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制书签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怎样自制书签,第1张

自制书签的方法示例:

1准备三张颜色不一样的纸,将其中一张纸对折,拆开另一面也对折,拆开后对折变成三角形,从三角形顶部往底部的中心对折,然后对折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角,拆开之后从45度顶角往90度顶角方向对折。

2然后把对着的两个顶角按照视频方法塞进去形成一个正方形,用另外一种颜色的纸按照视频中的比例剪一角,粘在正方形的下方。用黑笔在相应的位置画两个大黑点。

3在另一张纸上画出锯齿形状剪下,在锯齿上粘上双面胶,贴在折成的书签里面做装饰,书签就做好了。

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的,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及标记阅读到什么地方。书签是指为记录阅读进度而夹在书里的小薄片儿。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又衍生出电子书签等,以记录阅读进度和心得。

书签为标记阅读到什么地方,记录阅读进度而夹在书里的小薄片儿,多用纸、赛璐珞、陶瓷等制成。

书签画面随意,取材广泛,哪怕是一张用过的火车票、飞机票都可以当作书签,除图面内容外,艺术化的书签也常在材料和造型上有所创新。书签比折书等记页码方式更方便,对书的损坏度更低,是很好的一种记页码方式。

书签是什么意思?

书签是一个免费的网络收藏夹服务,可以把你在网上看到的任何网页、文章收藏起来,以便你在需要的时候,快捷方便的找到所需内容,并在网上与朋友分享。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能接入网络,就能打开属于你自己的网络书签。有了网络书签,在任何地点、时间都能看到自己收藏的网址。简单地说,书签就是类似于网络收藏夹的东西,就好像是你在网络上的书签和收藏展览。

书签的量词是什么

一张,量词是“张”

附:量词

基本定义

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量词 liàngcí,与代表可计数或可量度物体的名词连用或与数词连用的词或词素,常用来指示某一类别,为名词所指派的物体可按其形状或功用而被归入这一类别(如汉语"三本书"中的"本")。

基本类型

因为量词是用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所以"一个人、两只梨 、三口钟 、一把茶壶"中的"个、只、口、把"以及表示度量衡的"斤、公斤、斗、升、尺、寸、丈"等都是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的不同类型。

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如"一个人"中的"个"。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如"看三次"中的"次"、"看三天"中的"天"。

修饰名词的量词,又可根据名词是否可数分为两种情形:可数名词,如人、桌子;不可数名词,如糖、水。在常见的外语中,一般来说可数名词没有量词,直接把数词后面跟随可数名词,例如:three dogs。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常对可数名词使用量词感到别扭,记忆量词与可数名词的固定搭配用法就更困难了。全世界各种语言中,不可数名词都要与作为度量单位的量词搭配使用,这是普遍的必然规律,例如:一张纸 a piece of paper; 三克糖 three grams of sugar; 两杯水 two cup of water 所以语言学家研究的焦点是可数名词的量词这一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

标签与书签有什么区别???

标签和分类的区别: 1、标签最显著的作用: 一是传统意义上分类的作用,类似分类名称; 二是对文章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描述,类似于关键词。 2、标签和分类还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1)同一篇文章标签可以用多个,但通常只能属于一个分类; (2)标签一般是在写作完成后,根据文章大意进行添加的; (3)标签可以把文章中重点词语提炼出来,有关键词的意义,但是分类没有; (4)标签通常反映了您的主要关注点,比如财经、互联网、体育等等; (5)标签给了我们一条联系他人的纽带,通过标签可以找到您的“同好”。

采纳哦

书签是什么样的

如果是实物,百度上搜搜就能看到,而且也有,书签一般人都是用来记录自己看书的页数的。

书签什么材质的比较好

你要是送别人要是用的多的话铜版纸印比较好,200克左右的10535合适,要是自己用的话就随便喽!纸的或者树叶都可以的。

浏览器上的书签和收藏夹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是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吧。都是将你需要或者是喜欢的东西的网页添加上去,然后为了方便找到而已。我自己用的是手机QQ 浏览器,它的就是叫书签,可是,我感觉和那个收藏夹完全就是一个意思啊。我用这个是可以添加好多的书签都是没有问题,而且也是 没有时间的限制的。

到底是什么是书签

用作题写书名的,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的,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及标记阅读到什么地方,记录阅读进度而夹在书里的小薄片儿[1]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又衍生出电子书签等,以记录阅读进度和心得。

古代书签是什么样的

对于真正的爱书人来说,书签是读书时必不可少的伴侣。“书签”与图书相辅相成,相依相伴。它随着图书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图书的演变而演变。

“书签”是伴随卷轴装书而来的,最初出现在唐代,可能取义于书籍中写有文字符号并具有某种标识作用的竹片

“书签”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唐代,如杜甫《题柏书大兄弟山居屋壁》诗:“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书签”的“签”,在古书上写作“签”。根据《汉语大词典》,“签”是指“竹片或纸片上写有文字符号的一种标识”。所以书签最初可能取义于书籍中写有文字符号并具有某种标识作用的竹片。“书签”这一实物,应当出现在唐代以前。因为“书签”是伴随卷轴装书而来的,我国在晋代就流行以纸为主要材料的书籍卷轴装书。

卷轴装书带有一根用圆木棒做成的轴,形状就像现在带轴的画,存放的方法是卷起来平放在书架上,轴的一端向外。为了区别书的内容和取阅方便,人们就在轴的一端系上署有书名、卷次的小牌子,这就是“书签”。

“书签”通常用竹片做成,考究者用象牙来做,因而有“牙签”的称呼。唐代集贤院所藏四库图书,就分别用红、绿、碧、白四色牙签区分经、史、子、集四部典籍。如果不是精装,就用木、竹、纸为签。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云:“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宋苏轼《书轩》诗:“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唐姚和《题李频新居》:“……劝僧尝药酒,教仆辨书签……”这就是古人关于卷轴装“书签”的记载和描述。

从“挂签”到“浮签”、“题签”

卷轴装书流行到唐代末期,终于被其他形式的书所取代。唐代是写本书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雕版印刷兴起之时。宋统一后,雕版印书业得到空前发展。书籍制作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书籍装帧形式的相应变化。从唐末至宋初,随着印本书籍逐步取代写本书,册页制也逐步代替了卷轴制。所谓册页制,就是积累许多单页装订成为一册。这一时期的“书签”就是封皮上粘贴的用以题写书名的纸或绢条。因为它是贴在封皮上的,为了区别于卷轴装书用的“挂签”,所以又称为“浮签”。

在古籍里,“浮签”常被写做“签”、“面签”、“签题”等。如清胡虔《柿叶轩笔记》:“文澜阁《四库全书》,书皆钞本……其面签皆用绢,经以绿,史以赤,子以碧,集以浅楠,楠木匣盛之。”清黄丕烈《百宋一廛书录》:“(此书)原装十二册,题签皆藏经纸,题曰《淮南子》。”文中的“面签”、“题签”,就是粘贴在封皮上的“书签”。

作为阅读进度、读书疑难处标记的书签之由来

书签是什么做的

什么都可以。

只要是可以做为看书的时候对书页进行标记的就可以。

可以选择具有自己个性的物品

传世拓本者计有: 陆谨庭旧藏北宋拓本

有王文治、陆谨庭跋。首行“碑”字直画上没有伸出,九行“太子洗马李纲”之“李”字木部仅中竖微损,左右二点均未泐连,“天地横溃”之“溃”字可辨。此本可能是除王华德藏本之外最佳拓本,惜今已不知所踪,仅见于王壮弘记载。 陈镛藏本(三行六字)

此本黑墨精拓,裁去损字,白纸镶边,作蝴蝶装,共23页,每页纵183cm,横92cm。前有王夫、汪瀚云题签“宋拓虞恭公碑残字”帖内“公彦珍秘”“卷园”“田氏秘玩”等印8方。后有陈镛、罗振玉等题跋。此本较少出版,是“高”、“室”字未损宋拓残字本(为故宫现藏两本中的一本),残字俱已删去且缺字多,无法通读。但拓工颇精,笔画丰满,有值得参考之处。文物出版社“历代碑帖法书选”系列选入,放大影印,颇宜初学者临习 嘉庆内府旧藏宋拓本 (四行八字)

清初为王闻远所藏,后归毕沅灵岩山馆,毕氏获罪,没入内府,1958年王壮弘于上海征得,初归上海博物馆,转归上海图书馆,该本共25开,册高36厘米,宽223厘米。碑文16开,帖芯高248厘米,宽119厘米。首行“碑”字直画上有伸出,第十三行“天地横溃”之“溃”字可辨。“李纲”之“李”字中竖泐处虽已连及左右二点,然尚未损去,亦属北宋精拓,仅次于王华德本和陆谨庭本。帖前有题签“宋拓虞恭公碑”,但无款帖内钤有“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宝笈三编”“苏斋审定”“覃溪”“东吴王莲泾藏书画记”等印,后有王澍、翁方纲、王文治题跋。

天津延光室有照片略缩小。上海有正书局珂罗版印本。日本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辑入者以及日本《书苑》皆以延光室照片翻印;日本二玄社《中国法书选》辑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系列收入,制版印刷极精。 临川李氏十宝本 (四行八字)

黑纸镶边剪裱经折装,此本装裱时将损泐文字裁去,只留六百四十字,惜有涂墨。后过萧山朱文钧手,五十年代朱氏后人将此本捐献故宫博物院。今藏故宫博物院。前有李春孙题签“宋拓虞恭公碑”翁方纲临衔名补缺,帖内钤有“春孙书画”“双桂斋珍藏印”“宗瀚”“翊煌嗣守”“李翊勋印”“明窗细玩”“东卿过眼”“小鹤”“唐氏宝藏”“志超”“联琇嗣守”“宋直臣子方之裔”“阿难”“虚舟生王澍字若霖今字蒻林”等印,后有翁方纲等跋,光绪间李翊煌有石印本,名碑十品中有收录,印制颇精 四欧堂本 (四行八字)

此本18开,册高329厘米,宽20厘米,碑文12开,帖芯高241厘米,宽144厘米。此本经缪武子、陆谨庭、费开绶、潘祖荫、吴湖帆递藏,现藏上海图书馆。此本首行“碑”字已泐成一白块,末行“泉室麟阁”之“室”字未损,字数虽多,然不少是描涂填墨所为,实乃南宋晚期拓本。前有吴湖帆题签“宋拓虞恭公碑”,王栩缘题“宋拓虞恭公温彦博碑”,李鸿裔题“宋拓温虞虞公彦博碑”。册首有吴湖帆手绘《四欧堂读碑图》及朱臧署端“宋拓虞恭公碑”,帖内钤有“武子”“松下清斋”“陆恭清赏” “吴潘祖荫章”“至宝”“鹤江鉴赏”“四欧堂藏碑印”“罗叔言” “吴潘静淑” “陈泰登印” “湖帆宝此过于明珠骏马”“吴湖帆”“春雨斋图书记”“蜗邃五蛹道人审定宋本”等印,后有陆谨庭、翁方纲、江凤彝、朱昌颐、吴湖帆、潘静淑等题跋,有顾莼、梁同书、李鸿裔、罗振玉、褚德彜、高时显、邓邦述、冯超然、吴梅、张茂炯、蔡晋镛、吴曾源、陈承修、方还、陈曾寿、叶恭绰、李浩生、朱豫卿、沈迈士、沈尹默观款有上海昌艺社珂罗版印本,印刷甚精。 四川王华德珍藏本(四行七字)

此本为北宋早期拓本(大部分文字比陆谨庭本还要清晰),是四川古琴泰斗王华德老先生的珍藏本,共存820余字。是迄今已知的最佳拓本,拓工非常精美,但题跋部分在文革期间丢失。首行“碑”字和“太子洗马李纲”之“李”完全清晰内有王澍、宓炳奎、王华德等鉴印十余枚。可惜王老先生去世后,今已不知所踪。 南皮张之万旧藏浓墨拓

明王世懋跋,惜有涂墨。此本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贵池刘氏藏本

此本首行有残,拓工精,大约只能见到400余字,后有吴平斋、杨守敬长跋。

刘世珩,安徽贵池人。辛亥革命以后,移居上海,以清朝遗老自居。1926年去世后,其子刘公鲁将古籍大量典卖。今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有正书局、艺苑真赏社珂罗版印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办过一次 “宋代花笺特展”,展出了二十多件宋代笺纸。让世人领略到,信笺除了内容,其形式,也有着遗世独立的审美。

如果把宋徽宗《池塘秋晚图》局部放大, 笺纸花押处,可见若隐若现的卷草纹饰,还细细涂上云母状发光物质,随着角度不同也有着缤纷色彩,典雅华贵。除了为人熟知的霸气花押 “天下一人”,这张砑花笺纸,也是帝王的专用物品,代表着宋代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1️⃣

笺,是古代对精美加工纸的统称。供写信或题诗等用的小幅笺纸,称为信笺,也称诗笺。

花笺,又称“彩笺”,纹样与颜色各异。一般尺幅较小。后世把带有纹饰的大幅纸张,如对联纸,也归入花笺之列。有染色、加蜡、砑光、洒金、描金、泥金、彩绘和雕印等工艺。精美典雅的木版水印花笺,为明清以降的文人墨客所珍爱,但其发端,在早远的东晋。

纸张出现之前,中国人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简牍,即竹简和木牍。书写后束绳封泥盖印,完成一“封”信,也是“尺牍”一词的由来。

东汉蔡伦造纸,但尺牍的称呼沿用下来,不过笺纸还要稍晚。直到雕版印刷术出现,以枣木或梨木反字刻版,刷墨印纸,从而形成书页。成语“付之梨枣”,就是指书稿雕版印行;我们把稿件交付刊印雅称“付梓”,也是历史承袭,在木板上刻字叫“梓”。

花笺有了新的发展。

唐笺香艳,五色相争;有才女薛涛裁纸为笺,以适应绝句的四言篇幅。采芙蓉红花为染,压平阴干,将花瓣洒于笺上,是为薛涛笺,也称桃花笺、浣花笺、红笺。

宋笺清雅,素纹暗涌;最爱砑花笺的苏轼,《久留帖》中,花卉纹样依稀可辨;《屏事帖》,几何图案排列有序;而《获见帖》更是布满牡丹草纹,凤鸟穿梭,奢华而低调。

明代发展了彩色的套版印刷,第一块木板印出线条,第二次印红色,第三次印绿色部分…,称为饾(dou)版套印,更出现了图案凸起的拱花。有了批量印刷的技术,文人的审美情趣勃发。除了尺牍,花笺书信涌现出更多美轮美奂的称呼:尺素、雁书、鱼书、鱼素、朵云……

因为文人雅士往往自己设计制作花笺,高雅不入俗流。不仅用来书写绘画,也是传统艺术的载体。

郑振铎先生的描绘:“浅深浓淡之间,毋苟毋忽,虽一丝一叶之微,罔不目注手追,惟恐失样,用力之重轻,点色之缓急,意匠经营,有逾画家。” 是在民国二十三年,重镌付印《十竹斋笺谱》时,对于古人苦心经营,留下的感慨。他还和鲁迅先生辑印了《北平笺谱》,亦是精益求精。

2️⃣

一、要谈花笺,还得先说说纸。

作为四大发明之一,东汉出现以树皮、旧麻布和旧鱼网为原料的“蔡侯纸”,以蔡伦名世。之后皮、竹、草等均用以造纸。根据原料的不同,大致将古籍花笺用纸分为三类:

麻料纸,麻料纸的原料有苎麻、大麻、亚麻等,统称麻纸。始于西汉,盛于隋唐,衰于宋元,绝于明清。麻纸面无光,纤维束较多,易着墨,纸质韧性强,抗老化亦强。

皮料纸,原料主要楮是树皮、桑树皮、青檀皮等。始于东汉,逐渐取代麻纸,产自浙江、安徽、河北等地。纸质较细、制作精良者为绵纸或宣纸。而纸质稍粗,纤维束较多者为皮纸。

竹料纸,始于宋代,南方竹料是其主要原料。因为成本低,一经出现即取代皮纸。竹纸纸薄适中,有黄白两种,以淡**居多。面平滑,背稍涩,夹有沙粒和草棍,韧性差而脆,帘纹宽窄都有,随年代变化为二指至一指左右。

二、历史上比较著名和常见的纸张:

薛涛笺,相传为唐代才女薛涛设计,是一种便于写诗,长宽适度的花笺。原用作写诗,后亦为信纸,甚至官方国札也用,流传至今。

澄心堂纸,相传为南唐后主李煜制,蔡襄有著名的《澄心堂纸帖》,梅尧臣也赞之“滑如春冰密如茧”,可见在文人心中的地位。

金粟纸,始于唐代,采用黄蘖染色,两面加腊砑光而成,是专门用来摹写佛经的名纸。宋时演变成一面加腊砑光的金粟山藏经纸,源于印经盛行,为满足需要,在歙州专制“硬黄纸”。而因海盐金粟寺抄经极多,“金粟笺”便沿袭下来。质地硬密,光亮呈半透明,有浓淡斑点。防蛀抗水,虽历千年,犹如新制。

谢公笺,宋初谢景初创制,是经过加工的染色纸。谢氏受薛涛笺启发,在益州制造“十样蛮笺”,即十种色彩的书信纸。色彩艳丽,雅致有趣,有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十种,与薛涛笺齐名。

高丽纸,又名韩纸,古高丽国所产之纸。以棉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多为粗条帘纹,纸纹大,厚于白皮纸。我国书写高丽纸,大部分是桑皮纸,清乾隆时有仿制的高丽纸。

水纹纸,又名“砑花纸”。迎光能显出帘纹以外的发亮的线纹或图案。制法有二:一为在纸帘上用线编成纹理或图案,凸起于帘面,抄纸时此处浆薄,故纹理发亮而呈现于纸上。其二为将雕图案的木模,用力压于纸面呈现。现代带水纹的证券纸和货币纸,多据此制成。

开化纸,又名桃花纸,因产于浙江省开化县得名。虽薄而韧性强,有帘纹而不明显。始于明代,大量应用于清初至乾隆年间,列为名贵纸品,专供清内府、武英殿及扬州书局印书。

连史纸,是明清著名一时的精良竹纸,以嫩竹为料,又称竹料连四纸。产于福建和江西两省,色洁白,面光滑,背稍涩,没有草棍和毛屑粘附,帘纹约一指。多见于乾隆以后的书籍,为现代古籍修复的必备纸。

3️⃣

文房用纸之精品,笺纸也,其最妙者,为花笺也。独具一番情调,常用于赋诗唱和、鱼雁往来。

花笺的使用在晚清民国达到巅峰。这组翁同龢尺牍,色彩斑斓,美不胜收,令人神往。

晚明之后的花笺,多集结成册为笺谱,融书画、篆刻和印刷为一体。便于笺扇庄售卖时展示。以《萝轩变古笺谱》、《十竹斋笺谱》和文美斋《百花诗笺谱》最为著名:

《萝轩变古笺》,明代吴发祥刻印于天启六年(1626年),是目前传世笺谱中早的一部,堪称古代拱花笺谱之首,是中国早期木版彩印精品。

笺谱由明代颜继祖辑稿,吴发祥刻版,上、下册。上册有颜氏自撰小引三页、列画诗、筠蓝、飞白、博物、折赠、琱玉、闘草、杂稿共八目;下册八目,分别为选石、遗赠、仙灵、代步、搜奇、龙种、择栖、杂稿。

《十竹斋笺谱》,明代胡正言刻印于崇祯十七年(1644),是中国水印木刻的巅峰之作,运用饾版”和“拱花”,成为世界印刷史的亮点,被视作“彩色套印版画的开端”。内有“清供”“华石”“博古”“画诗”等,近三百种图样,蔚为大观。鲁迅先生称之为“士大夫清玩文化之最高成就”,也对日本浮世绘,乃至近代西方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百花诗笺谱》,套装2册。光绪壬辰(1892)年,天津纸局文美斋延请张兆祥,绘制《百花诗笺谱》画稿,刊布发行,成为我国古笺谱的代表作之一。每幅绘有各种花卉,姹紫嫣红,绚丽多姿。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鲁迅和郑振铎在琉璃厂,遍求花笺三百余种,1934年合编《北平笺谱》。线装一函六册,沈兼士题签,鲁迅作序,印二百套。

每一张花笺,都是一枚精湛的艺术拓片,浓墨染玉笺,是道不尽的情愫与情怀。旧时文人的雅趣,心向往之。不过笺纸之美,随着笔墨的远去,也渐如紧锁深闺,令人唏嘘。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全文完,谢谢大家!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