灾被有效的控制,农业 产的安全得到了极 的保障;其四,清朝 代皇帝都恪守“永不加赋”的祖训,在“量 制出”的财政原则下,多次普免天下钱粮,减轻 负担。仅乾隆 朝所 减免的农业税总数就有20275亿两 银——如此看来,易中天教授说乾隆是 个王 蛋的结论还有待商榷。

但是,正如洪亮吉所预料的, 清政府的这些政策措施只能缓解人口压力,而无法彻底解决人口压力 。其 , 尽管大清帝国的国土面积空前庞大,但是相对于3亿的人口依然捉襟见肘 。到了乾隆后期,真的是能开垦的 地都已经开垦了,不能开垦的 地也都硬开垦了,但还是不够 。道光年间的举 汪 铎曾说,“ 多之害, 顶已禑 稷, 江中已有洲 ,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箐,犹不 养。”根据洪亮吉的研究,平均每个 需农 3到4 亩, 可维持最低 活。然 乾隆 年(1753), 均亩数才约为 386 亩,三 年(1766)为 356 亩, 嘉庆 七年(1812)为219 亩,道光 三年(1833)更是降到186 亩,根本 法维持 众的最低 活标准。 同 时期的英国 均占有耕地10亩。

其 , 美洲作物虽然大力推广,但是根据学者吴慧的估计,从乾隆末年到嘉庆年间,它们的产量也仅仅占全国粮食产量的463% 。侯杨方教授多次强调,“美洲作物对清朝 口巨量增 并突破2亿、3亿直 4亿的作 并不 ,养活中国数亿 口的依然是传统作物”。这个论断其实不 史料证据也能推测,你想那些 区丘陵坡地能有多 积?它们能种植多少番薯和 ?

于兴修 利,可以最 程度的保障农业 产的成果,却不能提 粮 的原有产量;普免天下钱粮可以减少老百姓的经济负担,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提 百姓的 活水平。更何况到了乾隆晚年,清政府日益腐败,地 政府横征暴敛屡见不鲜, 地主豪强兼并土地肆无忌惮,老百姓只能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 滴油,日子根本就过不下去 。加上 江、汉 连年溃堤,水漫千 ,导致当地的 百姓要么抗租暴动,要么另谋出路。英国 嘎尔尼访华使团成员约翰· 巴罗记载:“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 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 ,没有看到任何 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触 所及 是贫困落后的景象。”这绝对不是以偏概全。

在湖北、四川、陕 三省交界地区,有 原始森林,这 群 起伏, 交错,地势险要, 统称为巴 林。这 地贫瘠, 候恶劣,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有 想来这 安家落 户。但是乾隆三 七 年之后,四川、湖北、河南、安徽等省“贫 亦多携带家室,来此认地开荒,络绎不绝”,到了 莲教起义爆发之前,巴 林的 口数已经不下百万。

在这种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封闭的地区,聚集了如此大规模的人群,非常适合民间宗教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这时,只需要 两个野 勃勃的 振臂 呼,就会有百万信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不闹个天翻地覆, 焚幽燕,决不罢休。乾隆皇帝 严厉打 压 间宗教,为此不惜掀起 化恐怖的狂潮,连有传播邪教嫌疑的精神病患者也绝不姑息, 律凌迟处死。可是,乾隆帝深 周纳,千防万防,最终还是功亏 篑, 莲教在巴 林建 起 个庞 的秘密宗教王国,即将卷起腥风血雨。

解决巨 的 口压力,消灭潜藏的动乱因素,乾隆帝唯 的选择就是推动国家经济全 转型,与世界各国贸易,与 历史 潮流接轨,使 产力发 质的 跃。

康乾雍三代,正是欧洲突飞猛进的时期 ,产业 命、交通 命、政治 命蜂拥 起,哲学、经 济、政治、科学上的新理论、新思想、新发明, 新 异。开启 业 命的英国,伴随着 纺 织业的发展,成千上万的的农 离开家乡来到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纯农业 口从15世纪的90%下降到了17世纪的50%,极 的减轻了农村人口的压力。1795年,英国政府还推出“斯宾汉姆制度”,对收入水平达不到标准的产业工人,予以财政补贴。同时,政府还积极帮助失去 地的农 在城市 找到合适的工作,逐步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降低了 社会 的不安定因素。

大量的农民流入城市,使得英国出现了很多人口众多的超级大城市 ,例如伦敦的 口在17世纪末就已经达到了57万人,在整个欧洲 屈 指。城市的庞 口,需要附近的农村提供更 多的奶酪、鸡蛋、牛油等畜牧产品和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这就推动很多农 转型种植附加值 更高的畜产品和乳制品。由于畜牧业所需的 数有限,这就导致更多的农 进 城市,成为产业工人。而 速发展的 业,也完全可以吸纳这些源源不断涌进来的劳动力。而在康乾盛世, 中国的城市化 平却不到7%。

产的棉纺织品由于有规模优势,价格比较低廉,绝大多数的人都能够买得起。其他的 业产品和农业产品也是如此,这就使得 英国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得到提高,生活水平提前进入小康 。据记载, 业 命初期,英国汉普郡农场的 个普通雇 , 三餐的 谱如下:早餐 是 奶、 包和前 天剩下的咸猪 ;午饭是 包、奶酪、少量的啤酒、腌猪 、 铃薯、 菜或萝 ;晚饭是 包和奶酪。星期天,可以吃上鲜猪 。 业 命后期,英国 的 活更是蒸蒸 上。1808年英国普通农 家庭的消费清单上还要加上23加仑脱脂 奶,1磅奶酪,17品脱淡啤酒, 油和糖各半磅,还有1英两茶。 当我再看到同 时期中国普通 众 不果腹 的种种记载,实在是 潮难平。

英国普通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 反过来促进了 产的扩展和就业的增多,进 步消解了英国的人口压力。

再以美国为例,它在18世纪末偷师英国,开始 业 命。1810年,美国 口724万,然而随着 业的发展,本国的劳动 严重不 。于是美国从海外 量吸收移民,从1820年到1910 年,美国的外来移 达到2792万。巨量的外来移民不但解决了美国的产业 缺乏的问题, 且还带来了各种新技术,使得美国的 业可以后来居上。

在 个 向产业 命的国家,数量庞 低廉的劳动 不但不是负担,反 是经济发展的助 推 箭。而 在 个封闭的农业国,数量庞大而又低廉的劳动力不但不是 社会 进步的发动机,反而是 社会 动乱的培养基 。这个道理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为什么最近印度要在中印边界挑事 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印度的 口呈 字塔结构, 壮年劳动 占据绝对多数。印度政府如果能解决这些过剩的劳动 ,那么印度今后的发展将不可限量,但如果印度政府 法为这些 提供充 的就业岗位,那么印度 社会 极有可能会分崩离析。

因此,印度政府觊觎中国的世界 地位,希冀能够取中国 代之,为印度解决就业问题,稳定国内的不稳定因素。

当然, 我们要求乾隆皇帝紧跟世界潮流,推动经济转型,这是 种 后炮的想法 ,作为两个世纪前的中国的领袖,他很难超越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维持统治的思维惯性,我们不能对其有过多的苛责。

而且,即使乾隆帝在 嘎尔尼访华之后,愿意在贸易 放松管制,并有限的效法 ,估计也来不及了,因为此时离 莲教起义已经没有几年时间。 白莲教起义撕碎了康乾盛世的纱幕,葬送了清王朝维持专制统治的所有预防措施 。我们以后 的观点来看,乾隆帝预防 莲教之类的起义,唯 的 案就是改 开放,学习 ,参与世界贸易。

试想,当成千上万的 在中国拔地 起,将会解决多少中国剩余的劳动 ,当成千上万运送 物的货轮驶向中国 的码头,将会补 多少中国粮 的缺口,当成千上万的超级都市在中国如 后春笋般冒出,将会推动多少农村的经济作物 产,当成千上万的棉纺织 业产品流 市场,将会有多少中国 不再穿的破破烂烂、 不蔽体······

可惜 这 切都只是想象 ,已经老态龙钟的乾隆帝坐在太上皇的椅 上,闭 默诵 域密咒,天雷勾地 ,嘛哩嘛哩哄,希望能咒死 莲教起义的 领。

坐在乾隆帝旁边的嘉庆皇帝 脸懵逼。

参考资料:

1、曹树基、陈意新《 尔萨斯理论和清代以来的中国 —评美国学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 历史 研究,2002年

2、丁光玲《清朝前期的 增 与 压 (1644〜1820) 》,复兴岗学报,1993年

3、骆毅《清朝 数字的再估算》,经济科学,1999年

4、张宏杰《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重庆出版社,2016年

5、侯杨 《盛世·康乾》,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

6、韩毅《美国 业现代化的 历史 进程》,2007年

7、侯家驹《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08年

8、吴敌《清代 江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环保问题》, 华师范 学学报:哲学 社会 科学版,

1996年

9、何炳棣 : 《1368 —1953 年中国 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公元1205年,十六岁的 元好问 踏上了人生的科考之路。

这一路,他见那山川灵秀,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一切的人事景物都如此新鲜动人,心中大受震撼。

途中他遇到了一个猎人,正猛地拉弓放箭将天空中双飞的一只大雁射落,而另一只脱网的大雁在空中盘旋哀鸣,久久不去,确信伴侣已死,然后俯冲直下,一头撞死在地上。

读书人茫然地对上猎人得意的眼神,满腹疑惑,他有些不相信世间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他花钱把两只大雁的尸体买下,葬在汾水边,累起高高的石头冢,称之为“ 雁丘 ”。天空中没了那两只双栖双飞的大雁,一时显得颇有些空荡,元好问的心里也仿佛缺失了一块。

他跌跌撞撞地站起来,转身离去,口中反复念叨着: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节选

▲雪山上飞过的雁群。图源/摄图网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问世间情为何物”这个千人千面的问题,问倒古往今来无数有情人。早在两千多年前,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就已经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初见是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上,他们隔琴相知,因琴定情,一见倾心。

司马相如是西汉鼎鼎有名的辞赋家,曾应朋友之邀到了梁国,经常和梁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同游,为梁王写了一篇《子虚赋》,所以,他的才气名声和另一位司马氏不相上下。人们都说,汉武帝时的文人,文莫若司马迁,赋莫若司马相如。

卓文君此前没有见过司马相如,但对他俊雅倜傥的风流才子之名早有耳闻。底下的丫鬟回禀说,司马相如出行的车骑豪华气派,出手打赏也异常阔绰,他从成都受邀来到了临邛小住,现下住在都亭,县令老爷王吉每天都恭敬地往司马相如的住所跑,就算相如称病拒绝见王吉,王吉也照样恭敬如旧。

王吉殷勤的举动使得临邛里的富人们暗暗吃了一惊,大家都对县令的这位贵客深感好奇。这不,就连临邛首富、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也听说了,于是特地备下盛宴,请司马相如务必赏脸一聚。

宴会如期开始了,卓王孙邀请的客人也陆陆续续到来,不久,王吉也到了,却始终不见司马相如的身影。谁知,众人陪着等了大半天,才听小厮来禀报司马相如病了,不能来。王吉一听,决定亲自上门去请司马相如,不得已,相如只好出门赴宴。

司马相如姗姗来迟,刚一露面,坐中宾客上百人,都不由自主地把身体集体前倾——这司马相如长得也太帅了吧!毕竟司马迁也曾亲口承认过司马相如“ 雍容闲雅甚都 (很漂亮)”。藏在帘子背后的卓文君自然也瞧见了。

▲《凤求凰》卓文君剧照。

卓文君作为蜀中的四大才女之一,能诗善画,也有天然一副姣好相貌,“ 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 ”(《西京杂记》),然而,这时看着折服众人的司马相如,卓文君却忽然冒出来一个念头来,她觉得自己似乎有点配不上眼前那个人。

卓文君前不久刚结束了一段婚姻:她十五岁时风光出嫁,轰动整个临邛县,十里长街尽是喜庆的唢呐声,然而两年后,丈夫早死,由于她没有生育,便自行返回了娘家。那段短暂的婚姻就如同一场虚无缥缈的梦,似真似幻,转瞬即逝。

帘子前的宴会还在继续,席间宾客们敬酒都走过好几轮了。这时,王吉站出来对司马相如说:“我很久以前就曾听闻您擅长抚琴,不知道今日有没有这个福气呢?”司马相如见推脱不掉,只好应承下来。

清越的琴声“砰”地一声当空响起,刹那间拨动了帘后人的心弦。

凤兮凤兮归故乡, 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 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此堂, 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 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 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 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 无感我思使余悲。

——《凤求凰》

一曲终了,卓文君掩面落泪,琴中的求偶之意如此炽热直率,她又哪里会听不懂。那天,她作出了一个大胆至极的决定:深夜偷逃出家门,和司马相如私奔,并与他一同连夜返回了成都。

次日清晨,卓王孙发现人去楼空,大怒道:“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意思就是,不孝女本该杀,我不忍心,暂且饶你一命,但是我不会分你一分钱的。

结果,卓文君跟着意中人回到成都后,才发现他家里“家居徒四壁立”。谁也不知道当时卓文君心中是何种感受,只是卓文君没有退路了,人是她自己选的,动过的心亦难以轻易停止。

这个十七岁的女子,毅然把自己的头饰全部典当,筹资在临街开了一家酒铺,她打破了旧时代女子不得抛头露脸的规矩,亲自当垆卖酒。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为证:“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

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自己也换上了犊鼻裤,与雇工们一同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两人的日子过得平淡而真实。

▲成都琴台路司马相如卓文君雕塑“凤求凰”。图源/图虫创意

两年后,在卓文君的建议下,他们回到了临邛,仍然在街市上开酒肆。

卓王孙起初感到很耻辱,闭门不出,后来顾及脸面,又经朋友劝说,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于是,文君又同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两人婚后的日子似乎过得越来越顺遂了。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后,大为赞赏,因而召见了相如。后来,相如又写了《上林赋》,拜为郎,不久又拜中郎将。身处温柔富贵乡的长安地,司马相如逐渐淡忘了千里之外的那位孤枕眠的妻子,打算纳茂陵一年轻女子为妾。

静待丈夫衣锦荣归的卓文君听说后,给长安的薄幸锦衣郎寄去了一封信笺:

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白头吟》

并附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而不悟!”

随后再补写两行: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 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的语气是如此的决绝又不舍,怨恨又抱有希望,她爱得清醒,也爱得深沉。

远在长安的司马相如读完了卓文君的信,不禁惊叹妻子才华横溢,昔日种种柔情蜜意、患难相随等情状一一浮现眼前,令他感到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

他们经历了浪漫夜奔、患难与共、两厢厮守、负心欲变等爱情中常见的历程,幸而最终白首偕老,安居林泉,相守相伴共度余生。这一出经典版的“才子佳人戏”让后世人唏嘘不已,传唱经久。

▲《凤求凰》司马相如卓文君剧照。

不思量,自难忘

一句情真意切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不知引得多少有情人在月老台前虔诚祈祷,又引得多少断肠人在千里孤坟前无处话凄凉?

大文豪 苏轼 一生中也曾轻歌快马过京华,年少登科功名显,更兼美妻在怀,小儿绕膝,兄弟和睦,一家人其乐融融,恰似人生赢家。

公元1057年春天的那场帝国科举,让21岁的苏轼脱颖而出,还差点成为了当年的科举状元。就连文坛盟主欧阳修都在各种场合对苏轼一顿猛夸,说后浪凶猛,老夫当避此人(苏轼),放出一头地。还说,30年后不再有人记得他欧阳修,文坛将是苏轼的天下。

▲苏轼(1037-1101)画像。

与苏轼分享这一份喜悦的是妻子 王弗 ,她比苏轼小三岁,是苏轼老家四川眉山附近的姑娘,家住青神。

王弗如旧时大多的寻常妻子一样,过门后,尽心操持家务,苏轼读书时,她也只是坐在一旁做针线活,没有人知道她其实知书识礼,并且在务实际、明利害方面,似乎远胜丈夫。

直到有一次,苏轼背书,背着背着卡壳了,在一旁的王弗悄悄提示了一句。这让苏轼大吃一惊,拿起书逐一考问王弗,结果她都能答出来。

苏轼做官后,王弗陪同到了凤翔。每次有客人来找苏轼,她都躲在屏风后听双方谈话,客人离去后,她会帮丈夫判断此人值不值得深交。

她知道丈夫心直口快,苏轼也曾对好友说过,他“性不忍事,心里有话,如食中有蝇,非吐不可”,吃了不少苦头,所以她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丈夫在复杂的人性面前少栽跟头。苏轼回忆说,她的这些观察和判断,事后大多得到了证实。

谁曾想,世间好物大多不坚牢,这段美满的婚姻生活仅持续了十年就戛然而止,两人生死殊途。苏轼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王弗病逝,年仅27岁,留下不满7岁的儿子苏迈。

王弗死后,苏轼很长时间都感觉失去了依靠,颇为失落。在王弗去世十年后,他还做梦梦到了她,她正坐在小轩窗边,对镜梳妆,眉眼依旧当年貌,醒来伊人已去。苏轼悲痛欲绝,披衣下床,写下了流传千古、感人至深的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王弗去世第二年,1066年,苏轼的父亲苏洵病逝。朝廷派了官船,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立即辞去官职,护送苏洵以及王弗的灵柩回四川眉山故里,在祖茔埋葬。

▲纪录片《苏东坡》截屏。

居丧期满后,苏轼迎娶了第二任妻子—— 王闰之

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比王弗小八岁,虽不如王弗能干,秉性也比较柔和,遇事顺随,容易满足,但在苏轼最活跃的那些年里,她一直与他相伴,抚养堂姐的遗孤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在苏轼宦海浮沉的生活里,一直和他同甘共苦。

王闰之对东坡的感情很深厚,似乎什么事都听从他的心愿。

她会为苏轼做眉州家乡菜,做他爱喝的姜茶。她也知道苏轼好酒,却又酒量差,但从不阻止苏轼喝酒。如果苏轼心情烦闷,她就会说,我给你弄一些酒吧。在出任山东密州知州时,苏轼对新所得税至为愤怒,回家后看到孩子揪着他的衣裳对他嚷嚷不休。

他说:“孩子们真傻!”

王闰之说:“你才傻。你一天闷坐,有什么好处?好了,我给你弄点儿酒喝吧。”

在一首诗里苏轼记下了这件事,他觉得自己很羞愧,他说他妻子比诗人刘伶的妻子更贤德。因为刘伶的妻子不许丈夫喝酒。

在调任密州知州前,苏轼在杭州收留了钱塘人 王朝云 ——苏轼婚姻里第三个女人,那年朝云才12岁。

据说是王闰之怜悯朝云的身世,见她家境清寒,沦落在歌舞班中,便把她赎出,收为侍女。后来朝云随同王闰之一起侍奉苏轼,去了黄州。也正是在黄州,苏轼纳朝云为侍妾,并为她赐字“子霞”,教她读书认字。

在闰之和朝云的陪伴下,苏轼慢慢从劫后余生的打击中恢复了生气和活力,也恢复了诗词创作。

他们一家在黄州一住就是4年,期间,朝云为苏轼生下一子。老来得子,苏轼很开心,为小儿取名苏遁、小名干儿,还作诗一首: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洗儿》

只可惜世事难料,一年后,朝廷令苏轼改任汝州团练副使,苏轼不敢怠慢,携家登程,一路舟车劳顿,干儿居然中暑不治,夭亡在朝云怀中,“无灾无难到公卿”终究成了一句空话。苏轼悲痛难抑,写下两首诗哭之,其中第二首就是写朝云的: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

——苏轼《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名遁小名干儿颀》节选

此后,苏轼又经历了起复、荣耀、被排挤出京外任、再次被贬的种种波折,闰之已逝,年届花甲的苏轼一贬再贬,到了惠州时,苏轼身边只剩下朝云相伴了。最终,连朝云都先苏轼而去了,年仅34岁。

苏轼站在朝云墓前,想起了当年为官时,一日饱餐后,笑问侍女们他便便大腹中有什么。一婢说“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又有人说“都是机械”,苏轼还是以为不当,直到朝云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才捧腹大笑,大呼:“ 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

当日种种俱成过往,苏轼生命中的三个女子一一路过走远,他们真心相爱,相识相知相守,只是未待共白头,转眼已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纪录片《苏东坡》截屏。

人比黄花瘦

苏轼在墓冢前愁肠百断,一如天上失伴飞的大雁,形单只影,不过人类的情感远更复杂罢了。这种缥缈孤鸿影的凄寂,在几十年后,一位女词人也切身体会到了。

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 横空出世,撑起了一个时代的风流往事,她与 赵明诚 的爱情羡煞旁人,又叫人无尽唏嘘。

她生于一个富于藏书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文名很盛,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也是名门之后,擅长诗文。她从小就得到父母开明的鼓励,研习诗词,并从此走上了一条璀璨又孤寂的文学之路。

李清照的第一个终生铁杆粉,是她的丈夫赵明诚。

两人的缘分始于一个不经意的回眸。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院落里的秋千尚在摆荡,玩野了的少女立在一旁拍了拍手,汗水湿透了身上的薄衣裳。突然看到有客人来访,只好赶紧躲入闺房,一阵忙乱。但李清照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少女,临回房的一刹那,她回首假装嗅院子里的青梅,偷偷斜眼打量了几下来客的模样。

“青梅”也暗示着来人正是她“青梅竹马”的未来丈夫。

赵明诚比李清照大三岁,在汴京做太学生,那天过后不久,他就把年仅18岁的李清照迎娶过门了。婚后,两人意外地三观一致,情趣相投,堪称神仙眷侣。

赵明诚有收藏癖,酷爱金石字画。李清照在他的带动下,两人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收藏家、鉴定家。

他们闲来就会坐在归来堂上烹茶,然后指着堆积的古书,互相提问某一典故出于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率先猜中的人,可以先喝茶。李清照天性博闻强记,往往头一个猜中,一猜中就举杯大笑,以至于茶水都洒在怀里,反而喝不到一口。

那时,两人都以为余生应该就是这样了。

▲李清照(1084-1156)画像。

他们的积蓄,几乎全部投入去购买金石器物和古董字画。为了支持赵明诚的收藏事业,李清照甚至抛弃了女性应有的装饰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叫做“ 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 ”,过上了清贫、简单的日常生活。

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夫妻俩见着了大喜,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但是,由于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入手,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事后,“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而赵明诚反过来,则支持李清照的诗词写作,并在不经意之下成为妻子诗词的“推销员”。

某年重阳节,赵明诚外出做官未归,李清照写了一阙《醉花阴》寄给丈夫,表达自己的思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赵明诚读后,深为妻子的文采折服。但他好胜心很强,于是闭门谢客三天,废寝忘食作了50首词,并把妻子的这阙词藏在自己的词作中间。然后找了几个好友来评鉴,友人陆德夫全部读完后说:

“只三句绝佳。”

赵明诚赶紧问是哪三句。

陆德夫指出后,赵明诚不禁哑然,原来正是妻子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此,赵明诚更加钦佩妻子的才华,而李清照的诗词由此开始了在士大夫中间的传播。

作为千古第一才女的丈夫,赵明诚确实压力很大。

▲李清照塑像。图源/摄图网

如果说李清照的前半生乐中有苦,那么后半生只能是苦中作乐了。

靖康之变后,国家的噩梦开始了,李清照的噩梦也随之降临。

1129年,赵明诚在赴任湖州知州途中染疾去世。46岁的李清照永失所爱,带着一批稀世文物,孤零零地流荡在兵荒马乱的年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此后,天空中一行行大雁掠过,另一端却再也没有了收信人。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但纵观她后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寝食难安,大概只有前半生的那些美好时光,才能让她愁眉稍展吧。

▲李清照的词。图源/摄图网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到了乾隆年间,苏州书生 沈复 更是将他与其妻的爱情佳话,用深情直率的笔调细致地记录了下来,集成一本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 《浮生六记》 ,让后世读者认识了“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林语堂语)——他的妻子 陈芸

陈芸是沈复的表姐,比沈复年长十个月,因倾慕于陈芸的才思隽秀,沈复便立志非她不娶。沈复此人,生在衣冠仕宦的体面人家,住在苏州沧浪亭畔,终生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仅靠卖画为生。

二人婚后琴瑟和鸣,大抵岁月静好也不过如此。

沈复性格爽直,落拓不羁,常带着陈芸外出踏青观光,到沧浪亭中听风赏月,甚至还教她换上自己的衣服,女扮男装去看庙会。

晚间风起了,沈复会为陈芸披衣,见陈芸操劳忙活时,常为她整理袖子,见她出汗了,又连忙妥帖地递过汗巾或者蒲扇。陈芸对此总要像个迂腐的儒生般连声道“得罪”半天,这种“多礼”的举动都被沈复制止了。

▲沈复和陈芸画像。

沈复生平最讨厌吃腐乳以及卤瓜,然而陈芸却很喜欢,于是沈复便同她开玩笑说:“狗没有胃,却喜欢吃粪便,是因为它不知道什么是脏臭;蜣螂团粪球而变成了蝉,是因为它们想修行高飞。你吃这些臭东西,算是狗呢还是蝉呢?”

陈芸听了也不生气,一板一眼地回他:“腐乳的好处是便宜,而且下粥下饭都行,我小时候吃惯了。如今嫁到郎君家里,已经像是蜣螂化蝉,算是飞升高举了,犹且爱吃这个,是因为不敢忘了本来出身;至于卤瓜的味道,还真是嫁到这里,才初次尝到呢。”

沈复在陈芸的影响下,居然也开始爱上了吃卤瓜和腐乳,觉得这两样东西的味道突然变得莫名好吃起来。陈芸就告诉他:“这好比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

不但不嫌弃,两人的感情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亲密起来。

有一年七夕节,陈芸准备了一些香烛瓜果,沈复和她一同在“我取轩”里拜织女。虔诚地许完愿后,沈复变戏法般拿出了此前篆刻好的两枚印章,自己拿了阳文印,阴文印给了陈芸。陈芸一看,这上头正刻着八个大字: 愿生生世世为夫妇 。此后,二人往来的书信上便必定盖着这八个字。

甚至两人还约定如果有来生,那么沈复就做女子,陈芸做男子,以此来弥补今生所受到的限制。

但后来因为家族内部财产争夺,小人拨弄是非,以致陈芸逐渐受到了公婆的冷落排挤,甚至逐出了家门。然而不同于现代许多家庭婆媳剧戏码的是,沈复由始至终都站在陈芸这头,竭力维护周旋,患难之间感情益深。

只可惜家中这些变故使得陈芸辗转得病,血疾发作,病情凶猛,药剂也没有效用了,弥留时只心心念念:“ 知己如君,得婿如此,此生无憾 ”。

▲沈复绘《水绘园旧址图》。

陈芸去世后,沈复在《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中为着妻子的死深感自责。他说,他的妻子虽是个女流之辈,却具有男子的襟怀、才学与见识。自从嫁给他以后,他自己没什么本事,终日为衣食奔走,始终没钱,然而陈芸却能够悉心体察,不加介意。最后缠绵病榻,遗恨而终,这是谁害的呢?他想,大概是他亏负了自己的贤妻兼闺中良友吧。

末了,沈复辛酸地告诫后世夫妇,彼此间虽不可有仇,但也不可以过于情深,因为啊,他觉得:“ 恩爱夫妻不到头 。”

他们缱绻情深如此,似乎正如李白所言“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苦短人生但求一知己,一心人罢了。

参考资料:

1[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钱玉趾:《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情爱原型与现代判定——兼与王立群先生商榷》,《文史杂志》,2008年第1期

3王立群:《历史建构与文学阐释——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为中心》,《文学评论》,2011年第6期

4杨光照、张晓敏:《苏东坡》,纪录片,2017年

5林语堂:《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

6[宋]李清照:《李清照集笺注》,徐培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7陈祖美:《李清照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8[清]沈复著,张佳玮译:《浮生六记》,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

《近思录》( [南宋] 朱熹、[南宋] 吕祖谦 )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zmqL7V8ks_jebbr8vnhbA

提取码:rwpv    

书名:近思录

豆瓣评分:95

作者: [南宋] 朱熹、[南宋] 吕祖谦 编撰 / [南宋] 叶采 集解 / 程水龙 校注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7-8-1

内容简介

《近思录》在历史上一直被奉为理学入门要籍,被誉为“圣学之阶梯”。书成至今八百余年间,传刻、注释、续编、仿编等各种整理形式的文本众多,其中尤以南宋叶采所作《近思录集解》最为重要。叶采《近思录集解》所拟纲目,成为后世《近思录》续编、仿编者所倚重的范式,几为诸家所宗。《集解》一书后世不断翻刻再造,成为南宋后期,元、明、清时期士子进升理学的重要入门津梁。其传本之多、种类之繁,几乎替代《近思录》原书而行传播程朱思想之实,成为《近思录》文献中的中流砥柱。从现存文献资料考察,《集解》也是众多注本中流布最广的,历史上曾广泛流布于朝鲜半岛、日本、美、欧等国家和地区。

《近思录》由南宋朱熹和吕祖谦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语录共622条,分类编辑而成。南宋叶采为《近思录》各卷创建纲目和提要,成《近思录集解》,使得原书体例更形明晰完备,理学思想的表达更趋明朗,是《近思录》系列文献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

叶采《近思录集解》国内现存版本多达三十余种。本次点校,以台北故宫藏元刊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元刻明修本和清康熙年间邵仁泓重订本为主要对校本,同时参校明代前期刻本叶采《集解》(简称“明刊本”)、南宋刻本杨伯嵒《泳斋近思录衍注》(简称“杨本”)、清嘉庆年间江永《近思录集注》(简称“江本”),且对叶采集解本中的疑难字句,引历代《近思录》注本中的相关文字注释于当叶之左。

叶采《集解》校点本后,另附明嘉靖年间贾世祥刻本《近思录》(白文)、历代刊钞叶采《近思录集解》之序跋,以便读者全面认知《近思录》及叶氏注本。

作者简介

原著者:

叶采,生卒年不详,字仲圭,号平岩,建安人。曾先后从蔡渊、李方子、陈淳问学,为朱熹再传弟子。南宋淳佑元年(1241)登进士第,授邵武尉,历景献府教授,迁秘书监、枢密检讨、知邵武军,累官翰林侍讲,乞归。著述除《近思録集解》十四卷外,并有《西铭性理集解》等。

点校者:

程水龙,安徽郎溪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现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近思录》研究专家。已出版专著《<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上古,2008)、《理学在浙江的传播》(上古,2010),古籍整理:《<近思录>集校集注集评(全二册)》(上古,2012),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