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鉴定文物、古董的权威单位是什么名称,具体在什么地方?谢谢!
山东省济南市鉴定文物、古董的权威单位是山东省文物鉴定中心,地址是济南市经十路11899号山东博物馆4010室。
山东省文物鉴定中心是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山东省文物局设立的文物鉴定评估专业机构。
山东省文物鉴定中心负责全省司法文物鉴定、馆藏文物鉴定、文物拍卖标的审核以及其他相关的文物鉴定工作,为文物保护、管理和执行有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提供依据。
扩展资料
山东省文物鉴定中心的鉴定范围:
山东省文物鉴定中心属于国家文物局指定的第二批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国家文物局《关于指定第二批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的通知》文物博函〔2016〕1661号)。
山东省文物鉴定中心有专职文物鉴定人员5人,兼职文物鉴定人员29名。文物鉴定范围涉及陶瓷器、玉石器、金属器、书画、杂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建筑及其他等九个门类。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鉴定中心
这个问题有争议
是这样的
黄帝和炎帝是一个部落的首领的称号
并非是指一个人
而蚩尤是一个首领的名字
有争议的点是
大部分人认为
蚩尤打炎帝,黄帝干掉蚩尤,并且吞并了炎帝的部落
但是有少数学者认为,蚩尤就是炎帝之一,是历任炎帝之一
黄帝打蚩尤,就是打炎帝部落
而济南,差不多应该是在炎帝部落或者蚩尤部落
济南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远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东郊龙山镇而被命名。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曾在这此筑城。
名曰泺邑。
后来,齐国又改泺邑为历下。
秦代,属济北郡。
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历下属济南国,其首府设在东平陵城。
西晋永嘉末年(313年前),济南国的首府又由东平陵城迁至历城。
从此,今济南市区成为历代郡国、州府的行政中心。
“济南”一称是因为城位于古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占)之南而得名。
至唐,这一带经济已相当繁荣,据历城县志载:“唐秦琼为济南人,世代冶铁,有‘铸铁秦家’之称”。
宋徽宗政和六年,济南郡改为“济南府”,首府设于历城。
元代时,马克波罗曾描述济南之繁荣“园林美丽,堪悦心目,产丝之饶,不可思议”,当时历城已成为全国游览胜地。
明代,济南开始成为山东省会,曾一直至清代。
1929年7月,正式设立济南市,时有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
1948年9月,中国人民 华东野战军解放济南,设立济南特别市。
1949年5月复称济南市。
1994年2月,济南市被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远古时期中国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领——舜(约公元前22世纪)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
境内发现以红褐色陶器为标志的西河类型(距今8400-7300年)文化遗址10多处。
济南东郊的城子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黑陶为标志的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发现地,这里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城址约20万平方米。
说明济南作为城市的历史在4000--5000年以上。
济南文物古迹众多,有舜文化遗址(公元前22世纪)舜耕山、舜井、娥英河、舜庙,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公元前3世纪),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公元前1世纪),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公元7世纪)和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公元11世纪)等。
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泉城文化有其杰出的地位,为祖国和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
战国时期的齐国大思想家邹衍(今济南章丘人),创立阴阳五行学说,为稷下学派著名学者;扁鹊(今济南长清人),精通内科、妇科、五官科、小儿科,创立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 为中国医学的奠基人之一。
汉初,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
济南郡治设于今济南市章丘平陵城。
汉文帝时,年过九旬的秦博士伏生(今济南市人)口授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使之得以流传后世。
东汉,为济南国,灵帝时,曹操任济南相,政绩颇著。
隋唐时期,佛教在济南十分兴盛,唐代高僧义净(今济南长清人),继玄奘之后赴印度取经, 译佛经百余部,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唐代(公元618-907年)的房玄龄(今济南市人)、秦琼(今济南仲宫人)等均为大唐的开国元勋!
宋开国后,济南称齐洲社会的长时期相对稳定,使济南呈现一派太平盛世景象。
著名诗人黄庭坚曾以“济南潇洒似江南”的诗句赞美济南的湖光山色。
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勤政之余,饱览胜迹,每至一地,总赋诗撰文,为济南山水锦上添彩。
北、南宋之交,济南“二安” 相继蜚声文坛: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今济南长清人),词作情真、意深、语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婉约派”之宗,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 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现在在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畔,及章丘百脉泉边都建立了李清照纪念堂;“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字幼安,今济南历城人),不仅是一位毕生致力于国家 统一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高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词慷慨 悲壮,笔力雄厚,他著有《稼轩长短句》、《稼轩词》等。
现在大明湖内遐园西部建有辛稼轩纪念祠,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金代著名散曲家杜仁杰(今济南市人)博学多才,诗文俱佳,他曾多次同文学家元好问共游济南。
元好问在遍游济南山水后,写下“羡煞济南山水好”、“有心常做济南人”等颂扬之词。
元代,济南文风日盛。
著名者有宋、辽、金三部正史的总裁官张起岩。
另外, 散曲作家张养浩(今济南市人)的散曲造诣极高,元代的散曲至他达到高峰。
书画家赵孟兆元代曾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任职3年间留下许多诗画,最著名者当推《鹊华秋色》图,成为传世之作。
地理学家于钦,亦曾在济南做官,他游览山川,走访故老,考察齐地风土人情,完成了著名地方志书《齐乘》。
明初,曾置山东行省,济南始为山东首府,从此,济南成为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
明代文坛著名的“前七子”之一的边贡(今济南历城人),诗作以清新婉转、平淡和粹、兴象飘逸见长, 对明代文坛产生过较大影响;著名戏剧作家李开先(今济南章丘人),有《宝剑记》等传世;清代著名学者周永年(今济南历城人)是《四库全书》的主要编纂者之一。
中华民国时期,设立济南市。
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生王尽美、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学生邓恩铭等人成立了共产主义学会,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国内建立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之一。
王尽美、邓恩铭还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 一大。
雕版印刷的出现
书册制度
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宋浙本
宋建本
宋蜀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元刻本元浙本
元建本
明刻本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活字本
套印本
插图本
抄本
稿本
批校本
影印本雕版印刷的出现
书册制度
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 宋浙本
宋建本
宋蜀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元刻本 元浙本
元建本
明刻本 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 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活字本
套印本
插图本抄本稿本批校本影印本展开 我国古代的图书,主要是以写本和印本两种形式流传后世的。由于写刻的时代不一,地区有异,写刻者不同,以及抄写方式和刻写方式的差别等原因,古代图书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版本。我们通常把研究这些版本的学问叫古籍版本学。
编辑本段雕版印刷的出现
印刷术是我国发明的,开如发明的是雕版印刷,这应是家喻户晓的事情。所谓雕版,是指用木板雕刻。木板选料有讲究,质地太松不适宜,所以一般用梨木和枣木,前人把刻印书叫做“付之枣梨”, 印书一般都用黑墨,但第一遍印时为了便于三校,有时也用蓝色或红色印,清代以到民国时刻书则多用红印,也有用蓝印,当然也可以不用红蓝试印直接用黑墨印。 雕版印刷发明的时代,明清以来有种种讲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隋文帝开皇时说和唐太宗贞观时说。雕版印刷进入五代,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即不再停留于刻民间需要的日用印刷品以及一些字书、宗教读物,而转入刻印正统的书籍。重点是刻经,这不仅因为在封建社会中经是最主要的、为人所必读的书籍,而且和唐以来推地科举制有很大关系。
编辑本段书册制度
是指书籍的形式,再具体点可以说是单指书籍的外形,而不包括书籍的内容,也不包括书籍的材料,以及抄写、刊刻或其他印刷的方法。 “旋风叶”是从卷子演变成册叶的第一步,或者可以说是从卷子到册叶的过渡形式。翻到哪里就可翻到哪里,查找起来极其方便,即使从头到尾翻一遍也极其迅速,迅速得像旋风一样,于是给它起了个“旋风叶”的名称。旋风叶进一步演变就成了“蝴蝶装”。到蝴蝶装书已不用长条木板印刷而改用长方块木板印刷,成为若干单页装订起来的书籍。
纸面上印版所占的地方,叫“版面”。版面以外空白的余纸,上边叫“天头”,下边叫“地脚”,左右都叫“边”。版面的四周叫“版框”,拼成版框的粗线叫“边栏”,也叫“栏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左右叫“左右栏”。边栏只有一条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在粗线内侧现加一条细线叫“双边”或“双栏”。有“四周单边”、“左右双边”、“四周双边”三种形式,而绝无作上下双边而左右单边的。版面用直线划分成若干“行“。版面中间一行,不刻正文(当然也不刻小注),叫“版心”,也可叫“中缝”。版心往往用花纹或横线分划成三段,花纹按其形状叫“鱼尾”。只有上面一个鱼尾,下面用横线的叫“单鱼尾”,上下都有的叫“双鱼尾”。 蝴蝶装有个缺点,即由于书页的后半页的背面和第二页前半页的背面不相连,读下去必须连翻两页,平时打开书来,也往往遇上空白的背面,不方便。于是,有人把书页的反面对后面折起来(像后来的线装书那样),让书页的两个外边粘在书背上,就成为“包背装”,也叫“里背装”。 现在的线装,是明代中期出现的。其所以出现,当是由于包背装在书背处易于破损,破损了光靠两三个纸捻不能把书脑部分压平伏,书的右上右下两角卷起来很不美观。于是在包背装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即在打孔订好纸捻后,不再用整张书衣而改用两张半页大小的书衣,分置书前书后,然后在书脑处再打孔穿线订成,所以叫线装。线装是有一定规格的,一般只打四个孔,叫“四针眼装”,厚一点的书有时在上下角各多打一个孔,叫“六针眼装”。书衣在明代多用蓝色(也称磁青色)和棕色(也称古色、古铜色),清代则棕色多一点,个别也用混金的,但清末民国时又喜用蓝色。绝大多数用纸裱两至三层,也有用绫或绢裱制的。在前后书衣和正文之间至少订进一张空白纸,有时可多至两三张,叫“护页”或“副页”,也有人称之为“看页”。 明清时喜欢给线装书做“书套”,雅一点也称之为“函”。用硬纸做亲里,外面裱糊蓝布,里面裱糊白纸,把书四边包起,用两个牙签插紧,只空出书头和书根,讲究的则不用蓝布而用锦,有时还把书头和书根也包起来,叫“四合套”。四合套中讲究的更把书头、书根的两块接边处挖成云纹镶嵌,叫“云字套”。但这些书套因为用桨糊裱 ,易被鼠咬,日子外了又易散坏,因此好多人喜欢用所谓“夹板”。这是用两块和书册一样大小的木板,上下两头各穿上一根布带子,把书册夹住扎牢。木板要结实,多用梓木、楠木、花梨木、枣木、樟木之类。此外,还有些文物性的善本书除了用书套或夹板外还常做精致的木匣子或小木箱子装起来,匣里或社会公德同上刻上书名、版本、册数以及收藏者姓名字号。
编辑本段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
宋浙本
北宋继承五代的传统,以官刻为主,官刻中又以国子监词条一即监本为主。 南宋泊本中的官刻本仍以国子监粞为主。当时礴京国子监的书版都被金人弄走了,为了满足读书的需要,新京城颐安府即杭州的国子监覆刻了北宋监本的经注和单疏,现存的《周易正义》、《春秋公羊传疏》、《尔雅疏》就都是南宋初年的监本,不过有的版片已经后来修补过。
宋建本
北宋时福建地区刊刻的书,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两部佛教的《大藏经》,一部是北宋元丰三年在今福州开刻的《万寿藏》,一部是政和二年在同地开刻到南宋乾道八年才完成的《毗卢藏》。 古藉版本学上所说的宋建本,主要是指建宁府建阳县的坊刻本。因为建宁府在宋代属于福建路,而福建地区古称为闽,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闽本。北宋时的建阳坊刻本没有能流传下来,传世的都是南宋时所刻,其为数不多,几不亚于浙本官刻而大大超过杭州的陈、尹诸家坊刻。
宋蜀本
唐五代以来,今四川成都成为与杭州东西对峙的全国雕版印刷中心。北宋开宝四年中央政府专门派人到成都开刻了我国最早的一部印本佛教《大藏经》,也称《开宝藏》,是卷子本,字体颇有唐写卷子本的味道,多少夹杂点北魏字体的成分,现在还保存有一些零卷。早期的蜀本已经看不到了,保存下来的最早也只是北宋末南宋初的刻本,此外都是南宋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辽的刻书技术应是从宋传过去的。刻书中心大概不会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辽的政治中心上京,辽的南京即今北京,倒有成为刻书中心的可能,但也无明文可稽。刻本则长期以来从未有人见过。今天见到的辽刻本,是在山西应县发现的。应县有个佛宫寺,寺里有座辽清宁二年建筑的木结构的释加塔,1974年在塔第四层主像释加牟尼腹中找出六十一件辽刻本。 金初兴时虽然以武力称雄,但也颇重视文化。现存的金平水本为数极少,只有《南丰曾子固先生集》、《壬辰重改正吕太尉经进荘子全解》、《刘知远诸宫调》、《南帝内经素问》、《重编添补分门事苑撮要》、《萧间老人明秀集注》、《新修■音引证群籍玉篇》等几种,基本上都是坊刻。
编辑本段元刻本
元浙本
国子监这个名称当然取消了,但原先南宋的国子监并没有拆毁,而改成了西湖书院,元黄溍《西湖书院义田记》说:“西湖书院,宝宋之太学,规制尤甚,书所刻经史群书,有专宫以掌之,号书库官,宋亡学废,而板库具在。”据考证,其中绝大多数是南宋国子监遗留下来的,也有个别是元代浙江地区刊刻的元浙本。这些地区的家刻本,也和南宋一样还不如官刻之多。现存较有名的有在今浙江淳安的邵桂子编刻《邵氏世谱》,在今江苏松江的业曾南阜书堂刊刻《东坡乐府》,在今江西南丰的西思敬刊刻《元丰类稿》,在今江西南丰王常刊刻《王荆文公诗笔注》。
元建本
元建本上多有牌记,或曰某某书堂,或曰某某书舍,或曰某某精舍,或曰某某书院,一概都是书铺的牌号,和政府设立的书院是两回事。和南宋时一样,在元代官方有时也把书交给建阳书坊刊刻。
编辑本段明刻本
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前期的刻本,基本上延续了元刻本的风格。除了北方的临汾人明后不再成为别具格局的刻书中心,不再有明平水本之称外,大体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系统。即建阳的坊刻建本继续局守一隅成其小系统,此外全国各地几悉继承元浙本系统成为大系统。此大系统的主要特点即和元浙本同样使用赵体字,而且不论官刻、家刻、坊刻在字体以至版式上几无甚出入,仅管刻手有精粗之别。这种所谓明初本以官刻为多。官刻中包括内府本,国子监本,其他中央机构的刻本,地方官刊的所谓书帕本,以为介于官刻和家刻之间的潘府本。明前期家刻本传世的似不如官刻之多。明前期坊刻本除建本外也不算多。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刻本到这个时期起了一次大变化。变化的最显著之点,即字体由前此的赵体突然改换成整齐的欧体,而版式也由前此的大黑口变成了白口。这个变化始于正德,剧于嘉靖,下及隆庆,其中尤以嘉靖时所刻的数量既多,质量又高,成为明刻本以至我国版本史上的一大特色。“嘉靖本”也随之成为了版本目录上的专用词语。 大概由于这种刻书风格新鲜受欢迎,很快传播到外地,不仅影响到外地的家刻,还影响到官刻、藩府刻、坊刻。这种标准嘉靖本的风格,到隆庆时才逐渐起了变化,向后期的万历本过渡。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从万历开始,明刻本又出现不同于标准嘉靖本的新风格。其主要特点仍在字体和版式,尤以字体的转变更为显著,即由原先虽见方板整齐但仍出于南宋浙本欧体的标准嘉靖本字体,转变成为更加方板整齐、横平竖直,而且横细竖粗、完全脱离欧字的新字体。这种新字体世称“方体字”,但也有人称之为“宋体字”。从现有资料来看,开始用这种方体字刻书是在安徽的徽州。明以来徽州人多外出经商,人称“徽商”。徽商们常到南京、扬州、杭州等地活动或定居,往往会把徽州的刻工带过去,同时徽州刻书又常请苏州的文人主持校勘,因此江浙的刻书风气很快受其影响,随之这种方体字刻本普及到全国很多地区。 万历时还出现了一种所谓“写刻本”。所谓“写刻本”,而是由于嘉靖、万历时刻书字体日益整齐规范,最终产生了完全脱离普通书写字体而专用来刻书的方体字,这时再重新用普通书写字体来刻书,就被称之为“写刻”,称其本为“写刻本”。万历时出现的写刻本仍用赵体字,但讲究的已不像所谓明初本的赵体那样笔道丰利刚健,而转趋流利生动。 天启、崇祯两朝的刻本通称为明末刻本。明末刻本中除保持了万历时的方体字和少数写刻者外,在杭州的坊刻中又使用了一种新的方体字。它不像万历时始创的方体字那么方,那么横细竖精,而变为字体稍长、笔画较瘦的方体字,可称之为长方体字,看上去颇有清朗醒目之感。
编辑本段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
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刻本,多数继承了明代后期的传统刻方体字本,其中以万历传下来的方体字为主,也有用天启时创制的长方体字和汲古开创制的扁方体字。这时期的方体字本有粗有精。长方体字的本子比方体字本刻得少。清前期这种方体字本以及写刻本的纸张,一般用厚一点的毛边纸或薄一点的毛太纸,而以毛太为多,早一点的也使用明末刻本常用的质地更差的竹纸,另有用一种白色的纸叫连史纸,这些都比较常见。 清代坊刻的章回小说一般也通用方体字,但多数比明后期的建本小说还要拙劣。清代前期刻本中比上述几种方体字本更具特色的是写刻本。顺治时清世祖还宠用宦官,设立十三衙门,汉经厂等依然存在,内府刻书当仍由宦官掌管。世祖死,宦官即被整肃,其首脑吴良辅处斩,十三衙门撤销,其后修书刻书当转归文职职人员办理。所以清代皇家刻书笼统地自可称为内府本,而习惯上将康熙及其后的专称“武英殿本”,还常简称为“殿本”,而顺治时刊刻的仍称之为内府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武英殿刻书在乾隆整六十年间可说进入了全盛时期。所刻书据统计多至三百零八种,到嘉庆时的二十九部、道光时十二部、咸丰时二部就明显地在走下坡路。进入后期同治一部、光绪二十二部、宣统二部然后清朝的统治结束。
在乾嘉学派的推动下,又一次出现了刊刻古书的高潮。这次高潮和明嘉靖时出现的不完全一样,嘉靖时刻古书重在作诗文,乾嘉时则重在讲学问,所刻古书的特点一是注重校勘,多数要写出校语,叫校勘记或考异。再是不惜工本地刻仿宋本,版式行款一依旧本不让变动。这时期不论仿宋本、写刻本、方体字本一般都有内封面,多数是正面题书名卷数,背面题刊刻者或年月,不像明万历以来坊刻本的内封面具有广告性质。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就刻书事业来看,乾嘉的全盛时期过去之后,到这时却颇有点复苏的气象。其标志则是在好些省会正式办起了公家的刻书机构,叫书局,刻印了大量价廉而质量也不坏的书籍。前此地方官刻书全凭官们个人的喜好或需要,不曾设立过专职的刻书机构,所以这时书局的设立可说是我国出版史上一件大事。以致到民国时好多公私出版机构还承用了书局这个名称,即至今日仍有中华书局之称。 按设置地点来讲,在南京的有金陵书局,人民国幷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即今南京图书馆,有江楚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在扬州的有淮南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在苏州的有江苏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二图书馆),在杭州的有浙江书局(人民国改为浙江省立图书馆附设印行所),在南昌的江西书局,在武昌的崇文书局(人民国改湖北官书处),在长沙的有传忠书局、思贤书局,在成都的有存古书局,在济南的有皇华书局(后改山东书局),在太原的有浚文书局(后改山西书局),在福州的有福州书局,在广州的有广雅书局(人民国改为广雅版片印行所),在昆明的有云南书局,在贵阳的有贵州书局。这些书局刊刻的书,人们通称之为“局版”、“局本”。
编辑本段活字本
不用整片的木板来刻书,而改刻单个可刷印的反体字,不要印书不须雕版用这些单个字拼排就能印,印毕拆散这些单个字又可用来印别的书,灵活而不像雕版印刷那么固定死。所以当年沈括把这种用单个字拼排的书版叫“活板”,后来就称这些拼版用的单个字叫“活字”,印成的书叫“活字本”,以便和整片雕版的刻本相区别。
编辑本段套印本
不论刻本或活字本,一般都用一种颜色来刷印,其中最常用的自然是黑色,试印本或其他特殊情况有用蓝色或红色的。套印本则印一部书一页书用两种颜色,即除黑色外还用红色,而且是把这印黑色的文字和印红色的文字分别刻成两副版片,先在纸上刷印黑色的,再把红色的套上去刷印,刷印成既有黑色即墨色、又有红色即朱色的本子,人们称之为“朱墨套印本”,更常省称之为“套印本”。
编辑本段插图本
在书上配刻了图书的
,通称为“插图本”,也可称“带图本”,再由此派生的以图书为主体的书则通称为“书谱”。这些都是我国雕版印刷中固有的东西。
编辑本段抄本
抄本,过去多写作“钞本”,如今则习惯作“抄本”。这里讲的抄本是指刻本出现后派生的抄本,即绝大多数是从当时已难得的旧刻本抄录及展转抄录的本子。
编辑本段稿本
“稿本”,广义的是凡撰写的文章著作没有付印的都应叫稿本,付印了那原稿也仍是稿本。但古籍版本里的稿本,只是指总论第一章古籍范围之内的书籍的稿本。此外的近现代人著作的稿本如是名字且有价值者自宜珍藏,但不在这古籍的稿本之列。
稿本又应分为三类,即“原稿”、“清稿”和“写样待刻稿”。原稿:是作者的手稿,一般是亲笔。清稿:原稿往往要经作者涂改,涂改得多了,就由作者自己或请别人重抄一遍,叫清稿。写样待刻稿:著作要刊刻时,如第三章所说要在印好的方格纸上用刻书的字体、刻书的要求把全书腾写一遍,叫做“写样”。
编辑本段批校本
“批校本”,是一个笼统的广义词,它包括了“批本”、“校本”、以及既校又指的“批校本”。批本:是在刻本或抄本上施加批评圈点。校本:是在刻本或抄本上用其他刻本抄本或其他古籍来校出异文,改正文字。批校本:这是狭义的批校本,即指既校又加圈点评语的本子。
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叫“过录本“的,是借到了一部名人或有价值的批本、校本或批校本,自然另找一部相同的刻本把这种批校原样过录在上面。
编辑本段影印本
这里所说的是影印本,是狭义的专指我国古籍的影印本,是把古籍的刻本以及前面讲过的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抄本、稿本、批校本等摄影后制版印刷,
印成基本上保留原书面貌的本子。这种摄影和制版的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这以前要新本子保留原书面貌,只能用前面讲过的仿刻、覆刻等办法,但即使最精细的覆刻,也不如这种影印的新技术之能不走样。因为这种新技术引进后,很快地“洋为中用”用在影印古籍上面,从清后期开始,到民国时已基本上取代了前此仿刻、覆刻而成为古籍出版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国用来影印古籍的技术,大体有石印、珂罗版印、金属版印、照相胶版印几种。
李清照是宋代人,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弟子、“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文坛地位崇高,她又嫁与皇族赵明诚,故与主流文学圈颇有往来,其创作得到推重。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是唯一被经典化的女词人——其他女作家虽可能受称赞,但很少被视为一个时代创作的代表,也很少被模仿。
十六岁那年,她的两阙新词轰动整个京师,其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更是成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
扩展资料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参考资料:
山东古代名人(哪个省敢比较) !!!!
姜尚 周代齐国的始祖,军事家、政治家。姜姓,吕氏,名望。西周初年辅佐武王灭商有功,俗称“姜太公”。兵书《六韬》,相传是他的著作。
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颍上(颍水之滨)人。春秋初期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今传《管子》一书,系后人依托之作。
司马穰苴 春秋时齐国大夫,军事家。田氏,名穰苴。官司马,深通兵法,曾击退晋燕军队。战国时齐威王整理古司马兵法,将他的兵法附其中,称《司马穰苴兵法》。
晏婴(?~前550)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传世《晏子春秋》一书,系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
颜子(前521~前490)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最赏识的弟子。名回,字子渊,品行卓冠群科。早卒,孔子极悲恸。后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复圣”。
孙武 字长卿。齐国人。春秋末期军事家。其著作《孙子兵法》,是我国杰出的兵书。
左丘明 鲁国人。春秋末期史学家。相传曾著《左传》,又传《国语》亦出其手。
曾子(前505~约前432)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宗圣”。相传著有《孝经》和《大学》。
鲁班 公输氏,名般,亦作班、盘,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建筑工匠,后世建筑工匠、木匠尊为“祖师”。
墨子 (约前468~前376)名翟。古小邾国(今滕州市)人。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现存《墨子》五十三篇。
吴起(?~前381)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战国时军事家。现存《吴子》六篇。
孙膑(约前380~前320)生于齐国阿鄄之间。孙武的后代。战国时军事家。著作有《孙膑兵法》。
扁鹊 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卢(今山东长清)人。战国时医学家。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著作有《孟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亚圣”。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道家的代表人物。有《庄子》一书传世。
荀子(约前313~前230)名况。赵国人,一生在山东地区活动,今苍山兰陵镇东南有荀子墓。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著有《荀子》一书。
仓公(约前205~?)姓淳于,名意,齐临淄人。汉初医学家,首创医案(病历)。
汜胜之 汜水(今曹县)人。西汉农学家。撰有农学著作《汜胜之书》。
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遍注群经,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王弼(226~249)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一带)人。三国魏玄学家,好谈儒道,辞才逸辩,开魏晋玄学清谈之风。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对中国古典哲学影响甚远。
王叔和 名熙,高平(今山东邹城一带)人。魏晋间医学家。编有《脉经》10卷。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著作有《诸葛亮集》。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东晋大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真迹无存。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王羲之第七子。东晋书法家,存世墨迹有行书《鸭头丸贴》,小楷刻本有《十三行》。
刘勰(约465~约532)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
贾思勰 益都(治在今寿光)人。北魏农学家。著有农学名著《齐民要术》。
刘晏(718~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唐理财家。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今临沂市)。唐大臣、著名书法家。传世名作甚多,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祭侄稿》等。
李清照(约1084~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章丘)人。南宋女词人。《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均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著有《稼轩词》。
王祯 字伯善,山东东平人。元代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的改进者。有《农书》传世,是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蓬莱)人。明抗倭名将、军事家。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死后避雍正讳,改称士正、士祯。清诗人,论诗创神韵说,生前门生众多,影响很大。著作有《带经堂集》等,又自选其诗为《渔洋山人精华录》,另有《居易录》《池北偶谈》等多种笔记。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清文学家。著有《聊斋志异》等。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清戏曲作家,著有《桃花扇》等。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孺,又字廉生,烟台福山区古现村人。八国联军侵华时,为京师团练大臣,以身殉国。清末著名文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是甲骨文的发现者。
王尽美(1898~1925)原名王瑞俊,字灼斋,山东莒县北杏村(今属诸城)人。是中国***创始人之一和山东党组织的最早组织、领导者。
丁肇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 祖籍 日照市东港区涛锥镇。l936年 2月27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其父丁观海,是 一位有着强烈正义感的爱国人士。1925年在 济南求学期间,受***人邓恩铭等的影响, 积极参加进步活动,并与同乡安哲、牟春霆 (陈雷)、李平章、郑天九等人,成立了中 国***的外围组织“少年日照学会”。
孔子的生平 孔子简介 孔子姓孔,名丘,号仲尼;他的父亲名叫叔梁纥,母亲姓颜名徵在。两人年纪相差很多。据说,叔梁纥娶颜徵在时,已是64岁的老人了。而孔子三岁时,父亲就死了。 为什麼孔子名丘号仲尼呢?据说,他母亲徵在为了想生儿子,曾在丘尼山上祷告上苍,后来生下孔子,她就给儿子取名为丘,号叫仲尼。另一个说法是:孔子头顶很大,中间凹下,形状像小山丘,所以取名为丘。 孔子家境贫穷,长大之后,在鲁国当差,管理仓库,后来做到「司空」。他身长九尺(古代的「尺」比现在的「尺」短许多),人们都管他叫「长人」,以为他和别人不一样。 鲁哀公十四年(西元前 481年)春天,在大野打猎,叔武氏的车夫打死了一只野兽,他以为这是不吉利的预兆;孔子一看,说道:「这是麒麟。」鲁君才把它取回去。等到孔子看到麒麟之后,他知道到自己离死期不远了,於是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的路走完了。」然后,对弟子们言道:「没有人知道我呀!」子贡问孔子:「为什麼老师说『没有人知道我』呢?」孔子答道:「我不埋怨上天,也不怪罪别人; 我在面学习,上面通达天命。知道我的是老天爷吗?」 有一天,孔子自言自语的说道:「罢了,罢了!一个君子就怕死了以后,后世的人们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我的为政之道没能行得通,我怎麼才能够让后世知道我呢?」於是他根据历史的记载,著了春秋这本书,从上古鲁隐公开始,直到哀公十四年,一共包括十二代君主。主要依据鲁国的历代大事,对周朝表示亲善;文字写的很简短,可是事情讲得却很广博。以前,吴国、楚国的君主自称为「王」,可是春秋却贬称为「子」;当年践土之会,实际上是诸侯召会周朝天子,春秋为了避讳这件事,不说践土之会是诸侯们召周朝天子,而说「天王狩於河阳」。这样的例子,春秋写的很多;孔子站在他拥护周朝的立场,对於该批评或者责备的,他绝不放松;他这种做法可以使得后来想当国王的人有所警惕。所以历史家们说:「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意思是;春秋这本书主持正义,如果这种精神被人接纳,那麼,天下造反的大臣和盗贼们都会害怕的。 过了一年,孔子的大弟子子路死了,孔子悲伤过度,也病倒了。子贡去看老师,孔子正扶著拐杖在门口散心,看见子贡来了,就说:「赐啊!你为什麼来的这麼晚呀?」说著,孔子就长叹一声,然后轻轻的唱道:「泰山坏了!梁柱断了,哲人(聪明智慧的人)完了!」唱完,眼泪流了下来,然后对子贡说道:「天下不走正道,紊乱太久太久了。没有人相信我的话。夏朝的人葬在东边,周人葬在西面,殷人葬在两柱的中间。昨天晚上我梦见我坐在两柱之间被人祭奠,我该是殷人吧!」七天之后,孔子死了,享寿七十三岁;那年正是鲁哀公十六年(西元前479年)。孔子葬在鲁城以北泗水北边,弟子们都穿孝三年,三年之后,大家纷纷握手告别,只有子贡留在墓地,又守了三年孝,然后才离开。 弟子们和鲁人有一百多家都在孔子墓附近住下,他们管这一代叫孔里。鲁人每年都按时祭祀孔墓,世世相传,从不间断。读书人和学者们也到孔墓去讲学或举行会谈。孔墓占地一顷,孔子当年居住的地方,后人把它改修成庙宇,里面陈列著孔子的衣冠、琴、书和车(这就是后来的孔庙)。崇拜或敬仰孔子的人都到那里祭祀,世世代代,直到今天。 孔子之为人 孔子对乡亲邻里们非常和善,对宗庙(祖先祠堂)和朝廷非常尊敬谨慎,和大官谈话的时候,态度非常端正,和小官讲话的时候,态度非常温和。吃饭的时候,孔子也有讲究:鱼肉不新鲜,或者肉切的不对,他不吃;如果座位没有摆正,他不会坐下;如果一个家中有丧事的人坐在他的旁边,那麼孔子总是吃不饱的。如果有一天,听见有人哭,孔子就不会唱歌或弹琴。看见一个瞎子或者带孝的人,哪怕是个小孩子,孔子的脸色也会改变的。孔子说过:「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个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就是说一个人总有优点,我可以学习)。」 孔子最忧虑的有四样事:一是品德不修养,二是学问不讲求,三是仁义不模仿,四是坏事不悔改。换句话说,一个人必须培养自己的品德,必须学习知识,必须和仁人义士站在一边,而且必须改过自新。 有四样事,孔子绝对不讲,就是;怪(怪事)、力(暴力)、乱(叛乱)、神(鬼神);因为这四样对教化(教育感化)的工作毫无帮助。 周游列国 孔子是鲁国(今山东济南一带)人,他曾离开家乡到邻邦齐国,因为没有找到工作,又到宋国,被人赶出来,后来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最后,没法子,只好又回鲁国。 鲁昭公二十年(西元前 522年),孔子三十岁。那年齐景公和晏婴来鲁国访问,景公问孔子:「当年秦国地方又小,又偏僻,可是秦穆公居然称霸,请问是什麼缘故?」孔子回答说:「秦国虽然很小,可是志气很大;地方虽然偏僻,可是所作所为都很正常。尤其是秦穆公能用百里奚,任命他为大夫,和他交谈三天之后,就让百里奚处理朝政,帮他办理国家大事;他能这样用人,怎麼能不称王称霸呢?」景公听完,非常高兴。 孔子35岁那年,鲁国发生内战,孔子就跑到齐国去。在齐国,他和齐国的太师谈论音乐,听到韶音,非常感兴趣,於是就从齐太师学习韶音,因为他太入迷了,所以在三个月中他吃饭的时候,连肉的滋味都不知道了。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行事为人的道理,孔子回答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当君主的像君主,为臣子的像臣子,做父亲的就应当像父亲,做儿子的就应当像做儿子。也就是说:做什麼像什麼,认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样才是做事为人之道。)景公听了拍掌大笑,说道:「太对,太好了!说真的,要是君王不像君王,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虽然仓库中有的是粮食,我怕我得不到手中来餵我自己呀!」(意思是:做人不守本分,国家社会秩序就乱了;这样一来,管理仓库的人也不遵守自己的身份地位办事,国君也就得不到粮食来养活自己了。) 一天,景公又向孔子求教,孔子说:「行政的秘诀就是节约。」景公听了大喜,想把尼溪的田地封给孔子,晏婴劝景公不要这样做,景公只好打消原意。后来,齐国大夫要杀害孔子,孔子才逃回鲁国。 孔子四十二岁那年(西元前 510年),鲁昭公死了,鲁定公即位。同一年,吴国讨伐越国,攻下会稽(越国的国都)。吴国曾派人去拜见孔子,来人和孔子谈话之后,对孔子非常佩服,他以为孔子是一位圣人。后来,鲁定公任命孔子作中都的长官,一年之后,西方的诸侯都学孔子的做法。於是,孔子从中都宰升为司空,再由司空生为大司寇。定公十年(公元前 500年),鲁国和齐国建立友善关系,齐景公约鲁定公在夹谷相会。孔子当时代理宰相事务,他向定公建议说:「我听人说,文的事情必须有武的设备,武的事情也必须有文的设备;这次大王去会见齐景公,应该有官员随从,并且应该带著左右两名司马。」定公接受了孔子的建议,派了左右司马保护同行。在会上,齐景公三番二次打算威胁定公,可是都被孔子识破,景公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被孔子的智慧吓到;景公回国后,埋怨大臣们,为什麼不用君子之道辅佐他,反而用野蛮无礼的手段教他,使他得罪了鲁定公。为了向定公表示歉意,景公把以前侵占鲁国的田地都归还给鲁国,於是两国才言归於好。 孔子五十六岁那年,定公命令孔子以大司马的官衔代理宰相职务,孔子接受了这项任命,脸上现出欢喜的笑容;他的弟子看见,都不相信,就问孔子:「老师曾对我们说过:『君子知道大祸临头,却一点也不害怕;知道喜事临门,也不表示欢喜。』老师今天面带喜色,是什麼缘故呢?」孔子知道弟子们在质问他,於是微微一笑,对他们解释,说道:「我的确说过这两句话,可是我没说过,我之所以面带喜色,是因为我被任命代理宰相职务,这会让我的弟子们感到光荣啊!」 孔子代理宰相三个月,把鲁国治理的井井有条,真是「男女有别」、「路不拾遗」(男人女人走在路上,毫不混杂;路上有人丢了东西,也没有人捡起来当作自己的)。齐国的人知道了,都害怕起来。他们以为孔子把鲁国治理强了,鲁国一定会称霸,要是这样的话,齐国是近邻,一定会被鲁国侵占或吞并。其国都一个大夫叫黎鉏的就向齐景公建议,不如早点想个法子阻止鲁国称霸。「什麼法子最好呢?」黎鉏说:「有办法。」他挑选了八十名美女,都穿著华丽的衣服,奏著康乐(康是舞曲的名字),坐在三十四辆华美的车上,每辆车都用四匹马拉著,直奔鲁国国都的南门。鲁国的季桓子知道了,就穿上便服偷偷的去观察这些歌女,他看了三次之后,非常满意,於是劝鲁君也去观赏这批美女的演奏;鲁定公围著这群歌女看了一整天,把朝中的政事都忘记了。 孔子的弟子子路知道了,叹了一口气,对孔子说道:「老师可以离去了。」孔子有些犹豫不决,对子路说:「鲁君就要去郊外祭祀,如果他把祭肉分给大夫们,我可以考虑不离开他。」果然不出所料,季桓子接受了齐国赠送的女乐,三天不理朝中政务,鲁君去郊外祭祀,也没有把祭肉分给大夫们;孔子看到这种情形,知道大势已去,於是,离开鲁国,云游各国而去。 孔子离开鲁国,先到卫国;卫灵公问孔子:「你在鲁国的俸禄有多少?」孔子回答:「每年六万石粮食。」於是卫国也给他六万石。(六万石也许太多,也许是六万斗,合当时的两千石;周朝的斗升斤两都小。)孔子在卫国住了十个月,有人说他的坏话,孔子怕卫君加罪於他,就离开卫国。 孔子想去陈国,路上经过匡城。弟子颜渊用手杖指著城墙上的破洞对孔子说道:「当年,我就是从这城墙的缺口进来的。」孔子长得像阳虎,阳虎曾欺负匡人,匡人以为阳虎又来了,就把孔子围住,整整围了五天之久;子路击剑作歌,孔子也随著唱,歌声非常悲哀;匡人听了也很感动,才知道孔子不是阳虎,大家纷纷散去,孔子才脱险。 孔子经过蒲城,住了一个月,又回到卫国。卫灵公有一位夫人叫南子,知道孔子来了,就打发人去见孔子,对他说:「四方的君子想和我家国君交朋友,必定先来见我,我喜欢见你。」孔子先推辞不去,可是在考虑一下,不得已,只好去见南子。南子在纱帐后面坐著,孔子进门,向北面鞠躬行礼,南子也在帐后答礼,身上带的玉佩叮叮当当的响个不停。子路知道了,不太高兴;孔子对子路解释说:「我不愿意做的事情,连老天爷也讨厌!」 孔子在卫国住了一个多月,有一回,为灵公和夫人南子同车而行,有宦官陪著,却让孔子坐在后面一辆车上,招摇过市;孔子很不高兴的对弟子们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位好德又又好色的人!」於是离开卫国,到曹国去。那一年(西元前 495年),鲁定公死了。 孔子经过曹国,没有停留,直到宋国。有一天,在一棵大树底下,孔子交弟子们演习各种礼节,宋国的司马桓魋想杀孔子,他就派人先把那棵大树拔去;孔子只好走掉。弟子们有点害怕,劝老师快些离开,孔子很镇定的说:「老天爷赐给我品德,桓魋能对我怎麼样呢?」 孔子到陈国去,和弟子们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城的东门下;有人看见他,就告诉了他的弟子子贡说:「我看见东门底下站著一个人,脖子像皋陶(当年帮大禹治水的人),肩膀长得像子产(郑国大夫),可是从腰到脚,还比禹矮三寸,样子可怜巴巴的就像一条没有家的狗一样。」子贡找到了孔子,就把那个人对他讲的话一五一十的告诉孔子;孔子听了,微微一笑,说道:「我的长相是小事,可是说我向一条无家可归的狗,太对啦!一点也不错。」 孔子又到陈国,住在一个朋友家里。一年之后,吴王夫差攻打陈国,得了三座城;又战败越王句践,得到越国国都会稽。孔子在陈国住了三年,不幸,陈国常常被人攻打,晋国和楚国为了争强,而攻打陈国,吴国也不断的侵犯陈国;孔子看情势不对,就对弟子说:「咱们回家吧!」於是,带著弟子们离开陈国。 孔子路过蒲,蒲人把他扣留,幸亏弟子公良儒勇力过人,保护孔子脱离危险;孔子又回到了卫国。这时,卫灵公年纪老了,不太管政务,他不再用孔子帮忙。孔子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如果有人用我,一年之内,我就可以实行我的政教,三年就可以完成。」但他仍不得重用,只好离开卫国。他想去赵国,走到黄河边,听到赵国的两个贤人被赵简子杀死;心想,自己到了赵国,也不会被赵简子聘用,没法子,只好再回到卫国。 卫灵公听说孔子又来了,就向孔子请教兵法战略;孔子回答说道:「祭祀之类的事情,我懂得一点;可是兵法战术,我是一窍不通。」有一天,他又邀孔子谈话,正巧,空中一排大雁飞过,卫灵公抬起头来看那排大雁,对孔子的讲话置之不理;孔子失望极了,就离开卫国,再到陈国去了。那一年(西元前493年),卫灵公死了;孙子辄继位,他就是卫出公。 同年秋天,鲁国的季桓子病重,他知道自己就快死了,把儿子康子叫到身边,嘱咐他:「鲁国可以成为强国,可以我得罪了孔子;我死以后,你一定会辅佐鲁君,你要是辅佐鲁君,一定把孔子召回来,帮你的忙。」果然,没有几天,季桓子死了,儿子康子继续父亲的工作,他想请孔子回来协助他治理鲁国的政务,可是一个叫公之鱼的提醒他说道:「当年用孔子,没有自始而终,诸侯都笑我们不能用人;现在再用他,要是还不能用到他死为止,我们还会被别人耻笑的。」「那麼,我们用什麼人才好呢?」康子问,公之鱼回答说道:「可以召用孔子的弟子冉求。」果然,季康子派人去召冉求,冉求向老师告辞,还没走以前,孔子对其他的弟子说:「鲁国召冉求回国,不是小用他,而会大大的用他。」 冉求走后第二年,孔子从陈国走到蔡国,住了一年,又从蔡国走到叶国,没多久,又离开叶国回到蔡国。在路上,遇见长沮、桀溺两个人在那儿耕田,孔子以为两人是隐居的贤德之士,就打发子路去问路,长沮问子路:「那个坐在车上的事什麼人?」子路答道:「是孔丘。」「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答道:「正是。」「他应该认识路的。」桀溺问子路:「那你是谁呢?」「我叫仲田。」子路回答。「你是孔丘的弟子吗?」「是。」 桀溺说道:「周游列国的人到处都是,可是谁能改变这混乱的局面呢?」於是不再理子路,低下头去,继续耕田。子路回到孔子身边,把这些话都告诉孔子。孔子叹了一口气,慢慢说道:「我怎麼可以和鸟兽同在一起啊!如果天下太平,我就犯不著改变它了。」 又有一天,子路碰到一个背著草筐的老人,就问他:「你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人没有回答,反问子路:「一个人手脚不劳动,五谷杂粮也分不出来,谁是你老师啊?」说完话,老人把手杖扔在地上,开始耕种起来。子路回来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老人一定是位隐士。」在同子路回去找这位老人的时候,老人早就不见了。 孔子在蔡国住了三年,正赶上吴国攻打陈国,楚国派兵去救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正留在陈国和蔡国之间,楚国就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想去楚国还礼。陈、蔡两国的大夫们知道了,就具在一起商量对策;他们都同意孔子是个贤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刺中诸侯的要害;他虽然留在陈、蔡两国之间,可是两国大夫们所作所为都不合孔子的心意。现在,楚国来聘请孔子,若是孔子真的受楚国重用,那麼陈、蔡两国主持朝政的大夫们就受威胁了。他们想到这里,就派人把孔子包围在旷野之内。过了几天,孔子带的乾粮都吃完了,跟随他的人大多病倒了,连站都站不起来。可是,孔子却毫不在意的照样给弟子们讲解经书。大弟子子路愁眉苦脸的问老师:「难道说,君子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吗?」孔子慢条斯理的回答说:「君子应该是穷人,可是小人们要是穷了的话,那他们就会无恶不作了。」 孔子看到弟子们都闷闷不乐,就先把子路叫过来,问他:「诗经上有一句话『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意思是:既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可是都跑到旷野之中)我的道理是错误的吗?为什麼我落到这般田地呢?」子路答道:「人们不信我们,难道他们以为我们还不够仁爱吗?人们不让我们通行,难道他们以为我们还不够聪明吗?」孔子说道:「真的是这样的吗?如果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都希望别人信他,这样说起来,我们还能有伯夷、叔齐(周代的贤者,他们不愿为武王效命,宁愿恶死在首阳山上)这样的人吗?如果一个聪明的人,让他的事都行得通的话,那麼我们还有王子比干(他为纣王剖心而死)这样的人吗?」 子路走出去,子贡走进来,孔子又把他方才问子路的话说了一遍,子贡答道:「老师的道理非常伟大,因此,天下容不下老师。」孔子就对子贡说道:「一个能干的农夫会种田,可是他不一定会收获;一个能干的工匠纵然手很巧,可是他不顺从所有人的心意;一个君子能修养他的品德,顺理成章,有条有理,但是不一定能让天下所有的人都接受。现在呢?你不尽力修养你的品德,而让别人接受,赐啊!你的志向不是越来越远了吗?」 子贡出去,颜回进来,孔子再用同样的话问颜回,颜回答道:「老师,您的道理太伟大,所以天下容不得。虽然如此,老师把它推广实行出来,天下容不下也没有多大关系。正是因为天下容不得,才能证明您是君子。弟子我没有修养我的品德,我感到很惭愧。然而,您的道德文章全都修养好了,而却不能受诸侯的重用,这是他们这些诸侯的羞耻。所以,容不下正可以认清你是位君子。」孔子一听,哈哈大笑,对颜回说道:「颜家真难得有你这个好儿子!要是你有钱的话,我愿意为你管钱。」孔子派子贡到楚国去,楚昭王领了大兵去迎接孔子,孔子才脱了险。 楚昭王打算把书社(古时二十五家是一「里」,每一「里」有「社」,「书社」就是把社里的人登记在簿子上)的地区七百里封赠给孔子,楚国会尹(官名)子西不同意,对昭王说道:「诸侯派遣的使臣有像子贡的吗?」「没有。」 「各国的宰相有像颜回的吗?」 「没有。」 「各国诸侯的大将有像子路的吗?」 「没有。」 「那麼,各国的官吏中有像宰予(孔子的另一个弟子)的吗?」 「没有。」 於是子西接著说道:「楚国祖先是周朝分封的,当初叫做『子男』,土地不过五十里。现在,孔丘讲述三皇五帝的制度,称赞周公、召公的事业,如果大王用他,楚国怎麼能够世世代代拥有几千里方圆的土地?当初文王在丰,武王在镐,拥有土地不过百里,可是居然称王天下。如果孔丘得到这块封地,有贤明的弟子辅佐,恐怕这不是楚国之福阿!」昭王听了这一番话,方才做罢,没有把土地分封给孔子。当年秋天,楚昭王就死在城父。 楚国的一个狂人叫接舆,有一次,他碰见孔子,他就唱起歌来:「凤啊!凤啊!你的德行为什麼这样衰退啊!过去的说你也没用了,可是未来的还可以让你停止啊!没希望了,一切都完了!现在搞政治的人都很危险呀!」孔子听见,正想下车和他谈话,可是接舆很快的走远了,孔子没能和他交谈。於是,孔子离开楚国,又回到卫国去,那一年,孔子六十三岁了,正是鲁哀公六年(西元前489年)。 卫国的君主希望能够聘请孔子帮他处理政务,子路就问老师:「卫君打算请您帮他办事,请问:您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呢?」孔子回答道:「我要把名义弄正确。」子路说道:「这是真的吗?您说的恐怕离是时太远了,您怎麼能够把名义弄正确呢?」孔子说道:「唉!由啊!你未免太糊涂了。要是名义弄不清楚,那麼说话就说不通;话说不通,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礼仪和音乐)就没法发达;礼乐不发达,刑罚就会乱用;刑罚乱用,百姓就不知道怎麼做才行。一个君子办事必得有个名堂,说出话来就 能办得到。君子对他们说的话不能够随随便便。」 鲁哀公问孔子治国的方针,孔子回答说:「一个国王要想把国家治好,他必须选择朝中的大臣。」 季康子问孔子怎样才能把国家治好,孔子答道:「选用正直的人,把邪枉废掉;这样,人们就信服你了。」季康子很怕有人抢或偷他的东西,孔子就告诉他:「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你送给别人,别人也不会偷你的。」可惜的是,鲁国不能任用孔子,孔子也就不再想做官了。 孔子之贡献 孔子的时代,周朝已经很衰弱了,礼(礼记)乐(乐经)诗(诗经)书(书经)慢慢的都废弃不用了;於是孔子就尽力把三代的礼仪恢复,并且为书经作序文,从上古唐、虞时期一直写到秦穆公时代,把历代发生的事编成次序。 古时候,诗经有三千篇,到了孔子,他把重复的删去,而把可以用在礼义上的都采取出来,从最古的契和后稷,中间经过殷、周极盛时代,直到幽王、厉王时期所缺少的,他都重新整理过。因此,他说:「关雎是国风的起头,鹿鸣是小雅的开始,文王是大雅的头一篇,清庙是颂的开端。诗经共有 305篇,每一篇,孔子都用琴伴奏唱出来,为的是让这些合乎韶武雅颂(都是正当音乐的名字)的标准;从此以后,「礼」和「乐」都得到正确的整理称述,这样「王道」才可以完备,而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术」六项科目,就是孔子教导弟子们学习的六门技艺)才能完成。 孔子到了晚年很喜欢易经(五经之一,五经就是诗经、书经、礼记、易经、和春秋),并且为易经写了十篇解释的文章(十翼),他曾对弟子们说:「如果我在多活几年,那麼,我对易经就懂得更多了。」 孔子之教学 孔子教弟子诗书礼乐,弟子有三千人,能够通达六艺(六种学科:礼乐射御书数)的只有七十二人。孔子不但教弟子读书和学习技术,并且注重他们的品格修养,他用四个字来教育弟子:文(斯文,不许粗鲁)、行(品行)、信(让人信赖、言而有信)。孔子警告弟子们,思想行为方面必须注意四点:(一)不许任意任性;(二)不许坚持己见,人家赞成也好,不赞成也没有关系;(三)不许固执,凡是可以做也行,不做也行;(四)不许以自我为中心,要遵从真道,不要自我表现。 孔子还嘱咐弟子们有三件事必须小心谨慎:(一)不要和别人比;(二)不要和别人打架;(三)不要轻举妄动。 孔子很少谈到「利」(就是谋利、赚钱)、「命」(天命)和「仁」(仁爱)这三个题目,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少人能够做到,因此,孔子也就不常提了。 时人对孔子的看法 子贡曾经说过;「我们老师的文章,我们常常听到,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老师讲『天道』、『性命』(就是『天』、『命』)这一类的事情。」 颜渊也曾很感慨的说过;「我仰面看他,越看越高,高得简直看不见。我钻研他的学问,越钻越坚硬,简直钻不透。我才看见他在前面,忽然间他又出现在我的后面。老师有条有理的劝导我们学习上进; 用文章教育我,用礼节管束我,我想不学也办不到。他尽量帮助我发挥我的才能,我彷佛可以站起来了,可是还赶不上他的伟大。」 住在达巷里的街坊邻人们都称赞孔子,异口同声的说道;「孔子真伟大啊!他的学问这样渊博,只是没有成名而已。」 孔子听说这件事,便自言自语;「我懂得什麼呀?是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驾车吧!」他的弟子子牢说道;「老师曾说过:『我因为不在朝廷做官,所以我才能得到很多的技艺。』」
李清照别称:李易安
李清照别称:李易安。字号:号易安居士。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齐州济南。出生时间:公元1084年3月13日。去世时间:约公元1155年。主要作品:《如梦令》《绝句》《醉花阴》《声声慢》《永遇乐》等。主要成就:诗词创作、诗词理论。
关于李清照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李清照的诗词点此查看李清照的详细内容
《如梦令》、《声声慢》、《醉花阴》、《一剪梅》、《武陵春》、《如梦令》、《浣溪沙》、《渔家傲》、《永遇乐》、《绝句》、《
本文2023-08-06 18:01: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4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