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贤士用文言文怎么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结交贤士用文言文怎么说,第1张

1 文言文《贤士隐居》的翻译

隐居的士人修养身心潜心做学问,只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不渴求为世人所了解,世人也不了解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可能有这类人,我每每惋惜这些隐士没有传记流传。以前得到的上、虞、李、孟四人的传记讲了四个人的故事,因此恭谨地记录下来。

第一个人是,慈溪的蒋季庄,在宣和年间(1119-1125),蒋季庄蔑视王氏的学说,不参与科举考试,独自关门读书,不随便和人交往。高闶住在明州城里,每一年都四五次拜访蒋季庄的茅庐。蒋季庄听说他来了,一定会忙忙(倒屐)出来迎接,和他在小屋里对坐,兴高采烈的和他,从白天持续到晚上,几乎忘记吃饭睡觉。高闶向他告辞他就会远送几里路,两人相处的很融洽。有人问高抑崇:“蒋先生不喜欢和人交往,却只亲厚您,而你也对他时分眷慕,我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抑崇(估计是专用名词,比如他的号)说:“我整年地读书,每有疑问不能明晰,或者理解不完整有没达到的地方,问题经常堆积到数十个,蒋季庄一一解读,全都迎刃而解。”然而蒋季庄的专长,其他人不一定知道。世人所说“知己”就是这样的吧?

第二个人是王茂刚,住在明州林村一处深壑的山沟里,有一个弟弟不喜欢读书做学问,王茂刚就让他学习谋生的手段以生存,而他自己只专心读书,从不随便出门,尤其精通周易。沈焕是担任通盘州事,曾经去拜访他。他的智趣远远超出了书本典籍的记录。王茂刚做学问气势庄严,考究他做学问所得,似乎是刚刚有收获,求学的过程还没结束呢。

第三个人是顾主簿,不知道是什么人,南渡(南渡长江,南宋)后寄居在慈溪。以清廉坚贞为准则,安于贫穷卑贱,不为世人了解却不悲观。但对于日常生活,即使做小事也一丝不苟。平时早晨起床,等买菜的人从门前经过,问一捆菜值多少钱,按照菜贩所说给钱。其他的买饮食、衣裳也如此。久了人们都相信他佩服他,不忍心欺骗。如果一天的用度足够了,就静心翻阅古籍,不与人交往游玩。乡邻中有不安分守职、武断地强加自己意愿于别人的人,大家都讥笑他说:“难道你是顾主簿吗?”

第四个人叫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守行为固执而廉洁,受到了邻里的尊敬。周日章开学堂教授徒弟,只收取足够自己使用的费用,不符合规矩的钱一分不收。周家很贫穷,经常整天没有吃的,有时邻居送他们一些东西。赠送的东西经常接不上他家的用度,周日章宁愿和妻子忍饿,终究不去请求他人。深冬时穿着纸糊的衣服,有客人来拜访,也高兴的请进来。望着他的面容表情,听他的议论,大家都很惊诧。县尉谢先生送他一件衣服,对他说:“您不曾要求帮助,我自己希望向您表达敬意,接受无妨。”周日章笑着回答到:“一件衣服和一万钟粮食是一个概念,如果我无故接受礼物,这是不明辨礼仪的。”最终推辞了。汪圣锡也知道他的贤德,认为周日章像古代所谓的“独行者”。

这四个人,实在应该写进史书啊。

2 文言文翻译

赵简子在西河游玩非常的高兴,他感叹地说:"怎样才能与贤士处在一起呢?"小舟里有一个人叫乘跪的人说他说:"珠子和美玉是没有张脚的,他们能够离开我们到数千里远的地方,并且还能回来,这是因为人们喜欢他们的缘故;那些士人们有脚,但是他们不来,难道这是你不喜欢他们吗?"赵简子说:"我门下的食客有数千人,早上他们吃不饱,晚上让他门到市里去,晚上吃不饱,早上让他门到市里去;难道我不喜好贤士?"古乘又对他说:"鸿鹄能飞的高飞的远,他所凭借的是他的翅膀背上无毛,腹下无毛,他的大小不过尺寸,离去时,他的身体是那样,高飞对他来说没有一点损害。

3 “朋友”古文是怎么说的

中国古代人对于“朋友”的解释是:“同门(同一个老师)曰朋,同志曰友。”并且对朋友之间不同的友谊关系都有特殊的称谓。

布衣之交:指普通老百姓相结交的朋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可欺,况大国乎?”

刎颈之交:哪怕砍头也不背叛友谊的朋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亦可称之为生死之交。

莫逆之交:指彼此心志相通,情投意合的朋友。《庄子•大宗师》中有:“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杵臼之交:指不嫌对方贫贱而结交的朋友。《后汉书•吴佑传》:“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墉,为佑赁舂。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车笠之交:“指不因贵贱易位而改变友谊关系的朋友。《太平御览》引周处《风土记》记载了吴越一带的风俗:若两人心意相同,结为朋友时,“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卿当下”。

忘年之交:指年龄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赞,因结忘年交。”

总角之交:指幼年时结交的朋友。总角为古代儿童的发式。《晋书•何劭传》:劭字敬祖,少与武有总角之好。”亦称竹马之交。

4 难怪有人说:“交朋友太累了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香如兰——《易·系辞》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语也——贾谊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司马迁不知其人,视其友——司马迁掘井须到流,结交须到头——贾岛近贤则聪;近愚则聩——皮日休百年心如同,谁限河南北?——姚合恩情须学水长流——鱼玄机浅近轻浮莫与交——贯林求友须在良,得良终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变欲知求友心,先把黄金炼——孟郊结交非贤者,难免生爱憎——孟郊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鲍溶人生交结在终始,莫以开沉中路分——贺兰进明择友如淘金,沙尽不得宝——李成用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韩愈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王昌龄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李白相知在急难,独处亦何益——李白交友投分,切磨箴视——周兴嗣。

5 文言文翻译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注释: 居:交往,结交 。 芝兰:香草。

化:同化,与……趋向一致的意思。 鲍鱼:咸鱼。

肆:店铺。 丹:朱砂。

漆:墨漆。 处:相处。

先试着翻译一下,再看下文。 全文翻译: 和品行高尚的人结交,就像走进种植(散满香气的)香草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被它同化了;和品行低劣的人结交,就像走进了卖咸鱼的铺子,时间长了也闻不到它的臭味,也是已经被它同化了;藏朱砂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藏墨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也是环境影响使然啊!)所以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相处之人啊。

1 问大家一点点文言文翻译及时采纳,谢谢

将对前一日,假笔吏于所亲潘允恭,允恭素知若水好危言,谕笔吏使窃录之。允恭见之,惧并及祸,走告丞相乔行简,亦大骇。翼日早朝,奏出若水通判宁国府。……若水袖其书待庑下,舍人谕使去,若水怏怏而退。自知不为时所容,到官数月,以言罢,遂不复仕,隐太湖之洞庭山。

这一段节选于《宋史·列传二一四·忠义十》

解释如下:

即将策对(科举取士的面试)的前一天,向比较亲近的潘允恭借人(笔吏:指担任书写职务的低级官吏)帮着誊写,潘允恭向来知道邓若水喜欢直言,告诉誊写的人偷偷地抄录一份文稿。允恭看了稿子,害怕祸及自己,跑去告诉了丞相乔行简,丞相也非常害怕。第二天(翼:通“翌”,翌日,第二天。)早上上朝,(丞相)上奏让邓若水调出(京城)任宁国府通判。……邓若水揣着(袖:古人放在袖子里)自己写的“对策”等候在走廊里,管事的官员(舍人)让他离开,邓若水怏怏而退。自己明白了这个世界容不了他,到任几个月,辞去职务,就不再做官了,隐居太湖的洞庭山。

2 英语翻译问大家一点点文言文翻译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

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杆弹纺织之法久之,而三百里内外,悉习其事矣按《小尔雅〃释名》及《孔丛〃广服篇》,皆云麻、纻、葛谓之布又《盐铁论》云:‚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可见麻与纻、葛三者之外,古者别无所谓布也但纻、葛或专用之于夏,而麻则兼用之于冬耳 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杆弹纺织之法:有一个老妇人叫做黄道婆,从崖州(今海南)来到松江府,教给人们制作弹棉、纺织的工具 久之,而三百里内外,悉习其事矣:时间长了,方圆三百里的人,都在学习使用她的方法 按《小尔雅〃释名》及《孔丛〃广服篇》,皆云麻、纻、葛谓之布:按照《小尔雅 释名》及《孔丛 广服篇》(两本古籍)解释,都说“布”只是麻、纻、葛(麻布)做的 又《盐铁论》云,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还有《盐铁论》上说,古人老后穿丝织品,其余的,都不过是穿麻布而已,因此,老百姓又叫“布衣” 可见麻与纻、葛三者之外,古者别无所谓布也但纻、葛或专用之于夏,而麻则兼用之于冬耳:可见除了麻、纻、葛三者之外,古代再没有其它的什么“布”纻、葛夏天穿用,而麻则兼用之于冬天。

3 一篇短一点的古文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íe)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jiē)夫!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任巴陵郡的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通顺,百姓和乐,许多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滕子京)就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建筑规模,把唐代名家和现代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并)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重建岳阳楼)这件事我看那巴陵郡的优美景色,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衔接着远处的山,吞吐着长江,水波浩荡,宽阔无边早晴晚阴,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在岳阳楼所看到的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这样,(从这里)向北面直通巫峡,南面直通潇湘,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失意诗人,大多在这里汇聚,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像那连绵不断的雨纷纷洒落,一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在长啸、猿猴在啼叫这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的感情,担心(人家)说谗言、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满眼看到的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起来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香草,小洲上的兰草,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动着金色的光芒,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人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拿着酒杯迎风畅饮,真是喜气洋洋啊!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身居朝廷的高位就为他的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而)退身江湖的远地就为君主担忧这进入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虽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4 经典的文言文我需要一些文言文~不要太长、比陋室铭长一点点左右、

春夜宴桃李园序 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供奉器皿

较之于真正法器的神圣肃穆,供养器中因多为日常用品则显得亲切可爱,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如盛水的净瓶、日用的剪刀、焚香的炉盒等。但又因这些器具都是信众为了表达对佛祖虔敬之心,奉献于寺庙之内、神灵之前供奉品,通常也被作为广意的法器看待。

供养的日常用器中,最有趣者莫过于法门寺出土的蹀躞十二事带。十二事带以铜链为环,坠有有镊子、耳勺、牙签、过泸纲框、食勺、剪子、幡、鱼、镌、燧、水罐等,应为十二器,但一器遗失。十二事带镊长106厘米,耳勺长104厘米,牙签长52厘米,过泸纲框内径52厘米,食勺残长114厘米,剪长10厘米,幡长8厘米,鱼长65厘米,镌长84厘米,燧径76厘米,罐口径72、深57厘米,腰带铜链残长628厘米,可系于腰链之上。十二事带原为云游僧人系于腰间带饰,有部分器物与佛教经典中所说的比丘十八物重合。比丘实际上就是僧侣,《梵网经》记载大乘比丘十八物为僧侣是随身携带的十八种日常用品,可见,法门寺宗教生活的十二事带,真实的再现了比丘十八物的部分内容。通过考量十二器的规格,可知这些小件用品都具有实用价值,若出门云游最为便利使用。十二事带功能之全颇似我们今天流行的“瑞士军刀”,尽管不及瑞士军刀格局紧凑,但僧人云游四海之时将此物挎于腰间,顿时便有了“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境。

除了临潼庆山寺出土的寺院日用品剪刀和法门寺出土的普通铜锁,另一大类日用品是具有贮水功能的器物。庆山寺出土的铜质提梁罐,壶高只有45厘米,并无纹饰。壶或罐带提梁结构为我国传统器形,自商代起便有提梁罐出现,不仅作为贮存用具使用,而且其上镌刻有各种纹饰,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如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鹦鹉纹提梁银壶,就是将功能与审美充分结合的典范。然而庆山寺的提梁罐限于规格,既无审美价值又无实用价值,想来是一般人家专门做来当供养物供奉在佛寺中。二者虽都为唐朝提梁结构的器物,但形制、结构和制作之优劣可谓是霄壤之别。

另一类贮水器是颇具特色的净瓶,形制特征为小侈口、细长颈、圆鼓腹,小平底,在中国传统的器具中非常罕见。净瓶是外来器物,源自于古印度,梵语名称为军持,在汉语中的意思就是水瓶,本是比丘十八物之一。净瓶为佛教用品,僧侣云游时带上净瓶,用于储存水进行饮用和洗涤。晋代《法显传》中最早出现“军持”一词,唐代的《庶物异名疏》中解释“梵语军持,一云军迟。此云瓶也。”唐代高僧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详细描述了军持的分类、器形和使用规则等问题。在印度的佛法中,军持以材质分为两种,瓷质为净瓶,铜铁质为触瓶。但随着军持传入我国,净瓶与触瓶的分类和使用界限在逐渐模糊。

印度净瓶样式即为《南海寄归内法》中描述:长颈,顶端置一小口,肩腹间复开一口,口上有盖,无柄,颈上的口细如筷子,用以饮水,肩腹间的口粗如铜钱,用来灌水。无论是最早出现净瓶的晋代,还是后来的唐宋,尽管净瓶的线条变得更加清瘦修长,但基本式样和它们的印度母形并无太大区别 [1] 。元代以后净瓶器形出现了各种变异。净瓶可因肩腹间是否开口,分为单口净瓶和双口净瓶。临潼庆山寺出土的鎏银宝瓶不带肩腹口,为单口净瓶。鎏银宝瓶为喇叭形口,喇叭状圈足,细颈,高185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5厘米。盖似蘑菇,内有弹性梢子,瓶体通素无饰,瓶腹有缚带的痕迹,可见平时也经常被使用。西安出土的铜质净瓶则为双口净瓶,高235厘米,口径5厘米,腹径125厘米,重095千克,器口呈喇叭状,细长颈,圆肩,斜腹略张,暗圈足,肩部伸出一竖流,流腹圆鼓,口作杯形。

唐代中外文化经济交流频繁,经常可见带有异域风情的金银器,尽管铜器量少,但仍有足以让人惊喜的器物出现。临潼庆山寺出土凤头人面壶,壶高295厘米。细长颈,中部有凸箍一道,喇叭状口,口一侧作流,另一侧连接凤首龙形鋬。圈足亦呈喇叭状,腹上作出六个高浮雕的人头。作为装饰的人面,在五官特征上则显示出不同于中国人五官的特点。人面肌肉丰满,弯眉大眼,小口,直鼻修长而稍高,距口极近,发由额上中分拢于耳前鬓上,结成三节发辫,每条发辫皆两人共用。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考察可以看出,这些人面具有明显的天竺人的面部特征。凤头人面壶的器形和装饰特征,足以证明此装壶来自天竺。加之壶底有多次修补痕迹,说明此壶的主人使用之频繁,亦说明壶主对它既十分喜爱,也十分珍视。在庆山寺出土的众多的器物中,唯有凤头人面壶上被留下了可循的生活印记,也可以算作此壶来历不凡的一个旁证吧。

供养器中最常见的日常用品则是香炉。《大智度论》中指出香作为佛法用具是因为“天竺国热,又以体臭,故香涂身共(供)养诸佛及僧”,可见香在印度的使用一开始便与佛教相伴而生。而在中国,香的存在和使用时间则比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史更为久远。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早在《诗经》描述的时代,无论男女都有佩戴香草的习惯。不仅佩香的行为极为常见,互赠香草表达心意也是当时颇为风雅的活动,“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如果说香草在《诗经》中尚处在物化的状态,那么屈原的《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则将香草与人高洁端正的情操和品行联系起来,创造出“香草美人”这一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艺术形象。孔子曾叹“兰为香王者”,因此后世韩愈所作《幽兰操》,未着一“孔”字,却以“兰”代“孔”,寥寥几十字,充分表达出对孔子的崇敬和爱戴。在中国古典意象中,香草美人总是指代理想的国家制度和英明的国君,然而理想国亦真亦幻,似乎永远也无法抵达,只有当人们点燃香草祛除了现世的污秽和邪气,祝祷天地鬼神,于升起的缥缈奇异的气息中,拉近幻境与现实的距离,理想中的桃花源才仿佛触手可及。

随着树脂类香料的风行,适应茅香类的浅底豆式熏炉在器形上也发生了变化。秦代球形香炉为后来香炉的设计和演变提供了基础,成熟的熏炉在西汉已经出现,茂陵出土的错金银博山炉是汉代香炉中的佼佼者。博山炉设计巧妙,充分的考虑了树脂类香料燃烧和挥发所需要的条件,深炉腹保持炭火的阴燃来帮助香料的挥发,炉顶雕刻的重峦叠嶂将烟孔隐藏起来 [2] ,可使发烟舒缓 [3] ,气味袅娜,正所谓“掩华终不发,含熏未肯然”。

[1] 李晓霞:《军持之研究》,山东大学,2013年。

[2]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 扬之水:《香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佩兰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原植物形态 10 采收与初加工 11 性味归经 12 佩兰的功效与主治 13 佩兰的化学成分 14 佩兰的药理作用 15 佩兰中毒 151 不良反应机制 152 佩兰中毒的症状 153 治疗 16 佩兰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162 来源 163 性状 164 鉴别 165 检查 1651 水分 1652 总灰分 1653 酸不溶性灰分 166 含量测定 167 佩兰饮片 1671 炮制 1672 含量测定 1673 鉴别、检查 1674 性味与归经 1675 功能与主治 1676 用泫与用量 1677 贮藏 168 出处 1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佩兰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佩兰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佩兰 1 拼音

pèi lán

2 英文参考

herba eupatorii [朗道汉英字典]

queen of the meadow [朗道汉英字典]

eupatorii,herb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upatori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ortune eupatorium her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queen of the meadow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ba Eupatori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ortune eupatorium herb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佩兰

佩兰为中药名,出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 的干燥地上部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Herba Eupatori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fortune eupatorium herb(《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佩兰的别名

大泽兰、小泽兰、鸡骨香、香草。

水麦、乱尾凤、女兰、香草、兰泽、香水兰、省头草、孩儿菊[2]。

省头草、香草[3]。

7 来源

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地上部分。

佩兰为菊科植物兰草Eupatoriumfortunei Turcz.的茎叶[3]。

8 产地

佩兰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山东等地[3]。

9 原植物形态

兰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茎横走。茎圆柱形,常紫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叶互生,下部叶常枯萎;中部叶较大,常3全裂或深裂,中裂片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25~45cm,先端渐尖,边缘 有粗糙齿或不规则细齿,两面无毛或沿脉有疏毛,无腺点,叶柄长约1cm;上部叶较小。头状花序排成复伞房状;总苞钟状,总苞片2~3层,紫红色;管状花4~6,白色或带淡红色,两性。瘦果圆柱形,具5棱,无毛及腺点。花期7~11月,果期9~12月。

10 采收与初加工

夏、秋季分两次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11 性味归经

佩兰味辛,性平;入脾、胃经[3]。

12 佩兰的功效与主治

佩兰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佩兰具有解暑化湿,辟秽和中的功效[3]:

佩兰治湿浊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渴[3]。

佩兰治感受暑湿或湿温初起,寒热头痛,身困、胸闷、纳呆:煎服,6~10g[3]。

佩兰煎汤含漱疗牙痛[3]。

13 佩兰的化学成分

佩兰全草含挥发油,主要分为对伞花烃(pcymene)、麝香草甲醚(methyl thymol ether)、橙醇乙酯(nerryl acetate),另含宁德洛非堿(lindelofine);叶、花尚含蒲公英甾醇棕榈酸酯(taraxasteryl palmitate)等。

佩兰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对聚伞花素、百里香酚甲醚。还含宁德洛菲堿(Lindelofine)、香豆精、麝香草氢醌、β谷甾醇、蒲公英甾醇及其酯类等[3]。

14 佩兰的药理作用

佩兰鲜叶或干叶的醇浸出物对动物有毒性作用[3]。

佩兰能使小鼠动情周情暂时停止、排卵受抑制[3]。

佩兰可抗菌、抗病毒。挥发油 胃肠运动[3]。

15 佩兰中毒

佩兰含有挥发油,如蒲公英甾醇、延胡索琥珀酸、甘露醇、宁德洛菲堿等[2]。主要药理作用有祛痰作用,抗病毒,抗肿瘤,促进子宫复旧,增加乳汁分泌,抑制排卵等[2]。

151 不良反应机制

有文献报道,佩兰对哺乳动物内皮细胞有剂量依赖性的毒性作用。[2]

152 佩兰中毒的症状

佩兰中毒表现为呼吸困难、四肢僵直、躯干痉挛、蛋白尿及尿糖阳性等。[2]

153 治疗

佩兰中毒的治疗要点为[2]:

1洗胃、催吐、导泻,促进毒物排出。

2静脉补液。

3对症治疗:给予吸氧或呼吸兴奋剂,纠正呼吸困难。

16 佩兰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佩兰

Peilan

EUPATORII HERBA

162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分两次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163 性状

本品茎呈圆柱形,长30~100cm,直径02~05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的带紫色,有明显的节和纵棱线;质脆,断面髓部白色或中空。叶对生,有柄,叶片多皱缩、破碎,绿褐色;完整叶片3裂或不分裂,分裂者中间裂片较大,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狭窄,边缘有锯齿;不分裂者展平后呈卵圆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气芳香,味微苦。

164 鉴别

(1)本品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弯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眭,偶见非腺毛,由3~6细胞组成,长可达105μm;叶脉上非腺毛较长,由7~8细胞组成,长120~160μm。气孔不定式。

(2)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15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石油醚(30~60℃)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佩兰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于,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65 检查 1651 水分

不得过11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 第二法)。

1652 总灰分

不得过11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6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2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66 含量测定

照挥发油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D甲法)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30%(ml/g)。

167 佩兰饮片 167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茎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的带紫色,有明显的节和纵棱线。切面髓部白色或中空。叶对生,叶片多皱缩、破碎,绿褐色。气芳香,味微苦。

1672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25%(ml/g)。

1673 鉴别、检查

同药材。

1674 性味与归经

辛,平。归脾、胃、肺经。

1675 功能与主治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

1676 用泫与用量

3~10g。

1677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168 出处

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金草的别名 4 来源 5 原形态 6 生境分布 7 化学成份 8 性味 9 功能主治 10 金草的用法用量 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金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金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金草 1 拼音

jīn cǎo

2 拼音名

Jīn Cǎo

3 金草的别名

糖果草、白莲花、竹叶草、牛脷草

4 来源

药材基源:茜草科植物金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otis acutangula Champex Benth[Oldenlandia acutangula (Champex Benth)OKuntze]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

5 原形态

金草 又名:猪粉草、甜仔茶、三捻草《海南植物志》灌木状草本,高2560cm。基部木质;茎几乎不分枝,锐四棱柱形或具翅。叶对生;近无柄;叶片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2cm,宽1525cm,先端急尖或长渐尖,基部圆或楔形,两面无毛,聚伞花序顶生,常为圆锥花序式或近伞房花序状排列,分枝具棱或翅;苞片披针形,广展;无花梗;萼筒陀螺状,长约1mm,顶部4裂,裂片卵形,短于萼筒;花冠白色,筒状,长约4mm,喉部稍扩大,先端4裂,裂片披针形;雄蕊生于花冠管喉部,内藏;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柱头2裂,粗糙。蒴果倒卵形,长225mm,径112mm,先端平或微凸起,具宿存萼裂片,两瓣开裂。种子数枚,近椭圆形,有棱。花期夏未秋初。

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香港、广西。

7 化学成份

茎叶含山柑子萜酮(arborinone),异山柑子萜醇(isoarborinol),计曼尼醇(genmanic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古柯二醇(eryihrodiol), 12齐墩果烯3β, 28, 29三醇(oleanl2ene3β, 28,29tri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acid),豆甾醇(stiginasterol)及谷甾醇(siiOsierol)m。 根含耳草根堿(hedyotine),根茎含耳草堿(auricularine)。

8 性味

甘;微苦;凉

9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主肝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尿路感染

10 金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11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金草的方剂 乌茶酒

前胡1两,秦艽1两,金银花1两,闹羊花根1两,千金草2两。主治:痛风,痹症,风疙瘩,黑肿瘫痪。用法用

千金神草熏药方

全》卷八引袁圣伯方:方名:千金神草熏药方组成:千金草1握。主治:发背、对口已成,肿痛势甚,或已溃未溃

兰草汤

:《增补内经拾遗》:方虚谷言,古之兰草,即今之千金草,俗呼为孩儿菊。其说可据。丹溪以为幽兰,谬孰甚焉

生脉地黄汤

拼音:shēngmàidìhuángtāng《金鉴》卷四十:组成:六味地黄汤加生脉饮。主治:虚劳,

九金六马散

铁马鞭、白马骨、地马梢、紫金藤、马蹄藤、金星草、金惊根、金银花、山红花根、马蹄金、紫金皮、金凉伞根

更多用到中药金草的方剂

用到中药金草的中成药 金樱子膏

拼音:jīnyīngzǐgāo英文: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nyingziGao标准编号:WS3

金钱胆通口服液

拼音:jīnqiándǎntōngkǒufúyè英文:JinqiandantongOralLiqui

洋金花总堿

拼音:yángjīnhuāzǒngjiǎn英文:TotalAlkaloidofDaturametal

金钱草颗粒

拼音:jīnqiáncǎokēlì英文:金钱草颗粒说明书:药品名称:金钱草颗粒别名:金钱草冲剂分类:

金复康口服液

拼音:jīnfùkāngkǒufúyè英文:金复康口服液说明书:药品名称:金复康口服液分类:呼吸系统

更多用到中药金草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金草 《本草乘雅半偈》:[第三帙]兰草

,通神明。核曰∶兰草,香草也。别名都梁香、千金草,即孩儿菊、醒头草也。礼记佩兰。楚辞纫秋兰以为佩

《本草纲目》:[草部卷十四草之三]兰草

淡。开时满室尽香,与他花香又别。朱震亨曰∶兰叶禀金水之气而似有火,人知其花香之贵,而不知其叶有药方

《疡医大全》:[卷八]痈疽门熏药主方

流尽自愈。神验熏药方(吴羹相)如意草(即犁头草)金银花(各五钱)桑叶(三钱)三角峰(又名爬壁蜈蚣,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花部]千金花

此即千金草花。千金草即本经兰草,今所呼孩儿菊、省头草是也。二月宿根再发,紫茎素枝,赤节绿叶,对节生,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九草部上品之下]草之草

此词上片分两层,前两韵是第一层,直接抒写诗人的“长恨”和“有恨无人省”的感慨。作者直接以“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句开篇,乍看似觉突兀;其实稍加思索,就会明白其深刻的感情背景。由于北方金朝的入侵,战乱不息,被占区人民处在金人统治之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却非但不图恢复,还对主张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压制和迫害,作者就曾多次受到打击。这对于一个志在恢复的爱国者来说,不能不为此而感到深切的痛恨。如此“长恨”,在“饮饯席上”难以尽言,所以词人只能用高度浓缩的语言,把它“裁作短歌行”。“短歌行”,原是多用作饮宴席上的歌辞。词人信手拈来,融入句中,自然而巧妙地点明了题面。“长恨”而“短歌”,不仅造成形式上的对应美,更主要的是显示出那种恨不得尽言而又不能不言的情致。“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一句,合用了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和《论语·微子篇》。辛弃疾在这里运用这两个典故,目的是为了抒发他虽有满腔“长恨”而又无人理解的悲愤,一个“狂”字,更突出了他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从遣词造句看,这一韵还妙在用“何人”呼起,以反诘语气出之,大大增强了词句的感人力量;而“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反复咏言,又造成一种一唱三叹,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词人在直抒胸臆以后,紧接着就以舒缓的语气写道:“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一韵三句,均用屈原《离骚》诗句。前两句径用屈原原句,只是“兰”字后少一“之”字,“畹”字后少一“兮”字。“餐英”句则从原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概括而来。兰、蕙都是香草,“滋兰”、“树蕙”,是以培植香草比喻培养自己美好的品德和志节。而“饮露”、“餐英”,则是以饮食的芳洁比喻品节的纯洁和高尚。作者在这里引用屈原诗句,并用“滋兰”、“树蕙”之词,显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节和情操。屈原在忠而被谤、贤而见逐的情况下,仍然坚定地持其“内美”和“修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词人在遭朝中奸臣谗言排挤,被削职乡居的情况下,依然不变报国之志,表明自己决不肯随波逐流与投降派同流合污,沆瀣一气。“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句,仍承前韵词意,从另一个角度表明自己的志节和操守。这里又用一典。《楚辞·渔父》中说,屈原被放逐,“游于江潭”,“形容枯槁”,渔父问他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讨其苦。屈原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也不肯“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渔父听后,一边摇船而去,一边唱道:“沧浪之水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意思是劝屈原要善于审时度势,采取从时随俗的处世态度。词人化用此典,意在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志节情操。

词的下片在批判轻重颠倒、是非不分的社会现实的同时,进一步表明自己决不随世浮沉的处世态度。也分两层,头两韵为第一层,再以沉郁之笔抒写志业难偶的悲愤。头三句“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遥应篇首,意在抒发自己理想无从实现的感慨,情绪又转入激昂。据《世说新语·任诞》载,西晋张翰(字季鹰),为人“纵任不拘”,有人问他:“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耶?”他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词人用张翰的典故,乃是牢骚之气。他的抗金复国理想难以实现,志业难遂,根本不需要那“身后”的虚名。词人接着写为什么会发此牢骚:“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轻。”这一韵是全词的关键所在,道出“长恨复长恨”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南宋统治集团轻重倒置,是非不分,置危亡于不顾,而一味地苟且偷安。这是词人对南宋朝廷腐败政局的严厉批判和愤怒呼喊。最后两韵是下片第二层,通过写惜别再一次表明自己的心志,词人的情绪这时又渐渐平静下来。前三句写惜别,用屈原《九歌》来点明恨别乐交乃古往今来人之常情,表明词人和饯行者陈端仁的情谊深厚,彼此都不忍离别之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一句,又引用两个典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期,社会动乱,政治黑暗,而他本人又“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序》),“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因有是辞。这里词人引用陶诗,表明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荣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以表明自己的心迹。“归与白鸥盟”,是作者从正面表明自己的心迹。据《列子·黄帝篇》载,相传海上有位喜好鸥鸟的人,每天早晨必在海上与鸥鸟相游处,后遂以与鸥鸟为友比喻浮家泛宅、出没云水间的隐居生活。在这里,词人说归来与鸥鸟为友,一方面表明自己宁可退归林下,也不屑与投降派为伍,另一方面也有慰勉陈端仁之意,从而照应了题面。

与一般的离别之词不同,辛弃疾的这首《水调歌头》,虽是答别之词,却无常人的哀怨之气。通观此篇,它答别而不怨别,溢满全词的是他感时抚事的悲恨和忧愤,而一无凄楚或哀怨。词中的声情,时而激越,时而平静,时而急促,时而沉稳,形成一种豪放中见沉郁的艺术情致。此外,词中还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不仅丰富了词的含蕴,而且对抒发词人的志节等,也都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明人李濂《批点稼轩长短句》:意匠经营,全无痕迹。(吴则虞《辛弃疾词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明人卓人月、徐士俊《古今词统》卷十二:几不欲自作一语。(《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版)

清人沈雄《古今词话·词辨下卷》:东坡中秋词,前段第三句作六字句,后段“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又似四字七字句,词品所谓语意参差也。稼轩席上作“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歌声”与“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类是。(《词话丛编》本)

清人陈廷焯《云韶集》卷五:一片幽郁、不可遏抑。运用成句,长袖善舞。郁勃肮脏,笔力恣肆,声情激越。又《词则·放歌集》卷一眉批:悲愤填膺,不可遏抑,运用成句,纯以神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近人吴则虞《辛弃疾词选集》:此词浑如急管繁弦,悲促愤慨。稼轩帅闽未久,纵有扼腕龃龉之情,莅任未久,不应如是之甚。端仁废职家居,相对固不免有牢落之思,离筵赠答之词,亦不作如此倾吐。窃疑此词之题虽云“席上作”实则稼轩赋此词不必为陈端仁亦不必专指赴召事。稼轩帅闽,本非所愿,奉召多时,迟迟而前,《山花子》“三山戏作”一词尤能见其胸抱。此词主旨在“富贵非吾事”一语,稼轩身虽贵,而富贵非其所愿,端仁虽失位,而沧浪容与,长结鸥盟。“乐莫乐新相识”者亦在此。此词妙处皆多于言外见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问题一:唐朝时期的人吃什么? 当时的主食,以面食为主,或者更具体的说,是以饼为主,各种饼多达几十种,在唐代笔记小说《因话录》里就提到「世重饼啖」。在各类史书、小说、诗歌里也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饼,比如蒸饼、煎饼、胡饼、汤饼等等。

当时的肉食,以羊肉为主(吃牛肉在名义上还是犯法要被重判的,猪肉虽有但不太多)。鸡鸭鹅等禽肉,是不算肉的――这里有个小故事,唐初一度禁止御史到地方的时候吃肉,但是唐初名相马周到地方特别喜欢吃鸡肉,然后就被人告状了,唐太宗说「我禁御史食肉,恐州县广费,食鸡尚何与」意思大约是我怕铺张浪费所以禁止御史吃肉,但是吃鸡怎么能算肉呢?

当时唐朝渔猎风气很盛,钓鱼很常见,而且当时有道非常有名的菜,就是「切」,就是当今的生鱼片。打猎打下来的猎物,鹿、兔子、野猪、熊啊,也经常出现在唐人的菜单里。

再说蔬菜,现在很常见的:西红柿、土豆、青椒、红薯、洋葱、辣椒、玉米在当时都没有。即使现在常见的大白菜(当时叫「菘」)菠菜(当时叫「波棱菜」)都不算是常见的蔬菜。白菜当时品相不佳、菠菜则是刚刚引进价格太贵。

当时最常见的蔬菜是秋葵,现在也有,叫「冬苋菜」(此说法来源于吴其浚先生的《植物名实图考》,但古今秋葵并非一回事),杜甫有诗云:「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 」但是已经不大常见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还有吃。另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叫做薤,杜甫同样有诗云:「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现在也还有,名字叫「头」但同样也很不常见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还有。

问题二:唐朝人喜欢吃什么 唐朝美女很胖,感觉这个时期的女人,都很自由。所以,自然在吃的问题上,那是很繁多的。 其实喜欢古代民俗的朋友,可以多找些书籍来看。记得,有一部书讲过,古代女人非常讲究,对生活的细节要求很高。房间时刻要熏香,不间断的熏,各种形状质地的香炉,摆满整个房间。身上要随身携带香囊,穿心盒,时不时的要嚼上几块放在穿心盒中的“郸花吻”(其实就类似于现代的口香糖)。手持的团扇,也必须是名贵的香木制成。洗澡水,叫“兰汤”,丫鬟随着季节的不同,都会采集不同的香花香草来调制“兰汤”。洗完澡,要用“蔷薇露”(类似于现代的润肤露)拍体,而且根据季节的不同,可以采集不同的香花香草来制成“蔷薇露”,穿的鞋和衣服,也得要熏过才穿。太多太多了。睡觉,有香球,一种古代固定在帘帐上的小铁球,直接垂入被褥中,因为有特殊的机关,所以即便在睡梦中整夜整夜的熏香,也不会造成火灾,也不会烧到被褥。住的房间有的人,也会用上等香木来做建筑的材料,或是在修房子的时候,把各种明香放入墙壁当中。太多太多了,不一一例举。现代人看见古代人的细致和讲究,那真是只有艳羡的份。

吃的东西,那更是香气扑鼻。各种用花来烹饪的菜肴,是闺中人的必备。还有用各种花来酿酒。或是有些美人干脆直接把鲜花,鲜草来凉拌,原来古代人也吃莎拉。而且吃的很考究。而明代的美人们,一般都会为了保持身材,每顿只吃小半碗茶泡饭,为的就是茶泡饭的那种清香淡雅,再配上各色鲜花香菜做的一小碟一小碟咸菜,甜菜。喝茶的水,更是无比的考究。讲究的古代人烹茶不会用什么井水,河水来烹茶。而是趁下雪的时候,收集各种花朵上的雪花,让其化成水,再埋在地下。随时想吃茶的时候,就挖出这浸泡过花朵的雪水来泡茶。至于甜点,那更是种类繁多,比如董小宛就是一制作甜品的高手,她喜欢收集各种香花来制成各色香糖。适逢风花雪月的浪漫时节,就会端出几十碟各色的香花制成的各种不同色彩的甜品,来对月斟饮。反正太多了,各位感兴趣,可以去细细的查看资料。你会被古代美人们的精致生活,惊讶的。

问题三:唐朝老百姓吃什么 面食:胡饼、烧饼、汤饼、饺子、馄饨、馒头、笼饼

米:大米、粟米等多种五谷杂粮

蔬菜:苜蓿、胡芹、萝卜、白菜、茄子、菠菜、莴苣、等等

酒:果酒、米酒、葡萄酒

问题四:唐朝末期穷人吃什么 树皮之类能吃的 甚至交换孩童吃 只能说战争悲惨 珍惜和平啊

问题五:请问 唐朝的人是吃什么主食的 自古以来,谷物就成为中国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时至今日,

很多北方人还是以此为主食。

所以唐朝人的主食类别中,“饼”占据了很大比例。

据史籍记载的饼名就有几十骇,比如说蒸饼,煎饼,胡饼,薄夜饼,

混沌饼,夹饼,截饼,烧饼,汤饼等。

白居易有诗云“午斋何俭洁,饼与蔬而已。”

不过这些名称和我们现代的饼还是稍有不同的。

比如说蒸饼,在唐代,蒸饼包括各种各样上笼屉蒸熟的面食,

其中就包括我们现代人吃的馒头。而且除了用纯面作之外,

还可以加入各种馅料。

问题六:唐朝人吃什么肉? 唐僧肉 有营养

问题七:唐朝人吃午餐 谁知道唐朝时的人们午餐、晚饭吃什么呢? 据古籍记载,秦朝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并且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如不守时吃饭或一天吃两顿以上的饭,则被以为是失礼行为。汉朝以后,才开始盛行一天三餐或四餐。到唐朝时,早饭已被称为早点、午饭,也称中饭,吃午 饭,古人说是"过中。

问题八:唐朝农民一日三餐主要粮食是什么吃到什么蔬菜 唐朝人的主食结构,主要是饼和饭。这二者中,饼又占据主要地位。

唐代所说的饼,内容比今天宽泛得多。除面糊以外的各种成型面食,都可以称为饼。而唐人食之最多、最具代表性的饼,有胡饼、蒸饼和汤饼等。

饭在唐朝人主食中的地位,虽然略逊於饼,但仍是不可或缺的主力。而在有些地区,它甚至比饼更受青睐。饭是将谷物整粒煮熟而做成的食品。唐朝人食用的饭多种多样,主要有稻米饭、粟米饭、黍米饭等。稻米饭食用的范围最广。尤其在长江以南产稻地区,它一直是最重要的主食。粟米饭即小米饭,它的食用范围主要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农村。黍米饭是用大黄米(即黍米,有粘性)煮的饭。由於唐代黍的种植量很大,所以黍米饭也是不少地方的主食。

唐代人们食用的蔬菜主要来自园圃的供应,然而采食野菜仍是当时饮食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一来利用野菜充饥,二来也为自己的食物增添新爽的口味。唐朝时蔬菜品种还不是很多,特别是冬天,就连皇宫里也难得吃到新鲜的蔬菜。所以野菜大大丰富了唐人的饮食。 唐人最常采食的野菜包括莼、蕨、薇、荠、蓼、苍耳、马齿苋等品种。 莼菜,又名水葵,属水生睡莲科植物,其叶片浮于水面,我国长江以南多野生,春夏采其嫩叶可作蔬菜食用。 蕨属蕨类植物,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南北荒山中均有生长。其幼叶可食,称蕨菜。春荒时期,新生的蕨菜作为天然食物,往往可以帮助人们度过艰难岁月。薇是豆科植物中的大巢菜,俗叫微菜,多生于山地,味甘,微辛,其蛋白质含量高于同类野菜。荠菜属十字花科植物,多生于田野及庭园,春季鲜嫩时可食。 这四种野菜都很美味,也是唐代的人经常使用于肴馔之中的。

苍耳,又名卷耳,属菊科植物,多生于荒地及路旁。 藜,亦称灰菜,属藜科,南北均产,其嫩叶可食。藿,指豆叶。藜藿经常并称,意为贫贱之菜。这三种野菜味道并不可口,但唐朝的贫穷人家在饥荒的时候必须把它们当做食物用来充饥。 蓼,指水蓼,一年生草木植物,生于湿地、水边或水中。水蓼味辛辣,含有辛辣挥发油,人们一般将其作为调味食物。除水蓼外,同为蓼科的香蓼和青蓼也常被当作野菜食用。

马齿苋,又叫马齿菜,广生于田野、荒坡和农作物之间,夏秋时多可采集。唐人把马齿苋当作难得的佳蔬,连唐朝宫廷有时也吃马齿菜,并以此作为体查民情的一种表示。《唐语林》卷一曾记载:“德宗初即位,深尚礼法,……召朝士食马齿羹,不设盐酪。”

除上述的品种外,唐人采食的野菜还有很多,诸如睡菜、水韭、荇菜、苦菜、堇菜、鼠耳、金盘草、回纥草、孟娘菜、四叶菜等。总之,唐朝人尽最大可能去自然界寻觅野菜,借以弥补食物的欠缺,同时也为自己的日常食物开辟了更多的资源。

问题九:唐朝人吃水果有哪些讲究 唐朝美女很胖,感觉这个时期的女人,都很自由。所以,自然在吃的问题上,那是很繁多的。 其实喜欢古代民俗的朋友,可以多找些书籍来看。记得,有一部书讲过,古代女人非常讲究,对生活的细节要求很高。房间时刻要熏香,不间断的熏,各种形状质地的香炉,摆满整个房间。身上要随身携带香囊,穿心盒,时不时的要嚼上几块放在穿心盒中的“桂花吻”(其实就类似于现代的口香糖)。手持的团扇,也必须是名贵的香木制成。洗澡水,叫“兰汤”,丫鬟随着季节的不同,都会采集不同的香花香草来调制“兰汤”。洗完澡,要用“蔷薇露”(类似于现代的润肤露)拍体,而且根据季节的不同,可以采集不同的香花香草来制成“蔷薇露”,穿的鞋和衣服,也得要熏过才穿。太多太多了。睡觉,有香球,一种古代固定在帘帐上的小铁球,直接垂入被褥中,因为有特殊的机关,所以即便在睡梦中整夜整夜的熏香,也不会造成火灾,也不会烧到被褥。住的房间有的人,也会用上等香木来做建筑的材料,或是在修房子的时候,把各种明香放入墙壁当中。太多太多了,不一一例举。现代人看见古代人的细致和讲究,那真是只有艳羡的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