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名字里面的字是什么意思啊,比如诸葛亮字孔明。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古代的名字里面的字是什么意思啊,比如诸葛亮字孔明。,第1张

字,又称表字,是古代的 中国人 在 中国人名 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堫名。现在一般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出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根据《礼记 •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已经是成年人了,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只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䠺来称呼的。 北齐 的 颜之推 认为, 人名 是区别彼此,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蠌的。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栉关联的。 字起源于 商朝 ,盛行于 周朝 ,后来形成了一种制度。直到近代仍砶被许多知识界和文化界的人使用,如 胡适字适之, 孙文字载之, 毛泽东 字润之。现代则已经很少人使用了,䠆中国人口现有十三亿,同名同姓发生砇过高,文化界现有意恢复表字制度。有人认为,表字的式微和大陆的 破四旧 运动,及打压知识分子有关,认为“蟏字”是封建知识分子的象征,所有很堚人弃字不用。 字一般有一言字、两訠字和三言字。最多的是两言字。 字的 成的一些形式:

- 在字前加男子的尊称“子”字:如 公孙侨 字子产, 杜甫 字子美

- 在字前加排行字表示排行: 孔丘 字仲尼;也有--以排行作为字的。 在 朝,女子也有字。但是其构成方式和 子不太一样。一般是在 姓氏 上冠以排行字作为字。 另外在古文丠,名与字连称时,习惯上先称字后称吠。

参考资料:

籍秀琴,姓氏•名字•称谓,中国历史 化知识丛书,大象出版社,1997年

一、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名”又叫“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辈所取。

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三、号,是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

扩展资料

名,在夏朝之前已经有,而取字据说始于商朝,如推翻夏桀的商汤,原名履,又名天乙,字汤。还有,名与字是有区别的,古人常自称己名以表示谦称,称人之字以表示对人尊称,另姓与字连称亦是对人尊称。

名与字是有关系、关联的。有的是意义上的联系,有的是意义上的相辅,有的是意义上的相反。另外,古人的名和字往往取自古典古籍。

参考资料 :新华网--国学古人的名、字、号居然有这么多讲究

只有伯仲叔季,再下就没有了。

在先秦,姓不但是女子能否与男方婚配的重要标志,而且还具有区别女子结婚与否的重要作用呢。因为那时的女子虽有名字,但限于周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规定,女子的姓于是担负社会通用的名的作用。未婚姑娘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么这种排行。如古书所记孟姜、仲子、叔姬、季某,意即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某家的么姑(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姜家的大女儿)。女子嫁出去以后,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并列称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被孔子赞誉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只能称为“张李氏”或“李氏”,这种称叫方式在当今某些农村还能找到。

根据《国语辞典》:孔颖达.正义:“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

伯仲叔季,兄弟长幼的次序。我手边的一本辞典解释:“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

请问三国时期人的‘字’代表什么意思?

在史书或古籍中,大家是否常常看到古人除了姓名外,还有字什么什么的,而因此感到奇怪呢古代人有“名”有“字”,“名”又叫“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辈所取(当然亦有一说是出生后即可取名了);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不过三国乱世,思想反动,冠而取字并不是一定遵循,曹冲、孙亮都是未冠死去而皆有字),而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时取字。名,在夏朝之前已经有,而取字据说始于商朝,如推翻夏桀的商汤,原名履,又名天乙,字汤。还有名与字是有区别的,古人常自称其名以表示谦称,称人之字以表示对人尊称,另名与字连称亦是对人尊称。 名与字是有关系、关联的。有的是意义上的联系,有的是意义上的相辅,有的是意义上的相反。另外,古人的名和字往往取自古典古籍。例:曹操字孟德,“德”与“操”出自《荀子》“夫是之谓德操”一句。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瑾”“瑜”都是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就有“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李典是属于名与字意义相辅的,典有典范、典雅、典礼、典型的意思,而曼有长、美之意,成有做完做好的意思,是以字来补充名。例如:刘备字玄德,备为有,玄德是高深、幽潜的德性,备有玄德,以字补充名;程昱字仲德,昱是照耀,以字补充名,明德。

请问在三国时期曹操说《鸡肋》是代表什么意思吗!

1鸡的肋骨。比喻无多大意味、但又不忍舍弃之事物。《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备 因险拒守”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 杨修 便自严装,人惊问 修 :‘何以知之?’ 修 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 汉中 ,知王欲还也。’” 宋 杨万里 《晓过皂口岭》诗:“半世功名一鸡肋,生平道路九羊肠。”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辞亲赴任》:“征舠已集,拜辞偷泪滴,只为鸡肋功名,把北堂杳隔。”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何华珍》:“宦海中风波岂有定哉?君前程止此,久恋鸡肋何为?” 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环》三:“某些领导对咱看不惯,把咱当成‘鸡肋’!”

有一次,曹操率兵出征,途经一个小国。他的随从就问他,要不要灭掉它。曹操只说了两个字:“鸡肋”。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有一个学者就说,“鸡肋”就是指鸡身上的肋骨,吃掉没什么味道,不吃扔掉还有些可惜。于是,这支军队就灭掉了这个效果。

从此,“鸡肋”就引申为一件事,做了没什么意义,不做又感到可惜。

三国时期人的字有哪些

三国人物姓名+表字对照

A:

B:

毕轨昭先

C:

曹操孟德 曹芳兰卿 曹洪子廉 曹奂景召

曹髦彦士 曹丕子桓 曹仁子孝 曹睿元仲

曹爽昭伯 曹彰子文 曹真子丹 曹植子建

岑至公孝 陈登元龙 陈宫公台 陈琳孔璋

陈武子烈 陈翔仲麟 程秉德枢 程普德谋

程昱仲德 崔琰季圭

D:

邓艾士载 邓扬玄茂 邓芝伯苗 丁奉承渊

丁谧彦静 丁仪正礼 丁义敬礼 丁原建阳

董袭元代 董卓仲颖 董昭公仁

F:

法正孝直 范康仲真 范滂孟博 费依文伟

逢纪元图 傅干彦才

G:

甘宁兴霸 耿纪季行 顾雍元叹 管辂公明

关羽云长(寿长) 关兴安国 郭淮伯济 郭嘉奉孝

H:

韩当义公 郝昭伯道 何晏平叔 胡邈敬才

华佗元化 桓范元则 黄盖公覆 黄权公衡

黄忠汉升

J:

吉邈文然 吉穆思然 吉太平 贾充公闾

贾诩文和 简雍宪和 蒋干子翼 蒋钦公奕

蒋琬公琰 姜维伯约 金依德伟

K:

阚泽德润 孔融文举 孔昱世元 蒯良子柔

蒯越英度(异度)

L:

李典曼成 李胜公昭 李通文达 廖化元俭

凌统公续 刘备玄德 刘表景升 刘馥元颖

刘理奉孝 刘协伯和 刘晔子阳 刘永公寿

刘璋季玉 吕布奉先 吕范子衡 陆绩公纪

吕蒙子明 吕虔子恪 鲁肃子敬 陆逊伯言

骆统公绪

M:

马超孟起 马良季常 马谡幼常 马腾寿成

满宠伯宁 毛介孝先 孟达子庆 糜竺子仲

N:

祢衡正平

P:

潘璋文圭 庞德令名 庞统士元 彭漾永言

Q:

秦宓子敕

S:

司马徽德操 司马师子元 司马懿仲达 司马昭子尚

孙策伯符 孙皓元宗 孙桓叔武 孙坚文台

孙静幼台 孙峻子远 孙匡季佐 孙朗早安

孙琳子通 孙干公佑 孙权仲谋 孙韶公礼

孙休子烈 孙翊叔弼

T:

太史慈子义 檀敷文友 陶谦恭祖

W:

王连文仪 王平子均 王双子全 魏延文长

文聘仲业 吴粲孔休

X:

夏侯霸仲权 夏侯敦元让 夏侯和义权 夏侯惠雅权

夏侯懋子休 夏侯威季权 夏侯渊妙才 辛毗佐治

徐晃公明 徐盛文向 徐庶元直 许攸子远

许褚仲康 薛综敬文 荀攸公达 荀玉文若

Y:

严俊曼才 杨阜义山 杨修德祖 伊籍机伯

虞翻仲翔 于禁文则 袁尚显甫 袁绍本初

袁术公路 袁谭显思 袁熙显奕 乐进文谦

Z:

臧霸宣高 张飞翼德 张合隽义 张弘子纲

张俭元节 张辽文远 张松永年 张温惠恕

张昭子布 赵云子龙 周泰幼平 周瑜公瑾

诸葛瑾子瑜 诸葛恪元逊 诸葛亮孔明 朱桓休穆

朱治君理 宗预德艳 祖茂大荣 左慈无放

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三国演义)人名

丁仪[正礼] 丁奉[承渊] 丁原[建阳] 丁谧[彦靖] 丁廙[敬礼] 于禁[文则] 士孙瑞[君荣] 山涛[巨源] 卫瓘[伯玉] 马日磾[翁叔]) 马良[季常] 马忠[德信] 马超[孟起] 马谡[幼常] 马腾[寿成] 王允[子师] 王双[子全] 王平[子均] 王匡[公节] 王戎[浚冲] 王观[伟台] 王甫[国山] 王连[文仪] 王沈[处道] 王肃[子雍] 王修[叔治] 王浑[玄冲] 王昶[文舒] 王颀[孔硕] 王祥[休征] 王朗[景兴] 王基[伯舆] 王谋[元泰] 王粲[仲宣] 王浚[士治] 韦康[元将] 太史慈[子义] 毛玠[孝先] 公孙度[升济] 公孙瓒[伯圭] 文钦[仲若] 文聘[仲业] 尹奉[次曾] 邓艾[士载] 邓芝[伯苗] 邓飏[玄茂] 孔伷[公绪] 孔昱[世元] 孔融[文举] 田丰[元皓] 田畴[子泰] 田豫[国让] 史涣[公刘] 乐进[文谦] 冯习[休元] 司马师[子元] 司马防[建公] 司马炎[安世] 司马昭[子尚] 司马儁[元异] 司马朗[伯达] 司马望[子初] 司马徽[德操] 司马懿[仲达] 边让[文礼] 吉穆[思然] 吉邈[文然] 毕轨[昭先] 吕布[奉先] 吕范[子衡] 吕凯[季平] 吕岱[定公] 吕虔[子恪] 吕据[世议] 吕蒙[子明] 朱儁[公伟] 朱然[义封] 伍孚[德瑜] 伍琼[德瑜] 任峻[伯达] 华陀[元化] 华歆[子鱼] 华核[永先] 伊籍[机伯] 向朗[巨达] 全琮[子璜] 刘巴[子初] 刘永[公寿] 刘协[伯和] 刘先[始宗] 刘邠[令元] 刘劭[孔才] 刘表[景升] 刘岱[公山] 刘备[玄德] 刘放[子弃] 刘宠[祖荣] 刘勋[子台] 刘晔[子扬] 刘陶[子奇] 刘理[奉孝] 刘焉[君朗] 刘琰[威硕] 刘禅[公嗣] 刘虞[伯安] 刘廙[恭嗣] 刘璋[季玉] 刘繇[正礼] 刘璿[文衡] 刘馥[元颖] 羊祜[叔子] 关羽[云长] 许允[士宗] 许攸[子远] 许劭[子将] 许靖[文休] 许褚[仲康] 许慈[仁笃] 孙礼[德达] 孙匡[季佐] 孙权[仲谋] 孙休[子烈] 孙观[仲台] 孙坚[文台] 孙和[子孝] 孙河[伯海] 孙亮[子明] 孙桓[叔武] 孙峻[子远] 孙资[彦龙] 孙干[公佑] 孙皓[亢宗] 孙皎[叔明] 孙翊[叔弼] 孙綝[子通] 孙策[伯符] 孙登[子高] 孙瑜[仲异] 孙静[幼台] 孙韶[公礼] 邯郸淳[子叔] 严畯[曼才] 杜预[元凯] 杜袭[子绪] 杜琼[伯瑜] 杜微[国辅] 杨仪[威公] 杨阜[义山] 杨修[德祖] 杨洪[季休] 杨彪[文先] 杨暨[休先] 李严[正方] 李典[曼成] 李胜[公昭] 李恢[德昂] 李通[文达] 李福[孙德] 李撰[钦仲] 吾粲[孔休] 邴原[根矩] 来敏[敬达] 步骘[子山] 吴质[季重] 岑晊[公孝] 何进[遂高] 何宗[彦英] 何晏[平叔] 何曾[颖考] 何颙[伯求] 应劭[仲远] 辛毗[佐治] 辛敞[泰雍] 宋忠[仲子] 张飞[翼德] 张辽[文远] 张休[叔嗣] 张华[茂先] 张纮[子纲] 张茂[彦林] 张松[永年] 张郃[儁乂] 张承[仲嗣] 张南[文进] 张昭[子布] 张津[子云] 张特[子产] 张悌[巨先] 张既[德容] 张鲁[公祺] 张温[惠恕] 张缉[敬仲] 张裔[君嗣] 张嶷[伯岐] 张邈[孟卓] 张翼[伯恭] 陆纡[叔盘] 陆抗[幼节] 陆凯[敬风] 陆逊[伯言] 陆骏[季才] 陆康[季宁] 陆绩[公纪] 陈武[子烈] 陈宫[公台] 陈泰[玄伯] 陈矫[季弼] 陈琳[孔璋] 陈翔[仲麟] 陈登[元龙] 陈骞[休渊] 陈群[长文] 陈震[孝起] 邵悌[元伯] 苑康[仲真] 范滂[孟溥] 和洽[阳士] 金尚[元休] 金祎[德伟] 金旋[元机] 周奂[文明] 周昕[大明] 周毖[仲远] 周泰[幼平] 周鲂[子鱼] 周瑜[公瑾] 周群[仲直]

三国时期把“我”用什么代表

这个因人而异。年长的自称老夫、老朽,称王的自称孤,女子自称小女子。大部分可以用“吾”代替,一般以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表示谦逊,例如刘备,自称备;曹操自称操。这个没有固定的,按照语言环境、个人身份地位、官职等不同。

三国时期人名问题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了幅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三国时期的代表园林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争斗,阶级矛盾加剧,农民起义,导致汉王朝覆灭,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此后,司马炎称帝,出现西晋王朝。西晋末年,匈奴、鲜卑等族崛起,灭了西晋政权,在北方出现五胡十六国,交战不休。公元317年,晋元帝在建康(今南京)成立新政权,是为东晋。接着,政权频繁更替为宋、齐、梁、陈;史称南朝。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统一北方。接着,又被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取代,史称北朝。

由于各地战乱,朝代众多,南北对峙,历时三百六十多年,对民生固然不利,然而却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宫苑,比较分散,而有相当数量。如曹魏在邺城定都称邺都(其原城址在河南安阳北,河北临漳西),不久,建了铜爵园。以后的朝代北齐·武成帝也曾于邺城建都,改修原有的华林园为仙都苑。

在河南洛阳,则有魏明帝营造的芳林园和华林园。顺便指出,古代有同园异名和同名异园的状况,上述两处提到的华林园,为不同的园林。《宋书·礼志》载:“魏明帝时于天渊池南设流杯沟,燕群臣。”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缓缓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叫做“流觞”或“流杯。”苑园内设置曲水流觞,大约始于此时。

北魏·道武帝拓跋,原为鲜卑族,受汉族文化影响,他称帝后在云中(今山西大同附近)亦修建宫殿苑园。《魏书·太祖本纪》提到,登国六年(391年),于该地起河南宫。天兴元年(398年)起天文殿。次年又于南台之阴起鹿苑,北临长城,东包白登,西山属之,广轮数十里,凿渠,引武川之水注之苑中,疏为三沟,分注宫墙内外,又穿鸿雁池,作天华殿,京师十二门,西武库,太庙。由此可见,宫苑仍有较大规模,他注重引水入园,重视动物饲养,让水禽出没池沼之中,使园林富有游牧民族粗犷之特色。

孙权于秣陵建都,改其名为建康,以后各代又称之为建邺、金陵、集庆、应天、江宁、南京等名自吴始,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于此,人称六朝。六朝时代,建邺园林有很大发展。

《宋书·礼志》提到,宫城北三里有晋之芍药园,后改名乐游苑。东晋时的一个帝王海西公·司马奕(366-371年执政),于建康钟川立流杯曲水,以请众官。此外,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在其名篇《兰亭集序》中明确提到“流觞曲水”,记述了当时会稽文人一次在春天参与修禊春游时的活动。看来,那时的曲水流觞往往成为王公贵族游园时的一项时尚。

除帝王、皇族的园苑以外,达官贵人、地主富商营建的宅园逐渐兴起。东晋顾辟疆在苏州筑宅园名辟疆园,以后王献之曾往游览。该园直至唐时犹存。王珉在虎丘山下也建宅园,苏州的园林有了长足的发展。

南朝时,南京的园林尤为著名。《南朝宫苑记》提到,乐游苑处覆舟山南北,连山筑台观,苑内起正阳、林光等殿。刘宋·元嘉十一年(434年)文帝禊饮于乐游苑。元嘉二十三年,帝于华林园内筑景阳山,并于乐游苑北修玄武湖,意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后遭何尚之固谏乃止。其实,玄武湖东临崔巍的钟山,有景可借,因此,除了在滨湖一带景区可设置少量嶙峋怪石以外,没有多大必要劳民伤财,另行搬运土石,人工堆垒大山了。大明三年(459年),孝武帝慕汉上林苑之名,于玄武湖北也建了一个上林苑。

永明五年(487年),齐武帝于孙陵岗(今南京东郊梅花山)建商飙馆,是年还建新林苑。齐·谢

《入朝曲》描述当时情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山。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此诗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据《南齐书》提到,齐明帝建武三年(496年),于阅代堂起芳乐苑,石皆涂以五彩,跨池水立紫阁;并不顾节气时令限制,随心所欲,在盛暑季节,令园内种以好树美竹,未经及日便已枯萎,后竟征求民家,望树便取,毁墙拆屋以移之,朝栽暮拔,道路相继,花药杂草,亦复皆然。显然,石涂以五彩,俗不可耐,这使园林失却自然美。帝王的奢欲,倒行逆施,激起人民的义愤,没有几年,齐被灭于梁。

梁武帝改修华林园为仙都苑。天监四年(505年),在建兴里筑建兴苑。太清元年(547年)建成王游苑。昭明太子是梁武帝之子, 山水,喜好营建宫馆苑园。建康一带,当时的苑园还有桂林苑、别苑、芳林苑、方山苑、博望苑、娄湖苑、灵邱苑、古东园等等,不胜枚举。

应当提到,昭明太子之弟湘东王,后登帝位为梁元帝。他曾在江陵(今湖北)营建湘东苑。据《诸宫故事》记述,此苑穿池构山,长数百丈,缘岸植莲,杂以奇木,上有通波阁,跨水为之。周围有芙蓉堂、禊饮堂、隐士亭、乡射堂、连理堂、映月亭、修竹堂、临水斋;斋前有高山、石洞、潜行逶迤二百步,山上有云阳楼,楼极高峻,远近皆见之。由此可见,其苑园内的景点,始有具其文化内涵的专有名称。该园池山花木俱全,楼、阁、斋、堂、亭、桥兼备,构筑精巧,富有雅趣。所提的石洞,当为人工构筑;叠洞用于园林,可能从此时开始。

三国时期人怎么互称

男的20岁称呼男的60岁为:您

男的60岁称呼男的20岁为:你

古代男子的妻子,称呼自己夫君的弟弟和哥哥为:二叔、三叔。

三国时期的“诺”字是什么意思?

秦汉朝时期人与人之间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唯唯诺诺。秦汉朝时"唯"与"诺"皆为象声词,皆为应答之声。但"诺"指地位或者辈分高的人对下级或者小辈分的应答。"唯"才是指地位或者辈分低的人对地位高或者辈分高的人的应答。关于"唯"与"诺"的表达规矩,《礼记》卷二(曲礼上)有云: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缓应曰诺,疾应曰唯。"关于"唯"与"诺"的表达规矩,一定要恭敬的人不可用诺,上级对下级特殊情况为表敬意可用唯,诺是比较随意的应答甚至是不耐烦,诺的用法中对上下规定没有唯严格,下级对上级有时也可答。但唯多用于下级对上级,诺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平辈之间,具体情况视语境而定。影视剧中严格来说是错的。

求三国时期几人的表字

不知楼主的“几人”是何所指。

不过要说三国里出现的“几人”在公元210,曹操的《让县自鸣本志令》(又称《述志令》)里出现过。

原文: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解析:

当时正值曹操赤壁打败而归,士人阶层皆借此嘲讽曹操的不可一世、妄自尊大,曹操为堵众人口遂作此文。文中曹操谈到自己如何从一普通的官宦子弟成长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其间曹操文辞朴实,语意实在,讲述了自己一步步的变化和发展。文中即有这么一句“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意思是说“假如这天下没有我,那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自称‘帝王’”所表达之意也就是“如果没了我曹操,这汉家王朝早就分崩离析了,你们(士人阶层)还在这里对我冷嘲热讽。”纵观东汉末年史实,事实也确实如此。故此文达到了预想的效果,而后曹操的不少做法也得到了士人阶层的认同,甚至包括了不少保皇派。

所以“几人”并非指具体的人,也无表字,而是曹操所称的,“有多少人”。

三国时期什么动物代表平民

羊,因为他们的官职名称叫荆州牧,冀州牧之类的,把官员比做成牧羊者

以下是完整版的回答,多少再追加点分吧

中国古人的姓名字号

中国古人的姓名字号

楚庄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①,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

--------------------------------------------------------------------------------

①世界古代史学者称这种氏族标志(也是氏族崇拜对象)为“图腾”。

“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地理、民族等等原因而变化。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①之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姓。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诸城)的“葛”姓迁到阳都(今山东沂水),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而齐地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是可以因事因地因时而变换的,并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可能和某种时辰有关。春秋时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郑庄公名“寤(牾)生”,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可见那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但那时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这含意并因同时出现的“字”而更为清楚。“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

--------------------------------------------------------------------------------

①明代燕王朱棣以讨伐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自己当了皇帝(即明成祖),当时号“靖难”。

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又如唐代书法家禇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他们名、字中的“良”与“善”、“巩”与“固”也都是同义。“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两颗星。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渔”(打鱼)、“樵”(砍柴)常为侣,宋代史学家、《通志》的编者郑樵字渔仲;“渔翁”又常戴“笠”,清代文学家李渔字笠翁。“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清代作家管同字异之,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同”与“异”都是反义。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有“非不伟其体干也”句;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三国赵云字子龙,取自《周易》“云从龙,风从虎”;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也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元末戏曲家高明(著有《琵琶记》)字则诚,取自《礼记》“诚则明矣”;明代军事家于谦字廷益和清初文人钱谦益字受之,则都是用《尚书》中“谦受益”的典故。名和字之间意义上的联系有的明显,有的隐晦。如明朝的唐寅字伯虎,“寅”、“虎”是干支生肖的关系,比较明显;而清代曹寅字子清,“寅”、“清”却取自《书经》里“夙夜惟寅,直哉惟清”这句话,这就比较隐晦。有的人不只一个字。如前述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清代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等。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唐代抵抗安禄山的名将颜杲卿和他的弟弟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和他们同辈的堂兄弟颜真卿(以书法传世)也用“卿”字。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明神宗的儿子朱常洛(明光宗)、朱常嬴、朱常询等,第二字共用“常”,第三字共用“氵”旁;吊死在景山上的明崇祯帝朱由检和他的哥哥朱由校(明熹宗)、堂兄弟朱由榔(南明永历帝)、朱由崧(南明弘光帝)等第二字共用“由”,第三字共用“木”旁。在这种情况下,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辈名,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只有半个字了。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朱用纯的柏庐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如苏东坡、郑板桥、朱柏庐等)甚至超过本名。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宋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就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取号。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们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表示对他们的蔑视。南宋画家郑思肖在宋亡后自号“所南”(表示心向南方,和文天祥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是同样的意思)、“木穴国人”(木穴合写为“宋”,表示不忘故国)。明末画家朱耷在明亡后取号“八大山人”(“八大”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当然,更多的官僚缙绅和封建文人所取的各种动听的别号只不过是附庸风雅、沽名钓誉的幌子。

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春秋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赎回相秦,人称“五羖大夫”,可算是古代的绰号。唐代奸相李义府外柔内奸,被人称为“笑中刀”(成语“笑里藏刀”的起源),又号为“人猫”;宋代王珪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当时号为“三旨相公”,这两个绰号形象地勾勒了封建官僚的嘴脸。《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号外,历史上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

一、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等)。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宋代苏辙称为苏栾城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叫做称“地望”。但清末有人做了一幅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指任北洋大臣(宰相)的李鸿章(合肥人)、下联指任户部尚书(司农)的翁同龢(常熟人),却利用“地望”的双关语义讽刺了封建大官僚的贪婪豪奢。

二、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等)。如东汉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称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投笔从戎的班超称班定远(曾封定远侯),蔡邕称蔡中郎(曾任中郎将),三国嵇康称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等。

三、弟子或后人所上的尊称。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北宋吕本中和南宋吕祖谦先后称东莱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谥”)如隋代王通的文中、晋代陶潜的靖节等。

四、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明徐光启称徐文定、清纪昀称纪文达等。

五、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如大戴、小戴分指汉代学者戴德、戴圣叔侄(他们编纂的《礼记》也分别称为《大戴礼》、《小戴礼》),晋代作家阮籍、阮咸叔侄也分别称为大阮和小阮(“大阮”和“小阮”因而成了“叔”、“侄”的同义词),南朝谢灵运和堂弟谢惠连都是诗人,也被称为大、小谢。唐代诗人中老杜(亦作大杜)专指杜甫,小杜专指杜牧。老苏、大苏、小苏则指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六、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如“伊吕”指商伊尹、周吕尚;“马班”(或“班马”)指司马迁(《史记》作者)、班固(《汉书》作者);唐诗人中“李杜”是李白、杜甫,“元白”是元稹、白居易;“韩柳”是韩愈、柳宗元。还有前面提到的大谢小谢合称“二谢”,加上南朝另一诗人谢眺又合称“三谢”;“二程”专指宋代学者程颢、程颐兄弟;苏洵、苏轼、苏辙又合称“三苏”。

七、在唐代还常以行第连同姓名官职等称人。王维有诗题《送元二使西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其中的名句)、唐诗中屡见《答王十二》、《问刘十九》、《同李十一醉亿元九》、《送裴十八图南》、《寄丘二十二员外》之类的题目,都是以行第称人的。如李白是李十二、韩愈是韩十八、柳宗元是柳八、元稹是元九等。行第还可连同名和官职并称,如裴图南称裴十八图南、杜甫称杜二拾遗、白居易称白二十二舍人等。宋代也还有此风习,如秦观称秦七、欧阳修称欧九、黄庭坚称黄九等。

上述这些起着姓名作用的地点名称、官职名称等,大都是他人、后人为表示尊敬或方便而使用的,本人自己并不使用。这一点是和姓名不同的。但是,这些称呼既已使用,大都因历史上长期沿用而固定下来。如孔融因在北海任相而称“孔北海”,但不以其籍贯而称鲁国;王安石以籍贯而称“王临川”,但不以曾在鄞县任官而称鄞县。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和左拾遗,因而称“杜工部”、“杜拾遗”、但他还任过参军、参谋,却不称杜参军、杜参谋。唐李贺只以籍贯称“昌谷”,南北朝鲍照只以职衔称“参军”。“李杜”多指李白、杜甫,不用来称李贺、杜牧。宋代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也是画家,世称“小米”,但米芾却不称“老米”,而多称“米南宫”“米颠”。总起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古人都可以用地名或官职名等称代;也并不是所有与某人有关的地名、官职名都可以用来称代某人。这是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习惯,并不见得有什么道理。

在封建社会里,姓、名、字、号不仅以它的字形、字义反映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而且也常被直接用来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除了颁赐“谥号”之外,“赐姓”、“赐名”也是统治者用来维系或加强其统治的一种手段。唐朝沙陀族的朱邪赤心就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而被赐以“国姓”(皇帝的姓)“李”,赐名“国昌”(他的后代就袭用“李”姓。在五代时,其孙李存勖并利用这个“李”姓建立后唐,即后唐庄宗)。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钊,被赐名“国忠”,是天宝年间炙手可热的权臣。唐僖宗时黄巢起义军的叛徒朱温,降唐后被赐名“全忠”;他篡唐自建梁朝后就不便再用唐的赐名,又改名“晃”。明代太监郑和本姓马,因随燕王起兵而被赐姓“郑”(他就是著名的“三保太监”,曾七次受命率船队出使南洋)。明末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也曾被南明隆武帝赐姓“朱”(因而闽台人民称他为“国姓爷”)。与“赐姓”、“赐名”的笼络、褒奖作用相表里,统治者还用政治力量强制他人改易姓名,进行迫害镇压。由于宗室内部的斗争,三国时吴帝孙皓追改他的堂弟孙秀的姓为“厉”;唐玄宗也曾改新兴王李晋的姓为“厉”。清雍正帝上台后强令他的弟弟(他争夺帝位时的对手则胤禩改名为“阿其那”(满语:狗)、胤禟改名为“塞思黑”(满语:猪)。武则天也是一个热中于赐姓改姓的统治者。她称帝后,把当时的唐中宗和以后的唐睿宗先后改为“皇嗣”,赐姓“武”;又曾强令中宗皇后王氏改姓“蟒”。徐敬业先世已被唐太宗赐姓李,因起兵反对武则天又被她取消赐姓,复姓徐。

在姓名问题上反映封建帝王在政治上和人格上的绝对统治地位的,还有“避讳”。即原来为整个社会共同使用的某个汉字,一被当代皇帝用为名字,就被皇帝垄断专用,臣民不许使用,这种字叫“讳字”,这种作法叫“避圣讳”。违反了这一条就是“犯上”、“大不敬”,甚至“大逆”,就成为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严重问题。在姓名问题上,也是充分反映了专制帝王统治的专横和残暴的。

以上所说的封建社会的姓名字号之类,都是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观念形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封建帝王显示其*威,实行专横统治的直接工具。从这点上说,我们今天直接以姓名作为古人的代号就行了,已不再需要这些东西。但是,由于它们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并被广泛使用过,又是我们不能完全回避得了的。如《正气歌》的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祥、善、瑞三字同义),历代还常称他“文文山”(自号)、“文丞相”(官职)、“文信国”(封号)等,他的著作也分别题名为《文山集》、《文丞相集》、《文信国公集》、《文信公题杜诗》等。又如《四库全书》中以“王”为首字题名的著作有五十多种,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字号或其他代称题名的,如《王子安集》(唐王勃的字)、《王天游集》(明王达的号)、《王阳明集》(明王守仁的尊号)、《王文成公全书》(明王守仁的谥号)、《王荆公诗注》(宋王安石的封号)、《王右丞集》(唐王维的官职)等。还有很多姓王的人的文集,题目上根本无姓名,如《临川集》(宋王安石原籍临川)、《凤洲笔记》、《弇州山人题跋》(明王世贞,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渔阳文录》(清王世祯,号渔洋山人)、《船山全集》(清王夫之,尊称船山先生)等。如果我们对古人姓名字号的知识毫无了解,会给我们阅读古代的著作文献增加很多困难。另外一方面,这些字号之类既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客观存在,并且作为使用者表达自己的志趣的一种手段,我们也就可以利用它作为我们研究古代人物思想生活的参考,前面提到过的“放翁”“木穴国人”“八大山人”就是例子。名、字、号还由于它的命名原则和含意,古典文学的作家也利用它对自己作品里的人物命名取号,作为塑造人物刻画人物以及表达作者爱憎的一种辅助手段。《水浒》第十四回介绍吴用时说:“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寥寥几笔,通过名、字、号的介绍,勾画出的轮廓是:一个知识分子(字学究),但不是腐儒书呆子(名用,和字连起来是学能致用),他足智多谋(智多星),是诸葛亮类型的人物(加亮先生)。以后故事情节中出现的吴用的艺术形象也正是如此。《红楼梦》中很多人物的命名,也都各有寓意,这更是人们所熟知的。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和晚清小说《孽海花》里面的人物原型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小说里人物的名、字、号的命名都和人物原型的名、字、号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联系求本溯源。如《孽海花》中的威毅伯是李鸿章(封爵号肃毅伯)、丁雨汀是丁汝昌(汝昌字禹廷,用谐音),方代胜字安堂是袁世凯(字慰亭,因方圆、世代、凯胜、安慰、亭堂这几组字的关系而组成小说中的名、字)等等。此外,“号”还常被古代的作家尤其是书画家当作笔名使用。如明代的《金瓶梅》题为“兰陵笑笑生”著,清代的《老残游记》题为‘洪都百炼生”著,《红楼梦》三十七回写宝玉等结社作诗要先起别号。至于书画落款用别号的就更多了。从以上这些片断的例子可以看到,古人姓、名、字、号方面的知识,对我们阅读古籍以及研究古人的思想、风格和古代社会生活,还是有一定作用的,需要我们对它有所了解。

古人有姓有名,此外还有字。姓、名、字三者结合,构成我国古代姓名的结构体系。旧说古婴儿出生三个月或百日后由父亲或祖辈、师长、亲友当中的长者命名。按周制,贵族子弟男二十、女十五为成年,可以正式参加社交活动。据《礼记》载,周人“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由尊长代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以表业已成人,可以作为父母,故古籍中常有“待字闺中”,“尚未字人”的说法。这样古时男子成年后,就有名有字,但二者又有较为明确的分工和不同的使用场合。《颜氏家训风操》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人命名用以自称,表示谦虚,命字是用来给朋友呼唤的,表示客气,名除自己、尊长称呼外,神圣不可侵犯,凡尊亲、君上、圣人之名都要讳言。字是由名孳乳而来,是用以表德的,不用讳言。对晚辈及地位卑贱的人只称名不称字,谦称自己时用名不用字,尊称别人时用字不用名,这大概是“字以表德”的缘故。这种称字、称名表现尊卑关系的办法一直沿用到后代。假若我们不明了何为古人之名,何为古人之字,则必然会出尊卑颠倒、上下不分的差错。

字是名的增衍和延伸。《说文》:“字,孳也。”《白虎通义》:“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说明古人字与名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那么,古人取字有哪些特点呢?

一、“字”“名”意义相联

这种命字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

1、同义互训。如颜回字渊,《说文》:“渊,回水也。回,渊水也。”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诸葛亮,字孔明,明、亮同义。孟郊字东野,野、郊同义。韦庄,字端已,端、庄同义。白朴,字太素,朴、素同义。再如杜甫字子美,班固字孟坚,张衡字平子,陶元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曹操字孟德,孙楚字子荆,文天祥字宋瑞,高启字季迪,方东树字植之。

2、反义相对。如楚公子黑肱,字子皙,“皙,人色白也”,黑与白相对。曾黠,字皙,《说文》:“黠,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再如,韩愈字退之,王绩字无功,晏殊字同叔,朱熹字元晦,王念孙字怀祖,今人洪深字浅哉。

3、连义推想。秦百里视字孟明,视者,察也,由此推想到明了。鲍照字明远,由光照推想到远方。张九龄字子寿,由九龄想到长寿。李煜字重光,由煜想到重光照耀。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由观赏想到游玩。周密字公谨,由周密想到严谨。张炎字叔夏,由炎热推想到夏天。唐寅字伯虎,因地支寅与生肖虎相应。再如关羽字云长,是由羽毛而推想到云的。赵云字子龙,陆云字士龙,由云而联想到云中的龙。苏轼字子瞻,轼,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扶轼可向前看,相应。苏辙字子由,辙,车轮压出的痕迹,与“由”义联。

4、辨物统类。如宋公子段字子石,段读为,为磨刀石,属石类。李字伯玉,为玉的光彩,属玉类。范泰衡字宗山,泰山、衡山都属于山类。蔡琬字季玉,琬为没有棱角的圭,而圭是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上圆下方玉器,因此琬属玉类。周鼎字伯器,鼎是古行烹煮用的三足两耳器物,属器类。孟子名轲字子舆,轲、舆同属车类。萧君圭字君玉,圭属玉类。

5、成语贯串。如魏哲字知人,本“知人则哲”。钱谦益字受之,本“满招损,谦受益”。孔尚任字季重,本“任重而道远”。杜审言字必简,本“审言必简”。晏殊字同叔,本“殊途同归”。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克柔”为“以柔克刚”的反串。

二、“字”“名”字形相关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取字时尽量使字与名因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而联系起来。途径有四:

1、字为名的分解。如谢翱字皋羽,章溢字三益,徐舫字方舟,宋玫字文玉,尤侗字同人,姚椿字春木,王晔字日华。

2、字为名的省写。叶字子是,秦桧字会之,顾媚字眉生,王士字子真,吴敬梓字文木,阴铿字子坚,孔子的儿子鲤,字伯鱼,李t字献之,何汝霖字雨人,黄淼字水心。

3、字为名的加辞。如谢安字安石,杜牧字牧之,元恭字显恭,李白字太白,宋濂字景濂,李玉字玄玉,金圣叹名采字若采,曾朴字孟朴。

4、字与名完全相同。如庚仲容字仲容,田承嗣字承嗣,崔载字载,孟浩然字浩然,杨砺字砺,王僧孺字僧孺,今人杨振武字振武。

三、“字”有明显标志

1、字前加“伯(孟)、仲、叔、季”或字后加“父(甫)”。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常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长子称伯(庶长子另称为孟),次子称仲,以下称叔,幼子称季。字的后面有时加“父”或“甫”表示美称。用这种办法构成的男子字的全称共三个字,形式为“伯某父”。例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叔兴父。比较常见的情况是省去“父(甫)”字。例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有时也可以省去排行,如禽父、尼父、羽父等。

秦汉以后用这种方式取字渐变为字前加排行和字后加“父(甫)”两种形式。分别举例如下:

伯+字。如: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蔡邕字伯喈,孙策字伯符,陈子昂字伯玉,张旭字伯高,李字伯玉,刘基字伯温,唐寅字伯虎,李开先字伯华,梁辰鱼字伯龙,沈字伯英,袁宗道字伯修,钟惺字伯敬,刘熙载字伯简,李宝嘉字伯元,王守仁字伯安,王引之字伯申,杨枢字伯机。

孟+字。班固字孟坚,曹操字孟德,张载字孟阳,曾朴字孟朴,杨基字孟载,王绂字孟端。庶长子加“孟”,嫡长子加“伯”。

仲+字。孔子名丘字仲尼,王充字仲任,孙权字仲谋,王粲字仲宣,何逊字仲言,钟嵘字仲伟,高适字仲武,钱起字仲文,王建字仲初,张元斡字仲宗,袁宏道字仲郎。

叔+字。嵇康字叔夜,晏几道字叔原,张炎字叔夏,杨锐字叔峤,李芾字叔章,王修字叔治,王字叔,王蒙字叔明,王逸字叔师。

季+字。贺知章字季真,王之涣字季陵,高启字季迪,孔尚任字季重,李纯字季山,王鸿绪字季友。

字+父(甫)。王安石字介甫,王回字深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陈亮字同甫,归有光字熙甫,茅坤字顺甫,刘大字才甫,王昶字德甫,王恂字敬甫,王衍字夷甫,李濂字川父。

汉以后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表排行的字。如元、长、大、次、幼、稚、少、小等,它们一般也用在字前。如:陶渊明字元亮,王昌龄字少伯,元结字次山,李贺字长吉,王禹字元之,杨亿字大年,秦观字少游,朱熹字元晦,辛弃疾字幼安,戴叔伦字幼公,陈鸿字大亮,王世贞字元美,胡应麟字元端,袁中道字小修,葛洪字稚川,洪亮吉字稚存。

2、字前加美辞。

这些美辞主要有表尊老的,表称谓的,表身份的,表形象的,表德性的,表行为的,表赞叹的等等。

常用的美辞有公、君、卿、美、景、令、文、玄、彦、德等。如郭璞字景纯,干宝字令升,鲍照字明远,江淹字文通,谢眺字玄晖,薛道衡字玄卿,刘备字玄德,凌蒙初字玄房,丘迟字希范,刘勰字彦和,刘长卿字文房,张籍字文昌,罗隐字昭谏,杜荀鹤字彦之,林逋字君复,柳永字耆卿,苏洵字明公,司马光字君实,张耒字文潜,周邦彦字美成,吴文英字君特,周密字公谨,吴敬梓字文木,吴承恩字汝忠,李字德润,李恒字德卿,杨泉字德渊,杨修字德祖。

3、字前(或后)加助词。

常用的助词有可、以、之、如、若、斯、也、又、哉、犹等。如毛奇龄字大可,郑党民字以道,元稹字微之,王若虚字从之,元和问字裕之,李东阳字宾之,徐弘祖字振之,方东树字植之,韩愈字退之,聂夷中字坦之,梁启超字卓如,洪深字浅哉,冯梦友字犹龙,王渊字若水,李卫字又,李在字以政。

4、字前(或后)加“子”。

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遍的方式之一是字前加“子”,这是因为“子”是男子的美称。如端木赐字子贡,冉求字子有,颜回字子渊,仲由字子路,司马耕字子牛,公孙乔字子产,狐偃字子犯,伍员字子胥。

汉以后男子取名仍相沿袭这种习惯。如刘向字子政,司马迁字子长,杨雄字子云,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阴铿字子坚,庾信字子山,王勃字子安,张九龄字子寿,杜甫字子美,张志和字子同,柳宗元字子厚,蒋防字子征,张先字子野,宋祁字子京,曾巩字子因,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王士字子真,袁枚字子才。以上为字前加“子”。字后加“子”较为少见,如张衡字平子,张岱字宗子,孙子龙字卧子,王佐字宣子,王济字武子。

四、“字”的字数固定,以二言为常

古人取名常用单字,古人取字却很少用单字。因此,字是单字的较为少见。如屈原名平字原,管夷吾字仲,枚乘字叔,颜之推字介。古人取字常用二言,大概是怕用单字容易造成重字,且二言容易表达自己的伦理态度和理想追求,正所谓“字以表德”。上面所列古人的字均为二言,且几乎没有重字现象。

以上所说是古人取字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后,有助于我们及时、准确地辨明古人的名与字,并能通过对古人名、字关系的探讨,加深对古人称谓的理解,避免出现刘备自称“玄德”曹操自称“孟德”的现象,从而有助于我们对古人修身养德、敬人正已的认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古代人有“名”有“字”,“名”又叫“ 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亲所取(当然亦有一说是出生后即可取名了);

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 ,而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时取字。

名,在夏朝之前已经有,而取字据说始于商朝,如推翻夏桀的商汤,原名履,又名天乙,字汤。还有,名与字是有区别的,古人常自称己名以表示谦称,称人之字以表示对人尊称,另姓与字连称亦是对人尊称。

名与字是有关系、关联的。有的是意义上的联系,有的是意义上的相辅,有的是意义上的相反。另外,古人的名和字往往取自古典古籍。

扩展资料:

姓名是中华名文化的脉承之一,它是人们以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姓名是人们在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符号与标识,它是人在社会人文交流必须的信息表达、交流、传播的一种工具;

它还是人们在描叙自己的能量与另一个能量之间的延续气场的一种载体。姓名就是名主的长辈为名主传承的思想,也是别人对自己的逻辑思想的记忆。

—名字

—姓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