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中国古代历史做出了哪些贡献?
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学家派的创始人,被当代评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大家知道在老子之前,社会上仅有一些哲学观点出现,从《老子》开始形成了系统的哲学理论。因此,鹿邑这块宝地,即是降圣的仙乡,又是东方哲学的发源地。
据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苦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郦道元《水经注》称:“边韶老子碑云老子楚相人也,相虚荒,今属苦,城犹存,在赖游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元初涡河由太清宫南边改道走太清宫北边)。翻阅历代国史,各种词书,名人论著以及《河南省志》、《归德府志》、《鹿邑县志》、《江南通志》、《安徽省通志》、《毫州志》都明确记载,老子生地在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史学界、哲学界、宗教界及研老专家,或著书立说,或撰写老证论文,认为老子生于鹿邑太清宫镇证据凿凿。据《毫州志》记载:“太清宫在城西四十五里,今属鹿邑,老子所生地”。《江南通志》(清顺治时期,今安徽与江苏合称江南省)卷二百,有一项“辨讹”,专门考证旧志中的讹错其中有对李耳的考证。结论是:“李耳,归德鹿邑人,非今江南地。唐宋之毫州,邻六县,惟谯、城父二县今江南境,余俱属河南。旧志载李耳凤阳人物中,误矣”。在重修《安徽省通志》卷二百六十,却有这样两段记载:“太清宫在毫州西四十五里,老子所妊之地,基地犹存,旧名紫极宫,唐天宝二年改”。再一段是:“陈抟为毫州真源人,今河南归德府鹿邑县地,旧志收入颖州,与老子误同,兹并削之”。写得明明白白,自动纠正了过去的错误记载。一九九一年,新华社合肥五月十日电,报道安徽毫州决定举行世界老子学术研讨会的消息称:“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又称聃,是与孔子同时代并齐名的一位古代思想家,也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家乡在与毫州毗邻的今河南省鹿邑县”。实事求是,是我们传统的学风,应该发扬光大。
老子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是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老子是人,但要从宗教文化去研究,他又是神,是道教的教主。群众尊称为老君爷。老子由人而神有一个历史衍化过程。唐代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非突然而来,盖早有“太上玄元”之名。从司马迁讲“盖老子百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说明西汉时已流传着老子修道养寿是活了几百岁的活神仙了。东汉边韶《老子铭》曰:“老子先天地而生”,又曰“老子离合于混沌元气,与三光为始”。老子在后汉时期,已经完全神化,成为尊神、教主,所以汉桓帝于宫中产黄老浮屠之祠,把黄老与浮屠并列,前者是道教的教主,后者是佛教的教主。这里所谓的“黄老”即指老子而言。因此在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命中常侍左官到苦县(鹿邑)祭祀老子。延熹九年(166年)桓帝在濯龙宫亲祠老子。可见这时老子已经成为神圣的教主。现在全国各地都有道教宫观,鹿邑的太清宫始建于汉延熹八年,老君台始建于唐初,香火久盛不衰,老子以太上老君受到群众的尊奉。
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大宝藏—也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第一部名著。其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兵学、美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被誉为百科全书。他的清静无为的学说,一物两项的转变率的辩证理论,深邃的天人之际的哲理,两千五非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道德经》不但影响了汉代以来两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视,已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从古至今注释者三千余家,出版发行量居世界第二。当今,兴起了全球的“老子”热,老学研究空前高涨。最近几年各地连续召开国际性的老子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三年德国举办老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四年鹿邑举办老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五年中国社科院在西安举办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议。这样频繁的国际性研老活动,历史上是没有的,它樗着老学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达到了新的水平。
老子思想所以能够发生这样巨大的历史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对远古以来的文化传统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有着极其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是老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开拓了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立了以“道”为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全主位的影响,并对现代文化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指出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及其存在的根据的形上之“道”,创立了以“道”为核心,包括体体论、辨证法、认识论和人生哲学等内容的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老子的本体思考和方法思考,使“道”真正成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从先秦道家、两汉黄老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对老子道论的继承和对老子提出的诸如“道”、“德”、“有”、“无”、“动”、“静”、“无极”等范畴的援用可以看出,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由于老子思想是一个概念丰富的思想体系, 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因此,它获得了某种特殊的理论品质,蕴藏着许多理论生长点和不同思想体系。所以现代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仍需要借鉴老子哲学思想。老子的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具有启迪意义。他提出了作为人生价值根源和基础的“道”范畴。老子的“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就成为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主张人应顺任自然,反对人对自然的掠夺。在个人与他人、与群体的关系上,老子提出“无争”的处世原则,主张挫脱解纷,和光同尘,反对争功名利禄,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在个体生命的自我完善上,老子提出了“深根固柢”的“长生久视之道”。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文化和生活提供着积极的智慧。我们要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和谐的天下,创造美好的人间。
神话是人类以幻想的方式 ,按照一定的心理、愿望对所接触的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类自身所作的最初的想象和描摹 ,是人类对这些现象所作的经过艺术加工的解释。
有史以前的口头文学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 ,流传下来的不多 ,但其中神话部分却是相当的丰富。
中国古代神话内容极为丰富,但流传下来的古代神话数量不多,篇幅较短,呈现出零散且非系统的特色,也没有专门记载神话的古籍,而古希腊神话自成体系,数量众多,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并且高度地完整、系统,对欧洲文学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对两族神话文本差异成因的探讨,一直吸引着不少中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解读也仁者见仁本文侧重就中国原始神话之所以具有片断化、零散化的特征原因进行探讨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早在公元前的先秦古籍中,如《山海经》、《左传》、《国语》、《楚辞》《吕氏春秋》等,中国著名的古典神话已得到记载。
汉代及三国的《淮南子》、《史记》、《汉书》、《吴越春秋》、《三五历纪》等,以及魏晋六朝的《搜神记》、《述异记》等书中也有许多古典神话的纪录。
神话是对中国各种文学创作较早发生影响的一种体裁,其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物形象化的方法对后世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它的口头叙事形式也成为叙事文学体裁如小说等的先河。
不少神话直接为作家、艺术家提供了创作题材。
其中不少著名神话,还成为人们经常授引的典故。
神话伪美宇价值、历史价值与认识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了解人类童年生活和。
理的钥匙。
它对研究古代社会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神话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中国大百科全书》。
丰富多彩,斑驳灿烂,奠定了我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上古歌谣和神话、《诗经》、先秦散文以及楚辞。
上古歌谣是一种口头文学,不可能全部保存下来,现在只是在一些古代典籍中还能看到零星记载。
上古歌谣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是我们的祖先在进行生产劳动时歌唱的口头丈学。
它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和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源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劳动和生活,为我国后代的文学创作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础,并以无比灿烂的光芒照耀着我国的文学史。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它是通过幼稚的幻想故事,把自然力和古代英雄神化,表现远古时代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可贵的探索精神的一种原始时代的文学形式。
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左传》、《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这些神话按题材大致可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等,其中著名的有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黄帝擒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
神话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神话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对后世作家有积极影响,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它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对后世作家的浪漫主义创作起了积极作用。
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
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
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上古歌谣导引出中国诗歌的最早源头,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产生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大都是国土之音;“雅”是“正”的意思,分大雅七十四篇,小雅三十一篇,共一百零五篇,主要是朝廷之音;“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是宗庙之音。
《诗经》灵活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诗经》中的篇章大都是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叶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及人民的思想感情,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先秦散文分为叙事散文与说理散文两个部分。
先秦叙事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
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孔子编著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都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
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
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
《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
先秦叙事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叙事文学的传统。
先秦说理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
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
《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的汇编,反映的是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
其艺术特点是文质意显,富于逻辑性。
《老子》基本上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它以玄深的哲理思辩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
《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反映了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面貌。
《孟子》的散文体现着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其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亦是道家的又一部经典。
其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之中,奇妙的构思、汪洋恣肆的语言、浪漫的风格,都体现了在诸子散文中的独特地位和辉煌的文学成就。
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
《荀子》一书多为荀子自作,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是儒学的进一步发展。
其文章多为结构严谨、论说周详的专题性论文,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文章峭拔锋锐、质朴无华,体现着法家文章的基本特色。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集门客的集体创作,体制宏大、内容博杂、兼收并蓄是先秦学术思想的一次大规模的总结,也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先秦说理散文以其思想的深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源泉。
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
《楚辞》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
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并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楚辞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价值:
女不仅在生产上起主要作用,而且成为原始聚落中胞族的轴心。
她们常常被说成是人类及万物的创造者。
父系氏族社会建立之后,原始艺术中又出现了男性神话人物形象,而在许多神话人物之间,也便相应地出现了辈分和谱系。
氏族间的聚居和合并出现了部落或部族。
部落、部族及联合部族的出现,带来了部落或部族间的争战,构成了反映不同部落或部族间关系神话的产生基础。
家长奴隶制、部族军事民主制及部落间的争战,为古代神话及英雄史诗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艺术想象的土壤。
中国神话中的共工与蚩尤之战,黄帝与蚩尤之战,以及黄帝集团与炎帝集团间争战的神话,大都具有这种性质。
其表现则是借助人类早期的幼稚的想象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理解。
构成幻想的情节,并被认为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的存在。
神话中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它把远古人民的认识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
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根据原始人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与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象出来的。
从一些神话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处于狩猎经济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处于原始农耕时期的部落,其神话人物大多与农业有关。
当时的人以弓箭刀斧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成为创造和使用这些工具武装起来的能手。
神话中的主人公(神)尽管常常是人间奇迹的创造者,但他们也常常遇到挫折和厄运。
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
原始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特有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原始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认识形式。
它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活动。
处于蒙昧时代的远古人民,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不能超越其生产力低下的状况和对自然抗争的无力状态。
因而在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中,便多是直观、猜测和臆想。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类智力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原始神话一般不再产生。
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文化知识程度的不平衡,在一些实践上还不能有效地控制自然,和在认识上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和自然现象变化等的地区和民族,神话性的幻想仍不可避免,或不能完全避免。
但这些作品与原始神话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
神话中有远古人民种种幼稚的思索和追求,多方面地反映了原始人的宇宙观。
其中往往寓含着原始科学、原始哲学、原始宗教的因素。
相信有超自然的主宰,相信万物有灵,相信灵魂和神灵的存在等种种原始观念和意识,以及图腾崇拜、巫术信仰、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组成远古人民世界观的因素。
在神话中,一切自然现象乃至某些社会存在都被看成是有生命的,都被赋予人的特点和超自然的能力。
神话中的奇禽奇兽、怪神怪物以及氏族神、部落神、雷神、雨神等夸张与想象的形态,都不能和这些观念分开。
神话中对于人和动物、人和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的某些因果联系的认识与想象,是作为处于神话时代的人们意识形态的种种表现而存在下来的。
中华民族的文学,是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干部分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
中国文学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以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审美理想,有自己的起支配作用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理论批判体系。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紧接着兴起的一种新的诗体为楚辞,《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
以创作方法而言,国风和《离骚》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汉魏六朝,出现了新诗体 —— 乐府,强烈的现实感,是乐府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与诗词并列为文学正宗的是散文。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集子是《尚书》。
而小说常被当作街谈巷议之言;戏曲被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
因此,小说和戏曲起步较晚,直至元、明、清才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古代文学虽然在不断发展着,但却表现出异常稳定和凝固化的特点。
因为中国文学大部分在封建社会的小生产土壤中产生,几乎一直在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中,在重视文化思想、并对之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发展。
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凝重稳健的性格。
五、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神话源远流长,它不仅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也为中国文学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神话在人民口头创作史上,甚至是在文学创作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神话是对中国各种文学创作较早发生影响的一种体裁。
它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对后世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中国古代神话的口头叙事形式也成为叙事文学体裁,如小说等的先河,不少神话直接为作家、艺术家提供了创作题材。
其中有些著名神话,还成为人们经常援引的典故,如“盘古开天地”。
神话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与认识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了解人类童年生活和心理的钥匙。
它对研究古代社会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神话在中国古代即受到一些先哲、史家、学者的注意。
他们不仅在著述中加以记述和援引,而且还对神话提出过一些片断的见解、解释和说明。
但更多的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其虚幻想象的成分,企图从中寻找历史的根据。
在文学中,我们能看到神话精神的延续、光大。
神话对文学的影响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 一是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
神话除了被后人直接载录之外,还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
如《逍遥游》之鲲鹏变化,《应帝王》之“凿破混沌”,这两则神话为全文抹上了变幻奇诡的浪漫色彩。
至于曹植采用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洛神赋》,更是利用神话素材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创作。
用神话入诗的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比比皆是,如《诗经,大雅,生民》描述了后稷的种种神迹,楚辞《离骚》中各种神灵纷至沓来。
此后的诗人,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常常以神话入诗,如李商隐《瑶池》诗云:“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就是对神话意象的妙用。
小说、戏曲采用神话作素材的也很多,它主要是借助于神话的奇特的想象,利用神话形象或神话情节进行再创作。
如唐代李朝威的小说《柳毅》,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爱情神话。
明清神魔小说对神话的采用和重塑,达到了此类文学的最高点,其代表作为《西游记》,从孙悟空身上,我们不难看到“石中生人”的夏启、“铜头铁额”的蚩尤、“与帝争位”的刑天以及淮涡水怪无支祁的影响。
此外,如《聊斋志异》、《镜花缘》、《封神演义》、《红楼梦》中也有不少发人深省的神话情节。
可以说,古代神话作为素材,遍布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每一个角落,它经文学家的发掘、改造,在新的作品中重新散发出光芒,使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包孕着浓郁的情感因素。
这些神话意象在历史中固定下来,通过文化积淀,在一代代人的心底流淌,并总是不失时机地通过各种形式,在后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神话对于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文学家的素材,更为重要的是,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神话原型的作品,都可以把作者或读者领入先民曾经有过的那种深厚的情感体验之中,从而缓释现实的压力,超越平凡的世俗。
神话作为原型的意义要比它作为素材的意义更为重要。
当屈原在现实世界中屡遭打击而悲苦无依的时候,他就毅然地转向古老的神话:龙凤结驷,巡游天界,四方求女。
是神话世界巨大的力量,使他从现实世界中超越出来,支持他的人格,抚慰他心灵的创伤。
同时,由《离骚》所抽象概括的某些意象,由于它深沉的神话背景和屈原创造性的提炼,而成为一种稳固的神话原型,在中国文学史上,在一代代作家的笔下传递。
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则不仅是将神话看作素材,而是当成全部的精神寄托,是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的厌弃和对神话感情、神话世界的皈依。
正如荣格所说的那样,“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在同时用千万个人的声音说话。
他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人类的命运,他在我们身上唤醒所有那些仁慈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保证了人类能够随时摆脱危难,度过漫漫的长夜。
”可以说,屈原、蒲松龄等作品都体现了神话原型的精髓和力量。
综上所述,中国神话在构造上和基本意识上的特性,成为决定中国文学的构造和风格的最根本要素。
中国神话在中国广大人民口头创作史上和文学创作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
它一方面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另一方面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
所以也可以说,中国文学起源于中国神话,而神话来源于劳动生产,并且在中国神话的影响下,中国文学进行了升华。
使中国文学以优秀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诱人的魅力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灿烂、伟大的篇章,并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
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
关于老子和《老子》这部书的时代问题,学术界争论较大,尚无一致的结论,一般
认为最后成书于战国时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称,老子应关令尹喜之请,“著
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老子河上公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
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
出土的两种《老子》帛书写本,则皆《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文字亦略有差异。
《老子》历来有多种本于,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河上公本和王弼本两种,道教
以河上本为准。
《老子》采用哲理诗的形式写成,整个哲学思想由“道”展开,“道”是老子思想
的主要范畴,“道”字在书中出现了七十余次。他认为: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态,
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道常无名,无为而无不为,它像水一样,
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
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一书的主旨。
《老子》包含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比较系统地揭示了事物互相对立依存的关系。
他认为善恶、美丑、长短、高下、前后、有无等都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了一方,另一方
也不能存在。他体察到事物的矛盾会相互转化,“反者道之动”是事物运动的规律。在
认识论上,老子则主张“涤除玄览”,静观万物的循环演变。他不重视经验知识,认为
“不出户,知天下”。在社会政治观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并描绘了一幅“小国寡民”
的理想国图画。他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主张“绝仁弃义”。
《老子》成书后,从战国末的韩非起,历代注家蜂起。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
圣义》称,诠疏笺注《道德经》者,六十余家,并对各家特点作了论述。元道士张与材
称:“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①今人严灵峰《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续编,
所收注本共计三百五十四种,八百零一卷,《正统道藏》存有五十余种。
历代注家因时代之不同,注释思想即各具特点,元道士杜道坚《玄经原旨发挥》卷
下说:“道与世降,时有不同,注者多随代所尚,各自其成心而师之。故汉人注者为汉
《老子》,晋人注者为晋《老子》,唐人、宋人注者为唐《老子》、宋《老子》。”且
各人的理解角度不同,有的视之为君人南面之术,有的视之为兵书,有的视之为养生书。
致使《老子》注释书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理解。
道士以《道德经》为祖经,历代注疏者甚众,在诸家注疏中占有很大比重,但同样
因为时尚不同和个人理解的差异,而呈现各自的特点。总的特点是将《老子》宗教化,
从中升华出与宗教相通的内容,以之作为道教教理、方术的根据。
西汉初,黄老学大兴,《老子》成为其主要经典。汉武帝以后黄老学逐渐向黄老道
演化,老子逐步被神化,《老子》亦开始宗教化。东汉时,河上公《老子章句》首先从
宗教角度理解和阐发《老子》,以之作为治国治身和修养成仙的理论依据,这给予当时
的神仙方士以启发和影响。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即有与河上公《老子章句》十分相
似的思想,并汲取《老子》中的许多思想作为理论根据。到东汉后期,《老子》便成为
道教所奉的经典,写出注释书《老君道德经想尔训》,以道教的观点解释《老子》,并
将其作为教科书训育徒众。汉代道教老学的主要特征是黄老神仙长生思想,借用老子的
“道”作为其神仙学说的理论依据,理论思维的水平不太高。
魏晋玄学的产生,给道教老学以新的启迪。曹魏时道士孙登“以重玄为宗”解释
《老子》,为道教老学重玄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石。及发展到唐代,经成玄英、李荣等重
玄派学者的发挥,遂成为道教老学中最有影响的学术流派,成为当时道教解老转代表,
连唐玄宗注疏《道德经》时也深受其影响。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对重玄派深为推许,认为“孙登以重玄为宗,宗旨之中,孙
氏为妙矣”。②重玄派解老有两大特征:
一是援《庄》入老,一是援佛入老。运用这种方法解老使道教的教理教义得到了发
展,进一步深化了道教理论思维水平。
唐初成玄英的《道德经义疏》、李荣的《老子注》系重玄派代表作,显示了唐道教
的理论水平。成、李二人着重阐发“重玄之道”,认为:玄是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
深远之玄,理归于不滞,既不滞有,也不滞无,有无都不执著,故称为玄;人们在不滞
于有、无之后得非有、非无,虽谓之玄,但还不是真道,还不能滞着于此玄,必须对此
非有非无之玄继续否定,直到永不执著,一无滞碍,“寥廓无端,虚通不碍”时,才是
重玄之道。③这是种无限否定的思维进程,通过无限否定证成重玄,其思维方法来源于
佛学中道观。自魏晋迄唐的发展过程中,道教老学逐渐形成了一些不同的流派,有的明
理身之道,有的明事理因果之道,有的明重玄之道,各有学术特色和侧重点,色彩纷呈。
这就给唐代中后期道教老学的集注化创造了条件,这种集注化倾向在蜀中尤为突出。岷
山道士张君相集《三十家注老子》;道士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纂集了成玄英、
李荣等多家注解;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更是引用和评论诸家,总结了汉魏以来
的道教老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唐代是道教老学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之一,
其基本特征是深受佛教哲学的影响,有较高的思辨性。
宋代道教解老之作仍深受重玄派的影响,但又较多地把易学思想引入到《老子》注
解之中,使易、老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宋代道教老学还继承发展了重
玄派对“理”、“心”、“性”等的阐释,给予宋明理学的形成以深刻的影响。
元明以来,道教解老之作仍续有问世。较具代表性的是元道士李道纯的《道德会元》
和杜道坚的《道德玄经原旨》。
这些著作中多以理学术语解老,反映其受宋明理学的影响较大,反映了鲜明的时代
特征。
总之,《道德经》在历代道士的不断注疏中,逐渐注进了新的内容,这是一个《老
子》被逐渐神学化的过程,也是道教思想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包含着较丰富的思
想内容,是研究道教教理、哲学的一大基本来源。
注:
①② 《道藏》第12册725页,第14册341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
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③ 蒙文通辑校本:成玄英《老子义疏》和李荣《老子注》,四川省立图书馆1946
年、1947年石印本。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
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但有关老子本人的记载留下得不多,这就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想像空间,有人把他神化,有人认为他就是太上老君,有关老子的传说不胜枚举,种种的遐想赋予了老子太多的神秘色彩,
那么老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作为国家管理图书的官吏,老子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典籍,在他管理图书的若干年中,周王室日渐衰弱,老子决定离开东周。
他的这一决定诞生了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却也暴露了老子自相矛盾的问题,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说“言者不如知者默”,
走出函谷关的老子,除了给人们留下一部《道德经》外,再也没有任何别的信息,直到现在,老子晚年究竟去了哪里,最后死在哪里,都是一个历史之谜。
《道德经》不过五千言,却涵盖了很多妙义,告诉我们许多法则。几千年前过去了,老子和他的《道德经》一直活跃在我们身边,有关老子的话题一直研究不完,解释不尽,老子研究几乎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公共话题。
〈〈老子与现代生活智慧〉〉
老子的智慧,熔化在你我中间,熔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行动当中,理念当中,大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小到我们公园里打拳、下围棋都是这种,老子的智慧。
同志们如果到福建去,有个叫清源山,清源山有个老君岩,有个老子的石刻雕像,非常有名,有名在什么地方?
这个雕像非常大,就是他的两个耳朵特别大,同志们想一想,为什么老子的耳朵特别大呢?为什么?因为老子叫李耳,姓李,所以他的耳朵上必有特征,他的耳朵特别大。
司马迁,司马迁这位大历史学家,花了18年的心血,写了52万字6千五百个字,给中国的哲学之父、智慧之父,
写评传的话只写了450多个字。你看看,这么大的一部《史记》就写了450多个字,这么一个大的哲学家,为什么?
没有办法,材料没有,材料不够,所以他很严谨。他怎么写的?他一开头写了27个字,他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原来做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守藏者室也,后来又看王朝衰败得太厉害了。不想做了,不想做他就出走了,他要到哪里去呀,他要到秦国去,他要到西域去,要到秦国去,要到西域去。必定经过一个关口,叫函谷关,为什么叫函谷关呢?
两面两山,对峙,中间一道又深又险的小路。所以这条路就像一个“函”字里一样,所以叫做函谷关,必定要经过这个关口。
这一天,守关的长官是叫关令尹喜,又叫令尹喜,守关的长官,那天他到城头上暸望,一看不得了,空中飘过来一团紫气,
一团紫气冉冉而来。关令尹很厉害,他眼睛一看说今天很妙,今天将会有圣人到来,然后他在关上远望,看见一个人,骑着一匹青牛慢慢来了,再一看牛背上的那个人,风度非凡。
远得看不出,近的一看,这不就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吗?高兴得不得了,老子来了,你看紫气飘来,老子来到。然后把他问他,你到哪里去?我要到秦国去,西域去,我呆不住了。
不能,你要走的话,你非答应我个条件。老子说,答应你什么条件?他说,你看你这么一个大思想家,哲学家,你不给我们留一点著作,留一点文字下来。老子说不不不,不留。
老子写下了这部天下奇书,叫《道德经》。
那么老子的《道德经》里面,到底讲了些什么智慧呢?
我们翻开他的书,最先接触到的就是他的道,道路的道,最多接触的也是道。所以我们现代人如果是闻其道,得其道,行其道的话。
那就能够把老子的智慧转化为我们的智慧,把古代人的大智慧转化成为我们现代人的智慧,这是一笔相当丰富的财富。
小 结
从竹简《老子》三个节本看来,节录者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很可能是“东宫之师”为了教育 年轻的太子,节录《老子》而成的临时教材,先从《老子》五千言中切近生活、易于明了的 观点讲起,有意地暂时回避比较高深的理论。故老子关于宇宙本源、辩证发展观、直觉思维 等哲理性强的部分,未加节录;对于老子的军事思想,节录者认为当另作研究,或者不甚同 意老子的观点,故亦从略。关于民本思想、爱民治国理论,节录者可能认为同传统的统治思 想有较大分歧故略而不论。
总之,竹简《老子》的确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老子》抄本。它同《老子》五千言有着很大 的差异,绝非《老子》原本。但它的思想文化价值,古籍考证价值,仍是不可低估的。
从文化思想上看,竹简《老子》对统治者的批评不够激烈,对儒家思想的批评也不突出,反 映了古代儒家同道家的分歧不如以后那么明显,更非势如水火。
从古籍考证看来,竹简《老子》在古籍校勘上有重要意义。通行本《老子》同帛书《老子》 矛盾的地方,竹简《老子》更多同帛书《老子》接近,有些问题可以决千古之疑。不少学者 对此有充分论述。如:“长短相形”优于“长短期较”(王弼本);“万物作焉而不始”优于 “万物作焉而不辞”;“俨兮其若容”应作“俨兮其若客”;“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当作“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用之不足既”(王弼本)本是“用之不可既”;“ 直德若渝”(高亨)本作“质真若谕”,如此等等。凡通行本《老子》可疑之处,靠帛书《老 子》仍难释疑者,校之竹简《老子》,更富说服力。说明竹简《老子》较帛书《老子》更古 ,二者更相近。通行本《老子》经过后人加工,有些地方失去原意。
尊重竹简《老子》,肯定其重大文化思想价值,但不能因此就认定它是一个完本。它不止在 字数上不完整,只及《老子》五千言的五分之二;而且在基本内容上不完整,老子思想中一 些精粹的内容,不见于竹简《老子》,其中必有原因。有人认为竹简《老子》就是《老子》 原本,通行本《老子》比它多出的内容都是后人增加的。这种说法,有两点欠妥。一是与《 史记》关于《老子》“五千余言”的记载显然不合;二是有抬高后代改作者(有人说是老莱 子),贬抑老子本人之嫌,于理颇欠公允,难以令人信服。
本文2023-08-06 17:49: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4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