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佛经谁书写的?用的什么文字?
谁书写,历史上没有记载,用的什么文字,第一次是梵文。印度古文字亦称梵书。相传为梵天所说之书。书体右行,为古今印度文字之本源,南北各异,行于北者多方形,行于南者多圆形。
具体情况如下:
史上的几次经典结集,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文献的记载并不一致,但综合两传文献,可以认为,佛教史上先后共有四次结集。
第一次结集 传说佛陀涅盘后不久,以其著名弟子大迦叶为首的五百人,在王舍城外毗婆罗山的七叶窟进行结集。这次结集的主要内容是由号称持律第一的优婆离和号称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毗奈耶(戒律)和法(经),然后经会议确定,编纂成书。因这次结集在王舍城附近,故又称为王舍城结集或五百人结集。
第二次结集 王舍城结集后一百年左右,以耶舍为首的七百僧众,在毗舍离进行结集。此次结集的原因是毗舍离的僧侣违犯了原定的戒律,其中特别是出现了向人乞钱的事,于是又重新就戒律进行结集,确定了“十非法事”:①盐姜合共宿(盐姜允许储下供日后使用);②两指抄食(比丘原定正午前进食,但如果中午太阳的影子过二个指头时进食还可算正午食);③复座食(吃完了,还可再坐就食);④趣聚落食(食后,还可到附近村落再吃);⑤酥油蜜石蜜和酪(不到时候,也能吃酥油、蜜、糖和奶酪);⑥饮阇楼伽酒(比丘在有病时,可吃一些经发酵的酒);⑦作座具随意大小(比丘坐具可随意大小);⑧习先所习(出家前所习的东西在出家以后仍可学习);⑨求听(僧团有事需大家商量,但有些场合,可先作,事后再求承诺);⑩受蓄金银钱(可以受蓄金银财物)。此次结集称为毗舍离结集或七百人结集,又由于参加此次结集的多为佛教长老,故又称为上座部结集。
对于上座部的决定,毗舍离的僧侣不服,于是另召集约有万人参加的会议,并决定上述十事为合法。由于参加这一结集的人数很多,因而被称为大众部结集。这是佛教内部部派分裂的开始,此后,派别日益增多,从而佛教教义、学说和戒律也因部派之不同而有许多歧异和变化。
以上是南传佛教关于第二次结集的说法,但据北传佛教著作《异部宗轮论》所载,上座、大众两部分裂原因则是由大天提倡异说而引起的,即所谓“大天五事”。五事即:①余所诱(虽为阿罗汉,只要有生理欲望的存在,还有梦遗等事);②无知(还为无明所覆盖);③犹豫(还有对教理和戒律、三宝的存疑);④他令入(还需要佛和其他先辈的指示);⑤道因声故起(虽为阿罗汉,有时如不发出“苦”的声音,仍有世无常、苦等痛切的感觉)。
第三次结集 根据南传佛教的传说,在阿育王时期,每天在鸡园寺中供养上万名出家人,其中也有许多外道,因而经常引起争端。于是以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一千僧众,在华氏城(即波多厘子城)进行了第三次结集,重新整理佛教经典,并编辑了一部《论事》。论事,就是争论的问题,把不同派别的论点整理出来,正反面各五百条,合计一千条。现仅存一百十六条,都是目犍连子帝须所反对的论点。从《论事》中可以看出,当时佛教内部又有了进一步的分裂,部派林立,争论十分激烈。其中就涉及到补特伽罗的有无问题,犊子部公然主张有补特伽罗,而代表化地部的目犍连子帝须则坚决反对此说。
关于这次结集,北传佛教文献中并无任何记载,因之也不为北传佛教所承认。
第四次结集 据说在上述三次结集之外,在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时期,还进行过一次结集。这次结集是在以胁尊者为首的五百人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进行的,并对经、律、论都作了注释。现在,前两种注释已经失传,只有后一种注释保存下来,称为《大毗婆沙论》。这是北传佛教的说法。南传佛教则把19世纪在斯里兰卡举行的五百僧人结集,作为第四次结集。这次结集首次把巴利语三藏辑录成册。
此外,又据1789年泰国伐奈那亲王著、经拉玛六世于1923年敕令出版的《结集史》一书所载,南传上座部共举行了九次结集。前三次在印度,中间四次在斯里兰卡,最后两次在泰国。前五次结集,经考证,与斯里兰卡的《大史》的说法相同。至于第六次至第九次的结集,并未能取得泰国以外的其他南传佛教诸国的认可。(高杨)
《佛说见正经》白话译文: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说人死有后世,为什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
还没开口佛已知道,世尊就先说道:「弟子们,你们看这棵树,本来只是一颗种子,现在已长成茂密的大树。
起初是种子时,还没有树根、树干、树叶和果实,在地水火风四大的因缘作用下,种子才发芽,芽再生茎,茎再生叶,叶再生花,花结果实,展转变易,虽然已经不是原来的种子,但又不离原来的种子。你们说,这些根茎花果还能再变回原来的种子吗?」
弟子们都回答:「不能。」
佛告诉弟子们:「生死也是这样,无明愚痴为本,犹如树的种子,种子虽小却能长成大树。
无明愚痴生行,行生识,识生名色,名色生六入,六入生触,触生受,受生贪爱,爱生执取,执取生有,有致生,生致老死,合十二因缘。
有了身体,就有老死,死后识神随生前善恶之行,去往来世,遇到有缘父母,再受形体,生起新的六根,熏染新的习气,另受苦乐,加上环境的转变,都已经和前世不同,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身体、习气、住所,犹如大树不能恢复为种子一样。」
比丘见正起座长跪,向佛请问:「我有生以来,见到不少人去世,比如父子、兄弟、夫妻、朋友、怨仇离别,或相爱或相憎,为何不见死后识神回来和活着的人当面报告呢?是什么令识神有所隔碍?愿世尊分别解说,令我等断除疑惑。」
世尊作了种种譬喻,解答见正比丘的问题。
佛说:「识神没有形象,若身作福,则识神随着福业转生,不能回来向人报告,为什么呢?譬如冶炼家将矿石炼成铁,成铁后铸成铁器,铁器还能恢复为矿石吗?
识神离体,住在中阴身,犹如矿石已炼成铁,从中阴身转受新的身体,则犹如将铁铸成铁器,原来的形体就消失改变了,不能再恢复为原来的识神。
今生持五戒者,来世得受人身,另有新的父母,识神便有六种隔碍:
一是住在中阴身,不得复还;
二是入于胞胎之内;
三是出胎时受挤迫剧痛忘失以前的识相;
四是呱呱坠地后痛忘失以前的识相,生起新的所见所想;
五是出生后就贪著食物,忘失旧识;
六是慢慢长大,受到新事物熏习,忘失旧识。譬如商人周游四方各国,如果心里只想着其中一方,就不会想到其余三方。
识神因为这六种隔碍,不能恢复为原来的样子,犹如种子长成树,矿石炼成铁,所以不能回来向人报告。又譬如制陶家以火将土烧成瓦,瓦就不能再恢复为土了。
又譬如一颗大树,工匠将它砍下,雕琢成种种精巧的器具,如果有人把这些器具都集合起来,想让它们恢复成大树,这办得到吗?」
弟子们回答:「办不到。」
佛说:「识神于这一世行善行恶,临终随着业力转受新的身体,所见所做,都不是以前的身体,不能回来向人报告,犹如大树已断不能把木器集合起来使大树复生。
又譬如化工师将砂石烧作红色颜料,再转为白色,再化为水状,颜料不可再变回砂石;
又譬如水处于圆瓶,水体也随着变为圆形,若是方瓶,水体则现方形。
生死也是如此,识神本没有固定的形体,随着善恶之行去投生受身,有的白,有的黑,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苦多乐少,有的乐多苦少,皆随善恶之行,如水随器。
如果某个人一生造的业为畜生业,当然要随畜生形貌,像这样的情况,他也不能回来向人报告。
譬如蝮育(蝉蛹),生在土中,没有叫声,没有羽翼,但它一得到生成条件,便蜕变成蝉了。这蝉便飞行着树,鸣叫不休,能把它放进土里,使它还原成蝮育,能成吗?」
诸弟子回答:「不可能,蝮育已经过了蜕变,脱阴住阳,身形化异,不久将会死亡,或为鸟雀啄食不得回复作先前的蝮育了。」
佛言:「人的生死也是同样的道理。命终身死,神识迁徙,接受新身,受色受想行识五阴的覆盖,见闻习惯各所不同,生死更迭,不得永住,所以难以报告各自的因因果果。如树上的蝉不可能回复到原来的蝮育一样。」
佛告诸弟子:「譬如一截生肉,过很长时间不食,则臭败生蛆,现在把它还原成原来的鲜肉,做得到吗?」
诸弟子回答:「不可能了,这肉已腐败,哪能回复原来的鲜洁。」
佛言:「生死也是这样,人在世间,身口意三业作恶,死则神识迁徒恶道,或堕地狱身,或畜生身,或鱼虫身,在生活意识上与人类相去万里,因它们的罪业如罗网一样笼罩意识,也失去了人类的聪敏,它们更不认识自己了,更难以报告它的前生一切境遇了。
就如那截臭肉,不可能恢复原来的鲜洁。」
佛告诸弟子:「又譬如月晦夜暗,将五种颜色不同的东西放在黑暗中,叫千人万人前来辨认,其中能有某人能分辨出青、黄、赤、白的颜色吗?」
诸弟子回答:就是叫巨亿万、无央数的人来辨认,都难以看清是什么物事,何况五种颜色。「
佛说:」如果有人拿了火炬来照呢?「
诸弟子回答:」那情况说不一样了,有了光明,人就能辨别五色。「
佛言:」如果有一个蠢人,他背着光亮,走进幽深莫测的黑暗中,而且很远很远,想看出五种颜色的色彩,能见到吗?「
诸弟子回答:」愚蠢的人背明向暗,愈进愈黑,当然永远也看不见五种颜色了。「
佛告诸弟子:」人的生死也一样。一切人民百姓、空行、蜎飞、软动之众生,已经禀形受命,都是由颠倒妄想所造成的幽暗,没有修道的善行,不修身养性,未得慧眼,就想了知神识生死的趣向,就想知道阴阳异路的真实报告,当然如月晦黑夜中去辨别五色一样,终归是徒劳无益的。
如果依教奉行,坚持戒律,修三十七道品,摄身正念,清净梵行,就如同跟随拿了火炬的人,自然就能见到五色,如随佛听教,依教修道,便能了生死,洞视五道神识往来的升降善恶处,如火炬明照颜色,历历分明。
人若不修身养性,违背经戒,随流入俗,邪命养身,割断正法,于法味真谛,不信不乐,更不肯奉行,就像愚蠢的人背明向暗,世世障蔽,劫劫染污,终究无法看清生死的真相。「
佛告诸弟子:」人这一生禀受身形,肉眼所见现在之事,父母亲属等,明明白白。然而不能看见知道前世从哪里来,当今生、老、死、往生后世时、再禀新的身形。也不能认识了知今世之事,为什么呢?
一生一死,识神转迁,十二因缘,无明愚痴是其主,迷糊暗钝,一转生即不认识了。
譬如煮炼白丝,染成各色,青、黄、赤、黑,改变了本有的白色,难以还原原来的洁白,生和死的变换,也如白丝一样地改变了颜色,人的心念如同法则,一念即成,试想在这一生中,心念万端,赏善罚恶,各随业使,故身已灭,新身未久,生死的法则当然是痴妄与暗蔽来形成的。
如果你想了知一切业因苦果的由来,就必须修学高尚的品德,清净的梵行,以回归到菩提正道的真如妙性。你自然会彻悟一切本来,如沉睡的人醒了一样。「
佛告诸弟子:」人的神识是随了人的善恶二业而具备选择性,神识的本身受选择性的驾驭、死转往受,随善而善,随恶而恶,才幻变出万端形状来。
如同火因柴的燃烧才出生火焰的相状,若然将柴弄湿或搬掉,火焰的相状也就幻灭了。未证得菩提道果,要在生死的苦海里沉沦,是因意识没有转过来。
比如布满了灰尘的镜子,极度昏蒙,拿起来照照自己,一无所见。意识也如这镜子一样,一经藏污纳垢,便不识自己的本来面目,造成生死的流徒,招致的凄惨盈蔽,祸福牵连,就如遗忘的真空妙有,如照蒙尘纳垢的镜子一样。
又譬如深邃混浊的湖水,虽然虫鱼游历其中,而难以让人觉察。
生死错综繁乱,忧愁与思虑闭塞了人的睿智,遂成为隔胎之迷,转世即忘,亦如这浊水的虫鱼一样不辨去来。
譬如黑暗的夜晚,闭起眼睛往前走,什么都看不见,生和死的暗昧,随了灾殃与祸福,或喜或恼,即受制约,不识前世,和暗夜闭眼是同一道理。「
佛告诸弟子:」今我为佛,慧眼清净,一切生死,往来三界,佛悉知见。
譬如水晶、琉璃,用彩色丝线贯穿,青黄赤白,历历在目,佛见生死,亦如这贯穿的珍珠一样,清楚明白。譬如净水,清澄见底,其中的鱼虫、形状毕具,佛见生死,如见清水中的虫鱼一无遮蔽。
譬如大桥,一切行人往来不绝,佛如旁观者一一明了。佛意高远,了知生死,如俯瞰山下村落人群一样,历历可数。「
佛告诸弟子:」你们当随顺我的教导,即可具知千亿大劫的生死之事,怎么做呢?
当修行三十七道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断除意识的垢染,消灭贪瞋痴三毒,疑惑结使瓦解消散,得到与佛一样的智慧,便知过去未来之事,如同揩净了的镜子,纤毫俱现。「
佛告诸弟子:」世人所作善恶,死之后世,也都相互酬答报应,只是人没有得到清净的法眼,所以不见不知,不识其本。
由于前面所说的六种隔碍,只凭肉眼,看不见酬答报应之本,妄说没有三世因果。
未得道者,常作浊秽之行,为愚痴所没,生死转化,新受身形,肉眼不识,离开旧的身体系缚于新的身体,为生老病死四痛所扰乱,终究无法得知神识随善恶之行所受之业报。
现世之人或受福,或受殃,或相怜,或相憎,这些就是宿世所作善恶之行酬答报应的验证。
因为没有得到清净法眼,所以不见不知。如果没有修道之意清净之行,而想了知前世之事,认识报应的业果,就如没有手想要写字,没有眼睛想要看东西一样,当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佛陀出世,阐扬经道,以开解人意,想要了知亲见识神于生死之间的来去,应当随顺佛所教导的三十七道品,收摄身心,证入禅定三昧,方可具知,识神的来去。「
佛告诸弟子:」识神但有名字没有形体,随善恶之行,依地水火风四大为体,刚出生时身体尚小,六根的功能不完备,识见也小,所知也不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六根的功能逐渐完备,识神也随着身体,熏习种种贪爱欲望,日渐炽盛。
到了年老的时候,四大所成的身体逐渐朽坏,识神也是不明了,六根的功能逐渐衰退。
人在一生当中,经历种种无常变易,不能忆起过去的事情,年老时也记不起年轻时的事情,何况是记起前世的事情呢?
由于隔阴之迷和胎狱的系缚障蔽,若未得道意,被愚痴疑惑染污,想要见到识神的来去,当面回来报告,是不可能的。人若没有道行,而想知道宿命之事,就犹如暗夜里穿针,水中求火,终究是见不到的。
所以,你们应当勤行经戒,深思生死从何而来,终归何处,何因往来,所缘是什么。仔细地思维空无之法,得到净眼断除结使,则所疑自解。「
佛说此经已,见正比丘等五百人,及诸居士,皆得初果,诸菩萨得不倾回三昧,各起绕佛三匝,头面着地,作礼毕竟,悉随佛俱还精舍。
是,佛教导我们,自性本来具足无量福德。你以清净心,慈悲心诵经念佛,或是帮助利益其他的众生,就是在逐渐的回归自性,所以都是有非常大的功德利益。归结起来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修福一定要注意对家里的老人尽孝,不仅是物质上,关键是精神上和行动上,多回家帮父母做家务,做做饭,带孩子回家看望父母,实在是没有时间也要多给父母打电话或是微信视频。
孝顺孝顺关键在这个顺字上。老人有不对地方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心平气和的劝导,千万不能自以为是的数落批判,这是损德行的。如果是老毛病就随他去吧,父母开心就好。
还有就是要配偶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一视同仁,不能只顾着自己家的父母,不然时间长了心脏就容易出毛病,因为你的心偏了。
对于兄弟姐妹要尽可能的帮助,这也是孝,就是在为父母分忧。
阿弥陀佛!佛经是来自古代的书,但古代的书可并不都是佛经。
佛经,是承载佛所讲说的经法,由众弟子整理结集,而供后人学习,体悟其理,依理修行,解脱一切的烦恼痛苦生灭轮转,最终回归清净妙明圆满智慧的佛心本性的。
其他的世间古书,并不具有这样的作用。它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讲说不同的道理,能在某个范畴内利益某些人,即没有真正的出离世间的一切,没有真正的出离生灭境界,没有真正的出离六道轮转,没有真正的回归究竟。
本文2023-08-06 18:16: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4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