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的书(关于中医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的书(关于中医的)?,第1张

1、《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2、《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5、《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难经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中医古籍出版社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中国中医研究院及国家级医药项目的出版工作。主要出版中医古籍珍本、现代中医药系列图书、医学院校教材等。近年来,在中西医结合著作的出版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医古籍出版社始终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一流的出版精神,高格调、高品位、高质量的精品意识,出好每一本书。

中医古籍出版社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出版社。

出版社不分国家级、省市级,都一样是国企,说分级的是外行了。

要是说国家级就是国家部委主管的,那查出版社主管单位是哪个部门就行了,还证明什么啊。

中医古籍还是非常多的,不过很多中医古籍都在国外馆中,比如日本的早稻田图书馆馆藏了很多中医古籍,很多珍稀罕见的中医古籍 也都在里面

另外曾经在 医书网 下载到一些的中医古籍类书籍资料,也都是整理国外一些馆藏的中医古籍资料,都是纯古籍扫描版的中医书籍,非常罕见的,你可以看

内景备览(上下卷)

内科秘录(9卷)

内经知要(上下卷)

切要方义(1-5卷)

千金方药注(1-4卷)

千金方衍义(1-36卷)

千金方(1-32卷)

景岳全书(40卷)

本草经百种录(上中下卷)

歌伤寒杂病论俗辨(上中下卷)

经穴汇解(1-8卷)

经穴纂要(1-5卷)

经络歌括(2卷)

经络腧x学 68讲

经验丹方(四卷)

蔓难录(1-5卷)

蕉窗方意解(一二卷)

蕉窗杂话(2卷)

补正辑光伤寒论(上下卷)

金匮二刘合注(上下卷)

金匮玉函经(1-20卷)

金匮玉函要略论注(6卷)

金匮要略 54讲

金匮要略国字解(1-6卷)

金匮要略心典(3卷)

金匮要略述义(1-4卷)

金匮论注(1-8卷)

金镜内台方义(3卷)

难经小解(1-6卷)

难经抄(一二三卷)

难经本义抄(1-6卷)

难经本义(上下卷)

难经疏证(上下卷)

难经经释(一二卷)

难经铁鉴(5卷)

雷公炮制(1-8卷)

风寒热病方纬篇(1-7卷)

麻疹三书(一二卷)

黄帝内经相关书籍整理(124册)

黄帝内经素问(1-9卷)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伤寒蕴要二卷明彭用光著明嘉靖四十年江西官刊本黑白版

元版子部伤寒论注解存7卷(卷1-3缺)汉张机撰金成无己注解元刊1册

元版子部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5卷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2卷宋许叔微述元刊4册

元版子部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8卷金刘守真撰马宗素重编元刊8册

元版子部新刊惠民御药院方20卷元御药院编元刊10册

元版子部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0卷首目1卷元孙允贤编元刊11册

宋版史部图经严州重修图经存3卷卷1-3宋董弅撰陈公亮刘文富校宋刊明修4册

宋版史部新雕名公纪述老苏先生事实1卷撰者未详南宋刊1册

宋版子部伤寒总病论6卷附音训1卷修治药法1卷宋庞安时撰南宋刊抄补4册

宋版子部史载之方2卷宋史堪撰南宋刊2册

宋版子部外台秘要方40卷首目1卷唐王焘撰南宋刊42册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12卷金张从正撰金刊9帖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零本金张从正撰南宋刊1帖

宋版子部新雕孙真人千金方30卷唐孙思邈撰南宋刊配元明刊本24册

宋版子部普济本事方存6卷(卷1-6)宋许叔微撰南宋刊6册

宋版子部重校证活人书18卷宋朱肱撰南宋刊带图本10册

宋版子部鸡峰普济方存25卷首目1卷宋孙兆撰贾兼重校南宋刊24册

宋版集部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存6卷唐杜甫撰宋郭知达编宋宝庆元年广东漕司刊3册

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清钱氏萃古斋抄本

《中医沉思录》是由原卫生部部长崔月犁生前策划并组稿的书籍,张晓彤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该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冷静、深沉的总结和思考,所收文章或为政策意见,或为经验分享,或为专家建言。

书中所收文章作者及编委会顾问,均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者、亲历者和参与者,包括干祖望、邓铁涛、王绵之、余瀛鳌、陆广莘、朱良春、任继学、吉良晨、吕炳奎、何任、李今庸、周仲瑛、张灿玾、张学文、张琪、金世元、费开扬、焦树德、路志正、颜德馨等国医大师和中医大家。

本书主编张晓彤为崔月犁之子,现任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董事长。1998年起,张晓彤遵从父亲崔月犁遗愿,为了弘扬中医文化,筹办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在涉及中医药政策、中医药发展战略等问题上具有独到的见解,并组织出版《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

张晓彤表示,《中医沉思录》是原本在十几年前就该出版的书,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拖到今天。与十几年前相比,这些书稿虽然已经老了,但它们尚有价值,而且还有不少值得珍惜的宝贝。书稿文章所述的问题,依然是今天的问题,其间所讲的道理,依然昰至今难以讲清的道理。张晓彤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书稿文章的价值没有淡化,反倒更显岀当年的远见、睿智、敏锐和精深。有的文章,值得反复体悟,有的已可划入文献,值得长久保存。

中医与西医交集的历史并不长,从1835年西医进入中国算起,至今不到200年,与中医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相比,真的很有限。但就是在这有限的年月里,中医的命运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西医勃勃兴起,中医却日渐衰微。张晓彤表示,正是为了中医事业的振兴,自己的父亲崔月犁当年就非常重视中医软科学和发展战略的研究,也正是在他的直接关心和策划下,才有了《中医沉思录》第一集的出版。

张晓彤呼吁,中医事业的振兴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一位中医人都能明确和负起自己的责任,才是中医事业振兴的真的希望,才有中医事业的光明的未来。

近年来,随着全球兴起“中医热”,中医古籍经典的重复出版也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专业出版社的职责是出版古医籍整理成果,当古医籍图书市场繁荣时,其他非专业出版社纷纷进入;而当市场冷落时,他们自然而然地离场,但专业古籍社却别无选择。这种冷热现象,一方面把古籍社带入难堪之境,一方面则加剧了某些热门古籍的重复出版。在医学门类,中医经典名著如《内经》、《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曾被大批量重复炮制,版本形式名目繁多,如普通本,精装本、点校本、白话本、文白对照本等。重复出版将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出版资源的巨大浪费,劣质版本的流布,读者利益的损害,不当竞争等。

华龄出版社是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直属的事业单位,是全国唯一以老年人和老龄工作者为读者群体的专业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是由国家中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出版社。两个出版社都是国家重点出版社,都很好,只是出版内容侧重不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